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PPT课件

归纳总结
两步计算的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根据已知条件找出中间量,确定先求什 么,再求什么。 (2)可以先求出每份的数量,再乘总份数得 出总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乘每份的数 量得出总数。
无逸斋此时只有三位阿哥,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还有他胤礽,四阿哥胤禛已经四岁了,再过两年也可以进入无逸斋了,五阿哥胤祺已经两岁了,再过不久也会进入无逸斋了吧,可惜,此时他才七岁,老八老九老十都还不知道 在哪呢。
8×96=768(块)
8×6×16=768(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堂检测
➢ 水果店一周卖出8箱苹果,每箱苹果重36千克,如果每千克售价 3元,这些苹果可以卖多少钱?
(1)可以先求:___8_箱__苹__果___多__重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8_×__3_6_=___2_8_8_(_千__克__)____________ 再求:____这__些__苹__果___能__卖__多__少__钱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2_8_8_×__3__=__8_6_4_(_元__)_____________ 列综合算式为:___8_×__3_6__×__3_=__8_6_4__(元___) _____
想想当年老八的一生,胤礽不由想起妹妹张欢,又不由想起那些东西,黑线,他们兄弟当年那样凶险万分,步步惊心,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夺嫡局面,竟然能被后世YY成那样? 不过..........想起当年老四对老八那样不死不休的局面,嘿嘿,莫非真是求而不得,于是恼羞成怒,于是我得不到的别人也甭像得到? 已经诵读完毕,正写着字的胤礽有些无聊的yy着............ 还有老大,后世的那些腐女,特别是妹妹张欢,竟YY他和老大有一腿?黑线,若说老大和谁有一腿,那也得是老三啊,怎么能轮到他? 眯着眼,看着面无表情走进来的老大,还有后头刚刚六岁,粉嫩粉嫩的老三,胤礽笑了。 ---------------------看到胤礽,老大面无表情眉宇间却似乎在忍耐着什么似的上前行礼,虽然他是老大,可惜胤礽却是太子,不过胤礽也不敢怎么接受,于是避开,回敬一礼,笑容浅淡,透着谦和,虽然还未长开,举止间却不卑不亢,从容优雅。 老大胤禔.长胤礽三岁,比胤礽多吃了三年饭多吃了三年盐,城府自然不比六岁的胤祉,此刻看着太子浅淡的笑容,总觉得他的这个太子弟弟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但,胤禔.也没多说什么,冷淡的转身走回自己的座位。 而胤祉跟在胤禔身后向胤礽行礼后,也不敢多话,乖乖的跑回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胤礽看着胤祉的举动,粉嫩的小正太,却偏做大人样,想起曾经跟妹妹张欢和弟弟张乐唯一的一次公园游乐时,看到的那些五六岁窝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的孩子,就觉得心头有种心酸,哎,皇家的孩子......... 在汤斌等老师讲学后不久,外头一声尖细的高喊,“皇上驾到” 胤礽怔楞了一会,随即急忙跪下。 心头在最初的呆怔后,随即复归平静。 不久一双明黄色的靴子就停在了胤礽面前,然后低沉颇具磁性,却又有些清冷的声音淡淡想起,“起咯吧。” 后世之人都说康熙满脸麻子,可真相却是,眼前的男人此时二十二岁,身材修长,面容俊美不已,浑身散发着弟弟张乐经常嘀咕着的“王八之气”,若妹妹张欢在这,必定会高呼一声“天下无敌大帅哥啊”。 不过,这些都是胤礽前世印象,此时重生的他低垂着头,规规矩矩的站着。 既然无意于权势,那么就让自己做个规规矩矩的皇子阿哥吧。 “太子的学业如何?”男人的声音依然淡淡的,却含着不容侵犯的威严和某种意味。 汤斌上前,叩头行礼后面带笑容的说着太子的勤奋,太子的聪慧...........
