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合集下载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数学高一上必修1第一章1.1.3人教版 (1)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数学高一上必修1第一章1.1.3人教版 (1)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并体会它们的区别与联系.[2]会求两个已知集合的并集和交集.[3]理解全集和补集的概念.[4]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和运算.[5]能综合应用交、并、补三种运算进行集合间关系的研究.1.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己动手,理解并掌握交集,并集和补集的定义。

[2]通过观察、动手、推理等活动,会解决集合里的参数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韦恩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识图能力。

[2]通过集合里参数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1]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并体会它们的区别与联系.[2]会求两个已知集合的并集和交集.[3]理解全集和补集的概念.[4]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和运算.2.2教学难点[1]能综合应用交、并、补三种运算进行集合间关系的研究.3 专家建议此节内容为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和补集。

为整个高中知识的基础题目,也是高考的必考题目。

要注意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和符号的掌握,提醒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细心审题,领悟题意。

4 教学方法定义推导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5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用直尺、三角板。

6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好。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集合的基本运算。

【板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新知介绍[1]并集【师】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1) A={1,3,5}, B={2,4,6} ,C={1,2,3,4,5,6}(2) A={x|x是有理数},B={x|x是无理数},C={x|x是实数}.【生】集合C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和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板书】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即:A∪B={|,}∈∈. 记作A∪B(读作“A并B”),x x A x B用Venn图表示为:即时训练:(1)两个集合的并集中的元素就是将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合在一起. ( )(2)A∪B仍是一个集合,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 ( )(3)若集合A和集合B有公共元素,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则在A∪B中仅出现一次. ( )例1 设A={4,5,6,8}, B={3,5,7,8},求A∪B.例2 设集合A={x∣-1<x<2},集合 B={x∣1<x<3},求A∪B.【总结提升】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它们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对于表示不等式解集的集合的运算,可借助数轴解题.[2]交集【师】}}}{}{}}{{{31-1,1,2,3,-2,-1,1,-1,1;23,0,03;3111.A B CA x xB x xC x xA x xB x xC x x⎧⎧⎧⎨⎨⎨⎩⎩⎩⎧⎨⎩⎫⎬⎭⎫⎬⎭⎫⎬⎭====≤=>=<≤===观察下列各组中的个集合;()()()为高一()班语文测验优秀者,为高一()班英语测验优秀者,为高一()班语文、英语两门测验都优秀者上述三组集合中,集合A,B与集合C的关系如何?你能用Venn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生】集合C中的元素既在集合A中,又在集合B中.各组集合均可用下图表示【师】由图形可以看出:集合C中的每一个元素既在集合A中,又在集合B中。

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学设计(2021)-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学设计(2021)-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1.3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设计(人教A版)集合的基本运算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集合的含义以及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这为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是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对象,在实践中应用广泛,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课程目标1.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能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 理解全集和补集的含义,能求给定集合的补集;3.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基本关系与基本运算.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并集、交集、全集、补集含义的理解;2.逻辑推理:并集、交集及补集的性质的推导;3.数学运算: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及补集,已知并集、交集及补集的性质求参数(参数的范围);4.数据分析:通过并集、交集及补集的性质列不等式组,此过程中重点关注端点是否含“=”及∅问题;5.数学建模:用集合思想对实际生活中的对象进行判断与归类。

重点:1.交集、并集定义的三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及交集、并集的区别与联系;2全集与补集的定义.难点:利用交集并集补集含义和Venn图解决一些与集合的运算有关的问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一、问题导入:实数有加、减、乘、除等运算.集合是否也有类似的运算.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

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阅读课本10-13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 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是什么?它们具有哪些性质?2.怎样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并集和交集?3.全集与补集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用Venn图表示给定集合的补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新知探究(一)知识整理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 A∪B={x|x∈A,或x∈B} Venn图表示2 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 A∩B={x|∈A,且x∈B}Venn图表示3.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集合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知识点】 1. ! 2. 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Union ) 记作:A ∪B 读作:“A 并B ” 即: A ∪B={x|x ∈A ,或x ∈B} Venn<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 与B 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

3. 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

记作:A ∩B 读作:“A 交B ” 即: A ∩B={x|∈A ,且x ∈B} 交集的Venn 图表示^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与交集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4. 补集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通常记作U 。

|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 ),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 记作:C U A即:C U A={x|x ∈U 且x ∈A} 补集的Venn 图表示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5.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1高中数学必修1精品教案:1.1.3集合的基本运算3

1高中数学必修1精品教案:1.1.3集合的基本运算3

课题:§1.3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我们两个实数除了可以比较大小外,还可以进行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思考(P9思考题),引入并集概念。

二、新课教学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的并集(Union)记作:A∪B 读作:“A并B”即:A∪B={x|x∈A,或x∈B}Venn图表示: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例题(P9-10例4、例5)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 与B 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

2. 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

记作:A ∩B 读作:“A 交B ”即: A ∩B={x|∈A ,且x ∈B}交集的Venn 图表示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题(P 9-10例6、例7)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与交集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3. 补集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通常记作U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必修1第一章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必修1第一章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案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一、内容及其解析(一)内容: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集合的基本运算。

(二)解析:本节是从学生熟悉的集合出发,结合实例,通过类比实数加法运算引入集合间的运算。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集合的概念和基本关系,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在近年的高考中主要考核集合的基本运算,在整个教材中存在着基础的地位,为今后学习函数及不等式的解集奠定了基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中有着铺垫的作用。

教学的重点是交集与并集、全集与补集的概念。

二、目标及其解析(一)目标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全集的含义,掌握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方法,学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

(二)解析了解集合的并集与交集、全集的含义,掌握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方法,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就是指结合实例,通过类比实数加法运算引入集合间的运算,同时,结合相关内容介绍交集与并集、全集与补集的概念。

学会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难以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以及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集合的相关运算等。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初次接触集合的运算,容易混淆概念。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多加练习,学生熟悉之后就能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

四、教学支持条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练习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集合的交集与并集、全集与补集的含义,学会集合的基本运算,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本节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新知探究新课讲授知识巩固运用课堂小结配餐作业(二)教学情景1.导入新课提出问题问题1: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两个实数可以相加,例如5+3=8。

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教师直接点出课题。

问题2:请同学们考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1)A={1,3,5},B={2,4,6},C={1,2,3,4,5,6};(2)A={x|x是有理数},B={x|x是无理数},C={x|x是实数}。

高中数学 必修一 集合的基本运算——补集 教案

高中数学 必修一  集合的基本运算——补集  教案

集合的基本运算【学习目标】1.理解并集、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体验通过实例的分析和阅读来自学探究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并集、交集、补集的含义,利用维恩图与数轴进行交并补的运算。

