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原理》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习题及答案(第四章)一、判断题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C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D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 D )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B )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D )。

《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空白处,每空1分,共15分)1.变量数列的两大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统计表从形式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部分。

3.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确定调查目的、____________、调查项目、___________、调查时间和调查的组织工作等。

4.检查长期计划的完成程度时,若计划任务规定的是长期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______________法。

5.平均发展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的几何平均数。

6.加权平均指数是对个体指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

7.抽样平均误差与样本容量成__________比,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1/4,则样本容量应___________________。

8.判断回归模型拟合度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1.抽样调查的目的是()。

A. 估计样本统计量B. 计算抽样误差C. 估计总体指标的数值D. 计算样本量2.P氏指数中,同度量因素(权数)应固定在()。

A. 报告期B. 基期C. 特定时期D. 基期+报告期/ 2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股票购买量B. 商品销售额C. 股票收盘价格D. 股票成交金额4.是非标志的标准差等于()。

A. √PB. √p(1-p)C. √P+(1-p)D. √P (1-p) 5.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B、设备台数C、职工工资总额D、生猪存栏头数6.对一批食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7.若某组数据呈现出右偏分布,则该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关系是()。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 C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总体单位D .填报单位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精确的计量尺度是A A .定比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类尺度D .定距尺度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C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经常性抽样调查 D .周期性普查4.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D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大于1 D .界于0和1之间5.在经过排序的数列中位置居中的数值是A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平均差6.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AA .d f S fL mm ⨯-+-∑12B .d L ⨯∆+∆∆+211C .∑∑⋅ffx D .∑-)(x x7.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总量的是BA .时点指标B .时期指标C .动态指标D .绝对指标 8.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AA .前者大B .后者大C .二者没有区别D .二者的区别需要其他条件来判断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A A .多一些 B .少一些 C .可多可少D .与总体各单位差异无关10.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D A .样本数目 B .样本可能数目 C .总体单位数 D .样本容量 11.在12个单位中抽取4个,如果进行不重置抽样,样本可能数目M 为B A .412 B .!8!4!12 C .12×4 D .12412.方差是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A A .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B .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 C .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D .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13.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_____的指标。

统计学原理考前模拟真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考前模拟真题及答案

X 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真题〔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追溯统计学历史上和逻辑上的起源活动,最有代表性的是 A .国家治理 B .计数 C .税收与徭役 D .赌博游戏 2.统计的根本职能是 A .参与决策 B .搜集、整理和提供信息 C .公布统计资料D .统计咨询3.统计资料的性质是A .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B .精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 .科学性、具体性、社会性D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4.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特征不同,绝对指标可以分为 A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 .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D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5.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是 A .众数 B .算术平均数 C .标准差D .离散系数6.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中,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数量大小 B .权数的个数 C .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D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7.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 A .pqB .1-pC .pqD .1-p8.标准差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A .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B .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C .标准差越小,抽样误差越大D .两者无关9.进行抽样调查时必须遵循随机规则,其目的是 A .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时机 B .人为地操纵如何抽取样本单位总不可靠 C .了解样本单位的情况 D .选出典型的单位10.抽样推断中如果出现系统性偏差,假设用x 表示样本平均数,用X 表示总体平均数。

则它的表现是 A .X x > B .X x < C .X x ≠D .X x =11.如果相关系数的数值为-0.85,这种相关关系属于_____线性相关。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

A.严格的关系B.不严格的关系C.任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D.有内在关系但不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2.某厂要对某批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已知以往的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0%,93%,95%,要求误差范围小于5%,可靠性为95、45%,则必要样本容量应为()。

A.144B.105C.76D.1093.当样本容量固定时,拒绝域的面积随显著性水平α的减小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4.()的数据可由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来分析。

A.完全随机化设计B.随机化区组设计C.因子设计D.主观设计5.样本平均数和全及总体平均数()。

A.前者是一个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B.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值C.两者都是随机变量D.两者都是确定值6.指数所要反映、研究的总体在某一方面的数量特征是()。

A.指数化因素B.同度量因素C.波动因素D.恒定因素7.根据样本观察结果计算得到的,并据以对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做出决策的某个样本统计量,称为()。

A.检验统计量B.样本容量C.拒绝域D.建模统计量8.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50%,产量比去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

