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云灾备解决方案
超融合物理机迁移方案在灾备恢复中的应用
超融合物理机迁移方案在灾备恢复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面临自然灾害、硬件故障等突发情况时,如何快速迁移物理机、保障业务的连续运行成为了一项挑战。
而超融合物理机迁移方案应运而生,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灾备恢复能力。
本文将从介绍超融合物理机迁移方案的原理和优势,探讨其在灾备恢复中的应用。
一、超融合物理机迁移方案的原理超融合物理机迁移方案是基于超融合基础设施构建的。
超融合基础设施以软件定义为核心,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进行虚拟化管理,实现统一的管理、高效的资源利用和灵活的资源分配。
在物理机迁移过程中,超融合基础设施利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机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等完整迁移到另一台物理机上,实现业务的平滑过渡。
超融合物理机迁移方案的核心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虚拟化:超融合基础设施利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机资源进行抽象化和集中管理,降低了物理机硬件的依赖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2. 数据复制与同步:超融合基础设施采用数据复制和同步的方式,将源物理机的数据实时传输到目标物理机上,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3. 快照技术:超融合基础设施支持快照技术,可以在迁移过程中记录物理机的状态,并在需要时快速回滚到之前的状态,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二、超融合物理机迁移方案的优势超融合物理机迁移方案在灾备恢复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1. 高可靠性:超融合基础设施通过数据同步和复制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源物理机与目标物理机之间的实时数据同步和高可用性,提供了强大的灾备恢复能力。
2. 高性能:超融合基础设施利用多节点和分布式存储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数据的并行处理和负载均衡,提高了业务的处理性能和响应速度。
3. 简化管理:超融合基础设施提供统一的管理平台,可以对多个物理机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简化了IT运维的工作量和复杂度。
4. 灵活扩展:超融合基础设施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对物理机进行动态扩容和缩容,保证了企业业务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云计算超融合改造建设方案
云计算超融合改造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正日益受到各行业的广泛和应用。
超融合架构作为云计算的一种重要形式,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具有高效、灵活、易扩展等优点,成为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选择。
本文将探讨云计算超融合改造建设方案,以期为企业实现云计算转型提供参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超融合架构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了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动态分配,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业务响应速度:超融合架构通过将计算、存储资源进行池化,可以快速地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资源分配和扩展,从而大大缩短业务响应时间。
增强数据安全性:超融合架构可以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方便进行数据备份和容灾,从而增强数据安全性。
降低运维成本:超融合架构的集中管理和自动化运维特点,可以大大降低运维成本。
制定改造计划: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包括改造目标、改造内容、改造时间、改造预算等方面。
评估现有资源:对现有资源进行评估,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性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选择超融合产品:根据评估结果和企业需求,选择合适的超融合产品,包括产品的性能、功能、稳定性等方面。
部署超融合平台:根据改造计划和产品特点,部署超融合平台,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迁移业务系统:将现有业务系统迁移到超融合平台上,包括数据迁移、应用程序迁移等。
进行测试和优化:对迁移后的业务系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超融合平台进行优化,确保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监控和管理:对超融合平台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性能监控、故障处理、安全控制等方面。
持续优化和维护: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业务需求,不断对超融合平台进行优化和维护,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性能。
云计算超融合改造是各行业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评估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超融合产品,部署超融合平台,迁移业务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监控和管理以及持续优化和维护等步骤,可以实现企业云计算超融合改造的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业务响应速度,增强数据安全性,降低运维成本。
一体机灾备方案
一体机灾备方案一体机灾备方案是一种集成了硬件、软件和灾备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旨在提高企业的数据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一体机灾备方案:容灾高可用一体机:这种方案采用虚拟化技术和高可用软件,确保关键业务应用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它通常包括数据备份、应用恢复、系统恢复等功能,并能够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故障。