2.学习难点:弄清并集、交集、补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1.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A B x x A x B ⋃∈∈=,或。

2.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即{|}A B x x A x B ⋂∈∈=,且。

3.A B ⋂= _____A _____,A A ⋃= _____A _____,A ⋂∅=_____∅_____,A A ⋃∅=.4.若A B ⊆,则A B ⋂=_____A _____,A B ⋃=_____B _____。

5.A B A ⋂⊆,A B B ⋂⊆,A A B ⊆⋃,A B A B ⋂⊆⋃.一、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例1 求下列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1)12{}345A =,,,,,10123{}B -=,,,,; (2){|}5|2{}A x x B x x <->-=,=。

解:(1)如图所示,1012345{}A B ⋃-=,,,,,,,123{}A B ⋂=,,。

(2)结合数轴(如图所示)得:{52|}A B R A B x x ⋃⋂-<<-=,=。

点评: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依据它们的定义,借用Venn 图或结合数轴分析两个集合的元素的分布情况,有利于准确写出交集。

变式迁移1(1)设集合{|}{|}122A x x B x x A B >--<<⋃=,=,等于( )A .{|}2x x ->B .{|}1x x ->C .2{|}1x x --<<D .2{|}1x x -<<(2)若将(1)中A 改为{|}A x x a =>,求A B ⋃.(1)答案 A解析 画出数轴,故{|2}A B x x ⋃-=>。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学生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学生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知识点】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的并集(Union)记作:A∪B 读作:“A并B”即:A∪B={x|x∈A,或x∈B}Venn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与B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与B的交集。

2.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intersection)。

记作:A∩B 读作:“A交B”即:A∩B={x|∈A,且x∈B}交集的Venn图表示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与交集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3. 补集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通常记作U 。

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 ),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C U A即:C U A={x|x ∈U 且x ∈A}补集的Venn 图表示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4.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_必修1___§1.3集合的基本运算_教案

高中数学_必修1___§1.3集合的基本运算_教案

课题:§1.3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我们两个实数除了可以比较大小外,还可以进行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思考(P9思考题),引入并集概念。

二、新课教学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的并集(Union)记作:A∪B 读作:“A并B”即:A∪B={x|x∈A,或x∈B}Venn图表示: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例题(P 9-10例4、例5)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 与B 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

2. 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

记作:A ∩B 读作:“A 交B ”即: A ∩B={x|∈A ,且x ∈B}交集的Venn 图表示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题(P 9-10例6、例7)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与交集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3. 补集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通常记作U 。

高中数学1.1.3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新必修1

高中数学1.1.3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新必修1

1.1.3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4.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并树立相对的观点。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概念、补集的概念、数形结合的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交集与并集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补集的有关运算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法教学过程:(I)复习回顾⊆与A=B的意义;问题1: (1)分别说明A B(2)说出集合{1,2,3}的子集、真子集个数及表示;(II)讲授新课图1—5(1)给出了两个集合A、B;图(2)阴影部分是A与B公共部分;图(3)阴影部分是由A、B组成;图(4)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图(5)集合B是集合A的真子集;指出:图(2)阴影部分叫集合A与B的交集;图(3)阴影部分叫集合A与B的并集.的公共部分,记作4.例题解析 (师生共同活动)∩∪B={x|-1<x<2}图1—3阴影部分即表示A 在U 中补集C U A 。

7.举例说明12,(III )课堂练习:(1)课本P 12练习1—5;(2)补充练习:1.已知M={1},N={1,2},设A={(x ,y )|x ∈M ,y ∈N},B={(x ,y )|x ∈N ,y ∈M},求A ∩B ,A ∪B 。

[A ∩B={(1,1)},A ∪B={(1,1),(1,2),(2,1)}]2.已知集合M ⊆{4,7,8},且M 中至多有一个偶数,则这样的集合共有( );A 3个B 4个C 6个 D5个3.设集合A={-1,1}, B={x|x 2-2ax+b=0}, 若B ∅≠, 且B A ⊆, 求a, b 的值。

(IV) 课时小结1.在并交问题求解过程中,充分利用数轴、文恩图。

2.能熟练求解一个给定集合的补集;3.注重一些特殊结论在以后解题中应用。

高中数学教案《集合的基本运算》

高中数学教案《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学计划:《集合的基本运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集合的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等基本运算的定义,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图形展示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理解集合运算的直观意义和数学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集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的定义及其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运算的直观意义,并能准确应用集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约5分钟)●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如班级学生选课情况、图书馆藏书分类等)引入集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集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复习旧知:简要回顾集合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和元素性质,为学习集合运算打下基础。

●明确目标: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并能运用这些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讲授新知(约15分钟)●定义讲解:分别讲解集合的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的定义,强调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运算规则。

●图形展示:利用Venn图等图形工具,直观展示集合运算的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集合运算的直观意义。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不同集合运算的结果,加深对集合运算的理解。

3. 动手操作(约10分钟)●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集合运算的实物教具(如卡片、模型等),让学生动手进行集合运算的模拟操作。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相互纠正错误,共同提高。

●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集合运算的基本方法。

4. 练习巩固(约15分钟)●课堂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集合运算的知识和技能。

高中数学集合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教案【篇一:高一数学集合教学案(4课时)】高一数学《集合》教学案一、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Ⅰ、知识与技能: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Ⅱ、过程与方法: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并对易错、易混点重新认定,达到熟练应用的地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重新审视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对知识的把握,在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地基础上提高自己在学习中的信心和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难点: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二、教学计划:四课时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1.1《集合的概念》一、课题引入阅读教材中的章头引言二、概念形成与深化1、集合的概念(1)对象:阅读课本p3(3)元素:集合中每个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元素通常用表示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属于:记作:a___a;(2)不属于:记作:a___a;(1) 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的所有成员构成的集合; 其中元素为(2) 三角形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其中元素为2(3) 方程方程x=1的解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其中元素为(4) 不等式x+12x+2的解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其中元素为你能指出各个集合的元素吗?各个集合的元素与集合之间是什么关系?3、集合中元素的性质”年轻人”、“较小的有理数”能否分别构成一个集合,为什么? 集合中元素的性质(1);(2);(3)_____________.(1) 节头图是中国体育代表团步入亚特兰大奥林匹克体育场的照片,代表团有309名成员;(2) 平面上与一个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全体;(3) 方程x+1=x+2的解的全体.4、空集: 集合,记作 .5、集合分类(1)含有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2)含有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6、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1)自然数集:的集合.记作;(2)正整数集:的集合.记作;(3)整数集:的集合.记作;(4)有理数集:的集合.记作;(5)实数集:的集合.记作。

