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秋点兵全诗的意思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文言文辛弃疾《破阵子》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辛弃疾《破阵子》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辛弃疾《破阵子》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译文:在醉酒之中,我挑亮油灯,端详宝剑,梦醒时,扎在一起连接的军营都吹响了号角。

在军营里,分赏给部下大块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演奏着边塞雄壮的军歌。

秋高气爽,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

战马像的卢一样飞快的奔驰,利箭射出,弓弦像震雷一样惊响。

本想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统一大业,赢得生前死后的美名声。

可惜现在满头白发已经丛生!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

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

他一生不得志,五十多岁才状元及第,第二年就死了。

他俩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所排斥、打击的人物。

宋淳熙十五年,陈亮与辛弃疾曾经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他们的计划全都落空了。

这首词可能是这次约会前后的作品。

这词全首都写军中生活,也可以说是写想象中的抗金军队中的生活。

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

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

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

上句是看,此句是闻。

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

“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

《晋书》载:王顗有牛名八百里,常莹其蹄角,王济与王顗赌射得胜,命左右探牛心作炙。

“麾”是军旗。

全句的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

“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

古代的瑟有五十弦。

辛弃疾的《破阵子》古词赏析

辛弃疾的《破阵子》古词赏析

辛弃疾的《破阵子》古词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弃疾寄给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顾了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愤心情。

上片写军容的威武雄壮。

开头两句写他喝酒之后,兴致勃勃,拨亮灯火,拔出身上佩戴的宝剑,仔细地抚视着。

当他睡觉一梦醒来的时候,还听到四面八方的军营里,接连响起号角声。

“角”,古代军队的乐器,如同今天的军号,有竹、铜、牛角等制品。

三、四、五句写许多义军都分到了烤熟的牛肉,乐队在边塞演奏起悲壮苍凉的军歌,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着全副武装、准备战斗的部队。

古代有一种牛名叫“八百里驳”。

“八百里”,这里代指牛。

“麾[ huī] 下”,即部下。

“炙”[ zhì ] ,这里是指烤熟的牛肉。

古代的一种瑟有五十弦,这里的“五十弦”,代指各种军乐器。

下片前两句写义军在作战时,奔驰向前,英勇杀敌;弓弦发出霹雳般的响声。

“作”,与下面的“如”字是一个意思。

“的卢”,古代一种烈性的快马。

三国时代,有这样的故事:刘备带兵驻扎在樊城(今河北省襄樊市),刘表不信任他,曾请他赴宴,想在宴会上捉拿他。

刘备发觉这个阴谋后,便从宴会上逃出。

他所乘的马名叫的.卢。

在他骑马渡襄阳城西檀溪水时,的卢溺在水中,走不出来。

刘备非常着急地说:“的卢,今天有生命危险呵,应当努力!”于是,的卢马一跃三丈,渡过溪水,转危为安。

“马作的卢”,是说战士所骑的马,都象的卢马一样好。

“了却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

“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说:我要博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

也就是说,他这一生要为抗金复国建立功业。

这表现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

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意思是说:可惜功名未就,头发就白了,人也老了。

为什么在沙场在秋天点兵

为什么在沙场在秋天点兵

为什么在沙场在秋天点兵“沙场秋点兵”,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概为失意闲居于江西时所作:“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指:牛)分麾下炙,五十弦(指:乐器)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作:像……一样。

的卢:马名),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意思是说:醉梦里挑亮油灯抚看宝剑,梦里又回到了当年的营垒,号角连声响起。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军乐演奏着北疆歌曲。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的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飞快,弓箭离弦如雷震耳。

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失地大业,身后留名,可惜已成白发老人了。

为什么在“沙场”。

古代中国王朝西北屡遭入侵,塞外荒漠地带战事频仍,东南海洋则是天然屏障,于是,“沙场”就成为“战场”的代名词,又如,“醉卧沙场君莫笑”。

那时候麦哲伦还没有开始环球试航,海外入侵狂潮还没有掀起,如果战事多发生在海上,则今天也许就用“海上”指代战场了。

不同的是,今天阅兵不再骑马弯弓,也没有“当年的烤牛肉”……为什么在“秋天”。

古人认为:秋天充满萧杀之气,不像今天的“金秋十月”被认为是美丽的风景。

《礼记》中写道:“孟秋之月,征不义,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古代迷信盛行,做什么事一般要讲究契合天地万物规律,讲究四时五行。

