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中春分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中春分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1050a1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a.png)
二十四节气中春分的含义春分,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春季正式来临。
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分位于春季的中心位置,其含义深远,不仅仅是气候上的转折点,更象征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春分的日期和气候特征春分一般是在每年3月20日左右,阳历春分日期会略有浮动。
在这一天,昼夜平分,白昼和黑夜基本持平,象征着阳光和黑暗的平衡。
气候上,春分时节气温开始回暖,大地万物开始复苏,春雷初响,春雨绵绵,萌芽吐叶,春意盎然。
春分的农事意义春分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春分后,天气变暖,农民开始耕种作物,播种春熟作物,开展春耕春种,为一年的农事活动奠定基础。
农谚有云:“春分细雨润禾苗,秋分豐收满仓仓。
”春分的人文内涵春分不仅仅是一个气候现象,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春分之际,人们举行祭祀活动,向祖先和自然界致敬,表达对生命力量的崇敬。
同时,春分也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有许多节庆活动和民俗习俗与之相关。
春分的生活意义春分时节,人们开始跳起欢快的春祭舞蹈,祈求丰收和幸福。
此时遛面、赏花、对诗赋词、游玩等各种活动也在社群开展,增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感情。
春分也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沟通,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时间。
春分的哲学思考春分代表着更迭与融合,代表着生命与希望。
春分时节,万物复苏,大地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春分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存与繁衍的奥秘,体味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在春分的时刻,人们可以深入思考自身的存在意义,珍惜生命中的每个瞬间。
综上所述,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富有深意的节气,它承载着丰富的气候、农事、人文、生活和哲学意义。
在春分这一天,让我们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生命的美好与神奇,珍惜每一个春天的到来。
愿春分带给我们勃发的生机和无尽的希望。
二十四节气春分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春分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72484a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7.png)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内涵在农历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代表着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认识和丰富的农耕智慧。
春分作为其中之一,更是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和历史文化内涵。
本文将深入探讨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一、节气简介春分是农历中的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3月20日左右,春分时太阳位于黄经0°处,北半球各地白昼持续时间与黑夜持续时间相等。
春分标志着春季正式开始,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二、春分的意义春分的到来代表着寒气渐退,气温回升,冬天的严寒逐渐散去,开始进入春暖花开的季节。
此时,大地翻新,百花齐放,生机勃勃,处处充满活力。
三、春分的象征1.生机勃勃:春分代表了新的开始,生机盎然。
大地变得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生长繁茂,向人们展示着新的希望和活力。
2.均衡平衡:春分是昼夜平分的节气,代表了阴阳之间的平衡和和谐。
这一时刻,阳气渐长,阴气渐退,天地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3.尊重自然:春分时节,正是大地开始复苏的时刻,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珍惜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
四、春分的日常意义在春分这一节气中,人们不仅要注意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还需注重身体养生,适时调整饮食,保持身心健康。
同时,应该关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以确保丰收。
五、结语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时刻,它代表了新的开始和生机盎然,是我们与自然相互联系的重要节点。
在这个特别的节气里,让我们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珍惜环境资源,尊重自然规律,在和谐相处中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愿每个人都能在春分这一节气中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向往。
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59563a6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7.png)
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
要标志之一。
每年春秋两分,共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其中春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那么,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春分的基本概念
春分是每一年的3月20日前后,这时阳光直射赤道,白
昼和黑夜一样长。
春分意味着冬天已过,春天正式来临。
在这一天,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明显的气温回升,万物开始复苏,春风送暖,春雨润物,生机勃勃。
春分的历史渊源
春分这个节气在中国古代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就有关于春分的记载。
春分象征着阴阳平衡、日夜平分、阴阳交感的状态,人们认为这是一个阴阳交接的重要时刻,也是疾病治疗的有利时机。
春分与农耕
春分是农耕季节的转折点。