小学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

小学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小学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较熟练地掌握一定的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只不过解决问题的工具还局限在一个单独的知识点内,所以能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很广泛,但学生心里已经存在种种疑问,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适时给予启发,就能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又能让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运用乘法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第一次在6班,可能因为在他们班上课的课件动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得学生不能够充分读图,获取信息,刘老师建议不要一开始就出示3个方阵,可用圆片直观呈现,第一次让学生充分感知情境图的信息;其次是请学生上来汇报,环节设置不明确,放手不够,让学生上去讲就让他讲,我们不要剥夺孩子表达的机会,可以采取让其他孩子说他的这种想法想算什么再算什么。
也可以先让他们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看看有几种不一样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方法最多。
第二次上课,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改。
但教学中的不足是:1、语调太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议在今后的课堂里多多改进。
2、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学生能列出算式,不能正确表达所求的含义,以后教学中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3、在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可以让他直接回答,并让他说说想法,从横着看和从竖着看。
4、在总结多种方法后,应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择优。
经过这次展示课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后教学时多给学生创造平台,多放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总结反思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成长自己。
小学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2本课是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叶老师有3个书架

连乘连除应用题练习
1.叶老师家有3个书架一共有360本书.已知每个书架都是3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商店运来可乐128瓶.每盒2瓶,每箱4盒.一共运来多少箱?
3.花园小区有2幢5层的住宅楼.一共有60户人家.平均每幢楼每层有几户人家? 4.一堆煤有750千克,用3辆小推车5次运完.平均每辆小推车每次运多少千克?
5.车间生产了240个乒乓球,一共装了8箱,每箱5盒.每盒装几个乒乓球?
6.校园里在了180棵杜鹃花,每行9棵.4个小朋友去浇花,平均每人要浇多少行?
7.一幢教学楼有3层,一共有48间教室.平均每层有几间教室?
8.爱民村有3个养鸡场,2天一共产蛋960个.平均每个养鸡场产蛋多少个?
9.三(2)班参加植树活动,共有树96棵,分成两个组栽,第一组栽3行,第二组也栽3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2024部编版三年级数学《4.5 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课件

新知导入
1.
143 13×11 143
366 61×6 24 12×2
13×3
39
21×7 147
450 45×10
14×20 280
新知导入
2.小动物找新家。 72
30
36
90
32 12
6 3×2×5 5 4×3×3 4 5×6×3 3 2×4×4 2 1×4×3 1 9×4×2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2.学校食堂买了12袋面粉,每袋面粉5千克,每千克面粉可做10个馒头。
一共可做多少个馒头? 方法一:
5×12×10
=60×10
=600(个)
方法二: 5×10×12
=50×12 =600(个)
答:一共可做600个馒头。
作业布置
【综合实践类作业】
找找生活中能用连乘 解决的问题。
新知讲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联系图想想。
学习要求: 同桌两人合作,想想先算什么?通过哪两个条件来算?完
整地说说你是用( )×( ) = ( )。再算什么?完整地说 说你是用( )×( ) = ( )。
新知讲解
某超市一个月卖出5箱保温壶,每箱12个。每个保温壶售价45元,一共卖了 多少钱?
多少钱?
45×12×5 =540×5 =2700(元)
12×5×45 =60×45 =2700(元)
它们有什么同 样的地方?