集合的基本运算【课时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

集合的基本运算【课时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

1.3.1集合的基本运算(1)课时教学设计一、课题:集合的基本运算(1)二、教学内容1.集合并集的含义与运算;2.集合交集的含义与运算;3.区分交、并运算的运算符号,会进行简单的离散型和连续型集合的交、并运算.三、教学目标学生能通过类比实数运算,结合具体实例,能理解集合并集、交集运算的含义,掌握简单的集合运算,并学会使用Venn图、数轴等几何方法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从而体会数形结合在理解集合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集、交集的含义,并会进行简单的集合基本运算.教学难点:区分交、并集运算符号,掌握集合的交、并运算.五、教学设计过程问题1: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两个实数可以相加,集合是否也有类似的运算呢?请同学们考察下列两组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1)A={1,3,5},B={2,4,6},C={1,2,3,4,5,6};(2)A={x|x是有理数},B={x|x是无理数},C={x|x是实数}.师生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集合,并借助Venn图得出集合间的关系,并发现集合C的元素全部由集合A,B 构成,并且没有元素不属于集合A,B.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具体集合,发现集合并集的运算实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回顾上节知识的同时也回顾了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思想.追问:你能用集合的语言描述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将自然语言转化为集合语言,老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补充.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数学问题,获得概念的严谨表述.并集概念: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用描述法表示为A∪B ={x|x∈A,或x∈B}.Venn图表示为:例1:设A ={4,5,6,8},B ={3,5,7,8},求A∪B.解:A∪B={4,5,6,8}∪{3,5,7,8}={3,4,5,6,7,8}.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例题,深化并集概念,练习离散集合的并集运算.例2:设集合A ={x| –1<x<2},集合B ={x| 1<x<3},求A∪B.解:用数轴表示:则A∪B={x| –1<x<2}∪{x| 1<x<3}={x| –1<x<3}追问:若中间−1、2两个虚点变为实点后结果改变了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设计意图:让学生做题时注意把握细节,并体会集合端点对集合并集结果的影响.问题2:下列关系式成立吗?(1)A∪A=A (2)A∪∅=A师生活动:学生根据并集的概念思考后易得到答案.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特殊集合的并集运算,考虑问题中特殊情况的处理.追问:若A⊆B则A∪B=?师生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借助Venn图来理解和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在问题2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集概念,了解集合间的关系与集合运算的联系,并学会用Venn图来直观的研究问题.问题3:考察下面的问题,集合A,B与集合C之间有什么关系?(1)A={2,4,6,8,10}, B={3,5,8,12} ,C={8}(2)A={x |x是立德中学今年在校的女同学},B={x |x是立德中学今年在校的高一年级同学},C={x |x是立德中学今年在校的高一年级女同学}.师生活动:学生观察两组集合,发现集合C中的元素是由集合A,B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引导学生注意并且不能有漏掉的.如果学生总结不严谨,可以给出集合D={x |x是立德中学今年在校的身高超过170cm的高一年级女同学},通过比较C与D的不同点,来引导、帮助学生更加严谨地归纳总结交集的概念,强调是集合C是由属于集合A且又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设计意图:通过给出两个实例,让学生们自己观察并交流,找出集合A,B与集合C之间的关系,通过模仿上面并集的概念,锻炼了学生观察、类比以及总结的能力.交集概念: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成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用描述法表示为:A∩B ={x|x∈A且x∈B}用Venn图表示为:例3:立德中学开运动会,设A={x |x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参加百米赛跑的同学},B={x |x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求A∩B.解:A∩B就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中既参加百米赛跑又加跳高比赛的同学组成的集合.所以,A∩B={x |x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既参加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例4:设平面内直线l1上点的集合为L1,直线l2上点的集合为L2,试用集合的运算表示l1和 l2的位置关系.解:平面内直线l1和 l2可能有三种位置关系,即相交于一点,平行或重合.(1)直线l1和 l2相交于一点P,可表示为L1∩ L2={点P};(2)直线l1和 l2平行可表示为L1∩ L2=∅;(3)直线l1和 l2重合可表示为L1∩ L2=L1=L2.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应用交集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和几何问题,巩固了对交集概念的理解,实现了交集运算的实际应用,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分类讨论的能力.问题4:下列交集运算的结果是什么呢?(1)A∩A=?(2)A∩∅=?(3)若A⊆B,则A∩B=?师生活动:学生借助Venn图,思考讨论后给出答案.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问题2和交集概念的基础上,类比并集的概念,加强概念横向间的联系.问题5:请同学们对比交集和并集的概念,从文字上面能发现什么不同吗?师生活动:学生指出交集中使用的是“且”字,并集中使用的是“或”字.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比交集和并集的概念,加强概念横向间的对比.追问:如果我们称大于3或大于5的实数为集合A,那么3是集合A的元素吗?5呢?6呢?这三个元素有什么不同呢?师生活动:学生经讨论后发现,3不是集合A的元素,5和6是集合A的元素,其中3不满足大于3也不满足大于5,5只满足其中第一个,6两个都满足。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优秀教学设计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一.教材分析我校选用的是人教A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课程为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定义》中1.1.3节《集合的基本运算》中并集的内容,一个课时。

并集是在学习集合定义以及集合的性质之后学到的,它对日后学习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区间等内容起到知识储备作用。

教材内容的分析:1.在教材内容上,教材通过“思考”小栏目设置的问题,引出并集的定义,通过图形即Venn图和数轴对定义进行了直观的描述。

2.在内容的编排上,教材把并集、交集、全集和补集归入集合的基本运算中。

3.在习题的安排顺序上,教材是在学完知识点后才安排习题。

4.在重难点上,人教版教材主要着重于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对集合的并集运算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强调了Venn图的应用,教材中注重三种语言即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

优点:1.提出一道类比实数加法的思考题,通过学生思考,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从整体上看,新教材内容显得清晰明确,有条理,体现了并集其实就是集合的一种基本运算的思想。

3.教学内容、知识量少且简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留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但对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的要求更高。

缺点:1.例题和习题的安排不够合理。

教材这样安排不能立即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不能及时的反馈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情况。

2.不能够以一般到特殊的方法,体现出并集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性质(A B B A =;A A A = ;A A =∅ ;B A B B A A ⊆⊆,;如果A B ⊆,那么A B A = )。

二.学情分析:1.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高一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

