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19bbd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5.png)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摘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急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急救措施包括识别症状、立即检测血糖和酮体水平、迅速输液和补糖、调整胰岛素使用以及监测患者病情。
及时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挽救病人生命。
在处理急症的也需注意定期进行糖尿病管理和监测,以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再次发生。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及其家人来说,了解并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应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突发情况,提供及时救助,降低并发症风险,保障患者健康。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诊急救、症状识别、血糖、酮体水平、输液、补糖、胰岛素、监测、生命挽救、糖尿病管理、定期监测。
1. 引言1.1 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常见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的1型糖尿病患者。
当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而转而开始分解脂肪产生酮体,导致体内酮体水平升高,从而引发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伴随着高血糖、脱水、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因及表现对及时识别和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
在应对病情时,急救人员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以降低患者酮体水平、恢复水电解质平衡,同时及时纠正高血糖状态。
及时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因、表现及急救措施对急救工作的成功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急救措施不仅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每个急救医生和糖尿病患者家属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1.2 急救的重要性急救的重要性在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是至关重要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病人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死亡。
急救措施应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采取,以尽快解决病人的问题并挽救他们的生命。
急救措施可以迅速帮助病人摆脱血糖和酮体水平异常的影响,减少病情的恶化。
通过立即检测血糖和酮体水平,医务人员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流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e2e3f0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e.png)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流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易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即使接受治疗,也可能发生多种后遗症。
因此必须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流程有足够的了解和准备。
以下是急救流程:第一步:快速辨认和确认病情病人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而现在出现了以下症状:- 高血糖 (> 11 mmol/L) 和高酮体 (> 3 mmol/L) 水平- 水分不足- 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口渴- 深呼吸、口臭、酮味- 心跳加速、血压降低、体温升高- 意识障碍若病人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马上对病情进行确认。
使用急诊测量装置对病人进行血糖和酮体值的快速检测,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第二步:紧急给予止痛药物和液体支持为了缓解病人的疼痛和减少不适症状,急救人员需要给病人注射止痛药物,比如吗啡或吗啡类药物。
然后开始液体支持治疗,使病人的血糖水平降低,并有效的补充缺失的水分。
在液体治疗期间需要特别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必须确保液体渗透压正常,以防治疗过程中产生脑水肿等并发症;- 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心音和呼吸情况,避免造成快速肺水肿。
第三步:接受深入治疗在病人的状态得到稳定之后,需要进行深入治疗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
短期治疗:在深入治疗前,病人需要进行短期治疗,以保持血糖和酮体水平的稳定。
短期治疗包括:- 调整胰岛素用量- 给予碳酸氢钠口服药物,调节血液酸碱平衡- 持续输液治疗,确保病人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检查是否存在脑水肿、肺水肿等并发症-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流程,病人在急救时刻需要得到及时的紧急抢救,才能避免出现危险,尽量实现治疗的效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应急预案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8fc8f6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e.png)
第一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应急预案1.诊断要点:1)糖尿病患者出现口渴加重、多饮多尿、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或昏迷;呼吸深快,呼气烂苹果味,皮肤黏膜干燥,低血压;2)血糖明显升高,16.7~33.3mmol/L,血酮升高,尿酮++~++++,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2.抢救措施:1)建立静脉通道,静脉补液,首选生理盐水,必要时双通道补液。
