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重点总结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重点总结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重点总结
一、绘画基础知识
1. 色彩基础:
- 主要颜色有红、黄、蓝。

- 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颜色。

- 暖色调和冷色调。

2. 线条基础:
- 实线、虚线、粗细线。

- 直线、曲线。

- 画笔的运笔技法。

二、绘画技法
1. 素描:
- 基本素描技法,如描线、留白、遮挡。

- 素描中的明暗关系。

- 颜料和工具的运用。

2. 水彩画:
- 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如干、湿画法。

- 调色、上色、过渡。

- 不同画面效果的表现方法。

3. 图示画:
- 物体的比例和形状。

- 透视和构图。

- 人物和动物的特点表现。

三、美术欣赏
1. 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
- 线条、色彩、形状、空间等。

- 表现主题和情感的手法。

- 不同艺术流派的风格特点。

2. 著名艺术家和作品:
- 莫奈的《睡莲》,达利的《记忆的永恒》等。

- 了解艺术家的背景和作品的主题。

- 欣赏并分析优秀艺术作品。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的重点内容总结了绘画基础知识、绘画技法和美术欣赏的内容。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提高绘画能力,同时也能欣赏和理解艺术
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同学们可以在美术创作和欣赏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验。

七年级美术知识点总结上册

七年级美术知识点总结上册

七年级美术知识点总结上册在中学美术教育中,七年级是很重要的一年,这是学生们接触美术的初步阶段,对于中学后的美术学习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本文将总结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的重点知识点,并为学生们提供参考。

一、色彩知识色彩是美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代表了作品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现。

在七年级上册中,学生们需要了解以下色彩知识:1、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2、色彩的基本原色:红、黄、蓝;3、色彩的二次色和三次色:二次色包括紫、橙、绿;三次色包括黄绿、紫红、橙黄;4、色彩的冷暖调和和对比:冷色调包括蓝、绿、紫;暖色调包括红、橙、黄;5、色彩的复合色: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它们可以通过调配来达到所需的颜色效果。

二、素描知识素描可以帮助学生们把自己的创意、观察和想象转变成可视的形象,是美术创作的核心技能之一。

在七年级上册中,学生们需要了解以下素描知识:1、线条的分类和运用:直线、曲线、弯曲线、质感线;2、透视原理:透视是表现三维空间形象的重要手段,包括单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3、构图方法:构图是素描创作中的基本技能之一,包括点、线、面、明暗和质感等方面的构图技巧。

三、色彩绘画色彩绘画是美术创作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实现形象的表现和感情情感的传达。

在七年级上册中,学生们需要了解以下色彩绘画知识:1、颜料的分类和运用:颜料包括水彩颜料、油彩颜料、粉彩颜料等,对于每种颜料的配色、媒介和运用都需要掌握;2、色彩的调配和运用:掌握色彩的调配和搭配技巧,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意;3、画面的构图和表现:学生们需要了解画面构图技巧、场景搭建、明暗对比和质感表现等,来创作出自己的画作。

四、绘画技法绘画技法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环节,掌握好绘画技法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表现得更加清晰、准确。

在七年级上册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以下绘画技法:1、刻画人物头部:人物头部的刻画是人物素描中的重要细节,包括头部各部分的比例、轮廓和肌理等;2、绘画物品的纹理和质感:物品的纹理和质感可以根据颜料和绘画工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学生们需要掌握各种质感的表现技巧;3、绘画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学生们需要熟练掌握绘画的常见形式和手法,例如油画、水彩画、素描、速写等,以实现自己的创意。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1、美术作品的产生,一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二是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2、1959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创作以《沁园春·雪》词意为主题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中国画,用来装饰人民大会堂。

赏析:《江山如此多娇》是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

题目出自毛泽东词《沁园春·雪》,整幅画都是从江山如此多娇之‘娇’字上下功夫,图中包括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季节也包括春夏秋冬,概括了祖国的壮美江山”。

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族1、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含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广义来说,书法、篆刻、摄影、摄像、动画、新媒体艺术和电脑美术也归入美术的范围之内。

2、绘画是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视觉形象的美术学科。

按照工具材料来分,有中国画、油画、版画和素描等画种;按照表现题材来分,有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和花鸟画(静物画)等画科;按照功能、用途来分,有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不同题材。

▲开国大典(油画现代)董希文▲松谷(版画现代)晁楣▲万山红遍(中国画现代)李可染赏析: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

当中的《万山红遍》高131 公分,宽84公分,为此系列作品中较大的一帧,甚具收藏价值。

3、雕塑是利用各种可雕可塑性物质材料创作具有真实空间体量的视觉艺术形象的美术学科。

依照所用材料和工艺,雕塑有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铸雕、泥雕、玻璃钢塑等之分。

依照表现形式,有浮雕、圆雕和透雕之分;依照功能、性质,有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和环境雕塑等之分。