在春分这一天,大地开始回暖,农作物开始生长,农民们开始耕种,播种春季作物。
春分时节适宜播种谷子等农作物,因此也被称为。
春分是什么意思含义
![春分是什么意思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dfd7a1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3.png)
春分的意义与含义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标志着春天正式开始。
在农历的计时系统中,春分通常是3月20日或21日。
春分一词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尤为重要。
一、春分的概念春分一词包含着“春天”的意思。
在古代,人们用观测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春分的日期。
春分时,地球上的昼夜长度相等,而且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
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象征着春天正式开始。
二、春分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春分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春分时,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作物开始生长。
人们开始播种,迎接丰收的希望。
春分还被赋予了家族团聚、祭祀祖先的象征意义,人们在这一天会祭祀先祖,表达对祖先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三、春分的典故与传说春分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春分的典故和传说。
比如,相传春分这一天是黄帝和炎帝的生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之神。
人们会在春分这一天祭祀黄帝和炎帝,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四、春分习俗春分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
比如,一些地方会举办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举行舞龙舞狮、赛龙舟等传统节目,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此外,人们还会吃一些与春天有关的食物,比如春季蔬菜、春卷等,寓意着新春的喜悦和祥和。
五、结语春分,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祥和的节气。
在这一天,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们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
春分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自然界的变化,还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中。
让我们在春分这一天,珍惜当下,感恩自然,祈愿幸福和平。
愿春分带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和希望!。
春分节气是什么意思含义和象征意义
![春分节气是什么意思含义和象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a21ec7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b.png)
春分节气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春分,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着春天正式来临。
在农历的三月中旬,阳光直射赤道,白昼和黑夜长短相等,昼夜分明,这一天被称为春分。
春分标志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开始,是大自然界一个重要的节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分节气具有深刻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首先,春分节气代表着一年中阳光始终增长,寓意着生机与希望的到来。
随着春分的到来,大地开始回春,百花争艳,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人们在这一天会看到草木返青、杨柳新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这象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生命的力量,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活力。
其次,春分节气也代表着阴阳平衡,阴阳相融的和谐境界。
在春分这一天,白昼和黑夜的长度相等,阳气正式开始占据上风,与阴气达到平衡。
在中医理论中,春分是阳气初长,阴气始消的时期,人体内外的阴阳之气也达到平衡状态,这对于调养身体,增强免疫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春分节气也被视为一个调整身体平衡,保健养生的好时机。
最后,春分节气还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每到春分之时,人们都会挥别寒冷的冬季,迎来温暖的春天,这种转变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无论是农民期盼丰收,还是城市居民期盼新的开始,春分都代表着美好时光即将到来。
总的来说,春分节气不仅仅是一种天文现象,更是人们精
神世界的寄托和象征。
它代表着生命力的复苏,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与自身的和谐与平衡。
希望每个人在春分之际,都能与大自然共振,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的前景。
春分的含义和理解
![春分的含义和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134604d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b.png)
春分的含义和理解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通常出现在3月20日左右。
春分的含义是春天的开始,也是自然界阴阳交接的时刻。
在这一天,白天和黑夜的时间相等,意味着阳光逐渐增长,寒冷的冬季正在过去,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
春分的到来标志着大自然的苏醒和万物复苏。
在这个时节,大地开始回暖,树木开始抽出新芽,春花也开始盛开。
春分是农民朋友们开始春耕的好时机。
他们会根据春分的到来,开始准备土地,播种作物,希望能够收获丰收的好成果。
同时,也是人们追求身心健康的时刻。
很多人会选择在春分这天进行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享受春天的美好。
春分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古代,春分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重要日子。
人们会祭祀祖先,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思念。
