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7: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高中地理必修3 教案 荒漠化的防治
第2课时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
二.出示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请看投影。
1.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及成因。
2.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内容、原则、重点及综合治理措施。
三.自学指导: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5分钟后检测,看谁完成的最好。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古代盲目垦耕,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近代北方______________地带大规模移民开垦,人口剧增,迫于生计,农垦规模扩大,直接加剧荒漠化;现代由于__________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1)预防________________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⑰____________。
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__________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3.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⑲____资源。
(2)利用⑳______措施和○21________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22________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四:先学过程:1.学生看书,教师巡视,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2.自学检测(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
点名要求学生来回答或者板演,其他同学认真做在册子上,书写要规范。
1.议一议:荒漠化的类型有哪些?2.想一想: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五.后教过程(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1.更正:同学们有没有不同意见?请要补充或者更正的同学举手。
2.讨论:看回答的是否正确?为什么?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六.课堂总结:荒漠化的防治对策七.当堂训练(请同学们运用本节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作业)1.下列符合该地区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有( ) A.实行划区管理,提高草场载畜量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2.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缓慢,需要大力扶持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3.优化设计例题八.课后作业:(优化设计)九.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2.1.2荒漠化的防治___措施
人口激增
5、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二)具体措施
a.合理利用水资源
西
海陆 位置
东 改善灌溉技术
干旱内陆区
牧区草原
农作区
合理分配河 流水资源 少
减少水井数量
推广节水农业
降水量 多
节 水 农 业
滴灌
喷灌
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绿 洲 地 区 缺 水 源 地 区 外围沙漠边缘 封沙育草 营造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网
2.两条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三、荒漠化的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荒漠化的主要人为 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具体措施 由原因找对策,对症下药
1、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如营 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 2、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因 地制宜发展林牧业;不再毁林毁草开荒; 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牧。 3、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作区:改善灌溉 和耕作技术,推广节水农业;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数量;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 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4、控制人口增长
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迎风坡
小结:荒漠化的成因
潜 在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威 胁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 ④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自然原因
(必要条件)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根本原因)
人为原因
(决定条件)
人类活动不当
包兰铁路宁夏沙坡头段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 荒漠化的定义和原因1.1 定义荒漠化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土地退化,形成荒漠地区的过程。
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的覆被减少、水资源的匮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
1.2 原因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 - 气候因素:干旱气候、高温等 - 土地利用方式不当:过度放牧、大规模垦荒等 -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等2. 荒漠化防治的目标和意义2.1 目标荒漠化防治的目标是减少荒漠化区域的面积,恢复和保护荒漠地区的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意义•维护生态平衡:荒漠化防治可以减缓生态系统的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水资源:荒漠化防治可以改善水资源状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荒漠化防治可以减少土地退化,保护农业生产基地,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荒漠化防治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3.1 植被恢复和保护•实施植被恢复工程:通过人工种植或天然更新等方式,恢复受荒漠化影响的植被。
•加强植被保护:设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差异化补偿机制等,保护荒漠地区的植被。
3.2 水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建设水资源监测系统,加强水资源调度和保护。
•推行节水措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等,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3.3 控制土壤侵蚀•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合理的梯田建设、植被覆盖等措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
•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地退化严重的地区,进行土地整治,恢复土壤肥力。
3.4 提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畜牧业管理创新:加强畜牧业的规范管理,控制过度放牧等行为。
•科技支撑:推广适应荒漠地区的畜牧业技术,提高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5 加强国际合作•信息交流和分享:加强国际间荒漠化防治的信息交流和分享,共同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
•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加大国际援助力度,为荒漠化防治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1.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三课时导入新课师大家都知道了荒漠化的危害,请大家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扼治荒漠化蔓延的趋势?(学生热烈讨论后找几名同学回答)师大家谈到的有些方法是有道理的。
这节课我们就具体的研究这一问题。
推进新课师人类活动导致了植被破坏,破坏了植被也就破坏了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机制,就地起沙和外来沙丘前移使得原来的沙漠得以扩张,从而形成荒漠化的土地。
荒漠化的扩展和延续,使大片良田被毁,土地自然生产力逐渐丧失,沙尘暴盛行,生态环境恶化,这一切都在制约着西北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防治荒漠化刻不容缓。
板书: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一)防治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师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
自然因素形成的荒漠化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而人为因素在加速着荒漠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在其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板书:(二)防治内容1.预防潜在的威胁2.扭转土地的退化3.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师我们有信心去预防和治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荒漠化土地,即潜在的、正在发展的、已经发生的荒漠化都应是我们防治的对象。
