地基处理课程设计指导材料

合集下载

地基处理课设

地基处理课设

地基处理课设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武汉滨江住宅区2#住宅楼地基处理工程设计(编号B2D3F2) 1、设计说明设计目的地基处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本课程设计,是继《地基处理》课堂教学结束后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与地基处理理论学习相配套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深入理解和巩固地基处理的基础理论,牢固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熟悉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实际具体问题。

了解并掌握实际地质和荷载条件下不良地基处治设计的一般方法;熟练地质资料的使用;培养运用土力学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练掌握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和监测技术,培养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设计,重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作风和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专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设计依据(1) 郑俊杰,地基处理技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 叶书麟,叶观宝.地基处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 赵明华,基础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龚晓南,地基处理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 徐至钧,赵锡宏.地基处理技术与工程实例.科学出版社,2008.2、工程概况武汉滨江住宅区2#住宅楼为一幢7层砖混结构住宅楼,该住宅楼已经考虑抗震构造要求,设计了构造柱和圈梁,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

该场地地势平坦,地貌特征为长江冲击一级阶地。

据勘察,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杂填土、黏土、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粉砂,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基础型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B 为1.5m ,基础埋深D 为2.1m ,设计要求基础下地基承载力spk f 为140kPa 。

土木工程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地基处理课程设计1. 引言地基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等。

对于土木工程师来说,地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通过设计一个地基处理方案,来加深对于地基处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 问题背景与问题分析家乡的某个小区正在开发建设,由于地下水较多,导致建筑群的地基不够稳定,给项目带来了安全隐患。

我们被要求设计一个地基处理方案,来保证建筑群的稳定性。

首先,我们对该小区的地质条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该地区的岩土层结构复杂,存在各种土层、岩层以及断层等。

此外,由于地下水较多,会对于建筑物的地基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采取对应的地基处理措施。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该地区的特殊地质条件,设计一个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方案。

3.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3.1 孔隙水压力的控制在该地区,地下水含量较高,对于建筑物的地基会产生较大的水压,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孔隙水压力,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我们采用了泄水孔和抽水井相结合的方式,将地下水引导到抽水井内,从而有效控制孔隙水位,并减少孔隙水的压力。

3.2 地基处理经过对地质条件的分析,我们设计了针对性地基处理方案:1.将地下水井进行井筒加固,加强井壁的稳定性,避免井筒失稳,对于地基产生不利影响。

2.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在现场对于地基进行灌注加固,从而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应用钢钻加筋技术,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3.3 地基抗震处理受到地质条件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该地区常常发生地震,对于建筑物地基产生威胁。

因此,我们在地基处理的同时,对于抗震性进行了加强:1.采用锚索加固技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

2.在地下室和地下一层之间设置“桶形基础”,增加地基和建筑物之间的摩擦效应,进一步提高抗震性。

3.在进行地基处理的同时,加强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加抗震性。

4. 结论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土木工程地基处理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任务书-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任务书-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资料1. 工程概况某工程为体育中心的地基加固工程,总占地面积34万m2,场地地基处理总面积约23万m2。

体育馆、游泳馆、商业用房等建筑采用桩基础,其它场地为体育场、各类球场、停车场、市民广场、道路及绿地等用地均采用地基处理方式。

加固范围主要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及室外体育广场等,拟建场地对差异沉降敏感度一般,对施工噪声影响要求不高。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性质,该工程为二级工程,场地为二级基地,勘查等级为乙级。

2.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素填土:灰黄、褐红,呈湿,松散状,由粘性土或砂质粘性土组成,均质性差,局部地段夹少量碎石,回填时间为近6个月。

该层全场均有分布,层厚2.30-6.60m。

(2)淤泥:灰、深灰、灰黑色,呈饱和,流塑状,局部软塑状,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有机质,粘性好,韧性好,干强度高,属高压缩性土,摇震反应慢,局部地段混杂有中粗砂而表现为淤泥混砂。

该层工程性能差,全场区均有分布,但厚薄不均,层厚4.50~12.60m。

场地东侧分布有砾砂,深灰色为主,饱水,松散状,以石英粗砂为主,呈棱角状,均匀性较差,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具有一定的干强度。