第1、2小时入液量500ml/h;第3—6小时入液量500ml/2h;此后500ml/3h;首24小时入液总量约为4000~5000ml;老年病人或心肺功能不全者适当减少补液量或根据CVP来确定补液量。
2)补充胰岛素,起始剂量为每小时输入0.1U/kg体重,血糖>13.9mmol/L时,用0.9%NS 100~250ml 加胰岛素静脉滴注;血糖≤13.9mmol/L时,按胰岛素:葡萄糖=1:4~6给药,可用5%GS 250 ~ 500ml 加胰岛素静脉滴注;血糖每小时下降4~6mmol/L为适中,如血糖下降不达标可在上述方案基础上适当加/减胰岛素用量。
3)立即进行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常规、血淀粉酶等生化指标检查。
4)血K≦4mmol/L,且尿量多于30ml/h时,可予静脉或口服补钾;PH≦7.1或CO2CP≦5mmol/L时方可补碱:5%NaHCO3 125ml,慢滴;补碱切忌过多过快。
3.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记24小时出入量;监测血糖、血酮、尿酮、电解质、酸碱平衡;4.其他:抗感染治疗;吸氧,必要时留置尿管。
5.向家属沟通病情并了解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去除诱因。
3.在抢救结束6 h 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2add85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5.png)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严重表现,可能会威胁病人的生命。
在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尤为重要。
下面是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1. 给予胰岛素使用快速作用的胰岛素可以立即降低血糖水平,减少酮体的产生,降低血酮酸含量。
建议在静脉注射胰岛素之前进行血糖测试,以确定病人的血糖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静脉注射胰岛素必须在专业人士的监管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性与减轻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2. 补充液体由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导致很多病人出现脱水的情况,应该及时、充足的进行液体补充。
推荐使用生理盐水(生理氯化钠溶液)或Ringer's溶液,根据病人的情况,可单独采用生理盐水进行补液,或者将两种溶液混合使用。
在补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体重、尿量和电解质平衡,特别要注意不要出现低钾血症。
3. 补充电解质在补液过程中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补充电解质如钠、钾、氯等,以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在补充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电解质检测结果调整电解质用量。
4. 治疗感染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同时伴有感染的症状,如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处理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病人的感染,并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对症治疗。
5. 住院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建议病人住院观察。
在医院的观察治疗期间,医护人员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病人应该在专业医生的监控下接受体检和治疗,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
不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建议糖尿病患者记录日常血糖情况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以及时诊断并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防患者危重情况的出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抢救要点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抢救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e17f86ddccda38366bafad.png)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抢救要点1.原则轻度酮症酸中毒鼓励进食进水,密切观察病情,监测血糖,尿酮或血酮,用足胰岛素;中度或重度DKA应用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必要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去除诱因。
2.输液是抢救DKA首要的关键的措施。
立即建立静脉通路2~3条。
通常先使用生理盐水,第二阶段补充5%葡萄糖或糖盐水,补液总量可按原体重的10%估计。
如无心力衰竭,输液速度开始宜较快,可在2小时内输入1000~2000ml,以便较快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
以后根据BP、HR、每小时尿量、周围循环等决定输液量和速度。
第3~6小时可输入1000~2000ml。
第一个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5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
对年老、有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注意调节输液速度和量。
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和休克,快速补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用其他抗休克措施。
3.清醒病人,鼓励多饮水。
4.小剂量胰岛素疗法既能有效抑制酮体生成,又能避免血糖、血钾、血浆渗透压降低过快带来的各种危险。
最常采用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也可应用胰岛素输注泵CSⅡ连续皮下输注。
开始时成人4~6u/h 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滴注,每1小时或2小时测定血糖,根据血糖下降情况进行调整;(1)如血糖平均每小时下降3.9-5.6mmol/L,可维持原低速。
(2)如血糖无肯定下降,应提高胰岛素滴注。
(3)如血糖下降过快或出现低血糖反应,可酌情采用以下措施:1.每小时血糖下降>5.6mmol/L,可减慢胰岛素滴速。