2.知识掌握上: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集合的定义,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在理解集合间的基本运算上,学生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过程中应予以直观明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教案-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教案-新版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核心素养通过集合运算的学习,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掌握交集与并集运算的基本特点,分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数学抽象、直观想象在集合运算中的作用.(二)学习目标1.理解两个集合并集的概念及性质.2.理解两个集合交集的概念及性质.3.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和并集,并能正确应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三)学习重点1.交集与并集的概念.2.利用Venn图、数轴求解集合交并的有关问题.3.交集、并集符号的正确使用.(四)学习难点1.对集合交集、并集的理解和运用.2.灵活使用Venn图与数轴解决集合交集、并集运算问题.3.对集合交集、并集性质的理解与应用.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读一读:阅读教材第8页至第9页.(2)想一想: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3)填一填: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记作:A∪B={x|x∈A,或x∈B}.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交集.记作:A∩B={x|x∈A,且x∈B}.2.预习自测(1)设A={2,4,6,8},B={4,6,8,10},求A∪B,A∩B.下面选项正确的是()A.A∪B={2,4,6,8,10},A∩B={2,4,6,8}B.A∪B={4,6,8},A∩B={2,4,6,8,10}C.A∪B={2,4,6,8,10},A∩B={4,6,8}D.A∪B={4,6,8},A∩B={2,4,6,8}【解题过程】A∪B={2,4,6,8}∪{4,6,8,10}={2,4,6,8,10};A∩B={2,4,6,8}∩{4,6,8,10}={4,6,8}.【答案】C.(2)设A={x∈N|2≤x≤6},B={x∈N|3≤x≤5},求A∪B,A∩B.下面选项正确的是()A.A∪B={x∈N|2≤x≤6},A∩B={x∈R|3≤x≤5}B.A∪B={x∈N|3≤x≤6},A∩B={x∈N|2≤x≤5}C.A∪B={2,3,4,5},A∩B={3,4,5}D.A∪B={2,3,4,5,6},A∩B={3,4,5}【解题过程】A ={2,3,4,5,6},B={3,4,5};A∪B={2,3,4,5,6},A∩B={3,4,5}.【答案】D.(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2)集合的表示方法:自然语言、图形语言、数学语言(列举法、描述法).(3)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若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是一样的,称集合A与集合B相等;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A不等于集合B,则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2.问题探究探究一类比实数加法,认识并集★▲●活动①通过练习例题,回顾所学旧知之前,我们已经学过集合的的概念与表示方法、集合中元素的三特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以及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我们来看下面的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联合国所有常任理事国组成一个集合B.重庆育才中学年龄较小的学生组成一个集合C.{1,2,3}与{2,1,3}是不同的集合D.由1,0,5,1,2,5组成的集合有六个元素【答案】A.(2)设集合M={(1,2)},则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A.1∈M B.2∈MC.(1,2)∈M D.(2,1)∈M【答案】C.(3)集合{1,3,5,7,9}用描述法表示可以表示为()A.{x|x是不大于9的非负奇数} B.{x|x≤9,x∈N}C.{x|1≤x≤9,x∈N} D.{x|0≤x≤9,x∈Z}【答案】A.(4)集合{1,2,3}的子集的个数是()A.7 B.4C.6 D.8【答案】D.(5)下列集合中表示空集的是()A.{x∈R|x+5=5} B.{x∈R|x+5>5}C.{x∈R |x2=0} D.{x∈R |x2+x+1=0}【答案】D.【设计意图】通过实际例题,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学习两个集合的基本运算打下基础.●活动②类比实数加法,探究并集概念★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考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1)A={1,3,5},B={2,4,6},C={1,2,3,4,5,6};(2)A={x|x是有理数},B={x|x是无理数},C={x|x是实数}.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入并集的概念.同学们,刚才你们发现A和B相加就是C,即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种关系:集合C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记做: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可用Venn图来表示:那么像刚才我们引入的题目我们就可以有C=A∪B,又C=A∪B同学们能不能得出它们的另一个关系呢?(抢答)A⊆C、B⊆C.【设计意图】通过类比实数加法,引出集合并集的概念,并分别用自然语言、符号表示、图形表示,突破重点,并通过集合A,B,C的关系,复习之前所学的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活动③通过实例,深入理解并运用并集概念▲(1)设A={4,5,6,8},B={3,5,7,8},求A∪B.解:A∪B={4,5,6,8}∪{3,5,7,8}={3,4,5,6,7,8}.若集合的并集理解为简单的实数相加,那么最终结果能够表示成{4,5,6,8,3,5,7,8}?(抢答)不能,因为集合中元素是互异的.能用Venn图反映出集合间的关系吗?C(2)设集合A={x|-1<x<2},集合B={x|1<x<3},求A∪B.解:A∪B={x|-1<x<2}∪{x|1<x<<3}={x|-1<x<3}.能用图形语言更简洁的表达出集合的并集吗?可以,除了Venn图还可以用数轴更加直观的表示出集合的并运算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认识集合的并集运算并不是简单的两个集合相加,对前面学习集合的互异性进行巩固,强化记忆,并通过Venn图与数轴等图形语言更加直观的表示出集合的并运算.●活动④理解并掌握并集性质▲结合并集的运算特点,你们能发现哪些运算性质?(1)A∪A=A;(2)A∪B=B∪A;(3)A∪∅=A;(4)A⊆A∪B;(5)A∪B⊇B;(6)A∪B=B⇔A⊆B.【设计意图】通过集合并集的概念,复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巩固所学知识.探究二探究集合的交集运算★▲●活动①认识差异、探究交集概念★类比实数加法,我们得到了集合的并集运算,那么集合间还有哪些运算呢?考察下面的问题,集合A,B与集合C之间有什么关系?(1)A={2,4,6,8,10},B={3,5,8,12},C={8};(2)A={x|x是育才中学2017年6月在校的女学生},B={x|x是育才中学2017年6月在校的高一年级学生},C={x|x是育才中学2017年6月在校的高一年级女学生}.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入交集的概念.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 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可用Venn图来表示:那么像刚才我们引入的题目我们就可以有C=A∩B,又C=A∩B同学们能不能得出它们的另一个关系呢?(抢答)A⊇C、B⊇C.学生可能会类比实数加法,提出集合间的差运算,可告诉学生集合间的差运算会在大学里学习.【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引出集合交集的概念,并分别用自然语言、符号表示、图形表示,突破重点,并通过集合A,B,C的关系,复习之前所学的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活动②通过实例,深入理解并应用交集概念▲(1)育才中学开运动会,设A={x|x是育才中学高一年级参加百米赛跑的同学},B={x|x是育才中学高一年级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求A∩B.解:A∩B就是育才中学高一年级中那些既参加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组成的集合.所以A∩B={x|x是育才中学高一年级既参加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2)设平面内直线l1上点的集合为L1,直线l2上点的集合为L2,试用集合的运算表示l1,l2的位置关系.解:平面内直线l1,l2可能有三种位置关系,即相交于一点,平行或重合.1、直线l1,l2相交于一点P可表示为L1∩L2={点P};2、直线l1,l2平行可表示为L1∩L2=∅;3、直线l1,l2重合可表示为L1∩L2= L1= L2.除了以上两个例子,同学们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并说明其并集与交集吗?【设计意图】从给出的例子到学生自行举出例子,检查反馈学生对集合运算的理解,加深对分类的认识.