于是,武力征讨、正法之事一般都在秋天或秋后举行。

还或许,在农耕时代,做这种事情,在秋后农闲时节更为方便吧。

“秋后问斩”、“秋后算账”……道理亦然。

午休与数同事闲步消食,论及此事,时记忆不全,晚,回来粗略考究,挂一漏万,抛砖引玉,欢迎异义补充。

就此搁笔,不觉瞌睡,竟然高兴得失眠,原因是想起同事张娜下班发现自己停车被贴条罚款,而就在此事几分钟之前,她看见我停的车被堵着急赶路无法开出,举起手朝我做一个得意的动作,仅一个词“噢耶”转身离去,气得我青筋暴跳,浑身颤抖,不料很快她就被“噢耶”……除了笑得肚疼,全身哪都不疼,哈哈哈~~。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译文及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由辛弃疾所创作的。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把烤好的牛肉分给部下,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注释醉里:醉酒之中。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

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

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八百里:指牛。

《世说新语·汰侈》篇:“王君夫(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

王武子(济)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

’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

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脔便去。

”韩愈《元和圣德诗》:“万牛脔炙,万瓮行酒。

”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诗:“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

”《云谿友议》卷下《杂嘲戏》条载李日新《题仙娥驿》诗曰:“商山食店大悠悠,陈䵮䭔饠古䭃头。

更有台中牛肉炙,尚盘数脔紫光毬。

”麾:军旗。

麾下:指部下。

炙:烤肉。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沙场:战场点兵:检阅军队。

马作的卢(dì lú)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翻译及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翻译及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翻译及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翻译及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朝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注释醉里:醉酒之中。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

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

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

《世说新语·汰侈》篇:“王君夫(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

王武子(济)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

’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

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脔便去。

”韩愈《元和圣德诗》:“万牛脔炙,万瓮行酒。

”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诗:“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

”《云谿友议》卷下《杂嘲戏》条载李日新《题仙娥驿》诗曰:“商山食店大悠悠,陈??饠古?头。

更有台中牛肉炙,尚盘数脔紫光毬。

”麾:军旗。

麾下:指部下。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指悲壮粗狂的军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赏析及翻译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赏析及翻译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赏析及翻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赏析及翻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赏析及翻译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把烤好的牛肉分给部下,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注释醉里:醉酒之中。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

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

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八百里:指牛。

麾:军旗。

麾下:指部下。

炙:烤肉。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沙场:战场点兵:检阅军队。

马作的卢(dì lú)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

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

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作:像,如。

霹雳(pī lì):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了(liǎo)却:了结,完成。

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赢得:博得。

身后:死后。

可怜:可惜。

思想感情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之间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虽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激烈。

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体现作者壮志难酬、心中愤懑不平的感情。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五篇模版]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五篇模版]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五篇模版]第一篇:《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作品原文破阵子⑴·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⑵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⑶,梦回吹角连营⑷。

八百里分麾下炙⑸,五十弦翻塞外声⑹。

沙场秋点兵⑺。

马作的卢飞快⑻,弓如霹雳弦惊⑼。

了却君王天下事⑽,赢得生前身后名⑾。

可怜白发生⑿!作品注释⑴破阵子: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出自《破阵乐》,后用为词牌。

⑵陈同甫:陈亮(1143—1194),字同甫,南宋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人。

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结为挚友。

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

⑶挑灯:把灯芯挑亮。

看剑:抽出宝剑来细看。

⑷梦回:梦里遇见,说明下面描写的战场场景,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角:军中乐器,长五尺,形如竹筒,用竹、木、皮、铜制成,外加彩绘.名目画角。

始仅直吹,后用以横吹。

其声哀厉高亢,闻之使人振奋。

⑸八百里:牛名。

《世说新语·汰侈》载,晋代王恺有一头珍贵的牛,叫八百里驳。

分麾(huī)下炙(zhì):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

麾下:部下。

麾:军中大旗。

炙:切碎的熟肉⑹五十弦:原指瑟,此处泛指各种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⑺沙场:战场。

秋:古代点兵用武,多在秋天。

点兵:检阅军队。

⑻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

沙场秋点兵赏析

沙场秋点兵赏析

沙场秋点兵赏析《沙场秋点兵》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婉约抒情的杂诗,此诗描绘的是九月接近冬季,瘙痒的士兵们正在漫长而棘手的训练中挣扎着,但却仍然有着令人惊叹的坚韧和斗志。