2.血糖<5.6mmol/L或有低血糖反应,应暂停胰岛素泵入,改单纯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加胰岛素,无需给病人高张糖(因为胰岛素在血中半衰期仅3-5分钟,代谢清除快)。
(4)当血糖下降至14.0mmol/L时,转入第二阶段治疗,即将生理盐水改为5%葡萄糖或糖盐水,按葡萄糖与胰岛素为2~4g:1u,即500ml5%葡萄糖液中加入6~12u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至尿酮转阴,过渡到平时的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措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de3d31376c66137ee061929.png)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措施作者:王建华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29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措施因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对于轻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通过鼓励患者多饮水,正常进食,皮下注射胰岛素,病情一般都能很快得到控制;中、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则要复杂得多,包括快速静脉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滴,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消除酮症酸中毒等。
补液: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由于血糖、血酮体增高引起大量渗透性利尿,再加上恶心、呕吐导致水分摄入不足,因而都存在明显的脱水,需要快速充分补液,这也是确保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
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失水,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便于胰岛素充分发挥生物效应;二是加速酮体经肾脏的排泄,降低血糖水平。
“补液量”和“补液速度”主要视脱水程度及心功能状况决定,补液总量一般按患者体重(kg)的10%估算,成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一般失水4~6 L。
补液的注意事项先快后慢:在开始2小时内输入1000~2000ml(相当于500~1000ml/小时),在第3~6小时输入1000~2000ml(相当于250~500 ml/小时),第1个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5000 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 ml。
对于老年人及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酌情减慢输液速度,以防诱发或加重心衰。
先盐后糖,开始阶段由于患者血糖水平很高,故先用生理盐水静滴;当血糖降至13.9 mmol/L(250 mg/d1)左有时,改为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盐水)静滴,这样可以避免发生低血糖及脑水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消除酮体。
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快速补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如白蛋白、血浆、血浆代用品等),并采取其他抗休克措施。
严重脱水者需开通两条静脉通道:一条快速补液;一条持续小剂量静滴胰岛素。
意识清醒者,可以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尤其是淡盐水),这样既有利于纠正脱水,又不增加心脏负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护原则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护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eb30ce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a.png)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护原则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紊乱,以下是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护原则:
1. 快速识别病情: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糖症状时应引起警惕。
常见症状包括口渴、多尿、乏力、恶心、呕吐和深呼吸。
2. 联络医疗专家:立即联系糖尿病医生或紧急救护车,并告知患者的基本病情和症状,以便医疗团队能够做好准备。
3. 应急处理:如果患者尚未被医疗专家接触,可考虑以下处理措施:
- 保护患者: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避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 补液:向患者提供大量的无糖液体,例如清水或盐水。
这有助于纠正脱水和酸中毒。
- 高血糖处理:避免注射胰岛素,因为酮症酸中毒可能由于胰岛素不足引起。
不要直接给予口服药物。
4. 医疗干预:医疗专家到达后,他们可能会采取以下行动:
- 监测和评估:测量血压、心率、血糖和血酮体水平,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
- 补液治疗:根据患者的需要,通过静脉注射液体来纠正脱水和酸中毒。
- 胰岛素治疗:逐渐开始给予胰岛素,以调整血糖水平,并预防再次出现酮症酸中毒。
- 寻找并处理原发病因:如果发现有潜在的诱因,例如感染或药物不良反应,医疗专家会对其进行处理。
5. 监测和观察: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后,需要密切监测其病情。
医疗团队将监测患者的血糖、酮体水平和一般病情,以确保恢复和预防再次发作。
请记住,这只是一份基本的救护原则,实际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专业医疗团队的亲自判断和指导。
如果遇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紧急情况,请尽快求助医疗专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32c21d172ded630a1cb6e9.png)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一)当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时,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嗜睡或烦躁,呼吸加深。
后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重者昏迷。
因此应立即采取措施,医护配合,争分夺秒抢救患者。
