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

合集下载

地下室上浮事故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方法(全文)

地下室上浮事故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方法(全文)

地下室上浮事故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方法(全文)范本一:地下室上浮事故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方法一、引言本文针对地下室上浮事故进行了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方法的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事故原因,提供科学且有效的处理方案,以确保地下室结构的安全稳定。

本文主要包括四个章节,分别是引言、事故原因分析、加固处理方法、总结与展望。

二、事故原因分析2.1 水源泄漏2.1.1 水管漏水2.1.2 地下水渗漏2.2 地下水位上升2.2.1 降雨量增加2.2.2 地下水系统失效2.3 地下室排水系统故障2.3.1 排水管道堵塞2.3.2 排水泵故障2.4 地下室结构设计不合理2.4.1 基坑设计不当2.4.2 地基处理不足三、加固处理方法3.1 密闭加固3.1.1 施工要点3.1.2 材料选择3.2 排水加固3.2.1 开挖排水沟3.2.2 提升排水系统能力3.3 表面加固3.3.1 防水处理3.3.2 保护层施工四、总结与展望本文通过对地下室上浮事故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加固处理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未来,在地下室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更加注重细节和科学性,以提高地下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件:1. 图纸:地下室结构示意图2. 图表:地下室上浮事故统计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 基坑设计不当:指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基坑的设计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规范的要求。

2. 地基处理不足:指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对地基的处理不充分,导致地下室结构无法承受地基的负荷。

3. 密闭加固:指在地下室结构中加入密闭材料,以减少水分进入地下室的可能性,提高地下室的抗浮力。

4. 排水加固:指通过改善地下室排水系统,减少地下室内部水分的积聚,提高地下室的稳定性。

5. 表面加固:指在地下室结构外表面进行防水处理和保护层施工,以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和抗浮力。

范本二:地下室上浮事故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方法一、问题陈述本文旨在分析地下室上浮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加固处理方法。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某房地产项目设计为多栋塔楼带单层整体大地下室,在一次暴雨后地下室底板局部上浮约20~140mm,框架柱与地面和柱帽连接处出现裂缝,部分柱顶混凝土破坏。

文章分析了地下室上浮原因,并介绍了处理措施,为类似事故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上浮,结构破坏,处理措施1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进程的加快,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重视。

为了解决城市空间不足,大量带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物、下沉式广场、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建筑大量出现。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荷载还未完全加上,基坑降水过早停止,或突遇到强降水等原因,地下室容易发生上浮、倾斜,进而导致地下室结构发生开裂、隆起等现象。

如何防止和处理地下室上浮事故,已经成为建设方、设计院、施工单位等共同关心和研究课题[1]。

2 工程概况及上浮事故过程拟建项目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四新片区,为54栋32~45层住宅楼,分三个地块开发,每个地块均设一层整体地下室。

出现地下室上浮地块地面设计标高22.8m,基础埋深为-5.6~-7.7m。

相邻其它两个地块地下室在此之前已完工。

拟建地下室为整体结构,呈不规则形状,基坑开挖深度最大约为4.7米,一般为3.5米左右。

基坑西侧和南侧为在建市政道路,最近处距离约8m(市政道路路面高程约21.58m)。

拟建场地在勘探深度(53.7米)范围内除表层分布有(1-1)杂填土和(1-2)吹填土(Qml)外,其下为湖积成因的(1-3)淤泥(Ql)、全新统冲积和湖积成因的(2)、(3)层粘性土(Q4al+l、Q4al)和中更新统冲洪积成因的(4-1)、(4-2)层粘性土和(5)层含粉质粘土中粗砂夹角砾(Q3al+pl),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下第三系(K-E)泥质粉砂岩。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周边土层为:(1-1)层杂填土,(1-2)层吹填土,(1-3)层淤泥,(2)层粘土,基坑坑底座落于(1-1)层杂填土、(1-2)层吹填土、(1-3)层淤泥和(2)层粘土等不同的土层中,局部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基坑周边土层强度偏低,且基坑内有工程桩需要保护,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可定为一~二级。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事故浅析及处置加固补救措施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事故浅析及处置加固补救措施

O n a p r o j e c t a b o u t b a s e me n t u p— l f o a t i n g a c c i d e n t a n a l y s i s a n d p r o c e s s i n g r e i n f o r c e me t n l n e a s u r e s
ⅣG J i n
( X i a n g h n D i s t r i c t o f X i a m e n C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B u r e a u , X i a m e n 3 6 1 1 0 2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p a p e r i s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e x a mp l e s a b o u t t h e b a s e me n t u p— l f o a t i n g a c c i d e n t o f a p wj e e t .T h r o u g h t h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c c i d e n t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 a n ly a .
故成功处置 , 对今后预防和处置类似地下室上浮事故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地下室上 浮; 事故调查分析 ; 处置加 固补救 ; 预防借鉴
中 图分 类 号 : T U 4 6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4—6 1 3 5( 2 0 1 3 ) 0 3— 0 0 9 6— 0 4 ‘


3 6 1 1 0 2 )
( 厦 门市翔安区建设局 福建厦 门 摘

地下室上浮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地下室上浮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地下室上浮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文档一】地下室上浮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一、背景介绍地下室上浮是指地下室结构由于压力变化等原因,从原来的位置上浮升起的现象。

本文将从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地下室上浮的问题。

二、地下室上浮的原因分析1. 水压增加:地下水位上升或降雨造成地下室周围水压增加,导致地下室上浮。

2. 地基沉降:地基沉降会改变地下室的水平位置,使地下室失去支撑而上浮。

3. 地下室开放:地下室入口未完全封闭或密封不良,使得地下室容易受到外界水压的影响而上浮。

4. 过于轻质的建筑材料:过于轻质的建筑材料会增加地下室浮起来的可能性。

5. 地下室结构设计缺陷:地下室结构设计不合理,例如基础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会导致地下室上浮。

三、地下室上浮的应对措施1. 合理设计地下室结构:进行合理的地下室结构设计,确保地下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减少上浮风险。

2. 加固地基:通过加固地基的方式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少地下室上浮的发生。

3. 加密地下室入口:完全封闭地下室入口,确保其严密性,阻止外界水压对地下室造成影响。

4. 使用合适的建筑材料:选择密度适中的建筑材料来建造地下室,以避免过于轻质材料导致地下室上浮。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地下室的结构和周围环境,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关维护措施,防止地下室上浮。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无【文档二】地下室上浮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一、问题背景地下室上浮是指地下室结构由于各种因素造成整体或局部上浮的现象。

