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地理复习资料最终版
世界地理复习过关资料
一、世界陆地和海洋、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高考导航]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界线、准确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并能准确定位。
2.认识海底地形、陆地地形的特点及其分布。
3.了解七大洲地形的特点[基础梳理考点突破]一、陆地和海洋1.海陆分布特点:2.七大洲:(1)大洲的界线:(2)七大洲的面积:二、世界的地形1、七大洲的地形特点:2.海底地形和海陆变迁:二、亚洲概述[高考要求]一、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1.位置(1)纬度位置:地跨热带、________和寒带。
识记亚洲的经纬范围:识记图中关键点的坐标和对应的地点:(2)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是________大陆。
2.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以____ ____、_____ ___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在地图上找出主要的地形区:主要高原:主要的平原:主要的山脉:(2)气候:复杂多样,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3.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稠密:________、东南亚、________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__ __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多样的地域文化(3)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________国家。
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 ,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考点精析,突破难点] 考点一:亚洲的气候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名称(2)季风气候的成因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的影响:考点二:区域定位,区域综合分析;区域环境整体性分析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要点精析 突破难点] 一、东亚的自然环境特点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识记东经1000、1200、1400经线经过的地区;北纬300、400纬线经过的地区。
(2)范围:(主要的国家) 2、地形西部内陆: 东部沿海:半岛和岛屿: 地形、地势特点: 3、气候填出图中小写字母代表的主要气候类型: 思考:(1)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 为什么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3)图中由A 到B 到C ,气候怎样变化?有什么差异?4、河流: 许多大河自 向 注入海洋。
世界自然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1.全球海陆分布有哪些特点?A.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除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外,其他大陆都是北宽南窄)B.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亚洲和澳洲,欧洲和非洲,南北美)C.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运河断续相连(亚非苏伊士运河、欧非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D.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大西洋两岸大陆海岸线)2.对比分析世界大陆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主要特征。
(1)大陆地形A.地形高低起伏悬殊B.地形类型多种多样C.地形结构因洲而异(2)海底地形A.深度大,高差大(高差大于陆地,因为陆地削高填低)B.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C.洋脊贯穿四大洋3.运用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等有关地壳运动的特点,解释全球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的演化。
地表附近较刚性的岩石圈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可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进行大规模的运移4.世界有哪些气候带和气候型?简述它们的分布、主要特点及成因。
(一)陆地低纬度气候主要受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控制,全年高温,有赤道多雨气候、热带海洋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和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A.赤道多雨气候:又称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到10度的范围内,包括南美的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和马来群岛的绝大部分地域特点:多对流雨,全年皆夏,终年高温多雨,发育地带性土壤为热带雨林砖红壤植被土壤:适合热带雨林发育,森林高大茂密,物种繁多,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地带性土壤为热带雨林砖红壤。
B.热带干湿季气候:又称热带草原气候分布:主要分布于赤道多雨气候区的外围,一般可达南北纬15度左右,也可延伸到25度左右。
包括非洲的苏丹草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的北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和奥里诺科平原;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以及澳大利亚北部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之分。
干季受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
雨季时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植被土壤:植被土壤类型为热带稀树草原红棕色土。
世界地理知识点总复习
南极洲
世界分区(13个)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西亚和北非
世 界 石 油 海 上 运 输
中亚
丝稠之路示意图
欧洲东部与北亚
欧洲
非洲
北 美 洲
拉 丁 美 洲
大 洋 洲
南 极 地 区
三、世界主要的国家
日本 德国 巴西 印度 埃及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
日本
印度
●
● ●
埃 及
德国
温 带
{
{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上海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罗马 地中海气候 伦敦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多雨 乌鲁木齐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西伯利亚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温和 终年严寒 亚欧大陆北部 长冬无夏 南极洲 格陵兰岛