A.25%B.37.5%C.20%D.12.5%9.时间数列中,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称为()。

A.发展速度B.定基发展速度C.环比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10.对时间数列中各数值进行平均,即得到该数列的()。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11.已知两个变量,,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着()。

A.高度正相关B.显著正相关C.低度正相关D.微弱正相关12.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加(或减少)时,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增加(或减少),这种相关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非线性相关13.在回归直线中,b表示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 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统计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体系,统计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和( B ) A 、数量对比法 B 、归纳推新法 C 、逻辑推理法 D 、全面观察法2、统计学的早期发展中,政治算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B ) A 、格朗特 B 、配第 C 、康令 D 、阿亨瓦尔3、次数分布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D )A 、大于100%B 、小于100%C 、不等于100%D 、等于100%4、为了获得重要的统计资料,为常规调查提供重要数据或背景数据,需要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B )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普查5、次数分布可以形成一些典型的类型,并用曲线表示。

其中,“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曲线是( B ) A 、正态分布曲线 B 、钟型分布曲线 C 、U 型分布曲线 D 、J 型分布曲线6、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变化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B )A 、时点指标B 、时期指标C 、动态指标D 、绝对指标 7、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 A )A 、d f S fL mm ⨯-+-∑12B 、d L ⨯∆+∆∆+211C 、∑∑•ff x D 、∑-)(x x 8、进行抽样调查时必须遵循随机的规则,其目的是( A )A 、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B 、人为地控制如何抽取样本单位总不可靠C 、了解样本单位的情况D 、选出典型的单位9、在抽样调查中,由于偶然的因素的影响,使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出现绝对离差,它是( A ) A 、抽样误差 B 、抽样平均误差 C 、标准差 D 、平均差 10、如果相关系数的数值为-0.78,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A )A 、正向显著线性相关B 、正向高度线性相关C 、负向显著线性相关D 、负向高度线性相关 11、在回归直线y=a+bx 中,b 表示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 C )A 、y 增加aB 、x 增加bC 、y 的平均增加量D 、x 的平均增加量 1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A )A 、几何平均法B 、最小平方法C 、加权平均法D 、算术平均法 13、较常用的时间数列分析模型是( D )A 、Y=T+C+S+IB 、Y+T+(C ·S ·I ) C 、Y=T ·C ·S+ID 、Y=T ·C ·S ·I 14、“指数”有不同的涵义,反映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是( B )A 、广义指数B 、狭义指数C 、通用指数D 、抽象指数 15、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50%,产量比上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 C ) A 、37.5% B 、25% C 、20% D 、12.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最新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6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A .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C .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A .只有一个指标 B.可以有多个指标C .只有一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标志 3.在分组时,如果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值时,一般应.置信度( t )越低,则 n 越小A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BC .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都可以D4.反映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总数量的统计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动态指标 C5.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 x xf A .B. C.f f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A .同一总体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之比B.C. 同一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D. 7.是非标志的成数 P 和 Q 的取值范围是 A .大于 O B. 小于 O C 8.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 .登记误差 B . 抽样误差 C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A .重置抽样B. 不重置抽样 C10 抽样单位数( n )与置信度( t )的关系为.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单独设立一组.相对指标 D .绝对指标(x f f )D. x x同一总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数值之比大于 1D.界于 O 和 1 之间系统误差D.调查误差重点抽样 D.典型抽样A .相等C .置信度( t )越高,则 n 越大D .无关11.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A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B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小 C.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小 D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大 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是15.对时间数列中各数值进行平均,即得到该数列的年平均增长的速度为18.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 .平滑作用B .移动作用C .平均作用D .加总作用19. 将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根据是其 A .说明的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的数量变动 B .反映指标性质C .编制方法D .反映时间状况20. 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 50%,产量比上年增长 25%,则单位成本上升 A. 37.5%B. 25%C. 20%D. 12.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最新整理,考试必备)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最新整理,考试必备)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统计过程与统计结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关系。

2.统计表中,宾词配置方式有(平行设置)和(层叠设置)两种。

9.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

15.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21.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综合指标)和(平均指标)。

2.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3.统计模型中除了用数学方程表示现象的基本关系式外,还应具有(社会经济变量)与(模型参数)两项要素。

6.统计指标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而且具有(可量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6.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17.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21.统计调查中,两种不同的调查时态是(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