(3)粉质粘土:灰、灰黄、褐黄色,湿,可塑状,主要由粘性土和石英砂组成,其中中粗砂含量约20-30%,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中等,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分布不均,厚薄不均,部分钻孔缺失。

厚度为0.40-4.90m。

(4)粗砂:呈灰黄、褐黄色,饱水,松散-稍密状,局部中密状,主要由石英砂组成,胶结型一般,呈棱角状,分选型一般,级配一半,均匀性较差,含泥约20%,厚度0.40-4.90m。

(5)残积砾质粘性土:浅黄、灰黄、褐黄、灰白色,呈湿,可塑状,主要由粘土和石英砂组成,为花岗岩风化残余,稍具原岩结构,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稍有光泽,遇水易崩解软化。

地基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基处理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了解不同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2. 使学生了解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关键参数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如土的物理性质、承载力、沉降等。

3. 帮助学生掌握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要点,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地基处理工程进行合理设计的能力,包括选型、计算和方案优化。

2. 提高学生分析工程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地基处理工程设计。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参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和施工现场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增强从事地基处理工程相关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循工程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地基处理工程实践中能够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地基处理工程的基本知识、具备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专业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地基处理技术与设计》进行选择和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地基处理工程概述:介绍地基处理的基本概念、目的、分类及适用范围,对应教材第一章。

2. 地基处理方法及原理:详细讲解常见地基处理方法(如预压、夯实、置换等)的原理、工艺流程和优缺点,对应教材第二章。

3. 地基处理工程设计:阐述地基处理工程设计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包括地基处理方案选型、计算及优化,对应教材第三章。

4. 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分析:分析典型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要点,对应教材第四章。

5. 地基处理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地基处理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应教材第五章。

地基处理设计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设计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其适用条件,理解地基处理设计中所涉及的主要参数和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地基处理设计,能够独立完成地基处理设计的计算和分析,具备一定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该培养对工程安全的重视,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法,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地基处理设计的意义、目的和基本流程,不同类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其适用条件。

2.地基处理设计中所涉及的主要参数和计算方法:包括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地基稳定性等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地基处理技术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3.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其适用条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基处理设计中所涉及的主要参数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掌握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以便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适当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地基基础处理课程设计

地基基础处理课程设计

地基基础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基基础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地基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如软土地基、黄土地基等。

3. 引导学生掌握地基处理工程中常用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中地基基础处理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演示等方法验证地基处理效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认识到地基基础处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地基基础处理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激发学生对土木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地基基础处理概述:介绍地基基础处理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使学生了解其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

2. 地基类型及特点:分析不同类型地基(如软土地基、黄土地基等)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3. 地基处理技术:详细讲解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预压加固、排水固结、深层搅拌、桩基等,并结合教材章节进行具体案例分析。

4. 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及设备:介绍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工艺和设备,使学生掌握施工要点。

5. 地基处理效果检测与评估:讲解地基处理效果的检测方法,如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以及评估标准。

6. 地基基础处理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典型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地基基础处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 第1周:地基基础处理概述,地基类型及特点。

2. 第2周:地基处理技术(预压加固、排水固结)。

地基处理方案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方案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方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2. 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地基处理的需求。

3. 学生了解各类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原则及其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特定地质条件提出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评价地基处理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3.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增强对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兴趣。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地基处理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专业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工程实际问题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基处理概述- 地基处理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地基处理的目的与意义2. 地基处理原理- 地基土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 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与作用机理3. 地基处理方法- 换填法、压实法、排水固结法等常用方法- 预压法、深层搅拌法、地下连续墙等新型方法4.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原则-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与优化5. 地基处理案例分析-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处理案例- 案例分析、讨论与评价6. 地基处理技术经济分析- 地基处理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比较与评价方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地基处理概述第二周:地基处理原理第三周:地基处理方法(一)第四周:地基处理方法(二)第五周:地基处理方案设计第六周:地基处理案例分析第七周:地基处理技术经济分析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以教材为依据,涵盖地基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设计及案例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地基处理教学设计

地基处理教学设计

地基处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地基处理技术的介绍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地基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设计流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地基处理的设计和实施。

二、教学内容1.地基基础与地基承载力 1.1 地基基础的分类与特点 1.2地基承载力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2.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 2.1 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2.2 地基处理的分类与常见方法 2.3 选择地基处理方法的原则和依据3.地基处理设计与实施 3.1 地基处理的设计流程 3.2 地基处理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4.地基处理案例分析 4.1 不同场地的地基处理 4.2 地基处理的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通过文献、视频等途径,系统地讲解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流程。