多 ,内陆地区降水 少
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对流雨; 两极地区:为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温上升,难以降水; 回归线附近: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 东岸----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 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多, 内陆地区----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4、四大洋——名称、大小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
跨南北半球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跨东西半球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跨经度最大的大洋——北冰洋 5、世界主要的海峡、半岛、岛屿
七大洲面积和轮廓
大洲和大洋
北冰洋 欧洲
亚洲
北美洲
大 西 洋
非洲
大 西 洋
例4 读下图,判断气候类型
世界地理知识点(完整版)
世界地理概况(说明:由于整理时间仓促,虽经认真审改,资料当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知识要点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⑴七大洲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面积: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⑵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二、七大洲地形特色三、海底地形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四、各大洲的气候特点五、世界主要河流湖泊六、世界的自然资源第二节世界居民和国家1、世界的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1)人种:黄、白、黑[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世界地理1
气候类型
读某地的降水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判断气候类型。
世界地形:主要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地形剖面图)
w
太平洋
安 第 斯 山 亚马孙 平原
刚果 东非 盆地 高原
E
大西洋
印度洋
墨西哥 高原
W
大西洋
撒哈拉 大沙漠
中南 半岛
E
太平洋
太平洋
W
安 第 斯 山
拉普拉 塔平原
南非 马达加 高原 斯加岛
大 分 水 岭
S
( 1 ) 图 中 A 沙 漠 形 成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① ② 。 (2)图中A是 沙漠,B是 平原,C是 高 原。 (3)南回归线以南B平原西部的气候类型为 。主 要成因是: 阻挡了 风,使这一地区受 影 响较小。
读沿东经89°线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图中A是 盆地,B是 盆地,C是 (2) D为 高原南部的 江。 (3) E是 洋边缘的 湾。 (4) 盆地C的经济发展资源优势是 (5) D河地带 资源丰富。
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全国Ⅰ)
⑴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6分) ⑵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3分)
⑶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6分)
⑷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 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9分) ⑸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6分) ⑹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6分)
鄂毕河
额尔齐斯河
图12-4
图12-5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一、地球的基本知识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地球表面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
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重要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周期约为 24 小时;地球公转则形成了四季更替,周期约为 365 天。
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1、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等。
亚洲气候类型丰富,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的河流众多,如长江、黄河、湄公河等。
2、欧洲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欧洲气候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较为典型。
欧洲的河流流量稳定,航运价值高,如莱茵河、多瑙河等。
3、非洲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非洲气候炎热,以热带气候为主,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4、北美洲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北美洲气候类型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5、南美洲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南美洲气候温暖湿润,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广阔。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6、大洋洲大洋洲主要由澳大利亚大陆和众多岛屿组成。
澳大利亚大陆地形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
大洋洲气候多样,以热带气候为主。
7、南极洲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大部分地区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有“冰雪高原”之称。
三、各大洋的地理特征1、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
它的周围多火山、地震。
2、大西洋大西洋呈“S”形,航运发达。
3、印度洋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北部为季风洋流。
(完整版)自然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一、概念题1、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
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3、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
