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合集下载

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方案

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方案

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方案1. 引言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是一个旨在提高地方课程质量、促进课程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评比活动,可以鼓励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改进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本文将介绍地方课程评比活动的背景与目的,并提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2. 背景与目的教育是国家的未来,地方课程作为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地方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很多地方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

为了激励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改进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地方课程评比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课程评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促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改进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地方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热情; - 借鉴优秀地方课程经验,推动课程发展; - 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3. 活动方案3.1 参与范围地方课程评比活动的参与范围包括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等地方教育机构。

参与者可以是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等。

3.2 活动流程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第一阶段:报名和初步审核•学校或教师填写报名表,说明参评课程的基本情况和目标;•教育部门对报名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纳入评比范围。

第二阶段:课程展示和评审•参评学校进行课程展示,包括介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材使用等;•评审团对展示课程进行评审,评估课程的质量和创新性;•评审团给予课程评价和改进意见。

第三阶段:总结和表彰•教育部门对参评学校的课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形成评估报告;•教育部门对优秀课程进行表彰,给予荣誉和奖励;•教育部门组织各参评学校的交流和分享,促进课程改进和发展。

3.3 评价指标地方课程评比活动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课程目标与要求的对应程度; - 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完整性; -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 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情况; - 学生学习效果和反馈情况。

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方案

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方案

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本次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旨在促进地方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强调优秀教育资源
的共享,鼓励学校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地方教育整体水平。

二、活动时间
本次地方课程评比活动将于每年的11月举行,具体日期将根据各地教育局的
安排而定。

三、活动内容
1.课程选拔:各参赛学校提交自己的优秀课程案例,经过初步筛选后,
进入终审环节。

2.评选标准:综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
进行评比,注重课程实效性和创新性。

3.专家评审:邀请教育专家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团队,对
参赛课程进行评审。

4.公示结果:公布评选结果,对获奖单位给予表彰,并在各级教育机
构广泛宣传。

四、活动流程
1.报名阶段:参赛学校填写报名表格,提交优秀课程案例,并提供相
关资料。

2.初审阶段:评委会对提交的课程案例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入围名单。

3.终审环节:评委会对入围课程进行深入评审,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4.颁奖仪式:举行颁奖典礼,对获奖单位进行表彰。

五、活动支持
1.奖励政策:获奖单位将获得荣誉证书和奖金等奖励,以鼓励学校努
力提升教育质量。

2.活动宣传:活动组委会将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进行宣传,
提升活动知名度和参与度。

六、活动效果
通过地方课程评比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校的教学创新热情,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地方教育发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本次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方案,希望各参赛学校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地方课程 教学评价

地方课程 教学评价

地方课程教学评价
地方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基于地方文化、地理、历史等特点,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

其目标是提升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培养他们的地域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对于地方课程的教学评价,首先应关注课程内容的本土性。

评价课程内容是否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地方资源,是否突出了地方特色,是否有助于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也要评价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应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

评价教师是否根据地方课程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小组合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同时,也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专业技能,以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此外,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学生是否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对地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了提升。

对于地方课程的教学评价,应从课程内容的本土性、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专业技能、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这有助于提高地方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 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 方案

泰山民族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方案为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弘扬学校文化形成学校特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更有效的落实市、区课改办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精神,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

”,因此,学校在落实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自行组织教材,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学,为达到科学开发规范管理落实有力,特制定本方案如下: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总体要求个教研组开发一门校本课程,每个学期至少完成2个学时的校本课程教案(学案或讲座)。

原则上一个教研组一个内容,以利于集体备课和合作研讨,并且利于形成主题鲜明科学系统的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及要求:1、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分管校长成员:教务处主任和教研组长;校本课程编审委员会主任:分管校长副主任:教务处主任成员:教研组长2、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①每个学期结束前,各教研组根据学校安排的校本课程主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确定具体的内容:一是明确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确立学校的发展特色。

二是调查学生需求。

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采用学生问卷及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访谈等方式进行。

三是评估已有的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

②校本课程的设计:教研组长组织本组人员研讨设计出本组校本课程的文本的课程标准、课程方案,确立框架系统、纵横进度的内容,可以申请购买相关资料,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改编整合等方式方法,进行集体备课,编写校本课程教案,形成校本课程材料。

③通过编审委员会审核编辑选定校本课程,按照国家课程设置,初中的校本课程课时数从初一到初三依次为2、3、3,学校将根据各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的多少、质量的优劣等来具体安排课时数,安排课表上课,组织评价,及时宣传上推参评。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的方案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的方案