▲帝后礼佛图(龙门石窟北魏)▲弓箭手(雕塑现代英国)亨利•摩尔4、设计是指运用艺术手段进行构思与计划的创造性活动,以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七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美术活动与审美教育
- 美术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 美术活动的重要性和目的
- 审美教育的概念和作用
- 发展审美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第二单元色彩基础知识
- 色彩的基本属性和分类
- 色相、明暗、冷暖、纯度的含义和表现
- 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第三单元线的表现与构图
- 线的形式和特点
- 线的种类和用途
- 线的表现方法和技法
- 构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 构图在绘画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物象的表现与空间的塑造
- 物象形状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及表现方法
- 空间在绘画中的表现和塑造方法
第五单元套印艺术与中国民间艺术
- 套印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套印艺术
- 中国民间艺术的种类和特点
- 中国民间艺术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第六单元中华古代建筑艺术
- 中华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 古代建筑的材料和结构
- 古代建筑的基本构造和形式
- 古代建筑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第七单元中华书画艺术
- 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
- 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字体
- 中国绘画的特点和发展
- 绘画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第八单元视觉艺术与现代艺术
- 视觉艺术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 现代艺术的特点和流派
- 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 视觉艺术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以上是七年级美术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美术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美术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美术期末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
一、绘画技巧方面的知识点:
- 线条的表现:直线、曲线、斜线等绘画技巧。

- 冷暖色彩的运用:了解冷色和暖色的特点,学会在绘画中使
用冷暖色彩。

- 基本立体图形的绘画:学会绘制正方体、立方体等基本立体
图形。

- 透视绘画:认识透视原理,学会在绘画中运用透视法。

二、绘画题材方面的知识点:
- 静物绘画:研究观察和绘制各种静物,了解静物绘画的基本
要点。

- 风景绘画: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色,研究绘制各种风景画。

- 人物绘画:学会绘制不同姿态和表情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
绘画的基本技巧。

- 动物绘画:通过观察和描绘动物形象,研究绘制各种动物画。

三、艺术鉴赏方面的知识点:
- 绘画元素与原理:了解绘画中的点、线、面、色等元素,认
识它们在画面中的作用。

- 名画赏析:研究欣赏和理解一些著名的绘画作品,了解不同
风格和艺术流派。

- 艺术创作过程:认识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理解艺术家的思
想和表达方式。

四、美术史知识方面的知识点:
- 中国古代美术: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和特点,了解不同
时期的绘画风格。

- 西方艺术史:了解西方艺术史的发展脉络,认识一些重要的
艺术家和作品。

以上是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美术期末总复习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梳理第一课《中国花鸟画》(1)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国花鸟画的题材有植物、动物、昆虫等。

(2)工笔画《芙蓉锦鸡图》①作者:宋代赵佶②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

③构图、用笔、用色:画幅左侧安排了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

用双钩法线条细劲,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含端庄典雅的气质。

④题款:瘦金体(3)《写生珍禽图》①作者:黄荃②时代:五代③绘画特色:精微、逼真(4)黄荃、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花鸟画家,世称“皇家富贵”和“徐熙野逸”。

(5)《双喜图》①作者:崔白②时代:宋代③绘画内容:秋野景物,草树坡石④绘画特色:把瞬间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出来(6)“墨分五彩”: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能和其他色彩一样表现出丰富的层次。

(7)写意画《墨竹图》①作者:宋代文同②内容:竹叶四面张开,生机盎然③情感表达:借物抒情,寄托着文人的理想品格(8)《墨葡萄图》①作者:明代徐渭②内容:水墨葡萄一枝③情感抒发: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作自己,用充满激情的水墨葡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身世坎坷的感触(9)《游鱼》①作者:清代朱耷②题款:八大山人③情感表达:墨点无多泪点多(10)《花卉册》①作者:清代恽寿平②绘画特色:没骨法(11)写意画《蟹篓图》作者:齐白石;工笔画《松龄鹤寿图》作者:陈之佛第二课《熟悉的物品》(1)静物: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2)素描: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3)作品欣赏:①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②《瓶花》:西班牙毕加索素描③《静物》:法国马蒂斯(4)不同的画笔可以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触,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物品的质感传递给我们的情感。

(5)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表现工具,会使同一组物品呈现不同的趣味。

第三课《情感的记录》(1)淡彩画:在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作品上,用水彩或彩色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必背基础打印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必背基础打印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必背基础
打印稿)
1. 美术基本要素:
- 点、线、面和色彩是美术的基本要素。

点可以通过形状的变化表现出各种事物的特征;线是由点组成的,可以分为直线、曲线等;面是由线组成的,可以分为正方形、圆形等;色彩是指物体散发出的光线和光泽。

2. 美术的基本技法:
- 素描:用简单的线条勾勒物体的形状和轮廓,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 水彩画:用水混合颜料绘制,形成透明、轻巧的效果。

