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曲线坐标计算原理
缓和曲线知识与计算公式
缓和曲线知识与计算公式一、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大圆曲线与小圆曲线之间,由较大圆曲线向较小圆曲线过渡的线形 , 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
1 .缓和曲线的作用1 )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 )乘客的舒适与稳定,减小离心力变化3 )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4 )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2 .缓和曲线的性质为简便可作两个假定:一是汽车作匀速行驶;二是驾驶员操作方向盘作匀角速转动,即汽车的前轮转向角从直线上的0 °均匀地增加到圆曲线上。
S=A2/ρ( A :与汽车有关的参数)ρ=C/s C=A2由上式可以看出,汽车行驶轨迹半径随其行驶距离递减,即轨迹线上任一点的半径与其离开轨迹线起点的距离成反比,此方程即回旋线方程。
3 .回旋线基本方程即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的数学模型。
令:ρ=R , lh =s 则 lh=A2/R4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越长,其缓和效果就越好;但太长的缓和曲线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这会给测设和施工带来不便。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按发挥其作用的要求来确定:1 )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就需控制离心力的变化率。
a1=0,a2=v2/ ρ ,as= Δ a/t ≤ 0.62 )依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需时间求缓和曲线长度 (t=3s)3 )根据超高附加纵坡不宜过陡来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超高附加纵坡(即超高渐变率)是指在缓和曲线上设置超高缓和段后,因路基外侧由双向横坡逐渐变成单向超高横坡,所产生的附加纵坡。
4 )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计算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切线角β最好在3° ——29° 之间,视觉效果好。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按行车速度来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同时考虑行车时间和附加纵坡的要求。
5 .直角坐标及要素计算1 )回旋线切线角( 1 )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与该缓和曲线起点的切线所成夹角。
缓和曲线的计算方法(三种)
2 s
0
距离:用曲线长l来代替弦长。放样出第1点后, 放样第2点时,用偏角和距离l交会得到。
(2)当点位于圆曲线上 方法:架仪HY (或YH),后视ZH(或HZ),拨角b0,即找
到了切线方向,再按单圆曲线偏角法进行。
b0 2 0
ls 3R
此外还有极坐标法、弦线支距法、长弦偏角 法。
3 ls 10 .00 m x0 l s 2 40 R 2 ls y 0 .17 m 0 6R
TH ( R p )tg
L H R ( 2 0 )
180
2l s 41 .96 m
E H ( R p ) sec
(2)当点位于圆曲线上,有:
x R sin q y R (1 cos ) p
2、偏角法(整桩距、短弦偏角法) 要注意:点是位于缓和曲线,还是位于圆曲线。
位于圆曲线
位于缓和曲线
2、偏角法(整桩距、短弦偏角法)
(1)当点位于缓和曲线上,有:
总偏角 (常量 ) 0 ls 6R
(3)缓和曲线的参数方程:
(4)圆曲线终点的坐标:
二.主点(major point)的测设
1、测设元素的计算
(1)内移距p 和切线增长q的计算:
24 R ls l s3 q 2 240 R 2
p
l s2
2、主点的测设
(1)里程的计算
ZH=JD-TH;HY=ZH+ls;
QZ=ZH+LH/2;HZ=ZH+LH;YH=HZ-ls
三、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详细测设 1、切线支距法 (tangent off-set method)
公路缓和曲线知识与计算公式
公路缓和曲线知识与计算公式一、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大圆曲线与小圆曲线之间,由较大圆曲线向较小圆曲线过渡的线形 , 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
1 .缓和曲线的作用1 )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 )乘客的舒适与稳定,减小离心力变化3 )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4 )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2 .缓和曲线的性质为简便可作两个假定:一是汽车作匀速行驶;二是驾驶员操作方向盘作匀角速转动,即汽车的前轮转向角从直线上的0 °均匀地增加到圆曲线上。
S=A2/ρ( A :与汽车有关的参数)ρ=C/s C=A2由上式可以看出,汽车行驶轨迹半径随其行驶距离递减,即轨迹线上任一点的半径与其离开轨迹线起点的距离成反比,此方程即回旋线方程。