27.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12.统计整理实现了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过渡32.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两种。

34.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两种。

36.统计分布主要包括(统计分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要素。

41.统计表中宾词配置可有(平行配置)和(层叠配置)两种。

83.统计指数按照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8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两类。

13.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4.统计指标体系大体上可分为(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两大类4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 统计学原理 》课程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 统计学原理 》课程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2010学年下学期《 统计学原理 》课程考试试卷( A 卷)注意:1、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3、适用班级: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有意识地选择几个城乡结合部地区调查外来流动人口在本市的生活状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D .普查2.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

A .职工月工资总额B .职工人均月收入额C .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D .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数额3.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依习惯上规定(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50在第二组,80在第四组4.一个开口组距数列最大组的下限为600以上,其相邻组的下限为400,则该数列最大组的组中值应为( )。

A .500 B .650 C .700D .8005.时点指标的数值( )。

A .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关B .通常连续登记C .时间间隔越长,指标数值越大D .具有可加性6.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5%,实际增长9%,则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

A .4%B .180%C .103.81%D .3.81%7.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

A .动态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比例相对指标D .比较相对指标8.两个总体的平均数相等,标准差不等,若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差大的,代表性大B .标准差小的,代表性大C .标准差小的,代表性小D .两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9.时间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B .时期数列C .平均指标时间数列D .时点数列10.下列时间数列中,属于平均指标时间数列的是( )。

统计学原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一个统计总体(D)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 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C)A、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 C 、职工调查 D 、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 月 1 日至 7 月 10 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 5 组:第一组为40—— 50,第二组为50—— 60,第三组为60—— 70,第四组为70—— 80,第五组为80 以上,则(B)A、 50 在第一组,70 在第四组 B 、 60 在第三组,80 在第五组C、 70 在第四组,80 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 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 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B)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 万人,共有80 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 人,这个指标是(B)。

A、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B)。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 、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 D 、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B)。

2022年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2年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2年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统计学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974)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运用统计方法要对所研究对象的进行时间、空间和属性等的比较【】A.数量;B.品质;C.规模;D.结构3.有一种统计调查误差,产生于随机抽样过程,理论上难以消除,它是【】A.汇总误差;B.代表性误差;C.计算中的舍入误差;D.登记误差4.【】A.均匀分布;B.钟型分布C.J型分布;D.U型分布5.由n项数值相乘之后再开n次方所获得的集中趋势值是【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几何平均数6.如果直接加总离差,结果为0【】A.取绝对值;B.平方;C.对所有离差直接使用正值;D.7.进行抽样调查的目的是【】A.证明抽样调查的合理性;B.从总体中分离出样本;C.用样本推断总体;D.抽取样本进行观察。

8.现象之间在数量上非确定性的对应关系是【】A.数量关系;B.回归关系;C.因果关系;D.相关关系9.将各环比发展速度连乘,可以得到相应时期的【】A.定基发展速度;B.累计发展速度;C.环比增长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10.总指数按其编制时所用的指标和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为平均指数和【】A.总指数;B.质量指标;C.综合指数;D.个体指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1.统计的三种基本方法是【】A.统计图表法;B.大量观察法;C.统计分组法;D.综合分析法;E.归纳推理法。