探究三巩固集合的交并运算★▲●活动①巩固基础,检查反馈例1 求下列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1)A={A,B,c},B={A,c,e,f};(2)A={x|x>-2},B={x|x≤3};(3)A={y|y=x2-2x},B={x|y=-x2}.【知识点】交集及其运算,并集及其运算.【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1)A∪B={A,B,c,e,f},A∩B={A,c}.(2)把A和B表示在数轴上,如图.∴A∩B={x|x>-2}∩{x|x≤3}={x|-2<x≤3},A∪B=R.(3)A={y|y=(x-1)2-1}={y|y≥-1},B=R,∴A∪B=R,A∩B={x|x≥-1}.【思路点拨】求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依据它们的定义式,利用Venn图、数轴等图示法分析两个集合的元素分布情况,有利于准确写出并集和交集,注意当已知集合较复杂时应化简后再求并集和交集.【答案】(1)A∪B={A,B,c,e,f},A∩B={A,c}.(2)A∩B={x|-2<x≤3},A∪B=R.(3)A∪B=R,A∩B={x|x≥-1}.同类训练求下列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1)若A={x|x=2n,n∈N*},B={x|x=2n-1,n∈N*}.(2)若A={x|x 2-5x+6=0},B={x|x 2-6x+8=0}.【知识点】交集及其运算,并集及其运算.【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1)A={正偶数},B={正奇数},∴A∪B=N*,A∩B=∅.(2)A={2,3},B={2,4},∴A∪B={2,3,4},A∩B={2}.【思路点拨】求交集是找出集合A与集合B中的公共元素构成集合,求并集是找出所有既在A中的元素又在B中的元素构成集合.当已知集合较复杂时应化简后再求并集和交集.【答案】(1)A∪B=N*,A∩B=∅.(2)A∪B={2,3,4},A∩B={2}.例2 设集合U={1,2,3,4,5},集合A={1,2,3},集合B={3,4,5},则A∪(B∩U)=().A.{1,2,3,4,5} B.{3}C.{1,2,4,5} D.{1,5}【知识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数学思想】【解题过程】∵A={1,2,3},B={3,4,5},∴B∩U={3,4,5}.∴A∪(B∩U)={1,2,3,4,5}.【思路点拨】两集合A,B的并集A∪B是把集合A,B中的元素并在一起组成的,但两集合的公共元素只能出现一次,因此,在由并集A∪B确定两集合A,B时,要注意对公共元素的处理.【答案】A.同类训练集合A={x|-4≤x<2},B={x|-1<x≤3},C={x|x≤0或x≥5 2},则A∪B=________,A∪B∪C=__________.【知识点】并集及其运算.【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作出几个集合表示的数轴如下:容易根据并集运算方法得到A∪B={x|-4≤x≤3};A∪B∪C=R.【思路点拨】正确使用数轴解决集合的基本运算.【答案】{x|-4≤x≤3};R.【设计意图】巩固检查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活动2 强化提升、灵活应用例3 已知集合A={x|x≤2},B={x︱x>a}.(1)若A∩B=∅,求a的取值范围;(2)若A∪B=R,求a的取值范围;(3)若1∈A∩B,求a的取值范围.【知识点】并集与交集的应用.【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1)画出如图(1)所示的数轴,知只有a≥2时,有A∩B=∅.(2)要使A∪B=R,如图(2),即a所对应的点应在2的左侧,故a≤2.(3)∵1∈A∩B,1∈A,∴1∈B.故a<1,见图(3).【思路点拨】(1)数形结合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2)常见的错误是丢掉a取端点时的值.【答案】(1)a≥2;(2)a≤2;(3)a<1.同类训练设A={x| a≤x≤a+3},B={x|x<-1,或x>5},当a为何值:(1)A∩B=∅;(2)A∩B≠∅;(3)A∩B=A.【知识点】并集和交集的运用.【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在数轴上画出集合A与集合B,由已知条件判断a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注意端点处的取值.【答案】(1)-1≤a≤2(2) a<-1或a>2(3) a<-4或a>5.【设计意图】巩固集合的并集、交集运算,培养学生运用数轴解决集合运算的思想与能力.3. 课堂总结知识梳理(1)并集的概念.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的并集,记为A∪B={x|x∈A,或x∈B}.Venn图表示为:(2)并集的性质.①A∪A=A;②A∪B=B∪A;③A∪∅=A;④A⊆A∪B;⑤A∪B⊇B;⑥A∪B=B⇔A⊆B.(3)交集的概念.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的交集,记为A∩B={x|x∈A,且x∈B}.Venn图表示为:(4)交集的性质.①A∩A=A;②A∩B=B∩A;③A∩∅=∅;④A∩B⊆A;⑤A∩B⊆B;⑥A⊆B⇔A∩B=A.重难点归纳(1)注意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含义与符号,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是由所有要么在集合A中的元素要么在集合B中的元素组成的(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是由所有既在集合A中的元素又在集合B中的元素组成的.(2)在解决集合的并交运算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学会用venn图与数轴来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与方法.(3)学会应用集合交并运算的性质.(三)课后作业基础型自主突破1.已知A={1,2,3,4},B={2,3,4,5},则A∪B=()A.{1,2,3,4,5}B.{2,3,4}C.{1,2,4} D.{2,3,5}【知识点】并集及其运算.【数学思想】【解题过程】A选项中包含集合A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思路点拨】根据集合并集的概念进行判断.【答案】A.2.设集合M={1,2,4,8},N={x|x是2的倍数},则M∩N=()A.{2,4} B.{1,2,4}C.{2,4,8} D.{1,2,8}【知识点】集合的交集.【数学思想】【解题过程】C选项中包含集合A与集合B中的公共元素.【思路点拨】根据集合交集的概念进行判断.【答案】C.3.设集合A={x∈Z|0≤x≤5},B={x|x=k2,k∈A},则集合A∩B=()A.{0,1,2} B.{0,1,2,3} C.{0,1,3} D.{0,2,3}【知识点】集合的交集. 【数学思想】【解题过程】集合A ={0,1,2,3,4,5}, B ={0,12,1,32,2,52},A ∩B ={0,1,2}. 【思路点拨】正确理解集合所表示的含义.【答案】A .4.已知集合A ={x |-5<x <2},B ={x |-3<x <3},则A ∩B =( ) A .{x |-3< x <2} B .{x |-5< x <2} C .{x |-3< x <3}D .{x |-5< x <3}【知识点】集合的交集运算.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集合A ,B ,由图形语言解决问题. 【思路点拨】将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答案】A .5.已知集合M ={-1,0,1},N ={0,1,2},则M ∪N =( ) A .{0,1}B .{-1,0,2}C .{-1,0,1,2}D .{-1,0,1} 【知识点】集合的并集运算. 【数学思想】【解题过程】M ∪N ={-1,0,1,2}. 【思路点拨】根据集合并集的概念进行判断.【答案】C .6.若集合A ={ x |-2< x <1},B ={ x |0< x <2},则集合A ∩B =( ) A .{ x |-1< x <1} B .{ x |-2< x <1} C .{ x |-2< x <2} D .{ x |0< x <1}【知识点】集合的交集运算. 【数学思想】【解题过程】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集合A ,B ,由图形语言解决问题.【思路点拨】根据集合交集的概念进行判断.【答案】D .能力型 师生共研7.若A ={x |x2∈Z },B ={y |y +12∈Z },则A ∩B 等于( ) A .B B .A C .∅ D .Z【知识点】集合的交集运算. 【数学思想】【解题过程】A ={ x |x =2n ,n ∈Z }为偶数集,B ={ y |y =2 n -1,n ∈Z }为奇数集,∴A ∩B =∅. 【思路点拨】将集合化简后再进行运算. 【答案】C .8.下列四个推理:①a ∈(A ∪B )⇒a ∈A ;②a ∈(A ∩B )⇒a ∈(A ∪B );③A ⊆B ⇒A ∪B =B ;④A ∪B =A ⇒A ∩B =B .其中正确的为________. 【知识点】集合交并运算的概念及性质. 【数学思想】【解题过程】①是错误的,a ∈(A ∪B )时可推出a ∈A 或a ∈B ,不一定能推出a ∈A . 【思路点拨】利用集合交并运算的概念及性质判断正误.【答案】②③④.探究型 多维突破9.已知A ={x ︱2a <x ≤a +8},B ={x ︱x <-1或x >5},若A ∪B =R ,求a的取值范围. 【知识点】集合并集的概念及性质.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B ={ x | x <-1或x >5},A ∪B =R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高中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全集与补集)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全集与补集)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学习目的: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学习重点:集合补集的概念;学习难点:集合的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课堂探究:一、引入观察集合A,B,C与D的关系:A={菱形},B={矩形},C={平行四边形},D={四边形} 思考(P10思考题),引入并集概念。