相同点:结果相同。 两个算式都是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的。
新知讲解
某超市一个月卖出5箱保温壶,每箱12个。每个保温壶售价45元,一共卖了
《用连乘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用连乘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在本节课中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五章第二节内容,主要涉及连乘运算的定义和应用。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运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多个数的乘积,以及如何将连乘运算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连乘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我还希望学生们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连乘运算的方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将连乘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连乘运算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乘运算,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具以及一些实际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以便在讲解和练习时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给学生们展示一份水果盘,里面有三个水果盘,每个水果盘里有五颗水果,问学生们一共有多少颗水果。
2. 讲解:在讲解连乘运算的概念和方法时,我会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练习:在讲解完连乘运算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运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 应用:在学生们掌握了连乘运算后,我会引导他们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时商品的总价,或者计算制作食物时所需的材料数量。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连乘运算时,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将连乘运算的步骤和规律展示给学生,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设计答案:2×3×4=24、3×4×5=60、5×6×7=210。
(1)一个水果盘里有3个水果,一共有2个这样的水果盘,问一共有多少个水果?(2)一份食物需要2个材料,一共有3份这样的食物,问一共需要多少个材料?答案:(1)2×3=6,一共有6个水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用连乘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用连乘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连乘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 能够运用连乘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理解连乘的概念。
- 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 理解连乘的运算顺序。
- 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连乘问题。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2. 探究教学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1. 引入:- 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连乘的概念。
2. 探究:- 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连乘解决问题。
-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举等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实践:- 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连乘问题。
-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复杂的连乘问题。
4. 总结:- 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总结解决连乘问题的方法。
5. 作业:- 布置一些连乘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结果评价:- 评价学生对连乘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自我评价:- 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反思学生是否掌握了连乘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以上提供的教学方案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教学步骤”部分,因为它详细描述了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直接影响学生对连乘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课件课件

例如,计算一组数的乘积、求解连续乘法等问题都可以使用连乘方法。
优点与局限性
连乘方法能够简化复杂的计算过程,但在某些问题中可能会面临数值过大或者数值精度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的连乘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包含了许多与连乘方法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这一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教材内容教材中包括了各种连乘方法 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 掌握这一解决问题的技巧。
学生练习
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帮助他们巩固和运用连 乘方法。
教师指导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 提供指导和解答他们在使用 连乘方法时遇到的问题。
提高学生运用连乘方法的建议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连乘方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实际问题练习
提供与实际生活相关 的问题,激发学生的 兴趣,并帮助他们将 连乘方法与实际问题 联系起来。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用连 乘方法解决问题课件PPT 课件
欢迎来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课件PPT课件!本课件将介 绍问题解决方法中的连乘方法,以及它的定义、原理和应用示例。
什么是连乘方法?
连乘方法是一种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使用连续乘法的策略。它通过将多个数值相乘来求解问题。
定义与原理
连乘方法通过不断乘以数值来得到最终结果,它可以用于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1
掌握连乘方法
学生通过课件的学习和练习,能够熟练掌握连乘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2
应用于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将连乘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拓展数学思维
通过连乘方法的学习,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培养。
三年级数学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用连乘解决问题》是三年级的一节数学解决问题课.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问题解决”从原来的计算、概念、应用题到现在新课程的“处处渗透”.从有形到无形.从典型问题到生活问题.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我有以下几点反思.1、从旧知引新知.勾起学生的利用乘法解放问题的回忆.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入手.通过让学生根据两个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复习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接着出示一个问题.让学生来选择信息完成问题.进而揭示.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寻找两个与问题有直接联系的.有用的信息.2、建立解决问题方法的模型.在探究新知之前.让学生复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从而强调阅读也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这个三个解决问题的步骤做学生头脑里形成模型.3、以境促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根据卖保温壶的情景.自己动脑去分析解答.想一想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再求什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例外解法的理解.