2.案例分析:选取实际工程案例,结合理论讲解,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实践操作:利用虚拟实验室和模拟软件,进行地基处理的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地基处理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评估1.作业评估:通过布置实际案例的设计作业,检验学生对地基处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2.考试评估: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地基处理理论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3.实践评估:通过实验操作,考核学生对地基处理实施的操作能力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五、教学资源1.课件:制作地基处理课程的PPT课件,以便学生预习、复习课程内容。

2.文献资料:收集有关地基处理技术的文献资料和视频,供学生深入学习。

3.虚拟实验室:借助虚拟实验室进行地基处理实验的模拟操作,降低实验成本和风险。

4.模拟软件:利用地基处理模拟软件,进行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和模拟。

六、教学时长本教学设计共计30个课时,按照下表进行安排:课时内容课时内容1-2 地基基础与地基承载力3-4 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5-7 地基处理设计与实施8-10 地基处理案例分析11-12 实验操作指导13-16 实验操作17-19 理论讲解20-22 案例分析23-24 模拟软件操作25-26 文献阅读27-28 实践报告29-30 课程总结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地基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任务书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任务书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任务书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平整2、工程地质资料: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②粉质粘土: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 = 130kPa‘③粘土:厚1.5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 180kPa‘④全风化砂质泥岩:厚2.7m,承载力特征值fak =240 kPa⑤强风化砂质泥岩:厚3.0m,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kPa⑥中风化砂质泥岩:厚4.0m,承载力特征值fak =620kPa3、水文资料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5m。

4、上部结构资料: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网布置见下图: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标准值见表2柱底荷载标准值表2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见表3:5、材料:混凝土等级C 25~C30,钢筋I、U级。

1.2设计要求:每班分为3个组。

第1组共十人,基础持力层选用③土层,设计A轴柱下独立基础;第2组共十人,基础持力层选用④土层,设计B轴柱下独立基础;第3组共十人,基础持力层选用③土层,设计C轴柱下独立基础;每人根据所在组号和题号,完成各自要求的轴线基础设计。

对另外两根轴线的基础,只要求根据所给荷载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1.3设计内容1、设计柱下独立基础包括确定基础埋深、基础底面尺寸,对基础进行结构的内力分析、强度计算,确定基础高度、进行配筋计算,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编写设计计算书。

2、绘制基础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大样图,并提出必要的技术说明。

1.4地基基础设计成果1地基基础设计计算书(1)设计计算书封面封面上应写明设计题目、学生姓名、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姓名、完成日期(2)目录及正文格式(格式另见附属文件)。

2设计图纸设计要求:绘制比例为1: 100或1: 200A3图纸打印稿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地基基础设计是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据上部结构条件(建筑物的用途和安全等级、建筑布置、上部结构类型等)和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地基岩土和气候条件等),结合考虑其他方面的要求(工期、施工条件、造价和节约资源等),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方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以确保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1.介绍地基处理技术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其安全可靠程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非常关键。

本文主要介绍地基处理技术的课程设计,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地基处理技术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实现地基处理。

2.课程设计2.1. 课程内容地基处理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基工程概述:介绍地基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要求和目的等基础知识;2.岩土力学基础:介绍岩土力学基础理论概念,包括土壤力学、岩石力学等;3.地基处理方法:介绍地基处理中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压实、排水、加固等;4.地基检测:介绍地基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非破坏性检测等;5.地基处理的实践应用:介绍地基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例如在房屋地基处理、道路地基处理、铁路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等。

2.2. 设计要求本次地基处理技术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以下能力:1.了解地基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要求和目的等基础知识;2.掌握岩土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土壤力学、岩石力学等;3.掌握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压实、排水、加固等方法;4.掌握地基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非破坏性检测等;5.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例如在房屋地基处理、道路地基处理、铁路地基处理等方面。

2.3. 设计步骤本次地基处理技术的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3.1. 案例分析在地基处理技术的课程设计中,首先需要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选定一个涉及地基处理技术的工程项目。