3 .回旋线基本方程即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的数学模型。
令:ρ=R , l h=s 则 l h=A2/R4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越长,其缓和效果就越好;但太长的缓和曲线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这会给测设和施工带来不便。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按发挥其作用的要求来确定:1 )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就需控制离心力的变化率。
a1=0,a2=v2/ ρ ,a s= Δ a/t ≤ 0.62 )依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需时间求缓和曲线长度 (t=3s)3 )根据超高附加纵坡不宜过陡来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超高附加纵坡(即超高渐变率)是指在缓和曲线上设置超高缓和段后,因路基外侧由双向横坡逐渐变成单向超高横坡,所产生的附加纵坡。
4 )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计算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切线角β最好在3° ——29° 之间,视觉效果好。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按行车速度来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同时考虑行车时间和附加纵坡的要求。
5 .直角坐标及要素计算1 )回旋线切线角( 1 )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与该缓和曲线起点的切线所成夹角。
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方法
● 圆曲线方法一:sin (1cos )180i i i i i i x R y R l R ϕϕϕπ⎧⎪=⎪=-⎨⎪︒⎪=⋅⎩——i l 为待定点i P 至起点间的弧长i ϕ为i l 所对的圆心角R 为曲线半径方法二:11802l A R π︒=⋅⋅ 2sin l R A =⋅00cos(/)sin(/)x x l A y y l A =+⋅+-⎧⎨=+⋅+-⎩起点方位角左减右加起点方位角左减右加——00(,)x y 为圆曲线起点坐标方法三:180l A R π︒=⋅ 00cos(/)sin(/)x x R B A y y R B A =+⋅+-⎧⎨=+⋅+-⎩——l 为圆曲线上任意一点距起点距离00(,)x y 为圆曲线圆心坐标B 为圆心到圆曲线起点的方位角,A 为任意点对应的圆心角● 缓和曲线522030406l x l R l ly Rl ⎧=-⎪⎪⎨⎪=⎪⎩——l 为曲线上任一点至起点的曲线长R 曲线半径0l 为缓和曲线全长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方法1、直线段:先由JD1以及JD2的坐标算出JD1到JD2的方位角,即直线段方位角A ,故可算出HZ 、ZH 坐标及其直线段各点坐标。
2、缓和曲线:以HZ 、ZH 为起点,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离HZ 、ZH 距离为l ,利用公式522003040()6l x l R l l R ly Rl ⎧=-⎪⎪⎨⎪=⎪⎩为缓和曲线全长,为圆曲线半径算出该点的相对起点坐标,利用arctan y x算出该点相对起点的方位角B ,再根据线路走向及直线段方位角可算出该点的方位角C (顺时针加,逆时针减),用可求出该点相对起点的距离D ,最后用00cos sin x x D C y y D C =+⎧⎨=+⎩可求出该点的坐标。
(00(,)x y 为缓和曲线起点的坐标)3、圆曲线:用上述方法求出圆曲线两端点HY 、YH 坐标,算出HY 到YH 的方位角F ,以及两点间的距离E ,用12arccos ER可算出两端点连线与起点到圆心连线的夹角G ,根据线路走向求出起点到圆心的方位角H (H=F+/-G ),00(,)x y 圆曲线为起点坐标,根据00cos sin x x R H y y R H=+⎧⎨=+⎩,求出圆心坐标。
公路缓和曲线原理及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一、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大圆曲线与小圆曲线之间,由较大圆曲线向较小圆曲线过渡的线形,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
1.缓和曲线的作用1)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乘客的舒适与稳定,减小离心力变化3)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2.缓和曲线的性质为简便可作两个假定:一是汽车作匀速行驶;二是驾驶员操作方向盘作匀角速转动,即汽车的前轮转向角从直线上的0°均匀地增加到圆曲线上。
S=A2/ρ(A:与汽车有关的参数)ρ=C/sC=A2由上式可以看出,汽车行驶轨迹半径随其行驶距离递减,即轨迹线上任一点的半径与其离开轨迹线起点的距离成反比,此方程即回旋线方程。
3.回旋线基本方程即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的数学模型。