在防治过程中我们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本着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综合整治。
板书:(三)防治的原则师(引导学生读图,并且加以点拨)请同学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和图 2.14、2.15,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根据西北地区的客观实际,确定整治的对策和措施,对此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师一个行之有效的荒漠化整治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我们防治的目的是通过人地协调,达到区域化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我们既要保护西北地区的环境,又要解决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问题。
比如,小流域的治理、种植一些既能速生又能固沙的植物,采取退耕还林、还草。
不同地区荒漠化的类型不同,形成原因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我们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才能使荒漠化得到治理。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2: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学习目标以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为例,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分析其危害和预防保护措施。
学习重点: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
学习难点:荒漠化的概念及其主要表现。
考点: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环境。
2.防治内容(1)预防的威胁(2)扭转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的生产力3.原则:坚持维护与提高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重点:因地制宜的对已遭沙丘入侵、严重的地段进行综合整治。
5.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
①农作区:②牧区草原:③干旱的内陆地区:(2)利用和构筑防护体系。
①绿洲地区: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绿洲前沿地带:在绿洲内部:②缺乏水源的地区:设置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3)调节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5)控制。
探究点:我国西北地区治理荒漠化措施我国西北地区创造了哪些防治荒漠化的成功措施?实施了哪些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课堂练习一.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据此回答1—3题。
1、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A.6月 B.7月 C.8月D. 9月2汉代以来,塔里木河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中上游向下游方向迁移C.往返迁移D.向两侧迁移3塔里木河流域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4 我国荒漠化土地形成的作用,首要的是()A. 风蚀作用B. 盐碱化C. 水蚀作用D. 冻融作用5. 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荒漠化就是沙漠化B. 荒漠的形成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C. 我国南方丘陵山区也存在荒漠化问题D. 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形势是:整体逆转,局部扩大6. 我国已经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是()A. 新疆B. 内蒙古C. 甘肃D. 青海7.我国下列及其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红漠化B.黄土高原——盐碱化C.云贵高原——沙漠化D.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石漠化8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①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雨强度大,多暴雨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二. 读图综合题9. 读图,分析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课时2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学习目标定位]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掌握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思考宁夏沙坡头为什么不造林固沙,而是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答案』沙坡头位于腾格里沙漠的南部边缘,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多流沙活动,植被种植后很难成活,且成活后维护管理成本极高。
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的存活,是因地制宜综合整治沙漠的重要一环。
探究点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6月17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世界主题为“干旱与水资源短缺”。
材料二植物固沙。
(1)荒漠化的防治迫在眉睫,防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人类活动不当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要有针对性,请你针对人为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什么?(4)图中植被有何特点?为什么不以高大乔木来固沙?『答案』(1)一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及防治措施如下表所示:(3)(4)图中植被多为灌木丛林。
高大乔木生长需水量大,根系不够发达,耐旱性差。
所以固沙植被多为根系发达且耐旱的灌木丛林。
点拨提升结合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分析治理措施[思维拓展]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是防治荒漠化行之有效的方法。
高中地理 2.1.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3课时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内容、原则、重点及综合整治的重要措施;并能针对我国常见的“暖冬”现象和北方地区春季频发的沙尘暴天气,向人们解释人类活动不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宣传保护植被的重要性。
2.通过本节学习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区域地理现象的变化。
一、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们的____________。
2.防治内容⎩⎪⎨⎪⎧ 预防 的威胁扭转 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 的生产力3.原则⎩⎪⎨⎪⎧ 坚持 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 相结合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__________。
(2)利用生物措施和____________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______________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__ _____问题。
(5)控制____________。
二、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1.苏联垦荒区属于草原带向半荒漠带过渡的⑫______________,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且⑬__________两季多大风。
2.苏联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1)大面积推广⑭__________________。
(2)推广农作物的⑮________________。
(3)营造⑯________________。
(4)保留残茬,⑰____________。
探究点三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探究材料】材料一 2010年6月17日是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改良四方土壤,造福天下众生”。
这一主题旨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材料二 教材图2.11 植物固沙。
1.荒漠化的防治迫在眉睫,防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人类活动不当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要有针对性,请你针对人为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2课时)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参考教案(第2课时)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预防..: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扭转..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泊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人们将水分条件较好,开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等优良固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实践证明,这是改造利用沙漠行之有效的方法。
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这是由当地干旱的环境决定的.水分条件消失容易而形成难。
