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康复】心肺功能康复评定

合集下载

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评定一、概述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和运动耐力的基础,泛指有氧运动系统通过肺呼吸和心脏活动推动血液循环向机体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满足各种人体生命活动物质与能量代谢需要的生理学过程,与人的体质健康和竞技运动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氧运输功能通过心脏的循环,把氧气及能量物质运送到全身组织进行新陈代谢。

心脏功能减退会导致循环功能障碍,产生缺氧缺血状态。

2、气体交换功能包括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主要通过内呼吸和外呼吸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

3、心肺功能与运动耐力运动耐力是指机体持续活动的能力,取决于心肺功能及骨骼肌的代谢。

心肺功能下降会影响运动能力;长期制动和缺乏运动也会导致心肺功能的减退。

4、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可用于评价心脏疾病病人的新功能,并指导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和康复治疗。

但是,该方法,主要依据病人自己有无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主观症状,因而评定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具体功能分级标准如下。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

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症状。

II级:体力活动稍受限。

一般体力活动时即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症状。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休息时感到舒适,低于正常日常生活活动的运动量即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心电运动试验心电运动试验(ECG)是指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各种反应(呼吸、血压、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来判断其心、肺、骨骼肌等的储备功能(实际祝负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实际耐受能力。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1、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0%-80%)和特异性(71%-97%)。

主要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根据心电图st段偏移情况诊断冠心病。

2、鉴定心律失常运动中诱发或加剧心律失常往往提示为器质性心脏病,应注意休息,避免运动,并及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和强度;运动中心率失常减少或消失提示属于良性心律失常,并非一定要限制运动和日常生活。

第4章心肺功能评定详解

第4章心肺功能评定详解

〔三〕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2.相对禁忌证 〔1〕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和同等病变; 〔2〕中度瓣膜狭窄性心脏病; 〔3〕明显的心动过速或过缓; 〔4〕肥厚型心肌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流出道梗
阻性病变; 〔5〕电解质紊乱; 〔6〕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窦房传导阻滞; 〔7〕严重动脉压升高; 〔8〕精神障碍或肢体活动障碍,不能配合进行运
〔四〕运动试验方案
Balke平板运动试验方案
级别
1 2 3 4 5 6 7
速度 (mph)
3.2 3.2 3.2 3.2 3.2 3.2 3.2
坡度 (%)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持续时间 (min) 2 2 2 2 2 2 2
耗氧量 ml/(kg·min)
〔五〕运动试验操作的具体要求
1.试验开始前 测根底心率和血压,并检查12导联心电图和3
通道监测导联心电图。 测量体位应与试验体位一致;测量血压时为
了防止干扰,被测手臂应暂时离开车把或 扶手;为了减少运动时的干扰、防止伪差, 12导联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均移至胸部,并 避开肌肉和关节活动部位。放置电极之前, 应用酒精擦拭局部皮肤以减少皮肤和电极 界面之间的电阻,改善信噪比。 应配备除颤器和必要的抢救药品,以便出现 严重问题时能给予及时的处理。
4. 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和鉴别良性及器质性心律失常 : 如运动诱发或加剧的心律失常那么提示为器质性心 脏病,应该防止运动或调整运动量;如运动使心律 失常减轻、甚至消失多提示为良性心律失常,日常 生活活动和运动不必限制。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
5. 确定患者进行运动的危险性:低水平运动试验中诱 发心肌缺血、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 症等,均提示患者进行运动的危险性大。