令:ρ=R,l h=s 则 l h=A2/R4.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越长,其缓和效果就越好;但太长的缓和曲线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这会给测设和施工带来不便。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按发挥其作用的要求来确定:1)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就需控制离心力的变化率。
a1=0,a2=v2/ρ,a s=Δa/t≤0.62)依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需时间求缓和曲线长度(t=3s)3)根据超高附加纵坡不宜过陡来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超高附加纵坡(即超高渐变率)是指在缓和曲线上设置超高缓和段后,因路基外侧由双向横坡逐渐变成单向超高横坡,所产生的附加纵坡。
发布日期:2012-01-31 作者:李秋生浏览次数:1494)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计算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切线角β最好在3°——29°之间,视觉效果好。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按行车速度来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同时考虑行车时间和附加纵坡的要求。
5.直角坐标及要素计算1)回旋线切线角(1)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与该缓和曲线起点的切线所成夹角。
缓和曲线坐标计算
二、公式推导1 、实例数据河北省沿海高速公路一缓和曲线(如图): AB 段为缓和曲线段, A 为 ZH 点, B 为 HY 点, R B=800m ; A 点里程为 NK0+080 ,切线方位角为θA=100 ° 00 ′ 24.1 ″,坐标为X A=4355189.493,Y A=476976.267 ; B 点里程为 NK0+158.125 ,切线方位角为θB=102 ° 48 ′ 15.6 ″,坐标为 X B=4355174.669 ,Y B=477052.964 ,推求此曲线段内任意点坐标。
2 、公式推导及实例计算方法一:弦线偏角法1 )公式推导由坐标增量的计算方法我们不难理解,求一点坐标可以根据其所在直线的方位角以及直线上另一点的坐标和距待求点的距离。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 ZH 点,只要知道待求点距 ZH 点的距离(弦长 S )和此弦与 ZH 点切线方位角的夹角(转角 a ),即可求出该点坐标。
根据回旋线方程 C=RL ,用 B 点数据推导出回旋线参数:C=RL S=800*78.125=62500 ( L S为 B 点至 ZH 点的距离)设待求点距 ZH 点距离为 L因回旋线上任意点的偏角β0=L2/2RL S, 且转角 a=β0/3 ,可得该点转角 a 。
(曲线左转时 a 代负值)。
根据缓和曲线上的弧弦关系 S=L-L5/90R2L S2,可以求出待求点至 ZH 点的弦长。
然后我们利用坐标增量计算公式可以推导出缓和曲线任意点坐标计算公式:X=X A+S*cos (θA+a ) =4355189.493+ ( L-L5/90R2L S2) *cos (θA+L 2/6RLS)Y=Y A+S*sin (θA+a ) =476976.267+ ( L-L5/90R2L S2) * sin (θA+L 2/6RLS)式中θA=100 ° 0 ′ 24.1 ″2 )实例计算现在我们利用此公式计算桩号为 NK0+140 的坐标第一步,求出 L=140-80=60 米第二步,求出 a=180L2/6 π RL S=0 ° 33 ′ 00.14 ″第三步,求出 S=L-L5/90R2L S2=60-605/ ( 90*8002*78.1252) =59.998 第四步:将 a , S 值代入缓和曲线计算公式,可求出桩号为 NK0+160 点的坐标为:X=4355178.501 , Y=477035.249 。
缓和曲线计算原理
1.2道路线形的基本介绍道路运输在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道路的新建和改建,测量工作必须先行,所以公路施工测量所承担的任务也是非常大的,为了更好的进行道路施工工作,下面就道路线形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一般所说的路线,是指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
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无论是铁路、公路还是地铁隧道和轻轨,由于受到地形、地物、地质及其他因素的限制,经常要改变线路前进的方向。
当线路方向改变时,在转向处需用曲线将两直线连接起来。
因此,线路工程总是由直线和曲线所组成。
曲线按其线形可分为:圆曲线、缓和曲线、复曲线和竖曲线等。
公路中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线形连续平滑;线形曲率连续(中线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值);线形曲率变化率连续(中线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值)。
考虑上述几何条件,顾及计算与敷设方便,现代公路平面线形要素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其中缓和曲线的曲率半径是从∞逐渐变到圆曲线半径R 的变量。
在与直线连接处半径为∞,与圆曲线连接处半径为R ,曲线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与该点至起点的曲线长成反比。
目前公路线形设计已开始使用非对称线形(成为非对称平曲线)设计,特别是在互通立交匝道和山区高速高速公路线形设计中,这种线形设计使用得较多。