- 油画:用颜料和液态稀释剂混合绘制,形成饱满、丰富的色彩。

- 版画:将图案雕刻在木板或金属板上,然后涂上油墨印刷在纸上。

3. 美术的构图技巧:
- 对称构图:将物体放在画面的中心,左右各占一半的位置,形成对称的效果。

- 三分构图:将画面分成上中下三个平衡的部分,使画面更具层次感。

- 重心构图:将画面的主要对象放在画面的重心位置,使画面更有重量感。

4. 著名美术家:
-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是画家、雕塑家、建筑师等多领域的综合人才。

- 梵·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鲜艳的色彩而闻名。

-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现代艺术家,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的必备内容。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一、什么是美术?美术是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二、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1、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2、需要创造力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三、为什么说《江山如此多娇》是一幅富于创造力的绘画作品?1、作品概括了祖国山河的东西南北风貌。

2、体现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四、作品《江山如此多娇》1、作者:傅抱石、关山月。

绘画形式:中国画现代2、描绘的景物:近景的青松翠石、长城;中景的黄河、长江;远景的雪山、云海、红日。

3、红日象征:新中国如朝阳,跃然升起在世界东方。

雪山象征:体现山河的雄伟与壮美。

云海象征:体现祖国山河的博大广袤。

二、填空题1、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2、绘画按工具材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素描等画种。

3、绘画按表现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花鸟画(静物画)等画科。

4、绘画按功能、用途,分为: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不同体裁。

5、雕塑按表现形式,分为:浮雕、圆雕、透雕。

6、英国亨利·摩尔的雕塑《弓箭手》属于圆雕作品。

7、北魏时期的《帝后礼佛图》属于浮雕作品。

8、现存的传统建筑有:宫殿建筑、坛庙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等。

9、北京天坛祈年殿属于坛庙建筑。

北京故宫属于宫殿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

法国的凡尔赛宫属于宫殿建筑。

10、现代建筑有:纪念性建筑、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等。

11、《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绘画形式油画,现代作品。

12、《万山红遍》作者李可染,绘画形式中国画,现代作品。

13、《松谷》作者晁楣,绘画形式版画,现代作品。

14、《千里江山图》作者北宋的王希孟,绘画形式中国画15、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列关系的一般规律是:三庭五眼。

眼睛占面部的比例为1/2.16、我国民间画诀将头部的外形特征概括为八格,分别为申、甲、由、田、用、国、目、风。

17、人体正立时肩胛带与骨盆带呈水平状。

人体动作时肩胛带与骨盆带呈倾斜状。

新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绝版)

新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绝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第1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1、美术作品的产生:一是源于对生活的感受,二是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表现技巧。

2、《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现代)傅抱石关山月赏析:《江山如此多娇》是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

题目出自毛泽东词《沁园春·雪》,整幅画都是从江山如此多娇之‘娇’字上下功夫,图中包括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季节也包括春夏秋冬,概括祖国的壮美江山”。

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第2课美术是个大家族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含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1、绘画按工具材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和素描等画种;按表现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和花鸟画(静物画);按功能用途分为: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

代表作品:▲开国大典(油画现代)董希文▲松谷(版画现代)晁楣万山红遍(中国画现代)李可染赏析: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

当中的《万山红遍》高131 公分,宽84公分,为此系列作品中较大的一帧,甚具收藏价值。

此作画功独特,扣人心弦,充分体现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精华,实为难得之作。

此画以巨碑式丰满构图,用了大量得自故宫内府的朱砂,通红一片,在谧静中包含无限喜悦。

作家为了突出「红」字,运用大量浓密朱砂点,使画面效果格外强烈,视觉魅力非凡,并以浓厚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对比,层次丰富;林间的白墙、山上的飞瀑和山下的流泉,互相衬托,极具气势,成了画面的亮色,而前景的溪涧则为庄严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

2、雕塑按材料和工艺分为: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铸雕、泥雕、玻璃钢塑等;按表现题材分为:浮雕、圆雕和透雕;按功能性质分为: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和环境雕塑。

七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总结美术学科是一门涉及艺术创作、审美理论、文化传承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七年级的美术上册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绘画、色彩和构图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总结一下这些内容。

一、基本绘画知识点1.线条:线条是绘画的基本元素,它可以表现物体的形状、质地、纹理和运动状态等。

线条的类型有实线、虚线、粗细线、明暗变化线等。

2.素描:素描是利用线条和灰度的变化表现物体的形状和空间感。

要注意掌握下笔有力、勾线放松、厚薄、虚实、轻重等技巧。

3.色彩知识点1)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亮度、饱和度2)三原色和三次色:三原色是红、黄、蓝三种基本色及其混合所能组成其他颜色的色彩体系,三次色是通过光的加色原理混合出的颜色。

3)色彩搭配:颜色的搭配可以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常用的颜色搭配方法有对比色搭配、类似色搭配、三色搭配等。