本文将从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地下室上浮问题的应对方法。

二、地下室上浮原因分析1. 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上升会增加地下室周围水压,导致地下室上浮。

2. 地基问题:如地基沉降、地基松动等,都可能导致地下室上浮。

3. 建筑材料轻质化:使用轻质建筑材料建造地下室,降低了其自重,增加了上浮的概率。

4. 地下室密闭性问题:地下室入口未完全封闭或密封不良,容易受外界水压影响,引发上浮。

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

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

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摘要:近些年很多复杂结构、高层结构都带有地下室,加之地下超市和地下停车场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多。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越来越明显,特别有地下室的上浮是其中非常常见但又非常难解决的问题。

鉴于地下室上浮问题所带来的损失之大,寻找导致地下室上浮问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加固措施都是亟需解决的。

本文主要内容就是在笔者搜集大量的论文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各种导致地下室上浮问题的原因和防止与补救措施。

通过对比比较,提出了可行并且高效的防治补救方法。

关键词:地下室上浮;问题原因;预防措施;补救方法1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的发展城市用地紧张,特别是城市中心,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基础埋深逐渐加大,正是为了有效利用地下基础空间、地下空间就有了地下室;现社会停车难问题日益成为突出矛盾,因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作为地下停车设施已成为一种趋势;同时地下商场等地下商业建筑也越来越广泛,地下室抗浮稳定性和浮力对底板产生的弯矩和剪力等问题对结构安全产生的影响日益显著。

随之带来的安全问题和经济损失等问题也愈发明显。

2地下室上浮概述正常基础与地基之间是压力,当地下水汇聚到基坑中,使得基坑内有水此时就会存在浮力(F=γhA)问题,当上部荷载P<F(浮力)时就会发生地下室上浮现象。

在使用或者施工过程期间,如果地下水汇聚到基坑中,使得基坑内有水,此时就存在浮力问题。

2.1地下室上浮的形式1、局部抗浮失效:结构每个单元的重力都大于水浮力,多发生在地下室底板承载力不足处。

质量分布均匀,层高较高,层数较多板较薄配筋较少。

2、局部整体抗浮失效:结构部分区域重力大于水浮力,部分区域小于水浮力,部分区域发生的上浮现象。

3、整体抗浮失效:结构任意单元的重力都小于水浮力,地下室水浮力使结构整体向上位移的现象。

2.2地下室上浮的危害1、使用问题:柱子的倾斜过大、板起拱过大;裂缝产生严重漏水影响使用;隔墙等构筑物被挤裂挤碎等。

2、结构问题:梁柱等主要受力构件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使其承载力降低;顶板有时候也会因为变形过大而出现结构性的裂缝等。

某地下室上浮事故的检测鉴定及加固处理(精)

某地下室上浮事故的检测鉴定及加固处理(精)

- 33. 0
从表 1 可以看出, 在满水水位水压力作用下, 地 导致地 下室结构存在 - 33. 0 kN / m 不平衡水压力, 128
2
加来抵抗地下水 的 上 浮 力 。 经 分 析, 在原设计地下 室顶板荷载 上 加 厚 800 mm 混 凝 土 层 替 代 原 覆 土; 同时在原设 计 底 板 荷 载 上 加 厚 400 mm 混 凝 土 层; 设 计 确 定 将 顶 板 荷 载 由 原 设 计 为 11. 0 /10. 0 ( 20. 0 ) kN / m 调整 为 20. 0 /10. 0 ( 20. 0 ) kN / m ( 括 号内荷载为消防 车 道 活 载 ) 。 此 加 固 方 案 加 固 原 理 简单明确, 但减小了地下室的净高, 破坏了原有建筑 功能 。 2 ) 锚 索 锚 固 抗 浮 方 案[4 ]。 在 地 下 室 底 板 下 的 将 地 下 室 结 构 进 行 复 位。 岩土中设 置 预 应 力 锚 索, 该加固方案不会影 响 建 筑 物 的 使 用 功 能 和 外 观, 但 由于现场地下室施 工 空 间 受 限, 施工机具难以展开 且预应力锚 索 耐 久 性 难 以 保 证 。 同 时 由 于 地 作业, 下水位较高, 地下室底板开孔进行锚索施工后, 底板 上的孔洞难以封堵, 锚头也会渗水 。 在参考和分析 有 关 技 术 资 料 及 综 合 考 虑 经 济 、 工期 、 场地条件等各方面因素, 采用第 1 种加固方案 对地下室上浮问题进行永久抗浮处理 。 此时地下室 结构自重和荷载配重为 18. 0 kN / m 净高为 2. 40 m ,
2
部分构件出现较为严重的裂缝和局部压碎现象 。 经 对结构进行全面 、 详细检测, 发现结构损伤主要有如 下几个方面( 图 2 ) :

某地下室上浮事故原因分析及加固措

某地下室上浮事故原因分析及加固措
下的抗浮计算即进行后浇带封闭,且未及时进行地下 室 顶
板覆土,后浇带封闭后,传递至地下室底板的浮力增 加,锚
杆不能满足抗浮要 求,导 致 上 浮. 根 本 原 因 为:基 坑 底 部
局部位于砂质粘性 土 或 砾 砂,土 层 透 水 性 均 较 好,而 基 坑
周边高压旋喷桩止 水 帷 幕 大 部 分 止 步 于 以 上 土 层 与 中 风
造成框架梁及框架柱在裂缝位置处抗剪能力被严重 削 弱,
框架节点刚度削弱,节 点 偏 离 了 刚 性 假 定,致 使 结 构 实 际
的抗震模型与设计计算的假设存在偏差.
图 3 框架柱裂缝示意图
底板开裂损伤


地下室底板主要表现为找平层开裂,少数为防水 板 结
构层开裂,经观察并 绘 制 底 板 裂 缝 分 布 图,可 知 裂 缝 集 中
度达到 1
6mm. 部 分 柱 柱 顶 或 柱 底 的 角 部 斜 向 开 裂 严
重,混凝土剥离脱落,开裂深度为主筋保护层厚度,部 分 柱
子的柱身斜裂缝开展明显,内外贯穿.
GK
4949

