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教程
1.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
25
(二) 不平行于画面而相互平行的直线的透视 愈远愈相互靠拢,到无穷远时消失为于一点。 愈远愈相互靠拢,到无穷远时消失为于一点。
26
图中的AA1、BB1、CC1…的长度相等,则A、B、 C…各点连线 各点连线与A1、B1、C1…各点连线相互平行。各 各点连线 条直立杆的透视由近到远逐渐缩短,即各条直立杆的 顶底点反射的光线的接近逐渐缩小,到无穷远时,顶 底点反射的光线接近等于零,成为一条视线,这条视 这条视 线与画面只有一个交点,就是它们共同的灭点。 线与画面只有一个交点,就是它们共同的灭点
图1
43
图2
44
图3
45
什么叫视心线?视心线就是视锥的中轴线,它表示 什么叫视心线?视心线就是视锥的中轴线 中轴线 画者注视的方向 注视的方向。 注视的方向 视心线在平视时是与基面平行的水平线 是与基面平行的水平线,如图。 视心线在平视时是与基面平行的水平线
46
视心线在俯视时是近高远底的向下斜的直线,如图: 视心线在俯视时是近高远底的向下斜的直线 在俯视时是近高远底的向下斜的直线
19
第二节 透视图的产生及透视图形的特征
一、透视图的产生 为何同等大小的景物由于距离不同会产生的近大 近大 远小的透视现象呢?这是由于景物位置变化及空间关 远小的透视现象 系在视觉能量中所引起的一种反映。
20
人们观察景物是通过眼睛的晶状体及视神经看到 形体的,视觉与景物又经过视角反射交叉行动着,而 看到的景物形象又反射到视角伸展出去,因此同样大 小的物体距眼睛近的,在视角上所占的比例就大,表 现在画面上就大,距眼睛远的占视角比例小,反映在 画面上也小需要 透视理论的指导,因为他关 系到作者设想的画面中人与 人、人与物、人与景等方面 的主次、空间、远近、虚实 等关系就不容易处理好,从 而影响自己的画面效果。 就是从事工业美术和环 境设计的同学们也是要足够 重视的。因此必须对透视原 理进行科学的研究深入的理 解,把它作为指导我们作画 和设计的理论基础。
平行透视规律与原理详细图解
平行透视规律与原理详细图解
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
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透明的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行透视”。
(它只有一个消失点)
正六面体的平行透视最少看见一个面,最多看见三个面。
正六面体作图的线段有水平线、垂直线和消失线,三组边线的透视方向是:两组各四条边线与画面平行,不消失,有四条边线与画面垂直,这四条边线向主点消失。
消失点在视平线上,凡是物体居于视平线上方的任何一点,都比人的眼睛高,反之比眼睛低。
如图所示的水平粗线即为视平线。
《透视学》第二章
视平线的两角偏斜于心点。 (10)方形平面离视平线越近 就越小。 在绘画与设计中,平行透视 表现的范围非常广泛。一是因 为它只有一个灭点,形成一个 视觉中心,所以能较突出地表 现主题形象;二是因为它能使 画面产生平衡稳定之感,对称 感和纵深感强,通常适于表现 庄重、严肃的大场景或大场面 题材,并为题材主题配景。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视心点位 置选择不好,容易使画面显得 呆板。
图2-6 室内空间平行透视作图步骤(二)
图2-7 室内空间平行透视作图步骤(三)
第四节 等距离平行景物透视图的画法
等距离平行景物透视图作图步骤: 先画最近第一根灯杆,从顶端和底端对心点CV点作消失线,确定灯杆的高低范 围。 从灯杆二分之一处对CV点作消失线。根据需要(或按实际比例)画第二根灯杆, 过第一根杆顶端经第二根杆中点画直线,相交于杆底端消失线的点就是第三根杆的 位置。依此类推,画出第四、五、六根灯杆(图2-8)。
图作图步骤
第六节 室内平行透视图的画法
室内透视图的作图步骤如下: (1)先定出画幅,视平线,距点D1,D2,心点CV(图2-11)。 (2)定出画幅宽度AB,室内宽度aC,在基线上确定室内深度aD(水平量线),连
线点D与距点D1,使之与a与CV的连接线交于一点,此交点与a的连线即为房屋室内深 度的透视线(图2-12)。
图2-2 平行透视规律(一)
图2-3 平行透视规律(二)
第二节 平行透视中正方体的画法
平行透视中正方体有一个由原线组成的可视的平行面,其透视形状不变;只有一种 水平变线,而视域中心是它的灭点,并且位置永远不变,作图原理较为简单。 作透视图的实质就是如何表现各种线段在纵深关系中的距离和长度变化。在透视的 纵深关系中,不同透视方向的线段有两类:一类是与画面成垂直关系的线段;另一类 是与画面成倾斜关系的线段。平行透视图中,测定与画面垂直的线段透视长度可采用 距点法。 所谓距点法,就是运用距点来测量的方法,即利用45°直角三角形原理,在平行透 视图上来测量垂直于画面线段长度的画法。距点法又称测点法。距点用“D”表示,它 到心点的距离和视点到心点的距离相等,位于视平线上心点的左侧和右侧。正方体的 作图步骤(图2-4): (1)定视点E,视平线HL,心点CV。画与画面平行的正方形ABCD。从ABCD四点 分别引消失线至心点CV。 (2)延长CD线得E点,CD=DE‘。由E’点引线至距点D得F点(即D点CV点的连线与 ED线的交点),DF的长度就是正方形伸向远方的透视长(深)度。