(二)通知医生的同时,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全部使用套管针),补充液体,必要时开通双通路。
(三)吸氧、心电监护。
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液体输入量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常规应用微量泵泵入胰岛素。
备好各种用品及药品,如吸痰器、开口器、舌钳、抢救车等。
(四)有谵妄、烦躁不安者加床挡,每1h 查血糖一次并做好记录。
(五)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出入液量,并详细记录,及时报告医生。
(六)患者病情好转,逐渐稳定后,向患者及家属了解发生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协助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七)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6h 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处理流程】
立即抢救一保持呼吸道通畅T建立静脉通路T吸氧、监护一观察生命体征T 告知家属f记录抢救过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措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036bb661711cc7931b7163a.png)
(二)病情判断
对昏迷、酸中毒、失水、休克患者均应考虑DKA的可能性,尤其对原因不
明意识障碍者、呼气有酮味、血压低而尿量仍多者,应立即查尿糖和酮体。 如尿糖和酮体阳性。同时血糖增高,血pH值降低者,无论有无糖尿病史均可 确立DKA。
救治与护理
(一)教治原则 DKA一且明确诊断应及时给于相应急救处理。 1.补液 迅速恢复有效血容量,是抢救DKA极其关键的首要措施。 2.补充胰岛素。 3.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酸中毒 4. 去除诱因、防止并发症 包括防治感染、脑水肿、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等。
缺氧加重血钾下降和反跳性碱中毒等。
6.严密观察病情 (1)生命体征的观察:严重酸中毒可使外周血管护张,导致低体温和低血压,并降低机体对胰岛素 的敏感性,故应严密监测患者体温和血压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2)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观察:血钾过低过高均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电监护 情况。补液过多可导致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如发现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脉搏加快, 特别是在昏迷好转过程中出现上述表现,提示输液过量的可能,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并及时报告
静脉为主,辅以胃肠道补液,清醒患者鼓励 多饮水,昏迷患者可通过胃管灌注补液,但
不宜用于有呕吐.胃肠胀气或上消化道血者。
(二)护理措施 3.胰岛素治疗与护理 一般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方案,以有效的抑制酮体生成,避免血糖、血钾和血浆 渗透压降低过快带来的各种危险。应用胰岛素治疗时, 护理上应注意:①正确使用胰
引起的临床表现可被DKA所掩盖。少数患者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偶有反跳痛常被误诊为急度症。 2.辅助检在①尿:尿糖、尿酮体强阳性,尿中可出现蛋白及管型。②血:血糖明显开高,多数超 过13. 9mmol/L,中重度患者血糖大于16mmo/L。血酮体升高,大于5mmol/L。血气分析示pH下降, 代谢性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血钾早期可正常或偏低,少尿时可升高,多数为轻中度低 钠血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728289852458fb760b5668.png)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与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有报道其死亡率约为1%—19%[2],如抢救不当,合并急性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者,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
现将本院3年来抢救13例DKA休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均为120急救中心送至急诊科的13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纪最大78岁,最年轻36岁,平均年龄为46岁,I型糖尿病3例,II型糖尿病10例,糖尿病病程为1~30年,诱因:减量或停用胰岛素或降糖药8例,呼吸道感染2例,饮食不当3例。
1.2临床表现13例患者均有口渴、多饮、多尿、消瘦等“三多”糖尿病症状,其中表情淡漠6例。
浅昏迷2例,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5例,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6人,意识改变、呼吸深大者3例,脱水表现着10例。
1.3实验室检查血糖15.6~52.7mmol/L,尿糖++~++++,尿酮++~++++;血钾3.0-7.0,血钠113~154mmol/L,血尿酸75~1.64umol/L,血PH6.73~7.35,CO2结合力7~15.8mmol/L,碱剩余-8.2~-26.3mmol/L。
1.4 治疗方法及结果①大量静脉补液;②小剂量静脉滴注普通胰岛素,每小时0.1U/kg③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④积极治疗并发症及消除诱因[3]。
13例病人中,经积极抢救,8例于18-54小时内下降,血糖控制在8.0-13.9mmol/L范围内,9例于24小时尿酮体消失,血糖、血PH等回复正常范围,安全转往内分泌科或ICU继续治疗。
2 护理2.1 急救阶段的常规护理迅速安置病人于单间,给予低流量吸氧吸入,抽血急抽生化、电解质和血常规。
酮症酸中毒急救措施
![酮症酸中毒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2e76790ba1aa8114431d9ca.png)
酮症酸中毒急救措施酮症酸中毒急救措施是什么?酮症酸中毒是由于很多糖尿病患者早期不注意调理治疗,导致后期血糖没有控制住而发生的病变,那么你知道酮症酸中毒急救措施吗?一起看下吧!文章目录酮症酸中毒急救措施1、酮症酸中毒急救措施1.1、胰岛素的应用应用胰岛素是治疗酮症酸中毒的主要措施,为尽快降低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必须选用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滴入,使用小剂量胰岛素0.1U/(kg·h)持续微量泵维持静脉。
应用胰岛素后每1h测血糖1次,血糖将以一定速度下降,当血糖降至10~13.9mmol/L后,病儿神志完全清醒,能进食时,可以先皮下注射0.2~0.25U/kg的胰岛素,于30min 后停止静脉滴入胰岛素,开始进食。