非对称线形分为完全非对称线形和非对称非完整线形两种,所谓“完全非对称曲线”的含义就是第一缓和曲线和第二缓和曲线起点处(ZH 或HZ )的半径为∞,圆半径为R ,第一缓和曲线长1s l ,第二缓和曲线长为2s l ,12s s l l ≠。
所谓“非完整”的含义是第一缓和曲线和第二缓和曲线的半径不是∞,而是1R 、2R 。
而坐标法成为高速公路放样的主要方法,坐标法放样线路中线的这个操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就是计算线路放样点的坐标。
2 路线中桩坐标计算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线路的设计由专门的设计方完成,在线路完成设计得到审批后设计方便把所设计线路的线路要素(或者称为曲线要素)提供给施工方。
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②圆曲线的半径:R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④转向角系数:K(1或-1)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⑥点ZH的坐标:xZ ,yZ计算过程: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l为到点HZ的长度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x Z ,yZ为点HZ的坐标切线角计算公式: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②圆曲线的半径:R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④转向角系数:K(1或-1)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⑥点ZH的坐标:xZ ,yZ计算过程: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l为到点HZ的长度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x Z ,yZ为点HZ的坐标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公式中各符号说明: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第一缓和曲线长度l1l——第二缓和曲线长度2——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lR——圆曲线半径R——曲线起点处的半径1——曲线终点处的半径R2——曲线起点处的曲率P1P——曲线终点处的曲率2α——曲线转角值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已知:①第一坡度:i(上坡为“+”,下坡为“-”)1(上坡为“+”,下坡为“-”)②第二坡度:i2③变坡点桩号:SZ④变坡点高程:HZ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⑥待求点桩号:S计算过程:五、超高缓和过渡段的横坡计算已知:如图,第一横坡:i1第二横坡:i2过渡段长度:L待求处离第二横坡点(过渡段终点)的距离:x 求:待求处的横坡:i解:d=x/Li=(i2-i1)(1-3d2+2d3)+i1六、匝道坐标计算已知:①待求点桩号:K②曲线起点桩号:K③曲线终点桩号:K1④曲线起点坐标:x0,y⑤曲线起点切线方位角:α⑥曲线起点处曲率:P(左转为“-”,右转为“+”)⑦曲线终点处曲率:P1(左转为“-”,右转为“+”)求:①线路匝道上点的坐标:x,y②待求点的切线方位角:αT计算过程:。
公路缓和曲线段原理及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公路缓和曲线段原理及缓和曲线计算公式一、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大圆曲线与小圆曲线之间,由较大圆曲线向较小圆曲线过渡的线形,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
1.缓和曲线的作用1)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乘客的舒适与稳定,减小离心力变化3)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2.缓和曲线的性质为简便可作两个假定:一是汽车作匀速行驶;二是驾驶员操作方向盘作匀角速转动,即汽车的前轮转向角从直线上的0°均匀地增加到圆曲线上。
S=A2/ρ(A:与汽车有关的参数)ρ=C/sC=A2由上式可以看出,汽车行驶轨迹半径随其行驶距离递减,即轨迹线上任一点的半径与其离开轨迹线起点的距离成反比,此方程即回旋线方程。
3.回旋线基本方程即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的数学模型。
令:ρ=R,l h=s 则 l h=A2/R4.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越长,其缓和效果就越好;但太长的缓和曲线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这会给测设和施工带来不便。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按发挥其作用的要求来确定:1)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就需控制离心力的变化率。
a1=0,a2=v2/ρ,a s=Δa/t≤0.62)依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需时间求缓和曲线长度(t=3s)3)根据超高附加纵坡不宜过陡来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超高附加纵坡(即超高渐变率)是指在缓和曲线上设置超高缓和段后,因路基外侧由双向横坡逐渐变成单向超高横坡,所产生的附加纵坡。