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 近大远小
• 凡是相互平行又向远延伸的直线会 消失到一点。(变线)
• 相互平行但不向远延伸的直线不管 有多少条都不会相交。(原线)
整理ppt
1
整理ppt
2
整理ppt
3
整理ppt
4
整理ppt
5
整理ppt
6
绘画透视的概念
• 透视:“透”就是透过去,“视”就是看观察。 • 医学上的透视是医生透过仪器来观察病人的身体病情的变化。 • 绘画上的透视是画家通过一个假设的理论画面来研究被视物体的透视
整理ppt
25
绘画透视学的有关概念
整理ppt
26
(4)天点和地点:与画面倾斜的变线分别消失到天点和地点.
整理ppt
27
整理ppt
28
距点
正常视域
心点
视 高 基线
地平线 视平线
45°
整理ppt
目点
视距 中视线
29
正常视域和可见视域
• 可见视域——概念,视角—— • 正常视域——概念,视角—— • 网膜图像和画面图像发生差异的原因。 • 绘画构图一般将取景框置于——度视圈
到视点的距离。 • C.与视点的连线和视平线成45夹角。 • D.与画面成45度夹角的变线都相交于距点。
整理ppt
22
距点
正常视域
心点
视 高 基线
地平线 视平线
45°
整理ppt
目点
视距 中视线
23
整理ppt
24
(3)余点: A.在视平线上。 B.有两个,在心点两侧。 C.两个余点与视点的连线构成的夹角是直角。 D.与画面成任意角(不包括直角和45角)的变线都消失到余点。
透视学上传PPT课件
1.减切法:
第 二 章 一 点 透 视
•18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 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 法
第 二 章 一 点 透 视
•19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 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 法
2.加增法:
第 二 章 一 点 透 视
•20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 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 法
2.加增法:
第 一 章 透 视 基 本 原 理
•6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 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 号 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第 一 章 透 视 基 本 原 理
•7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 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 号 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第 一 章 透 视 基 本 原 理
•8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 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 号 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透
1.近大远小;
视
2.不与投影面平行的平行线、平行面有共同的灭点、灭线。 透视效果图的技法:画法几何,绘画基础。
基
本
原
理
•1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 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 号 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常用术语: 1、视点(S)(EP):观者眼睛的位置。 2、立点(SP):人站立的位置。
第 一
3、视高(H)(EL):视点到立点的距离。 4、画面(PP):假想平面,垂直于地面。
11、距点(D):距点有两个,分别位于心点左右的视平线上,离心点的远近与视距
