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六课 家乡的桥 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六课 家乡的桥 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六课家乡的桥浙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掌握绘画桥梁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家乡桥梁的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桥梁的基本结构:介绍桥梁的组成部分,如桥墩、桥面、桥栏等。

2. 绘画技巧:教授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桥梁的立体感和质感。

3. 家乡桥梁的特点:介绍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绘画桥梁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桥梁的立体感和质感。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桥梁,发现其独特的美,并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出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桥梁模型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对桥梁的印象。

2. 新授:介绍桥梁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并实践。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画家乡的桥梁,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和鼓励。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绘画桥梁的技巧和观察生活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家乡的桥2. 内容:桥梁的基本结构、绘画技巧、家乡桥梁的特点等。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绘画一幅家乡的桥梁作品。

2. 要求: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表现出桥梁的立体感和质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和绘画家乡的桥梁,培养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绘画技巧的教授,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审美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家乡文化的元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接触到掌握知识、技能的全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家乡的桥丨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家乡的桥丨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家乡的桥丨浙美版一、课程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桥的类型、结构、用途和特色。

2.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出家乡桥的特色和美感。

3.促进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认知和对美的感受力培养。

二、教学材料1.图片:《千年古桥》、《小石桥》、《弯弯的石桥》、《涵洞桥》、《连拱桥》等家乡的桥的照片。

2.纸张:A4纸,彩色纸等。

3.素材:彩笔、铅笔、橡皮、剪刀、胶水等。

三、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好本节课的教学材料。

2.将家乡典型桥梁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2. 分享1.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带领学生了解家乡的桥的类型、结构、用途、特色;让学生感受家乡桥的美和历史文化。

2.分享一些与家乡的桥相关的故事和传说,活跃气氛并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3. 绘画创作1.教师示范绘画,教授基本绘画规则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各种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铅笔、彩笔等。

2.学生自由绘制家乡的桥,体现对家乡桥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结合教师的分享和自己的经验进行绘制。

3.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改进,指导学生了解如何协调线条和色彩等方面的问题。

4.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创新,如发挥想象力、添加创意等。

让学生表达出他们对家乡桥的理解和观感。

4. 展示、评价1.结束绘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逐一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需要聆听和观察学生的讲述,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思路。

3.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与指导,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尝试。

四、教学内容1.探究家乡的桥,了解各种桥梁类型的特点,如古桥、涵洞桥、连拱桥等。

2.通过绘画亲手描绘家乡桥的美,培养学生的美感觉知力。

五、教学重点1.增强学生对家乡桥的认知和感性认识,认知家乡掌故和文化内涵等。

2.培养学生的美和创造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家乡桥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指导学生提高绘画技巧,通过形式表现出家乡桥的特色和美感。

6.家乡的桥(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四年级美术下册(浙美版)

6.家乡的桥(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四年级美术下册(浙美版)

6.家乡的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美术下册(浙美版)教学内容:本课为四年级美术下册(浙美版)第6课《家乡的桥》,通过观察、欣赏家乡的桥梁,了解桥梁的结构、造型及特点,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家乡的桥梁,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梁,知道桥梁的结构、造型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家乡的桥梁。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1. 桥梁的结构、造型及特点的认识和表现。

2. 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桥梁图片、范画、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彩笔、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桥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对家乡桥梁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桥梁,互相交流,感受家乡的美丽。

二、学习桥梁的结构、造型及特点1. 教师讲解桥梁的结构、造型及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桥梁。

2. 学生观察桥梁图片,结合教师讲解,加深对桥梁的认识。

三、学习绘画表现方法1. 教师示范绘画家乡的桥梁,讲解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的运用。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尝试绘画家乡的桥梁。

四、学生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绘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欣赏作品,互相学习、提高。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桥梁的结构、造型及特点的认识和表现。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1. 6.家乡的桥(第一课时)2. 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桥梁,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家乡的桥梁。

3. 教学目标:认识桥梁的结构、造型及特点,培养绘画表现能力,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4. 教学难点:桥梁的结构、造型及特点的认识和表现,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的运用。

作业设计: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家乡的桥梁绘画作品。

2. 要求: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家乡的桥梁,突出桥梁的结构、造型及特点。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家乡的桥|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培养对桥梁艺术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家乡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桥梁的艺术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家乡的桥梁,观察和描绘家乡的桥梁。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桥梁的艺术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观察和描绘家乡的桥梁。