康复评定技术009心肺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技术009心肺功能评定
在平地上按自己的速度走超过4~5min后即有呼吸困难,患 者稍用力即有气短,甚至在休息时也有气短。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二、肺功能评定
(一)肺容量测试 (二)肺通气功能测试 (三)临床应用 (四)换气功能测试 (五)小气道功能检查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定
(一)肺容量测试
肺容量指肺内气体的含量,即呼吸道和肺泡的总容量,对应外呼吸,是肺通 气和换气功能的基础。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 般体力活动时,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分 级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大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较一般 体力活动为轻时,即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患有心脏疾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在休息时也有心功能 不全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均可使症状加重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
(五)运动试验的终止指征
1. 相对指征 (1)试验中运动负荷增加,收缩压比原基础血压下降≥10mmHg, 不伴有其它心肌缺血的征象。 (2)ST段或QRS波改变,例如ST段过度压低(水平型或下垂型ST段 压低>2mm)或显著的电轴偏移。 (3)除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之外的心律失常,包括多源性室性期前 收缩、室性早搏三联律、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脏阻滞或心动过缓。 (4)劳累、气促、哮喘、下肢痉挛、跛行。 (5)束支传导阻滞或心室内传导阻滞与室速无法鉴别。 (6)胸痛增加。 (7)高血压反应(SBP>250mmHg和/或DBP>115mmHg)。
1. 每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VE) 2. 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 3.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 4.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MMF) 5.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VA)

中国社区心肺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

中国社区心肺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

中国社区心肺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1.社区心肺康复概述由于心肺疾病患者数量巨大,大型医院难以解决所有患者的康复问题,大部分患者需要便捷、经济的康复方式,社区心肺康复成为必然趋势,社区心肺康复,是心肺疾病社区防冶的理想模式。

社区心肺康复的终极目标是让心血管病、慢性肺疾病患者学会自我管理健康和慢性病。

2.社区心肺康复流程3.社区心肺康复评定3.1体力活动危险分层3.2评定方式选择策略3.2.1常规评估患者在入选社区医院心肺康复前,需进行以下常规评估:①一般检测与评估收集病史及功能评估,包括静态心肺功能、一般性检查、生活质量及精神心理评估、药物饮食评估等。

②有氧运动能力评估包括极量、次极量和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等。

③骨骼肌力量评估。

④其他包括柔韧性评估、协调性评估、平衡能力评估等。

3.2.2运动前常规检测:每次运动前常规检测如下内容,但不仅限于此:①患者上次就诊后疾病史;②心率和节律;③当有指征时的心电图;④血压;⑤体重;⑥用药顺应性。

3.2.3社区心肺功能评定特点(略)3.2.4心肺康复评定相关量表:如主观用力程度计分表、肺通气功能表。

3.2.56分钟步行试验:(1)适应症: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心力衰竭和心血管病患者功能状态评价;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风险的预测。

(2)禁忌症:①绝对禁忌症:近1个月出现过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②相对禁忌症:静息心率>120bpm,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

③测试过程中,下列情况应终止测试:胸痛;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下肢痉挛;步履蹒跚;虚汗;面色苍白;患者无法耐受。

(3)心肺功能评价等级:①1级:<300m;②2级:300~374.9m;③3级:375~449.5m;④4级:>450m。

3.2.6心电图负荷试验:(1)适应症:有应用需求,同时病情稳定,无明显步态和骨关节异常,无感染及活动性疾病,精神正常以及主观上愿意接受检查,并能主动配合者均为适用人群。

最新【心肺康复】心肺功能康复评定

最新【心肺康复】心肺功能康复评定

【心肺康复】心肺功能康复评定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评定心肺功能有助于了解机体循环和呼吸功能储备,是心肺康复的基础评定项目。

一、六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 6mWT)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主要用于评价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对治疗干预的疗效,测量患者的功能状态,可作为临床试验的终点观察指标之一,也是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指标之一。

1、禁忌症:绝对禁忌证:近1个月内出现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相对禁忌证:静息心率>120/min,收缩压>180mmHg和舒张压>100mmHg。

2、中止原因:(1)胸痛(2)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3)下肢痉挛(4)步履蹒跚(5)出汗(6)面色苍白(7)外周血氧饱和度降低至80%二、2分钟踏步试验(2-mimute Step Test, 2mST)2mST是计数受试者2分钟内单侧膝盖能达到指定高度(通常为髌骨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高度)的次数。

进行2mST仅需要一面墙(用于贴高度标志物,亦可供体弱者扶墙进行测试),当场地、天气等因素影响6mWT进行,或患者体质虚弱无法耐受6mWT时,2mST可以作为替代方案。