相等。 12、真高线:在透视图中反映物体空间真实高度的尺寸线。
原
理
•2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 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 号 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透视入门教程
二、透视图透视图即透视投影,在物体与观者之位置间,假想有一透明平面,观者对物体各点射出视线,与此平面相交之点相连接,所形成的图形,称为透视图。
视线集中于一点即视点。
透视图是在人眼可视的范围内。
在透视图上,因投影线不是互相平行集中于视点,所以显示物体的大小,并非真实的大小,有近大远小的特点。
形状上,由于角度因素,长方形或正方形常绘成不规则四边形,直角绘成锐角或钝角,四边不相等。
圆的形状常显示为椭圆(图1、2)。
透视术语:P.P.画面假设为一透明平面;G.P.地面建筑物所在的地平面为水平面;G.L.地平线地面和画面的交线;E.视点人眼所在的点;H.P.视平面人眼高度所在的水平面;H.L.视平线视平面和画面的交线;H.视高视点到地面的距离;D.视距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距离;C.V.视中心点过视点作画面的垂线,该垂线和视平线的交点;S.L.视线视点和物体上各点的连线;C.L.中心线在画面上过视心所作视平线的垂线。
三、透视的种类1.一点透视:物体的两组线,一组平行于画面,另一组水平线垂直于画面,聚集于一个消失点,也称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表现范围广,纵深感强,适合表现庄重、严肃的室内空间。
缺点是比较呆板,与真实效果有一定距离(图3)。
2.二点透视:物体有一组垂直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线均与画面成一角度,而每组有一个消失点,共有两个消失点,也称成角透视。
二点透视图面效果比较自由、活泼,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空间。
缺点是,角度选择不好易产生变形(图4)。
3.三点透视:物体的三组线均与画面成一角度,三组线消失于三个消失点,也称斜角透视。
三点透视多用于高层建筑透视(图5)。
四、透视的基本规律1.凡是和画面平行的直线,透视亦和原直线平行。
凡和画面平行、等距的等长直线,透视也等长。
如图:AA’‖aa’,BB’‖bb’;AA’=BB’,aa’=bb’(图6)。
2.凡在画面上的直线的透视长度等于实长。
当画面在直线和视点之间时,等长相互平行直线的透视长度距画面远的低于距画面近的,即近高远低现象。
分步骤讲解透视原理,这是学画最基础的知识,收藏
分步骤讲解透视原理,这是学画最基础的知识,收藏一点透视一点透视下的方体一点透视下的圆形一点透视方体教程1.画出视平线,定好消失点。
2.在视平线上方画两个矩形。
3.在视平线下方的左、中、右位置画三个矩形。
4.将矩形的四个点与消失点连线,这时可以看到透视线。
5.在透视线上画出方体的纵向空间。
6.最后依据已经画出来的方体边线画出隐藏的边线,注意边线要与对面边线平行,与相邻边线垂直。
一点透视下的圆形教程1.画出视平线,定好消失点。
2.准备绘制一个高于视平线的圆。
首先画两条向下斜的透视线,然后在这两条透视线中先确定圆的位置。
3.根据步骤2,在两条透视线中画出两条垂直于视平线的竖线,与透视线相交出一个框。
4.将这个框中的四个角连接起来,接下来在这个框里画圆,也就是说这个框是我们画圆的辅助图形。
5.画一条辅助线连接框中两条对角线相交的点与消失点,再画一条同时穿过这个点并且垂直于视平线的辅助线。
我们现在画的这两条辅助线与步骤3中的辅助框相交出了四个点,这四个点就是我们要画的与圆相切的四个顶点,在这个辅助框里勾画出圆。
6.用相同的方法在消失点的右边画辅助框,连接对角线,确定圆的四个顶点。
7.当我们要画一个低于视平线的圆时,透视线要向上斜。
我们现在就画三个垂直于视平线且在视平线下方的圆,首先画一条垂直于视平线并穿过消失点的辅助线。
8.画两条向上斜的透视线,注意步骤7中垂直于视平线的辅助线要平分这两条透视线所形成的角。
在这两条透视线中画平行于视平线的辅助线以确定圆的位置。
9.与步骤3、4、5一样,在画出的辅助框里连接对角线。
确定圆与辅助框的四个切点,勾画出圆,并在上方准备画下一个圆。
10.按照以上方法画出更靠近视平线的两个圆。
我们现在观察视平线下的这三个圆,就会发现——同一个圆中越远离视平线的那边的弧度越小,越下面的圆面积越大。
也就是说,在以后画静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这种透视效果。
两点透视两点透视下的方体两点透视下的圆形两点透视下的方体教程1.画出视平线,两点透视要定好两个消失点。
透视的基本规律与表现方法