教学难点1. 桥梁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 桥梁的艺术特点的把握。

3. 观察和描绘家乡的桥梁的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桥梁的图片和模型。

2. 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桥梁的图片和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桥梁的艺术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观察:让学生观察家乡的桥梁,了解其特点。

4. 练习:让学生动手描绘家乡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分享。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板书家乡的桥2. 板书内容:桥梁的基本结构,桥梁的功能,桥梁的艺术特点,观察和描绘家乡的桥梁。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乡的桥梁,描绘一幅桥梁的画。

2. 让学生收集有关桥梁的资料,进行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桥梁的图片和模型,讲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桥梁的艺术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对桥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观察和描绘家乡的桥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家乡的美,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桥梁的结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_0283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_0283

家乡的桥教材分析本课是以感知路桥的桥文化为主,用黑白版画的形式表现古朴的桥的作品,感受版画创作的趣味性。

路桥是一座以桥为主要道路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课前我让学生在路桥各个街道、各个道路上去寻找古桥,问问长辈各个古桥的由来,了解桥的历史,知道路桥的历史文化,增强对路桥家乡的热爱。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路桥名字的由来,观察各种桥的造型,感受古桥之美。

2.能够用黑白木刻版画的表现形式来创作桥的作品,感受版画魅力。

教学重难点1.欣赏了解路桥古桥历史文化。

2.能够用吹塑纸版画形式表现家乡的桥。

教学过程一、知路桥1.播放《福星桥》历史介绍。

同学们这是我们路桥的福星桥,距今已经有600余年的历史了,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城市叫路桥吗?它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呢?2.学生介绍路桥的由来——“路既是桥,桥既是路,故名路桥。

”3.既然“路既是桥”,说明我们路桥是一座以桥多闻名的城市,它承载着我们路桥的记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下路桥古桥的秘密吧。

4.揭题:《路桥的记忆》——桥二、感路桥1.除了福星桥,你还认识哪些古桥呢?和同学们分享下吧。

了解路桥古老的桥——新安桥、卖芝桥、涌金桥等。

2.这些古桥造型各异,各具特色,请同学们小组探究交流,完成老师给你们留下的古桥小问题吧。

问题1:观察这两座古桥,在造型上有什么不同?(平桥、多孔拱桥)问题2:欣赏新安桥和老马路桥,这两座桥在装饰上有什么特点?(新安桥:精美的浮雕装饰和威严的圆雕石狮装饰)(老马路桥:精美的石狮雕刻和镂空雕刻的桥身装饰)4.小结:路桥,这一座座古桥连接着不仅仅是南官河两岸,更连接着路桥人们的生活。

我们路桥人世世代代都在这一座座桥上行走、生活。

今天我们用黑白木刻版画的形式来表现带有路桥记忆的古桥吧。

三、创路桥1.出示桥版画作品,欣赏作品,思考这幅黑白木刻版画用什么技法来表现桥的黑白灰结构?用点、线、面表现黑白灰结构。

2.如果是你,你会用哪种刀法形式表现桥的结构呢?(可以用交叉线表现桥栏,可以用长线条表现桥身……)3.观看创作视频,了解创作步骤4.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和点完成桥的创作。

《家乡的桥》(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

《家乡的桥》(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

《家乡的桥》(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结构、类型和功能,以及家乡桥的特色。

掌握以家乡的桥为主题的绘画或手工制作方法,能够通过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表现出桥的形态和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画面构图、空间关系和材料特性的把握能力,引导学生用艺术形式展现家乡桥的独特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桥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让学生在描绘家乡桥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学生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了解家乡桥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点,包括桥的造型(如拱桥的优美弧线、梁桥的简洁直线)、材质(如石桥的古朴质感、木桥的温润纹理)、装饰(如栏杆上的雕刻、桥头的石狮)等。

学会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如绘画中的水彩画、油画、线描,手工中的黏土造型、纸雕等)表现家乡的桥,重点掌握桥的比例结构和细节刻画,使作品呈现出家乡桥的真实感和美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作品中传达出家乡桥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避免只是单纯地描绘桥的外观,使作品富有故事性和感染力。

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周围的环境(如河水、两岸的建筑、树木等)与桥自然融合,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氛围,同时处理好画面的主次关系和虚实变化。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家乡桥以及各地著名桥梁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PPT,内容涵盖不同风格(古典、现代)、不同类型(拱桥、梁桥、索桥等)的桥,展示其外观、结构、装饰细节,以及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周围的环境氛围。

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画纸、宣纸、毛笔、颜料、彩色铅笔、勾线笔等)、手工材料(彩色卡纸、黏土、剪刀、胶水、废旧物品等),用于示范。