999

=0
N W,K 4950

地下 室 局 部 抗 浮 稳 定 性 安 全 系 数 为 0
999,小 于
REALESTATEGU
I
DE|1
57
2022 年 12 月
研究探讨
房地产导刊
力为 4949
4kN,具 体 为:(
1)底 板、负 一 层 板、顶 板、柱、梁
及 基 础 自 重 为 2032
2kN;(
2)1
2 米 覆 土 自 重 为
1417
2kN;(

地下室上浮事故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方法

地下室上浮事故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方法
( 3 )整 体 抗 浮 失 效
2 . 结 构 加 固 处 理
( 1 ) 一些框架柱节点部位 出现错位或者混凝土 受到的损坏较为严重时 ,则需要凿 除已经 受到损坏
的 混 凝 土 ,同 时 在 柱 外 边 进 行 植 筋 施 工 , 也 可 以通
结构 中任 意一单元的重力都 比水 的浮力 要低,
(单元的重力都 比水 的浮 力要 大,但是部分地 下室底 板承载力不足可导致抗浮 失
效。
( 2 )局 部 整 体 抗 浮 失 效
而 冠 则代表 了顶板 以及梁 的折算 荷载 ;足 则代表 了 柱 的折算荷载 ;R 3 则代表 了底 板的折算荷载:R 4 则 代表 了桩所 能够承受 的抗拔承载力 。 经过验算可知, 此地下室验算 , ) O . 9 ,即地下室能够承受到的浮
中部 区域 的柱根 比四周柱 根的高程要高出很 多。测
量 了地 下 室 框架 倾 斜程 度 后 , 确 保 框 架 柱 倾 斜 方 向
没有 一致性 ,且 没有发生明显 的倾斜 ,倾斜 率主 要
集 中在 0 . 5 ‰~5 . 0 % 0 之 间。
【 关键词】地下室 上浮事故 原因分析 加 固处理
水点处的沉降量则在 1 4 7 . 5  ̄2 6 9 . 9 m m 。对 比 发现 , 四周 外 围 的沉 降 比 中部 测 点 的 沉 降 量 要 小 很 多 。 一 旦 地 下 室 的沉 降趋 于稳 定 后 , 则 需 要 测 量 好 地 下 室 框 架 柱 的 柱 根 。经 测 量 ,其 柱 根 的 高程 为 一 8 ~5 4 m m ,
地 下室上浮 事故原 因分析 与加 固处理 方法
■ 刘 吉
【 摘 要】 地 下室发生 上浮的主要原因为地 下水位 发生急剧 的上涨 ,且周边的降水条件 较差,未能够做好地 下室的抗 浮设计 ,未对地下室在施 工过程 中 以及竣工投入 使用后可 能会 出现 的上浮 以及开裂 的问题 予 以考虑 ,导致地 下室上 浮事故发 生的概率增多 。基 于此 ,本文主要对地 下室上浮 问题进 行了简要 的分析 ,并就简单 的工程案例 ,分析 了地 下室上浮 事故发生 的主 要原因,提 出了相应 的加固处理方 式 ,以供相关人 员参考 。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调查及处理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调查及处理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调查及处理发布时间:2021-09-28T08:15:53.04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13期作者:董昆[导读] 对新疆某工程地下室上浮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分析上浮的原因董昆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 830002[摘要]对新疆某工程地下室上浮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分析上浮的原因,进而提出具体整治措施,并从设计、施工两方面综合提出加固建议。

[关键词]地下室上浮加固0 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一个人工湖的湖心岛,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局部三层),框架结构,体型复杂,总建筑面积14000m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3600m2。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拟建场地属河流冲、洪积平原地貌,场地地形平坦。

土层分布:杂填土0.8~1.0m,粉质粘土8.0~9.0m,中砂层未穿透。

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中砂在地震作用下有可能发生轻微液化,中软场地土,抗震不利地段。

地下水埋深-4.0m,年变幅0.6m,为弱承压水。

场地综合判定为强腐蚀性。

地基采用天然地基,持力层为第2层粉质粘土层。

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140kPa。

基础采用筏板,筏板厚500mm,地基梁梁高900mm,基础底标高-5.700,人工湖面标高-2.200。

1 事故调查分析1.1现场概况人工湖已经排水,湖内还有部分湖水。

地下室顶板未施工,筏板后浇带尚未闭合,侧壁已回填。

基坑内有积水、回填土(回填土为筏基上浮时,施工方为压重倒入)。

如下图:筏板底部如倒锅底状拱起约800mm,柱钢筋、挡土墙向外倾斜,如图示:挡土墙裂缝、筏板裂缝、地梁裂缝均出现裂缝,拱起后裂缝宽度达2mm以上。

后浇带钢筋严重变形,并锈蚀。

1.2原因分析工程在筏板施工完成后,停滞了一段时间。

施工单位违反了降水施工程序,在主体结构未施工完成前,将人工湖水灌满致使地下水位上升,施工基坑又无其他降水措施,造成筏板上浮。

另外,施工单位应急措施不当,在未降水时回填房心土压重(未改善筏板上拱变形),回填土影响后期筏板加固。

某项目地下室上浮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某项目地下室上浮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某项目地下室上浮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随着高层建筑快速发展的同时,地下空间建设也逐渐向深层发展。

地下建筑物的自重加覆土无法抵御地下水浮力情况,会造成地下室上浮,筏板开裂、立柱剪断等质量安全事故。

本文通过某地下室上浮成因分析,以为类似项目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上浮成因分析处理措施1.工程概况:(1)项目基本概述该项目发生局部地下室上浮为本次施工的二期下沉式庭院,下沉式庭院长:128m、宽:72.5m,柱网间距8000×8000、8000×8400,为地下二层(南侧和东侧负一层顶板覆土1m多厚,后期是景观绿化,目前顶板未覆土),中间为下沉式庭院,负二层顶板上为广场,无构筑物(柱基为3000×3000×700、筏板厚500),板下设置抗浮锚杆,北侧是住院部(基础为人工挖孔桩)结构基本完成,西侧是一期医技楼和门诊楼(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已竣工。

抗浮锚杆设计参数:A-J轴1763根,杆体3Ф25,抗拔力220KN;U-J轴1964根,杆体3Ф28,抗拔力270KN;孔径:200、间距:1.5m×1.5m,长度3~4.5m (进入⑤2层中风化泥质砂岩不小于3m,灌注M30水泥砂浆,灰沙比:1:1~1:2,±0.00=54.30,基坑大面积底标高:-16.500。

抗浮锚杆大样图:图1:抗浮锚杆大样图(2)地质及地下水描述: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基土构成层序自上而下为:①层杂填土(Qml)——层厚0.60~11.50m,层底标高为49.87~55.23m。