此外,春分也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是扫墓祭拜的日子。
人们会前往祖坟扫墓,祭奠逝去的亲人,寄托对他们的思念和哀思。
春分的到来不仅仅是一个节气的转换,更是一个象征希望和新生的时刻。
在春分的日子里,人们应该珍惜阳光和温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要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充满希望和憧憬。
春分的含义和理解,给人们带来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人们追求幸福和成功。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和理解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和理解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1683c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e.png)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和理解是什么一、引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从天文现象中提炼出的时间概念,春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节气。
在春分这一节气中,物候气候骤变,万物复苏,寓意着大地的生机勃勃,丰收在望。
本文将对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和理解进行探讨,探索其中的意蕴和哲理。
二、春分的时间和定位春分每年公历的时间在3月20日左右,是春季的重要节点。
在农历上,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也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正式来临。
三、春分的气候特点春分时节,气温逐渐回暖,白昼和黑夜持续时间相等,大地由寒冷的冬季逐渐过渡到温暖的春季。
花草树木开始抽芽,小动物开始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四、春分的人文意义春分不仅仅是气候与生物的变化,更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感悟。
古人认为春分时节,天地交合,阴阳平衡,是一个吉利的时刻,人们会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美满幸福。
五、春分的哲学内涵春分象征着阴阳的平衡,古人认为春分这一天日夜平分,阴阳交汇之际,表现出了“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又复开”之阴阳互变的道理。
在春分时节,宇宙间一切万物均呈现出生生不息、变化无常的规律,人们应顺应自然、感悟生命的脆弱而宝贵。
六、春分的文学意蕴春分时节,诗人墨客们常以此为题,写下了许多经典诗作,如“春分无尽细腰裴”、“凭阑称念晚来风”等,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春分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启迪了文学创作的灵感。
七、结语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和哲学内涵,让人们感悟生命的美好与变化。
在春分这一节气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也可以汲取到生命的智慧,珍惜生活,感恩世界。
以上是关于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和理解的探讨,希望能够增进您对这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愿春分时节,您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暖和魅力,与万物共融,与生命共舞。
二十四节气里的春分的含义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里的春分的含义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61fb10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9.png)
二十四节气里的春分的含义是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分是24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正式开始。
春分一般落在3月20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白昼渐长,黑夜渐短,宣告了春天的到来。
春分的到来象征着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心情愉悦,充满希望。
一、春分在自然界的象征意义1.春分见阴阳消长、顺应自然规律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意味着阴阳交替,古人认为春分象征着阴阳交融、消长,人们应当顺应天地阴阳的消长规律,让生活与自然保持和谐。
2.春分代表着冬去春来、万象更新春分标志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开始,大地开始回春,万物苏醒,农田开始播种,春暖花开,显示出生命的活力与蓬勃。
二、春分在人文意义上的体现1.春分反映人们对新生活的期盼春分是一个节气的交替,人们对于新的一年、新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期待,期盼一切都能获得新生、焕发出新的活力。
2.春分体现了人们精神上的净化和升华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新的开始也让人们放下过往的烦恼与困扰,心情也得到净化与升华,迎接新生活。
三、春分在民俗活动中的体现1.春分时人们习俗祭祀神灵在传统的民俗活动中,春分时人们常常会祭祀神灵,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情。
2.春分时人们庆祝新生活、展望未来春分也是人们庆祝团圆、快乐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相聚一堂,品尝美食、享受时光,共同展望未来充满希望。
综上所述,春分作为24节气之一,不仅在自然界中象征着万物生长、生机勃勃,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体现着希望、期盼、祥和与团圆。
每年春分的到来,提醒着我们要顺应自然、珍爱生活,迎接新的一年新的挑战。
愿春分带给大家新的开始与无限的可能!。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是什么意思呢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是什么意思呢](https://img.taocdn.com/s3/m/30d2972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a.png)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是什么意思呢春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正式开始。
