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文学形象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文学理论复习材料(下)一、名词解释1、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着重描写生活中的事物,并以写实的方式达到细节的真实,力求如实地再现现实。

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反映客观存在,表现作者真切的现实感受。

2、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为表现性和虚幻性。

理想型文学偏于塑造生活中不存在的虚幻的形象,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力求表现超越现实的主观理想。

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表达作家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3、象征型文学: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象征型文学或直接取材于现实事物,对它们进行变形化、拟人化的处理,或凭借想象虚构出非现实的事物,从而塑造出具象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现实与超现实统一的寓意性形象。

象征型文学描写客观物象的目的是为了暗示某种深广的意义,所以他不求物象细节的真实,而以主观变形的方式使其具有超越自身的内涵。

4、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18世纪末。

它的产生与英国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浪漫主义的口号是“回归自然”。

浪漫主义文学以强烈的主观态度、热烈奔放的情感力量、无拘无束的幻想精神、奇特神秘的艺术色彩,将理想型文学发展到极致。

浪漫主义文学极端强调主观精神以及主观精神在文学生产中的创造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创作方式——自我表现。

代表人物有华兹华、英国诗人柯勒律治、雪莱、济慈。

5、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初,现实型文学不断发展,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其首要原则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

倡导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再现生活的真实。

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题材、描写范围全面地、充分地面向现实社会,全面深入现实社会的各个层面,既要进行精细入微的刻画,又要进行历史长卷式的宏观展示,表现出对现实的富有理智的暴露与批判。

高二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高二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1、艺术产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

具有生产的一般性质。

但决定艺术生产的本质的,并不是其物质生产性质,而是他的精神生产性质。

马克思对艺术生产有两方面含义的阐述: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

艺术活动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生产方式。

2、寓教于乐: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

3、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4、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作家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作家的气质、人格、人生观、审美趣味、艺术才华、语言敏感等个体素质在艺术表现中形成的独特性。

5、诗可以观: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的的盛衰、民风的好坏。

6、创作冲动: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

7、二度创作:是指阅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在心里层面展开的再创造活动。

8、文学消费:是指购买并阅读文学作品以满足精神需求的社会过程。

9、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10、文学批评:也叫文学评论,是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阐释、评价。

换而言之,文学批评就是在鉴赏的基础上产生的带有评论性质的活动。

11、文学经典:是指在文学史上具有独创性,蕴含社会与历史意义,凝聚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典范作品。

12、潜在的文学作品:未经阅读者的文学作品作为“物”客观存在,仅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未被阅读之前,它的价值还处在睡眠状态,只有经过阅读、欣赏,潜在的文学作品的意义才被唤醒,成为活的文学作品。

13、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状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14、艺术直觉:是指创作主体在瞬间直接把握客体审美意蕴的思维方式或能力。

15、艺术变形:是作家有意将描写对象用于不同于生活常态的变异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过程。

1、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什么特点?答:间接性:又称为非直观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符号而间接的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而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外国文学35个重要人物形象

外国文学35个重要人物形象

35个人物形象1堂吉柯德形象:受骑士小说影响脱离现实沉于幻想,这时他是荒诞的梦想家和道德高尚的疯子,当不涉及骑士文学时,他是一个学识渊博,辩才出色思路明晰为理想奋斗的战士,追求自由平等,反封建,行动上百折不挠,闪着人文主义光芒。

2哈姆雷特形象:有崇高理想,目光深刻和社会责任感,但性格内向,过于审慎。

找不到问题的答案变得精神忧郁,最由于敌人同归于尽。

3哈姆雷特:悲剧根源外在原因,黑暗势力的强大,内在原因自身的软弱,他是时代的悲剧,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4哈姆雷特:由于和延宕它一旦杀死了国王,就不单单是为父报仇,而是要担负起颠倒混乱的政治局势,和国民命运,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的强大,一个人文主义者不可能发动和依靠群众,只会孤军奋战后被恶势力吞没。