心肺康复需要长期坚持除了膳食调整、戒烟限酒、心理睡眠调整之外,有氧运动训练作为心肺功能康复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重要,它能帮助人们达到营养与运动平衡(能量代谢平衡)、内环境平衡以及心理与睡眠健康等。

心肺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

1、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不仅为了在院康复期间的健康干预(包括相关疾病的治疗、饮食指导与调养、生物钟的调节、行为方式的指导),更是为了出院后定期随访与长期干预(包括生活工作环境的指导和改造、心理干预、健康状态的监控等)。

2、全面的心脏医学评定和风险预测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医学评定和风险预测,掌握心脏功能等级和可以预见的危险因素。

正确的医学评价可以为运动处方(运动量、运动频率、单次持续时间、疗程和注意事项等)和康复流程的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过度饮酒与活动、焦虑、失眠等)的干预可以有效地避免心脏病的加重和心脏的刺激,防止复发和猝死。

心肺功能评定【共56张PPT】

心肺功能评定【共56张PPT】
2. 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以往运动试验曾是冠心病早期诊断最 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3. 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运动中发生心肌 缺血的运动负荷越低、心肌耗氧水平越低(即心率、血 压越低)、ST段下移的程度越大,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就 越重,预后也越差。
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
(三)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1)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
(2)药物未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3)引起症状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未控制心律失常; (4)严重动脉新狭窄; (5)未控制的症状明显的心力衰竭;
(6)急性肺动脉栓塞和肺梗死; (7)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
(8)急性主动脉夹层。
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1)Bruce方案
优点:易于达到预定心率;最高级别负荷量最 大,一般人均不会超过其最大级别。
缺点:主要是运动负荷增加不规则,起始负荷较 大(4~5METs),运动增量较大,老年人和 体力差者往往不能耐受第一级负增量较大, 不易精确确定缺血阈值;此外,在走-跑速度 临界时,受试者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节奏,心 电图记录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最优选常第用三的章是心W肺H停功O能推止评荐定运方案动参见的下指表。征包括 :
①出现呼吸急促或困难、胸闷、胸痛、心绞痛、极度疲劳、下肢痉挛、 应配备除颤器和必要的抢救药品,以便出现严重问题时能给予及时的处理。
运动试验的起始负荷必须低于受试者的最大承受能力,方案难易适度,每级运动负荷最好持续2~3分钟,运动试验总时间在8~12分钟为宜。
2.相对禁忌证
(1)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和同等病变; (2)中度瓣膜狭窄性心脏病; (3)明显的心动过速或过缓; (4)肥厚型心肌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流出道梗阻性病变;

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

一、名词解释1、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收集患者的病史和相关资料,通过询问、检查、测量等多种方法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功能障碍,并对功能障碍的原因、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预后作出客观、准确地判断,同时形成障碍诊断,制订康复治疗目标的过程。

2、代谢当量:代谢当量是以安静且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

可以用来评估心肺功能。

1MET=耗氧量3.5ml/(kg·min)。

3、最大摄氧量:又称最大耗氧量、最大吸氧量或最大有氧能力,是指运动强度达到最大时机体所摄取并供组织细胞消耗的最大氧量,是综合反映心肺功能状况和最大有氧运动能力的最好生理指标。

4、运动单位:一个脊髓α-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最基本的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5、失用症:失用症即为运用障碍,是指脑损伤后大脑高级部位功能失调,表现为不存在瘫痪和深感觉障碍的情况下肢体的运用障碍,是后天习得的、随意的、有目的性的、熟练能力的运用行为障碍。

患者神志清楚,对所要求完成的动作能充分的理解,却不能执行,不能完成他原先早已掌握了的、病前能完成的、有目的性的技巧动作。

6、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

二、简答1、肌力评定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1级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但不完全。

5级肌力正常。

2、肌张力评定0级正常肌张力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心肺康复服务简介

心肺康复服务简介

心肺康复服务
一、简介:
心肺康复是指通过康复评定、在生命体征监测下的各种运动训练、生活方式指导和接受健康教等段,使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有研究显示,适宜的心脏康复能够使总病死率降低20% ,心血管病死率降低30%~35% ,并可减少患者再住院率,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回归到社会、家庭和工作岗位。

