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中氯霉素含量是否超标

合集下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9年第24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9年第24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9年第24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9.08.01•【文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9年第24号•【施行日期】2019.08.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9年第24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产品抽检结果可查询/),发现食用农产品、糕点、食糖3类食品10批次样品不合格,检出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等问题。

现将具体情况通告如下:一、农兽药残留问题(一)海南省三亚田独庄辉阳海鲜店销售的白贝,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检验机构为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

(二)云南省昆明家乐福超市有限公司世纪城店销售的黑鱼,经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验发现,其中氧氟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昆明家乐福超市有限公司世纪城店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经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复检后,维持初检结论。

(三)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小洪水产品店销售的鲫鱼,地西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检验机构为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四)黑龙江省哈尔滨哈达果品批发市场任洪涛天津精品经营户销售的芹菜,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检验机构为吉林省食品检验所。

(五)云南省昆明家乐福超市有限公司世纪城店销售的鲜黄花鱼,经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验发现,其中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昆明家乐福超市有限公司世纪城店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经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复检后,维持初检结论。

(六)沃尔玛(云南)商业零售有限公司宜良鱼龙街分店销售的牛蛙,经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验发现,其中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兽药残留标准

兽药残留标准

兽药残留标准
兽药残留标准是指针对食品中兽药残留量的安全标准,用于保障食品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以下是中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一些常见的兽药残留标准举例:
1. 瘦肉中的苯唑酮、莱克多巴、氧氟沙星等兽药残留限量为0.1毫克/千克。

2. 鸡肉中的金霉素、土霉素等兽药残留限量为0.05毫克/千克。

3. 牛奶中的氯霉素、金霉素等兽药残留限量为0.05毫克/升。

4. 鸡蛋中的红霉素、卡那霉素等兽药残留限量为0.01毫克/千克。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兽药对不同食品的残留限量是有区别的,同时还受到食品类型、生产过程、兽药种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遵守兽药残留标准,对兽药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1/ 1。

部分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

部分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

附件1部分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一、氯霉素氯霉素是酰胺醇类抗生素,主要抗菌谱包括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

我国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整顿办函〔2011〕1号)中将氯霉素列为在肉制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在肉制品中不得检出。

肉制品中检出氯霉素的原因,可能是其抑菌效果好、相对廉价,养殖户在养殖中非法使用。

二、霉菌食品中霉菌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计数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数。

霉菌数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性指标,其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作为判定食品被霉菌污染程度的标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GB 19640—2016)中规定,同批次样品中霉菌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2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得超过50CFU/g。

冲调谷物制品中霉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还可能与产品储运条件不当有关。

三、腐霉利腐霉利是一种广谱内吸性的高效杀菌剂,对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菌核病有显著效果,但菌株容易对其产生抗性。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

韭菜中腐霉利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菜农未遵守采摘间隔期,为快速控制病情而加大用药量,致使上市销售时未降解至标准限量值以下。

四、维生素A维生素A又名视黄醇,是人类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 10769—2010)中规定,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维生素A含量应在14μgRE/100kJ—43μgRE/100kJ范围内,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3432—2013)中规定,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不应低于标示值的80%。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引言动物源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氯霉素类药物残留受到了特别的关注。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常用于动物的治疗和预防疾病。

如果动物身上残留了氯霉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危害氯霉素类药物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身上的细菌感染。

如果动物身上残留了氯霉素类药物,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长期食用含有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可能会导致人体对抗菌素的耐药性增加,从而降低治疗感染的疗效。

氯霉素类药物还可能对人体的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症状。

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监测和控制至关重要。

二、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测定方法为了准确、快速地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科研人员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研究出了多种灵敏、准确的测定方法。

目前常用的氯霉素类药物残留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氯霉素类药物残留进行定量测定,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

三、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监管和控制针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监管标准和控制措施。

监管部门通常会制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以确保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兽医和畜牧养殖户也需要严格按照兽药使用规范,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残留超标的情况发生。