此词抒发出了苏轼关于沙场上士兵们苦行善战的敬佩之情,反映了宋朝一般人的心情,奠定了他作为宋诗的巅峰状态,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历史角度看,“沙场秋点兵”也是时代背景的反映,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期,士兵的征兵制度也比较完善,兵心还显得很刚强。

人员征兵系统多采用“秋点兵”的方式,被秋点兵的士兵多为乡里人,但他们受到皇帝宠爱,当参加政治考试时也会受到很大的优惠。

宋朝时基本上分为每两年训练和派遣士兵参战,每三年一次全部秋点兵,被秋点兵的士兵每人都要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即“秋点兵两石”,由于苏轼本身也曾被秋点兵,因此他在此词中写道“谩感九月官军列,连岁年岂不争列”,抒写出自身的悲哀心情。

苏轼的“沙场秋点兵”则巧妙地将壮阔的沙场景象与敬重士兵义士的坚贞士志相结合,把士兵的苦难抒写得淋漓尽致,深刻的反映出了当时士兵的英雄气概。

有人说,诗歌是民族的精神,“沙场秋点兵”恰恰体现出宋代士兵忘我的英雄气息,充分体现了宋朝士人骨气、弘扬着英雄精神。

另一方面,从文学角度来看,“沙场秋点兵”更是把士人的形象描绘得非常逼真生动,苏轼在此诗中用鲜明的概念、优美的比喻、细腻的形容,通过叙述士兵们苦行的惨状,把宋朝士兵的勇气、忠义、不屈不挠的精神,描绘得非常生动。

“军器犹在腰间别,谩不敢忘却死节”,写出了士兵们临危不乱,只想着见到大禹矣的心思;“枯槁风尘同嘶鸣,岁岁此声此消息”,写出了一夜之间士兵们变得憔悴苍老,他们怀揣无数梦想来到家乡,却改变不了乡里人的颜色的悲哀状况。

至于“沙场秋点兵”的技巧,由于它的诗句简练,每句都是表达强烈的紧凑感,所以很容易被读者理解,而且它还遵循了古代诗词的写法,通过隐含极其凝练的寓意,尤其是那怀有梦想的却得不到满足的悲凉情绪,深深地影响读者的心灵。

八百里分麾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兵八百里的意思

八百里分麾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兵八百里的意思

【主题】解读“八百里分麾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兵”这句古诗的内涵和历史背景【内容】1.古诗“八百里分麾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兵”是南朝梁代诗人萧衍所作。

2.这句诗源自《文思泉韵》中的《宿山寺窗听法师戏咏》,在山寺窗听法师半夜吟咏的情境中,描绘了边塞的景象。

3.“八百里分麾”充分展现了古代军事中的严谨和纪律,这是对军队整齐列阵的描绘。

当时的军队分为若干部分,每部都由一个麾下分支,形成了整齐划一的队伍。

4.“五十弦翻塞外”则表现了塞外的广阔和辽阔,五十弦是指琵琶的琴弦,用以形容壮丽的风景绝妙的雅致。

5.“声沙场点兵”则是形容了边塞的风沙如同鼓点般有力,构筑起雄壮的场面,而点兵则表现了战争的紧迫和军队的整装待发。

6.这句诗反映了古代边疆战争时军队的整齐划一和严谨纪律,以及边塞的广袤和阔远气势,展现了当时的军事文化和边塞风貌。

7.从历史背景来看,南朝时期正值南北朝纷争时期,边塞战争频繁。

而诗中所描绘的“八百里分麾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兵”正是当时边疆战争的真实写照,歌颂了军队的纪律和边塞的壮丽风光。

8.当时的南朝梁代,战乱频繁,边疆战争几乎是常态,因此萧衍以此为题材,旨在表达对军队和战争的赞美,表现了当时社会对军事和战争的重视。

9.“八百里分麾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兵”这句古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历史背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对古代军事和边塞风光的真实记载,更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军队和战争的生动写照和赞美之情。

南朝梁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

由于各种原因,朝野纷争不断,战乱频发,边疆战争更是不绝于耳,成为当时社会的常态。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萧衍创作了“八百里分麾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兵”这句千古名句,展现了当时军队和边塞的真实面貌,蕴含了深刻的内涵和历史的厚重背景。