12.通过统计整理形成次数分布,它能描述总体的【】A.结构特征;B.变化特征;C.品质特征;D.数量特征;E.客观规律。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卷子及答案(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D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方法D.统计资料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粗略的计量尺度是〔 C 〕A.定比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类尺度 D.定距尺度3.统计的根本职能是〔 B 〕A.参与决策 B.搜集、整理和提供信息C.公布统计资料D.统计咨询4.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变化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B 〕A.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 C.动态指标D.绝对指标5.反映同类事物数量特征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是〔 C 〕A.绝对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数量指标6.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水平相等,但标准差不等,则〔 C 〕A.标准差大,平均数代表性也大B.标准差小,平均数代表性也小C.标准差大,平均数代表性小D.两者没有联系7.成数的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 D 〕A.-0.5, 1 B.0.5, 1 C.-0.5, 0.5] D.0, 0.5]8.在抽样调查中,由于偶然性因素影响,使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出现绝对离差,它是〔 A 〕A.抽样误差 B.抽样平均误差 C.标准差D.平均差9.进行抽样时,如果每一群体之内的单位相似程度较高,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较大,适宜采纳的抽样组织形式是〔 C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10.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 A 〕A.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小,而群内差异较大 B.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大,而群内差异较小C.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小,而群内差异也较小 D.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大,而群内差异也较大11.“最可能出现〞的抽样误差是〔 C 〕A.极差 B.抽样极限误差 C.抽样平均误差 D.系统性误差12.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问题上〔 A 〕A.前者不必区分,后者需要区分B.前者需要区分,后者不需区分C.两者都需区分D.两者都无需区分13.相关关系描述的是事物之间的〔 B 〕A.因果关系 B.非确定性数量对应关系 C.互为因果关系 D.相互影响关系14.在确定回归直线的参数时,比拟精确的方法是〔 B 〕A.截距法 B.最小平方法 C.半数平均法 D.积差法15.较常用的时间数列分析模型是〔 C 〕A.Y=T+C+S+I B.Y=T+〔C×S×I〕 C.Y=T×C×S×I D.Y=T×C×S+I16.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 〕A.平滑作用 B.移动作用 C.平均作用 D.加总作用17.1999~202X 年某地区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分别是96%、97% 、96.8%、95.6%,则四年间平均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为〔 C 〕 A .4956.0968.097.096.0+++B .4956.0968.097.096.0⨯⨯⨯C .4956.0968.097.096.0⨯⨯⨯D .1956.0968.097.096.04-⨯⨯⨯18.某企业202X —202X 年各年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为:1500、1620、1720、1860、1990、202X ,则该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 A 〕 A .5.1% B .6.1% C .105.1%D .106.1%19.“指数〞有不同的涵义,反映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是 〔 D 〕 A .通用指数 B .抽象指数 C .广义指数 D .狭义指数20.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2%,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结构指数〔A 〕A .139.36%B .129.23%C .115.25%D .37.9%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21.统计的职能有 〔 ABC 〕A .信息职能B .咨询职能C .监督职能D .分析职能 E. 决策职能 22.绝对指标的计量单位主要有 〔 ABCD 〕A .实物单位B .自然单位C .价值单位D .劳动单位 E. 无名数单位 23.抽样调查的主要特点有 〔 ABC 〕 A .用样本推断总体B .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C .调查前可以计算和操纵抽样误差D .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总体根本情况E. 抽样调查误差可以克服24.工人工资y 〔元〕依劳动生产率x 〔千元〕的回归方程为y=10+70x ,这意味着,如果劳动生产率 〔DE 〕 A .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70元 B .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增长80元 C .不变,则工人工资为80元D .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提高70元 E. 减少5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减少35元25.在直线趋势方程bt a y t +=中,t y 代表直线趋势值,其余各符合的意义是 〔 BCDE 〕 A .a 等于原动态数列的最末水平 B .a 代表趋势直线的起点值 C .b 为趋势直线的斜率D .t 代表时间变量E. b 是每增加一个单位时间,现象平均增加的值 三、推断改错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26.调查工作的时间限制指的是调查数据的所属时间。

202年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年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年 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 答案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 0974)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统计学是一门关于对总体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轮科学【】 A.社会现象; B.经济现象; C.确定现象; D.随机现象 2.运用统计方法要对所研究对象的进行时间、空间和属性等的比较【】 A.数量; B.品质; C.规模; D.结构 3.有一种统计调查误差,产生于随机抽样过程,理论上难以消除,它是【】 A.汇总误差; B.代表性误差; C.计算中的舍入误差; D.登记误差 4.次数分布存在一种类型,靠近变量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单位较少,而靠近中间值的单位较多。它是【】 A.均匀分布; B.钟型分布 C.J型分布; D.U型分布 5.由n项数值相乘之后再开n次方所获得的集中趋势值是【】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几何平均数 6.如果直接加总离差,结果为0,在计算标准差时,为了消除正负抵消的问题,要将离差进行【】 A.取绝对值;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a+bx=18.9090+1.8217x………………(3分) 2010年这种产品可能达到的产量=18.9090+1.8217*13=42.6(万台)…………(1分) . 34. 【解】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2005 9 13 16 6 2006 11 14 17 10 2007 8 16 21 6 2008 10 12 20 8 2009 12 15 16 10 五年合计50 70 90 250 四季平均10 14 18 12.5 季节指数80.00% 112.00% 144.00% 100.00% [注]季节指数 = 同月(季)平均数 / 各月(季)平均数 35【解】 产品计量基本产品(元)产量总成本 名称单位基期q0报告期q1基期p0报告期p1p0q0p1q1p0q1甲件350 320 50 60 17500 19200 21000 乙台180 176 50 50 9000 8800 9000 丙吨20 20 150 200 3000 4000 4000 合计450 516 250 310 29500 32000 34000