四、结语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人员们将继续努力,研究出更加灵敏、准确的氯霉素类药物残留测定方法,为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体健康。

广大兽医和养殖户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合理使用药物,做好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控制工作。

兽药残留检测国家标准

兽药残留检测国家标准

兽药残留检测国家标准
兽药残留是指在动物体内或体表组织中残留的药物及其代谢物。

兽药残留对人
体健康和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测标准来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我国针对兽药残留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其中包括《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GB 31650-2019)、《兽药残留物质的检测方法》(GB/T 15666-1995)等。

这些
标准主要从兽药残留的限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规定。

首先,兽药残留的限量要求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食品中兽药残
留限量》规定了各类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最大允许限量,如瘦肉中氧氟沙星的限量为0.1mg/kg,鲜奶中氯霉素的限量为0.3μg/kg等。

这些限量值的制定是基于对兽药
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评估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的,可以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减少人体对兽药残留的摄入量。

其次,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是保障兽药残留限量得以执行的重要手段。

《兽药
残留物质的检测方法》规定了兽药残留的检测样品的处理方法、检测仪器的使用规范、检测步骤的操作要求等内容,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方法的制定是基于国际通行的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和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可以满足不同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需求。

总的来说,兽药残留检测国家标准的制定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这些标准,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进步,确保兽药残留的限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与时俱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身体安全服务。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动物源性食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其中可能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比如动物体内的残留药物。

氯霉素类药物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用于治疗动物的疾病。

大量使用氯霉素类药物可能导致其在动物体内残留,并通过食品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国内外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技术等。

这些方法在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各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部分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业的操作技能。

在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氯霉素类药物残留测定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且可以同时测定多种氯霉素类药物的残留量。

其原理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氯霉素类药物进行分离和检测,通过比对标准曲线来计算出样品中的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

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需要使用高昂的仪器设备,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等。

在选择合适的氯霉素类药物残留测定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一般的常规检测工作,可以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对于对检测结果精度和灵敏度要求较高的情况,可以选择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

在进行氯霉素类药物残留测定时,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尽管不同的测定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氯霉素类药物是一种广泛用于家禽、家畜和水产养殖业的抗生素,它们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

但是,如果过度使用这些药物,会导致药物残留在动物体内,从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需要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进行检测。

氯霉素类药物包括氯霉素、磺胺甲基异噁唑、三种青霉素等多个种类,它们对不同的细菌有着不同的危害作用,但都具有较强的药物残留性质。

因此,精确地测定它们的残留量是非常重要的。

测定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特点。

在现代食品检验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分析技术,它是一种基于液态固定相的分离技术,具有分离速度快、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等多重优点。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分离出氯霉素类药物并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的样品处理步骤主要包括提取、纯化和分离,然后进行定量分析。