我们来解读“八百里分麾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兵”这句诗的内涵。

诗中“八百里分麾”一词,描绘了古代军队整齐的列阵和严谨的纪律。

沙场秋点兵秋字的表达效果

沙场秋点兵秋字的表达效果

沙场秋点兵秋字的表达效果“沙场秋点兵,秋风清,秋月明。

驱驰着洒满秋色的画卷,犹如远古时兵临城下般凛冽。

沙场秋点兵,这是一首名为《沙场秋点兵》的古老战歌,据说这首歌曲是明朝的名将和大臣班超的诗作,他被誉为“战史奇杰”,他的文字影响了后世的人们,也激起了他们的爱国和忠贞之心。

此歌乃比喻兵者,武将乃心,象征士气。

此歌歌谣中,用秋字来形容此时此刻,用秋字来表达心情,此时此刻,淋漓注释着秋的深情,渲染着沙场的兴衰壮丽,不仅贴切的形容了兵士的心态,更是把秋当季的感恩之情心灵扎根,萦绕回忆。

此歌歌谣之中,细腻的表达了沙场兵士们繁忙的生活,每个字句都蕴藉着深邃而又高洁的士气,尤其是“秋风清,秋月明,驱驰着洒满秋色的画卷”,简洁而又感人。

这句话以及这首歌曲,传承着“忠贞之心,一心一意,不惧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给后人以氩持和景仰。

秋,是褪去夏日暑热,拥抱冬日温暖的季节;秋,是夏末之际老去新生的印记;秋,是岁月素静,绽放芳华的季节;秋,是绿色的杨柳叶般心情,是清新的秋风拂面的温暖。

在歌曲中,秋字表达的不仅仅是此时此刻的节气,而是让万物沉淀,让芳菲凋零的自然之美,将一种深沉的情调表达的淋漓尽致。

几句精彩的歌词,把秋天的思绪勾勒得淋漓尽致,让秋天的意象成为大家心中的景致,跃动着欢乐与悲伤,唤醒着青春与梦想,那种怀旧又激励的气氛,让人沉醉其中,恍惚间仿佛置身在沙场,领略兵士的殷切情意,深深的感受到爱国的斗志和忠贞的精神。

回顾历史,时光荏苒,但沙场秋点兵以及歌曲《沙场秋点兵》所表达的情怀与志向却一直流传至今,被新一代度假不断被传扬,用秋字给人以温暖,让爱国和忠贞之心延续下去,真是一件很壮观的事情。

最后,不管是什么时候,张灯结彩,喧嚣热闹,大家都要怀着“忠贞之心,一心一意,不惧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奔赴沙场。

让芳华传承着志向,岁月静好不留痕迹,把秋的深情继续表达,让我们把爱国和忠贞之心以沙场秋点兵秋字的表达效果爬上心头!。

2023年文学_破阵子古诗词鉴赏

2023年文学_破阵子古诗词鉴赏

2023年破阵子古诗词鉴赏2023年破阵子古诗词鉴赏1《破阵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赏析】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

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

《破阵子》便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一首以抒壮怀的词。

词中追忆了昔日起义军豪迈壮阔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

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

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

真切地表现了词人此时内心的郁愤。

上句是看,此句是闻。

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

麾是军旗。

全句的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

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

两句进一步渲染军中的战斗气氛,部队给养充足,官兵同甘共苦,一起分那些食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响雄壮的战歌,以鼓舞斗志。

沙场秋点兵,只用五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写出了雄壮威武的阵容,再现了词人立马阵前,点兵授令的形象。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马作的卢飞快,的卢,骏马名。

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

这两句连用两个比喻,让我们好象看到的卢快马在飞驰电掣般前进,强弓劲矢在霹雳般震响。

一幅风尘蔽日、金鼓匝地的战斗情景便跃然纸上,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历历如在目前。

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

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

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

八百里典故

八百里典故

八百里典故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武侯是诸葛亮的谥号,在后人看来,他最为人称道的成就是治蜀,他的政治才能无可争议,但谁又注意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呢?隆中对之前,诸葛亮曾有两大憾事,一是荆州未得,二是未出隆中便有天下三分之势。

然而,从此以后,这两件事的先后顺序发生了改变:荆州得了,先主死于白帝城,孙权接位,后来隆中对策被采纳,荆州问题便不是重点了;直至赤壁之战,曹操退走北方,南方已经得到安定,诸葛亮这才真正开始平定南方。