例如,在某城市规划中,某小区道路地基存在较严重的沉降问题,需要采用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2.3.2. 课题研究在选定案例后,需要对相关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在道路地基处理的课题研究中,需要对地下水位、地基土质、地质构造等进行详细的分析。

2.3.3. 方案设计在完成课题研究后,需要根据课题结果设计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复合地基设计)当软土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时,可采用置换或挤密的方法,在软弱地基中设置散体材料(砂、碎石等)或胶结材料(石灰土、水泥土等)构成加固桩柱体,与桩间土一起共同承受建筑物荷载,这类由两种不同强度介质组成的人工地基,称为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中桩柱体的作用与桩基础中桩的作用是不同的,复合地基中的桩柱体是地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起加固地基的作用,且不与基础作刚性连接;而桩基础中的桩是一种基础形式,起传递上部结构荷载的作用,且与承台或上部结构作刚性连接。

一、复合地基的作用和适用范围复合地基是由桩和桩间土所组成的,其中桩的作用是主要的,因此,复合地基的类型可按桩的类型进行划分。

按成桩材料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类:(1)散体材料桩,如砂(砂石)桩、碎石桩等;(2)水泥土类桩,如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等。

按成桩后桩体的强度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类:(1)柔性桩,如散体材料类桩;(2)刚性桩,如水泥土类桩。

(一)复合地基的作用不论何种复合地基,都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作用。

1. 桩体作用由于复合地基中桩体的刚度较周围土体为大,因此桩体上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大部分荷载由桩体承担,桩间土上的应力则相应较少,这样就使得复合地基承载力较原地基有所提高,沉降量有所减少。

2. 垫层作用桩和桩间土组成的复合地基,在加固深度范围内形成复合层,可起到类似换土垫层均匀地基应力和增大应力扩散角等作用。

3. 挤密作用对于砂桩、碎石桩、灰土桩等复合地基,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振动、挤密等原因,可使桩间土起到一定的挤密作用。

4. 加固固结作用砂桩、砂石桩、碎石桩等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可起到缩短土体排水距离的作用,从而加速地基的固结。

5. 加筋作用复合地基中的桩体在地基中可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和土的抗滑能力,从而起到加筋的作用。

(二)复合地基的适用范围复合地基的适用范围见表1二、设计计算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有:桩体的直径、桩间距、桩长和排列方式的选择;桩体承载力的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复合地基变形的计算。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 (2)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 (2)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关键问题。

但是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一些固有的地质地貌条件如沉降、土壤压缩等会影响土地的承载力,造成在地基上建筑物的安置困难。

因此,在建筑物的选址过程中,地基处理技术显得尤为关键。

地基处理技术以其良好的效果和它的经济性成为了解决建筑物安置难题的重要手段。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探讨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及其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2.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地基处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学会地基处理技术的设计方法和实现3. 课程设计内容3.1 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技术是在地基上采用一定的改善方法,使之达到确定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沉降处理:对于土体沉降较大的地区,可以采取沉降处理的方法,如在地基上铺设加筋网格等•增加地基承载力:采用钻孔灌注桩强化地基•降低地基沉降:采用预制桩和浇灌桩等处理方法3.2 地基处理设计地基处理设计是指根据现有的地质地貌条件,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地基处理设计。

在实际探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地基处理的设计:•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根据不同的土质、地形等因素设计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地基加固设计:采用加固方式对地基进行设计,如使用灌浆桩、碎石桩等•沉降控制设计: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沉降进行控制,达到控制沉降的目的。

常见的方法有采用加筋网格、预应力钢绞线或增加地面荷载等方法。

3.3 地基处理实现地基处理实现是指利用地基处理设计的方案进行实现,包括以下步骤:•地基处理施工图的编制:根据地基处理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图的编制•地基处理施工的实现: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地基处理施工•小试验结果分析与数据处理:对地基处理的实现情况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4. 课程设计成果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后,应达到以下目标:•熟练掌握地基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地基处理设计,并掌握一定的地基处理实现能力•能够分析地基处理实现情况的数据,得出结论和提出解决方案5. 课程设计总结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解决建筑物安置难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地基处理设计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设计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熟悉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其适用条件。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地基处理设计,能够分析评价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劣,能够进行地基处理施工图的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工程安全的重视,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常用技术。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介绍地基处理的基本概念,解释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2.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流程:讲解地基处理设计的步骤,包括前期、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等。