杂色。

②层粉质粘土(Q4al+pl)——该层土在该地段缺失。

③层粘土(Q3al+pl)——层厚8.00~15.60m,层底标高为36.59~45.33m。

④层粉质粘土(Q3al+pl)——该层土在该地段缺失。

⑤-1 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层厚2.20~4.10 米,层底标高为33.19~41.83m。

0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分析与加固处理

0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分析与加固处理

安徽建筑中图分类号:TU9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21)06-0110-02DOI:10.16330/ki.1007-7359.2021.06.0511前言近年来,地下室上浮案例各地时有发生,相关文献[1-5]对地下室上浮的原因及加固处理进行了介绍。

近期,南昌某地下室因抗浮原因导致地下室构件严重损坏,相关专家在土木吧等网络媒体针对地下室上浮原因发表了多篇文章进行了专门分析。

新近发布的《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6]也于2020年3月1日开始实施。

本文结合某地下室的上浮问题,对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做了介绍,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1层地下室,地下室总长度约为402m ,总宽度约为102m ,长宽比约为4.0,总建筑面积45027.13m 2。

地下室顶板设计覆土厚度为1.5m ,地下室的层高为3.6m ,顶板采用无梁楼盖结构。

梁、板、柱及外墙混凝土等级皆为C35。

底板设计厚度350mm ,顶板设计厚度350mm 。

本工程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持力层从左至右依次分别为中风化砂砾岩、强风化砂砾岩及粉质黏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400kPa 、300kPa 、160kPa 。

抗浮设计水位室外地坪下2.5m ,整体抗浮满足规范要求。

3工程地质及场地水文条件3.1工程地质场地浅层为人工填土层(Q4ml ),下部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坡积层的粉质黏土(Q3dl ),下卧基岩为第三系沉积岩的砂砾岩(E 1-2),自上而下可依次为:①杂填土、②粉质黏土、③全风化砂砾岩、④强风化砂砾岩、⑤中风化砂砾岩五个单元层。

本工程地质情况详见表1。

土层设计参数表1土层(从上至下)①杂填土②粉质黏土③全风化砂砾岩④强风化砂砾岩⑤中风化砂砾岩压缩模量/MPa 2.07.329.0——承载力特征值f ak /kPa —16021030014003.2场地水文条件本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和少量上层滞水,于第三系沉积层全风化及强风化砂砾岩中揭露第一层地下水,初见水位标高为34.99~43.42m ,稳定水位标高为35.99~44.42m ,微承压性,属裂隙水,水量一般,主要沿裂隙面侧向补给与排泄。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张朝林(福建晟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某在建工程地下室受到地下水浮力作用产生不均匀上浮,最大上浮量达到243mm,导致地下室柱梁板结构损伤。

通过对受损结构检测,分析上浮原因及结构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地下室结构进行永久性抗浮处理和结构加固处理,成功地解决了工程上浮事故问题。

关键词:上浮;损伤;裂缝;加固1·工程概况某工程总建筑面积18989m2,平面上呈“L"形,从北至南依次由附楼(5 层)及主楼(15 层)组成,有一层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3996m2,主楼南面部位为纯地下室,建筑面积1264.9m2,地下室一层高4。

0m,详见图1。

本工程地下室主楼部分采用梁板式筏板基础,基础板底厚700mm,纯地下室部分为独立基础加抗水板,基础板厚300mm,未设计抗浮桩,采用底板及顶板覆土及结构砼自重抗浮。

本工程于2010 年3 月9 日开工,2011年5 月10 日主体封顶,2012 年10 月28 日后浇带浇筑完毕后,准备回填土时,由于地下室排水不及时,外加下雨,地表水的入侵,地下水位升高,产生浮力,浮力大于砼自重,纯地下室部分局部上浮,部分梁、柱及现浇板产生裂缝。

该工程建设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层杂填土,透水性强、层厚1。

3~1。

7m;②层粉质粘土,透水性一般,层厚2.6m;③层含泥卵石,透水性好,层厚4.7m;④层粉质粘土,地下水的稳定水位1。

8~3。

1m,水位变化幅度约1.3m。

经现场检查发现,纯地下室中部拱起后有裂缝的柱数量较多,所有柱裂缝形式基本相同,有2 根柱角柱头混凝土局部压碎,均为基础梁与柱交叉部位上方150mm左右,水平裂透,裂缝宽度0.50~1。

10mm 之间,现场检测共发现8 根柱有裂缝,典型柱裂缝示意图见图2。

基础梁出现裂缝也是中间部位,竖向裂透,裂缝宽度0。

82~2。

20mm 之间,典型梁裂缝示意图见图3.南面剪力墙中间跨多处开裂,并存在渗水现象。

某项目地下室上浮隆起分析及处理措施

某项目地下室上浮隆起分析及处理措施

某项目地下室上浮隆起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某项目场地为大面积级配砂石回填,场地内两栋多层单体之间设有一层纯地下室车库,结构均已封顶完工,纯地下室顶板上部还未覆土;2022年2月13日暴雨之后,现场发现该顶板出现轻微上浮,地下室内有较多柱顶开裂及墙体开裂的现象。

本文就是旨在分析这一事故并介绍对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地下室;砂石回填;暴雨;顶板隆起0 引言近些年国内项目地下室抗浮不足,大雨之后出现结构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及经济损失;这些项目许多有共性的原因,也有具体特殊的原因。

本文力求从现场处置、检测鉴定、计算分析、构件加固等方面去叙述,给有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一个完整的视角去看待此事件,增强对地下室抗浮设计、抗浮施工措施两个方面的相关知识。

1 工程简介1.1工程概况项目原场地为低洼鱼塘、淤泥质土,开挖后回填4~6米厚的级配砂石。

项目场地正负零标高为19.000,地勘报告抗浮设计水位取室外以下1米,即抗浮水位取17.700米,底板底标高13.150米,计算出抗浮水头为4.55米。

项目办公楼主体结构于2021年10月28日施工结束,食堂主体结构于2021年10月29日施工结束,地下室后浇带封闭时间为2021年12月19日。

整个地块地下室面积约为17561㎡,地下室主要功能为车库,如图一所示,其中食堂地上5层,地下1层;办公楼地上6层,地下一层;相连范围局部有一层消防控制室,其余部分均为无上部结构的纯地下室(覆土厚度为0.8米)。