4.构图知识点1)画面的视觉中心:画面的视觉中心是观察者在看画时第一时间会吸引注意力的地方。

在构图时,应该把重点放在视觉中心周围。

2)画面的对称性:画面的对称性指画面左右、上下或中心轴上的形状、质地、线条、色彩等在数量、性质、位置、大小等方面呈相似或相同状态。

3)空间的表现:画面中的空间可以通过线条、色彩等手段表现出来,如透视、明暗、虚实等。

二、七年级美术上册作品分析1.毕加索的《热舞》《热舞》是毕加索于1907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

整幅画面用线条勾勒出了人物的轮廓,利用明暗和色彩的变化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西方现代绘画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2.范畴高的《童年》《童年》是著名画家范畴高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全系列油画作品之一。

作品运用了清新明亮的色彩和手绘风格,完美诠释了童年的活泼、天真和无忧无虑。

作品塑造的少女形象形神兼备,外表清秀可爱,内心丰富多彩。

三、七年级美术上册名家名作欣赏1.梵高的《星空》《星空》是梵高在1889年在疯狂的心理状态下的一副著名油画作品。

七年级版美术知识点全书

七年级版美术知识点全书

七年级版美术知识点全书
一、线条的基本概念
- 线条的定义和特征
- 线条的分类和功能
- 线条的表现方法
二、色彩的基本知识
- 色彩的基本属性
- 色彩的基本分类
- 色彩的表现方法
三、形状的基本认识
- 形状的定义和特征
- 形状的分类和功能
- 形状的表现方法
四、质感的基本概念
- 质感的定义和特征
- 质感的分类和表现方法
- 如何运用质感表达艺术作品的效果
五、构图和透视的基本原理
- 构图和透视的定义和作用
- 常见的构图和透视方法
- 如何运用构图和透视创作出立体感的作品
六、各种绘画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 铅笔、彩铅、水彩、油画等绘画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 各种绘画材料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七、艺术中的元素和原理
- 光影、比例、节奏、对比等艺术元素的作用和表现方法- 平衡、重复、韵律、重点等艺术原理的运用
八、艺术欣赏和批评的基本方法
- 艺术欣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艺术批评的基本要素和标准
九、著名艺术家和作品欣赏
- 近现代著名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 分析和欣赏著名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十、美术常识和实践技巧
- 环保意识与绘画实践
- 视觉保护和艺术创作的关系
- 如何培养艺术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以上是七年级版美术知识点全书的内容概要,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您在美术领域的发展与提高。

七年级美术(上)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美术(上)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美术(上)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素描基础
- 了解素描的定义、分类和应用
- 理解素描的基本构成要素(形状、比例、明暗、层次)- 掌握素描基础绘制技巧(网格法、构图法、分块法等)- 研究人体基本结构的素描表现方法
第二单元:色彩基础
- 了解色彩的概念、特性和分类
- 掌握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及配色基础技巧- 研究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技巧,如色彩搭配、色彩对比等- 理解色彩模式和色彩空间的基础知识
第三单元:平面构成基础
- 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
- 研究平面构成的基本表现方法(构图法、骨架法等)
- 了解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例如标志设计等
- 探索平面构成与不同艺术流派(如抽象艺术、装饰艺术等)的关系
第四单元:创意发散
- 研究创意的概念和发散技巧
- 了解创意思维模式及其应用
- 探索创意在艺术、设计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提高自己的创意表达能力和研究激发创意的方法
以上是七年级美术(上)各单元的知识点汇总。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能够全面掌握各个单元的内容,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绘画技能。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1、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含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2、绘画按工具材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和素描等画种;按表现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和花鸟画(静物画);按功能用途分为: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

3.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和建筑四大类1、美术主要包括四大门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

广义来说,书法、篆刻、摄影、摄像,新媒体艺术、电脑美术、动画也归入到美术范畴。

2、绘画:是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视觉形象的美术学科。

按照工具材料来分,有中国画、油画、版画和素描等画种;按照表现题材来分,有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和花鸟画(静物画)等画科;按照功能用途来分,有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不同体裁。

3、《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油画4.绘画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视觉形象雕塑是利用可加工的物质材料创作具有真实空间体量的视觉艺术形象的美术学科设计是运用艺术手段进行构思与计划的创造性活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由内部和外部空间形成的构筑体,是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的结合。

▲开国大典(油画现代)董希文▲松谷(版画现代)晁楣万山红遍(中国画现代)李可染赏析:《万山红遍》画功独特,扣人心弦,充分体现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精华,实为难得之作。

此画以巨碑式丰满构图,用了大量得自故宫内府的朱砂,通红一片,在谧静中包含无限喜悦。

作家为了突出「红」字,运用大量浓密朱砂点,使画面效果格外强烈,视觉魅力非凡,并以浓厚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对比,层次丰富;林间的白墙、山上的飞瀑和山下的流泉,互相衬托,极具气势,成了画面的亮色,而前景的溪涧则为庄严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