首先,将待测样品粉碎和混合,加入特定体积的溶剂进行提取,这样可以将样品中的氯霉素类药物提取出来。

然后,通过过滤和纯化净化样品,删除样品中的杂质,使得氯霉素类药物更加纯净。

接着,将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离和定量。

最后,根据所得的峰面积和对照品的峰面积计算出氯霉素类药物的含量。

羊肉中氯霉素残留检测HPLC法的改进

羊肉中氯霉素残留检测HPLC法的改进
测 呈 线 性 关 系 , 测 限 为 3 5 ̄ / g。 检 ./ k g
关 键 词 : 霉 素 ; 肉 ; 留 检 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 色谱 氯 羊 残 液
中 图 分 类 号 : 5 . 1 R1 5 5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7 8 ( 0 0 1 一 O 2 — 0 10 - 91 2 1) 1 O3 2
1 4 回 收 率 实 验 .
液 相 色 谱 仪 ( i nl 0 ) 配 紫 外 检 测 器 ; Agl t 1 0 , e 冷
冻 离 心 机 ( r e s ; 转 蒸 发 仪 ( i op ; 旋 He a u ) 旋 Hed l h) 涡 混 合 器 ( a n ta 等 。 B r s e d) 氯 霉 素 对 照 品 : 度 9 . , 于 中 国 兽 药 监 察 纯 95 购 所 , 号 K0 5 7 6 乙 腈 为 色 谱 纯 ( s e ce tfc 批 3 00 ; Fih rs in ii Ne J r e ) 水 为 高 纯 水 ; 化 钠 、 腈 、 酸 乙 酯 、 w e s y , 氯 乙 乙 均 为 分 析 纯 ( 津 市 化 学 试 剂 三 厂 ) 天 。 1 2 色谱 条 件 . 1 2 Ph n me e 色 谱 柱 C1柱 1 0 × 4 6 m . .1 eo nx 8 5 .m
涡  ̄ l i 以 4 0 rmi m n, 0 0 / n离 心 5 n, 取 下 层 溶 液 于 mi 移 5 ml 心 管 中 , 入 乙 酸 乙 酯 涡 旋 2 n 反 萃 取 2 0 离 加 mi 次 , 次 1 ml以 5 0 rri 每 0 , 0 0 / n离 心 分 离 出 乙 酸 乙 酯 层 a 并 于 5 ℃减 压 蒸 干 。残 留 物 用 l 0 ml流 动 相 溶 解 , 用 0 4 滤 膜 过 滤 ,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于 2 8 m 波 . 5m 用 7n 长处 测 定 , 外检 测 器检 测 。 紫

氯霉素检测方法_3320

氯霉素检测方法_3320

氯霉素检测方法目前滥用CAP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其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残留于动物性食品中的氯霉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欧美许多发达国家早已限制或严格禁止氯霉素应用于食品动物,并对动物性产品中氯霉素的最高残留限量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我国农业部于2002年12月明文规定氯霉素及其盐、脂等在所有食品动物的所有可食组织中不得检出。

但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和稳定的抗菌性,在畜牧业及水产养殖业中违法使用氯霉素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因此,研究检测氯霉素的技术和方法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氯霉素残留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用于氯霉素残留检测的方法已近十几种(Shen and Jiang, 2005; Polzer et al, 2006; Wesongah et al, 2007)。

在现有的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中,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确证方法,但其仍需不断地完善,以求简化操作过程、降低检测成本。

酶联免疫吸附法为半确证的筛选方法,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确证方法配合使用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微生物法不能用于定量分析,只能用于初步的定性筛选。

其他辅助方法,如荧光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CHARM II分析法、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等都不能实现现场快速检测,且检测设备及检测费用昂贵,有待进一步完善。

生物传感器技术灵敏度高、检测快速方便,是今后研究和开发检测氯霉素等残留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1 微生物法微生物法是氯霉素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此方法又可分为棉签法(Swab test on premises, STOP)、杯碟法(Cylinder plate method, CPM)、纸片法、琼脂扩散法等。

焦炎朝等(2000)用藤黄八叠球菌菌株作为对氯霉素的敏感菌,测定不同标准浓度下的氯霉素的抑菌圈直径,绘制标准曲线,以此来对鱼肉组织中残留的氯霉素进行检测,其检测限为0.25µg/g,平均回收率为67.5%;还有人用试纸法、棉签法、发酵法等3种微生物法来检测牛奶中氯霉素的残留,其中试纸法的灵敏度可达3g/kg(宋杰等,2005)。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安全的氯霉素类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已迫在眉睫。本研究利 室温下氮吹至剩余约 100μL 溶液,加水定容至 500μL,
用 QuE-UPLC/MS/MS 法测定草鱼、猪肉、牛奶、蜂蜜等 混匀,过 0.22μm 微孔滤膜,进 LC-MS/MS 分析。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的残留量,希望能对相关检
1.2.3 色谱条件
中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依法予以查处,做到“阳光执
法”,让违法行为无处可藏。通过直播活动,向群众普及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群众的消费及维权意识;结合食品安
[1] 宋晓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
全违法典型案例开展普法宣传,告诫外卖商家等食品生产 [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9,04:82-84.
命 [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9,08:8-11.
4 结语
[4] 姚晓倩,王婧,董姣姣,彭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下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成为餐饮环节监管的重 网络餐饮的监管 [J].食品安全导刊,2019,8:78-81.
60 食品安全C导o刊p2y02r0年iபைடு நூலகம்g月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NaCl,搅拌均匀后加入 2.5mL 乙腈,在多管漩涡混合 仪 中 涡 旋 混 匀 1min。 振 荡 5min,8000rpm 下 离 心
中甲砜霉素的最大残留限量为 50μg/kg。
3min,取 1mL 上清液待净化。
由于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超标会影响
1.2.2 净化
肉、蛋、奶等食品的安全性,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经营者应守法、诚信经营,达到“敲山震虎”的效果,形
[2] 姜素芳等.基于 PEST 的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现状及