1.2 现场简介该项目在暴雨之后,地下室顶板目视有轻微上浮情况,进入地下室查看;查看后发现较多数量的框架柱,在柱顶与地下室顶板梁底交界处存在较严重的开裂破损现象,同时一定数量的柱底与桩承台顶交界处也存在开裂破损现象。

柱顶及柱底开裂破损的柱头呈现出一侧混凝土受压破坏,对边一侧受拉破坏的现象;部分柱顶出现角部受压破坏,如图2所示。

部分填充墙体出现严重开裂现象,如图3所示。

1图2柱顶开裂图3墙体开裂项目部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判断,地下室由于水位上涨,抗浮不够,导致地下室隆起:于是采取开设2个泄压孔的紧急措施,如图4所示为当时底板开孔后的情况。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分析与加固处理刘金彪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分析与加固处理刘金彪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分析与加固处理刘金彪发布时间:2021-08-19T08:09:23.145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10期作者:刘金彪[导读] 某工程地下车库结构很长,施工分阶段进行。

经过一轮暴雨,部分地区框架柱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伴有上浮现象。

本文介绍了地下室破裂过程及应急处理方案。

并分析了地下室上浮的原因。

针对框架柱不同程度的开裂,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方案。

刘金彪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宁夏银川市 750016摘要:某工程地下车库结构很长,施工分阶段进行。

经过一轮暴雨,部分地区框架柱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伴有上浮现象。

本文介绍了地下室破裂过程及应急处理方案。

并分析了地下室上浮的原因。

针对框架柱不同程度的开裂,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方案。

关键词:无梁楼;抗浮设计;加固;超长地下室1引言近年来,地下室上浮的案例时有发生。

相关文献[1-5]介绍了地下室上浮的原因及加固处理。

近日,南昌某地下室地下室构件因抗浮原因严重受损。

相关专家在土木工程吧等网络媒体上发表了不少关于地下室上浮原因的文章,并进行了专题分析。

新发布的《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6]也于2020年3月1日实施。

本文结合某地下室上浮问题,介绍了地下室上浮的原因及加固处理,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项目概述本工程为地下室,总长度约402米,总宽度约102米,高宽比约4.0,总建筑面积45027.13平方米,设计厚度1.5米,高度3.6米。

屋顶采用无梁楼盖结构。

梁、板、柱、外墙混凝土等级为C35。

底板设计厚度为350mm,顶板设计厚度为350mm。

本工程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地基持力层从左至右依次为中风化砂砾岩、强风化砂砾岩和粉质黏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400kPa、300kPa和160kPa。

抗浮设计水位为室外地面以下2.5m,整体抗浮符合规范要求。

3工程地质和场地水文条件3.1工程地质场地浅层为人工填土(Q4ml),下部为第四系更新统粉质黏土(Q3d),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沉积岩(E1-2)砂砾岩。

地下室上浮事故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方法

地下室上浮事故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方法

格方可进 行注浆 。如 图 1 所示。 4 、 土层 拉 锚 加 固 对于基础梁 因上浮 已经造成地下室局部上拱和上部结构裂缝 , 宜采用 基础底板 拉锚注浆法进行加固处理。拉锚加固法需采用专用 的钻孔机械 , 对 地下室底板下土层进行钻孔 , 钻孔深度 和锚杆或锚索埋置深度应根据基 底 下土层 分布 、 地下水位 、 结构 自重等因素进行 计算 。 计算出所 需锚杆或锚 索的直径 、 长度 以及锚杆 的布置间距等设计参数 。 钻孔完成后 , 将注浆管固定于锚杆 ( 索) 端部支架上 , 放入锚杆 ( 索) 。 在 基础底板部位设置钢套 管,将钢套管 与混 凝土钻孔问 的间隙进 行快速封 闭, 在钢套管上 口设置封盖板 , 封板上 留设注 浆管孔、 排水管孑 L , 并使注浆 管、 排水 管与盖板 间焊接密封, 将盖板 与钢套 管焊接密封; 锚杆 ( 索) 与盖板 间采用化学灌浆料作封 闭, 锚索采用无粘 结张拉法设置 , 对 于多根锚索应 采 取分别散开布置于排水管侧 , 以防止注浆 时浆液溢 出。节 点做法如 图 2 所 示。注浆完成固化后, 对锚杆 ( 索) 进行张拉 。张拉完成后 , 应对锚杆 ( 索) 端部进行防腐和防水处 理, 然后清理地下 室基层, 对地下 室底 板上部浇筑 层钢筋混凝土 , 以覆盖锚杆 ( 索) , 并起 到加 强基础底板的作用。 五、 结语 建筑行 业的不断发展 , 使得建筑施工 技术 越来越先进 , 建筑 的功能 以

人员对 事故发生的原 因进行 了调查, 结果发现该工 程在设计时 , 设 计 内容 存 在一定漏洞, 设计人员忽视 了浮力对建筑 的影 响, 而且其地下水位 的测 量有一 定误差 , 地下室上部的主体建筑荷 重比较 小。该 工程在施 工的过程 中也存 在一定问题, 施工人 员由于缺乏工作经验 , 过早的停止 了降低 地下 水位 的操作 , 而且也没有对地下室项板进行覆土施工 , 另外 , 该工程的排水 质量也不合格 , 在进行地下室回填 土施工 时, 回填 的质量 比较差 , 没有形成 有效的摩擦力 , 这些也是地下室出现上浮事故 的重要原 因。了解地 下室出 现上浮事故的原因, 有助于在施 工的过程 中对其进行 避免与改善 , 也可以 提 高建筑 结构的稳定性 , 将地下室上浮对建筑整体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 三、 地下室上浮事故的加固处理方法 地 下室出现上浮现象 后,会 极大的破坏建筑 结构的稳定性 以及 安全 性, 所 以, 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加 固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地下室上浮事 故是建筑 工程中常见的质量 问题 , 其上浮变形 的过程 比较缓慢 , 在对 其进 行加固修 复时 , 一般操作 比较简单 。 下面笔者结合本文案例 , 对地下室上浮 事故中常用 的加 固处理方法进 行简单 的介绍 , 以供相关人士借鉴。 1 、 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 这种外包刚加固法是地下室上浮 处理施工 中常用 的方法 , 其具体操作 是将 型钢或强度较大的钢板外包在 需要加 固构件 的外部 , 在加 固地 下室钢 筋混凝 土粱时, 施工单位一般采 用的是湿式外包法 , 这 种方式在加 固的过 程中需要利用特殊 的粘 结材料进 行灌浆操作 ,常用的胶粘材料是 环氧树 脂, 利用这种材料将地下室的梁与型钢粘 结在一起 , 起到 了加 固的作用 , 还 增加 了顶梁 的受力面积 , 提高了其截面 的刚度 以及承载能力。 2 、 置 换 混 凝 土 加 固 法 处理严重 损坏混凝 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混凝 土置换法, 此方法 是先剔 除损坏 的混凝 土, 然后 再将新 的混凝 土置换进 去, 比原构件混凝 土置换时 的混凝 土强度等级应提 高一级, 且以 C 3 0为宜, 该 法的优 点与加大截 面法 相近, 且加 固后不影响建筑物 的净 空, 但 同样存在施工 的湿作业 时间长 的缺