持续数据保护一体机:这种方案采用实时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确保数据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保护。
它通常具有高速备份和恢复功能,支持各种数据存储和应用程序,并能够实现快速的数据恢复和业务连续性。
副本数据管理一体机:这种方案采用数据副本管理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它能够实现多副本数据管理、快速数据恢复和跨站点灾备等功能,提高企业的数据可靠性和业务连续性。
数据库灾备一体机:这种方案专门针对数据库进行灾备,提供数据库实时备份、快速恢复和数据迁移等功能。
它能够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支持各种数据库系统和应用场景。
数据备份一体机:这种方案主要针对数据备份需求,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
它能够实现自动化备份、备份数据管理、备份策略定制等功能,并支持各种存储设备和应用程序。
总之,一体机灾备方案是提高企业数据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的有效手段。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场景,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保护和灾备。
一体机灾备方案是一种集成了软件和硬件的解决方案,旨在为组织提供全面的数据保护和灾难恢复能力。
这种方案结合了数据备份、高可用性和持续数据保护等功能,以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并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一体机灾备方案的特点包括:集成度高:一体机灾备方案将数据备份、恢复、高可用性等组件集成到一个物理设备中,简化了管理和部署的复杂性。
快速恢复:一体机灾备方案通常采用持续数据保护技术,可以实时捕获和保存数据变化,从而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
高可用性:一体机灾备方案通过高可用性软件和硬件设计,确保在设备故障或灾难发生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超融合方案部署
超融合方案部署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的数据量规模逐年呈现爆炸式增长。
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处理这些数据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超融合方案则成为了一个备受企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超融合是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等多个IT技术整合在一起,通过软件工具进行管理和控制,达到资源共享、灵活扩容、高可用性等效果的一种新兴解决方案。
企业选择超融合方案部署,一方面可以减少资产投资,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和性能。
超融合方案部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硬件选型超融合方案需要依赖硬件设备,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成为超融合的重要一环。
硬件设备除了要满足CPU、内存、硬盘等基本要求,还需要支持虚拟化环境和软件定义存储等特殊功能。
此外,硬件供应商的可靠性和售后服务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2. 软件配置超融合方案部署需要依赖软件工具进行管理和控制。
在进行软件配置时,需要注意不同软件版本之间的兼容性,以及软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推出新版本时,应该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避免因为软件问题导致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等情况。
3. 网络架构超融合方案需要构建合适的网络架构,保证整个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冗余性。
在有限的资源下,需要平衡不同服务之间的流量和带宽分配,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性能。
4. 数据备份和灾备超融合方案部署需要考虑数据备份和灾备的问题。
备份方案应该能够满足快速恢复的要求,而灾备方案需要为不同的故障和灾害提供相应的恢复方案。
在进行备份和灾备时,需要综合考虑数据质量、安全性、恢复速度等多个方面。
5. 管理和监控超融合方案部署后,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机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
管理和监控的工具需要满足实时报警和分析等功能,以发现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超融合方案部署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过程。
企业应该在制定部署计划时,综合考虑硬件、软件、网络架构、备份和灾备、管理和监控等多个方面,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超融合解决方案
超融合解决方案简介超融合解决方案是一种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它将传统的硬件设备进行软件定义,实现虚拟化和集中管理,从而提供高度集成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超融合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企业,可以提供高性能、高可用、弹性扩展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
优势超融合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简化IT运维传统的数据中心需要通过独立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来支持应用程序的运行,运维人员需要管理这些设备,并处理它们之间的兼容性和配置问题。
而超融合解决方案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融合在一起,通过统一的管理界面进行管理,极大地简化了IT运维工作。
2. 提供灵活的扩展性超融合解决方案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水平和垂直扩展。
当需要增加计算或存储资源时,只需添加相应的超融合节点即可,无需对整个系统进行改造。