关于牛羊肉中兽药残留等的说明

关于牛羊肉中兽药残留等的说明

附件6关于牛羊肉中兽药残留等的说明一、地塞米松地塞米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兽药之一,具有抗炎、抗休克、抗过敏、抗毒素等作用。

养殖环节超量使用或没有严格执行休药期可能导致残留超标。

根据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规定,牛的肌肉中的残留限量为0.75μg/kg。

长期食用地塞米松超标的动物性食品,有可能干扰人体的激素分泌体系和其他正常代谢。

二、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是合成的抑菌类兽药,除了治疗敏感菌所致传染病外,通常情况下还用于传染性脑膜炎、痢疾、弓形体病。

养殖环节未严格控制休药期或超量使用可能导致残留超标。

根据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规定,磺胺类(总量)在食品动物的肌肉中的残留限量为100μg/kg。

磺胺类药物在体内作用和代谢时间较长,长期食用磺胺类药物超标的动物性食品,可能导致该类药物在人体中产生蓄积,当达到一定量时,可能引发泌尿系统肝脏损伤。

三、林可霉素林可霉素为抑菌类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作用,特别对厌气菌、金葡菌及肺炎球菌有高效。

养殖环节没有严格控制休药期或者超量使用,将造成残留超标。

根据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规定,在牛、羊的肌肉中的残留限量为100μg/kg。

长期食用林可霉素超标的动物性食品可能会造成胃肠道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等。

四、土霉素土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兽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体、滤过性病毒、螺旋体属乃至原虫类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养殖环节超量使用或未严格执行休药期,可能导致残留超标。

根据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规定,在所有食品动物的肌肉中的残留限量为100μg/kg。

长期食用土霉素超标的食品,会在体内蓄积,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

五、水分水分是肉中含量最多的组成成分。

肉中水分含量多少及存在状态影响肉的加工质量及贮藏性。

GB 18394-2001《畜禽肉水分限量》,规定牛肉的水分含量≤77%,羊肉的水分含量≤78%。

禁用兽药- 氯霉素

禁用兽药- 氯霉素

禁用兽药- 氯霉素作者:李桂伟等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5年第3期李桂伟1 花丽茹2(1.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2.黑龙江省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氯霉素分子中含有一个不游离的氯,故命名氯霉素。

最初是从委内瑞拉链丝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制得,1948年,其结构被确定并成为第一种完全由人工合成的抗生素,是一种高效广谱抗生素,曾广泛应用于各类动物源性食品生产过程中。

因其在食品中的残留对人体健康会构成威胁,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都将氯霉素列为违禁药品,我国也规定氯霉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但由于氯霉素的抑菌效果好,价格低,仍有人在动物源性食品的生产中违规使用。

一、氯霉素性状氯霉素分子式为:C11H12Cl2N2O5,呈白色或微带黄绿色,味苦,易溶于乙醇、丙酮等,微溶于水,结晶形状为针状、长片状或粉末。

干燥时稳定,在弱酸性和中性溶液中较稳定,煮沸不分解,遇碱类物质失效,熔点为149-153℃。

它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抑制效果较好,也可抑制立克次体、衣原体等。

二、氯霉素残留原因因氯霉素价格低、效果好,对治疗食品动物传染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在缺少有效替代药品的前提下,少数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违法使用是造成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的直接原因。