字面意思上,春分可理解为春天的平分,指的是白天和黑夜的长度基本相等。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分蕴含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在春分之际,大地回归平衡。
太阳直射赤道,日夜平分,象征着阴阳相辅相成的哲学观念。
此时,冬季的阴寒逐渐消退,阳气逐渐增长,呈现出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
春分也是万物复苏的时刻,犹如大自然的新生。
植物经过长时间的进入休眠期后,开始重新生长,树木抽出新芽,百花争艳。
春分也是农耕的开始,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播种、耕作,期望收获一年的丰收。
春分还象征着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
人们在春分时节常常会举行祭祀仪式,感谢大地的恩赐,祈祷未来的丰收。
同时,春分也是祭神的重要时刻,人们会前往神庙,祈祷健康和平安。
这种传统的仪式承载着人们对于生命与自然的敬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除了宗教祭祀,春分也是人们欢度春天的时机。
中国有着悠久的春节和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与春分有着紧密的关联。
在春分之际,人们经常会外出郊游,踏青野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此外,还有一种春分习俗是踢毽子。
踢毽子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游戏,通过踢毽子来表达对于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春分所象征的平衡也延伸到人们的健康和饮食习惯。
根据中医理论,春分和秋分之际是人体阳气和阴气转化的关键时刻。
人们在春分时往往会更加注重饮食,调养身体,以促进身体的平衡与健康。
春分时节,人们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豆腐、芹菜、豆芽等,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尽管春分的字面意义是简单的“春天的平分”,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哲学内涵。
春分不仅仅是时节的转折点,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
这个时节的到来,不仅带给人们春光明媚的美好,更激发着人们对于生命、自然和文化的思考和敬畏。
无论是祭祀仪式、庆祝活动还是饮食习惯,春分都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f37e3f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6.png)
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什么意思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的时间划分方式,包括春分、小满、芒种等二十四个节气,以每年春分为起点,分别在太阳到达黄经315°至15°之间划分为一个节气。
春分在这二十四节气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标志着春天正式开始,也是天文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春分的含义春分,即阳春之分,意味着春天的开始。
在太阳直射点移动至赤道正上方时,开始了一年中的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意味着白昼与黑夜的长度相等,这也是春分这一节气的命名来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分”一词中蕴含了许多深刻的意义。
首先,春分代表了四季更替的开始,春天的阳光、暖风带来了生机盎然的景象,农作物开始生长,万物复苏。
春分也代表了育万物之始,是播种的好时节,农民们开始在这个时候耕种,期盼着一个丰收之年。
春分还代表了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学说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极相互作用而成的。
春分是阴阳平衡的时刻,昼夜平分,阴阳相辅相成,象征着宇宙的和谐与稳定。
春分的习俗春分这一天,人们也有一些传统的习俗和活动。
比如,有些地区会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另外,还有人会选择在春分这天扫墓祭祖,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春分是个重要的农事时间节点,也是开始种田的时候。
很多地方会举行“春耕节”等庆祝活动,号召农民们踊跃参加春耕,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春分也是一些传统民俗活动的重要时节。
比如,有些地区会组织舞龙舞狮等表演,希望借助这些仪式驱赶邪祟、祈求平安吉祥。
春分的饮食在春分这一天,人们也有着特定的饮食习惯。
根据中医的理论,春分是一个“阳气生发”的时期,因此应该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助阳气的生长。
同时,也应该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保护身体的阳气。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有特定的春分节气饮食习俗,像是吃春笋、春饼等,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欢庆之情。
综上所述,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不仅仅是一个天文现象,更是一个承载着深刻文化内涵和丰富民俗风情的节气。
春分是什么意思这个节气是什么意思啊怎么读
![春分是什么意思这个节气是什么意思啊怎么读](https://img.taocdn.com/s3/m/8a1147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a.png)
春分是什么意思这个节气是什么意思啊怎么读
一、春分的定义
春分,顾名思义即春天的开始,是中国农历中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
在太阳到达黄经0度时,称之为春分。
这一天,白昼和黑夜等长,标志着昼夜渐渐变长,气温逐渐升高,大地万物开始复苏、蓬勃生长。
在地球的东半球,春分一般落在3月20日或21日。
二、春分的习俗
春分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古代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前一天。
在这一天,人们多会举行祭祖、踏青的活动,以示对先人的尊敬和对自然的敬畏。
在田间地头,人们也开始播种作物,迎接新一年的丰收希望。
三、关于读音
春分这个节气的名称,读音为chūn fēn,在中文中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容易被人们了解和接受。
这个节气的名字,简单明了,直观地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时节:春天开始了。
四、春分的象征意义
春分作为春天的开始,具有很深远的象征意义。
春天是一个新的开始,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希望、憧憬和勇气。
春分的到来,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持续不断的变化,激励人们拥抱新的机遇、克服挑战。
五、结语