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外圈(或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6、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
7、不连续面——地震学家把对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波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8、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
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9、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0、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1、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二、填空题1、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
许多自然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来表达。
如:地理壳、地理圈;景观壳、景观圈;表成地圈、生命发生圈、地球表层、自然地理面等。
2、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概括为四大类: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和活质有机体。
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成分。
这四类物质成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普遍存在于自然地理环境中,并各以自己为主体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地圈: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生物圈。
3、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和土壤,是自然地理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
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
世界地理高考复习资料整合.docx
东亚自然地理P22图经纬: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J -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位置 < 半球:东半球、北半球板块:东部位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交界一多火山地震、山地丘陵、交通:临海地区多优良的港口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一世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一(温带大陆性气候-畜牧业)二、组成Y—'j" 半岛国:朝鲜(平壤),韩国(首尔)-水稻种植业为主;朝鲜森林资源丰富;韩国进出口贸易发达 J岛国:日本(首都东京)一(海洋性强)三、地形(1)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丨|本四岛、台湾岛等)f海运发达(2)地形「地形: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Y・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四、气候f植被~东部沿海地区一季风气候显著(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西部内陆地区一一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f冬夏海陆温差大f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f 冬季风(西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一旱季、夏季风(东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一雨季。
五、河流中国: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半岛、岛屿上的河流短小急促人文地理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沿海与内陆的差异(P23):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向、经济方面日本自然地理经纬:北温带海陆: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的岛国f海洋性季风气候显著、IrS <半球:东半球、北半球板块:位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交界一]多火山地震、山地丘陵I交通:临海地区多优良的港口一J 外向型经济二、组成: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国四、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三、地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一神户、横滨著名的海港(利于发展海运)境内多山,平原狭小一关东平原最大火山之国,地震之邦一富士山最高,是休眠火山(亚欧、太平洋板块的挤压边界)四、气候f植被1、海洋性季风: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日本暖流、四面临海)。
世界自然地理复习资料最终版
名称解释1.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2.岛屿:面积小且散布在海洋、河流或者湖泊中的小块陆地3.自然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4.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一侧以大陆为界,另一侧以半岛、岛弧与大洋分隔的海域。
5.陆间海:介于大陆之间的海,深度较大,有海峡与外海或大洋相通。
6.洋流:指具有稳定流速和流向的海水运动7.梯度流: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的的洋流8.补偿流:海水的流失和相邻海区的海水补充空缺所形成的海流。
9.风海流:风对海面的摩擦作用产生的洋流10.纬向地带性:即地表地理现象近于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带状规律性11.非纬向地带性:即地表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呈偏离纬向地带性规律的特性。
七大洲四大洋的大小排序大洲面积: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大洋面积:太平洋:17 968万平方千米、大西洋:9 336.3万平方千米、印度洋:7 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1 310万平方千米全球地表形态基本特点大陆大洋的基本特点大陆地形主要特征1)、地形高低起伏悬殊:全球陆地以海平面为基准,平均海拔为840 m。
陆地上的最高点是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43 m,最低点是西南亚的死海海面,海拔为-392 m,陆地的高差约为9 240 m。
2)、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常态地形:山地、高原、盆地、丘陵与平原;特殊地貌类型: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火山地貌、海岸地貌等;两条高山带:一条是环太平洋褶皱带,它沿太平洋周边大体呈弧形延伸;另一条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它沿亚欧大陆中南部及非洲大陆西北缘大致呈东西向展布。