少数饲料生产企业在饲料生产过程中违法添加氯霉素,而食品动物生产企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此类饲料,也是造成氯霉素残留的一个间接原因。

三、氯霉素危害氯霉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危害很大,主要表现有:1、影响造血功能:抑制造血机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溶血等。

2、影响妊娠:妊娠期使用氯霉素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骨骼造血,致使胎婴儿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新生儿出现呕吐、呼吸急促或不规则、皮肤发灰、低体温、软弱无力等症状,导致新生儿循环障碍。

3、影响人体机能:在人体内蓄积的药物浓度达到一定量时会产生多种急慢性中毒,并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症和溶血性贫血等疾病,导致身体不能制造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同时还会引起视神经炎、视力障碍、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性耳聋以及严重失眠。

氯霉素残留标准规定

氯霉素残留标准规定

氯霉素残留标准规定
如果长期微量摄入含有氯霉素残留的食物,不仅能使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菌株产生耐药性,而且能使机体正常菌群失调,从而感染各种疾病。

氯霉素对人体危害最主要表现为抑制骨髓造血机能。

通常引起各类血细胞的可逆性减少,这一反应与剂量和疗程有关,一旦发现,应及时停药,可以恢复;偶见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此反应属于变态反应与剂量疗程无直接关系。

婴幼儿肝发育不全,排泄能力差,氯霉素的代谢、解毒过程受限制,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出现循环系统衰竭俗称灰婴综合征。

国家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的残留限量标准为零容许量,即不得检出。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也制定了各种措施禁止氯霉素的使用,但由于其价格低廉,疗效显著,临床使用氯霉素的现象仍屡禁不止,致使我国出口的畜产品中频频检出氯霉素,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和产品的国际形象。

氯霉素对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后者的作用较强。

其中对伤寒杆菌、流感杆菌、副流感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的作用比其他抗生素强,对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也有效,但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

抗菌作用机制是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各种细菌都能对氯霉素发生耐药性,其中以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较为多见,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较少见。

细菌对氯霉素产
生耐药性比较慢,可能是通过基因的逐步突变而产生的,但可自动消失。

产品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按未用产品处置。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药物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氯霉素类药物的残留问题尤为突出。

氯霉素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兽药领域的抗生素,它们具有很强的杀菌和抗菌作用,在畜牧养殖时常被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

过量或长时间滥用氯霉素类药物都可能导致其在食品中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成为了必要的工作。

一般来说,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的残留量主要通过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光谱法等方法来进行测定。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的含量,并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对其残留量是否合格进行判定。

以下将对各种测定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氯霉素类药物残留测定方法。

通过色谱法,可以将样品中的氯霉素类药物分离开来,并通过检测器对其进行定量测定。

常用的色谱法有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HPLC)。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对氯霉素类药物进行脂溶性物质的分析,它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等优点。

而液相色谱法则适用于对极性物质的分析,其分离效果也非常好。

借助色谱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含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光谱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氯霉素类药物残留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将样品中的氯霉素类药物溶解后,通过特定波长下,利用吸收、荧光、发射等光学现象进行分析。

光谱法具有快速、简便、无需特殊试剂等优点,适用于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进行初步快速的检测。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检测方法,如基于生物技术的检测方法、质谱法等。

这些新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准确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尽管有这么多的测定方法,但是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由于氯霉素类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分布等的复杂性,使得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形式各异,因而样品制备方法的选择及操作条件相对更为复杂。

经营含“氯霉素”的肉制品是否构成犯罪?

经营含“氯霉素”的肉制品是否构成犯罪?