3.常用地基处理技术:介绍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如压实、排水、加固等,并分析其适用条件。

4.地基处理方案的评价:讲解地基处理方案的评价方法,如稳定性分析、承载力计算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包括:1.讲授法:讲解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常用技术。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地基处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地基处理设计的原理和案例。

4.实验设备:准备地基处理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多元化的形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基础工程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1工程地质资料某大学博物馆,基础为筏板基础,基础长度为40.5米,宽度为36.6米,埋深为3.8米,场地天然地基土的基本统计特征见表1,由于含有软弱下卧层,须进行地基处理,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50kPa,选择地基处理方案。

表1 场地天然地基土的基本统计特征序号土类型土层厚(m)容重(KN/m3)饱和容重(KN/m3)压缩模量(MPa)承载力(KPa)1 杂填土 1.000 18.3 —— 3.000 80.02 粉土 3.600 18.5 ——8.000 160.03 粘性土 1.800 19.9 —— 4.500 125.04 粘性土 2.600 20.8 ——7.700 160.05 粉土 1.500 18.3 —— 6.500 180.06 细砂 5.900 19.5 19.5 15.000 220.07 粉土 2.000 19.7 19.7 8.300 200.08 粘性土 1.700 19.8 19.8 7.500 200.01.2、设计内容及要求(1)选择桩型、桩长、桩径、桩距、布桩方式(2)软弱下卧层验算(3)地基变形验算(4)桩位平面布置图需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布置施工图。

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建议图纸采用A3幅面,表达要清楚;计算说明书一律用A4幅面;装订顺序:封面(包含信息:《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设计任务书,计算说明书,施工图(图纸折叠成A4大小)。

二、设计资料:基础埋深为3.8m ,持力层为第二层粉土,其下第三层土粘性土为软弱下卧层,需进行地基处理,CFG 桩可广泛用于加固填土,饱和及非饱和粘性土,松散的沙土,粘土等,因此采用CFG 桩复合地基法进行处理。

2.1地基处理方法: CFG 桩法 2.2基础参数: 基础类型: 筏板基础 基础长度L: 40.50m 基础宽度B: 36.60m 褥垫层厚度: 300mm 2.4桩参数:桩型选择:采用CFG 圆柱形桩 布桩形式: 正方形布置桩径的选择:CFG 桩可只在基础范围内布置,桩径宜取350mm-600mm ,取桩径为d=400mm桩距的选择:桩距宜取3-5倍的直径,即取1200-2000mm ,取桩距为1600mm 纵向间距: 1.60m, 横向间距: 1.60m桩长选择:桩长取15.5m ,桩顶面距基础底面300mm ,留作褥垫层桩身混凝土采用C20,抗压强度:fcu=20.00MPa 2.5 确定桩数 在长边方向263.2616.15.401≈=+=n在短边方向9.2316.16.362=+=n ,取232=n合计:5982623=⨯=n三、CFG 桩复合地基验算 3.1 确定CFG 单桩承载力:根据公式p p ni i si p uA q l q u R +=∑=1查表,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2.1652509.5805.145706.28.160505.0(4.0⨯+⨯+⨯+⨯+⨯+⨯+⨯=πu R +6004.042⨯π=KN 18.1372当采用单桩载荷试验时,应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即承载力特征值 KN R R ua 6862==3.2 CFG 混合材料强度验算由《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J220-2002)式9.2.7,得KPa A R p a 163852.0686332=⨯⨯=π 桩身混凝土抗压强度 fcu= 20.00Mpa =20000KPa fcu > 3RaAp桩身砼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地基处理课程设计地大

地基处理课程设计地大

地基处理课程设计地大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适用范围。

(2)了解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3)熟悉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步骤和施工。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地基处理知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

(2)具备地基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3)掌握地基处理施工的和管理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感,提高对地基处理工程安全的重视。

(2)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勤奋学习的品质。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基处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适用范围,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以及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步骤和施工。

具体安排如下:1.地基处理基本概念:介绍地基处理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地基处理分类及适用范围:讲解不同类型地基处理的适用条件和技术特点。

3.地基处理方法原理:详细阐述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4.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分析地基处理施工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控制措施。