5、雕塑 4、雕塑是利用各种可塑可雕性物质材料创作的具有真实空间体量,按材料和工艺分为: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铸雕、泥雕、玻璃钢塑等;按表现题材分为:浮雕、圆雕和透雕;按功能性质分为: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和环境雕塑。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全部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全部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全部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一、色彩基础知识1.色轮:色轮是颜色的基本理论,主要分为三个大类:原色、二次色和补色。

原色有红、黄、蓝三种颜色,而二次色则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如绿色由蓝色和黄色混合而成。

补色则是原色相对应的颜色,如蓝色的补色是橙色,红色的补色是绿色。

2.颜色的明度:颜色的明度是指颜色的明亮程度,通常通过加入白色或黑色来调整颜色的明度。

颜色的高明度会使画面更为明亮、轻快,而低明度则会使画面更为沉闷、沉重。

3.颜色的饱和度:颜色的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净度,也就是颜色的强烈程度。

过高的饱和度会使画面过于刺眼和不自然,而过低的饱和度则会使画面过于沉闷。

二、线条知识1.线条分类:线可以分为实线、虚线、粗线、细线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线条常常会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体验和感受。

2.线条的表现形式:线条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如水平线、垂直线、曲线、折线、斜线等。

每一种线条形式都可以用来表现不同的意义和感受。

三、造型基础知识1.形状和空间:在绘画中,形状和空间是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形状可以分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多种类型,而空间则可以用透视、色彩搭配等手段来表现。

2.比例关系:绘画中,比例关系也十分重要。

比例关系不合理的作品会让人感觉到不自然和不舒服,因此在绘画时需要注意比例关系的处理。

四、画材知识1.常用画材:绘画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很多,常见的画材包括颜料、画笔、画布、画板、颜料盘等。

2.研磨颜料:研磨颜料是制作颜料的过程之一,可以将植物、动物、矿物等原料加入石臼中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水和胶凝材料制成颜料。

五、绘画技法1.水彩画:水彩画是一种常见的绘画技法,以水彩颜料为主要素材,在画纸上运用水色渐变及颜色叠加等方式来表现景物。

2.素描:素描是利用线条和明暗关系表现形体,运用铅笔、炭笔、蜡笔、针管笔等工具来表现。

3.油画:油画是用颜料、油剂等混合制成的绘画物,利用多层次、多色块的方式渲染形态、空间和建筑结构。

七年级美术所有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美术所有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美术所有知识点归纳
一、颜色
1.基本颜色
2.几何图形与颜色的搭配
3.颜色的分类以及柔和与鲜艳的区别
4.调色法和颜色的深浅
5.冷暖色调的使用
二、线条
1.直线和曲线的区别以及运用
2.线条的粗细和明暗
3.线条的构成和表现
4.线条的用途和动态表现
三、形状
1.几何图形的用途和表现
2.形状的调和与对比
3.形状的变形和构成
4.形状与空间关系的表现
四、质感
1.绘画中的质感表现
2.材料的质感效果
3.光影对质感的影响
4.质感在作品中的分配
五、空间
1.空间的专业术语
2.透视原理与透视画法
3.空间的虚实关系
4.画面深度的表现
六、构图
1.构图设计的基本原则
2.忌重视正中间
3.对称和不对称的重要作用
4.画面元素的位置与分配
5.构图设计的潜在意义
七、美术史和文化
1.西方美术史的基本知识
2.中国绘画的起源和演变
3.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
4.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历史意义
结语:以上是七年级美术的总知识点归纳,随着课程的深入,还会涉及到更为复杂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注重基础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初一美术知识汇总

初一美术知识汇总

初一美术知识汇总
一、绘画基础知识
1. 绘画用具:铅笔、颜色笔、毛笔、水彩笔等。

2. 绘画基本技法:勾线法、涂色法、混色法等。

3. 绘画构图:包括平面构图和立体构图,要注意比例和透视原理。

二、色彩知识
1. 主要颜色:红、黄、蓝是三原色,它们可以调配出其他所有颜色。

2. 颜色的运用:冷色调和暖色调的搭配,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3. 调色方法:使用色相环、色彩比例的概念进行调配。

三、素描基础
1. 视觉基础:要学会观察和捕捉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2. 线条运用:包括轻重线、粗细线、实线和虚线的运用。

3. 素描技法:常用的技法有笔触法、划线法和阴影法等。

四、水彩画基础
1. 水彩画工具:水彩颜料、画笔、水盘等。

2. 水彩画技法:湿画法、干画法、湿刷法等。

3. 色彩运用:要注意水彩的透明性和叠加效果。

五、立体造型基础
1. 材料选择:有纸板、黏土、铜线等多种材料可供选择。

2. 基本形状:学会制作球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基本形状。

3. 利用线条和阴影表现立体感。

六、艺术名词解释
1. 画面构图:指画面元素之间的布局和组织形式。

2. 静物:以实物为对象的静态画面。

3. 风景画:以自然风光为对象的画面。

希望以上初一美术知识的汇总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和了解美术基础知识。

七年级上册美术笔记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美术笔记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美术笔记知识点一、线条1. 线条的种类:实线、虚线、粗细不均的线、流线、曲线、直线等。