一些与桥相关的实物或模型,如小型的木桥模型、石桥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观察桥的细节。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6课家乡的桥|浙美版一、教学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很多传统文化渐渐地被人们遗忘。

怀念家乡,就是怀念家乡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

本课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学习画家的桥的作品,挖掘学生们对家乡桥梁的记忆和感受,从而展现家乡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感知家乡桥的特点,了解桥的类型和形式。

2.学生能够通过感性理解、抽象表达和绘画创作展现对家乡桥的记忆和感觉。

3.学生能够通过美术语言的表现,呈现家乡桥所表达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感性的绘画的创作,呈现家乡桥所表达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感性记忆转化成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并呈现出来,这是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难点。

四、教学策略1.由点及面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自己的所知所见,由点入面慢慢感知家乡桥。

2.开放性的绘画创作:通过题材的自选和绘画的自由性,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创作中去,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步骤1.教师引入–展示西山艺术家的画家作品《故乡的桥》。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画家作品和桥的认识。

2.感性认识–带领学生去到学校附近的桥洞,看桥的结构和形式。

–让学生比较多种桥梁的区别和共同点。

–让学生画一张自己家乡的桥梁。

3.创作绘画提供多种颜色和多种画具,让学生自己精选颜色和选择纸张进行绘画。

让学生选择一张自己觉得最能够表现家乡桥的艺术作品进行汇报。

4.教学反思–让学生在教学反思表上进行书写总结。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创作表现。

2.阅览学生的教学反思表,分析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七、教学反思1.教学积极性高,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去。

2.感性认识环节,设计相对单一,似乎略显生硬,难以完全展现概括桥的内涵。

3.拓展活动的反思不足,教师下一次需要更好的设计学生个性化和自由度的活动。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加强课程设计对于学生能够思维性的学习总立场,从而促进他们个性化学习进程的发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6课 家乡的桥丨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6课 家乡的桥丨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6课家乡的桥丨浙美版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的第六节,主题为“家乡的桥”。

学生已经通过前几节课程学习到了一些基础的绘画技巧和知识,例如线条、色彩与空间等方面。

本节课将通过对家乡桥梁进行观察与绘画,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家乡桥梁的文化和背景;2.掌握简单的桥梁绘画技巧;3.了解动态和静态的关系。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感知和欣赏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3.提高学生的美的情趣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2.培养学生的爱美之心和美好情怀。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彩画笔、教学PPT、教学建议书;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擦、彩笔、棉签、画板。

四、教学步骤与内容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探讨桥梁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桥梁在人类生活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并简单介绍了家乡的桥。

2. 观察绘画(15分钟)教师呈现图片和资料,让学生观察不同角度、不同颜色材料的桥梁,让学生理解并体会桥的建筑特点,并引导学生用彩笔和油画棒慢慢“画”出桥梁的形态。

3. 粘贴绘画和分类(2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将学生的作品展出,并将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桥的静态,另一类是表现桥的动态,让学生分析其区别,从而体现出桥的精神内涵。

4. 提问引导(15分钟)教师主动向学生提问,“家乡的桥有哪些种类和历史故事?家乡的桥本身是一件艺术品,应该如何维护和保护?”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了解艺术活动对于创作和生活的启示,以及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两个方面:1. 教学效果评价1.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能否进行有效的表述和绘制;2.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反馈中,看是否引起学生艺术情趣的培养和潜力的激发;3.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中,来评价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家乡的桥|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桥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描绘家乡的桥。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教学内容1. 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2. 桥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3. 学生绘画实践4. 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描绘家乡的桥。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描绘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家乡的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绘画示范视频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水彩笔、彩铅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家乡的桥,引导学生关注桥的美。

2. 知识讲解:介绍家乡的桥的历史、文化背景,讲解桥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3. 示范与指导:教师进行绘画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并学习绘画方法。

4. 学生绘画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1. 家乡的桥2. 主题:描绘家乡的桥3. 重点:绘画技巧、创意表达4. 难点:个性与创新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家后绘制一幅家乡的桥的画作。