5.地基处理工程设计:介绍地基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6.地基处理施工:讲解地基处理施工的和管理要点。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系统讲解地基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基处理知识。

3.实验法:学生进行地基处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地基处理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基础工程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1工程地质资料某大学博物馆,基础为筏板基础,基础长度为40.5米,宽度为36.6米,埋深为3.8米,场地天然地基土的基本统计特征见表1,由于含有软弱下卧层,须进行地基处理,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50kPa,选择地基处理方案。

表1 场地天然地基土的基本统计特征1.2、设计内容及要求(1)选择桩型、桩长、桩径、桩距、布桩方式(2)软弱下卧层验算(3)地基变形验算(4)桩位平面布置图需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布置施工图。

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建议图纸采用A3幅面,表达要清楚;计算说明书一律用A4幅面;装订顺序:封面(包含信息:《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设计任务书,计算说明书,施工图(图纸折叠成A4大小)。

二、设计资料:基础埋深为3.8m ,持力层为第二层粉土,其下第三层土粘性土为软弱下卧层,需进行地基处理,CFG 桩可广泛用于加固填土,饱和及非饱和粘性土,松散的沙土,粘土等,因此采用CFG 桩复合地基法进行处理。

2.1地基处理方法: CFG 桩法 2.2基础参数: 基础类型: 筏板基础 基础长度L: 40.50m 基础宽度B: 36.60m 褥垫层厚度: 300mm 2.4桩参数:桩型选择:采用CFG 圆柱形桩 布桩形式: 正方形布置桩径的选择:CFG 桩可只在基础范围内布置,桩径宜取350mm-600mm ,取桩径为d=400mm桩距的选择:桩距宜取3-5倍的直径,即取1200-2000mm ,取桩距为1600mm 纵向间距: 1.60m, 横向间距: 1.60m桩长选择:桩长取15.5m ,桩顶面距基础底面300mm ,留作褥垫层桩身混凝土采用C20,抗压强度:fcu=20.00MPa 2.5 确定桩数 在长边方向263.2616.15.401≈=+=n在短边方向9.2316.16.362=+=n ,取232=n合计:5982623=⨯=n三、CFG 桩复合地基验算 3.1 确定CFG 单桩承载力:根据公式p p ni i si p uA q l q u R +=∑=1查表,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2.1652509.5805.145706.28.160505.0(4.0⨯+⨯+⨯+⨯+⨯+⨯+⨯=πu R +6004.042⨯π=KN 18.1372当采用单桩载荷试验时,应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即承载力特征值 KN R R ua 6862==3.2 CFG 混合材料强度验算由《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J220-2002)式9.2.7,得KPa A R p a 163852.0686332=⨯⨯=π 桩身混凝土抗压强度 fcu= 20.00Mpa =20000KPa fcu > 3RaAp桩身砼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工程专业地基处理课程设计要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任务地基处理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包括理论课和课程设计,地基处理课程设计为综合性设计型实践,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了各种地基处理基本原理,并在其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完成地基处理设计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熟悉地基处理设计的步骤和相关的设计容,并学会用施工图表达设计思想。

二、课程设计的容课程设计共包括两个部分:1.设计计算共包括十道计算题。

2.实例设计共包括四道设计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做其中的二题。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设计计算要求:写出计算步骤、公式过程及计算结果,最终确定答案。

2.实例设计要求:①论述地基土的工程地质特征,主要是场地的工程地质问题。

②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问题,至少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基处理方法。

③对每一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设计与计算(以各种桩为例,包括:桩径、桩长、桩间距、复合地基承载力、沉降计算、工程量等)。

④对每一种地基处理方法的施工工艺与机具要求。

⑤设计出相应地的平面图和剖面图(A4纸)。

⑥对选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适应性比较,最后推荐一种地基处理方法作为该场地地基处理方法。

四、课程设计的格式要求1.课程设计作业要求用手写,除了封面、目录及课程设计要求外。

手写时,要求字迹清晰,工整。

设计与计算应将设计与计算的过程写出,所有计算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2.课程设计作业包括:封面、目录、《地基处理》课程设计基本要求、设计计算、实例设计。

3.封面包括:题目-《地基处理》课程设计;单位-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级地质专业;时间等容。

4.目录包括:《地基处理》课程设计的容。

5.满足《地基处理》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6.设计计算必须将原题写出,每一题应先写解,后写答。