促进学校课程管 理规范化
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
提升教师专业素 养
满足学生个性化 发展需求
评价目的:通过评价,了 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 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为进 一步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 价方式,如考试、作品 评定、口头表达等,全 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内容:学生的学习态 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
结果进行课程调整和优化。
培训内容:针对评价方案 的具体内容进行培训,确 保教师掌握评价方法和标
准。
培训方式:线上培训、线 下培训、工作坊等多种形 式,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指导内容:针对教师在实 施评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进行指导,提供解决方案
和思路。
指导方式:定期开展教师 交流会、专家讲座、一对 一咨询等,提供及时有效
0 1
调整与改进: 根据评价结果, 对课程进行必 要的调整和优 化,提高教学 质量
0 2
跟踪评估:对 改进后的课程 进行再次评估, 确保改进措施 的有效性
0 3
持续改进:形 成评价-反馈调整-再评价的 持续改进机制, 不断完善课程 质量
0 4
成立评价工作领 导小组
明确各部门的职 责和分工
建立评价工作的 考核机制
果Hale Waihona Puke 他评:学校领导、同事、 学生等对教师课程进行
评价
目的:全面了解课程实 施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问卷调查: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课堂观察: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作品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作业、作品进行评价 反思日记:教师和学生记录自己的教学和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制定评价方案和工具 确定评价目标和标准
学习效果等方面。

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专项方案

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专项方案

肥城市边院镇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关键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评价目标功效、评价目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方法全部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实现, 影响着课程功效落实。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对课程本质和标准有一个正确认识。

1.课程评价标准对于课程评价有很强指向性, 确定课程评价标准, 需要综合各方面原因, 具体需要考虑问题有:2、学生和社会全部是价值主体, 作为评价主体课程评价者怎样综合考虑学生和社会需要。

3.课程评价标准怎样既表现学生主体共同需要又表现学生个性要求。

4.学生参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习程度大小, 是否有一定爱好。

5、当评价主体和价值主体不一致时, 价值主体需要只有经过评价主体意识和了解才能起作用, 所以, 评价者对价值主体需要认识、了解, 是评价成功是否关键原因。

即使当评价主体和价值主体趋于一致时,主体真实需要和主体愿望之间仍会有差距, 所以应尽可能使愿望和需要保持一致, 从而形成主观价值标准和客观价值标准一致性。

二、评价标准1.科学性标准。

对课程评价要利用科学评价方法, 提升评价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标准。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 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标准。

对课程评价要重视考察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标准。

对学生评价重视学校课程参与情况, 作为学生学分考评依据。

5.全方面性标准。

对老师评价既要考虑到老师课程目标实施情况, 学生能力提升水平, 又要考虑到教材编写质量。

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内容。

地方课程: 探索活动(一——五年级)校本课程:结合我校实际, 我们共开发了以下课程作为我们各年级校本课程。

一、二年级: 小学生道德修养、国防教育、生命秘密。

三年级: 小学生道德修养、国防教育、国学启蒙。

四年级: 小学生道德修养、国防教育、安全教育。

五年级: 小学生道德修养、国防教育、安全教育。

三、评价标准和方法:(一)地方课程评价内容、标准及方法:内容和标准:校本课程评价包含三方面内容:老师课程方案评价、学生情况评价。

校本课程评比活动方案

校本课程评比活动方案

校本课程评比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和目的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特点和教育目标自行开发的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整体发展需求而设置的特色课程。

为了促进校本课程的优质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本校决定开展校本课程评比活动。

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评比活动,推动校本课程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学习和探索。

2. 活动内容和流程2.1 报名阶段教师可以自愿报名参与校本课程评比活动。

在报名时,教师需要提交相关课程材料,包括课程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等。

2.2 评审阶段评审阶段由专家评委组成,评审标准包括课程设计的创新性、科学性,教材与教学资源的适用性,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等。

评审结果将作为评选优秀校本课程的依据。

2.3 展示阶段优秀校本课程将被推荐到学校内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展示、演示课等形式展示他们的校本课程。

学生和其他教师可以参观和观摩展示活动,学习和借鉴优秀校本课程的经验和做法。

2.4 评选阶段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和展示反馈意见,学校将评选出优秀校本课程。

获奖的教师将获得奖励,并被推荐到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和分享。

3. 活动的意义和价值3.1 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通过评比活动,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热情,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资源的更新。

评比活动将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促使教师们共同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

3.2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校本课程的特色和创新性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通过校本课程评比活动,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校本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3.3 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校本课程评比活动将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和共享的机会,促进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评比活动,学校可以推动教师们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4. 活动的保障措施4.1 专家评审活动将邀请相关专家组成评委团队,负责对报名的校本课程进行评审和打分,确保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和权威性。

(模板)中小学学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模板)中小学学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2014学年学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定位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

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

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

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目标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