产经 营下列食 品 、食 品添加剂 、食 品相关产 品”及 交 司法 机关 处理
第 (一 )项 “用非 食 品原料 生产 的食 品或者 添加食
一 是根 据我 国 《刑 法 》第一 百 四十 四条 :“在
经 营 含 - 的 肉 制 宦
文 /刘 钢
出”。 该批 腊 猪 脸 食 品 含 有 不 得 添 的 * 食 州物 质 “氯 霭 素”,执 法 人 员依 法 向 “贤 氏腌 腊 肉制 品 批 发 门市 ” 负责 人送 达 了俭验 报 告 }5'负 蔚人 放 弃 复 俭 }}{请 经初 步查 证 ,贾 某 采购 陔批 腊 猪 脸 时 ,并 没有 依法 查 验 、索 取 和 留存 ¨1厂榆 验 报 告 等合格 证 明文件 ,也未 建 立 许执 行保 E食 品 安 全的 规章 制 度 ,执 法 人员 依 法 对其 进 行 渊查 处 珲 。
曼¨何处理 “贾 氏腌腊 肉制 品批 发 ¨i 的 仃 为 时 ,执法 人员产qI lr分歧 ,提 出丫 种 小 的 处 理 意
意 见一 :应 按 照 “未 查验 许 可 证 和相 关 证 明 文件 ”查 处
“贾 氏腌 腊 肉制 品批 发门市 ”负 责 人的行 为 , 违反 了 《食品安 令 法 》第 五 十 条 筇 ·款 :“食 品 经 营者 采 购 食 品 ,喧 当查验 供 货 者 的许 lIJ‘ 和I食 品 出厂 检验合 格证或 者其 他合格证 叫 (以下称 合 格证 明文件’)”的规定.符 合 《食^^发 个=法》第 一 百 卜六 条第 一款 第 ( )项 “食Il『lI、食, 添
验 不 合格 的腊猪 脸 即可 。
移交公安机关查处 。
意 见 二 :应 按 照 “经 营 用 非食 品原料 生产 的

GB 31658.17中问题

GB 31658.17中问题

GB 31658.17中问题
GB 31658.17-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本文件规定了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检测的制样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牛、羊、猪和鸡的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四环素类(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磺胺类(乙酰磺胺、磺胺吡啶、磺胺嘧啶、磺胺甲唑、磺胺噻唑、磺胺甲嘧啶、磺胺二甲异唑、磺胺甲噻二唑、苯甲酰磺胺、磺胺二甲异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甲氧哒嗪、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氯哒嗪、磺胺邻二甲氧嘧啶、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磺胺苯吡唑、酞磺胺噻唑)和喹诺酮类(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达氟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麻保沙星、沙拉沙星、二氟沙星、喹酸、氟甲喹)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GB 31658.17-2021《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量的测定》,采用同一方法,可在9分钟内完成4种四环素、19种磺胺、13种喹诺酮,共计36个目标物的检测。

快速高效,推动了多兽残检测标准的进展,可谓是36个新标准中的一大亮点。

喹诺酮类药物的极性也偏大,否则提取效果不理想。

离心速率较一些老标准有大幅提高。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及改善方法羊肉是我国人民饮食中的一种重要食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羊肉的品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饲养管理、屠宰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这些因素都会对羊肉的口感、色泽和营养成分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以及改善方法,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参考。

一、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1. 饲养管理羊肉的品质受到饲养管理的影响非常大。

饲料的品质和种类、饲养环境、饮水质量等都会直接影响羊肉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如果饲养过程中饲喂的是劣质饲料、饮水不洁、饲养环境脏乱等,则会导致羊肉品质下降。

2. 屠宰加工羊肉的品质还受到屠宰加工过程的影响。

如果屠宰过程中操作不当、卫生条件差、屠宰工具不干净等,就会导致羊肉出现异味、细菌污染等质量问题。

3. 储存运输羊肉的储存运输也是影响品质的重要因素。

如果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卫生条件差、包装材料不合格等,就会导致羊肉的品质下降,腐败变质。