二、新课教学1.补集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set),通常记作U.补集:对于全集U的一个子集A,由全集U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U A,即UA={x|x∈U且x∈A}.补集的Venn图表示: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例题(P11例8,例9)2.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3.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A∩B⊆A,A∩B⊆B,A∩A=A,A∩∅=∅,A∩B=B∩A;A⊆A∪B,B⊆A∪B,A∪A=A,A∪∅=A,A∪B=B∪A;(U A)∪A=U,(UA)∩A=∅;若A∩B=A,则A⊆B,反之也成立;若A∪B=B,则A⊆B,反之也成立;若x∈(A∩B),则x∈A且x∈B;若x∈(A∪B),则x∈A,或x∈B.4.举例例1设全集为R , A={x︱x<5},B={x︱x>3},求A∩B,A∪B,R A,RB,(RA)∩(RB).例2 设U={x︱x是小于9的整数},A={1,2,3},B={3,4,5,6},求U A,UB.5.课堂练习设全集为U={2,4,a2-a+1},A={a+1,2},C U A={7},求实数a的值.三、归纳小结(略)四、作业布置P11练习1-4。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间的基本运算》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间的基本运算》教案设计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一. 学习目标:1、理解并集、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2、能使用Venn图、数轴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3、通过实例分析和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交集、并集的概念.难点:交集、并集的运算。