5阿巴贡形象6达尔丢夫形象:表里不一的虔诚教士,贪吃贪睡贪色贪财的利用教会行骗的伪君子。

7浮士德形象:积极进取生无所息毅力超人的优秀知识分子,一方面沉迷于名利地位女人等现实欲求中,另一方面又勇敢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有着灵与肉的冲突。

体现了人类复杂性和探求精神。

8米芾斯托米的辩证关系情欲的化身,淫荡无耻的本性,但对于浮士德探索人生起到推动作用,如使富士德走出书斋生活投身到实践中,鞭笞人贪图安逸使人更努力,并且以一个虚无主义这眼光表现社会邪恶和人的软点,观点精辟嘲讽辛辣,有以毒攻毒之效果。

9堂皇形象:英俊,骄傲,胆大,热情,玩世不恭但不忧郁,没有反抗进取精神。

10埃斯米莱达:真善美的化身,爱自由富有同情心,品格坚贞。

11冉阿让:宽容仁善乐善好施。

12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受西方民族思想启蒙,具人道主义倾向,对现实不满厌倦上流社会的庸俗,但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看不到希望,所以苦闷抑郁,玩世不恭的多余人。

脱离人民有不溶于上流社会的多余人。

13达吉亚娜形象:温柔善良感情丰富,爱自然人民,受启蒙思想,追求独立个性解放,珍视爱情,但无法脱离资产阶级。

14于连形象:复杂矛盾的个人奋斗者,复辟时期小资典型,精力充沛的伪善者,它是革命与复辟的产物。

结合文学实际,谈谈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

结合文学实际,谈谈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

结合文学实际,谈谈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出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画.
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具体可感性、艺术概括性、审美理想性和审美属性。

文学形象唤起的美感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第一是直接地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是通过批判丑恶所带来的审美享受;第三是通过同情的目光描绘弱者屈辱丑陋的形象,以呼唤人性中求美向善之心的回归;第四通过对社会和人生本质上丑陋和荒谬的展示,表达人类失去美的痛苦和对美的渴望。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1、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是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2、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3、审美形象: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

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

4、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5、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隐的或显的意图或意念,它是作家所有文学活动能否实现的枢纽,也是每一具体的文学创造过程能否完成的关键.6、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7、艺术真实: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8、文学意象:即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9、净化: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它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另一重要标志,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又一表现。

10、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

无我之境: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11、共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12、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客体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二)之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二)之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二〕之名词解释第一章文学观念名词解释:1、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答复。

文学观念是开展变化的。

2、文学四要素:当代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3、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4、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5、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种社会目标效劳。

6、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7、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体验和现创造。

8、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9、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10、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

这是就西语而言的,假设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表达的理解。

11、经历和体验:个人和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历。

所谓体验是经历中见出深义、诗意和个性的局部。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1、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表现审美情感的方式,而文学作品的体裁,则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

2、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再现性文学只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的刻画和模拟。

他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

并忠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其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5、诗的审美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6、文本: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7、文学作品的文学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态层面、文学意蕴层面。

8、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1)文学言语内指性(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

(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

9、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通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文学形象特征、(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3)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4)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10、合理: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

合情:文学形象需反映人的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真诚的意向。

文学形象就是在合情合理的尺度内,实现了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11、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文本所蕴含的理想,感情等各种内涵,属于文本结构纵深层面。

(1)历史内容层(2)想象意味层(3)审美意蕴层12、“这一个”:突出文学形象,个性与共性,普通与特殊,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13、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14、文学典型特征性:(1)文学典型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生命的总特征。

(2)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文学概论主观题汇总

文学概论主观题汇总

【文学概论】主观题汇总【第一章】(有时候名词解释也会出成简答题的形式,例如:文本和文学文本是什么?所以名词解释以后简答论述放在一起复习)文学活动:我们所说的文学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不仅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

再现说: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实际的模仿或再现;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独立说”:是与实用说相对立的观念。

这种观念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等。

“为艺术而艺术”是这种观念的主要口号。

大体而言,独立说是指主要强调文学是无关现实功利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创造。

客观说:客观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把文本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文本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