②治理重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治理措施⑴合理利用水资源①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②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①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ⅰ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ⅱ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ⅲ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②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⑶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①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
②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③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还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⑷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5:2.1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第2课时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课程学习目标1.了解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重点和措施。
2.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措施的分析,初步掌握区域生态建设和防治方法。
3.通过对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措施的案例的分析,理解生物治沙措施的意义。
知识体系梳理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防治内容(1)预防潜在的①;(2)扭转②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③。
3.防治原则(1)坚持维护④与提高⑤相结合;(2)⑥、治水、治碱(盐碱)、⑦相结合。
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⑧;(2)利用⑨和⑩构筑防护林体系;(3)调节⑪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⑫问题;(5)控制⑬增长。
预习效果检测读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回答1~2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河西走廊—石漠化B.黄土高原—盐渍化C.云贵高原—沙漠化D.江南丘陵—红漠化2.“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主要作用是()A.防治风蚀荒漠化B.防治水蚀荒漠化C.防治冻融荒漠化D.防治土地盐渍化读我国某区域景观图,回答3~4题。
3.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兴建小水电站B.利用风力发电C.营造速生薪炭林D.修建核电站4.防治该地荒漠化最有效的措施是()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思维探究与创新探究一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互动探究]1.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境内,滔滔黄河从这里经过,包兰铁路沿着黄河,横穿腾格里沙漠南缘。
冬春季节,这里风力特别强劲,对包兰铁路构成了巨大威胁。
读教材P23图2.12“沙坡头草方格沙障”,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应采取哪些措施?(2)草方格沙障属于生物防治措施吗?它适宜在什么地区建设?(3)草方格沙障对包兰铁路有何作用?草方格沙障为何能够防风固沙?2.读教材P24-25的阅读材料“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荒漠化的防治——以中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设计【学习目的】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表现和现状。
2.通过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图文资料和人口、经济、社会等人文地理图文资料分析,归纳土地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3.依据资料说出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4. 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
【重点难点】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说出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通过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学习,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预习知识】(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
2.原因: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相互作用。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石质荒漠化和。
4.现状(1)世界:约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地区最为突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位置:以西,昆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2.范围:大致包括、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3.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4.主要景观:以为主。
5.内部分异:以为界,以东属半干旱的草原地带,以西属干旱和极端干旱区。
6.脆弱的生态环境(1)干旱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风化和作用显著,形成大片的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平地多疏松的;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季节。
(2) :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根本原因(1)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
(四)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们的。
2.防治内容:预防的威胁;扭转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的生产力。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精品教案:2-1荒漠化的防治 教案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教学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区域发展影响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认识和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我们这两节课就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为案例来探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1.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继续发展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即发生土地退化土地退化的形成2.荒漠化⑴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⑵形成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⑶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
⑷影响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活动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因素人类活动沙漠化点拨: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2022-2021学年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缘由和综合治理对策.学问清单一、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和重点1.内容:预防①潜在荒漠化的威逼,扭转正在进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②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原则:坚持③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④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3.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⑤风沙危害严峻的地段,⑥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对策和措施对策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进展⑦节水农业,合理载畜,合理调配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封沙育草,建设防沙林带和农田防护林网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退耕还林还草实行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⑧薪炭林,推广使用沼气和省柴灶把握⑨人口增长把握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2.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生态建设和荒漠化防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⑩自然林爱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对点训练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和重点1.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威逼B.扭转正在进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答案 D解析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2.关于荒漠化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荒漠化防治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性质实行不同措施②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技术和措施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状③有肯定生产力已开头面临荒漠化危急的土地可暂不作为治理的重点④贫困导致的森林被滥伐和草地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一个重要缘由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C解析仍有肯定生产力,但已经面临荒漠化危急的土地,是荒漠化防治的重点.