第四讲透视的基本规律与表现方法透视意为“透而视之”,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形产生的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使三维景物的立体空间形状落实在二维平面上。
由于人的眼睛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视觉功能,任何一个客观事物在人的视野中都具有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的变化规律,同时人与物之间由于空气对光线的阻隔,物体的远、近在明暗、色彩等方面面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因此,透视分为二类:即形体透视和空间透视。
形体透视亦称几何透视,如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圆形透视等。
色彩透视亦称空气透视,是指形体近实远虚的变化规律,如明暗、色彩等。
1、透视常用名词:(1)画面:假设的透视图形产生的透明平面;(2)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3)视距:眼睛与假设透明平面中心点之间的距离;(4)视高:画者眼睛的高低程度;(5)视线:画者眼睛视线达到景物的连线;(6)视域:或称视野、视圈,画者看到景物时的空间范围;(7)视锥:视域近小远大的圆锥体形状;(8)视平线:与画者眼睛所处高度平行的水平线;(9)原线:与透明画面平行的线段,没有纵深角度变化,只有近长远短、近粗远细的变化;(10)变线:与透明画面成纵深角度的线段、透视方向有了变化,本来相互平行的线段出现近宽远窄直至消失到一点的现象;(11)灭点:即消失点,是变线的消失灭点;中心视点:是视平线正对视点的中心点,是直角度变线的灭点;(12)距点:由视点到主点的距离称为视距,如果将视距分别标在主点两侧的视平线上,所得两点,就称距点;(13)余点:视平线上除主点和距点外,其余的消失点,即各成角变线的(14)灭点;灭点:在视平线上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低远高线的灭点;(15)地点:在视平线下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高远低的灭点。
2、直线透视:(1)平行透视(也称一点透视)一个立方体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透视线消失于心点的作图方法,称为平行透视。
透视完整ppt课件完整版x
透视原理与分类
透视原理
透视原理是基于人眼观察物体的视觉 经验总结而来,包括近大远小、近实 远虚等规律。
透视分类
根据视点和画面的相对位置,透视可 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 等。
透视术语解析
心点
在画面中心垂直于视平线的点 ,是透视的中心点。
消失点
物体边缘线在视平线上汇聚的 点,表示物体向远处延伸的方 向。
视点
指观察者眼睛的位置,决定了 画面的视角和视野范围。
视平线
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决 定了画面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和 高度。
基线
画面中与地面平行的线,用于 确定物体的水平位置。
02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平行透视概念及特点
平行透视定义
平行透视是绘画透视的一种,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在 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立体物象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暗投影 的科学。
视觉引导
利用曲线透视的视觉引导作用,可 以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画面中的 重点部分。
实例分析:曲线透视作品欣赏
实例一
《XXX》:这幅作品通过运用曲 线透视,将画面中的建筑物和街 道呈现出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
实例二
《XXX》:这幅作品利用曲线透 视表现了水面的波纹和倒影,营 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增
添加阴影和投影
根据光源的方向和物体的形状,在物 体上添加阴影和投影。阴影和投影的 形状和大小也要根据平行透视的原则 来绘制。