7.实例设计必须将原题写出,每一题应按实例设计要求的六点写出。

平面图和剖面图可按不同的比例单独为一页。

8.课程设计作业中的容序号排列应正确,每一页应有页码。

9.课程设计作业要求左侧装订,并放入档案袋中,档案袋面上应标明:地基处理课程设计、学生、学号、时间。

课程设计作业由每个班的班长负责对全班课程设计作业进行检查核对,全部收齐并核对无误后提交。

五、课程设计的考核办法1.课程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作业(2)实例设计计算书(3)实例设计图2.课程设计成绩5级分制评定成绩,由设计成果和设计过程两部分组成,各占50%,其中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计算作业、实例设计计算书和实例设计图纸,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态度和创新精神。

3.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依据(1)设计成果:概念是否清楚;设计条理是否清晰;设计方案是否正确、合理;设计参数的选择是否正确;设计计算部分是否完整、正确;设计图纸是否完整;设计计算书是否符合规、容是否完整、书写是否清楚、层次是否分明。

(2)设计过程:设计的进度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按时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对待设计技术问题是否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否具有与探索创新精神;能否主动学习;是否遵守纪律。

六、课程设计的主要参考书叶观宝,高彦斌编.地基处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2009.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中国建筑工业,2013.龚晓南.地基处理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1998.龚晓南.地基处理.:中国建筑工业,2005.叶书麟.地基处理.:中国建筑工业,1999.《地基处理》课程设计计算(一)1.某厂房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尺寸4m×6m,基础埋深为2.0m,地下水位埋深l.0m,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天然孔隙比为0.8,液性指数为0.75,天然重度为18kN/m3)。

在该土层上进行三个静载荷试验,实测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30kPa、1l0kPa 和135kPa,试计算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以GB 50007-2002)作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植。

(提示:查规,由静载荷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植,然后进行深、宽修正计算)2.某建筑为条形基础,基础宽1. 2m. 埋深1. 2m,基础作用竖向荷载效应标准值Fk =155kN/m,土层分布为: ①0 ~ 1. 2m 填士,γ=18kN/m3; ②1.2 ~ 1. 8m 粉质粘土. fk=155kPa. Es=8.0MPa, γ=19kN/ m3,③1. 8m以下为淤泥质粘土fk=102kPa. Es=2.7MPa,试验算基底压力和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

3.某灌注桩,桩径0.8m,桩长20m ,桩端入中风化花岗岩2.0m ,土层分布: ①0~2.0m;填土,qsik=30kPa;②2~ 12m 淤泥qsik= 15kPa; ③12~ 14m 粘土,qsik =50kPa; ④14~ 18m 强风化花岗岩,qsik =120kPa; ⑤18m以下为中风化花岗岩,frk = 6000kPa。

试计算单桩(嵌岩)桩限承载力。

4.重力式挡土墙的断面如图所示,墙基底倾角α0=6°,墙背面与坚直方向夹角20°(由图可知:α=70°,δ=15°),用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得到单位长度的总主动士压力为Ea=200kN/m,墙体单位长度自重300kN/m,墙底与地基土间摩擦系数为0.33,墙背面与土的摩擦角为15°,试计算该重力式挡土墙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5.某五层砖混结构住宅,承重墙下为条形基础,宽1.5m,埋深1.5m,上部建筑物作用于基础的地表面上的载荷为150KN/m,基础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场地条件为:第一层粉土,层厚1.0m,重度为17.0KN/m3;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层厚为15.0m,重度为17.0KN/m3,该层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取70KPa,地下水距地表为1.0m。