心肺康复是一个多学科协助,患者主动参与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为核心,以最大化提高患者功能为目的的康复体系。

体系内包含MDT 多学科专家团队(康复医生、物理治疗师、运动治疗师、营养师等)、评估体系、物理治疗方法、监测体系、营养产品、依存性管理等。

心肺康复的主要人群是心肺糖疾病患者,如心脏术后患者、重度慢阻肺患者等。

通过开展规范的康复治疗,如呼吸训练、躯体运动训练等,有效帮助患者提升机体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致残率,有效提升新冠肺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按照心肺康复的流程,可分为评估类(运动心肺功能评估系统、6分钟步行试验工具包、体适能评估系统、基础代谢检测车等)、运动康复类(运动控制系统软件、康复功率车、平衡训练系统、肌力训
练、弹力管/带等)、呼吸康复类(呼吸肌评估/训练仪、呼吸末正压震动排痰仪、呼吸肌训练器等)。

心肺康复评定

心肺康复评定

心脏康复评定初评
姓名:年龄:科室:心血管内科
诊断:急性广泛心肌梗死住院号:
目前功能情况:
综合情况:心功能B级;限制性肺通气障碍;运动耐力轻度下降;
ROM:双上肢、双下肢各个方向活动度均正常;
MMT:双上肢肩周肌群4-级,右髋关节外展肌群4-级,其肌群余均5级;
平衡:双足站立平衡3级,单足站立L/R:15/6秒;
柔韧:①座位体前屈试验 +14cm;②抓背试验L/R:+4/+2cm;
ADL:Barthel指数评分100分,生活完全自理;
生活质量:SF-36评分生理功能60分、生理职能0分、躯体疼痛62分、总体健康45分、活力60分、社会功能50分、情感职能0分、精神健康
60分、躯体健康总测量42分、心理健康总测量43分;
其他:无特殊;
治疗目标
远期: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近期:①提高各薄弱肌群肌力一个等级;
②改善柔韧性,各试验距离增加1-3cm;
③改善平衡,单脚站时间增加5-10s;
运动处方
1、热身:关节灵活操--心脏康复操,5min/次;
2、有氧:踏车74-80w,20min,以Borg评分13-15为度;
3、抗阻:橙色弹力带,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胸腹肌与上肢伸肌+下肢屈肌+上
下背部肌隔天交替,10次/组*3组/天;
4、柔韧:坐位拉伸相应训练肌群,15s/组;
5、平衡:单足站立膝部弹力带各个方向给阻力,2min/次;
6、整理:坐位放松,5min/次;
注意事项:①注意保护,避免跌倒;②关注血压、氧饱;③不断给予鼓励、指导。

评定者:
评定日期:。

康复医学概论12-心肺功能评定

康复医学概论12-心肺功能评定

1、心电运动试验的检查方法
心电运动试验根据试验终点可分为三类 低水平运动试验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 极量运动试验
低水平运动试验
指以预定较低水平的运动负荷、心率、 血压和症状为终止指标的试验方法,适 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后或病情较重者出院 前评定,通常以患者可耐受的速度连续 步行200m作为试验方法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
者,患者尽力行走6min,计算所走的距离 行走的距离越长说明体力活动能力越好 12min走和12min跑具有类似的目的 心力衰竭患者还可采用2min步行 这类试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判断体力活动 能力的变化,对诊断没有帮助
②定距离运动法: 确定固定的步行距离,计算完成该步行
的时间 200m步行一般是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前的 标准试验,以判断患者回家后日常生活的 安全性 脑卒中患者可以采用10m或20m步行试验, 以判断患者的步态和步行能力
人体通过心肺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 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细胞,同 时将其代谢最终产物向体外运输与排出
1、氧运输功能
氧运输功能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功能 血管功能 心脏功能
血管功能
血管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血液将气体(氧气和 二氧化碳)、能量物质(糖、脂肪、蛋白质)、 激素、电解质等运输到全身组织进行新陈代谢, 同时通过流经肺、肾、皮肤等脏器和组织,排 泄最终的代谢产物 血管功能取决于循环驱动力、心血管结构的 完整性、柔顺性和弹性等因素
心电运动试验
是指通过逐步增加运动负荷,以心电图 为主要检测手段,并通过前、中、后心电 图、症状以及体征的反应来判断心肺功能 的试验方式
心脏功能容量
心脏功能容量又称体力工作容量,也就是体 力活动的最高限度 其测定一般应用平板或踏车运动试验,测定 时从最低负荷量开始,连续监测心电图,直至 体力疲惫或出现症状时,即达到终点的负荷量, 经折算成MET,即是心脏或体力工作容量 根据所测得的患者心脏功能容量,指导患者 的生活自理、家务、体育娱乐,职业等活动