这种灵活的扩展性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并降低系统升级和扩容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3. 提升性能和可靠性由于超融合解决方案将计算和存储功能融合在一起,可以减少数据在存储和计算节点之间的传输延迟,提供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
同时,超融合解决方案通过数据冗余和故障转移等技术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即使某个节点发生故障,也能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架构超融合解决方案的架构通常由以下几个关键组件组成:1. 超融合节点超融合节点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组件,它集成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并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进行管理。
超融合节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以适应不同规模的业务需求。
2. 管理界面超融合解决方案通常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界面,用于对整个系统进行配置和管理。
通过管理界面,运维人员可以管理超融合节点、监控系统状态、进行资源的分配和调整等操作。
3. 存储系统超融合解决方案通常内置了分布式存储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
存储系统可以提供高可用性和高性能的存储服务,并支持数据快照、克隆和迁移等功能。
4. 网络虚拟化超融合解决方案通常通过网络虚拟化技术实现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隔离和调度。
超融合解决方案介绍
20160810超融合解决方案介绍v174超融合解决方案介绍首先需要厘清概念,谈超融合,就得先从融合架构谈起融合架构又称为集成系统,通过整机柜集成和预配置实现快速部署,但仍然采用传统的服务器、网络、存储三层架构。
典型的融合架构方案包括VCE的Vblock、NetApp的FlexPod、Oracle的Exadata,以及Huawei 的FusionCube和H3C的UIS等.可以注意到融合架构在形态上体现为一个机柜或刀箱,里面集成了服务器、网络、存储节点,安装了虚拟化软件。
而超融合架构则是基于通用的服务器硬件,借助虚拟化和分布式技术,融合计算、存储、虚拟化与一体,不再需要专门的SAN存储。
相比融合架构来说,超融合摆脱了整机柜/刀箱集成的束缚,也不再受限于传统的三层架构,更具有弹性。
其次理解每家产品的理念、定位和技术渊源超融合概念在今天能够得到大家的热议,一是随着硬件性能密度的提升,网络互联互通的便利,软件智能逐渐走向成熟,超融合也是IT基础设施演进的一个必然方向;二则是对传统架构的颠覆式创新,在IT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上相比传统架构更有效率(尤其是集中式存储模式),因此对传统存储的冲击也最大.这也恰恰说明为何超融合理念的倡导者会是Nutanix、SimpliVity、Pivot3、Maxta以及VMware这些在企业级(存储)市场并不显赫的厂商。
而对于EMC、IBM、NetApp这些存储巨头来说,超融合并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概念,谁让他们“真的有一头牛”呢?Nutanix、SimpliVity等超融合初创厂商,均成立于2009年,借鉴Google等互联网数据中心架构,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将服务器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聚合,在虚拟化层面上实现池化和统一管理,实现虚拟化环境的新型部署模式。
他们的确是这个市场最彻底的“革命者”。
VMware在2014年发布的VSAN,也是专为优化虚拟环境而设计的存储解决方案,通过与vSphere的深度耦合,将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延伸到存储一层(在此前VMware通过VAAI、VASA、VVOL帮助专业存储厂商更好的支持虚拟化应用,现在决定甩开膀子自己上阵了),并巩固VMware在虚拟化数据中心的优势。
超融合解决方案
超融合解决方案
《超融合解决方案:提升企业IT架构的效率和灵活性》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IT
架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IT架构面临着诸多挑战,如
硬件资源浪费、管理繁琐、成本高昂等问题,这些都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阻碍。
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融合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超融合解决方案是一种集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和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IT基础设施,以软件定义的方式提供服务。
它将传统的硬件资源通过软件虚拟化技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高度集成、自动化管理的IT平台,进而提升了企业的IT效率
和灵活性。
与传统的IT架构相比,超融合解决方案具有以下
几个显著的优势:
首先,超融合解决方案可以减少硬件资源的浪费。
传统的IT
架构中,每种功能都需要单独的硬件设备来支持,而超融合解决方案将这些功能整合在同一台设备上,使得企业在使用硬件资源时能够更加高效。
其次,超融合解决方案可以简化IT管理。
由于超融合解决方
案是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来提供服务的,因此企业可以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来管理整个IT基础设施,大大减少了管理的复
杂性和成本。
此外,超融合解决方案还能提高企业的灵活性。
在超融合解决方案中,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来快速调整和扩展IT
资源,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总的来说,超融合解决方案是企业IT架构的一种新趋势,它可以帮助企业提升IT效率、降低成本、简化管理,并提高灵活性,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超融合解决方案必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云灾备解决方案
云灾备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云灾备解决方案成为了企业保障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手段。
云灾备解决方案通过将数据备份和恢复的过程迁移到云端,有效降低了传统灾备方案的成本和复杂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云灾备解决方案的四个部份,包括数据备份、灾难恢复、容灾演练和监控管理。
一、数据备份:1.1 数据备份的重要性:介绍数据备份在云灾备解决方案中的重要性,包括保护数据安全、防止数据丢失和满足合规要求等方面。