春分是一个标志着春天开始的重要节气,它象征着新的生机和希望。
人们在春分这一天,可以踏青赏花,悠然自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愿每个人都能在春分这一天,收获快乐与幸福!。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简介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c8df8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1a.png)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时间概念,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着春天正式来临的开始。
在农历年中,春分通常是三月中旬,属于阳历的春天。
春分这一节气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一、历史渊源
春分一般出现在每年3月21日左右,是太阳到达黄经0
度时,这一刻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北半球开始春季,标志着昼夜平分,白昼和黑夜的时间基本相等。
“春分”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中,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二、气候特征
春分时节,阳光直射赤道,气温逐渐回暖,万物开始生长发芽。
春分后,白昼逐渐延长,大地回春,农作物开始种植。
春分还意味着季节的更替,冬去春来。
三、民俗风情
在我国,春分有辞旧迎新,摆脱寒冷的含义。
人们会祭拜祖先,向神灵祈求五谷丰登,家家户户还会贴春联、踏青、吃春饼等。
民间传说中,春分也是神仙们喜欢游玩的日子,因此人们会到户外赏花赏景,感受春天的气息。
四、文化内涵
春分代表着太阳穿过赤道的时刻,意味着阴阳平衡,万物复苏,内在的合理性和和谐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分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象征着希望、新生和生机勃勃。
人们在春分这一天感悟自然的力量,寄托美好的期许。
五、结语
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深刻的人文内涵。
这个时刻,代表着新生和希望,也寄托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渴望。
让我们在春分这一天,与自然共融,感受春天的气息,珍惜时光,珍爱自然,珍爱生活。
愿春分带给我们更多的喜悦和美好!。
春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春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a65c2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5.png)
春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也是春季的中分点。
每年的公历3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时就是春分,此时昼夜平分,昼晚时长相等。
春分这一节气标志着春天正式开始,大地回春,百花争艳,生机盎然。
那么,春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呢?一、春分代表了阳气上升春分之后,阳光照射时间逐渐延长,阳气逐渐增长,阴气减退。
春分标志着大自然由阴盛转为阳升,生机勃勃的景象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
阳气上升,万物复苏,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时节。
二、春分是春季的重要节点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意味着春天正式到来。
在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日照时间和夜晚时间相等,这种平衡的状态代表了新的开始和希望。
人们在春分这一节气里会展开各种活动,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三、春分承载着传统文化和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分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比如清明节、扫墓祭祖等,都有着与春分节气相关的传统庆祝方式。
春分也是一个团圆的时刻,家人团聚,共度时光,传承着家庭的温暖和传统。
四、春分代表了生命的延续和希望春分这个时节,大自然中万物复苏,一切生灵都在迎接新的生命。
这个时刻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到来,是一个祥和而美好的时刻。
人们在春分这一刻会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希望的迸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综上所述,春分节气的含义不仅仅是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更是代表了阳气上升、春季的重要节点、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承载以及生命和希望的象征。
春分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生机,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时光,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愿春分节气带给我们新的希望,新的力量,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从容面对生活的挑战,迎接美好的未来。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和谚语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和谚语](https://img.taocdn.com/s3/m/34f343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e.png)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和谚语
一、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化中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春分是其中之一。
春分,古代是农民春耕的起始时节,标志着轮回的新生,大地进入了一个新的生长季节。
在农耕社会中,农民根据春分这个天文现象,及时安排播种、犁田等农事活动,以期获得丰收。
春分这一节气也意味着昼夜平分,白昼增长,天气逐渐变暖,大自然开始焕发
生机,百花开始盛开,春意盎然。
同时,春分也代表着阴阳平衡,阴阳交辉映,阴气消退,阳气初长,古代认为春分时节阳气最旺盛。
二、二十四节气春分的谚语
1.春分到,鸟语花香,春暖花开。
2.春分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带斗笠。
3.春分到,举手抬足,高兴无边。
4.春分雨香轻,夏分雨急行。
5.春分生长理,到处绿葱葱。
6.春分不多雨,夏分喜看虹。
7.春分有雨,夏分有霖。
8.春分撑一撑,夏分吃瓜皮。
9.春分时节百花开,夏分时节土地裂。
10.春分时节根裂,夏分时节土裂。