考查点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3.防治荒漠化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科学问题,其对策的核心应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调整农林牧结构C.把握人口数量增长 D.解决牧区能源问题答案 C解析人口过多往往导致人们生活贫困,增大对现有生产性土地的压力,实行过度耕作、过度放牧、毁林及落后的浇灌方式等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往往造成荒漠化.因此防治荒漠化应把握人口过快进展,提高人口素养,协调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4.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因地制宜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风沙危害严峻区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C.扩大绿洲地区农业的种植面积D.营造薪炭林解决牧区能源问题答案 B解析在我国的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和石羊河下游地区,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内流河下游和山麓冲积扇边缘产生固定沙丘活化的荒漠化.所以防治措施是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5~6题.5.P地与Q地相比, P地(双选)(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6.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双选)( )A.截留水分 B.转变气候类型C.减弱风力 D.转变植被类型答案 5.AB 6.AC解析本题组以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及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为背景,主要考查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相关学问的把握状况.区域地图信息的猎取、处理力量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5题,该区域为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带,图示信息反映该区域沙漠广布,荒漠化问题严峻.Q在沙漠地带,依据新月形沙丘可知该地多大风(偏西风),多沙尘暴.P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故较Q地年降水量较多.第6题,该区域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减弱风力,截留水分,增加植被掩盖,调整小气候,但不能转变当地大陆性气候的类型,植被类型也不会有大的转变.方法技巧练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步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掩盖率不到1%.(1)依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________,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假如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答案(1)干旱、半干旱地区距海远近(2)选②或③. 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与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解析本题以西北某区域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区域生态建设的进展方向.精确定位和猎取图中地理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题,依据干旱地区的划分标准,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到400毫米为半干旱地区.结合图例可以推断出图示区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因而降水渐渐削减.第(2)题,为开放性命题.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化地区,进行生态环境的爱护,应立足于恢复植被.综合提升一、选择题读下表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1~2题.地区超载起止年份(年) 超载持续时间(年) 年平均超载率(%)西藏牧区1964~2000 37 47青海牧区1970~2000 31 18甘肃牧区1973~2000 28 20四川牧区1982~2000 19 101.依据图表信息,可推断( )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B解析从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惟一缘由③通过划分草原爱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爱护④建立牧区灾难防备系统,能有效爱护草原生态环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C解析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重要缘由,但不是惟一缘由.读下图,回答3~4题.3.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4.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进展沼气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进展薪炭林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新能源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答案 3.C 4.C解析我国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其形成缘由是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沙漠化地区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叉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5~6题.5.北方农牧交叉带农业进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进展舍饲养殖答案 D解析在北方农牧区,由于长期的开荒种植,使得这里的草场面积急剧的削减,开垦成农区的地方由于人的干预作用消灭了沙漠化,环境严峻恶化,所以退耕还草、增加草场面积就显得格外重要. 6.北方农牧交叉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A解析农牧交叉带是东部农耕区防风固沙的自然屏障.农牧交叉带可充分利用草地家畜资源和玉米带的饲料资源进展高效畜牧业,成为东部农耕区的畜产品供应基地和西部牧区的饲草料供应基地.读“内蒙古某县土地耕垦、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进展变化图”,回答7~8题.7.对该县1949~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进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约翻了一番 B.人均耕地面积削减了C.荒漠化面积扩大约3倍 D.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答案 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49年的人口密度约为40人/km2,而到了1980年则达到了近80人/km2,即人口密度约翻了一番.8.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缘由是( )A.人口数量的变化 B.耕地面积的变化C.放牧强度的变化 D.气候的变化答案 A解析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主要是耕地面积扩大、放牧强度增大、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而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最根本缘由是人口数量的增加.二、综合题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分别是我国的第三和第四大沙漠.近年来,两沙漠已有多处连在一起,呈“握手”之势,这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缘由是什么?(2)城市P兴起的缘由是( )A.交通 B.科技 C.资源 D.政策(3)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甲、乙、丙三地区中进展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是________.(4)贺兰山不仅是西部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水源涵养林区,而且对乙农业区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表现在: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然缘由:连年干旱导致植被稀疏,在强劲的西北风的作用下,巴丹吉林沙漠向南移动.人为缘由:滥采、滥牧导致植被破坏.(2)C (3)小麦乙(4)阻挡沙漠入侵阻挡寒潮侵袭。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教案-1_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教学设计_教案_7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教学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课件出示贺兰山以西荒漠图片,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一)荒漠化的概念和过程1、荒漠化的概念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区土地退化出示西北地形图、干湿地区图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1)地形:西北地区处于亚欧大陆腹地,东、西部地形差异大(2)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①干旱的原因②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②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1)漠荒化的自然背景(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多雨年;持续干旱;抑制风沙活动;加剧荒漠化进程小结: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荒漠化的发展过程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3、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1)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三、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河西走廊:经历汉、唐、明、清的大规模开发,对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开垦,大量破坏固沙植被,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塔里木盆地难缘绿洲:汉代以来,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向河流上游退缩北方农牧过渡地带:清代以来,大规模移民开垦,原来的农牧界线向西北推移旱作地区草原牧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趋于严重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1)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3荒漠化防治优秀导学案