某工程地下室结构上浮处理措施

某工程地下室结构上浮处理措施

某工程地下室结构上浮处理措施某工程地下室结构在建设后出现了上浮的问题,这给施工方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介绍某工程地下室结构上浮的原因及其处理措施。

上浮原因1.施工方案不合理导致浇筑不均匀2.施工时地下室内外压力差异过大3.地基沉降不均匀处理措施排水降压排水降压是在地下室下方挖掘并设置降压井,在井中安装降压装置,使得井内负压产生,降低地下室周边土体和地下水位的压力,使地下室下沉并防止浮升。

排水降压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安全稳定的处理措施,但需要对井体、井口和井内设备进行整改,且排水系统需要经常监控和维护。

紧固加固紧固加固是指采用混凝土桩、地钢支撑等加强地下室结构的稳定性,抵抗地下水位上升和土壤侧压所导致的地下室结构部分或全部浮起。

这种方式适用于地下水位升高较小的地区,操作简便,施工便利,无需大规模破坏现有结构。

防水隔离防水隔离是指在地下室外围建设防水墙、渗水帷幕等,遏制地下室四周的地下水进入结构内部,防止地下室上浮。

这种措施需要选用具有耐久性好、封闭性高的防水材料,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破坏地下室结构,且费用相对较高。

降低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位是调整地下水位为设计标高以内的一种方式。

这种措施适用于地下水位明显高于地下室结构底板的地区,通过排水、压力反渗透等方式降低地下水位以避免地下室上浮。

但这种方式需要在相应区域内实施,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且需要定期维护。

地下室结构上浮是因多种原因而导致的一种现象,针对不同的上浮原因选用相应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地下室上浮问题的出现。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加强对地基的监测,确保地下室工程质量。

上海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上海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DOI:10.16660/ki.1674-098X.2015.30.176上海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王会(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上海 200092)摘 要:该文的背景为上海市某高档楼盘地下室由于2015年6月份雨水特别集中,并且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地下水位升高,由于施工单位没有进行降水施工,同时地下室顶板未进行覆土,造成部分部位集中出现了地下车库上浮,最大达到400 mm,并且伴随着地下室的上浮,在这一区域出现了梁柱节点、梁基础底板节点混凝土开裂并破坏等症状,该文针对这一现象阐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处理事故的手段及处理结果,所做的工作对于类似的工程事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上浮 抗拔桩 加固 方案中图分类号:TU47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176-02图1 上浮部位顶板结构布置图图2 柱墩及抗拔桩布置图图3 部分构件损伤图1 工程简介该工程位于上海市闹市区,为一新开发的高档楼盘,所有的建筑均为高层住宅,其中地下车库的面积为3.6万m2,地下室为框架结构,柱距为8.1 m×8.1 m,地下室高度为4.4 m,顶板为梁板结构,板厚150 m m,上面设计覆土厚度为1.5 m,基础底板为筏板基础,底板厚度为500 m m,每个柱底有一柱墩,柱墩平面尺寸为4.0 m×4.0 m每根柱下有两根抗拔桩,每根抗拔桩的设计承载力为420 k N,顶板结构布置及桩的布置见图1、图2。

上海市2015年6月初,雨水特别集中,这段时间,雨水过后,地下水位最高处位于室外地面以下100 mm,基本上与室外地面持平,按照常规施工顺序若提前进行了地下室顶板覆土,则在上部重量与抗拔桩同时工作的前提下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

但是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覆土不能够提前进行,因此,为了防止地下室上浮并为了保证抗拔桩的安全必须在施工中进行降水,但是总包单位没有估计到这段时间的雨水来势凶猛,没有及时进行降水,因此,大雨过后发现有局部区域出现了大范围上浮,最大达到400 mm,伴随着上浮出现了结构开裂、混凝土损伤、构件破坏等现象,属于重大的工程事故。

地下室上浮的原因,处理方法,应急措施1888

地下室上浮的原因,处理方法,应急措施1888

地下室上浮的原因,处理方法,应急措施1888正式、专业风格1. 地下室上浮的原因1.1. 湿气过多:地下室通风不良,湿气无法排出,导致地下室内湿度升高。

1.2. 地下水位上涨:降雨量增加或地下水位上升,使得地下室受到水的浸泡。

1.3. 地基问题:地下室建筑时地基不稳固或地基沉降,导致地下室上浮。

1.4. 施工失误:地下室建筑施工中存在错误或不合格施工,导致上浮。

2. 地下室上浮的处理方法2.1. 排除湿气:改善地下室通风设施,增加通风口和排湿设备,保持地下室内空气流通。

2.2. 排除地下水:加固地下室外墙、地下室地面和地下室天花板,防止水的浸入。

修复地下室漏水问题,排水系统畅通。

2.3. 加固地基:采用加固地基技术,如地基处理、地基灌浆等,保证地基的稳固性。

2.4. 修复施工失误:针对施工错误或不合格施工进行修复和改进。

3. 地下室上浮的应急措施3.1. 紧急排水:在地下室发生上浮时,迅速排水,减轻地下室上浮的程度。

3.2. 紧急加固:在地下室上浮时,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减少地下室的移动或塌陷风险。

3.3. 通知相关部门:及时通知地方政府、建筑监管部门或专业施工队伍,寻求专业或技术支持。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和管理建筑行业,维护建筑安全和质量的政府部门或机构。

2. 地基处理:对地基进行加固或改进的工程技术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地基灌浆:通过注入特定材料,如水泥浆、膨润土等,对地基进行加固和改善的技术方法。