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一、概述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和运动耐力的基础,泛指有氧运动系统通过肺呼吸和心脏活动推动血液循环向机体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满足各种人体生命活动物质与能量代谢需要的生理学过程,与人的体质健康和竞技运动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氧运输功能通过心脏的循环,把氧气及能量物质运送到全身组织进行新陈代谢。

心脏功能减退会导致循环功能障碍,产生缺氧缺血状态。

2、气体交换功能包括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主要通过内呼吸和外呼吸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

3、心肺功能与运动耐力运动耐力是指机体持续活动的能力,取决于心肺功能及骨骼肌的代谢。

心肺功能下降会影响运动能力;长期制动和缺乏运动也会导致心肺功能的减退。

4、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可用于评价心脏疾病病人的新功能,并指导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和康复治疗。

但是,该方法,主要依据病人自己有无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主观症状,因而评定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具体功能分级标准如下。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

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症状。

II级:体力活动稍受限。

一般体力活动时即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症状。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休息时感到舒适,低于正常日常生活活动的运动量即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心电运动试验心电运动试验(ECG)是指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各种反应(呼吸、血压、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来判断其心、肺、骨骼肌等的储备功能(实际祝负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实际耐受能力。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1、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0%-80%)和特异性(71%-97%)。

主要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根据心电图st段偏移情况诊断冠心病。

2、鉴定心律失常运动中诱发或加剧心律失常往往提示为器质性心脏病,应注意休息,避免运动,并及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和强度;运动中心率失常减少或消失提示属于良性心律失常,并非一定要限制运动和日常生活。

康复医学心肺功能评定

康复医学心肺功能评定

Bruce平板运动试验方案
级别 0
速度 mph 1、7
km/h 2、7
坡度 (%)
0
持续时 间
(min)
3
耗氧量 ml/(kg·min
)
5、0
METs 1、7
1/2
1、7
2、7
5
3
10、2
2、9
1
1、7
2、7
10
3
16、5
4、7
2
2、5
4、0
12
3
24、8
7、1
3
3、4
5、5
14
3
35、7
10、2
Balke平板运动试验方案
级别
1 2 3 4 5 6 7
速度 (mph) 3、2 3、2 3、2 3、2 3、2 3、2 3、2
坡度 (%)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持续时间 (min) 2 2 2 2 2 2 2
耗氧量 ml/(kg·min)
15、1 19、0 22、4 26、0 29、7 33、3 36、7
6、 评定运动锻炼和康复治疗得效果:重复进行运动试验,可根据其对 运动耐受程度得变化,评定运动锻炼和康复治疗得效果。
7、 其她:根据运动试验得反应,选择手术适应症,判断窦房结功能等。
(二)心电运动试验得种类
1、按所用设备分类
(1)活动平板试验:活动平板(Treadmill)试验又称跑台试验,其就是让受 检者按预先设计得运动方案,在能自动调节坡度和速度得活动平 板上,随着活动平板坡度和速度(运动强度)得提高进行走-跑得运 动,以逐渐增加心率和心脏负荷,最后达到预期得运动目标。
停止运动得指征包括 :

心肺功能的评定

心肺功能的评定

第二十一章心肺功能的评定心肺康复相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康复、骨关节疾病康复等领域而言,属于脏器康复的范畴。

当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康复治疗或其他康复治疗必须考虑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时,应当先对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才便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和措施。