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画面上画 出物体的轮廓线。注意轮廓线的形状 和比例要与实物相符。
实例分析:平行透视作品欣赏
01
作品一
《街道景色》这幅作品运用平行透视描绘了街道的景色。画面中的建筑
第三章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三)倾斜透视:在透视中,组成物体的平面和基面不平行也不垂直而是形成一 定的角度,它们相互平行的的边线成为变线,消失到天点或地点上,这些平 面所产生的透视现象就是倾斜透视。如屋顶、桥面的上下引桥、斜坡等。如 图3-8所示。
1.倾斜透视的特点:
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平行倾斜透视、另一种是成角倾斜透视。
1.平行透视的特点: (1)平行透视的三组边线只有一个消失点,这个消失点就是视平线上的心点。 (2)立方体的边棱在画面上呈三种状态,水平边、垂直边、直角边,其中直角
边是变线,其它两种是原线,不发生透视消失。
(3)立方体只有一个平面与画面平行。 (4)水平面离视平线越近透视变化后就越窄,离得越远透视变化后就越宽。
图3-3 最后的晚餐 [意] 达芬奇
后的晚餐》,就是巧妙运用透视学中平行透视原理,将消失线都集中到耶稣的头 部,而形成画面中心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结合。1525年德国画家丢勒的 著作《圆规和直尺测量法》以平行透视正方形网格作精确的余角透视图,把几何 学运用到造型艺术中去,用版画的形式介绍艺术家运用透视画几种不同对象的观 察方法,使透视学得到了理论上的发展。如图3-4所示。英国数学家泰勒
散点透视还有一个特点是它不同于西方的焦点透视,焦点透视只有一个焦 点,而散点透视可以有多个点,如《清明上河图》,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现了许 多主题,就像一幅长轴画一个场景一个故事。
第三节 透视图的画法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们基本了解了透视图的概念和种类,为绘画创作 奠定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在现实生活中,视点位置要设计者自定,而且远近对 构图影响较大,绘画的结果还不一定很理想,因此本节主要介绍几种透视图的 画法。 一、 平行透视的基本作图法
图3-1 画家画卧妇 [德] 丢勒
达芬奇透视及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透视学就其与绘画的关系而言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缩形透视,研究物体在不同距离处的大小;第二部分研究这些物体的颜色的淡退;第三部分研究物体在不同距离处清晰度的减低。
这三个方面的名称如下:线透视、色彩透视与隐没透视.(S注:芬奇在写的时候将分类分得更细了,本文按细分后的类别来分段。
)【线透视】绘画以透视学为基础,透视学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关于肉眼功能的彻底的知识。
眼睛的功能很简单:在一个锥体中摄进一切摆在眼前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线透视研究视线的功能,并借测量发现第二物比第一物缩小多少,第三物比第二物缩小多少,依此类推到最远的物体.我靠实验发现,几件大小相同的物体若第二物与眼睛的距离是第一物与眼距离的一倍,则大小只有第一物的一半;再者,第三物距离第二物与第二物距离第一物的距离相等,则大小只及第一物的三分之一,依次按比例缩小。
像平面-—透视无非是从一片光滑透明的玻璃后面观看某一地点.在玻璃面上可以描下在它后头的一切物体。
这些物体形成一个锥形射入眼帘.(S注:达芬奇当然不必真的用玻璃来描画透视,但是这却成了其后很多人研究透视的一种辅助办法。
)两匹马沿着平行的跑道奔赴同一目标,假使眼睛从两条跑道中间望去,可见它们越跑越相互靠拢,这是因为映在眼睛上的马的像往瞳孔表面的中心移动了。
速度相等的物体之间,离眼睛远的显得慢,愈离眼睛近的显得愈快。
(S语:达芬奇没有在《画论》里全面介绍各种几何透视的技法,例如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等,而是讲了很多几何图形式的例子以及显示的例子,我想他自己对技法都有严谨地研究过,从他的画里可以看出来。
)【亮度和背景对透视的影响】同样远近、同等大小的几个物体之中,被照得最亮的一个显得最近、最大。
远看许多发光物体,虽然它们是相互分开的,但看上去会连成一片。
物体一远看就失去了自己的比例。
这是因为较明亮的部分比较暗的部分以较强的光线向眼睛发射它的形象。
我曾见一妇女身穿黑衣,头缠白布巾,她的头似乎比穿黑衣的肩部宽两倍。
收藏这一篇透视基础教学,解决你的透视难题!