酮症酸中毒急性期过后,开始进食的第1天,胰岛素用量可按0.5U/kg计算,分3~4次于餐前30min皮下注射,以后根据血糖变化调节胰岛素用量。
1.2、对症处理,清除诱因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诱因,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必须严格根据医嘱足量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补液过速过多,补钾过快过多,以防并发心衰、肾衰、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2、酮症酸中毒常见的诱发因素2.1、应激状态,如手术、外伤、骨折、分娩、麻醉、妊娠、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均诱发酮症酸中毒。
2.2、饮食失调,过多进食含糖和脂肪的食物,饮酒过度或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每天进量低于100克。
2.3、精神因素,如精神创伤,精神紧张及过度激动等。
2.4、糖尿病未控制或病情加重。
2.5、感染也是常见的诱因,以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为多见。
其中最常见的为呼吸道、泌尿道及消化道感染。
伴有呕吐感染员易产生酮症。
3、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3.1、症状DM本身症状加重,多尿、多饮明显,乏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可有上腹痛,腹肌紧张及压痛,似急腹症,甚至有淀粉酶升高,可能由于胰腺血管循环障碍所致。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急抢救演练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急抢救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a9538fb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f.png)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急抢救演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病情危急,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应急抢救能力,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我院近期组织了一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急抢救演练。
演练前,医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成立了专门的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策划、组织和协调。
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以及演练的流程和步骤。
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等,确保医护人员熟悉应急抢救的流程和操作技能。
演练场景设定为一名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乏力、呼吸急促等症状,被家属紧急送往我院急诊科。
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接诊,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演练过程中,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行动,分工明确。
一名护士立即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等,并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补液、胰岛素等治疗。
另一名护士则协助医生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同时采集血标本进行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检查,以明确患者的病情和酸碱平衡状态。
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立即下达了一系列的抢救医嘱,包括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以降低血糖;补充生理盐水,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等。
通知内分泌科医生前来会诊,共同参与患者的抢救工作。
在内分泌科医生到达急诊科后,与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了详细的病情交流和交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内分泌科医生建议将患者转入内分泌科病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做好了患者的转运准备工作,包括通联电梯、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等。
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安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抢救要点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抢救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b5e90090c69ec3d5bb7508.png)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抢救要点1.原则轻度酮症酸中毒鼓励进食进水,密切观察病情,监测血糖,尿酮或血酮,用足胰岛素;中度或重度DKA应用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必要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去除诱因。
2.输液是抢救DKA首要的关键的措施。
立即建立静脉通路2~3条。
通常先使用生理盐水,第二阶段补充5%葡萄糖或糖盐水,补液总量可按原体重的10%估计。
如无心力衰竭,输液速度开始宜较快,可在2小时内输入1000~2000ml,以便较快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
以后根据BP、HR、每小时尿量、周围循环等决定输液量和速度。
第3~6小时可输入1000~2000ml。
第一个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5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
对年老、有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注意调节输液速度和量。