1.2 备份策略的选择:详细介绍备份策略的选择原则,包括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以及备份频率和保留周期的确定。
1.3 数据备份的实施:介绍如何实施数据备份,包括选择备份工具和云存储服务商,配置备份计划和设置备份策略,以及监控备份任务的执行情况。
二、灾难恢复:2.1 灾难恢复的流程:详细介绍灾难恢复的流程,包括灾难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数据恢复和系统恢复等步骤。
2.2 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解释RTO和RPO的概念,以及如何根据业务需求确定合适的RTO和RPO。
2.3 灾难恢复的实施:介绍如何实施灾难恢复,包括选择恢复工具和云服务提供商,配置恢复计划和设置恢复策略,以及测试和验证恢复方案的有效性。
三、容灾演练:3.1 容灾演练的目的:解释容灾演练的目的,包括验证灾备方案的可行性、发现潜在问题和提高团队的应急响应能力等。
3.2 容灾演练的步骤:详细介绍容灾演练的步骤,包括制定演练计划、组织演练团队、摹拟灾难场景和评估演练结果等。
3.3 容灾演练的注意事项:提供容灾演练的注意事项,包括确保演练环境的可用性、准备演练所需的资源和设备,以及制定演练的退出策略。
四、监控管理:4.1 监控灾备环境:介绍如何监控灾备环境的运行状态,包括监控数据备份和恢复任务的执行情况,以及监控灾备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等。
4.2 告警和预警机制:详细介绍如何设置告警和预警机制,包括设置监控指标的阈值、配置告警通知方式和制定应急响应计划等。
联想超融合解决方案介绍
摆脱“约束”的 “企业云平台”
跨Hypervisor容灾 多Hypervisor管理 一键Hypervisor转换
开发环境 容灾中心 生产中心 生产环境
开发环境 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
预生产环境 生产环节
预生产环境
Nutanix应用移动性架构
8
关键词:桌面虚拟化(VDI)
9
整合桌面虚拟化和文件服务
以虚机为中心的运营
· · · 获得更优的版本合规性管理 轻松实现快速节点部署和数据备份 无中断的运维操作
完备的最佳实践
· · · “交钥匙”方案,完善架构设计 高密度计算,完美支撑Hadoop平台 灵活的自定义能力
23
某大型报业集团采用Nutanix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
某大型报业集团,覆盖数省区,有60余年的发行历史,日发行量超过20万份, 周出版量近百个,涵盖时政社会、经济新闻、科教文体、区县农村实事、理论 评论、摄影等领域,报社年经营收入超过一亿元;面对新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冲 击,该用户立足自身业务特点,借助大数据平台,整合业务优势资源,打造融 合媒体,提升自身竞争力,而Nutanix企业云正好满足其业务快速发展下对 TRS CKM IT TRS Hybase 服务的高要求,采用Nutanix构建了大数据分析平台。 VM VM VM VM VM VM
Oracl e
Oracle
Oracle
Nutanix Cluster
Nutanix带来的收益
NX-1465-G4
NX-8235-G4
16
关键业务应用运行在Nutanix企业云平台的优势
1 2
无需配置及管理LUNs,Zoning, Masking等,无需担心存储多路径问题 集成的快照和DR能力 数据本地化能力提供高性能,低时延, 低网络拥塞 简化Oracle数据库部署 轻松实现多个vDisks和vSCSI Controllers配置,满足性能优化 可依据数据库IO需求,定制IO服务等级 支持横向的性能扩展,满足Oracle数据库对性能扩展的需求 按需的交付数据库服务 提供7*24连续服务能力,无需担心硬件升级导致计划内的停机
超融合一体机解决方案介绍
有多少时间是花在环境准备上面
有多少时间是花在运维管理上面
业务创新方面的时间还剩多少
5
5
钱又花到什么地方了
我们花几万买的一套设备,CPU利用率却不到5%
6
6
钱又花到什么地方了
用一机柜的安全、优化、计算、存储设备就只为搭建一套OA系统
7
7
钱又花到什么地方了
究竟花多少钱买了设备 买的设备运行能效如何 我们是不是过度投资了
30
30
CAS虚拟化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潮、深信服的竞争对比
功能
B/S管理控制台 CPU资源热添加 磁盘容量热添加 网络I/O Control 磁盘I/O Control 资源优先级调度 CPU/内存预留与限制 vCPU与物理CPU绑定 L2/L4/出入方向/定时ACL 虚拟机备份策略制定 虚拟机模板完整性校验 国产操作系统兼容 虚拟化拓扑 操作系统HA 应用HA 跨管理平台迁移 短信告警 动态资源扩展 一键健康巡检 一键存储清理 资源使用趋势分析 资源使用统计报表 资源TOPN统计报表 可定制展示大屏 虚拟机迁移历史记录 管理界面定制 兼容VMware 资源自服务交付 业务交付流程定制 组织VDC管理
计算模块 存储模块
超融合统一资源池 超融合统一资源池
网络模块 安全模块 计算模块 存储模块 (包含:网络 + 安全 + 计算 + 存储 的所有功能)
网络模块 安全模块 计算模块 存储模块
网络模块 安全模块 计算模块 存储模块
(包含:网络 + 安全 + 计算 + 存储 的所有功能)
14
14
透视、直观管理整个数据中心
22
22
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
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目录1.项目背景2.需求分析3.解决方案3.1 方案拓扑3.2 方案描述3.2.1 超融合简介3.2.2 计算资源1.项目背景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私有云已经成为企业云计算的主要形式之一。
然而,传统的私有云架构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源利用率低、扩展性差、管理复杂等。
因此,如何构建高效、灵活、易管理的私有云平台成为了企业云计算建设的重要任务。
2.需求分析针对传统私有云架构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扩展性、降低管理成本。
同时,这种解决方案还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高性能、易于部署和维护等特点。
3.解决方案3.1 方案拓扑我们提出了一种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了超融合架构,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成、高度优化的系统。
同时,我们还引入了虚拟化技术和技术,实现了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管理,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和高效。
3.2 方案描述3.2.1 超融合简介超融合是一种新型的IT架构,它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成、高度优化的系统。
超融合架构具有资源利用率高、扩展性好、管理简单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
3.2.2 计算资源在我们的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中,计算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采用了虚拟化技术和技术,实现了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管理。