4)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计算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切线角β最好在3°——29°之间,视觉效果好。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按行车速度来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同时考虑行车时间和附加纵坡的要求。
5.直角坐标及要素计算1)回旋线切线角(1)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与该缓和曲线起点的切线所成夹角。
趋近法求算缓和曲线里程及偏距的计算原理
说明:线路平面由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三个线元组成,通过坐标反算里程及偏距是施工测量必不可少的一步。
其中较难处理是缓和曲线部分,现将缓和曲线反算里程及偏距的思路及原理写出来,与各位测量同仁一起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1.平面缓和曲线四种类型及其切垂距和偏距计算模型左入左出右入右出把以上左转曲线和右转曲线公式进行整理分析。
左转:入缓和曲线(X-P)*cos(-β)+(Y-Q)*sin(-β)→D(Y-Q)*cos(-β)-(X-P)*sin(-β)→C出缓和曲线(X-P)*cos(β)+(Y-Q)*sin(β)→D(Y-Q)*cos(β)-(X-P)*sin(β)→C右转:入缓和曲线(X-P)*cos(β)+(Y-Q)*sin(β)→D(Y-Q)*cos(β)-(X-P)*sin(β)→C出缓和曲线(X-P)*cos(-β)+(Y-Q)*sin(-β)→D(Y-Q)*cos(-β)-(X-P)*sin(-β)→C假设变量W为曲线方向判别符号,且规定W=1为右转,W=-1为左转,旋转角β=K,则以上公式简化为:入缓和曲线(X-P)×cos(W×K)+(Y-Q)×sin(W×K)→D(Y-Q)×cos(W×K)-(X-P)×sin(W×K)→C出缓和曲线(X-P)×cos(-W×K)+(Y-Q)×sin(-W×K)→D(Y-Q)×cos(-W×K)-(X-P)×sin(-W×K)→C2.趋近法求算缓和曲线里程及偏距(以上推导公式的应用)HHQX1 (计算入缓和曲线里程及偏距)程序清单:X:?Y:?W:(输入切线坐标和线路转向参数,1为左转,-1为右转X-S ZH→L:(测点对应缓和曲线长,估计值D O:S ZH+(L-L5÷(40×R2×l012)+ L9÷(3456×R4×l014))→P: W×(L3÷(6×R×l01)- L7÷(336×R3×l013))→Q:90×L2÷(π×R×l01)→K: (X-P)×cos(W×K)+(Y-Q)×sin(W×K)→D: (Y-Q)×cos(W×K)-(X-P)×sin(W×K)→C: L+D →L: LpWhile Abs(D)≥0.001: (循环语句。
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高速公路的线路(缓和曲线)计算公式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②圆曲线的半径:R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④转向角系数:K(1或-1)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⑥点ZH的坐标:x Z,y Z计算过程: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l为到点HZ的长度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x Z,y Z为点HZ的坐标切线角计算公式: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②圆曲线的半径:R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④转向角系数:K(1或-1)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⑥点ZH的坐标:x Z,y Z计算过程: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l为到点HZ的长度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x Z,y Z为点HZ的坐标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公式中各符号说明: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l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l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l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R——圆曲线半径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α——曲线转角值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已知:①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②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③变坡点桩号:S Z④变坡点高程:H Z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⑥待求点桩号:S计算过程五、超高缓和过渡段的横坡计算已知:如图,第一横坡:i1第二横坡:i2过渡段长度:L待求处离第二横坡点(过渡段终点)的距离:x 求:待求处的横坡:i解:d=x/Li=(i2-i1)(1-3d2+2d3)+i1六、匝道坐标计算已知:①待求点桩号:K②曲线起点桩号:K0③曲线终点桩号:K1④曲线起点坐标:x0,y0⑤曲线起点切线方位角:α0⑥曲线起点处曲率:P0(左转为“-”,右转为“+”)⑦曲线终点处曲率:P1(左转为“-”,右转为“+”)求:①线路匝道上点的坐标:x,y ②待求点的切线方位角:αT计算过程:。