2. 写作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桥的短文,描述桥的美和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家乡的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绘画水平有所提高。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对绘画技巧掌握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3. 改进措施:增加绘画示范和指导时间,鼓励学生多练习,提高绘画水平。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家乡的桥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桥的美丽和独特性。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家乡的桥丨浙美版(2012)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家乡的桥丨浙美版(2012)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家乡的桥丨浙美版(2012)教学内容本课以“家乡的桥”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家乡的桥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观察家乡的桥梁,了解桥梁的结构和特点;学习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桥梁的美感;创作一幅描绘家乡桥梁的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梁,掌握桥梁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桥梁的美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把握家乡桥梁的特点,将其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2. 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桥梁的美感,使作品具有艺术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材、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家乡的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家乡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家乡的桥梁,了解桥梁的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桥梁的美感。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桥梁的美感,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创作与指导: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进行美术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板书设计1. 家乡的桥2. 课题要求:观察、表现、创作3. 重点内容:桥梁的结构、线条与色彩的表现4. 教学过程:导入、观察与讨论、示范与讲解、创作与指导、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完成一幅描绘家乡桥梁的美术作品。

2. 家庭作业:观察家乡的其他桥梁,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其美感,下周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桥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家乡的桥|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桥梁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家乡的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桥梁的结构特点及分类2. 家乡的桥的特点及绘画方法3. 桥梁绘画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桥梁的结构特点及分类2. 家乡的桥的特点及绘画方法难点:1. 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家乡的桥2. 桥梁绘画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桥梁图片、绘画工具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颜料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家乡的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新知学习:讲解桥梁的结构特点及分类,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的特点及绘画方法。

3. 示范与指导: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家乡的桥,指导学生进行绘画练习。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家乡的桥,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分享绘画心得。

板书设计1. 家乡的桥2. 正文:- 桥梁的结构特点及分类- 家乡的桥的特点及绘画方法- 桥梁绘画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作业设计1. 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家乡的桥,注意桥梁的结构特点。

2. 欣赏一幅桥梁绘画作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桥梁的结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家乡的桥。

但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桥梁的结构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此外,学生对桥梁绘画作品的欣赏与评价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欣赏、多思考、多表达。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堂课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详解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家乡的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家乡的桥 | 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特点,树立爱护家乡、保护家乡美的意识;2.通过观察和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现能力;3.学习素描的基本技法;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铅笔、卷笔刀、橡皮、素描本;2.材料:图片或幻灯片、家乡的桥实景照片。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通过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家乡的桥的实景照片,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桥的形态、特点和美丽之处。

3.2 观察练习让学生观察照片中的桥,学会从实物角度察看,逐渐形成观察的习惯,为后面的素描打基础。

3.3 学习素描基本技巧1.铅笔的握法。

正确的方法是应该选择自己适合的握法,这样可以给握笔带来稳定性,保证素描的精度。

2.素描的线条基础:直线和曲线。

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掌握直线和曲线的画法。

3.模型的简化和建构。

将复杂的形体,通过逐步简化,把形体组成使用正交投影法构造出来。

3.4 课堂练习1.教师现场示范。

首先让学生掌握素描画法,学会如何运用直线和曲线描绘自己眼中的家乡桥。

然后再根据实景照片进行画出自己的素描作品。

2.学生自主练习。

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素描基础画出自己的家乡桥的素描作品。

3.5 作品展示与点评教师根据作品的完成情况,以及图案的清晰度、美感等要素进行打分,并通过多角度进行点评(专业性、想象力、审美等),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更全面、更深入的学科知识。

四、反思与启示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学生在了解家乡桥的基础上,通过练习画画,更加熟悉了素描的基本技法,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这对于他们的艺术素养提升和美术兴趣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堂课程还有些不足之处。

比如,素描技法在教学中频率过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因为过快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忽视了自己的想象空间,将自己的创造力坚定地锁定在了素描技法上。

所以,在下一次教学中,我将尽可能地让作品更加自由,让学生放开手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让他们想到让自己的地域文化更有特色的东西,发挥自己的好奇心,发挥自己的探究欲望,鼓励他们落笔,创造出更多、更好、更有特色的作品。

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

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家乡的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桥》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的第6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了解桥的基本结构特征和美感表现,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桥的历史、种类、结构特点和绘画技巧,以及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绘画基础,对身边的景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桥梁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桥梁,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现桥梁的美感。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桥的历史、种类、结构特点和美感表现。

2.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3.学习桥梁绘画技巧和设计方法。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桥梁的结构特点和美感表现。

2.桥梁绘画技巧和设计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桥梁,了解桥梁的结构特点和美感表现。

2.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绘画和设计,实践桥梁的结构特点和美感表现。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创作心得,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图片。

2.画纸、画笔、水彩等绘画材料。

3.桥梁模型或实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美感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桥梁的历史、种类和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知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身边的桥梁,分析其结构特点和美感表现。