二、改善羊肉品质的方法1. 加强饲养管理为了提高羊肉的品质,首先要对饲养管理进行加强。

选择优质饲料、保证饮水的卫生和质量、提供清洁的饲养环境等,都是提高羊肉品质的重要措施。

2. 规范屠宰加工屠宰过程要规范操作,保证卫生条件,确保屠宰工具的干净卫生,可以采取快速宰杀、迅速冷却等措施,避免细菌污染,提高羊肉品质。

4. 科学烹饪除了在生产和加工环节加强管理措施外,消费者在食用羊肉时也要注意科学烹饪。

比如烹饪时不宜用高温直接烧烤,避免产生致癌物质,还要搭配适合的调料和食材,使得羊肉更加美味可口。

5.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在购买羊肉时,应选择有保障的正规渠道,尽量选择有品牌保障的商家购买,以保证羊肉的品质和安全。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生产和加工环节,消费者在选购和烹饪时也需要做到科学合理。

只有加强管理监督,确保羊肉的品质安全,才能让消费者放心食用,也才能推动整个羊肉产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检验不合格项目小知识(霉菌、地西泮、氟苯尼考、呋喃西林代谢物、磺胺类、毒死蜱、甲拌磷、水胺硫磷)

食品检验不合格项目小知识(霉菌、地西泮、氟苯尼考、呋喃西林代谢物、磺胺类、毒死蜱、甲拌磷、水胺硫磷)

食品检验不合格项目小知识(霉菌、地西泮、氟苯尼考、呋喃西林代谢物、磺胺类、毒死蜱、甲拌磷、水胺硫磷)一、霉菌霉菌属于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败变质,失去食品的食用价值。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GB 19640—2016)中规定,同批次5个独立包装产品中霉菌的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2CFU/g,且至少3个独立包装产品的检测结果不超过50CFU/g。

冲调谷物制品中霉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还可能与产品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二、地西泮地西泮又名安定,是镇静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等作用。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公告第235号)中规定,地西泮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淡水鱼中检出地西泮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

地西泮会在鱼体内永久性残留,可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

食用检出地西泮的食品,可能引起人体疲乏嗜睡、动作失调、精神混乱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心律失常等。

三、氟苯尼考氟苯尼考又称氟甲砜霉素,是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动物专用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猪、鸡、鱼的敏感细菌性疾病。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公告第235号)中规定,氟苯尼考在产蛋鸡中禁用(鸡蛋中不得检出)。

鸡蛋中检出氟苯尼考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产蛋鸡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

摄入检出氟苯尼考的食品,可能引起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还可能导致肝脏损害。

四、呋喃西林代谢物呋喃西林是属于硝基呋喃类广谱抗生素,曾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

《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农业部公告第560号)中规定,呋喃西林为禁用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鲤鱼中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

食用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的食品,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过多摄入还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logan
羊肉中氯霉素含量是否超标
组员:刘苏飞 屠武强 盛青青 鲁涨滢 陈宇婷
Title1 Title2 Title3
羊肉简介
• 羊肉有山羊肉、绵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时称羊 肉为羖肉、羝肉、羯肉。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 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 、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 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 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 ,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由于羊肉 有一股令人讨厌的羊膻怪味,故被一部分人所冷 落。其实,一公斤羊肉若能放入10克甘草和适量 料酒、生姜一起烹调,即能够去其膻气而又可保 持其羊肉风味。
霉素残留量:
h·Cs X=───-
hs·c
式中:X—试样中氯霉素残留量,mg/kg; h—样液中氯霉素峰高,mm; hs—标准工作溶液中氯霉素峰高,mm; Cs—标准工作溶液中氯霉素浓度
,μg/mL; c—最终样液所代表的试样浓度,g/mL