缓和曲线的坐标公式及推导分析
第一章缓和曲线的坐标公式如图1-1所示,其坐标系是以缓和曲线起点ZH为原点O,以切线为x轴,以过原点的曲线半径为y轴。
若原点O至P点的缓和曲线长度为,过P点切线与x轴的交角为β(即半径由∞变至的中心角)。
若P有微小变化至P′时,则增长,(x,y)增长(),则有以下关系,图 1-1得,(2-1)由公式(常数)得知,故有则将上式代入(1-1)式中,得即(2-2)以及的关系代入上式得即以代入上式得(2-3)上式即为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直角坐标(x,y)的计算公式。
缓和曲线上任一点P的切线与x轴的交角,称为缓和曲线螺旋角,或称缓和曲线角。
其计算可由前面公式得(弧度)(2-4)若将代入(2-4)及(2-3)式中,则有以下结果:(2-5)上式即为缓和曲线终点HZ(ZH)的坐标及螺旋角的计算公式。
第二章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如图2-1所示,两相邻直线偏角(线路转向角)为,选定其图 2-1连接曲线圆曲线的半径为R,这样,圆曲线和两直线段的切点位置ZY点、YZ点便被确定下来,我们称为对圆曲线相对位置起控制作用的直圆点ZY、圆直点YZ 和曲中点QZ为圆曲线三主要点。
我们称R、α以及具体体现三主要点几何位置的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和切曲差(切线长和曲线长之差)D为曲线6要素。
只要知道了曲线6要素,便可于实地测放出圆曲线。
现将圆曲线的元素列下::转向角(实地测出)R:曲率半径(设计给出)T:切线长(计算得出)L:曲线长(计算得出)D:切曲差(计算得出)偏角是在线路祥测时测放出的,圆曲线半径R是在设计中根据线路的等级以及现场地形条件等因素选定的,其余要素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第三章偏角法测设介绍偏角法是一种极坐标标定点位的方法,它是用偏角和弦长来测设圆曲线细部。
如图3-1所示,1,2…,,…,n为设计之详测点,邻点间距均为c,弦长c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当放样至详测点时,可在ZY点置镜,后视JD方向,拨出偏角,再自-1点量距C和拨出的视线方向交会,即得出点。
缓和曲线坐标计算三种典型方法的解算及比较
缓和曲线坐标计算三种典型方法的解算及比较
准确解算椭圆曲线常见的特征值是椭圆曲线的研究的基础,也是数字货币等技术的重要实现手段。
目前求解椭圆曲线中的特征值有三种常见的方法。
其一是缓和曲线(Cordic)方法,又称为Volder旋转算法,它基于使用极坐标旋转作为基本操作,通过迭代循环求解椭圆曲线上特征点的坐标。
当椭圆参数大于零时,其优点是快速稳定,性能优于前两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比特定旋转算法,也称为基托克米尔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椭圆的特征值分解为实部和虚部,主要和虚部的计算,然后计算特征点的极坐标值,最后求解该特征值的直角坐标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非常适合在单精度浮点数上实现。
最后是重复延拓算法,也称为耶斯塔·瑞厄算法求解椭圆曲线特征值。
这种方法应用双精度浮点数和多项式优化来提高计算精度,降低了收敛点的搜索和测试,从而提高了计算速度。
它的浮点误差较小,但计算量较大,部分情况下比前两种方法速度更快。
总而言之,缓和曲线(Cordic)方法、比特定旋转算法以及重复延拓算法都是用于求解椭圆曲线特征值的有效方法,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达到最优求解效果。
缓和曲线、 圆曲线计算方法
缓和曲线计算方法(ZH~HY)中线首先计算直线段坐标方位角(即ZH~JD坐标方位角),及ZH点坐标。
备用偏角公式:{30*L/(π*RLS)缓和曲线}1、计算待求点偏角=((L/10)2*(57296/(RLS))/60。
其中L=待求点至ZH距离、R=圆曲线半径、LS=缓和曲线长。
2、待求点方位角=直线方位角±待求点偏角。
(曲线左转-偏角,曲线右转+偏角)3、待求点至ZH点弦长=L—L5/(90*R2*LS 2),其中L=待求点至ZH距离(里程)、R=圆曲线半径。
4、待求点坐标:X=ZH点X坐标+COS(待求点方位角)*弦长Y= ZH点Y坐标+SIN(待求点方位角)*弦长缓和曲线计算左右边线坐标(ZH~HY)1、左侧方位角=(待求点方位角±2倍偏角=直线方位角±3倍偏角)—边线与中线夹角。
2、右侧方位角=(待求点方位角±2倍偏角=直线方位角±3倍偏角)+边线与中线夹角。
3、左侧边线坐标:X=该点中线X坐标+COS(左侧方位角)*边线至中线距离Y=该点中线Y坐标+SIN(左侧方位角)*边线至中线距离4、右侧边线坐标:X=该点中线X坐标+COS(右侧方位角)*边线至中线距离Y=该点中线Y坐标+SIN(右侧方位角)*边线至中线距离圆曲线计算方法(HY~YH)中线注:(ZY-YZ)同理,方位角=用直线方位角-待求点偏角首先计算直线段坐标方位角(即ZH~JD坐标方位角),及HY点坐标。
1、求出缓圆点(HY)偏角=(LS*90)/(π* R)。
2、求待求点偏角=(L*90)/(π* R)。
其中:L=待求点至HY距离(里程)、R=圆曲线半径、LS=缓和曲线长。