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组织与实施: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班主任、学科组长领导小组主要职责: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及评价表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及评价表

华罗庚实验学校校本课程评价方案二00三年九月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

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

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一、评价原则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组织管理组长:姚水虎副组长:韩小平、李继锋组员:朱春平、孟国伟、李俊民、何瑛、郭建芳、王瑞芳、张俊、汪强三、评价内容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1、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学案等。

表1: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价表等级分数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90分,合格60分—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总分。

总评:评议人:2、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

等级分数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90分,合格60分—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

总评:评议人:3、对学生的评价。

注重“三维”评价(即关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形成性、发展性评价,除关注成果外,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案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案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案一、引言1. 介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定义和重要性。

2. 阐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的作用。

3. 强调教师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中的责任和角色。

二、地方课程教案1. 课程背景和目标介绍地方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明确教学目标和预期成果。

2. 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梳理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搜集和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3. 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方法,如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

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教学评估和反馈制定合理的评估标准和评价方法。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效果。

三、校本课程教案1. 课程背景和目标介绍校本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明确教学目标和预期成果。

2. 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梳理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搜集和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3. 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和方法。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教学评估和反馈制定多元化的评估标准和评价方法。

定期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反思改进。

四、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1.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联性分析探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确定整合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教学设计和实施制定综合性的教学设计和计划。

实施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

3. 教学评估和反馈制定综合性的评估标准和评价方法。

定期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五、总结与展望1. 总结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案的编写要点和经验。

2. 强调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中的作用。

3. 展望未来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发展趋势和教师的角色。

4. 鼓励教师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为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教学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2024年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2024年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2024年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是一个全面评估学生学习表现和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

为了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课程的有效性,学校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

评价方案包括定期考试、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实践项目评价等多个层面,通过各种评价方法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首先,定期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定期考试可以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定期考试,学校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其次,课堂表现评价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以反映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另外,作业评价是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作业评价,学校可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巩固。

作业评价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实践项目评价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课程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践项目评价,学校可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项目评价还可以评估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提供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和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定期考试、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和实践项目评价等多种手段,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024年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将进一步完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小学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课程改革,贯彻《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和《XXX关于印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文件,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

我们的课程目标是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打造系统的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我们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有完善的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并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研究活动,改进研究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地方课程科目包括古诗经典诵读、十字绣、绘画、计算机、体育运动、舞蹈、游戏、乒乓球等,旨在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地文化和历史,增强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探究(2011-11-27 21:16:5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有效教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别为二级课程和三级课程,其内容有学科交叉现象。

山东省地方课程共三科,分别为《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内容丰富多样。

但是,汇总来说,都是一段材料学习。

如何设计教学法,让学生学会,会学,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有效施教,拓展延伸”,进而完成两级课程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开手脚,开放思想,敢于创新。

一、全面了解地方和校本课程标准(目标、实施、评价)。

1.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以学习探索领域为课程分类形式,以课程模块为课程呈现形式。

2.“改革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工作”。

学校要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

要妥善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重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重在发展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资源”。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所生成的课程,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加强与工厂、农村、企业以及社会实践基地、革命历史纪念地等单位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专题报告、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实施更加生动,更有活力。

4.学校对学生研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情况的评价,要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

课程评价实施方案

课程评价实施方案

新课程实施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牢固确立“勇于创新,倡导多元,追求特色”的办学理念,规范学校课程实施行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大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学校课程设置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通过努力,力争达到一下几点:1.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推进课程改革的落实。

;2.教学工作管理规范性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3.教学秩序良好,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三、评价目标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课程评价为切入点,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全面评价我校的课程实施状况,力求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改结合,重在提高”的目的。

四、工作措施(一)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认真学习课程设置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规定安排课程表,结合学校实际配备了专兼职教师,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组织教师对课程以及课程实施的相关规定和政策进行学习,加强了教师对科目设置、课程特点等方面的了解,提高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为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严抓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师考核细则,着重体现了新课程精神,突出了教师在备课、上课方面的个性体现和创新实力,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继续明确规范了一些制度,特别是对学校课程计划的执行要求自觉严格,决不擅自调课;“细则”在组织课外活动方面也作了较为具体的要求。

2.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教学工作从基础抓起。

我们采取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随堂听课的方式,改变以前课前通知,教师精心准备,课后不假思索的情况。

这样,有利于教师加强对教材的钻研,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来二小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三、评价方法
1、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的课程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案。

课程方案评价表:
2、对教师课程教学的评价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
3、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计为学时学分(C)。

出勤率低于60%无学分,超过90%,计满分。

该项目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计为课业学分(P)。

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

计为成绩学分(K)。

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C+P+K
(4)最后按A、B、C、D分四个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