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教材里两种解法都采用综合法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推理.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让学生用综合法思路来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找出例外的中间问题.理解两种解法所表示的例外的数量关系.明确两种解题方法的区别.便于学生掌握分析和解答的方法.4、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教学中.重点让学生先应用综合法.根据从已知信息出发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算式说说想的过程.有条理地分析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到中间问题.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同一问题可以有例外的解决办法.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初步掌握连乘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课中穿插微课.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了学生从已知信息出发进行分析解答.然而分析问题的方法也不知一种.但为不给学生增加负担.我采用了用微课来讲解分析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就是从问题出发去分析.这样用微课展现出来.也能让学生集中精力松弛的观看.并理解.6、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塞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让学生上台讲解.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的发展.7、课堂练习.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胜利的预设是课堂教学得以调和展开的基础.单一的问题解决课教师稍有不慎就极易上成练习堆积课.老师通过知识层次的递进.一步步的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的练习也是水到渠成了.在教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并且能一题多解.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少数学生由于能力无限.所以自主学习对他们来说.还有点困难.还有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另外.我自身素质也还有待提高.比如对课堂临时生成的一些问题的处理.对学生信息的搜集.对学生的调动.评价等等.这些都还得做的不够好.以后还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连乘》教案

《解决问题——连乘》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两步乘法解连乘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2使学生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的同时能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用简炼的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4、让学生从多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5、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多角度能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找出中间问题,能够描述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一、引入: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许多问题需要用数学来解决。
瞧,超市中就有这样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师:解决问题需要经历哪几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阅读理解师:再读这道题,知道了什么?每箱12个你是怎么知道的?(二)、分析解答师:会解答这道题吗?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1、学生独立解答师:把你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2、小组合作学习3、学生汇报展示第一种:学生汇报如下:(1)、可以先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540×5=2700(元)(2)、学生互相质疑补充。
(3)、列出综合算式(4)、师小结,再次回顾解题思路:先用两个相联系的条件每箱12个,每个45元,求出每箱多少钱,再用求出每箱多少钱,5箱求出一共多少元。
第二种::学生汇报如下:(1)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12×5=60(个)60×45=2700(元)(2)、学生互相质疑补充。
(3)、列出综合算式(4)、师小结,再次回顾解题思路:先用两个相联系的条件每箱12个,5箱,求出5箱多少个,再用求出每个45元,5箱6多少个求出一共多少元。
(三)、回顾与反思1、师:对比一下,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2、两道题互为检验三、总结:再次回顾解题过程的三个步骤。
三年级下《连乘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连乘解决问题》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连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提升数学运算能力,还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连乘,简单来说,就是多个数连续相乘。
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理解和运用连乘来解决问题可能会有一些挑战,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思路,就能轻松应对。
我们先来看一个常见的生活场景:学校要给三年级的三个班每班购买 5 套文具,每套文具包含 3 个本子和 2 支铅笔。
那么一共需要购买多少个本子和多少支铅笔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用到连乘。
首先,计算一共需要购买的本子数量。
因为每个班购买 5 套文具,每套文具包含 3 个本子,而一共有 3 个班,所以本子的总数就是 5×3×3 = 45(个)。
接下来计算铅笔的数量。
同样的思路,每套文具包含 2 支铅笔,每个班购买 5 套,一共有 3 个班,所以铅笔的总数就是 5×2×3 = 30(支)。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在解决连乘问题时,关键是要弄清楚每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逐步进行计算。
再来看一个例子:超市里有一种水果礼盒,每个礼盒里有4 个苹果、3 个香蕉和 2 个橙子。
如果要购买 2 个这样的礼盒,一共会有多少个水果?我们可以先算出一个礼盒里水果的总数:4 + 3 + 2 = 9(个)。
然后,因为要购买 2 个礼盒,所以水果的总数就是 9×2 = 18(个)。
但是,如果我们用连乘的方法来计算,会更加简洁。
苹果的总数是4×2 = 8(个),香蕉的总数是 3×2 = 6(个),橙子的总数是 2×2 =4(个),那么水果的总数就是 8 + 6 + 4 = 18(个)。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比如,没有搞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或者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这时候,就需要孩子们认真审题,多做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连乘运算解决问题 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连乘运算解决问题” 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运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围绕连乘的概念、运算顺序、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展开。
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学生理解连乘运算的本质,掌握其运算规则,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连乘运算的概念,掌握连乘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连乘运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难点1. 连乘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的理解。
2. 将连乘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乘法运算,导入连乘运算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连乘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连乘运算的运用。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连乘运算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连乘运算的理解。