3、待求点至HY点弦长=2* R*SIN(待求点偏角)。
4、待求点方位角=直线方位角±HY点偏角±待求点偏角,(曲线左转-偏角,曲线右转+偏角)。
5、待求点坐标:X=HY点X坐标+COS(待求点方位角)*弦长Y=HY点Y坐标+SIN(待求点方位角)*弦长圆曲线计算左右边线坐标1、左侧方位角=(待求点方位角±偏角—边线与中线夹角)。
缓和曲线的坐标公式及推导
缓和曲线的坐标公式及推导第一章缓和曲线的坐标公式如图1-1所示,其坐标系是以缓和曲线起点ZH 为原点O,以切线为x轴,以过原点的曲线半径为y轴。
若原点O至P点的缓和曲线长度为,过P点切线与x轴的交角为β(即半径由∞变至的中心角)。
若P有微小变化至P′时,则增长,(x,y)增长(),则有以下关系,图 1-1得,(2-1)由公式(常数)得知,故有则将上式代入(1-1)式中,得(2-3)上式即为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直角坐标(x,y)的计算公式。
缓和曲线上任一点P的切线与x轴的交角,称为缓和曲线螺旋角,或称缓和曲线角。
其计算可由前面公式得(弧度)(2-4)若将代入(2-4)及(2-3)式中,则有以下结果:(2-5)上式即为缓和曲线终点HZ(ZH)的坐标及螺旋角的计算公式。
第二章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如图2-1所示,两相邻直线偏角(线路转向角)为,选定其图 2-1连接曲线圆曲线的半径为R,这样,圆曲线和两直线段的切点位置ZY点、YZ点便被确定下来,我们称为对圆曲线相对位置起控制作用的直圆点ZY、圆直点YZ 和曲中点QZ为圆曲线三主要点。
我们称R、α以及具体体现三主要点几何位置的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和切曲差(切线长和曲线长之差)D为曲线6要素。
只要知道了曲线6要素,便可于实地测放出圆曲线。
现将圆曲线的元素列下::转向角(实地测出)R:曲率半径(设计给出)T:切线长(计算得出)L:曲线长(计算得出)D:切曲差(计算得出)偏角是在线路祥测时测放出的,圆曲线半径R是在设计中根据线路的等级以及现场地形条件等因素选定的,其余要素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第三章偏角法测设介绍偏角法是一种极坐标标定点位的方法,它是用偏角和弦长来测设圆曲线细部。
如图3-1所示,1,2…,,…,n为设计之详测点,邻点间距均为c,弦长c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当放样至详测点时,可在ZY点置镜,后视JD方向,拨出偏角,再自-1点量距C和拨出的视线方向交会,即得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标转换的公式为:
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运用式(10-49)计算时,当曲线为左转角,应以yi=一yi代入。
13
三、YH点至HZ点之间的中桩坐标计算(第二缓和 曲线)
此段为第二缓和曲线,仍可按切线支距法公式 (10-27)和(10-33)先算出局部坐标x、y,再按下 式转换为统一坐标:
利用上式计算时,尤其要注意线路的偏转方向, 当曲线为右转角时,应以yi=一yi代入。
缓和曲线参数:
l0 0 2R
2 l0 P 24 R
加设缓和曲线 后使切线增长 的距离:
HY点或YH点的 缓和曲线角度
加设缓和曲线后 圆曲线相对于切 7 线的内移量
3.缓和曲线的计算方法(分段计算): 如下图所示,是一段加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从(ZH)到(HZ) 间是一段完整的对称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这种缓和曲线的布设方式就 是京沪高铁的曲线特征。 在选定各圆曲线半径R和缓和曲线长度ls后,根据各桩的里程桩号, 按下述方法即可算出相应的坐标值(X,Y)。
在选定各圆曲线半径R和缓和曲线长度ls后,根据各桩的 里程桩号,按下述方法即可算出相应的坐Z点(包括路线起点)至ZH点之间的坐标 计算(直线段)
如上图,此段为直线,桩点的坐标按下式计算:
上式中:Ai-1, i为路线导线JDi-1至JDi的坐标方位 角;Di为桩点至HZi-1点的距离,即桩点里程与HZi1点里程之差;XHZi-1、 YHZi-1 为HZi-1点的坐标, 由下式计算:
14
中桩坐标算例
已知:
求:中桩坐标
15
解: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路线转角:
16
2.计算曲线测设元素
17
3.计算曲线主点桩号
(里程):一般在设计图 纸上用汉语拼音的第一个 大写字母的缩写来表示曲 线要素的主要特征点:交 点(JD),直缓点 (ZH),缓圆点(HY), 曲中点(QZ),圆缓点 (YH)缓直点(HZ), 切线长T,曲线长L,缓和 曲线长ls,外矢距E, 切 曲差q。
这个时候,试想如果在直线段与曲线段插入一条半径由∞渐变至圆曲 线半径R的过度曲线,即外轨的超高由0逐渐递增到h0,以便减轻车轮 对外轨的冲击,达到安全、平稳行驶的目的,那这个过度段叫过度曲 线,也叫缓和曲线。 线性代数和空间几何我们知道,缓和曲线可用螺旋线和三次抛物线等 空间曲线来设置。在我国的铁路上,设计一般采用螺旋线来作为缓和 曲线。为什么呢? 结合力学和相关的数学知识,我们知道,当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嵌入 一条缓和曲线后,其曲率半径由无穷大(与直线连接处)逐渐变化到 圆曲线半径R(与圆曲线连接处),而螺旋线具有的特性是:曲线上任意 一点的曲率半径R’与该点至起点的曲线长L成反比关系,所以在设计中 选用螺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的原因。
缓和曲线逐桩坐标计算原理
中水集团京沪高铁三标段四工区测量队
yangjun720118@
杨军
1
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晚上好!