3)、地形结构因洲而异亚洲大陆地形中高周低,高大的山脉和较高的高原位于中南部,较低的高原和平原镶嵌在四周;欧洲大陆山脉分布在边缘地区,中部为广大连绵的平原;非洲是个古老高原大陆,山脉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南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则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单元,即大陆中部是平原,其东西两侧为山地或高原。
世界自然地理复习资料
世界自然地理复习资料整理者:红领巾世界填空:1.世界自然地理研究对象:各大洲和各大洋的自然地理环境结构2.胚胎期,衰退期,遗痕期的例子:东非大裂谷、太平洋、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线3.横贯全球大陆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4.北美那俩个地方没有受到第四季冰川影响:阿拉斯加内陆、威斯康星州西南部5.热带干湿季受什么和什么交替控制:副高和西风带名词解释:1.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基本上是由古老的结晶岩和变质岩基底构成,是世界第四大岛,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面积为62.7万平方千米。
马达加斯加岛是向西倾斜而多山的陆块。
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中部宽。
是南回归线穿过印度洋的最大岛。
2.圣劳伦斯河:圣劳伦斯河是北美洲东部大河,五大湖的出水道。
它的上源是圣路易斯圣劳伦斯河,在美国的明尼苏达州,下游在加拿大的东陲,以卡伯特海峡为河口,注入大西洋的圣劳伦斯湾,全长1287千米,流域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
圣劳伦斯河是地理上、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巨大水道系统。
3.尼罗河: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流域面积是非洲的第二大河,它水量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干旱的非洲来说尤其重要。
4.科罗拉多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
大峡谷全长446千米,平均宽度16千米,最深处1829米,平均深度超过1500米,总面积2724平方千米。
科罗拉多高原为典型的“桌状高地”,也称“桌子山”,即顶部平坦侧面陡峭的山。
这种地形是由于侵蚀作用形成的。
简答题:1.北美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的关系。
北美是一个矿藏丰富的大陆,不仅种类多,而且藏量也很丰富。
因为各种地质构造不同,所以矿藏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
在加拿大地盾区,由于前寒武纪岩层广泛出露,矿藏组成的基本特点是缺乏燃料矿,而金属矿极其丰富。
在阿巴拉契亚古生代褶皱带,主由古生代沉积岩组成。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过程的学科。
它涵盖了地球的形成、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水文循环、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这门学科时,我们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概念。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自然地理学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一、地球的形成和结构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行星,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约46亿年前。
在这个过程中,原始的太阳系中的尘埃和气体逐渐聚集形成了地球。
地球的结构主要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层次。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部分,由外核和内核组成,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则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地幔是地核和地壳之间的一层,主要由固态的岩石构成。
地壳是地球的外部部分,也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它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二、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地壳运动是地球表面地壳板块的移动和变形。
地球的地壳被分为多个板块,它们之间相互碰撞、分离或滑动,导致了地壳的变形和地震的发生。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地震的发生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威胁。
因此,了解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规律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安全至关重要。
三、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气候的变化趋势,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方面的变化。
全球变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进而引起地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全球变暖对于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探索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对于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未来至关重要。
四、水文循环和水资源管理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循环过程。
它包括蒸发、降水、融化、蒸发等多个环节。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文循环是维持水资源供应的重要过程。
合理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世界地理重点归纳总复习
世界地理重点归纳总复习第一部分世界地理复习要点一、地形与地势(涉及的重要地名一定要在地图册上找出)1、亚洲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在地图册中熟悉以下地形区: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天山、昆仑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湄公河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东部多岛屿,南部多半岛构造成因: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碰撞地带(东亚地形),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碰撞地带(南亚地形)2、非洲高原大陆(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部较高-阻挡东风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低地)构造成因:东非大裂谷(小板块生长边界)、红海(板块裂地带-非洲、印度洋板块)地中海(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之间碰撞地带-消亡边界-阿尔卑斯山脉)3、欧洲平原为主,地势最低平。