这样,可以根据应用的实际需要,动态调整计算资源的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同时,我们还采用了高性能计算节点,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满足了大规模计算的需求。
3.2.3 存储资源存储资源是解决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提供了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闪存和云存储等。
这些设备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4 网络拓扑我们的解决方案采用了先进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树型等。
这些结构可以满足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网络需求,同时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服务。
华为FusionCube 超融合解决方案及场景应用介绍
行业应用
推理
分支边缘数据低时延推理 业务
超融合FusionCube
边缘站点
• 无专有机房或室外 • 宽温、防尘抗震 • 数十TB级数据量 • 扩展性:2-4节点 • 应用:虚拟化/容器
Block、 File、Object 、B&R
FusionCube 边缘数据基础设施
FusionCube超融合变革企业边缘基础设施
FusionSphere 方案节点类型与部署方案
管理域
虚拟化域
CNA VRM FCC/FSM user … user
FSA VM
VM
VM
VM
Hypervisor(UVP) RAID Controller
管理域
虚拟化域
CNA user user … FSA VM VM
Hypervisor(UVP) RAID Controller
每节点:2*鲲鹏920 +12*HDD/SSD
高 性 能
2U/4 nodes
每节点:2CPU+ 6*NVMe SSD/SAS
FusionCube特点介绍
高性能
快
高利用率
省
高可靠性
稳
高扩展性
线性 扩展
✓ 自研分布式I/O算法 ✓ SSD Cache加速 ✓ 自研NVMe SSD
✓ 核心编码容错技术 ✓ 全局自适应重删压缩
user VM
管理域 虚拟化域
CNA user … user
FSA VM
VM
Hypervisor(UVP) RAID Controller
FSA Euler RAID Controller
Oracle
深度解读超融合物理机迁移方案的容灾与备份策略
深度解读超融合物理机迁移方案的容灾与备份策略在当今云计算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超融合架构作为一种新形态的集成化基础架构,显著地提高了数据中心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而物理机迁移作为超融合架构中重要的功能之一,为企业提供了高可用性和灵活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超融合物理机迁移方案的容灾与备份策略。
一、容灾策略在超融合物理机迁移中,容灾策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业务的连续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容灾策略。
1. 数据镜像备份采用数据镜像备份的容灾策略是在源物理机上实时复制数据,并将数据镜像同步到备用物理机上。
通过实时数据复制和同步,可以实现灾难恢复和快速故障转移。
当源物理机发生故障时,备用物理机能够无缝接管服务并保持业务连续性。
2. 多节点部署超融合架构支持多节点的部署,并将数据和计算资源分布在不同节点上。
在物理机迁移过程中,可以选择将业务迁移到其他节点,以实现容灾和高可用性。
当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其他节点可以接管业务并保持正常运行。
3. 异地备份异地备份是一种常见的容灾策略,通过将数据备份到远程地点,以防止数据丢失和灾难事件对业务的影响。
在物理机迁移过程中,可以选择将数据备份到异地设备,并确保备份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当本地数据中心遭受灾难事件时,可以及时恢复数据并保持业务的连续运行。
二、备份策略除了容灾策略,备份策略也是超融合物理机迁移中重要的一环。
有效的备份策略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业务中断和数据丢失的风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备份策略。
1. 定期全量备份定期全量备份是指将整个数据集一次性备份到备用设备中。
通过定期进行全量备份,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然而,全量备份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和时间,因此需要在备份频率和资源消耗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
2. 增量备份增量备份是指只备份数据集中发生变动的部分内容。
与全量备份相比,增量备份可以更加节约存储空间和备份时间。
在物理机迁移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增量备份策略,以减少对网络和存储资源的压力。
超融合云灾备解决方案
用户
无需应用层访问权限
异构平台
数据库/虚拟机/agent
OS
DOT
任何IP网络
IP优化
多个层次数据压缩 可设定的主机资源 可配置的带宽比率 可规划的复制计划 零重复数据的传输
数据库/虚拟机/Agent
SAN
Cluster
SANபைடு நூலகம்
生产系统
PTL 备份系统
Mirror
一般意义上,容灾指的是不在同一机房的数据或应用系统备份,备份指的是本地的数据或系统 备份。通常说的灾备是将容灾与备份结合,即本地备份结合远程数据复制实现完善的数据保护。
根据S H A R E 78国际组织提出的标准,可以将系 统容灾的级别划分为如下7级。
政务服务”工作规划的通知 •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政务信息整合共享专
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政府
医疗
灾备管理困难
灾备系统的建设涉及网络切换、 应用切换、数据复制策略管理、 容灾演练等多种技术知识,因此, 对IT运维团队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一方面、一般用户的IT运维团队 人力有限;另一方面,缺少相应 的灾备专门技术人才。
链路全局负载
WEB高可用
中间件集群高可用
云平台延伸集群
医疗行业
大企业
数据库高可用
CDP复制
存储延伸集群
数据级容灾
跨中心多副本
数据库复制
第三方工具
虚拟机备份
备份(快照/CDP)
文件备份
数据库备份
操作系统备份
……
咨询服务
合作 交付
容灾 选型
vSAN超融合解决方案建议书
vSAN超融合解决方案建议书一、内容概览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IT基础架构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传统的存储和计算架构已难以满足高可用性、高性能、灵活扩展以及简化管理的需求。