板书设计1. 板书用连乘运算解决问题2. 板书内容:连乘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实例演示、练习题。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提高题:设计一些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连乘运算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连乘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学生对连乘运算的理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难点1. 连乘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的理解。
2. 将连乘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上述教案的各个部分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地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和应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含试卷)

三年级下册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9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学会用连乘解决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与学生交谈,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
师: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喜欢旅游。
旅游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可以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还可以放松心情,让我们感到快乐无比。
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块随着咱们学校的旅游团队,一起出发一一去八一石花水洞旅游去!二、主动建构,学习新知。
(一)呈现情境,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师:为了便于清点人数,咱们排队去。
(出示方阵图)从图中,你们得到什么数学信息?预设:有3个方阵,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
(点击出示并板书)师:你们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预设:一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师:同学们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这些问题中,你们最想解决哪一个问题呢?预设: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师:老师也想解决这个问题,(点击出示)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板书问题)(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把刚才的队伍用点子图来表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操作电子图)一个点表示一个人,一行一共有10个人,有8行,一共有3个方阵。
现在我们要求这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生:能。
师:请同学们动笔列式解答,在解答时请想一想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预设:8X10=80(人),80X3=240(人)或8X10X3=240(人)。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4.4《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4.4《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连乘的概念,掌握连乘的计算方法。
- 能够运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连乘问题,并尝试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连乘的概念,掌握连乘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复习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知识。
2.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乘法,那么谁知道乘法是什么意思呢?谁能举例说明一下?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乘法就是重复加法的简便运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引入连乘的概念。
- 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乘法是重复加法的简便运算,那么如果有两个乘法运算连在一起,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连乘。
2. 讲解连乘的计算方法。
- 以具体的例子为例,讲解连乘的计算方法。
- 提问: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个例子,3乘以4等于12,然后再乘以5等于60,这就是连乘的计算过程。
3. 引导学生发现连乘问题。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连乘的问题吗?-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连乘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比如买水果、买文具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完成后,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连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知道了连乘是重复乘法的简便运算。
3. 提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呢?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运用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连乘解决问题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
本节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和运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连乘的概念,掌握连乘的运算方法,并能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连乘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连乘的形式进行计算。
3.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连乘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草稿纸、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用连乘的方法解决。
-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连乘吗?你们能举个例子吗?2. 探究新知- 利用PPT展示一些连乘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 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发现。
- 教师点评并总结连乘的运算方法。
3. 活动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互相批改,交流解题心得。
4. 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连乘的运算方法。
- 学生分享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心得体会。
5. 作业布置- 请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请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用连乘解决问题1. 连乘的概念:连乘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乘法算式连在一起进行计算。
2. 连乘的运算方法:先计算乘法算式中的第一个乘数和第二个乘数的积,然后再将这个积与第三个乘数相乘,以此类推。
3. 实际问题中的连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连乘的形式进行计算。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课件PPT课件

我坚持锻炼身体, 每天跑两圈。
400 × 2 × 7 = 5 600 (米)
答: 她一个星期(7 天)跑 5 600 米。
2.
有圆桌 7 张, 方桌 6 张。
可同时接待多少位客人?
3 × 7 = 21 (位) 4 × 6 = 24 (位)
21 + 24 = 45 (位) 答: 可同时接待 45 位客人。
5×3×4=60(人)
先求合并后一列的人数
4×3×5=60(人)
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几列 几行
做一做
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一盒鸡蛋有: 5×6=30(个) 一共有: 30×8=240(个)
综合算式: 5 ×6 ×8 = 30 ×8 =240(个) 答:一共有240个蛋。
1、跑道每圈400米,她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
几列先求一个方阵的人数先求合并后一列的人数先求合并后一行的人数几行54360人43560人53460人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个方阵有多少人? 一个方阵有5行,一行有4人,
(1)安静独立地思考,想一想能有几种方法解决, 把方法写在本子上。 (2)跟组内同学说明你是怎样想的。
问题
几行
3.
每次运到车上多少瓶? 24 × 6 × 2 = 288 (瓶) 答: 每次运到车上 288 瓶。
① 一共有多少页? ②两本相册可以放多少张照片? ③每本相册可以放多少张?