然后进行绘画练习,尝试表现桥梁的美感。

4.巩固(10分钟)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创作心得,互相学习。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讲解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桥梁设计练习。

可以让学生尝试设计一种未来的桥梁,或者为家乡的桥梁进行改造设计。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家乡的桥|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学习桥梁的绘画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桥梁的基本结构2. 桥梁的绘画方法3. 家乡的桥的绘画实践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桥梁的基本结构,桥梁的绘画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桥,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家乡的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桥梁图片,绘画工具。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家乡的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桥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桥梁的基本结构,绘画方法,并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绘画步骤。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绘画家乡的桥。

4. 讲评: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乡的桥,尝试用绘画表现出来。

板书设计1. 板书家乡的桥2. 板书内容:桥梁的基本结构,绘画方法,绘画步骤。

作业设计1. 观察家乡的桥,用绘画表现出来。

2. 尝试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家乡的桥的作品。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绘画家乡的桥时,能够较好地掌握桥梁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方法。

但在表现家乡的桥的细节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具个性的作品。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内容”部分,特别是关于桥梁的绘画方法和家乡的桥的绘画实践。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内容详细补充2.1 桥梁的绘画方法在教授桥梁的绘画方法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步骤:- 观察与认识: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桥梁,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

可以通过图片、模型或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对桥梁有直观的认识。

- 构图与草图:在绘画之前,先教授学生如何构图,包括如何安排桥梁在画面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处理桥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_43282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家乡的桥|浙美版_43282

家乡的桥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桥的基本结构和形状特点,感受桥的造型美。

2.欣赏不同桥的特征,了解桥的不同文化和知识,感受桥的韵律美。

3.增进对家乡桥的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桥的结构和文化,创作一座心中的桥。

难点:理解桥所蕴涵的文化和韵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导入)师:同学们好,老师来自台州临海临海是台州非常有名的文化古城。

师:那里有雄伟的江南长城,秀丽的东湖公园,还有奇崛的巾山双塔,更有一座让我念念不忘的古桥。

板书:家乡的桥二.传授1. 感受(欣赏临海五洞桥)师: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师:你们想见识见识吗?师:好,那就跟着老师一起看看。

2.(视频解说)师:五洞桥是临海仅存的五孔型石拱桥,它建于明景泰间,,全场72.95米,桥面呈波浪形,五洞桥造型丰富优美,工艺精湛细腻,两侧设有望柱与护栏,每根柱头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狮子或亭亭玉立的莲花。

莲花样式繁多,桥面大部分刻有博古.走兽等图案,历经沧桑变迁,风吹雨打之后,五洞桥仍以一种静默的姿态贮立在河上。

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古老生:优美生:很旧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师:是的,它有600年的历史了生:桥面弯弯曲曲的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说出了这座古桥最大的特点:桥面不是平直的,有五个拱洞组成,桥面随着五拱上下起伏有度。

体现了它的韵律美,像这种桥在我们全国都是不多见的。

板书:韵律美师:让我们走进它,细细的品味生:狮子,莲花师:这些都是桥上的装饰生:护栏上有爬蔓师:你看到了什么?护栏刻有什么吗?师:老师把护栏上的莲花都拍下来了,造型怎样?生:不一样师:36朵造型各异的莲花整齐地排着队伍分部在桥两边的护栏上,有仰莲.有俯莲.还有含苞待放的.师:那狮子造型呢?生:动态各不相同师:这些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和千姿百态的莲花体现了桥的细节美(正是因为莲花和狮子的装扮,才使桥上的细节刻画的栩栩如生)板书:细节美师:老师特地采访了当地的文物专家徐馆长,听听他诉说这座桥的故事(视频播放)师: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师:年代比较久远,它还是台州仅有3座五洞桥中最长的一座。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家乡的桥丨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家乡的桥丨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家乡的桥丨浙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6课,主题为“家乡的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桥梁的基本构造,掌握桥梁绘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描绘家乡桥梁的画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构造和种类。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家乡桥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和发现家乡美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桥梁结构的理解和绘画表现。

2. 绘画技法的运用和创作实践。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绘画工具(如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3. 学生自带的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桥梁的基本构造和种类,让学生对桥梁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绘画技巧演示:示范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桥梁的结构和特点。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家乡的桥2. 重点内容:桥梁的基本构造、种类和绘画技巧3. 教学过程:导入、基本知识讲解、绘画技巧演示、学生练习、作品展示与评价、总结与反思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创作一幅描绘家乡桥梁的画作。