西欧平原、中欧平原(波德平原)、东欧平原(俄罗斯)。
山地东西走向(不阻挡西风),阿尔卑斯褶皱山脉(年轻、高大—)、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古老、起伏平缓)——冰川作用(角峰、峡湾-挪威-良港)4、北美洲三形区:西部山脉、中部平原、东部高地——西部高耸、年轻的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消亡边界)、中部宽广的大平原(密西西比冲积平原和高平原)、东部低矮的高地(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5、南美洲三形区:西部山脉、中部平原、东部高原(中部平原与东部高原交错分布)西部高耸的年轻的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碰撞消亡边界)、中部宽广的亚马冲积平原、东部古老的巴西高原6、大洋洲三形区:东部山脉、中部平原、西部高原——东部山脉-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墨累达令盆地(大自流盆地)、西部古老的高原7、南极洲地势最高的,以高原(大陆冰川)为主,主要为大陆冰川覆盖二、气候1、亚洲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东部温带季风气候(、平壤、东京)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汉城、台北)、南部热带季风气候(马尼拉、河、曼谷、仰光、吉隆坡、金边、加尔各答)、热带雨林气候(新加坡、雅加达)西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耶路撒冷)、北部北冰洋沿岸极地气候、大陆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乌兰巴托、乌鲁木齐、阿斯塔纳)——没有: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世界最大、最全3、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区)、大陆性强(同一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变化大)气候因子:辐射因子——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大气环流因子——季风环流影响;下垫面因子——陆地面积广大、地形复杂;人类活动因子——旧大陆人类文明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影响大。
(完整word版)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讲_世界地理概况f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 世界海陆分布(1)填图: 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 对照上图, 完成大洲界线分界线对比表。
大洲亚洲与欧洲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B巴拿马运河非洲与亚洲C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温馨提示]岛屿、大陆和大洲的区别和联系①陆地是指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②大陆和岛屿是人为划分的, 面积较小的陆地为岛屿, 面积较大的陆地为大陆, 大洲则是对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的总称;③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2. 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填表)3. 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1)填图: 在下图中填写海底地形类型。
(2)填表: 对照上图, 填写海底各地形的特点。
海底地形特点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 水深不超过200_m, 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大洋底部洋盆大洋底部, 有锰结核分布海岭板块的生长边界海沟海洋中最深的地方4.海陆变迁(1)六大板块: A南极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 E太平洋板块, F亚欧板块。
(2)一般来说,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二、世界气温与降水1.气温(1)陆地气温的变化: 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差值变化差异日变化约14时日出前后日较差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 沿海地区日较差较小年变化北半球7月北半球1月年较差内陆地区年较差大, 沿海地区年较差小南半球1月南半球7月(2)气温的分布规律: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影响因素[温馨提示]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 ~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 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大学《世界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世界地理》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篇:大学《世界地理》考试复习资料1海洋污染及其危害海洋污染具有污染源多、持续性强、危害大、扩散范围广和控制难度大等特点。
⑴石油污染⑵重金属污染⑶有机污染赤潮⑷固体废弃物⑸热污染⑹放射性污染 2非洲地理地理意义:主要体现在纬度位置上1:两条回归线分别从南北两端穿过非洲,绝大部分处于热带,只有少数部分在亚热带。
2:赤道几乎中贯大陆,所以在自然带的分布上呈现出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的特点。
轮廓特征:①北宽南窄②轮廓完整,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海湾较少(一平三少)地理意义:海岸线平直导致内陆更加干旱;北宽南窄使得北部比南部更干燥一平三少使得非洲缺少优良海港,不利对外贸易3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结构1古老的高原大陆⑴高原地形占绝对优势;⑵断裂地形广泛发育⑶褶皱山脉少,湖,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湖水最深、蓄水量最大②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③休伦湖、清澈,多岛屿;④伊利湖,浅⑤安大略湖,最小,瀑布16北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跨纬度范围大,四面临海2、温带、湿润、大陆性:主体处在温带;海岸线曲折,内陆距海不远;有大面积的内陆地区,受地形影响,东西高中间低,南北气流运行通畅。
3、占主导地位的纬向地带性和突出表现的非纬向地带性4、大陆东西部结构上的对立性:东部地区以纬向地带性为主,由北向南趋向于湿润;西部地区以非纬向地带性为主,西部沿海由北向南趋向于干旱 17美国经济特征及原因基本特征①以知识为基础②以信息为主导③以全球市场为导向④以网络为载体经济发展原因1占据地缘政治、经济区位优势:美国远离旧大陆,避免了战乱干扰,拉普拉塔水系:⑶奥里诺科河:注入大西洋,支流上有落差最大的安赫尔瀑布24南美植被和土壤类型⑴组成特点①热带类型为主②亚热带和温带类型面积狭小③在水平地带上缺失亚寒带和寒带类型⑵分布特点①安第斯山以东特别是南回归线以北地区以纬向地带性为主②安第斯山以西是纬向和非纬向的综合体现③安第斯山本身有良好的垂直带普(3)动物区系①多样性②特有性③原始性25南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温暖、湿润、自然要素以热带类型为主。