VMware推出的vSAN 超融合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它集合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于一体,提供了企业级的存储性能,同时大大简化了部署和管理,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
vSAN超融合解决方案采用分布式架构,通过将本地存储与计算节点紧密集成,实现了高性能、高可用性的企业级存储功能。
这一设计不仅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为数据备份和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vSAN还提供了丰富的存储服务,如快照、复制、加密等,满足了企业对于数据保护和安全性的高要求。
vSAN超融合解决方案还提供了对多种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支持,能够满足不同企业的业务需求。
通过集中化的管理界面,用户可以轻松实现资源监控、配置管理以及故障排除,大大减轻了运维人员的负担。
vSAN超融合解决方案以其卓越的性能、高可用性和易管理性,成为了企业构建现代化、高效、稳定IT基础架构的理想选择。
1.1 背景介绍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据中心的规模与复杂度也在持续增长。
传统的物理服务器架构面临着扩展性差、维护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融合架构应运而生,它通过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高度集成在一个共享的物理平台上,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成本的优化。
VMware vSAN是VMware推出的超融合解决方案,它结合了VMware 的虚拟化技术与本地存储,提供了高性能、高可用的存储服务。
vSAN 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将多个物理服务器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存储资源池,从而实现了存储资源的动态扩展和高效利用。
vSAN还提供了数据冗余和故障恢复机制,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超融合架构来替代传统的物理服务器架构。
vSAN作为超融合领域的领先解决方案,不仅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保护和灾难恢复能力。
深信服超融合解决方案
深信服超融合解决方案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企业业务以及数据处理的要求,传统的IT基础架构往往会面临各种挑战,如硬件复杂度、管理复杂度和成本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深信服推出了一种超融合解决方案,该方案融合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一体化的数据中心架构。
本文将重点介绍深信服超融合解决方案的特点、优势以及适用场景。
深信服超融合解决方案的特点深信服超融合解决方案的主要特点包括:一体化架构深信服超融合解决方案采用一体化架构,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功能集成在一台服务器中。
通过这种架构,企业可以降低硬件复杂度和管理复杂度,减少数据中心的占用空间,并提高资源利用率。
灵活可扩展深信服超融合解决方案具有灵活可扩展的特点,能够根据企业业务需求进行快速扩展。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计算和存储资源,同时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调整网络配置,实现资源的弹性调配。
高性能和可靠性深信服超融合解决方案采用高性能的硬件组件和优化的软件架构,能够提供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同时,该解决方案还具有高可靠性,能够通过冗余机制和容错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
简化管理深信服超融合解决方案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整个数据中心的统一管理。
管理员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资源的监控、配置的管理以及故障的排除,从而简化了数据中心的管理工作。
深信服超融合解决方案的优势深信服超融合解决方案相比传统的IT基础架构具有以下优势:降低成本传统的IT基础架构通常需要购买多种设备,如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并且还需要进行复杂的配置和管理工作。
而深信服超融合解决方案通过一体化架构,将多种功能集成在一台服务器中,可以大大降低硬件和管理的成本。
深信服超融合解决方案通过资源的统一管理,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率的提高。
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调整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整个数据中心的效率和企业的业务响应能力。
提升安全性深信服超融合解决方案通过采用安全的硬件和软件机制,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安全性。
超融合解决处理办法方法交流技巧窍门
超融合解决方案交流技巧话题引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云计算、云数据中心、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等概念和方案层出不穷,我今天过来,就是想给您汇报下目前这些技术到底是什么,如何实现私有云的快速落地。
业界的数据中心发展最早为传统烟囱式数据中心,后来发展到了服务器虚拟化的数据中心,这比以往的传统结构有了新的突破,可以大幅提升服务器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业务上线效率,但是在网络管理、业务编排、自动运维等方面仍然无计可施,之后业界逐渐提出了SDN(软件定义网络)和SDDC(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概念,我今天给您带来的方案称之为“超融合”。
他隶属于SDDC的范畴,是深信服提出的基于SDDC建设私有云整体方案的一套基本架构。
这套架构是靠通用的硬件交换机组成一个大的二层网络,在大量X86服务器上,用软件虚拟化的技术方式,将所有服务器、存储、数据中心网络结构、软件应用系统等进行统一融合,并按照我们的业务要求,进行重新编排的解决方案。