注:计算结果需扣除空白值。
四 测定低限、回收率
1. 测定低限 本方法的测定低限为 0.010 mg/kg。
用氮气吹去乙酸乙酯后,残渣溶解于高氯酸 中。用正已烷抽去脂肪,用配有紫外线检测 器的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2 .试剂和材料 乙酸乙酯:分析纯。 甲醇:紫外光谱级。 正已烷:分析纯。 高氯酸:分析纯,0.5 mol/L。 氯霉素标准
品,用甲醇配制成浓度为 100μg/mL的标准储备溶 液,根据需要吸取适量储备液,将甲醇吹去后 用 0.5 mol/L高氯酸溶液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标准工 作溶液。
标记、产地、规格和等级等。 2 .抽样数量
批量件最低抽样数,件 1~25 1 26~100 5 101~250 10 251~500 15 501~1 000 17 1 001~2 500 20
3. 抽样方法 按 2.2条规定的抽样件数随机抽取,逐件
开启。每件至少取 500g(或一袋)作为原始样 品,原始样品总量不得少于 2kg。加封后标明 标记,及时送实验室。
氯霉素是常用抗生素,对伤寒、百日咳、 肺炎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后来发现长期 使用可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目前,人用药 物仅限于眼药,兽用药物已被禁止。监控其
在动物源食品中的残留对开展畜产品检测 及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有积极意义。
一 抽样和制样
1. 检验批 以不超过 2 500 件为一检验批。 同一检验批的商品应具有相同的特征,如包装、
slogan
2.2 色谱测定 根据样液中氯霉素含量情况,选定峰高相
近的标准工作溶液。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 中氯霉素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的检测线性 范围内。对标准工作溶液和样品溶液等体 积参插进样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氯霉 素的保留时间约为 7.2 min。
3 空白试验 除不加样品外,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
4. 结果计算和表达 用色谱数据处理机或按下式计算试样中氯
再重复处理三次。用氮气吹去残余的正已烷,称 量,加入高氯酸溶液,以补入损失量。经0.45 μm滤膜 过滤后,供测定用。
2 .测定 2.1 色谱条件 a. 色谱柱 : μBondapak C18 , 300 mm×4 mm(内径); 10 μm(粒度)。 b. UV 280 nm。 c. 流动相:甲醇-水混合液(35+65)。 d. 流速:1 mL/min。 e. 色谱柱温度:40 ℃。
4 .试样制备 从原始样品中取部分代表性样品,用绞肉
机绞碎,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分出不少于 500g, 试样装入洁净容器内,密封,并标明标记。
5.试样保存 将试样于-18℃以下冷冻保存。 注:在抽样制样的操作过程中,必须防止
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
二 测定方法
1 .方法提要 以乙酸乙酯提取,取部分乙酸乙酯提取液,
2. 回收率 回收率的实验数据:氯霉素浓度在 0.010
~1.00 mg/kg,回收率为 87.2%~98.3%。
课外小知识:羊肉搭配禁忌
✓ 羊肉与南瓜相克——易发生黄疸和脚气病。 ✓ 羊肉与乳酪相克——二者功能相反,不宜同食。 ✓ 羊肉与醋相克——醋宜与寒性食物相配,而羊肉
大热,不宜配醋。 ✓ 羊肉与竹笋相克——同食会引起腹痛,中毒。 ✓ 羊肉与半夏相克——同食影响营养成份吸收。 ✓ 羊肝与红豆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 羊肝与竹笋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3 .仪器和设备 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线检测器。 匀质器: 3 000 r/min。 离心机: 10 000 r/min。 微量注射器:25μL ,100 μL。
三 测定步骤
1 提取 称取试样5g(精确至0.1 g)置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
10mL乙酸乙酯,称量后均质1min,10 000 r/min离心 10min。再称量,补入损失的乙酸乙酯。移取5.0 mL乙 酸乙酯提取液,置于带塞尖底离心管中,在 45℃ 水浴 中用氮气吹去乙酸乙酯。残留物用0.5mL高氯酸溶液 (0.5 mol/L)溶解,称量后,加入1mL正已烷,振荡1min,静 置分层后用吸管吸弃正已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