2014年7月统计学原理

2014年7月统计学原理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总体单位D .填报单位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精确的计量尺度是A .定比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类尺度D .定距尺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经常性抽样调查 D .周期性普查 4.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A .大于零B .小于零C .大于1D .界于0和1之间 5.在经过排序的数列中位置居中的数值是A .中位数B .众数C .算术平均数D .平均差 6.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A .d f S fL mm ⨯-+-∑12B .d L ⨯∆+∆∆+211C .∑∑⋅ffx D .∑-)(x x7.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总量的是 A .时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动态指标D .绝对指标8.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 A .前者大B .后者大C .二者没有区别D .二者的区别需要其他条件来判断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 A .多一些 B .少一些 C .可多可少 D .与总体各单位差异无关10.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 A .样本数目 B .样本可能数目 C .总体单位数 D .样本容量 11.在12个单位中抽取4个,如果进行不重置抽样,样本可能数目M 为 A .412B .!8!4!12 C .12×4D .12412.方差是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 A .离差平方的平均数B .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C .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D .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 13.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_____的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 C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总体单位
D .填报单位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精确的计量尺度是A A .定比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类尺度
D .定距尺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C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经常性抽样调查 D .周期性普查
4.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D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大于1 D .界于0和1之间
5.在经过排序的数列中位置居中的数值是A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平均差
6.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A
A .d f S f
L m
m ⨯-+
-∑1
2
B .d L ⨯∆+∆∆+
2
11
C .∑∑⋅
f
f
x D .
∑-)(x x
7.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总量的是B
A .时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动态指标
D .绝对指标 8.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A
A .前者大
B .后者大
C .二者没有区别
D .二者的区别需要其他条件来判断
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A A .多一些 B .少一些 C .可多可少
D .与总体各单位差异无关
10.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D A .样本数目 B .样本可能数目 C .总体单位数 D .样本容量 11.在12个单位中抽取4个,如果进行不重置抽样,样本可能数目M 为B A .4
12 B .
!
8!4!
12 C .12×4 D .12
4
12.方差是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A A .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B .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 C .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
D .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
13.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_____的指标。

C
A .平均数代表性
B .相关关系
C .回归直线代表性
D .序时平均数代表性
14.次数分布可以形成一些典型的类型,并用曲线表示。

其中,靠近极端值次数少而靠近中间值次数多的分布曲线是D A .弧形分布曲线 B .U 型分布曲线 C .J 型分布曲线 D .钟型分布曲线 15.对动态数列各数值进行平均,反映各个不同时期平均水平的方法是A A .序时平均数 B .算术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平均数指数 16.在时间数列中,反映事物在随时间变化而呈现较整齐波动现象的是B A .长期趋势 B .季节变动 C .周期波动 D .不规则变动 17.在时间数列中起主要作用的构成成分是A
A .长期趋势
B .季节变动
C .周期波动
D .不规则变动
18.某地区GDP 的环比增长速度2005年比2004年增长7%,2006年比2005年增长8%,则2004—2006年该地区GDP 总增长(即定基增长速度)为C A .0.56% B .15% C .15.56%
D .56%
19.假定销售量已经变化到报告期水平时,反映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的公式是B A .
∑∑0
1Q
P Q P B .
∑∑1
011Q
P Q P C .
∑∑0
1P
P D .
∑∑0
1Q
Q
20.如果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的物价指数为93%,则今年的1元钱相当于去年的C A .0.93元 B .1.07元 C .1.075元 D .0.925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凯特勒所总结和融合的统计学的源头包括BCE A .政治经济学 B .政治算术 C .国势学 D .古希腊数学 E. 概率论
22.用有名数表示的离散程度指标有ABCD A .方差 B .极差 C .平均差 D .标准差E. 离散系数
23.以下属于描述集中趋势量的指标有AB A .众数 B .几何平均数 C .样本容量 D .标准差 E. 样本可能数目 24.在回归分析中,对Y=a+Bx 描述正确的有ABDE A .X 和Y 两个变量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B .X 可假定为不是随机变量,是可控的
C .常数a 是直线斜率,b 为截距
D .b 可以取正值,也可以取负值
E. b 的含义为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
25.构成时间数列的主要成分包括ACDE
A .长期趋势
B .序时平均数
C .季节变动
D .不规则变动 E. 周期波动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26. 统计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体系,统计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数量对比法和归纳推断
法。