平定南方后,诸葛亮接连取得了平定孟获、七擒七纵孟获、智激周瑜、空城计等战役,建立了蜀汉基业,功高盖世。

然而天妒英才,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之时,竟被刘备无情召回。

这一去,便是五年。

“隆中对”指的是刘备与诸葛亮的一次谈话。

当时,刘备占据荆州,西有益州,东有汉中,自认为大业可成,于是便与群臣讨论统一天下之计,众人莫衷一是,其中陈群向刘备举荐诸葛亮,说他贤能,乃管仲、乐毅之类的人物,而且更有才者在其子诸葛乔,刘备也认为诸葛亮的确堪当重任。

之后,刘备派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领兵南征。

南征途中,诸葛亮劝刘备联合孙权,共抗曹操,然而却遭到刘备拒绝,于是诸葛亮返回荆州,上表给刘备,提出夺取西川之地作为根据地,进而平定天下的方略。

之后,刘备听取了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亲率大军攻打西川。

其间,诸葛亮采取攻心战术,化解了张松献城之计,并推荐马良为出使东吴的使者。

诸葛亮虽屡战屡胜,但终因势单力薄,未能攻克西川,故此又上书给刘备,希望能得到荆州大郡。

后来,曹操退兵,留下蔡瑁张允等人守卫荆州。

刘备临行之前,拜诸葛亮为丞相,让其坐镇荆州。

这一决定,奠定了他治蜀的基础。

“用事如有不知,前后受其敌矣。

”后人赞扬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典故,却鲜有人知道,在平定南方之后,诸葛亮还奉命平定了两广,并在古藤之战中重创邓艾,擒获两人,尽复先主失地,亦是让人惊叹。

《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更是让后人感慨万千。

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全诗

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全诗

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全诗
【正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古诗赏析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古诗赏析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古诗赏析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古诗赏析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赏析:满怀家国之愁,壮志未酬的词人在友人纵谈离去之后,借酒浇愁愁更愁,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当年战斗的情境。

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

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

原来战士们正在沙场点兵!在词人的笔下,看似信手拈来的点兵场面,火热的战斗激情却自然喷涌而出。

一个「连」字,透出声势之豪壮,军容之整肃。

「八百里」、「五十弦」佳对天成,与「吹角连营」相辅相成,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

下片以两个特写镜头开始:骏马飞快,箭如霹雳,惊心动魄。

马与箭两个具典型意义的事物,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得历历如画。

这一切都是为了「了却」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是为了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前身后名」!读到此,有声有色,酣畅淋漓的点兵场面,斩将擎旗的英雄战士,「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赤胆忠心,无一不跃然纸上,然而一个陡转——「可怜白发生」!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了现实的深渊。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

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更令人感慨与寻思。

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难词注释]①陈同甫:陈亮(1143-1194),字同甫,辛弃疾的好友。

富有才华,坚持抗金,终生未仕。

为南宋豪放词派的重要词人。

②麾下:指部下。

麾,军旗。

炙:烤熟的肉。

③的卢:一种烈性快马。

传说刘备在荆州遭遇危险,骑的卢「一跃三丈」而脱险。

马作的卢飞快全诗

马作的卢飞快全诗

马作的卢飞快全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翻译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及翻译赏析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及翻译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及翻译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古诗简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翻译/译文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

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注释⑴破阵子: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出自《破阵乐》,后用为词牌。

⑵陈同甫:陈亮(1143—1194),字同甫,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人。

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结为挚友。

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

⑶挑灯:把灯芯挑亮。

看剑:抽出宝剑来细看。

⑷梦回:梦里回到,说明下面描写的战场场景,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角:军中乐器,长五尺,形如竹筒,用竹、木、皮、铜制成,外加彩绘.名目画角。

始仅直吹,后用以横吹。

其声哀厉高亢,闻之使人振奋。

⑸八百里:牛名。

《世俗新语·汰侈》载,晋代王恺有一头珍贵的牛,叫八百里驳。

分麾(huī)下炙(zhì):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

麾下:部下。

麾:军中大旗。

炙:指烤熟的肉,这里指烤肉吃。

⑹五十弦:原指瑟,此处泛指各种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从纸上谈兵到沙场秋点兵

从纸上谈兵到沙场秋点兵

从“纸上谈兵”到“沙场秋点兵”●杨勇根“纸上谈兵”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其本意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历来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和不能成为现实。