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

客观说认为文学已经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体”“体验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关系,强调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适应了文学活动在历史上的演变趋势:由被动的活动上升到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

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语言艺术。

“移情”: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结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更易于被我们理解。

1.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1)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2)表现说也主张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

诗并不在对象本身,而存在于审视对象时的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

(3)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强调想象力的充分发挥。

2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1)文学观念变化的时代原因文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文学观念演变与文学自身的演变1.人类的文学艺术总是走着这样一条路线,由再现到表现,由表现到装饰,但是这种规律不是直线型的。

文学理论——精选推荐

文学理论——精选推荐

文学理论第六章文学作品一、基本概念文学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与加工,是文学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一种具有表现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具有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和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两个特征。

文学形象:是由文学语言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的具体生活画面,包括人物景色等具体形象极其构成的整体形象,可分为一般文学形象和理想艺术形象两个层面。

具有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四个方面的特征。

单个形象:指文学的艺术世界中相对独立的文学形象。

比如林黛玉。

整体形象:指文学作品中由若干单个形象共同组成的文学形象整体。

如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虚象:通过实象联想出来的形象。

实象:文学作品里具体可感的形象。

情境:一般指叙事作品或戏剧中的事件、场景、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极其总和。

氛围:一般指由情境形成的特殊气氛和情调。

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四个特征。

寓言式象征:指通过一则故事象征或暗示出某种哲理和观念。

符号式象征: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形象或单个形象。

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和其发生的审美想象空间。

具有情境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的特征。

典型:是文学形象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显出性格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意蕴:指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所传达的意义,属于文学作品结构的最深层次。

文学作品意蕴可分为:审美情韵层、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

诗歌:是一种以富有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来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

具有强烈的情感、跳跃性的言语结构、富有音乐美的凝练的语言三个特征。

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以审美的方式自由地抒发人生感受的文学体裁。

具有感受真挚新颖、题材广泛结构灵活、语言自然优美三个特征。

《文学概论》练习题库

《文学概论》练习题库

《文学概论》在线练习作业 11.民族风格、时代风格、流派风格、个人风格中,基础的是( )A.流派风格B.个人风格C.时代风格D.民族风格答案:B2.抒情类文学中最主要的品种是( )A.话剧B.抒情诗C.歌剧D.舞剧答案:B3.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主要发生在( )A.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B.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C.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D.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答案:A4.人物性格的表现形式是( )A.情节B.环境C.题材D.主题答案:A5.文学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是()A.理论化的B.概念化的C.审美化的D.抽象分析式的答案:C6.读者对文学阅读可以进行( )A.选择B.随意的发挥C.完全被动的接受D.规范答案:A7.时代风格是民族风格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种( )的形态A.统一性B.共时性C.历时性D.个别性答案:C8.意识流是( )文学中运用得最为普遍、也最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手法A.古典主义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浪漫主义答案:B9.题材属于文学作品的( )要素A.情节B.形式C.内容D.主题答案:C10.戏剧类文学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情景性B.动作性C.故事性D.抒情性答案:B11.现代主义文学运用得最普遍、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手法是( )A.怪诞B.象征C.变形D.意识流答案:D12.有关文学形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B.文学形象是直接的C.文学形象是确定的D.文学形象是难以言传的答案:A13.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对文学影响最大的上层建筑是()A.政治B.哲学C.法律D.道德答案:A14.文学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的中介是( )A.社会心理B.政治C.哲学D.道德答案:A15.艺术想象的原动力是( )A.理智B.情感C.无意识D.艺术积累答案:B16.文学作品对于文学阅读具有( )作用A.能动B.诱导C.被动D.再创造答案:B17.人物单独的言语被称为( )A.对话B.独白C.议论D.抒情答案:B18.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的是( )A.正剧B.悲剧C.喜剧D.荒诞剧答案:C19.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A.变形B.比喻C.通感D.抒情答案:A20.文学作用于社会的途径是( )A.提高生产率B.提升和完善人C.促进和谐D.游戏玩乐答案:B21.社会心理答案:在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这些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法律观点和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