----------活泼、简洁风格1. 地下室上浮的原因1.1. 鬼使神差:地下室突然飘起,就好像有了生命一样,吓人不说还损坏了地下室内的设施。

1.2. 水上漂:下大雨的时候,地下室像个小船,随着地下水位的上涨,悄悄漂到了地面上。

1.3. 变身小傻瓜:建地下室的时候,施工人员粗心大意,地基处理问题没处理好,结果地下室变成了个小傻瓜。

1.4. 居心叵测:有些人非常坏,故意错过了地下室建筑规范,质量不合格导致地下室上浮,招人烦。

地下室上浮原因分析及加固处理措施

地下室上浮原因分析及加固处理措施

地下室上浮原因分析及加固处理措施摘要:国内许多高层建筑内部地下室上浮事故时有出现,特别是大面积地下室的不均匀上浮。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建筑内部的地下室上浮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处理方法,并详细介绍了采用压密注浆处理地下室上浮的施工方案。

希望为施工人员提供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地下室;上浮;原因分析;加固处理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加,地下室是建筑的重要功能之一,但地下室上浮现象造成结构严重受损的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影响正常的使用功能,而且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地下室上浮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寻找合理有效措施来解决此类问题,采取压密注浆法来来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和结合处的粘接力,从而进一步保证地下室整体结构的安全。

1 工程概况某商业广场,地下1层,地上5层,总建筑面积约50112㎡,其中地下1层面积约50023㎡。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完毕后,地下室未出现裂缝和渗漏现象,但经过连日的大雨,雨水渗入地下使地下室产生浮力,导致地下室出现裂缝,事隔几日,地下室裂缝迅速增多增宽。

最大上浮值为12cm。

根据地下室裂缝情况分析,为杜绝地下室继续上浮,决定采取压密注浆技术切断地下水连通道达到减小地下水浮力的效果。

2 地下室上浮原因分析通过对地下室上浮表现现状综合分析有以下三点原因。

1)该工程使用预应力管桩作为抗拔桩,管桩内壁为强度低的混凝土形成的光滑壁,预应力管桩截桩后在管桩内浇筑混凝土连接,相当于红酒瓶内的木塞,造成地下室与承台连接的桩抗拔功能基本丧失。

2)地下室顶板上覆盖土未完成,即进行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施工完成后形成一个无盖的但密封的盒子,类似船体,给地下室上浮形成另一个条件。

3)地下室底板以下为淤泥质土,在施工时,在淤泥质土上部先铺垫一层碎块石垫层,其次铺设一层混凝土垫层,再浇筑地下室底板;淤泥质土渗透系数极小,为相对隔水层,碎块石垫层在连续的降水作用下,随着雨水的不断渗入在地下室底板以下形成了一个连通的水力通道(见图1),这就给地下室上浮又创造了一个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工程地下室上浮原因及加固处理
张朝林
(福建晟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某在建工程地下室受到地下水浮力作用产生不均匀上浮,最大上浮量达到243mm,导致地下室柱梁板结构损伤。

通过对受损结构检测,分析上浮原因及结构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地下室结构进行永久性抗浮处理和结构加固处理,成功地解决了工程上浮事故问题。

关键词:上浮;损伤;裂缝;加固
1·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18989m2,平面上呈“L”形,从北至南依次由附楼(5 层)及主楼(15 层)组成,有一层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3996m2,主楼南面部位为纯地下室,建筑面积1264.9m2,地下室一层高4.0m,详见图1。

本工程地下室主楼部分采用梁板式筏板基础,基础板底厚700mm,纯地下室部分为独立基础加抗水板,基础板厚300mm,未设计抗浮桩,采用底板及顶板覆土及结构砼自重抗浮。

本工程于2010 年3 月9 日开工,2011年5 月10 日主体封顶,2012 年10 月28 日后浇带浇筑完毕后,准备回填土时,由于地下室排水不及时,外加下雨,地表水的入侵,地下水位升高,产生浮力,浮力大于砼自重,纯地下室部分局部上浮,部分梁、柱及现浇板产生裂缝。

该工程建设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层杂填土,透水性强、层厚1.3~1.7m;②层粉质粘土,透水性一般,层厚2.6m;③层含泥卵石,透水性好,层厚4.7m;④层粉质粘土,地下水的稳定水位1.8~3.1m,水位变化幅度约1.3m。

经现场检查发现,纯地下室中部拱起后有裂缝的柱数量较多,所有柱裂缝形
式基本相同,有2 根柱角柱头混凝土局部压碎,均为基础梁与柱交叉部位上方150mm左右,水平裂透,裂缝宽度0.50~1.10mm 之间,现场检测共发现8 根柱有裂缝,典型柱裂缝示意图见图2。

基础梁出现裂缝也是中间部位,竖向裂透,裂缝宽度0.82~2.20mm 之间,典型梁裂缝示意图见图3。

南面剪力墙中间跨多处开裂,并存在渗水现象。

裂缝宽度0.15~0.55mm,长度880~
2300mm 之间,东面剪力墙中部基础板底出现渗水现象,剪力墙裂缝示意图见图4。

地下室顶板多处开裂,也是集中在中部,并存在渗水现象。

裂缝宽度0.03~0.12mm,长度560~3150mm。

2 ·地下室上浮及裂缝成因分析
2.1原工程抗浮设计
本工程原设计采用“配重抗浮”的方法进行抗浮设计,即采用结构自重及基础部位和顶板上部的覆土来抵抗地下水浮力,没有考虑锚杆抗浮或抗拔桩进行抗浮设计。

2.2地下室上浮的主要原因
在地下室施工时有基坑支护、井点降水等措施,基坑内基本无水。

主体结构封顶,砖墙砌筑完成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地下室有两条后浇带,第一条后浇带分布在主楼和附楼交界处,第二条后浇带设在主楼和纯地下室交界处,两条后浇
带两侧均设有降水井,后浇带浇筑完后继续降水。

事故发生时,由于连日的大雨,地面排水系统不畅,正处于冬季,正常应该为干燥少雨季节,现场抽水也不是很到位,使地下水位急剧上升。

且事故发生时地下室底板未回填和顶板未覆土,主楼北面地下室由于结构砼自重大,处稳定状态,南面纯地下室部分设计为覆土抗浮,致使纯地下室部分的水浮力超过结构实际自重,产生向上浮力,使混凝土构件受损出现不同程度裂缝。