2. 线条的用途:勾勒物体形状、描绘物体表面细节、表现物体的轮廓、创造艺术效果等。

二、色彩1. 原色和次色:红、蓝、黄是原色,绿、紫、橙是次色。

2. 冷暖色彩:红、橙、黄为暖色彩,蓝、绿、紫为冷色彩。

3. 饱和度:颜色的深浅程度。

4. 互补色:相互对立的颜色,如红和绿、蓝和橙、黄和紫。

5. 色彩的作用:表达情感、塑造形象、视觉上的享受等。

三、构图1. 视觉中心:作品中最吸引人的部分。

2. 主次分明:排列元素时,主要元素应有突出的位置和占据重要位置。

3. 对称与不对称:对称构图可以创造出稳定和平衡的效果,不对称构图可以增加创意和动感。

4. 透视关系:利用透视表现远近,使画面更加有立体感。

四、造型手法1. 等高线画法:利用连续勾勒等高线的方式表示物体的形态和体积。

2. 黑白对比法:通过黑白明暗的对比来创造出强烈的形体感,表现出物体的质感。

3. 色彩过渡法:通过层层混合颜色的方式创造出自然的色彩过渡,使物体的表面更加真实。

五、画材1. 炭笔:炭笔材质柔和,可以创造出质感丰富的作品,常用于素描练习。

2. 彩色铅笔:有多种颜色,易于携带和使用,常用于涂鸦和彩铅画。

3. 水彩笔:水溶性颜料,颜色鲜艳,可以渲染出多种细节,常用于插画和漫画。

4. 油画颜料:颜料亮丽持久,色彩鲜艳,可以表现出浓郁的质感,并且具备长期保存的能力。

5. 毛笔:毛笔形态各异,可用于细节刻画和线条勾勒。

以上为七年级上册美术笔记的知识点,通过这些常规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练习和创作美术作品。

当然,艺术的创作不能仅限于守规矩,只有敢于尝试创新,才能在创造中不断进步。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归纳1、美术作品的产生:一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二是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2、《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

傅抱石、关山月合作)。

(1959年)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

3、美术的四大门类是:(绘画)、(雕塑)、(设计)(含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

广义来说,书法、篆刻、摄影、动画、新媒体艺术和电脑美术也归入美术的范畴。

4、绘画是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视觉形象的美术学科。

绘画分类:按照工具材料分类:(中国画)、(油画)、(版画)、(素描)等画种。

按照表现题材分类:(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花鸟画)、(静物画)等画科。

按照功能用途分类:(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插画)等不同体裁。

5、《开国大典》:(油画董希文)《松谷》(版画晁楣)《万山红遍》(中国画李可染)6、雕塑是利用各种可雕可塑性物质材料创作具有真实空间体量的视觉艺术形象的美术学科。

雕塑分类:按照材料和工艺分类:(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铸铜)、(泥塑)、(玻璃钢塑)等。

按照表现形式分类:(浮雕)、(圆雕)、(透雕)。

按照功能性质分类:(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和(环境雕塑)。

7、设计是指(运用艺术手段进行构思与计划的创造性活动),以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装饰和美化),而是把(功效)和使用者感受的(软环境)结合起来,改变了人仅仅是观赏者的地位,这与工艺美术有质的差别。

8、传统建筑有(宫殿建筑)、(坛庙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和(民居建筑)等。

现代建筑分为:(纪念性建筑)、(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等。

9、成年人头部的二分之一处是(眼睛)的位置。

(三庭五眼)是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关系。

(上庭从发际线到眉毛),(中庭从眉毛到鼻底),(下庭从鼻底到下颌),(五眼)是指正面观察人物头部时头部的最宽处是五只眼睛的宽度。

七年级美术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美术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美术知识点归纳
一、色彩知识
- 常见的色彩有红、黄、蓝、绿、橙、紫等。

-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它们可以调配出其他所有颜色。

- 黑色是最暗的颜色,白色是最亮的颜色。

黑白灰是色彩的三
个亮度层次。

- 色彩的明暗程度称为明度,明度低的颜色看起来较暗,明度
高的颜色看起来较亮。

二、造型知识
- 线条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可以有直线、曲线等各种形状。

- 形状是指物体的外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 纹理是指物体表面的质感,可以是光滑、粗糙、细腻等。