同时,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心肺功能评定还可以作为检测康复治疗效果的手段而反复加以使用。

第一节心功能评定心功能评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既有传统的详细询问病史、系统的体格检查、简单明了的分级标准,更有借助于仪器、设备的测定和检查。

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得到的资料相互补充并综合,便能得出心功能的全面评价。

由于病史、体检、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在物理诊断课中曾讲述过,心导管检查和心脏核素扫描在专著中也有详尽的介绍,故本节对以上内容仅简单提及,而把讲述的重点放在运动心功能检查上。

一、NYHA(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应用该分级方法对心脏功能进行初步评定简便易行,被广泛接受。

缺点是该方法主要依据患者自己有无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主观症状,因而有时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的乏力、心悸、气促和心绞痛。

Ⅱ级:轻度体力活动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即可引起心悸、气促等症状。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尚正常,低于日常活动量也可引起心悸、气促。

Ⅳ级:体力活动完全丧失,休息时仍有心悸、气促。

二、心电图心脏的机械性搏动(泵血功能等)实际上先有电激动才能发生收缩、舒张功能。

自体表记录出这些心电活动便是无创性心电图。

通过了解心电的改变,有助于我们辨认心脏的改变。

因而在康复评定中,心电图是我们了解心功能、全面评价心脏状况最常用、最熟悉的一种检查方法。

因在诊断学课程中已有专章讲解,在此不予详述。

三、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又称长程心电图,因系Holter首先于1961年应用于临床,故常将记录动态心电图的系统称之为Holter系统。

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十一章心肺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十一章心肺功能评定
• 异常反应:运动中收缩压不升或升高不超过130mmHg,或血压下降, 这种情况提示心脏收缩功能储备力很小,运动时风险较大;运动中收 缩压越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几率反而越低。运动中舒张压明显升高 ,比安静水平高15mmHg以上,甚至可超过120mmHg,说明总外周阻力 明显升高,提示冠状血管储备力接近或达到极限,常见于严重冠心病
25
踏车运动试验
26
四、心电运动试验
(四)心电运动试验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 对可排除禁忌证的心血管病患者,心电运动试验均为适应证。 • 运动试验的绝对禁忌证
(1)近期安静心电图显示严重心肌缺血、近期心肌梗死及其他急性心 脏病事件;
(2)不稳定型心绞痛; (3)可引起症状或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未被控制的心律失常; (4)严重的主动脉瓣或瓣下狭窄; (5)未控制的有症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6)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期; (7)肺栓塞或肺梗死; (8)怀疑或已知动脉瘤破裂; (9)急性全身感染,出现发热、全身疼痛、淋巴结肿大。
32
连续3个ST段下移≥0.1mV 并持续0.06-0.08s,提示 心肌缺血。
33
ST段抬高
34
心电运动试验的结果分析
• 血压(BP) 正常情况下运动时的收缩压应该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逐步 升高,舒张压一般没有显著变化。运动负荷每增加1METs,收缩压应 增高5~12mmHg,极量运动时收缩压达到250mmHg,舒张压120 mmHg为 高限。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 力活动不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4.0~6.0( kcal/min)
6.5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

感到舒适。一般体力活动时,引起疲劳、心悸

心肺功能评定法-成人康复

心肺功能评定法-成人康复
心肺功能评定法
心功能分级
分级
评定标准
1级
患者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2级
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即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时一般活动即可引起心悸、气促等症状
4级
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主观呼吸功能障碍分级(6级)
分级
主观症状
0级
虽存在不同程度的肺气肿,但活动如常人,对日常生活无影响,无气短
1级
一般劳动时出现气短
2级
平地不行不气短,速度较快或登楼、上坡时,同行的同龄健康人不觉气短而自己气短
3级
慢走不到百步即有气短
4级
讲话或穿衣等轻微活动时亦有气短
5级
安静时出现气短,无法平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康复】心肺功能康复评定
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评定心肺功能有助于了解机体循环和呼吸功能储备,是心肺康复的基础评定项目。