采用砂垫层处理时,垫层的厚度与宽度是多少?6.某建筑物下4-5m为Ⅱ级湿陷性黄土,现采用强夯法处理,当夯锤为底面积1.8×1.8m,重8.5t时,锤的落距至少为多少(考虑修正系数)?当处理面积为50m×150m时,单位夯击能为3000KN.m/m3时,总夯击数应是多少?7.碎石桩径为0.5m,桩长为10m,原天然地基土天然孔隙为0.95,地基挤密后地基土孔隙为0.6,试分别计算正方形布置与等边三角形布置碎石桩时,桩距是多少?当作用载荷为150kPa,桩土应力比为3时,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各是多少?8.砂井直径为0.4m,间距2.5m,长度为10m,当三角形排列时,其砂井的有效直径是多少?在竖向排水固结情况下,当平均固结度为80%,竖向固结系数为20m2/年时,需要多少的时间?9.水泥搅拌桩桩径0.6m,桩长15m,室水泥块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为1.5MPa,桩间土的平均摩阻力为100kPa,强度折减系数为0.5,桩间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为100kPa,桩间土超载力折减系数为0.9,当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0 kPa时,正方形布桩时桩的间距至少是多少?10.旋喷桩桩径0.8m,桩长10m,三角形布桩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为400KN,天然地基土承载力100kPa,折减系数为0.8,当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0KPa时,置换率是多少?当置换率增加2%时,复合地基承载力时多少?《地基处理》课程设计(二)(A组)1.黄土湿陷性某院综合楼,长32.7m,宽12.9m,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宽2 m,埋深1.5m。

设计要求容许承载力为180kPa。

该工程拟建场地为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基底下湿陷性黄土厚度7.5m,湿陷量为38.12cm,压缩模量E s为3.3MPa,压缩系数a0.1~0.2为0.6MPa-1,属高压缩性土层,干土密度为12.8KN/m3,含水量w为0.18,天然孔隙比为1.0,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20 kPa,桩侧摩阻力为80 kPa。

该场地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为消除湿陷性,降低变形量,进行地基处理设计。

2.砂土液化某厂房建筑面积约107×55m2,场地土自上而下为:①中粗粒夹砾砂,w=0.18,γ=19.2KN/m3,e=0.5,标准贯入击数22,E s=20MPa,qs=80 kPa,厚6.0m;②粘质砂土,中粗砂粒占54.1%,粉粒和粘粉占45.1%(其中粘粒占6~14%),w=0.17,γ=18.1KN/m3,e = 0. 85,标准贯入击数3~5,E s=4~7MPa,qs=55 kPa,经判别属于液化层,厚3.0m;③中粗粒,w=0.18,γ=19.6KN/m3,e=0.5,标准贯入击数22,E s=20MPa,qs=100 kPa。

设计地基容许承载力>250KPa。

该场地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为防砂层的液化,进行地基处理设计。

3.软弱地基某软基公路,其长度约100m,宽约30m,场地土自上而下为:①淤泥:为海边抽来的泥砂沉积,颗粒细,呈悬浮状,w=0.94,天然地基承载力12.8 kPa,桩侧摩阻力为40 kPa,厚约3m;②第四系海相淤泥层:灰黑—黑色,流塑状,含腐殖质及有机质,w=0.76,γ=15.7KN/m3,e =1.1,I P=29,I L=1.6,a0.1~0.2=1.86MPa-1,天然地基承载力为50kPa,桩侧摩阻力为30 kPa,层厚9.0m;③第四系冲洪积粗砾砂,w=0.56,γ=19.7KN/m3,e =0.6,天然地基承载力为200kPa,层厚9.0m可作为持力层。

设计技术要求:复合地基强度≥120kPa,工后沉降量≤10cm。

该场地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设计。

(注意有机成分对水泥的影响)4.基坑开挖某基础需20m长、32m宽、10m深的基坑。

该场地土自上而下为:①杂填土,γ=19.0KN/m3,2m厚;②砂粘土层,w=0.25,w L=29.2,w P=14.9,γ=19.0KN/m3,φ=33.6°,c=10 kPa,地下水位线在-3.0m处。

在开挖过程中需做护壁处理。

进行基坑护壁处理设计。

《地基处理》课程设计(二)(B组)1.黄土湿陷性某场地面积约100×58㎡,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宽1.5 m,埋深2.0m。

该场地土自上而下为:①新近堆积黄土状亚粘土(Q42Al+pl),γ=16.4KN/m3,γd=13.4 KN/m3,e为 1.03,w L=33.25%,w P=19.58%,a0.1~0.2=0.05~0.15MPa-1,δs为0.032~0.056,厚5m,属高压缩、高湿陷性黄土。

②黄土状亚粘土(Q41Al+pl),γ=17.6KN/m3,γd=14.5 KN/m3,e为0.856,w L=32.10%,w P=19.70%,δs为0.1~0.20,厚4.5m,属中压缩性、具湿陷性黄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