2. 作业要求:要求作品能够准确表现桥梁的结构和特点,运用所学绘画技巧。

课后反思1.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收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2. 教学效果评估:评估学生对桥梁基本知识和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和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3. 后续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评估,调整后续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桥梁绘画的基本技巧,还能够发现和欣赏家乡的美,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 家乡的桥 》教学设计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 家乡的桥 》教学设计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家乡的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桥》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描绘和创作等方式,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在不同环境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桥的概述、桥的类型、桥的设计与建筑等方面。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桥的结构和功能,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桥梁作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桥有了初步的认知,他们知道桥是连接两岸、便于通行的建筑物。

但在美术方面,学生对桥的观察和表现能力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地域文化背景不同,对家乡的桥梁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观察和表现桥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功能及种类,学会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家乡的桥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功能及种类,学会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家乡的桥梁。

2.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桥梁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桥梁的形状、结构、材质等特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画和制作桥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类桥梁图片、视频资料,准备绘画和制作材料。

2.学生准备:带齐美术学习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家乡的桥|浙美版家乡的桥一、教学目标:1.了解与桥有关的文化和知识,理解桥的基本结构,用陶泥表现一座家乡有特色的桥。

2.尝试陶艺塑造的基本技法,运用泥条、泥片、泥块、泥粒的相互组合完成一座家乡的桥。

3.增进对家乡桥的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家乡的桥,用泥塑的形式,设计制作家乡的桥。

难点:运用泥条、泥片、泥块、泥粒的组合连接来表现家乡有特色的桥。

三、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陶泥、泥塑工具、范作。

2.学具:陶泥、泥塑工具。

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一道长虹落江面,人来车往很方便,不怕风吹和雨打,交通运输做贡献。

”生:猜谜底:桥。

2.师:是呀同学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桥是道路的组成部分,它能帮助我们跨越障碍,人类造桥有很悠久的历史了。

那么请同学们说说,你见过的桥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点?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桥。

分享课前自己收集的桥的资料。

3.师:刚刚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的桥,陈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家乡的桥。

出示课题《家乡的桥》。

视屏出示奉化比较有特色的“惠政桥”“广济桥”“县江桥”“福星桥”“居敬桥”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4.师:我们欣赏了家乡的桥,它们建造的材质不同,有石头、木头、钢筋水泥,而且形态也大不相同,但它们都是由相同的几个部分组成的。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说说有哪几部分组成?生:桥墩、桥栏、桥面三部分组成。

师:是呀,桥都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那么今天我们要用桌上的陶泥来制作一座家乡的桥。

二:初步体验1.师:在制作之前,我们先来玩一玩泥巴,视屏出示:泥条、泥粒、泥片、泥块。

以四人一小组,每人完成一样,不能重复。

看那一组完成的既快又好。

2.师:请做好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制作出泥条的?生:泥条是用手在桌面上搓,用手掌的位置。

(教师板书“搓”)生:泥粒是用两个手掌相互搓。

生:泥片可以先搓一个泥球,再用手压扁。

(教师板书“压”)生:泥块可以用手搓,再捏出来。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家乡的桥|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6课家乡的桥|浙美版桥教学背景:首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许多传统的建筑也随之推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冰冷冷的现代城市森林。

为了让这种传统建筑的美不随着城市建设的脚步而一起消亡,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责无旁贷。

同时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许多的教学内容要通过直观感知来获取信息。

而传统的美术教学略显单调,那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呢?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能充分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各方面的感知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寓教于乐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教学目的1.了解北京的胡同文化并.观察表现老北京的桥及古名居建筑。

2.尝试用颜色表现出桥与天空的色彩。

3. 感受古建筑的造型美。

4.学习运用网络工具进行绘画前的知识准备。

二、教学重难点观察分析银锭桥的建筑特点。

观察分析古名居的建筑特点。

运用提色的方法画出天空和桥的色彩。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油画棒、画纸、油性笔、网络上收集到的桥及古名居的各种图片及文字资料。

四、教学过程1、图片导入并提问: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桥?它有什么特点?(拿着打印的图片向大家展示介绍)2、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了解拱桥的结构特点。

桥躬为拱形,轮廓具有流畅挺拔的曲线,选用青石和汉白玉雕砌,桥栏上雕有云朵、莲花等精美花纹。

3、播放课件,观察古名居的建筑特色。

教师引导儿童了解这一片古名居是北京的四合院,它是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

由正房、厢房、耳房、垂花门和游廊围合成的院落。

屋脊分前后两坡,上面用青灰色瓦覆盖。

四合院的建筑色彩多采用材料本身的颜色。

4、播放课件,观察最亮的景物是什么?感受天空的颜色与石桥颜色的对比关系。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景物色彩的对比关系,观察在自然光下色彩的变化。