收藏这⼀篇透视基础教学,解决你的透视难题!透视(Perspective)指在平⾯或曲⾯上描绘物体空间关系的⽅法,是美术基础的⼀⼤重点。
在绘画中,对透视知识的了解必不可少,处理好物体的透视关系是设计师应具备的绘画基本技能之⼀。
因此,只有掌握了透视法则,才能轻松画出具有合理透视关系的产品效果图。
同时,透视法则也可以看做是调整画⾯视觉效果的有利⼯具。
今天,数艺君就给⼤家介绍⼏种好⽤的透视技巧,帮助⼤家更好的掌握这⼀重要的绘画技巧。
⼀点透视⼀点透视⼜称作平⾏透视(Parallel perspective),是透视学中⼀种简单的透视法则。
⼀点透视仅有⼀个灭点(Vanishing point),如下图所⽰,⽅体与画纸、地⾯平⾏,⽅体的三组棱线中,有两组与视线呈垂直或平⾏状态,另⼀组则消失于灭点。
⼀点透视成像图在产品表现中,表达⽅式各有不同。
就透视⽽⾔,有⼀点透视、两点透视等展⽰产品的⽅式。
⼀点透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能表现出产品的最佳效果。
下图是⼀个很好的案例。
⽤⼀点透视表现出来的蓝⽛⽿机,完美地展⽰了其顶部的弧线以及整个造型的轮廓特点。
蓝⽛⽿机效果图1 侧视图(1)电吹风下图是电吹风⼀点透视的⼿绘效果图。
在这样的视觉效果下,⼀点透视直观地展现了电吹风的外形轮廓以及其优美的曲线造型。
电吹风铅笔线稿图(2)⽿温枪下图是⽿温枪的⼀点透视⼿绘效果图。
左侧是产品的铅笔线稿图,利⽤简洁的线条将产品的结构表现出来,注意线条的轻重把握;右侧是产品的马克笔上⾊效果图,根据铅笔稿的结构线有规律地将颜⾊涂上。
⽿温枪⼿绘效果图2 ⼀点透视效果图留意过商场产品陈列⽅式的读者会发现,⼤部分产品会以侧⾯向顾客展⽰。
如本例中的车载吸尘器、运动鞋和电钻,它们会将具有代表性的侧⾯展⽰给消费者,来吸引他们的注意。
(1)车载吸尘器效果图车载吸尘器(2)运动鞋效果图专卖店⾥的鞋⼦都是呈侧⾯展⽰。
消费者试穿鞋⼦时,会在镜⼦前⾯侧着脚观察鞋⼦,因为鞋⼦侧⾯的状态是最能体现其特点的,如下图所⽰。
第七章 曲线透视
绘画设计透视学
曲线透视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一.曲线透视
物体形体轮廓,除直线以外的各种曲线面在透 视上发生和消失现象,多采用直线来帮助曲线的 点,线进行集合或分割,达到确定曲面,线的透视 尺度,从而完成透视图的制作视觉效果。
曲线形体的透视画法: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 直中求曲;2 方中求圆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在一个平面上的曲线叫平面曲线,这一章讲述 平面曲线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画法。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作图过程: •为作图准确降低基线绘制正方形网格的基透视。 •曲线的基透视可以不画。 •绘制正方形网格的透视。 •求曲线与网格交点的透视。 •连点绘制光滑曲线。
A ● N ●M 4 D ●
1
3
●
● C 2
B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空间12点画圆
A ● 4 ● D
●
●
1
3
●
●
●
● C 2
B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透视8点画圆
d ● ●
P
D
● ●
●
●
●
C
●
● ●
A
B
透视画圆台
● d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P ●
A
●
●
●
B
D
●
●
●
C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
●
●
●
d ● ●
P
●
A
●
透视学原理倾斜透视
F
BB
G AA H
S S 3 3300
P
BB’’
PP
0
DD
CC
CC’ ’
50
V1V1
MMM222
PPP’’’
MMM111
HLHHL L
中视线
40 VV2 2V2
视垂线
F
F’
A 视平线 CV
地平线
S
精选ppt
39
第五章
倾斜透视
V3
S’
P
S
HL
30
50
V1
M2
P’
M1
精选ppt
40 V2
40
第五章
倾斜透视
倾斜透视
作仰视和俯视的倾斜透视,首先要明确由于中视线的倾斜 (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所形成的空间透视关系,及视点、 视平线,地平线和基线的变化。其次,要分析物体对画面 形成的角度关系(即物体的空间方位角度)。在画法上, 要正确确定仰视或俯视的角度(即视中线对地平线的角 度)、视点、视平线、地平线以及消点的位置。
精选ppt
3
第五章
倾斜透视
余角倾斜透视
平行倾斜透视
精选ppt
4
第五章
倾斜透视
二、仰视与俯视的倾斜透视
仰视与俯视的倾斜透视是由于中视线对基面倾斜而形成物 体(直线形体)与画面倾斜的非平视的透视。根据物体(直线形体) 与画面所成的角度,仰视倾斜透视分为仰视平行倾斜透视和仰 视余角倾斜透视;俯视倾斜透视分为俯视平行倾斜透视和俯视 余角倾斜透视。下面以立方体为例,说明上述两种透视的规律 及特点。
c’ HL
c
C
G
K
V3
精选ppt
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