- 空间是指物体所占的位置,可以有正面、侧面、背面等不同
视角。

- 比例是指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确定物体的形态。

三、构图知识
- 对称是指物体两侧相同,可以呈现出平衡与安定感。

- 重复是指相同的元素在画面中反复出现,可以增强整体的统
一性。

- 对比是指不同的元素之间形成鲜明的区别,可以提高画面的
吸引力。

- 透视是指通过线条和阴影等手法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关系。

- 前景、中景和背景是画面中不同位置的景深层次,可以给人
以空间感。

四、美术欣赏
- 绘画作品可以表达出艺术家的情感和思考,每幅作品都有其
独特的意境。

- 可以通过观察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和造型表现等方面
来欣赏作品。

- 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作品。

以上是七年级美术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美术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美术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美术知识点美术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习美术可以丰富我们的审美能力,养成我们细心观察、注重细节的好习惯。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美术》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美术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知识点吧。

一、基本造型1. 点、线、面:点是最简单的图形,它没有长度和宽度;线是由点组成的有长度没有宽度的形状;而面是由点和线相交组成的有长、宽、厚度的形状。

2. 形与形态:形是指物体的外形,而形态则是指物体的整体外观,包括形状、质感、颜色等。

3. 比例与构图:比例是指物体整体的大小关系,构图则是指将不同元素合理地组合,形成有意义的整体。

二、色彩基础知识1. 色相、明度、饱和度:色彩是由色相、明度、饱和度三个因素组成的,色相决定了颜色的种类,明度决定了颜色的明暗程度,饱和度决定了颜色的纯净程度。

2. 原色、二次色、三次色:原色是不能由其他颜色混合得来的颜色,二次色是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三次色是由三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3. 冷暖色调:冷色调以蓝色、绿色为基调,体现出清新、冷静等感觉;暖色调以红色、黄色为基调,体现出温暖、活泼等感觉。

三、美术素养1. 观察力:美术是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良好的观察力是学习美术必备的素养之一,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细节处观察一件事物,从而准确地捕捉它的特点。

2. 创意力:创意力是指运用想象力,在已有的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提出新的观点或构思,是创作优秀美术作品的重要基础。

3. 纪律性:美术创作需要时间和耐心,而纪律性可以让我们坚持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学会规律性学习。

在学习《认识美术》这一课程中,我们了解了美术的基本知识和素养。

这些知识和素养在日常生活和美术创作中都具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用美术这个工具塑造一个更加精彩的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1、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含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2、绘画
按工具材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和素描等画种;
按表现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和花鸟画(静物画);
按功能用途分为: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

3.
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和建筑四大类
1、美术主要包括四大门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

广义来说,书法、篆刻、摄影、摄像,新媒体艺术、电脑美术、动画也归入到美术范畴。

2、绘画:是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视觉形象的美术学科。

按照工具材料来分,有中国画、油画、版画和素描等画种;按照表现题材来分,有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和花鸟画(静物画)等画科;按照功能用途来分,有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不同体裁。

3、《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油画
4.绘画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视觉形象
雕塑是利用可加工的物质材料创作具有真实空间体量的视觉艺术形象的美术学科
设计是运用艺术手段进行构思与计划的创造性活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由内部和外部空间形成的构筑体,是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的结合。

▲开国大典(油画现代)董希文▲松谷(版画现代)晁楣万山红遍(中国画现代)李可染
赏析:《万山红遍》画功独特,扣人心弦,充分体
现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精华,实为难得之作。

此画以巨
碑式丰满构图,用了大量得自故宫内府的朱砂,通红
一片,在谧静中包含无限喜悦。

作家为了突出「红」
字,运用大量浓密朱砂点,使画面效果格外强烈,视
觉魅力非凡,并以浓厚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对比,
层次丰富;林间的白墙、山上的飞瀑和山下的流泉,
互相衬托,极具气势,成了画面的亮色,而前景的溪
涧则为庄严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

5、雕塑4、雕塑是利用各种可塑可雕性物质材料创作
的具有真实空间体量,
按材料和工艺分为: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铸雕、
泥雕、玻璃钢塑等;
按表现题材分为:浮雕、圆雕和透雕;
按功能性质分为: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和环境雕塑。

代表作品:
▲帝后礼佛图(龙门石窟北魏)▲弓箭手(雕塑现代英国)亨利•摩尔
6、设计主要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广告、标志、书籍装帧、商品包装及空间
外环境设计。

7、建筑
传统建筑包括:宫殿建筑、坛庙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和居民建筑;
现代建筑包括:纪念性建筑、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

8、现存的传统建筑有北京故
宫、、、、。

现代建筑则
分:、和。

第二单元多彩的校园生活
1、任务的相貌特征和表情变化可以用以线造型或、明暗造型造型的不同绘画方式表现出来。

2、“三庭五眼”: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成年人五官时的基本比例关系的一般规律。