二十四节气春分作为中国传统节气之一,不仅反映了古代农民的农事文化理念,更代表着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感知和热爱。
在这一特殊的时刻,我们可以与大自然共舞,感受季节更替中的奇妙。
24节气中春分的含义
![24节气中春分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6a77e9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4.png)
24节气中春分的含义
一、春分的基本介绍
春分,是24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每年公历3月20日
或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0°,这一天也被称为春分节。
春
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标志着昼夜平分,昼长夜短,阳气日渐增长,万物复苏,大地开始生机勃勃。
二、春分的气候变化
在春分之后,气温逐渐回暖,雨水增多,万物开始复苏生长,大地一片充满生机的景象,蓬勃发展的树木、花朵开始盛开,春风吹拂,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三、春分的风俗习惯
春分是传统节日,民间有许多与春分相关的风俗习惯。
比
如在春分这天吃春记、春饼等寓意丰收、生机勃勃。
此外,一些地区还有在春分这天做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四、春分的意义
春分作为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标
志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来临,生命的循环。
春分让人们感受到阴阳平衡,恢复活力,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人们在这一天祈愿着来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五、结语
春分象征着新生,带给人们希望和勇气,让人们在世界的
另一端相信春天总是会到来的。
春分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让我们欣赏春分的美好,迎接新的开始。
二十四节气的春分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的春分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f516cf5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c.png)
二十四节气的春分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老的时间划分体系,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和地球的公转、自转运动规律而制定的。
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日历中通常落在3
月20日左右。
这一节气标志着春天正式开始,白昼与黑夜持平,日照时间开始显
著延长,气温逐渐回暖,大地复苏,生机勃勃。
春分的意思首先在于象征着自然界的平衡。
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白昼比夜
晚长,太阳直射赤道,全球的温度分布开始趋于均衡。
这一天,万物开始觉醒,大地回春,春雨润物,阳光温暖,万物生长,宜人宜树。
其次,春分还具有重要的农事意义。
春分过后,天气逐渐暖和,农作物开始生长,是种植作物、播种的好时机。
农民们会根据春分的到来,合理安排耕作和种植的时间,以期大丰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分还代表着“扶阳”和“壮火”的含义。
春分之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阳气渐升,阳气旺盛,万物长势神蓬勃,意味着春天万物生长蓬勃的状况。
同时,火光壮盛,意味着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景象。
春分时节,人们还会注重调养身体,谨防春病。
人体在冬季长期的闭塞环境下,身体内的湿气会积聚,春分时气温回暖,湿气易发。
因此,春分时节,人们会选择适当的饮食、锻炼、作息规律等,以调整身体,使身体达到平衡状态。
总的来说,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它具有
平衡、农事、阳气壮盛以及身体调理等多重意义。
人们在春分这一天,不仅感受着自然界万物生长的活力,也在体察着生活中的平衡与和谐。
这一天,我们可以静心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变化,体味生命的无限生机。
二十四节气春分有什么寓意
![二十四节气春分有什么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26b2b49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e.png)
二十四节气春分有什么寓意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编制的一种节气统计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平均划分成24个时段,每个时段又细分为不同节气。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代表着春季正式开始,大地回春,一切开始复苏。
在古代,人们常将春分视为一个重要的时刻,寄托着对新生命的期盼和祝福。
一、春分寓意新生与希望春分标志着春季的来临,大地开始复苏,萌芽发芽,万物生机勃勃。
春分是一个新的开始,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憧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分被视为新生命的开始,人们在这一天会祈祷新一年的生活能够顺利、幸福。
二、春分表达平衡和和谐春分是昼夜平分的时刻,太阳在赤道上空直射,白昼和黑夜的时间相等。
这种平衡的现象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提醒着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在春分这一天,人们常常会选择与家人团聚,寻求心灵上的平静与安宁。
三、春分蕴含了劳作与收获的关系春分是农民劳作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进入了繁忙的季节。
春分时节,昼长夜短,气温回升,大地回春,正是农民播种的好时机。
农民在春分之后开始播种,劳作耕种,期待着将来的收获。
因此,春分也寓意着勤劳、付出与希望。
四、春分提醒我们珍惜时光与生命春分标志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它告诉我们时间不停地流逝,生命不断地走向下一个季节。
在春分这一天,我们应该提醒自己要珍惜当下,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
春分让人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唤醒人们珍惜时间、珍惜当下的觉悟。
五、结语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蕴含了丰富的寓意和意义。
它代表着新生与希望,平衡和和谐,劳作与收获,以及珍惜时光与生命。
在春分这一天,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奇妙,珍惜每一个瞬间,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意义。
