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
近年来,中小学德育工作受到高度重视,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总体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
(一)“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一些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德育工作中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搞活动往往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部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只拼命抓教学成绩,忽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处的事,是班主任的事,与己无关。甚至有人认为,德育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种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部分学生也只重视文化课学习,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致使“德育首位”不能得到真正落实。
(二)学校德育工作滞后,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现在的智育评估措施非常具体,操作性很强,执行的过程和步骤也很严格,学生的成绩往往与学校评价、教师奖金、评聘职称等利益直接挂钩;而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学校也没把德育工作情况作为评估教职工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有的学校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措施时不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分年级高低、不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和目标一味求大求全,脱离学生实际,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适时地进行教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降低。很多学校没能将德育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没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立体化德育网络。部分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仍是枯燥说教,方法陈旧单一。有的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硬的多、软的少,罚的多、奖的少,虚的多、实的少,批评多、表扬少,扣分多、加分少,强迫多、引导少,对后进生态度粗暴,动辄训斥、体罚甚至停课,致使学生产生消极对抗情绪;对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不能及时与其家长联系,错失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三)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严重抵消了德育实效
我们从小学就教育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道理讲了很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当前,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给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例如,多种原因加上媒体的宣传都给人带“洋”字的信誉好、品质高、影响大的印象,人们也常有“这孩子有出息,以后准会出国”之说,这些信息让孩子们很容易得出结论:“中国就是不如外国好”;一些不健康的录像、书籍、游戏、网站等,充斥着色情、暴力等内容,对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极易产生腐蚀作用。学校、课堂所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常常被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所抵消,给学生留下的是苍白无力的说教,致使学生认为学校教育所宣传、灌输的都是假、大、空的东西,因而出现了“五加二等于零”的怪现象。
(四)师德建设有待加强
有的教师崇尚师道尊严,经常对学生训斥、讽刺、谩骂,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部分教师敬业意识淡薄,把从事教育工作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厌倦和鄙视本职工作,授课照本宣科,工作敷衍了事;有的教师价值标准注重实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对专业探讨投入精力极少;有的教师在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上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言行不一,纪律散漫,无法做到为人师表;极个别教师把不少精力用在搞第二职业、从事经营活动,热衷于有偿家教等,乱办班、乱补课现象时有发生。以上几种教师,数量虽然不多,但却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和教育效果,损坏了教师形象。
(五)德育合力不强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不够,相互配合不够紧密。有的学校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根本没有这种意识,致使家庭教育滞后,家长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学校没有承担起培训家长、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和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能力的责任。不少学校家长会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把家长会开成了成绩分析会。一些教师很少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很少家访,学校与家庭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沟通,没能形成教育合力。
(六)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难度加大
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高尚信念,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上,存在迷惘和偏差。据调查,崇拜伟人和英雄模范的未成年学生不足20%,而崇拜歌星、影星、大款、大腕的学生却高达34%。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有了钱,干啥都不难”。有的学生为了竞选班干部,竟用请客吃饭的形式拉选票。还有的学生贪图享乐,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部分学生赞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点,一味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而不懂得自己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同样负有相应责任,缺乏对他人最起码的理解和宽容;在遇到挫折时,不是积极应对,而是陷入慌乱沮丧,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自残轻生。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对策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考核机制
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身教十分重要。“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育。因此,“打铁先得自身硬”,教师必须重视自身修养,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学校领导要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结合教师年度考核工作,把师德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以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班主任培训,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要切实做好班主任的选聘、培训、指导和考评工作,严把班主任任用关,把那些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热心班主任工作的优秀教师吸收到班主任队伍中来。要对优秀班主任在评先树优、评定职称、晋级提干等方面优先考虑,真正使班主任成为“令人羡慕的岗位”,将“鼓励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落到实处。
班级管理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作用重大。要把班级管理当作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进一步突出其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对班级管理的组织和指导,建立健全班级管理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评价标准,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三)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育人环境
要特别重视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充分利用精美的雕塑、醒目的标语、优美的草坪和花木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要利用好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努力建设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和寝室文化,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要通过校徽、校歌、校报、校风、教风、学风等展现校园精神,让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而然受到校园精神的熏陶和激励。要建立完善并充分利用好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德育活动室”,使其成为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基地。要评选“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和“优秀德育活动室”,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四)积极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也是学生的道德观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