发际线从到眉心,从眉心到鼻头,从鼻头到下颏,分别称之为上庭、中庭和下庭;人脸的宽度大约是5个眼的长度。

3、表情:人有丰富的表情,我们常以喜怒哀乐来概括
4、我国民间画诀将头部的外形特征概括为“八格”,以“申、甲、由、田、用、国、目、风”八个字的外形比喻八种头部基本形。

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1、“站七坐五盘三半”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以为单位,衡量出的一般成年人身体的基本比例关系。

直立时大约个头长,坐着时大约个头长,盘坐时大约个半头长。

2、脊椎是人体最关键的动态线,它将头、上躯、下躯三大体块联系起来。

1、头部“八格”:申、甲、由、田、用、国、目、风。

2、三庭五眼: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关系的一般规律。

3、人体比例的基本关系:站七坐五盘三半
4、重心线:人体重心是由人的头、躯干、及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点,由此点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称为重心线。

5、动态线:人体运动产生动态,就描绘着衣人物的动态而言,最明显的动态线就是衣裤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

6、学生装:指学生穿着的服饰。

特点:实用性与美观性,与学生年龄、气质相吻合,以展现新时代学子充满朝气、活波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7、服装设计
A、基本原则:审美性和实用性。

B、三要素:款式、颜色、面料。

5.人物头部的比例是“三庭五眼”(要会标记),头部外形特征我国民间以“八格”来概括基本型,即“申、甲、由、田、用、国、目、风”。

还要注意脸部表情与五官透视的变化。

8.人的基本比例:我国承认一般为七个头长,掌握“站七坐五盘三半”,是一个人的头长为单位,衡量出的一般成年人身体的基本比例关系。

9.重心线:人体重心是由人的头、躯干及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点,由此点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称为重心线。

(要会标注)
10.动态线:人体运动产生的动态,就描绘着衣人物的动态而言,最明显的动态
线就是衣裤与身体贴的较紧的部位。

11.服装设计选择:审美性和实用性。

服装设计三要素:款式、颜色、面料。

服装设计效果图主要有淡彩表现法(透明流畅、水色交融)、水粉表现法(细腻写实、装饰性强)、彩色铅笔表现法(易操作、清新细腻)、麦克笔表现法(简洁概括、粗犷豪放)、材料拼贴(材料丰富直观、装饰性强)的表现方法。

12.学生装的款式:制服式和运动式;学生装的颜色柔和沉稳、搭配小面积跳跃的颜色,既稳重又明快;学生装的面料:舒适,吸湿透气、耐脏耐磨
13.服装搭配:a.修饰体型 b.与配饰巧妙搭配 c.色彩以季节变化加以调整
d.与环境和场合相匹配
14.服装效果图应简洁明快而新颖,以渲染、烘托服装结构特征和艺术气氛为最终目的。

服装的表现借助人体来实现,形体美与服装美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15.场景人像速写:人物比例准确、动态生动、场景分出主次关系、画面整体效果好**
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
1、设计方法:字形变化、结构变化、字义变化、形象化、意象化、装饰化。

2、设计规则:易读耐看;符合使用目的;富有时代感;有鲜明的个性。

3、标准美术字
黑体字:字形方正,横竖粗细一致,方头方尾。

简单、统一,黑白对比强烈、醒目。

宋体字:源于宋朝雕版字。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起笔及转折处有装饰角。

结构饱满,整齐美观。

4、中国汉字的发展历史: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5、版式概念:指的是在一个版面的空间里,遵循“美”的形式法则,将与主题相关的视觉元素进行犹记得排列组合,使其产生感官上的美感。

6、版式设计的范围:报纸、刊物、书籍、画册、挂历、招贴、网页、黑板报等
7、版式设计法则:1)、对称与均衡;2)、变异与秩序;3)、空白与疏密;4)、比例与分割;5)、对比与调和;6)、节奏与韵律。

8.字体设计,主要从字形、结构、字义等方面考虑变化。

主要有形象化、意象化、装饰化等表现形式
9.字体设计要求:易读耐看、有内涵且符合使用目的、有时代感、有个性
10.寻找与组合文字意义相吻合的表现形式是字体设计的关键
11.书法体: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12.字体结构设计的基本选择:字形匀称,大小统一,上紧下松,上小下大,有争有让,适当穿插,笔画统一,主次分明
13.板式设计最重要的辅助线是网络,即垂直线和水平线相交构成的网络单元,可以帮助构图和确立各单元元素之间的联系。

网络越多,设计就越灵活
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
1、透视
A、视平线:指眼睛向水平方向望去所看到的水平线,它随视点变化而变化。

B、平行透视:也称焦点透视。

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那它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就叫平行透视,它只有一个消失点。

(如图1)
C、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

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如图2)
图1 图2
第五单元美丽又实用的日用产品
1、日用产品设计原则: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2.日用品的设计要求:实用与美观相结合
3.自然界的复杂形体都可简化归纳为几何形体,如锥体、柱体、立方体等。

纸造型的常用方法:a.切割与结合 b.折叠与弯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