桥色最亮,天空和建筑物对比相对较暗。

5、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A、从近、中、远表现出景物的空间关系。

B、抓住桥的拱形特征,表现出精美的桥栏造型。

C、抓住古名居的建筑特点表现出门、窗、屋顶的造型。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家乡的桥》教案浙美版(全汇总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家乡的桥》教案浙美版(全汇总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家乡的桥》教案浙美版(全汇总版)6、家乡的桥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桥的基本结构和形状特点,用联想、夸张等艺术手法设计表现一座具有家乡特色的泥塑桥2、欣赏不同特征的桥。

了解与桥有关的文化和知识,运用叠加、排列等方法将泥片、泥球、泥条巧妙组合,塑造一座桥3、增进对家乡桥的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家乡的桥,用泥塑表现家乡的桥2、难点:表现有家乡特色的桥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课前准备:陶泥、泥塑工具五、教学过程:1、联系生活,感知桥的结构(1)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桥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桥包括桥栏、桥墩、桥面三个部分2、归类游戏,进行桥的认知(1)欣赏各种桥的图片,进行分类(2)试着说一说你归类的理由。

(种类、外形、材质)3、欣赏图片,感受泥塑零件的丰富性(1)教师出示任务:用陶泥塑造一座桥(2)学习运用泥塑零件,感受泥片、泥球、泥条的不同变化(3)运用大小、重叠、组合、刻画等泥塑方法深入学习泥片、泥球、泥条三大零件库4、图纸探究,感受泥巴零件的多样性(1)欣赏教师绘制的桥的图纸,找一找分别运用的泥巴零件桥墩——泥块桥面——泥片桥栏——泥条(2)小组合作探究:如何运用泥巴零件更好地表现一座桥,并完成桥的小稿图(3)欣赏同学绘制的小稿桥,说说哪一部分设计得最独特(4)完善小稿5、分工合作,泥塑表现稳固桥(1)欣赏同学的泥塑桥,说一说独特之处(2)小组分工合作,选择最佳图纸方案,运用泥巴零件塑造一座稳固而独特的桥6、参观欣赏,相互学习第二课时1、谈话导入,回忆泥塑稳固桥的方法说一说塑造一座泥塑桥的重点(1)注重桥的稳固性尤为重要(2)桥墩应选择粗壮、坚实的泥巴零件。

桥栏则应该选择小而细薄的零件2、列举代表家乡特色的事物。

寻找“家乡特色”与“桥”的共通之处(1)列举代表家乡特色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特征(2)思考“桥”与“家乡特色”的共通之处(3)运用夸张、联想的方法①观(事物特征)②寻(局部特征)③用(放大、缩小)④加(排列、组合)3、以杭州的桥为例,探究设计方法(1)出示有杭州特色的图片,小组讨论,如何从特色事物中寻找灵感,设计创作一座杭州特色的桥(2)小组讨论,如何设计一座家乡特色的桥,完成创作小稿图(3)欣赏同学的图纸,说一说最吸引你的地方(4)欣赏同学塑造的家乡桥的作品,寻找最巧妙之处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5、欣赏展示,互评互学6、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与桥有关的文化和知识,理解桥的基本结构,用陶泥表现一座家乡有特
色的桥。

2.尝试陶艺塑造的基本技法,运用泥条、泥片、泥块、泥粒的相互组合完成一
座家乡的桥。

3.增进对家乡桥的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家乡的桥,用泥塑的形式,设计制作家乡的桥。

难点:运用泥条、泥片、泥块、泥粒的组合连接来表现家乡有特色的桥。

三、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陶泥、泥塑工具、范作。

2.学具:陶泥、泥塑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一道长虹落江面,人来车往很方便,不怕风吹和雨打,交通运输做贡献。


生:猜谜底:桥。

2.师:是呀同学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桥是道路的组成部分,它能帮助我们跨越障碍,人类造桥有很悠久的历史了。

那么请同学们说说,你见过的桥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桥。

分享课前自己收集的桥的资料。

3.师:刚刚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的桥,陈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家乡的桥。

出示课题《家乡的桥》。

视屏出示奉化比较有特色的“惠政桥”“广济桥”“县江桥”“福星桥”“居敬桥”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4.师:我们欣赏了家乡的桥,它们建造的材质不同,有石头、木头、钢筋水泥,而且形态也大不相同,但它们都是由相同的几个部分组成的。