世界自然地理复习资料共12页
1.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
(离散型、汇聚型、平错型)2.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
3.纬向地带性:即地表自然地理现象近于东西向延伸、呈南北更替的带状规律性。
纬向地带性差异是由太阳热力因素造成的,即地球是一个运动中的椭球体,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分布不均而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的缘故4.边缘海:是一边以大陆为界,另一边以半岛或岛屿为界,与大洋分隔开的海。
特点是与海洋水交换比较自由。
其中靠近大陆一侧较近海域受大陆影响大,沉积物丰富,水文状况随季节变化明显,而靠近大洋一侧的海域受大洋影响较大,水文状况相对比较稳定。
如我国的东海和南海。
5.风海流:风对海面的摩擦作用产生的洋流。
6.海洋:是指地球表面广阔而连续的咸水水体的总称。
海洋的面积约3.6×108 km2,占地球总面积的71%。
包括大洋和海。
大洋是海洋的主体,且远离大陆。
海是靠近大陆、或受大陆包围,位于大洋边缘的水域,据其海陆相关位置,可分为边缘海、陆间海和内陆海7.非纬向带性:即地表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呈偏离纬向地带性规律的特性。
海陆分布、地质构造、地形起伏和洋流等都属于非地带性因素,由这些因素所导致的气温、降水、土壤、植被等的经向地带性或区域性分布,都是非地带性的具体表现。
8.洋流:亦称海流,是指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9..陆间海:是介于大陆之间的海,深度较大,有海峡与外海或大洋相通。
陆间海地区一般地壳活动活跃,海底地形复杂,多火山,地震。
如亚欧大陆与非洲大陆之间的地中海,南、北美洲大陆之间的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等。
10.沙漠化:沙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是土地生物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和地表类似沙漠景观的出现”。
11.厄尔尼诺,拉尼娜厄尔尼诺是指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使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一种信号。
世界自然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自然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世界自然地理复习题一.亚欧大陆名词解释:太平洋西缘岛弧-海沟系海沟和岛弧分布在各大洋中,以太平洋最多,尤以西太平洋最发育。
岛弧和海沟构成岛弧—海沟系,是地壳不稳定区域。
挪威峡湾在挪威语中,峡湾的意思是深入内陆的海湾。
挪威北海的海岸线以非常复杂的方式咬噬着内陆,形成了峡湾。
挪威峡湾的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温和常湿的气候。
分布在纬度40到60--65°之间的大陆西岸。
这类气候全年在盛行西风影响下,气旋频繁过境,年降雨量500-700mm,在地形有利地区多达2500mm以上。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暖月又低于22℃,年较差远小于同纬度的内陆与东岸地区。
属于这一气候的有西北欧、加拿大太平洋沿岸、智利南部、南非及澳大利亚的问答题:1.第四纪冰川作用对亚欧大陆地理环境的影响。
亚欧大陆演化的基本特点影响1、对地貌的影响:冰川对于它所覆盖地区的地形起着很大的改造作用。
在距冰川中心较近的地区以侵蚀作用占优势,形成峡湾、槽谷、羊背石等冰蚀地貌,距冰川中心较远的地区则以堆积作用为主,在那些地方散布着终碛丘、鼓丘、蛇形丘、冰碛阜等冰碛-冰水地貌。
北欧以冰蚀地貌为主,也有冰碛-冰水地貌,东欧和中欧基本上是冰碛-冰水地貌。
河流改变流向,河湖串联;冰盖区外的黄土堆积。
2、海面升降3、海陆变迁4、海岸阶地5、对生物分布的影响6、对动植物的灭绝演变特点欧洲大陆的形成是以前寒武纪古陆块为核心,通过不同地质时期与相邻陆块结合、分离的漫长过程,伴随多次地壳构造运动,古陆块外围相继形成加里东、海西、乌拉尔、阿尔卑斯等褶皱带,逐步地奠定了大陆的构造基础。
亚洲和欧洲陆地相连,形成全球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
在地质构造上亚欧大陆原来并不是一个整体构造的陆块。
早在二叠纪乌拉尔洋的最终闭合使俄罗斯地台与西伯利亚地台镶接,其间形成南北走向的乌拉尔褶皱带,从此欧亚大陆连为一体。
地理复习资料[完全版]
)))))))一、自然地理(一)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和天体系统。
(1)天体。
1)天体。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星际物质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所有天体都是物质的,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有各自的特点。
除以上自然天体外,还有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人造天体。
2)恒性。
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它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质量巨大、能自己发光发热的球状天体。
主要组成成分是氢和氦。
3)星云。
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它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主要组成成分是氢。
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
4)星座。
为了便于认识恒星,人们把天球分为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叫做星座。
根据国际上规定,全天共分成88个星座。
每个恒星都有它所属于的一个星座,星座中所包括的主要亮星,构成各自独特的图形。
如大熊星座的七颗亮星构成勺子形(中国称其为北斗七星)。
(2)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是宇宙间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的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表:太阳地球———月球太阳系行星和卫星其他八大行星和卫星小行星银河系彗星流星体(陨星)总星系行星际物质恒星世界(包括其他恒星、星云;星际物质)河外星系2.太阳和太阳系。
(1)太阳。
1)太阳概况。
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即一个天文单位。
太阳的半径约为700 000千米,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多。
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太阳的平均密度是地球平均密度的1/4。
太阳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
太阳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8倍。
2)太阳的外部结构。
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的周期:11年。
世界自然地理期末复习
世界自然地理期末复习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总称为地表,即地球表面。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有5。
1*10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面积1。
49*10*亿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29%;海洋面积3。
6 1亿平方下米,约占7 1%。
因此海陆面积之比大约是7: 3。