“沙场秋点兵”出自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古来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现如今,企业管理亦同打仗,项目未上,方案先行。

方案预控,制定方案关键;制定方案,恰似“纸上谈兵”,不是在纸上谈论打仗,也不是空谈理论,而是在理论层面上全方位超前分析共性趋向问题,提出预防,进行解决实际问题。

公司通过多年的管理实践证明:管理策划和制定的方案其可行性,决定执行度。

胸中有丘壑,沙场秋点兵。

丘壑明是地形,暗是方案,是地形决定方案,而不是方案硬套地形。

倘若单纯地“纸上谈兵”,即使再好的方案不付诸实施,还是停留在空谈的界面上;倘若单纯地“沙场秋点兵”,即使再好的战绩不提升理论,还是类同于作秀,走过场,不能指导以后的工作。

倘若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纸上谈兵”——“沙场秋点兵”为小循环,多循环几次,不断跟进,不断改进和总结,方能步入是用兵之道——“理论联系实际”的佳境!根据既定的方案,进行实地作战实施或演练之前,我们要明白:如何制定方案呢?首先要进行正确的选择。

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该方案的具体和清晰程度。

这需要你深入现场或广泛征求别人的意见以确保这些方案符合实际。

在考虑每项方案的时候,你都应该向自己提出以下四个问题:◆这个方案是否与现场情况一致?◆我们的组织是否拥有足够的条件来执行这项方案?◆我们是否在寻求方案的时候过于贪婪了?◆这项方案能否给我们带来利润?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你要充分征求其他领导以及人员的意见。

诗词赏析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诗词赏析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必考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注释】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

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

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

麾下:指部下。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指悲壮粗狂的军乐。

沙场:战场点兵:检阅军队。

作:像,如。

霹雳(pī lì):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了(liǎo)却:了结,完成。

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赢得:博得。

身后:死后。

可怜:可惜。

【赏析】这是辛弃疾寄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顾了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愤心情。

上片写军容的威武雄壮。

开头两句写他喝酒之后,兴致勃勃,拨亮灯火,拔出身上佩戴的宝剑,仔细地抚视着。

当他睡觉一梦醒来的时候,还听到四面八方的军营里,接连响起号角声。

“角”,古代军队的乐器,如同今天的军号,有竹、铜、牛角等制品。

三、四、五句写许多义军都分到了烤熟的牛肉,乐队在边塞演奏起悲壮苍凉的军歌,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着全副武装、准备战斗的部队。

古代有一种牛名叫“八百里驳”。

“八百里”,这里代指牛。

“麾下”,即部下。

“炙”,这里是指烤熟的牛肉。

古代的一种瑟有五十弦,这里的“五十弦”,代指各种军乐器。

下片前两句写义军在作战时,奔驰向前,英勇杀敌;弓弦发出霹雳般的响声。

辛弃疾《破阵子》中考语文备考复习2021

辛弃疾《破阵子》中考语文备考复习2021

辛弃疾《破阵子》中考语文备考复习2021同学们学语文所为何事?我以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辛弃疾《破阵子》中考语文备考复习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辛弃疾《破阵子》中考语文备考复习2021另造新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注释】1)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