设计时对地下水位高度控制未提出对纯地下室部位的施工控制要求,也是本工程地下室施工阶段上浮的主要原因。

2.3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纯地下室部分地下停车库中间向上的浮力,使基础梁中部表面受弯、梁底受压产生相对较大的剪应力,相邻基础梁端部也产生跨递减的剪应力。

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剪切裂缝。

由于中间柱产生弯剪变形,使顶板中部与梁交接部位应力相对集中,使中部顶板产生裂缝。

顶板设计厚度为180mm,梁高800~1000mm,基础高1000mm,柱截面尺寸为550mm×550mm,梁刚度明显大于柱刚度,纯地下室部分地下停车库中间的上浮作用会对柱底部和顶端产生水平推力,在柱底部和梁端产生剪切裂缝。

由于地下室周边回填土对剪力墙和周边主楼,附楼对地下室起到了约束作用,导致地下室上浮状态中间大,四周小。

3 ·施工抗浮降水卸压处理技术措施
⑴设置沉降观测点30 个,观测时间在抽(降)水期间日测2 次,结构回落近于稳定后每月二次。

⑵在室内地下室底板中部设2 个直径φ53mm圆孔自溢(泄)水,并在孔周砌蓄水池,供抽水外排。

⑶在大楼建筑室外周边新增6 个抽水井,采用人工挖孔方式,深度挖至地下室底板下500mm,进行抽水降水。

经过上述措施的初步处理,地下室底板和顶板中部弓起部位缓慢回落,经过4 天的处理后,底板和顶板最大上浮量由原来的243mm 降至为50mm 左右,结构上浮得到了初步较好的控制。

同时构件随着结构的复位,裂缝宽度变小甚至闭合。

4·对受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鉴于施工现场各部位产生裂缝特征,仔细记录裂缝宽度、长度及深度,数据根据裂缝部位特征及破坏程度有针对性做出裂缝修复方案,加固方案处理原则:
⑴梁:底板梁裂缝出现在中部,结构受损支座没有影响,可采用碳纤维布处理,顶板梁根部出现裂缝,安全度下降较大,有斜裂缝,采用粘钢加固。

⑵板:底板加固先用环氧树脂封闭后再增设一道柔性防水层以防裂缝复发。

⑶柱:微小裂缝采用环氧树脂封闭,柱上、下端出现裂缝的采用外包钢,单边非贯通缝可直接用环氧树脂封闭,裂缝长且贯通应灌结构裂缝专用胶封闭后,再贴碳纤维布。

具体加固措施施工要点如下:
⑴裂缝灌浆
基层处理→裂缝表面封闭、安设裂缝→灌浆→拆除底座、恢复基层厚状。

①用钢丝刷或角磨机清除裂缝周围粉刷层,直至露出砼基层表面。

②沿裂缝走向每隔300mm 设置一注浆底座,用结构胶贴安设底座,使其中心对准裂缝。

③用环氧树脂将裂缝封严,贯穿裂缝两面均要封闭。

④环氧树脂固化后将注入器装上灌注胶,并安装在底座上,慢慢加压使裂缝内胶水充分饱满。

⑤胶水在常温下养护72 小时固化,然后清除注胶底座。

⑵外包型钢———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料截面加大法加固施工工艺。

①钢构套加固柱时,应在柱四角外贴角钢,角钢应与外围的扁钢缀板焊接。

当遇楼板时,角钢应穿过楼板,梁、柱交接部位,外加加强型角钢锚固。

②角钢上、下两端应有可靠的连接或锚固。

对柱的加固,角钢下端应锚固于基础中;中间应穿过各楼板,上端应伸至加固层的顶板底;若相邻两层柱的尺寸不同,可将上下柱型钢交汇于楼面,并利用其内外间隔嵌入厚度不小于10mm 的钢板焊成水平钢框,与上下柱角钢及上柱子钢箍相互焊接固定。

③加固前应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梁上的活荷载。

④原有的梁、柱表面应清洗干净,采用环氧树脂压力灌浆封闭裂缝。

⑤楼板凿洞时,应避免损伤原有钢筋。

⑥构架的角钢应采用夹具在两个方向夹紧,缀板应分段焊接。

⑶碳纤维布加固施工技术要求
①对被粘贴部位的混凝土构件表面进行处理,用砂轮或角磨机打磨混凝土表面以除去表面疏松层及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新的混凝土界面,并用压缩空气将表面浮灰清除干净,经清理打磨后的混凝土表面,若局部有凹陷,应先用修补砂浆填充找平。

②碳纤维布转角粘贴时,对梁棱角应打磨成圆弧角,进行圆化处理,圆弧角的半径梁应≥20mm、柱应≥25mm。

③应采用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且在表面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找平处理;找平层表面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粘贴碳纤维布。

④将粘贴纤维布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采用
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多层粘贴时应在纤维表面的浸渍树脂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下一层粘贴。

⑷聚合物砂浆修补施工工艺
工序如下:施工准备工作→基层处理→涂刷界面剂→涂抹聚合物砂浆。

①施工准备工作
清理施工工作面障碍,搭设脚手架,对要使用的材料、机具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②基层处理
先凿除混凝土构件表面疏松层,并对混凝土构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钢筋采用钢丝刷进行除锈处理。

③涂刷界面剂
涂刷前24h,施工人员应对原混凝土构件表面洒水以使其充分湿润,在喷涂聚合物砂浆前,均匀涂刷界面剂于混凝土构件表面。

④涂抹聚合物砂浆
按配比要求配置高强度聚合物砂浆,分层涂抹于待修整的加固构件,每道厚度以不大于10mm 为宜。

后一道喷抹应在前一道初凝后进行,最后喷抹之前的一层或几层应保持粗糙面,以便于层与层之间达到更好的结合效果,最后一层一次抹平收光。

梁、柱棱角部位应做好收抹灰收边,楼板应做到修补后平整,满足碳纤维布粘贴施工要求。

5 ·结束语
本工程地下室经加固处理后,根据沉降观测数据,未再产生结构沉降不均匀问题;裂缝封闭加固后,增设一道柔性防水层,解决底板受损后二次受力渗水等问题。

因异常气候的暴雨排水及地表水等室外排水措施不当,使地下室周围积水汇聚增多,地下水位急剧上升,均可导致未采用抗浮措施或筏板式基础类型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产生上浮的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施工人员在上述基础类型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采取基坑合理设置排水点,缓浇后浇带,地下室与基坑间预留孔洞,无上部建筑物的地下室底板及上部应及时按设计要求覆土等措施来预防和解决地下室的上浮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