一、六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 6mWT)
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主要用于评价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对治疗干预的疗效,测量患者的功能状态,可作为临床试验的终点观察指标之一,也是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指标之一。

1、禁忌症:
绝对禁忌证:近1个月内出现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相对禁忌证:静息心率>120/min,收缩
压>180mmHg和舒张压>100mmHg。

2、中止原因:
(1)胸痛
(2)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
(3)下肢痉挛
(4)步履蹒跚
(5)出汗
(6)面色苍白
(7)外周血氧饱和度降低至80%二、2分钟踏步试验(2-
mimute Step Test, 2mST)
2mST是计数受试者2分钟内单侧膝盖能达到指定高度(通常为髌骨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高度)的次数。

进行2mST仅需要一面墙(用于贴高度标志物,亦可供体弱者扶墙进行测试),当场地、天气等因素影响6mWT进行,或患者体质虚弱无法耐受6mWT时,2mST可以作为替代方案。

心肺康复需要长期坚持除了膳食调整、戒烟限酒、心理睡眠调整之外,有氧运动训练作为心肺功能康复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重要,它能帮助人们达到营养与运动平衡(能量代谢平衡)、内环境平衡以及心理与睡眠健康等。

心肺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

1、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
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不仅为了在院康复期间的健康干预(包括相关疾病的治疗、饮食指导与调养、生物钟的调节、行为方式的指导),更是为了出院后定期随访与长期干预(包括生活工作环境的指导和改造、心理干预、健康状态的监控等)。

2、全面的心脏医学评定和风险预测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医学评定和风险预测,掌握心脏功能等级和可以预见的危险因素。

正确的医学评价可以为运动处方(运动量、运动频率、单次持续时间、疗程和注意事项等)和康复流程的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过度饮酒
与活动、焦虑、失眠等)的干预可以有效地避免心脏病的加重和心脏的刺激,防止复发和猝死。

此外,静息状态下心悸、气促、胸痛、心绞痛、急性心衰、心率大于110次/秒、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均不能进行心脏运动康复。

3、心理治疗
心理干预是开展心脏康复治疗的基础。

心理干预必须是综合性的,既要对患者进行有关疾病的解剖生理、危险因素、用药、疾病的预防及饮食知识的指导,又要与患者充分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消除其焦虑抑郁和敌对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常用方法包括睡眠干预、心理暗示、心理疏导、行为学疗法、药物治疗等,往往以上方法联合运用。

一般睡眠干预每周3次,心理辅导每周1次。

4、运动疗法
心脏运动康复强调个体化、循序渐进、坚持系统性和长期性。

运动训练频率一般每周5次。

【器械训练】
科室常用的有心肺运动试验和体外反搏。

心肺运动试验采用运动30s,恢复60s,50%最大短期运动能力强度,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全程心电监护,确保安全。

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性治疗缺血性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电脑跟踪心电波,在心脏舒张期对裹于肢体和臂部的气
囊同步充气,序贯加压,使血液向主动脉反流,增加心脑各内脏器官的血流灌注,改善血供,畅通血流,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呼吸功能训练】
通过腹式呼吸、胸廓运动及呼吸肌训练等,增强呼吸功能,提高肺循环效率。

【有氧运动】
常用有氧运动包括散步、快步走、保健操、太极拳等。

训练强度以运动及运动后微出汗但无明显不适为宜;或运动后心率不超过110次/秒并能在5秒内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温泉水中运动】
温泉水静水促使膈肌上升,有利于增强呼吸功能;肢体压迫促使外周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可增加心脏负荷,促使心脏工作。

水中运动可以在减轻身体负荷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体能进行耐力训练。

【健康教育】
正确了解心脏病:正确解读心脏疾病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避免危险因素;适当解释病情及预后,使其对自身疾病有比较正确和客观的认识,端正态度,勇于面对困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向家属交待病情,取得家属的理解与密切配合。

正确解读心脏康复的方法与流程:介绍康复计划,讲解康
复锻炼的目的及意义,帮其建立良好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康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日常活动训练】
有目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和职业能力训练为心脏病患者重返家庭、社会或工作岗位创造条件。

本期编辑:茱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