我很高兴给大家介绍与测量有关的相关知 识,结合京沪高铁的工程特点与水工的异 同重点从测量学的角度简单的和大家共同 探讨一下。也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 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总之一句话,干好 京沪高铁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目标。
8
缓和曲线上任意点坐标计算
我们前面说了这么多的题外话,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什么叫 缓和曲线,了解了这个不是我们今天的本意。我们的最终 目标是要计算加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这 个才是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
如上图所示,交点JD的坐标已经确定,为(XJD,YJD);路 线导线的方位角用A表示,边长用S表示。注:A及S均为坐标 反算求得。 逐桩坐标的计算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直线段、第一缓和曲线 段、单圆曲线段、第二缓和曲线段、第二直线段。具体讲就 是 :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计算。
3
yangjun720118@
相关基础知识
目前在高等级公路和铁路的设计文件中,要求编制逐桩坐标表,逐桩坐 标是计算任意点坐标的依据和校核条件。(例如我们在对设计部门(铁 三院)提供的逐桩坐标和曲线要素进行复核,在对所有CPI和CPII和所有 BM等级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我们就认为我们的 测量检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将我们的《复测报告》上报专业监理工程 师和济南指挥部批准后才得以使用。从而证明我们测量的正确)。 通用的获取坐标的方法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在中线测量时,能够采用可以直接获取坐标的仪器,直接获 取交点、转点等控制性点位的坐标,这样会给测设计算带来方便。 另外一种情况,采用纸上定线。那么可以从地形图上获取交点、转点等 控制性点位的坐标。 以上两种方法现在都不采用了,我们直接采用经复核过正确无误的逐桩 坐标表。 我们放样的依据是“铁路第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北京至上 海高速铁路(施工图)JHTJ-3标段 交桩资料附件。
当然,缓和曲线并非只是用来连接直线和圆曲线的,还用于连接不同 曲率半径的圆曲线。下面,我们只对在直线和单圆曲线间嵌入缓和曲 线的情形以及基本的计算原理加以说明。
6
2.单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曲线要素和曲线参数比较
圆曲线要素: 已知条件R半径,a线路偏转角, 曲线要素:
T Rtg
18
4. 计算曲线主点及其它中桩坐标(只列举 少数桩号讲明算法)
19
公式(10-49)见幻灯片13
20
21
22
23
24
25
26
谢谢大家,祝大家工作愉快!
27
缓和曲线要素: 已知条件R半径,a线路偏转角, 曲线要素:
L
180
2
T m ( R P)tg 2
R
L
R( 20 )
180
2l0
E R(sec
2
1)
E ( R P)sec
2
R
q 2T L
q 2T L
3 l0 l0 m 2 240 R 2
10
上式中: XJDi-1、 YJDi-1 为JDi-1点的坐标.THi-1 为切线长。
11
ZH点为直线的终点,除可按式(10-46)计算外,亦 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Si-1,
i
为路线导线JDi-1至JDi边长。
12
二、ZH点至YH点之间的坐标计算(第一ls与圆曲线部分)
此段包括第一缓和曲线及圆曲线,可按切线支距法公式(10-27)和(10-33)先 算出局部坐标x、y,然后通过坐标变换将其转换为统一坐标系中X、Y。 切线支距法的概念:建立以ZH点为坐标原点,过ZH点的缓和曲线切线为X轴, ZH点的一条曲率半径为Y轴的直角坐标系,叫切线直角坐标系,上述的局部坐 标其实就是某点在该切线直角系中的坐标。 还要进行坐标转换,将切线直角坐标转换测量施工坐标系中去,得到施工坐 标。
4
yangjun720118@
Q
H 0 11.8
V 2max R
F
铁路和公路线路上为什么要加设缓和曲线?
P 1.概念的引出: 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会产生离心力,从《力学》我们知道,离心力 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关系,就要平衡这个离心力。(如右图 所示),在曲线上行驶时,作用在火车上的力有两个,一个是火车 的自重P,另一个是轨道对火车的托力Q,他们的合力F便是火车得到 的平衡离心力的向心力。通过什么手段来平衡离心力呢?通过是列 车预期倾斜来达到这个目的,在曲线上要采用外轨超高的办法来克 服离心力,超高是属于线上工程,我们这里暂不多将讲。经过推导: 当高铁动车组以最高时速350km/h行驶时,半径12000米的曲线上 外轨要超高77毫米,半径7000米的曲线上外轨要超高133毫米,这 对铁路的运营是个不容忽视的数字,。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半径与外轨超高成反比关系,直线的曲率 半径是∞,故列车在直线上行驶时外轨道高为0,当进入半径为R的 曲线轨道时,外轨必须突然抬高h0,这种台阶状的轨面将给火车的安 全运行以及铁道的使用寿命带来不良的影响。怎么办呢 ?有什么比 5 较科学的方法吗?
yangjun720118@
2
京沪高铁工程与水工建筑物的比较
京沪高铁工程是线性工程,即工程的整体平面布置是 一条线,具有跨度大,施工难度大等特点。比如各种 线状工程有:铁路、公路、是石油天然气管线、渠道 (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城市综合管网、输电线及索 道等。 为各种线状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与运营管理阶段 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状工程测量。 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设出作为施工依据的桩 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这些桩点是标志线路中心位置 的中线桩和标志路基施工边线的边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