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

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2)麾:军旗。

麾下:指部下。

3)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4)沙场:战场5)点兵:检阅军队。

6)身后:死后。

7)可怜:可惜。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怜已成了白发人!容易读错的常用字(按音序排列)X1.膝盖xī2.檄文xí3.狡黠xiá4.厦门xià5.纤维xiānwéi6.翩跹xiān7.屡见不鲜xiān8.垂涎三尺xián9.勾股弦xián10.鲜见xiǎn11.肖像xiào12.采撷xi é13.叶韵xiè14.纸屑xiè15.机械xiè16.省亲xǐng17.不朽xiǔ18.铜臭xiù19.星宿xiù20.长吁短叹xū21.自诩xǔ22.抚恤金xù23.酗酒xù24.煦暖xù25.眩晕xuànyùn26.炫耀xuàn27.洞穴xué28.戏谑xuè29.驯服xùn30.徇私舞弊xùnY1.倾轧yà2.揠苗助长yà3.殷红yān4.湮没yān5.筵席yán6.百花争妍yǎn7.河沿yán8.偃旗息鼓yǎn9.奄奄一息yǎn10.赝品yàn11.佯装yáng12.怏怏不乐yang13.安然无恙yàng14.杳无音信yǎo15.窈窈yǎotiǎo16.发虐子yào17.耀武扬威yào18.因噎废食yē19.揶揄yéyú20.陶冶yě21.呜咽yè22.摇曳yè23.拜谒yè24.笑靥yè25.甘之如饴yí26.颐和园yí27.迤逦yǐlǐ28.旖旎yǐnǐ29.自怨自艾yì30.游弋yì31.后裔yì32.奇闻轶事yì33.络绎不绝yì34.造诣yì35.友谊yì36.肄业yì37.熠熠闪光yì38.一望无垠yín39.荫凉yìn40.应届yīng41.应承yìng42.应用文yìng43.应试教育yìng44.邮递员yóu45.黑黝黝yǒu46.良莠不齐yǒu47.迂回yū48.向隅而泣yú49.愉快yú50.始终不渝yú51.逾越yú52年逾古稀yú53.娱乐yú54.伛偻yúlǚ55.舆论yú56.尔虞我诈yú57.囹圄yǔ58.参与yù59.驾驭yù60.家喻户晓yù61.熨贴yù62.寓情于景yù63.鹜蚌相争yù64.卖儿鬻女yù65.断瓦残垣yuán66.苑囿yuànyòu67.头晕yūn68.允许yǔn69.晕船yùn70.酝酿yūnniàngZ1.扎小辫zā2.柳荫匝地zā3.登载zǎi4.载重zài5.载歌载舞zài6.怨声载道zài7.拒载zài8.暂时zàn9.臧否zāngpǐ10.宝藏zàng11.确凿záo12.啧啧称赞zé13.谮言zèn14.憎恶zēng15.赠送zèng16.驻扎zhā17.咋呼zhā18.挣扎zhá19.札记zhá20.咋舌zh à21.择菜zhái22.占卜zhān23.客栈zhàn24.破绽zhàn25.精湛zhàn26.颤粟zhàn27.高涨zhǎng28.涨价zhǎng29.着慌zháo30.沼泽zhǎo31.召开zhào32.肇事zhào33.折腾zh ē34.动辄得咎zhéjiù35.蛰伏zhé36.贬谪zhé37.铁砧zhēn38.日臻完善zhēn39.甄别zhēn40.箴言zhēn41.缜密zhěn42.赈灾zhèn43.症结zhēng44.拯救zhěng45.症候zhèng46.诤友zhèng47.挣脱zhèng48.脂肪zhī49踯躅zhízhú50近在咫尺zhǐ51博闻强识zhì52标识zhì53质量zhì54脍炙人口zhì55鳞次栉比zhì56对峙zhì57中听zhòng58中肯zhòng59刀耕火种zhòng60胡诌zhōu61啁啾zhōu62压轴zhòu63贮藏zhù64莺啼鸟啭zhuàn65撰稿zhuàn66谆谆zhūn67弄巧成拙zhuō68灼热zhuó69卓越zhuó70啄木鸟zhuó71着陆zhuó72穿着打扮zhu ó73恣意zì74浸渍zì75作坊zuō76柞蚕zu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场秋点兵全诗的意思
“沙场秋点兵”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注释】
1、沙场:战场
2、点兵:检阅部队
【翻译】
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

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

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

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

他安
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

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公元1188年,辛
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

此词当
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

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

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

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说明。

“此时无声胜有声”。

用什么样的“说明”也难以比这无言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

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
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

吃“醉”
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

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

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

“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

”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
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

这号角声,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

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

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三、四两句,可以不讲对仗,词人也用了偶句。

偶句太多,容易显得呆板;可是在这里恰恰相反。

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

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

这个“秋”字下得好。

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按谱式,《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片”构成的。

后片的起头,叫做“过片”,一般的写法是: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换意”,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落,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

辛弃疾却往往突破这种限制,《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如此,这首《破阵子》也是如此。

“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

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这是一场反击战。

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

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当为“壮”也。

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

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

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

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

……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

然而没有谁“可怜”他。

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同甫是陈亮的字。

学者称为龙川先生。

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

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冬天,他到上饶访辛弃疾,留十日。

别后辛弃疾写《贺新郎》词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

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

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
“壮志难酬”的悲愤。

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

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

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

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

《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

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

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

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

“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

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

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样的结构不但宋词中少有,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

这种艺术手法
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

但是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不是故意卖弄技巧、追求新奇,这种表达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

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这绝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