以外是超出视 6、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都叫变线。
12、余点:在视平线上心点两旁与画面形成任意角度(除了45°和90°)的水平线段的消失点,它亦是成角透视的消失点。
四、一点透视原理和制图方法 10、心点:又称主点,是视点正对与视平线上的一个点,它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 特点:(1)有且只有一个消失点,
视锥与透明“画面”相接的底面圆形,叫视圈或者视域。
四、一点透视原理和制图方法
4、视点与视距:画者眼睛的位置为视点,画者与画面之间的距离为视距。
5、视平线:由主点向左右延伸的水平线。
9、消失点: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逐渐向远方伸展,愈远愈小愈靠近,最后消失到一个点。
5、视平线:由主点向左右延伸的水平线。
视锥与透明“画面”相接的底面圆形,叫视圈或者视域。 4、视点与视距:画者眼睛的位置为视点,画者与画面之间的距离为视距。
• 图中圆圈内
60°视域以内 2、视圈(视域):人眼位置固定时所见外界景物的范围,头部不转动,眼光向前看,从画者的眼即视点到60°的视线所形成的圆锥,
视锥与透明“画面”相接的底面圆形,叫视圈或者视域。 我们在实际中看到的景物,由于距离远近不同、方位不同,在视觉中引起不同的反映,这种现象就是“透视现象”。
域以外的方形。
3、基面、基线:放置物体的水平面,画面与基线的交接线。
四、一点透视原理和制图方法
且与基面(GP)垂直的棱线不
六面体中,只有一个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方向,就叫平行透视。
8、灭线:画面中的景物变线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又叫消失线。
2、视圈(视域):人眼位置固定时所见外界景物的范围,头部不转动,眼光向前看,从画者的眼即视点到60°的视线所形成的圆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丢勒
• 透视:其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观察,研 究透视图形的发展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 画法。(本节重点)
第二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 ■引言
• 在人类的早期对世界的观察和表现是非常模糊和感性的。 面对自然和景物,人类不断探索如何表现客观事物的方法。 但是人类的视觉经验从感性上升为理性很难,其发展也是 个很漫长的过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才逐 渐发现表现物质空间的方法,这些方法通过画家、建筑家、 数学家和手工业劳动又得到改进,发展和完善。
作者 丢勒
• 8、德·弗里茨——荷兰画家、建筑师——他继
承并发扬了丢勒的理论,在其出版的著作中,对物 体在地平线上的消失点和等高人物的透视高度作了 精确的研究。
• 9、沙葛——十七世纪初,法国数学家、建筑 师——著作《透视学》——运用数学知识来研究透 视理论,给出了几何形体透视投影的正确法则,。
• 10、泰勒——英国数学家——1715年出版《论 线透视》——确立了我们今天知晓的透视绘图及其 依据的全部原理
作者 丢勒
作者 丢勒
第三节 中国传统透视学发展简述
• 公元前三、四百年《墨经》——记载小孔成像的观察—— 从感性上已经认识到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 东晋画家·顾恺之——《画云台山记》——谈到了阴影和 水中倒影的透视规律
• 南北朝·宋——画家宗炳《画山水序》——论述了山水画 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和在画中的运用。
学研究最有贡献者——写《绘画透视学》——把透视学发
展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基本掌握了空间表达的规律——
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透视教课书
•
阿尔贝蒂的《绘画论》,弗朗西斯卡的《绘画透视学》
基本上确立了绘画透视的理论基础
•
5、达·芬奇——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画家、
工程师、自然科学家——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
维太罗的透视著作,结合阿尔贝蒂的《绘画论》
• 导入
• 透视学的发生和发展,与绘画,建筑艺术实践有着密切关 系,人们对透视原理的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至5世纪, 透视作为数学和几何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对其研究开始于 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完成于18世纪中叶。