愿春分带给我们新的希望和力量,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8f94f6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6.png)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含义
一、春分的概述
春分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代表着春季的正式开始。
春分这一
节气通常在每年的3月20日左右出现。
在这一天,昼夜平分,昼长夜短,阳光直
射赤道,天空中的太阳直射点移至北半球北纬0度,标志着春天正式到来。
二、春分的气候变化
春分是气温回暖的时节,冬季的严寒逐渐消退,春风吹拂,大地万物复苏。
春
分后,气温逐渐回暖,万物开始生长,草木迎风招展,春风吹拂,带来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三、春分的传统习俗
春分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如踏青、祭祖、扫墓等。
踏青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人们在春分这一天会踏出家门,走到郊外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四、春分的养生之道
春分时节,正应《黄帝内经》所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逆之则伤肝”。
因此,养生学家
建议在春分这一天多晒太阳、多参加户外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有助于健康。
五、春分的农事活动
春分是农民繁忙的季节之一,此时正是春播的时节。
农民会在春分前后耕种庄稼,撒播种子,开始了一年中的农事活动。
在春分这一天,农民会庆祝丰收的日子,祈求来年的农作物长势喜人,风调雨顺。
结语
春分作为一个重要的二十四节气,承载着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祝福,也是中国
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春分这一天,让我们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春日的温暖和生机,祈愿一切都能如春日般美好。
春分节气的解释和意思
![春分节气的解释和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fff6780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5.png)
春分节气的解释和意思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春天正式到来。
在每年的3月20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0度,这一天昼夜长短相等,是昼长夜短的分界点,代表着阳光开始逐渐增长,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厚。
就在这一刻,大地复苏,草木吐翠,生机盎然,预示着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即将到来。
春分节气的意义不仅仅是天文现象,更是我国传统文化里的重要节日。
在古代,人们将春分视为时令的转折点,意味着冬天的寒冷即将过去,春天的繁盛即将到来。
因此,春分成为了一个翘首以盼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向春天致以美好的祝愿。
除了象征着季节变迁的意义外,春分在中医理论中也有着重要的内涵。
《黄帝内经》中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滋长”之说,强调了春天阳气生发的道理。
此时正是身体阳气上升、阳气逐渐旺盛的时候,可谓是调养身体、健康养生的绝佳时机。
总的来说,春分节气不仅仅是天文现象的描述,更是一个标志着季节变迁和人们心情向往的重要节日。
它象征着一种新生、新希望的开始,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感受春天的气息,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愿我们在春分节气里,倍感希望与喜悦,迎接生活的变迁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分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春分-二十四节气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二十四节气表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3月19日~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春分节气。
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
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
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
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
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
”要根据天气情况,争取播后有3—5个晴天,以保一播全苗。
春茶已开始抽芽,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虫害,力争茶叶丰产优质。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
”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
在火热的农忙季节,要继续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祖国山河,美化我们的环境。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
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
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
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
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
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
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
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
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
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天气一天天变暖,同时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春分节气,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雨水也要多起来。
这不,今年的春分,我省没有太阳光顾,取而代之的是云层渐厚,雨水如注。
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
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