荒漠化防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识记要求:(1)了解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自然特征的形成和不同地区荒漠化的发展与危害。
(2)了解荒漠化的防治2. 能力要求:(1)荒漠化的防治措施(2)我国荒漠的纬度分布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别及成因。
二、重点: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和防治三、难点:荒漠化防治四、学习过程:1、知识链接:(1)我国大兴安岭以西到新疆地区有哪几个大地形区?(2)本区属于什么干湿区?属于什么自然带?从东向西属于何种地域分布规律?(3)本区属于你那种气候?发展农业有什么有点和不足?2、自主疏理:(1)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大风吹扬(动力因素)。
其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荒漠化的进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但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决定作用。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荒漠化发生的潜在自然因素人为原因:①②;③;④利用不当。
统计表明: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危害:荒漠化摧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空间,危害的时间可延续几代人甚至不可逆(3)荒漠化的防治: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我国学者提出的行之有效的荒漠化整治模式:①在防治中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贯彻国家相关法规的同时,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并举;②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性质,采用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
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的社会现状,耕作制度、组织和资金等问题。
对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土地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和策略。
③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
任何有效的荒漠化防治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4、归纳总结:5、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B.山地丘陵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多雨年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进程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2.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3.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B.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D.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的土地退化4.我国目前荒漠化仍在蔓延的地区主要是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B.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C.河谷灌区和草原牧区D.旱作地区和高原牧区5.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D.改善荒漠地区局部小气候6.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是主因,在人类活动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表现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7.锡林郭勒草原牧民定居点附近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农垦B.过度放牧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6: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2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学习目标1.掌握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和措施。
(重点)2.学会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探寻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难点)阶段1 知识梳理教材整理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阅读教材P 22至P 25,完成下列问题:1.防治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3.防治重点:_________地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进行综合整治。
4.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_________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_________。
微体验正误判断:(1)在牧区草原,要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地盐渍化。
( ) (2)草方格沙障是生物措施。
( )(3)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主要用于植树种草。
( ) (4)“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水土流失。
( )[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解惑:疑问3:阶段2 合作探究[2016年6月17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是“绿化荒漠,守护家园”。
中国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利国惠民”。
联合国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探讨1:荒漠化的防治迫在眉睫,防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探讨2:人类活动不当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要有针对性,请你针对人为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
[核心点击]荒漠化防治应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治。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2.1.2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搜集人类对植被破坏的相关资料和我国荒漠化产生的历史过程资料。
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以及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西北地区荒漠化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呢?历史上我国西北地区是不是荒漠化的发源地?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推进新课板书:(二)人为因素师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虽然自然因素为荒漠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但人类活动大大加剧了这一过程,并且常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调查表明,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
(教师引导学生,并提出相关的知识点)读课本图2.5“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分析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生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所产生的。
西北地区荒漠化人为原因的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板书:1.原因:(1)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2)人类自身的活动不当2.表现:(1)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3)过度开垦(分组讨论)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三个主要人为因素的影响,完成对应填空:师人口过快增长也是荒漠化发生的重要原因。
人口过多往往导致人们生活贫困,增大对现有生产性土地的压力,人们迫于生计而无可选择地采取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和落后的灌溉方式等非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形式,从而加快了荒漠化的发展。