三. 教学思路(一)自学指导:教师提出问题:通过PPT图片,利用大家熟悉的实数之间的简单运算,引导学生思考集(二)师生合作,研探新知l.并集:,记作:,读作:,符号表示为:。

用Venn图表示如下:(用阴影描绘出来)2.交集:,记作:,读作:,符号表示为:。

用Venn图表示如下:(用阴影描绘出来)(三)例题分析例题1、请同学们独自完成教材例题4、例题5(注意数轴的应用)、例题6、例题7。

例题2、 已知集合M ={x |-3<x ≤5},N ={x |x <-5或x >5},则M ∪N 等于( ). A .{x |x <-5或x >-3} B .{x |-5<x <5} C .{x |-3<x <5} D .{x |x <-3或x >5}例题3、 已知集合A ={1,3,5},B ={1,2,x 2-1},若A ∪B ={1,2,3,5},求x 及A ∩B .(四)当堂训练:1.满足{}{}的个数是的集合A A 5,11=⋃ ( ) (A )1 (B)2 (C)3 (D)42.已知集合{}{},1,x ,4,x x >∈=≤∈=x N x B X N A 那么B A ⋂等于 ( )(A){}4,3,2,1 (B){}4,3,2 (C){}3,2 (D){}R x x x ∈≤<,41 3.已知集合{}{},,2,,22R x x y y N R x x y y M ∈+-==∈+-==那么=⋂N M ( ) (A)(0,2)(1,1) (B){})1,1)(2,0( (C){}2,1 (D){}2≤y y4.已知集合{}{}{},65,,,51≤<=⋂=⋃≤≤=><=x B A R B A b x a x B x x x A 且或则=-b a 2四、课堂小结,整理知识1.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2.你对于集合间的并集、交集运算怎么理解?3.在进行集合的运算时应注意些什么?五、学后反思: 1、我的疑问:2、我的收获:六、课后作业,强化练习课本第12页 A组6、7、8. B组3附:例题2:解析结合数轴得:M∪N={x|x<-5或x>-3}.例题3:解析:∵B⊆(A∪B),∴x2-1∈(A∪B).∴x2-1=3或x2-1=5.解得x=±2或x=± 6.若x2-1=3,则A∩B={1,3}.若x2-1=5,则A∩B={1,5}.(四)当堂训练:1、B2、B3、D4、2a-b=—4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二课时)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全集和补集的定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2)能使用Venn图、数轴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3)通过实例分析和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汇总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知识点】 1. 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Union ) 记作:A ∪B 读作:“A 并B ” 即: A ∪B={x|x ∈A ,或x ∈B} Venn 图表示: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 与B 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

2. 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

记作:A ∩B 读作:“A 交B ” 即: A ∩B={x|∈A ,且x ∈B} 交集的Venn 图表示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与交集A B A(B) A B B A A ∪B B A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3. 补集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通常记作U 。