其实早在5年前,超融合的整体架构就已经在国外大规模实施了,只不过当时业内没有提出“超融合”这样的概念;而近几年,这种超融合的方案在国内也开始了大规模部署,比如阿里、亚马逊等大型公有云服务商采用的就是这种架构,其他如国家卫计委、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信息安全中心,在广东,如广东省统计局、番禺区地税局、佛山市三水区信息中心、海印集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佛山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广东烟草阳江市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地税局的企业税收管理局、河源市和平县人民法院、中山市技师学院、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这套超融合的基础架构可以非常简单的扩展至未来私有云,所以,本方案具备极强的开放性与前瞻性,在很多单位都以创新项目得到了审批。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采用超融合的架构去搭建数据中心呢,在业界来看,传统数据中心有以下几个问题:1、建设成本高。
传统数据中心,从硬件上来看,每个系统单独占用一台物理服务器,根据我们大量统计来看,这种模式服务器资源利用率极低,十多个系统对应十多台服务器,将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而后期各类系统上线的建设成本也将很高;2、系统稳定性无法保障。
超融合解决处理办法方法交流技巧窍门
超融合解决方案交流技巧话题引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云计算、云数据中心、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等概念和方案层出不穷,我今天过来,就是想给您汇报下目前这些技术到底是什么,如何实现私有云的快速落地。
业界的数据中心发展最早为传统烟囱式数据中心,后来发展到了服务器虚拟化的数据中心,这比以往的传统结构有了新的突破,可以大幅提升服务器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业务上线效率,但是在网络管理、业务编排、自动运维等方面仍然无计可施,之后业界逐渐提出了SDN(软件定义网络)和SDDC(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概念,我今天给您带来的方案称之为“超融合”。
他隶属于SDDC的范畴,是深信服提出的基于SDDC建设私有云整体方案的一套基本架构。
这套架构是靠通用的硬件交换机组成一个大的二层网络,在大量X86服务器上,用软件虚拟化的技术方式,将所有服务器、存储、数据中心网络结构、软件应用系统等进行统一融合,并按照我们的业务要求,进行重新编排的解决方案。
其实早在5年前,超融合的整体架构就已经在国外大规模实施了,只不过当时业内没有提出“超融合”这样的概念;而近几年,这种超融合的方案在国内也开始了大规模部署,比如阿里、亚马逊等大型公有云服务商采用的就是这种架构,其他如国家卫计委、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信息安全中心,在广东,如广东省统计局、番禺区地税局、佛山市三水区信息中心、海印集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佛山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广东烟草阳江市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地税局的企业税收管理局、河源市和平县人民法院、中山市技师学院、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这套超融合的基础架构可以非常简单的扩展至未来私有云,所以,本方案具备极强的开放性与前瞻性,在很多单位都以创新项目得到了审批。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采用超融合的架构去搭建数据中心呢,在业界来看,传统数据中心有以下几个问题:1、建设成本高。
传统数据中心,从硬件上来看,每个系统单独占用一台物理服务器,根据我们大量统计来看,这种模式服务器资源利用率极低,十多个系统对应十多台服务器,将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而后期各类系统上线的建设成本也将很高;2、系统稳定性无法保障。
天融信超融合解决方案
安全:灵活定义的数据安全防护
异地TopHC集群
公有云
Vol Vol Vol
VM
VM VM
VM
TopHC OS
快照+数据复制
策略备份
一键数据恢复
NAS/SA N
安全:站点级的多云数据容灾
生产集群
延伸集群
虚拟机
虚拟机
云主备容灾 云双活容灾
虚拟机
虚拟机
广域网 Interne t IP MWPALNS VPN
天融信超融合解决方案 - TopHC
技术创新,变革未来
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演进
超融合服务器应急预案方案
一、背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高效灵活的IT基础设施需求日益增长。
超融合服务器作为一种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新架构,已成为企业构建现代化数据中心的理想选择。
然而,在超融合服务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为了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方案。
二、预案目标1. 快速定位故障,减少故障时间;2. 确保业务连续性,降低业务中断风险;3. 保护数据安全,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4. 提高应急处理效率,降低应急处理成本。
三、应急预案内容1. 故障分类(1)硬件故障:如CPU、内存、硬盘、电源等硬件设备故障;(2)软件故障:如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存储软件等故障;(3)网络故障:如网络设备故障、网络配置错误等;(4)人为故障:如误操作、操作失误等。
2. 应急处理流程(1)硬件故障处理① 确认故障现象,如服务器无法启动、设备无法识别等;② 检查硬件设备,如CPU、内存、硬盘、电源等;③ 修复或更换故障硬件设备;④ 重新启动服务器,确认故障是否排除。
(2)软件故障处理① 检查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存储软件等;② 重启或修复故障软件;③ 重新启动服务器,确认故障是否排除。
(3)网络故障处理① 检查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② 检查网络配置,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③ 修复或更换故障网络设备;④ 重新配置网络,确认故障是否排除。
(4)人为故障处理① 确认故障原因,如误操作、操作失误等;② 恢复正确操作或设置;③ 重新启动服务器,确认故障是否排除。
3. 数据备份与恢复(1)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2)在发生故障时,快速恢复数据;(3)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地方,如远程数据中心、云存储等。
四、应急响应措施1. 成立应急响应小组,负责协调、指挥和实施应急响应;2.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应急响应迅速、高效;3. 定期对应急响应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4.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响应过程中所需物资充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 2008年2月 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和实施《银行业信息系 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 (JR/T0044-2008) 2009年6月 银监会发布了新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 理指引》 16年7月 银监印发《非银行支付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 引》