请同学阅读下面材料了解干旱、半干旱地区“掘井”“灌溉”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知识拓展】掘井带来的负面影响图2.6主要补充说明过度放牧的多种形式和后果,通过a、b两图的对照,说明掘井取水可以为尽可能多地放牧提供水源条件,然而,过密的掘井工程,会使水井周围的草场受到过度践踏而无法得到恢复。
这是加速草场退化的重要原因。
灌溉和次生盐渍化“次生盐渍化”是荒漠化的另一个现象。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荒漠化是指原本肥沃的土地退化成为贫瘠的沙漠,无法支持植被生长和农业发展。
荒漠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对荒漠化的防治成为全球各国的重要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植被恢复和保护: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手段,通过人工种植或自然恢复方式,加强荒漠地区的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和侵蚀,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此外,对于植被灭绝和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考虑引入适应性强的植物物种,促进植被的恢复和保护。
2.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包括修筑沟渠、梯田、植被带和防护林等,以阻止水土流失和侵蚀。
此外,还可以采取人工灌溉、防风固沙措施等方式,提高荒漠地区的土壤湿度和抵抗能力。
3.抗御沙漠化:在沙漠边缘地区,可以采取抗御沙漠化的对策和措施。
例如,在沙丘区域建筑风沙林带,利用沙漠动植物的传粉和消费,提高沙漠边缘土地的植被覆盖,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采取挡风固沙措施,如架设防风网和人工草皮。
4.合理管理水资源:水资源是荒漠化防治的关键因素。
合理管理水资源,包括提高水利设施和用水效率,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可有效减少荒漠化的发生。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引导公众更加重视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
5.科技创新和应用:荒漠化防治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通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荒漠化的分布和发展趋势进行监测和评估,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此外,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和生态修复等领域也需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和应用,提高荒漠化防治的效果。
6.国际合作和交流:荒漠化是全球性问题,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
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荒漠化问题,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途径。
国家间可以开展技术交流、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共同研究解决荒漠化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合作力度。
总之,荒漠化防治需要综合各种手段和策略,包括植被恢复和保护、水土保持措施、抗御沙漠化、合理管理水资源、科技创新和应用以及国际合作和交流等。
高中地理 荒漠化的防治学案 湘教版必修3
荒 漠 化 的 防 治 学案——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重点和考点1.荒漠化的概念、类型和成因。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分布、成因及治理。
3.世界其他地区荒漠化的分布、成因及防治措施。
二、主干知识点梳理、 案例 我国西北地区 荒 漠 化 的防 治三重点解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而热带雨林的破坏已引起世界关注,因此本章是高考的热点。
在综合课中,本章的考查将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入手,把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综合分析。
四、典题解析)例1.土地荒漠化是逐渐发展的过程,它有一系列的“前兆”。
下列不是荒漠化“前兆”的是()A.地表反射率增加B.主要动物物种丧失C.土壤紧实度下降D.植被覆盖度下降解析:土地荒漠化是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的过程,反射率增加、植被破坏、动物物种丧失、土壤紧实度增加是土地生产力下降的表现。
答案:C例2 (2004•江苏地理)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
回答(1)~(3)题:(1).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3).“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D.东材愫每海,便于出口【答案】(1)B (2)D (3)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等热点问题,以及西部面临的突出问题——荒漠化的原因,表明当前的高考并不回避热点。
【试题解析】西部地区位于我国的半干旱、干旱区,降水少,植被覆盖差,生态环境脆弱,有大面积的原生荒漠;但随着西部地区人类活动的加剧,对自然的索取增强,出现了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当地植被,使荒漠化加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高二___班第___小组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学习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环境观.【重难点】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16—25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及图文详解一书中相关内容,根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完成探究题目。
〈注:1。
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2。
组长组织组员预习并评价。
〉2.课后作业:(1)完善探究知识的整理和拓展;(2)完成针对性训练;(3)整理本节知识结构.课前预习案【教材基础知识梳理】一、荒漠化的概念内涵1.概念:指发生在及一些地区....。
..的这种土地退化2.形成:是等自然因素与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由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_______和。
4。
影响: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时2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课标细化】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课前练习】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因地制宜地对、的地段进行综合治理。
2.措施:(1)合理利用;
(2)利用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问题;
(5)控制_________增长。
3.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1)建立了一批融科学实验、治理和开发利用于一体的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站,创造出、、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许多成功的治
理措施。
(2)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
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课内探究】
探究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1.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
2.分析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定居牧业经济转化,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急剧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4.人口和贫困是本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剧的根源,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思维导学】
1.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
2.大部分年降水量小于300 mm的内陆地区,应怎样防止土地荒漠化?
3.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 mm的沙地地区和年降水量略大于400 mm的东部旱地地区,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归纳总结】
荒漠化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参考答案★——
【课前练习】
——★参考答案★——
1.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
2.水资源;生物措施;农、林、牧;能源;人口
3.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三北
【课内探究】
——★参考答案★——
1.萨赫勒地区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全年的高温,蒸发量大,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是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2.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营模式;而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牲畜品种单一,大规模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
3.
4.控制人口增长,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
【思维导学】
——★参考答案★——
1.西北地区的人们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的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2.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3.沙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治理措施为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相结合。
旱地面
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