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 ),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 记作:C U A即:C U A={x|x ∈U 且x ∈A} 补集的Venn 图表示A UC U A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4.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A ∩B ⊆A ,A ∩B ⊆B ,A ∩A=A ,A ∩∅=∅,A ∩B=B ∩A A ⊆A ∪B ,B ⊆A ∪B ,A ∪A=A ,A ∪∅=A,A ∪B=B ∪A (C U A )∪A=U ,(C U A )∩A=∅ 若A ∩B=A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A ∪B=B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x ∈(A ∩B ),则x ∈A 且x ∈B 若x ∈(A ∪B ),则x ∈A ,或x ∈B¤例题精讲:【例1】设集合,{|15},{|39},,()U U R A x x B x x A B A B ==-≤≤=<< 求ð. 解: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 、B ,如右图所示: {|35}A B x x =<≤ , (){|1,9U C A B x x x =<-≥ 或,【例2】设{|||6}A x Z x =∈≤,{}{}1,2,3,3,4,5,6B C ==,求: (1)()A B C ; (2)()A A B C ð. 解:{}6,5,4,3,2,1,0,1,2,3,4,5,6A =------ . (1)又{}3B C = ,∴()A B C = {}3; (2)又{}1,2,3,4,5,6B C = ,A BB A-1359x得{}()6,5,4,3,2,1,0A C B C =------ . ∴ ()A A C B C {}6,5,4,3,2,1,0=------.【例3】已知集合{|24}A x x =-<<,{|}B x x m =≤,且A B A =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由A B A = ,可得A B ⊆.在数轴上表示集合A 与集合B ,如右图所示:由图形可知,4m ≥.点评:研究不等式所表示的集合问题,常常由集合之间的关系,得到各端点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意是否含端点的问题.【例4】已知全集*{|10,}U x x x N =<∈且,{2,4,5,8}A =,{1,3,5,8}B =,求()U C A B ,()U C A B ,()()U U C A C B , ()()U U C A C B ,并比较它们的关系.解:由{1,2,3,4,5,8}A B = ,则(){6,7,9}U C A B = . 由{5,8}A B = ,则(){1,2,3,4,6,7,9}U C A B = 由{1,3,6,7,9}U C A =,{2,4,6,7,9}U C B =, 则()(){6,7,9}U U C A C B = , ()(){1,2,3,4,6,7,9}U U C A C B = .由计算结果可以知道,()()()U U U C A C B C A B = , ()()()U U U C A C B C A B = .点评:可用Venn 图研究()()()U U U C A C B C A B = 与()()()U U U C A C B C A B = ,在理解的基础记住此结论,有助于今后迅速解决一些集合问题.【自主尝试】1.设全集{}|110,U x x x N =≤≤∈且,集合{}{}3,5,6,8,4,5,7,8A B ==,求A B ⋃,A B ⋂,()U C A B ⋃.2.设全集{}{}{}|25,|12,|13U x x A x x B x x =-<<=-<<=≤<集合,求A B ⋃,A B ⋂,()U C A B ⋂.3.设全集{}{}{}22|26,|450,|1U x x x Z A x x x B x x =-<<∈=--===且,求A B ⋃,A B ⋂,()U C A B ⋃.【典型例题】 1.已知全集{}|U x x =是不大于30的素数,A,B 是U 的两个子集,且满足{}{}()5,13,23,()11,19,29U U A C B B C A ⋂=⋂=,{}()()3,7U U C A C B ⋂=,求集合A,B.-2 4 m x B A2.设集合{}{}22|320,|220A x x x B x x ax =-+==-+=,若A B A ⋃=,求实数a 的取值集合.3. 已知{}{}|24,|A x x B x x a =-≤≤=<① 若A B 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② 若A 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③ 若A B A B A φ⋂≠⋂≠且,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4.已知全集{}22,3,23,U a a =+-若{}{},2,5U A b C A ==,求实数a b 和的值.【课堂练习】1.已知全集{}{}{}0,1,2,4,6,8,10,2,4,6,1U A B ===,则()U C A B ⋃=( ) A{}0,1,8,10 B {}1,2,4,6 C {}0,8,10D Φ2.集合{}{}21,4,,,1A x B x A B B ==⋂=且,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值为 ( )A 1或0 B 1,0,或2 C 0,2或-2 D 1或2 3.若{}{}{}0,1,2,1,2,3,2,3,4A B C ===⋂⋃⋂则(A B)(B C)= ( ) A {}1,2,3 B{}2,3C{}2,3,4 D {}1,2,44.设集合{}{}|91,|32A x x B x x A B =-<<=-<<⋂=则 ( )A{}|31x x -<< B{}|12x x << C{}|92x x -<< D{}|1x x <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1.设集合{}{}|2,,|21,M x x n n Z N x x n n N ==∈==-∈则M N ⋂是 ( ) A Φ B M C Z D {}02.下列关系中完全正确的是 ( ) A {},a a b ⊂B{}{},,a b a c a ⋂=C{}{},,b a a b ⊆ D {}{}{},,0b a a c ⋂=3.已知集合{}{}1,1,2,2,|,M N y y x x M =--==∈,则M N ⋂是 ( ) A M B {}1,4 C {}1 D Φ4.若集合A,B,C满足,A B A B C C ⋂=⋃=,则A与C之间的关系一定是( ) A A C B C A C A C ⊆ D C A ⊆5.设全集{}{}|4,,2,1,3U x x x Z S =<∈=-,若u C P S ⊆,则这样的集合P共有( ) A 5个 B 6个 C 7个 D8个 二、填空题6.满足条件{}{}1,2,31,2,3,4,5A ⋃=的所有集合A的个数是__________. 7.若集合{}{}|2,|A x x B x x a =≤=≥,满足{}2A B ⋂=则实数a =_______. 8.集合{}{}{}0,2,4,6,1,3,1,3,1,0,2U U A C A C B ==--=-,则集合B=_____. 9.已知{}{}1,2,3,4,5,1,3,5U A ==,则U C U =________________. 10.对于集合A,B,定义{}|A B xx A -=∈∉且B ,A⊙B=()()A B B A -⋃-, 设集合{}{}1,2,3,4,5,6,4,5,6,7,8,9,10M N ==,则M⊙N=__________. 三、解答题11.已知全集{}|16U x N x =∈≤≤,集合{}2|680,A x x x =-+={}3,4,5,6B =(1)求,A B A B ⋃⋂,(2)写出集合()U C A B ⋂的所有子集.12.已知全集U=R,集合{}{}|,|12A x x a B x x =<=<<,且()U A C B 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3.设集合{}{}22|350,|3100A x x px B x x x q =+-==++=,且13A B ⎧⎫⋂=-⎨⎬⎩⎭求A B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加强训练)【典型例题】1.已知集合{}{}2|15500,|10A x x x B x ax =-+==-=,若A B ⋂≠Φ,求a 的值.2.已知集合{}{}|23,|15A x a x a B x x x =≤≤+=<->或,若A B ⋂=Φ,求a 的取值范围.3.已知集合{}{}22|340,|220A x x x B x x ax =--==-+=若A B A ⋃=,求a 的取值集合.4.有54名学生,其中会打篮球的有36人,会打排球的人数比会打篮球的多4人,另外这两种球都不会的人数是都会的人数的四分之一还少1,问两种球都会打的有多少人.【课堂练习】1.设集合{}{}|32,|13M x Z x N n Z n =∈-<<=∈-≤≤,则M N ⋂= ( ) A{}0,1B{}1,0,1-C{}0,1,2D{}1,0,1,2-2.设U为全集,集合,M U N U N M ⊆⊆⊆且则 ( ) A U U C N C M ⊆ B U M C ⊆N C U U C N C M = D ()U U C M C ⊆N 3.已知集合{}3|0,|31x M x N x x x +⎧⎫=<=≤-⎨⎬-⎩⎭,则集合{}|1x x ≥是 ( ) A N M ⋂ B N M ⋃ C ()M N ⋂U C D ()M N ⋃U C 4.设{}{},A B ==菱形矩形,则A B ⋂=___________.5.已知全集{}{}{}22,4,1,1,2,7U U a a A a C A a =-+=+==则_______.【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1.满足{}{}1,31,3,5A ⋃=的所有集合A的个数 ( ) A 3 B 4 C 5 D 62.已知集合{}{}|23,|14A x x B x x x =-≤≤=<->或,则A B ⋂= ( ) A {}|34x x x ≤>或 B {}≤x|-1<x 3 C {}4≤<x|3x D {}1≤<-x|-2x 3.设集合{}{}|23,|8,S x x T x a x a S T R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1a -<<- B 31a -≤≤- C 31a a ≤-≥-或 D 31a a <->-或4.第二十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若集合{}A =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B =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男运动员,{}C =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女运动员,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 B B C ⊆ C A B C ⋂= D B C A ⋃= 5.对于非空集合M和N,定义M与N的差{}|M N x x M x N -=∈∉且,那么 M-(M-N)总等于 ( ) A N B M C M N ⋂ D M N ⋃ 二.填空题6.设集合{}{},(,)|1A B x y x y ==-=-(x,y)|x+2y=7,则A B ⋂=_______.7.设{}{}2,|20,U A x x x N +==<∈x|x 是不大于10的正整数,则U C A =____.8.全集U=R,集合{}{}|0,|1X x x T y y =≥=≥,则U U C T C X 与的包含关系是__.9.设全集{}{},|U A x ==x|x 是三角形x 是锐角三角形,{}|B x =x 是钝角三角形,则U C A B ⋃()=______________.10.已知集合{}{}|2,M N y y x x R =∈==-∈y|y=-2x+1,x R ,则⋂M N =___. 三.解答题11.已知{}{}222190,|560A x ax a B x x x =-+-==-+=x|, {}2280C x x =+-=x|①.若A B A B ⋂=⋃,求a 的值. ②.若A C C ⋂=,求a 的值.12.设U=R,M={1|≥x x },N={50|<≤x x },求U U C M C N ⋃.13.设集合{}{}2|(2)()0,,|560A x x x m m R B x x x =--=∈=--=,求A B ⋃,A B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自主尝试】1. {}{}{}3,4,5,6,7,8,5,8,()1,2,9,10U A B A B C A B ⋃=⋂=⋃=2. {}{}{}|13,|12,()|2125U A B x x A B x x C A B x x x ⋃=-<<⋂=≤<⋂=-<<≤<或 3. {}{}{}1,1,5,1,()0,2,3,4U A B A B C A B ⋃=-⋂=-⋃= 【典型例题】由Venn 图可得{}2,5,13,17,23A =,{}2,11,17,19,29B =提示:{}1,2A =,∵A B A ⋃= ∴B A ⊆ 44a -<≤3.①2a ≤-; ②4a ≤; ③24a -<≤2235a a +-=,4a =-或2a =,3b =【课堂练习】 1-4:ACAA 【达标检测】 选择题 1-5:ACACD 填空题6. 87. 28. {}3,1,3,4,6A =-9. φ 10. {}1,2,3,7,8,9,10 三.解答题∵11.(1)∵{}{}2,4,3,4,5,6A B == ∴{}{}2,3,4,5,6,4A B A B ⋃=⋂= (2) ∵{}{}1,2,3,4,5,6,2,4U A == ∴{}(){}1,3,5,6,3,5,6U U C A C A B =⋂= ∴()U C A B ⋂的所有子集是:{}{}{}{}{}{}{},3,5,6,3,53,6,5,6,3,5,6φ 12.①当1a ≤时,(){}|12U A C B x x x R ⋃=≤≥≠或,∴1a ≤不合题意; ②当12a <<时,(){}|2U A C B x x a x R ⋃=<≥≠或,∴12a <<不合题意; ③当2a ≥时,(){}|U A C B x x R R ⋃=∈≠符合题意 所以实数a 取值范围是2a ≥ 13. ∵13A B ⎧⎫⋂=-⎨⎬⎩⎭,∴13-是方程2350x px +-=和23100x x q ++=的解, 代入可得14,3p q =-=,∴{}21|31450,53A x x x ⎧⎫=--==-⎨⎬⎩⎭{}21|31030,33B x x x ⎧⎫=++==--⎨⎬⎩⎭,1,3,53A B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加强训练) 【课堂探究】1. {}5,10A = 若B φ=,0a =,A B ⋂=Φ不合题意B φ≠,1B a ⎧⎫=⎨⎬⎩⎭,115,5a a==或1110,10a a ==2. ①若A φ=,32,3a a a +<>②若A φ≠,32121,2235a a a a a +≥⎧⎪≥--≤≤⎨⎪+≤⎩综上:3a >或122a -≤≤ 3. 提示:{}1,4A =-,因为A B A ⋃=所以B A ⊆, 44x -≤<4. 设54名同学组成的集合为U,会打篮球的同学组成的集合为A ,会打排球的同学组成的集合为B ,这两种球都会打的同学的集合为X ,设X 中元素个数为x ,,由Venn 图得:()()136401544x x x x ⎛⎫-+-++-=⎪⎝⎭,解得28x =,所以两种球都会打的有28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