政务服务”工作规划的通知 •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政务信息整合共享专
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政府
医疗
灾备管理困难
灾备系统的建设涉及网络切换、 应用切换、数据复制策略管理、 容灾演练等多种技术知识,因此, 对IT运维团队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一方面、一般用户的IT运维团队 人力有限;另一方面,缺少相应 的灾备专门技术人才。
容灾等级(GB)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RPO 2天以上 24小时以上 12小时以上 数小时至2天 数分钟至2天 数分钟
RTO
RTO 1-7天 1-7天 数小时至1天 数小时至1天 0到灾备目标
方案规划
方案设计 关键技术说明
配置清单
方案实施
部署上线 调试演练
数据同步困难
传统容灾在数据同步过程中,需要考虑主机 层、数据库层、存储层的数据复制,由于数 据格式复杂、数据量大,数据在传输过程中, 网络受限于带宽的限制,无法满足RPO和 RTO的要求。
灾备建设成本高
灾备中心也是成本中心,需要在满足业务系 统要求的基础上,投入额外的预算来建设灾 备中心,而灾备系统往往只有在IT系统发生 故障或灾难时,才能体现其价值。
根据《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国家标准G B / T 20988-2007,可以将系统容灾的级别分为如下6级。
本地备份——异地备份——主备容灾——双活容灾——两地三中心容灾 (GB/1-2级) (GB/3级) (GB/4-5级) (GB/6级)
BIA
RTO与RPO是衡量业务灾备系统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指 标,应根据业务风险分析(RA)和业务影响分析(BIA) 的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以达到最佳的风险投资 平衡点。
微观分析
• 2002年7月5日,深交所因通信系统发生异常导致部分营业部无法正常交易; • 2003年7月1日,上海市轨道交通4号线发生险情,临江花苑大厦内的劳动保障局和市财税局的重要信息系统被迫中断和搬迁; • 2004年5月1日,黄金周第一天,北京市铁路局电脑售票系统出现临时性故障,致使全市各火车站的售票窗口、代售网点的售票工作全部处于瘫痪状态,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 •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强地震,震区受地震波及的信息系统大部分完全瘫痪。 • 2017年9月8日,中国移动广西分公司系统割接,用户数据丢失,影响钦州、北海、防城港、桂林、梧州、贺州本地网部分用户,影响用户80万打电话与上网。 • 2018年7月20日,垂直行业媒体“前沿数控技术”硬盘数据近千万元级的平台数据全部丢失。
各地政府对相关电子政务建设,均把容灾中心的建设作为 工作规划内容: •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与
深化应用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6〕34号 • 四川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 • 江西省全面促进电子政务提质升级 • 山东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 •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互联网+
容灾:容灾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 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 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灾、地震等)停止 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 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DC1
AOPOAPSPAOPSSPP
DC2
HA
AOPOAPSPAOPSSPP
1 灾备建设意义与挑战
2 灾备设计方法论 3 企业云aCloud超融合灾备解决方案 4 价值与优势 5 案例实践
备份:备份是容灾的基础,通常指在数据中心内, 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 复制到其它的存储介质的过程。
DC1
MA
MA
iDA
iDA
SAN
CS MA 备份服务器
VTL/NAS
运维
容灾状态监控 异常切换 事后回迁
1 灾备建设意义与挑战
2 灾备设计方法论 3 企业云aCloud超融合灾备解决方案 4 价值与优势 5 案例实践
政府行业
灾备管理
策略 配置
网络 IP配置
一键 切换
一键 回迁
状态 监控
大屏 展示
金融行业
交通行业
能源行业
教育行业
SAN
Cluster
SAN
生产系统
PTL 备份系统
Mirror
一般意义上,容灾指的是不在同一机房的数据或应用系统备份,备份指的是本地的数据或系统 备份。通常说的灾备是将容灾与备份结合,即本地备份结合远程数据复制实现完善的数据保护。
根据S H A R E 78国际组织提出的标准,可以将系 统容灾的级别划分为如下7级。
超融合云灾备解决方案
1 灾备建设意义与挑战
2 灾备设计方法论 3 企业云aCloud超融合灾备解决方案 4 价值与优势 5 案例实践
宏观统计:
• 据IDC统计,美国在2000年以前的10年间,发生过灾难的公司中,有55%当时倒闭,剩下的45%中,因为数据丢失,有29%也在两年之内倒闭,生存下来的仅占16%。 • 据Gartner Group的统计数据也表明,在经历大型灾难而导致系统停运的公司中有2/5再也没有恢复运营,剩下的公司中也有1/3在两年内破产。 • 2007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 规划》中指出,据估计我国近年来各类灾情综合直接损失已高达8%的GDP(大多数发达国家只是千分之几)。
保险:
2008年3月 保监会下发了《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 指引》
证券:
2009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先后发布了《证券公司网上证券 信息系统技术指引》、《期货公司信息技术管理指引》、 《证券营业部信息技术指引》
金融
《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 具备保障电子病历数据安全的制度和措施,有数据备份机 制,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信息系统灾备体系。应当 能够落实系统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确保电子病历业务 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