• 1.透视发源于古希腊,在古 罗马艺术中有所预示 ,但此
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透视理论 仍处在一个十分感性的认识阶 段。
• 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建筑十 书》(公元前27年)包含透视 原理。
• 其中记载古希腊人最初有了图像的 缩减和投影的想法,目的是使所画 舞台布景中的房屋达到错觉幻象的 表现。有许多希腊和早期罗马的湿 壁画都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空间幻 觉。在这些画中,物体的侧面都被 表现为向一个角度缩减,尽管它们 没有集中于一点。
• 透视现象的形成与眼睛的内部构造有关,光线照到物 体上并通过眼球内水晶体把光线反射到我们眼内视网 膜上而形成图像,我们把光线在眼球水晶体的折射焦 点叫做视点,视网膜上所呈现的图像称为画面,只是 人脑将倒过来的图像转换成正立图像。假定在我们眼 前放置一个透明平面,以此来截获物体反射到眼球内 的光线,就会得到与实物一致的图像,这个假定的平 面,就是我们画画的画面,这就衍生出我们今天要学 习的内容,透视学。
设计透视学 第一讲 透视基础知识
李占方
第一节 透视的概念
《林间小道》
作者 霍贝玛
•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看到物 体近大远小,近 宽远窄
当我们站在宽广马路的 中间会看到本来平行的马 路,远远望去他们之间的 距离越来越窄,进而消失 在远处的一点上。如果这 时候远处疾驰而来一辆汽 车,你会发现汽车越来越 大,越来越清晰, 这种近 大远小、近实远虚的现象 客观存在于我们的视觉中 , 我们将这种变化称之为透 视变化。也叫透视现象。 透视变化又是怎样形成的 呢?
•
2、布鲁涅列斯基——文艺复兴早期建筑师、雕刻
家——总结前人经验研究透视原理,在消失点方面取得进
展——教授给画家马萨乔——在绘画中最早运用透视
•
3、阿尔贝蒂——意大利画家、建筑家、剧作家——
1433年著《绘画论》一书——论述了“线性透视”问题—
—克服了布鲁涅列斯基的某些缺点
•
4、弗朗西斯卡——意大利画家——是15世纪对透视
• 什么是透视,
透视为绘画法理论术语。“透视” 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 (看透)。就是透过透明的介 质看物体,并将物体描绘下来 进行研究,简言之就是“透而 视之”。最初研究透视就是采 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 物,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 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 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 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 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 学称为透视学。
•
作者 弗朗西斯卡
《最后的晚餐》运用透视学中平行透视原理突出画中主体人物 作者 达芬奇
6、让·佩雷林—— 1505年,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透视学著作 公开发行。改变了以往透视学论著均为手抄本的历史。书中提出一种 先进的画法,“透视深度”——用对角线相连的方格图形来确定距离,
7、 丢勒——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油画家、版画家、建筑师——著 作《圆规和直尺测量法》,书中提出一种分格画法,试图以平行透视 正方形网格作精确的余角透视图。把 几何学运用到造型艺术中去—— 作图法史称丢勒法。
• 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山水论》——概括论述了近大 远小、近高远低、近清楚远模糊的透视规律
• 影响最大的是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将 山水画构图和透视归纳为“三远”——高远、深远、平 远——就是仰视、俯视、平视的透视规律在画中的运用
和弗朗西斯卡的《绘画透视学》——以科学的态 度不断实践 ,写了许多有关解剖、透视、明暗、
构图方面的笔记——后人将其整理成《画论》。
• 达·芬奇将透视分为三个分支:线透视(形 体)、色彩透视(空气)、隐没透视(模糊),
至此绘画透视学终归系统而完整。
《 三位一体 》是大胆利用透视法的第一件作品
作者马萨乔
• 文艺复兴运动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意大 利艺术家们热心对透视学的研究,透视学 与解剖学成为当时绘画艺术的支柱。运用 物理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来研究透视 规律。在总结前人理论基础上,通过众多 画家、建筑师和雕塑家不断实践,创立了 一些科学的透视画法,用于对客观事物真 实、准确、生动的表现。透视学真正成为 了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