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
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
由于气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朋友要加强蓄水保墒。
春分日期的计算[Y*D+C]-L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20.646取整数减闰年数。
21世纪春分的C值=20.646。
举例说明:2092年春分日期=[92×.0.2422+20.646]-[92/4]=42-23=19,3月19日是春分。
例外:2084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春分养生3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
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
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
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
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通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
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各地农谚对春分有不同的说法:山东有谚语“春分日植树木,是日晴,则万物不成”;湖北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广东有谚语“春分在前,斗米斗钱”。
欧阳修对春分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我国的台湾省更是兰花盛开的时候。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斯大林有言:“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
我们为了求得这种“暂时平衡状态”的“生命的根本条件”,对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就成为养生的一条重要法则,这一法则无论在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在养生中如何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达到机体内外的平衡状态,使人体这一有机的整体始终保持一种相对平静、平衡的状态是养生保健的根本。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使“内在运动”也就是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外在运动”即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保持“供销”关系的平衡。
避免不适当运动的出现而破坏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加速人体某些器官的损伤和生理功能的失调,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缩短人的生命。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生命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不协调,可导致体内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状态的出现,即有些元素的积累超量,有些元素的含量不足致使早衰和疾病的发生。
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都与人体元素平衡失调有关。
如当前在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产生,都与体内物质交换平衡失调密切相关,究其原因,无一不是阴阳失调之故。
平衡保健理论研究认为,在人生不同的年龄段里,根据不同的生理特点,调整相应的饮食结构,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维持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将会有益于我们人类健康。
《素问·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传统饮食养生与中医治疗均可概括为补虚、泻实两方面。
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填精、生津为补虚;解表、清热、利水、泻下、祛寒、去风、燥湿等方面则可视为泻实。
中医养生实践证明,无论补或泻,都应坚持调整阴阳,以平为期的原则,科学地进行饮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
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春分趣话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
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春分这一天为什么鸡蛋容易竖起来?虽然说法颇多,但其中的科学道理真不少。
首先,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
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易于竖蛋成功。
更重要的是,鸡蛋的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突起的“小山”。
“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间的距离在0.5~0.8毫米之间。
根据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和决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个“小山”和由这三个“小山”构成的三角形,并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这个三角形,那么这个鸡蛋就能竖立起来了。
此外,最好要选择生下后4~5天的鸡蛋,这是因为此时鸡蛋的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有利于鸡蛋的竖立。
竖立鸡蛋不仅有许多科学道理,而且还包含很多丰富深邃的哲学思想。
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伦布横渡茫茫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有人对其发现不以为然,甚至讥其为“纯属偶然”。
在一次庆功大会上,哥伦布提议宴会上的先生女士小姐尝试一下,能不能把桌上的鸡蛋竖立起来,结果没有一个成功。
哥伦布说,现在看我表演。
他把鸡蛋磕下去,鸡蛋壳破了,蛋也就竖立起来了。
然后他说,这就是我的发现,的确十分容易,但是,为什么你们不会?鸡蛋匀称光滑的曲线是它难以竖立起来的原因,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曾经废寝忘食两年多,天天练画蛋曲线,这为他后来成功地塑造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民间把脸庞称为“脸蛋”,并以蛋形作为脸庞美丽与否的标准,充分说明了我国人民高超的美学鉴赏水平和蛋形的美学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