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和休克,快速补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用其他抗休克措施。
3.清醒病人,鼓励多饮水。
4.小剂量胰岛素疗法既能有效抑制酮体生成,又能避免血糖、血钾、血浆渗透压降低过快带来的各种危险。
最常采用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也可应用胰岛素输注泵CSⅡ连续皮下输注。
开始时成人4~6u/h 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滴注,每1小时或2小时测定血糖,根据血糖下降情况进行调整;(1)如血糖平均每小时下降3.9-5.6mmol/L,可维持原低速。
(2)如血糖无肯定下降,应提高胰岛素滴注。
(3)如血糖下降过快或出现低血糖反应,可酌情采用以下措施:1.每小时血糖下降>5.6mmol/L,可减慢胰岛素滴速。
2.血糖<5.6mmol/L或有低血糖反应,应暂停胰岛素泵入,改单纯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加胰岛素,无需给病人高张糖(因为胰岛素在血中半衰期仅3-5分钟,代谢清除快)。
(4)当血糖下降至14.0mmol/L时,转入第二阶段治疗,即将生理盐水改为5%葡萄糖或糖盐水,按葡萄糖与胰岛素为2~4g:1u,即500ml5%葡萄糖液中加入6~12u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至尿酮转阴,过渡到平时的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及处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9e1ed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4.png)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及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概念】当肝内酮体生成的量超过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血酮体浓度就会过高,导致酮血症和酮尿症。
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在血液中积蓄过多时,可使血液变酸而引起酸中毒,称为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表现】1.糖尿病症状加重多饮多尿、体力及体重下降的症状加重。
2.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3.呼吸改变部分患者呼吸中可有类似烂苹果气味的酮臭味。
4.脱水与休克症状中、重度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脱水症状,脱水达5%者可有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
脱水超过体重15%时则可有循环衰竭,症状包括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及体温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5.神志改变神志改变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早期有头痛、头晕、委靡继而烦躁、嗜睡、昏迷,造成昏迷的原因包括乙酰乙酸过多,脑缺氧,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衰竭。
处理原则】医治原则是正确补液,纠正脱水,补充血容量;小剂量胰岛素医治,逆转酮症和酸中毒,有效地降低血糖;合理补钾;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
(一)补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常有重度脱水,可达体重的10%以上。
补液是抢救酮症酸中毒的首要的、极其关键的步伐,其目的是迅速规复血容量,防止心、脑、肾的低灌注量。
只有当有效组织灌注改善规复后,胰岛素的生物效应才能充分发挥。
补液总量:一般按病人体重的10%,一般第一日补液量为3000~6000mL。
补液速率:一般采纳先快后慢,特别前6小时紧张。
如无意力衰竭第1小时输液500-1000ml,第2-3小时输液1000ml,第4-6小时输液1000ml,当前每6-8小时输液1000ml。
第一个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5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
如医治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快速输液仍不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纳别的的抗休克的步伐。
输液过程当中应密切监护病人的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末梢循环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急抢救演练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急抢救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7ea8a5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5.png)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并发症,发作时必须及时进行应急抢救。
本文将深入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应急抢救演练,帮助读者了解该疾病的紧急处理方法。
1. 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我们需要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如何发生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当血糖过高时,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血糖为能量,而开始分解脂肪产生酮体。
过多的酮体积蓄在体内会导致血液酸化,引发酮症酸中毒。
2. 应急抢救演练的意义应急抢救演练是为了应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种严重状况而进行的训练。
进行演练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在实际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救需求。
3. 紧急处理流程在进行应急抢救演练时,需要遵循以下紧急处理流程:(1)快速评估和识别病情 - 了解患者的病史,尤其是是否有糖尿病病史。
- 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尿酮体。
- 观察病情严重程度,如意识状态和呼吸状况。
(2)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 患者需要紧急输液,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 给予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
