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活性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窝活性炭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集团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蜂窝活性炭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某工业新城

对各种设施用地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32222.77平方米(折合约48.31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1.61%,建筑容积率1.14,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2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5.74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32222.7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3074.7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733.96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4911.8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288.73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11台(套),设备购置费3748.94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421638.61千瓦时,折合51.82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7660.27立方米,折合1.51吨标准煤。

3、“蜂窝活性炭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421638.61千瓦时,

年总用水量17660.27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53.33吨标

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0.74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0.04%,

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某工业新城发展规划,符合某某工业新城产业结构调整规

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

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

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2464.9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973.10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71.99%;流动资金3491.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01%。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7431.00万元,总成本费用21920.55万元,税

金及附加220.10万元,利润总额5510.45万元,利税总额6490.61万元,

税后净利润4132.8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357.7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21%,投资利税率52.07%,投资回报率33.16%,全部投资回收期4.52年,提供就业职位408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组建一个投资控制小组,负责各期投资目标管理跟踪,各阶段实际投资与计划对比,进行投资计划调整,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确保该项目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二、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工业新城及某某工业新城蜂窝活性炭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某工业新城蜂窝活性炭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投资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蜂窝活性炭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工业新城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408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357.77万元,可以促进某某工业新城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21%,投资利税率52.07%,全部投资回报率33.16%,全部投资回收期4.52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52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金融为推动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为稳步推进制造强国、网

络强国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

问题是“脱实向虚”,这在制造业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受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和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一些传统产业利润率下滑,资金等

要素纷纷从制造业领域抽离,流向股市、债市、房地产等领域,以钱炒钱、赚快钱现象普遍存在。央行2016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6

年各项贷款总额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企业经营性贷款同比增长6.6%,

工业中长期贷款仅增长3.1%。

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基本完成大中

型企业的装备智能化改造,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全市两化

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超过117,保持全省前列。普及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综合集成应用,培育10家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示范企业,建成10个面向重

点行业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化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具有新型能力的互联网化

企业,让互联网化成为先进制造业新的竞争力。

三、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立足当前,我国在一些重大领域和项目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展

望未来,我国的装备制造还需整体向高端攀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需要更广泛、更深入地全面推进;尽快在全国形成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战略指引、全民推动、成果示范的良好社会氛围。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是我国制

造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发展也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竞争力,

依托“互联网+”推动智能制造,已成普遍共识。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引下,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支持力度之强大、指导方向之明确、任务目标之具体,前所未有。全社会凝神聚力,共同加快制造业转型

升级的氛围已然形成。

2、在中国当前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要是在劳动力成本等

持续上升、追赶型增长方式面临外部约束等背景下的必然政策选择,体现

了内生增长的内涵。经典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可不依赖

外力推动而通过自身内在因素实现持续健康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要素,其中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劳

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技术进

步带来消费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分化,由技术研发机制、市场培育机制、

制度激励机制共同作用直接推动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性增长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