24×4×2 24×4 24×2
连一连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我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1)收集信息。 (2)提出问题。 (3)查找有价值的信息。 (4)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先解决一个方阵的人数
《连乘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2.拓展建议:
a.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长探讨生活中的连乘问题,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b.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连乘计算的练习,通过数学游戏、练习题等形式,提高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c.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讲座等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答案:2 × 1 × 0.5 = 1立方米
2.应用题:小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驶100米,连续骑行了3分钟,计算小华一共骑行了多少米。
答案:100 × 3 = 300米
3.计算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答案:6 × 4 = 24平方厘米
4.应用题:小明的储蓄罐中有5元、10元和20元的纸币,他想知道如果每种纸币分别有2张,那么总共会有多少钱。
1.理解连乘的意义,掌握连乘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连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共享单车骑行时间等。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将通过以下案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1.小明家的长方体鱼缸,长2米,宽1米,高0.5米,求鱼缸的体积。
2.一辆共享单车每分钟行驶100米,小明骑行了3分钟,求小明骑行了多少米。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利用PPT展示连乘的案例、计算步骤和关键概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连乘知识。
(2)视频:播放与连乘相关的教学视频,如动画讲解、实验操作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线工具:利用数学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练习题、互动游戏等,方便学生课后巩固和拓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4.4 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件(共16张PPT)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回顾与反思 知道了卖出的保温壶的数量和每 个保温壶的价格,就可以求出卖 的总钱数。
两种方法都能求出卖了 2700元。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知识提炼 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
条件找间接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当连乘应用题求的是总数时,可以先求出每份 的数量,再乘总份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 再乘每份的数量。
(1)每箱卖了多少钱? 45×12=540(元)
(2)一共卖了多少钱? 540×5=2700(元)
45×12×5=2700(元)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方法二: 先求出5箱共有多少个,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1)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 12×5=60(个)
(2)一共卖了多少钱? 45×60=2700(元)
2×15×12=360(元) 答:坐缆车一共要用360元。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2.田径场的跑道长400米,小红每天跑2圈。她一个 星期(7天)共跑多少米?(选自教材P49 T1) 400×2×7=5600(米) 答:她一个星期(7天)跑5600米。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条
件找间接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当连 乘应用题求的是总数时,可以先求出每份的数量, 再乘总份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乘每份的 数量。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练习题。
3.一个西瓜大棚有8垄,每垄种35棵西瓜秧。如 果每棵西瓜秧结2个西瓜,一共结多少个西瓜? (选自教材P49 T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出示一打彩纸)老师这儿有一打彩纸,拿出一张对折,再对折,这样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都能折成一只千纸鹤。
你想了解什么?几种颜色?(5种)每种颜色多少张?(50张)
2、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能折多少只千纸鹤?
师:你打算送给谁?不是身边的人?(玉树灾区的小朋友)
(播放:爱的奉献)
师:是啊,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把爱传递下去进行一场爱的接力赛。
板书:你的爱心+我的爱心+他的爱心+……=爱在人间
一个人的爱心×13亿×365天=爱的海洋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用连乘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请你静静地独立思考: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2、小组讨论
小组内讨论:如何用数学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
3、想好了,请你动笔写一写。
4、教师巡视,选取典例板书,预设有以下几种列式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4×5=20(个) 50×20=1000(个)
(2)4×5×50=1000(个)
(3)5×50=250(张) 250×4=1000(个)
对第3种方法学生的单位名称可能会出现错误。
4、分析各种算法
(1)请你静静地思考:
A、每一个算式中每一步各表示什么意思?
B、你同意板演小朋友的意见吗?
(2)同桌交流
5、评价板演题:
谁能说说算式中每步所表示的意思:
(教师对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给予肯定,表扬)。
6、总结:看来我们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要想学习好,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魄。
每天一包牛奶,可以强壮身体。
)1、出示:我们班每天有6位同学订牛奶,这就意味着我们三(2)班每天要丢弃6个塑料袋。
一个星期送5天。
提出问题:照这样计算,你想知道我们班一个学期(20周),共丢弃塑料袋多少个?
课件依次出示相关信息和问题。
2、我们学校每天大约有100位同学喝牛奶,一个星期(5天)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500个)一个学期20周丢弃多少个牛奶瓶?(10000个),看到这些的数据,你有想说什么?
教师小结:环境保护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校决定在全校内开展环保手抄报比赛
3、环保手抄报比赛:三株希望小学举行环保手抄报比赛,每班挑选5幅优秀的作品,平均每个年级有三个班,六个年级共挑选多少幅作品?
(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交流
(要想身体好,只靠喝牛奶是不够的,还要加强体育锻炼。
)
4、小明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跑2圈,跑道每圈400米。
他一个星期7
天跑多少米?
5、我们学校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4个教室,每个教室装9盏灯,一共装多少盏灯?
(1)指名板演
(2)反馈交流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注意观察,发现、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解决。
每个同学都越来越聪明、能干。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
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