- 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3)寻求进一步的医疗救助 - 及早联系专业医护人员或紧急救援机构。
-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 随时更新医护人员关于患者的情况和抢救措施。
4. 观点与理解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应急抢救,我认为需要高度重视。
通过演练,医护人员可以熟悉紧急处理流程,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公众也应该加强对糖尿病的认知,了解如何应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时可能发生的情况。
总结与回顾:本文深入探讨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应急抢救演练,首先介绍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原因,然后解释了进行应急抢救演练的意义。
在处理过程中,指出了急救措施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寻求进一步医疗救助的必要性。
分享了个人对于该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文章字数:332标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急抢救演练: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一环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原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多见于糖尿病患者。
酮症酸中毒的自救方法
![酮症酸中毒的自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257f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3.png)
酮症酸中毒的自救方法
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患者。
当
血糖过高时,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转而产生大
量酮体,导致血液酸性增加,出现酮症酸中毒。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需要及时采取自救措施,以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首先,当出现酮症酸中毒的症状时,如呼吸急促、口渴、恶心、腹痛等,应立即就医。
同时,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方法:
1. 补充液体,酮症酸中毒导致体内脱水严重,因此需要大量补
充水分。
建议饮用清水或含有电解质的口服补液剂,以恢复体内水
电解质平衡。
2. 控制血糖,如果患者是糖尿病患者,应立即控制血糖水平。
按照医生建议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以减少酮体的产生。
3. 补充碱性物质,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量补充碳酸氢钠或其
他碱性药物,以中和血液酸性。
4. 控制饮食,避免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减少酮体的产生。
建议选择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酮体水平。
5. 休息,酮症酸中毒会导致身体疲惫和虚弱,因此需要充分休息,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和能量来恢复。
总之,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并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
在自救过程中,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避免盲目行动。
同时,平时要注意控制血糖、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以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远离酮症酸中毒的困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
一、诊断标准
(一)有糖尿病史或家族史,发病诱因,如外伤、手术等;
(二)呼吸加快加深,呼气有烂苹果味;
(三)脱水,尿少,脉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终于昏迷;(四)尿糖强阳性,尿酮阳性,血糖多在16.8~33.6mmol/L(300~600mg%)
二、一般处理
(一)立即抽血查血糖、血酮、钾、钠、氯化物,二氧化碳结合力等;
(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大小、反应),T、R、Bp,心率、承量、出入量,心电图,监护低血钾、心率等。
昏迷病人当置导尿管,保持呼吸通畅,吸氧、保暖及
口腔清洁,及时发现并发症如脑水肿、低钾及感染等。
三、补液
迅速恢复有效血容量是首要措施。
可建立两条输液途径:一条补充液体;另一条输注胰岛素。
补液宜先快后慢,开始给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液,如无心血管疾病,第1h应静滴生理盐水1000ml,第2~3h静滴另外的1000ml,再后每4h补液500ml,第1d总量约4000~
5000ml。
如有低血压或休克,快速输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如血浆、全血和血浆代用品等),并采取抗休克治疗。
当血糖接近13.9mmol(250mg%)左右时,则改输5%糖盐水。
四、胰岛素的应用
普通胰岛素10~20µ皮下或静脉注射。
以后50µ加入生理盐水500ml内(即0.1µ/ml)静滴,每分钟16滴,每小时滴入60ml。
一般血糖以每小时下降幅度为4.4~5.5mmol(80~100mg%)为好,滴后每1h测血糖、尿糖、尿酮。
治疗2h后,如血糖下降不足原数值的30%,则将胰岛素剂量加倍。
如无昏迷,每2h测尿酮、尿糖、血糖一次。
治疗后4h复查血钾、血钠及二氧化碳结合力。
当血糖下降至14mmol/L(250mg%)左右,可改用5%葡萄糖液(如持续呕吐用5%糖盐水),每3~5g葡萄糖加1µ胰岛素,直至尿酮转除为止,以后改用常规餐前注射。
五、补钾
往往在使用胰岛素4~6h内出现低血钾,如心电图有低钾改变,尿量在30ml/1h以上者应及时静脉补钾。
1000ml液体中加入氯化钾3g,每小时补钾不宜超过2g。
病人清醒后,尽量口服补钾。
六、补碱
补碱不要过早、过多。
一般经补充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液后酸中毒常可纠正。
如仍不能纠正,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1.2mmol/L(25Vol%)则
应补碱,用等渗液(即5%碳酸氢钠50ml加注射用水200ml,即配成1.25%的等渗液)200~400ml静滴,4~6h后根据情况再定用量。
若二氧化碳结合力上升到15.7mmol(35容积%)时,可停用碱。
七、治疗诱因及并发症
如控制感染、休克、心衰、心率紊乱、肾衰、脑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