地球表面陆地按照面积大小的不同,大体分为大陆和岛屿。
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小I散布的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
大陆和岛屿之问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习惯上把澳大利业大陆(面积763 X 10'km2 )作为最小的大陆,把格陵兰岛(面积217。
5 X 10km2)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大洲大洋的分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们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西
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大洲大洋的界线:亚、欧一乌拉尔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一-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一-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峽;南美、南极一德雷克海峡; 欧、非一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解释1.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2.岛屿:面积小且散布在海洋、河流或者湖泊中的小块陆地3.自然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4.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一侧以大陆为界,另一侧以半岛、岛弧与大洋分隔的海域。
5.陆间海:介于大陆之间的海,深度较大,有海峡与外海或大洋相通。
6.洋流:指具有稳定流速和流向的海水运动7.梯度流: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的的洋流8.补偿流:海水的流失和相邻海区的海水补充空缺所形成的海流。
9.风海流:风对海面的摩擦作用产生的洋流10.纬向地带性:即地表地理现象近于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带状规律性11.非纬向地带性:即地表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呈偏离纬向地带性规律的特性。
七大洲四大洋的大小排序大洲面积: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大洋面积:太平洋:17 968万平方千米、大西洋:9 336.3万平方千米、印度洋:7 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1 310万平方千米全球地表形态基本特点大陆大洋的基本特点大陆地形主要特征1)、地形高低起伏悬殊:全球陆地以海平面为基准,平均海拔为840 m。
陆地上的最高点是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43 m,最低点是西南亚的死海海面,海拔为-392 m,陆地的高差约为9 240 m。
2)、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常态地形:山地、高原、盆地、丘陵与平原;特殊地貌类型: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火山地貌、海岸地貌等;两条高山带:一条是环太平洋褶皱带,它沿太平洋周边大体呈弧形延伸;另一条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它沿亚欧大陆中南部及非洲大陆西北缘大致呈东西向展布。
3)、地形结构因洲而异亚洲大陆地形中高周低,高大的山脉和较高的高原位于中南部,较低的高原和平原镶嵌在四周;欧洲大陆山脉分布在边缘地区,中部为广大连绵的平原;非洲是个古老高原大陆,山脉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南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则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单元,即大陆中部是平原,其东西两侧为山地或高原。
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1、深度大、高差大2、洋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3、洋脊贯通四大洋板块的定义及学说的基本内容板块: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⑴全球地壳分为若干板块;⑵刚性地壳浮在塑性的软流层上运动;⑶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而边缘则多发生构造运动;⑷板块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是次生的;⑸板块运动的不同方式决定了全球地壳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各气候的基本特点,成因及分布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课本61页1.亚洲地形特点(1)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2)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
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和世界上地势最低的洼地。
同时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内外力所营造的地貌类型。
(3)地势与地形结构特点可以概括为中高周低,山脉组合形式成群成带。
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多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
此外在亚洲的东部边缘,自北向南分布有一系列向太平洋突出的弧形列岛。
它们形成亚洲东部的双重海岸,多边缘海。
这些对到亚洲的人口和经济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2.亚洲的气候特点(1)强烈的大陆性。
主要表现为冬冷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集中,多数地区大陆度均在50%以上。
(2)典型的季风性。
其特征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凉冷干燥。
(3)类型的复杂性。
除温带湿润海洋性气候和冰原气候外,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气候类型在亚洲均有分布。
(最好有气候分布图)(4)各气候要素变化的极端性。
这既是气候大陆性的一个反映,也是其气候复杂性的一种表现,如亚洲具有世界上少见的冷、热、湿和干燥的极端地区。
成因:(1)地理位置:A.纬度位置:1°17ˊN~77°43ˊNB.海陆位置: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侧向着海洋,西侧为欧洲陆地,南侧为印度洋,北侧为北冰洋。
(2)大陆轮廓,面积:轮廓完整,面积庞大(4400万平方千米),使沿海与内陆间的地面状况,海陆位置的差异呈经向地带性分布,中部(土兰平原)常年受大陆性气团的控制,气候寒冷、干燥。
(3)地形:A.帕米尔—青藏高原为中心,山脉向三面延伸(山脉起屏障作用)西亚:东西向山地,阻挡南部气流深入内陆。
东亚:南北走向,阻挡东部气流深入内陆。
B.青藏高原——使西风带分支(南、北)在青藏高原东侧汇合,汇合点以西为“死水区”,死水区以东风力强。
(4)洋流:黑潮暖流(大陆东部海洋)、亲潮寒流(在日本群岛北部)、印度洋上季风漂流(给中南半岛带来丰沛的雨量)。
(5)大气环流:影响亚洲的气压活动中心:冬季: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夏季: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