X 综合分析
27. 统计资料描述的是大量的、密集型事物的综合特征。

这说明统计资料具有客观性。

X 总体 28.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权数”就是次数分布中的变量值。

X 次数或频率 29. 在抽样调查之前无法获知抽样误差。

X 可以计算和控制 30. 在回归分析中,不需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X 需要
31. 对于时点指标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可直接对各期指标数值求算术平均。

X 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2.统计方法有哪些主要的应用场合?
解:1、搜集数据,对所研究对象的总体事实做出数量上的叙述说明;(2分) 2、对获得的总体事实进行时间、空间和属性等的比较;(1.5分) 3、探索总体事实的内在数量规律性。

(1.5分)
33.什么是权数?它有什么作用?
解:权数是变量值重要程度的一个标度。

其基本作用是用以表现它所对应的变量值在总体一般水平中所占的份额。

权数越大,平均值越靠近它所对应的变量。

34.简述抽样误差及其影响因素。

解:抽样误差是指在抽样调查中,由于样本的代表性问题而引起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

影响因素有四个:总体的变异程度;样本容量;抽样方法;(抽样的组织形式。

35.编制时间数列时,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解:1、保证时期长短的可比性;(1分) 2、保证总体范围的可比性;(1分) 3、保证指标内容的可比性;(1分) 4、保证指标计算方法的可比性。

(2分)
36.指数有什么作用?
解:1、可以反映复杂总体综合数量变动状况;(1分)
2、可以测定和分析总体变动中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程度和绝对效果;(2分)
3、可以分析总体数量特征的长期变动趋势;(1分)
4、可以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

(1分)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7、39小题各6分,第38小题13分,第40小题8分,共33分) 37.对某企业产品合格率进行抽样调查,根据经验,合格率为88%,本次调查要求误差不超过2%,概率保证程度为95.46%(t=2),问至少要抽多少件产品以形成样本? 解:已知p=0.88,02.0=∆p ,t=2
n
p p t
t p p )1(-=⋅=∆μ
即 (2分)
(2分) 则n=1056 (2分) 名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资料如下:
解:设回归直线方程为bx a y +=
ˆ
(5分,写出计算公式2分,计算出最后结果3分)
(5分,写出计算公式2分,计算出最后结果3分) 回归方程为x y 17.111.133ˆ+-= (3分)
39.某人以5万元为资本从事经营活动,一年后这笔钱增加了3万元,二年后总额增长到11万元,第三年比第二年增加了4万元,到第四年末他一共拥有资产18万元。

计算他的财富在这几年间每年的增长速度,并计算增长速度的平均值,说明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所使用方法的名称。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18,15,11,8,543210=====a a a a a (1分) 每年的增长速度 (1分) n
88
.012.0202.0⨯⨯=17
.1312036401730
29960210693173012025310)(2
2
2
==-⨯⨯-⨯=--
=∑∑∑∑∑x x n y x xy n b 11
.13310
173017.110
693-=⨯
-=
-=
-=∑

n
x b
n
y bx y a 1
1
-=-i i a a
每年的增长速度为
(1分)
平均增长速度
%74.371
2.13636.1375.16.14=-⨯⨯⨯= (1分) (或平均增长速度 )
计算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几何平均法。

(2分)
要求:(1)计算商品价格总指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计算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1)价格总指数
(2分) (2分)
(2) (2分) =109.14% (2分)
%2011518%,36.3611115%,5.371811%,6015
8
=-=-=-=-%74.3715
18
4=-=0079
.112001320
销售价格指数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总指数=%
79.100125098
.0142003.11650132011
111=⨯+⨯+⨯=
=
∑∑
q p k
q p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