出示图片,请同学
们说说有哪几部分组成?
生:桥墩、桥栏、桥面三部分组成。

师:是呀,桥都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那么今天我们要用桌上的陶泥来制作一座家乡的桥。

二:初步体验
1.师:在制作之前,我们先来玩一玩泥巴,视屏出示:泥条、泥粒、泥片、泥块。

以四人一小组,每人完成一样,不能重复。

看那一组完成的既快又好。

2.师:请做好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制作出泥条的?
生:泥条是用手在桌面上搓,用手掌的位置。

(教师板书“搓”)
生:泥粒是用两个手掌相互搓。

生:泥片可以先搓一个泥球,再用手压扁。

(教师板书“压”)
生:泥块可以用手搓,再捏出来。

(教师板书“捏”)
师总结:我们可以用“搓、压、捏、揉、贴”等,这样的方法来制作你所需要的形状为我们所用,当然还有很多泥塑的技法,这是基本的泥塑技法。

3.我们刚刚制作的泥条、泥粒、泥片、泥块,它们可以制作桥的那些部分呢?视屏出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的泥条、泥粒、泥片、泥块。

生:桥墩——泥块、泥粒、泥片
桥栏——泥粒|、泥条、泥片
桥面——泥片、泥条
师:看作品中有一座桥上还有简单的花纹呢,让我们来看看福星桥上的花纹。

视频出示花纹图片,桥面上有梅花、荷花、小鹿等精美的花纹,桥栏上有祥云的图案。

其实我们同学在制作时也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图案,这样能桥桥,变得更加的精美、细致。

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试一试吧。

(三)学生创作:
师:四人一小组,组长负责,分配好每个同学的制作部分,最后组合完成一座家乡的桥。

视屏出示作业要求:1.小组合作,运用简单的陶泥塑造技法,塑造一座家乡的桥。

2.尝试刻画细节,细致的完成作品。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在制作桥墩时可能会出现桥拱比较难塑造,教师可以个别指导。

(四)欣赏评价
1.师:请学生说说你制作的是家乡的哪座桥,你最喜欢那个部分呢?(自评)生:结合自己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2.师:请个别同学说说你最喜欢哪座桥,为什么?
生:欣赏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说说原因。

师总结:今天同学们制作的桥都能抓住桥的结构特征,而且有自己的特点,可以说完成的非常出色。

老师还看到有几座桥刻画的非常细致。

(五)课外拓展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福星桥上精美的雕刻吧。

视屏出示图片。

我们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石狮子和莲花,这是我们在人为的破坏,所以没有了原来模样,现在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希望我们同学要有保护文物的意识,不要随意破坏身边的景物。

还它们原有的模样。

师:今天我们用陶泥制作了家乡的桥,我们还可以用很多材料来表现家乡的桥,比如可以用彩泥,出示图片,用彩泥表现出来的桥就更加五彩缤纷了。

还可以用纸立体来表现家乡的桥。

还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在课后可以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教学反思:
《家乡的桥》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有关桥文化和知识,并理解桥的基本结构,最后用陶泥表现一座家乡有特色的桥。

课上通过欣赏不同材质及不同造型的家乡的桥,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结构。

在泥塑的技法上,我这节课讲得比较少,因为四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墙》一课,基本已经学会了揉、捏、搓、团、粘、挖,等基本的泥塑技法。

所以制作泥条、泥片、泥粒、泥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但要合理的组合,连接可能对一部分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课上,我让同学们欣赏了同龄人的作品,并找一找,你见到的泥片、泥条、泥粒、泥块,让他们直观的感受、发现,桥墩、桥栏、桥面,都是怎样的连接,组合制作出来的。

这样有助于他们在课上对桥的造型表现。

在制作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品,我认为在制作中最难的部分就是桥墩,所以在课上,我举例了几种桥墩的做法,如:挖空法、嵌入法、手捏成型法,在制作中学生都很好的运用了这些方法,制作的桥墩形式多样。

但在课上还出现了一个难点,是我没有预想到的,是桥栏之间的连接,因为桥是拱形的,
给桥栏的连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看同学们在探索、思考、讨论,他们就这样一次一次的尝试,最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每一组都做好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桥栏。

最后的展示部分,我借助了一些小道具,来表现家乡的桥。

虽然效果是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但用陶泥来表现的话会更好。

在展示时,可以设计一个大的家乡环境,不要把桥这样突兀的放在展示台上,而是把每座桥融入在家乡的环境中,这样就更能表现爱家乡,思家乡的情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