影响亚洲的气团有:Pc(极地大陆性气团)、Pm(极地海洋气团)、Tc(热带大陆性气团)、Tm(热带海洋气团)、Ac(冰洋大陆性气团)、Am(冰洋海洋气团)、E(赤道气团)。
(一)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大陆主体位于36°~71°08′N,66°10′E~9°34′W。
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少部分属于寒带,这样的纬度位置成为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的基础。
海陆位置和洲际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同亚洲分界,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有白海、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比斯开湾、地中海等边缘海包围。
欧洲地处大陆西岸,三面为海洋怀抱,形似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大半岛,使大西洋和西风环流对欧洲气候具有深刻的影响。
欧洲东与亚洲大陆山水相连,南与非洲隔地中海相望,西隔大西洋遥望美洲。
与亚非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大陆轮廓及地形特征轮廓特征:水平轮廓破碎、大陆东宽西窄、多半岛、岛屿和内海、边缘海是欧洲自然地里的一大特点。
地形特征: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突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大致可以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西岸的连线为界将地形分为东西两部分:(1)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形较为单一。
(2)西部山地平原交错,地形比较复杂。
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欧洲的南部和北欧的冰岛是世界上火山众多、地震频繁的地区之一。
(由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曾是大陆冰川中心,阿尔卑斯山脉是山地冰川中心,因此欧洲的冰川地貌特征明显,特别是北欧)(三)气候特征温带气候占优势,海洋性显著。
欧洲有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1 000 mm之间,降水量由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其中,高大山脉的西部迎风坡是降水丰沛区,平原及半岛内陆是降水稀少区。
年温差小,冬季一般在-15 ℃以上,夏季在15~20 ℃之间。
气候类型区分布的地带性特征突出。
气候区分布成因:(1)地带性特征比较突出,主要是由其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地形特征决定的。
(2)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区的分布,主要是受到海陆位置、地形特征、洋流、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四)河流与湖泊1、河流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通航条件好,通航里程长,多国际性大河。
以北部垄岗-瓦尔代-喀尔巴阡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达卢西亚山脉为界分为北冰洋-大西洋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两大流域。
主要为雨水补给、雪水补给和冰川补给三种类型。
2.湖泊湖泊广布,以北欧和阿尔卑斯地区分布比较集中。
这种分布特征与欧洲湖泊的形成主要受第四纪冰川作用有关。
具体可分为三个湖泊分布集中区:①芬诺斯堪的亚湖区;②东欧-中欧平原北部湖区;③阿尔卑斯山地湖区(山区湖泊大多是河流的上源)。
湖泊类型:主要为冰川湖,还有构造湖、喀斯特漏斗湖、泻湖、火口湖、牛轭湖以及综合成因湖泊等。
1、非洲主要地理环境和特征非洲全称阿非利加州。
自然地理环境结构1)古老的高原大陆非洲平均海拔达750m。
台地和高原所占比例远大于世界其他各洲,因此有“高原大陆”之称。
2)干燥的热带大陆非洲大陆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多数陆地是热带,气温高。
同时非洲有处在副高的控制下,又受到来自亚洲大陆的东北信风,形成广大的干旱区域。
1、“热带大陆”非洲大陆赤道中贯,大部分地区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只有南北两端以及局部山地的年平均气温低于20 ℃。
2、降水量地区分布的极端不平衡赤道附近及一些山地迎风坡降雨量较多,是世界上著名的多雨区。
但全洲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最干旱的地区则形成了沙漠。
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有“干旱大陆”之称。
3、气候类型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赤道附近为全年多雨的赤道多雨气候,南北两侧依次为夏雨冬干的热带干湿季气候,全年少雨的热带干旱气候和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形成这样的气候分布特征主要原因有:非洲大陆地势起伏和缓,缺少庞大的高原和山脉,赤道中贯,以及大陆最南点和最北点到赤道的距离大致相等等自然条件。
3)气候和地形影响下的河网分布非洲的河网分布与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也具有对称的水系、水文网结构。
许多块状高地或宽广盆地是河流的辐散中心或辐聚中心。
东非高原和西非的富塔贾隆高原比作非洲的两座水塔。
4)对称分布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界非洲的植被和土壤类型是在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它们的分布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大体一致,即以赤道为中轴、南北对称分布。
根据分布特征,非洲主要有以下4种景观类型:热带雨林-砖红壤类型区、热带草原—红壤、红褐土类型区、热带荒漠—荒漠土类型区、亚热带森林-褐色土类型区5)丰富的自然资源非洲地形相对平缓,高寒山区很少,绝大多数土地属热带和亚热带,土地和热量资源十分丰富。
非洲森林资源丰富。
非洲森林绝大部分是阔叶林,是世界上热带木材重要产区之一。
水力资源:由于有利的地形条件,非洲的河流均多急流瀑布,虽不利航行,但水利资源蕴藏丰富且分布集中,非洲具有较大优势的自然资源是矿产: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
(在世界上,南非是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几内亚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扎伊尔的金刚石、赞比亚的铜矿、南非的铀矿等均居世界前列。
北非和几内亚湾沿岸的石油丰富。
尼日利亚是本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地。
)洋流的成因梯度流——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
梯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差异而引起的海流。
这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使海区形成了压力梯度,在压力梯度力作用下,海水产生了流动。
故梯度流也称密度流。
风海流——风对海面摩擦作用而产生。
是海水在风的摩擦力(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
也称漂流或吹流。
风力作用于海面时,可产生对海面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故风作用于海面时,可同时产生波浪运动和使海水向前运动的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