文学作品人物形象解读

文学作品人物形象解读

文学作品人物形象解读文学作品是文学创作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丰富多彩,其中人物形象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形象类型。

人物形象是指作家通过艺术手法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和深刻内涵的文学形象。

人物形象解读,就是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内涵、特点、创作手法等。

一、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1.典型性典型性是人物形象的核心特征。

典型人物形象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体现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阿Q,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是旧中国农村社会中的一个典型人物。

2.个性鲜明个性鲜明是人物形象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人物形象应该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使读者能够记住并区分不同的人物。

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叛逆、多情、矛盾,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内在一致性人物形象的内在一致性是指人物的性格、言行、思想等各个方面应该保持一致,符合其性格逻辑。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其内在矛盾和冲突的解决应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律。

二、人物形象的创造手法1.直接描写直接描写是作家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如《水浒传》中对武松的描写:“生得面黑眼大,身材高大,打扮得十分威武。

”2.侧面烘托侧面烘托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评价、反应、互动等,来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如《红楼梦》中,通过其他人物的 eyes to see 和 mouth tospeak,展现了贾宝玉的叛逆和多情。

3.对比映衬对比映衬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和衬托,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机智勇敢与猪八戒的贪吃懒惰形成鲜明对比。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内心的想法、感受、矛盾等,来揭示人物性格的方法。

如《红与黑》中,深入揭示了主人公于连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三、人物形象解读的方法1.文本细读法文本细读法是指读者仔细阅读文学作品,分析人物形象的描写、对话、行为等,从而理解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文学理论 十 名解

文学理论 十 名解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一般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它的性格特征和艺术魅力都是通过“卓越”的性格刻画来实现的,在人物塑造时处于艺术表现的中心地位。

2、特征化:是写实性作品中最基本的表现方法,即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

“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个人物或一种人物关系,高明的作家可以通过特征化使之变为传世之作。

3、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意象的空间。

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我们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4、意象:这里主要指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5、文本: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分为三个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

6、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这个系统中的言语与一般的言语有明显不同:作为文学言语,它不但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还具有内指性、心理蕴含性和阻拒性。

因而它是一种审美性的语言。

7、文学形象层面: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它具有如下特征: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8、文学意蕴层面: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

它一般又可以分出三个不同的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和审美意蕴层。

试述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

试述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

文学形象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举例时可列举两例,一类是写实型的,主要谈作者对生活原型的加工提炼,以证明貌似客观,实有主观因素;一类是抒情或者象征型的,必须从荒诞的外貌中,举出这个形象的客观依据,以证明貌似主观化的形象,实有客观根据。

第二,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文学形象,一方面是假定的,不是生活本身,有的甚至与生活本身的逻辑也不一致;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能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真实的生活还真。

这就是文学形象假定性与真实性相统一的特征。

这中间虚拟性和假定性是文学形象的前提性条件。

那么,怎样使它与真实性统一起来呢?这就要假定得合情合理。

所谓“合理”,是指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

也就是指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不管读者面对着多么荒诞虚妄的文学形象,他都可以用自己生活中体验到的“理”加以衡量,如读者觉得合理,就是真实,否则就是不真实。

当然,“合理”,有时也意味着合乎理想,凡是合乎读者理想的形象,读者也会认可。

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和情节。

所谓“合情”,是指文学形象必须反映人们的真实感受和真挚感情。

而合理与合情相比,“合情”的因素往往比合理更有能动性:一是可以把看来不真实的细节升华为艺术真实,如李白写道:“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二是当客观真理与主观情感发生矛盾时,艺术的原则是牵理就情,如《牡丹亭》中写到人能死而复生。

总之,文学形象是在“合情合理”的尺度上实现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第三,文学形象是一般和个别的统一。

文学形象总是具有“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的艺术效果,又称文学形象的概括性。

第四,文学形象是确定与不确定的统一。

由于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的形象不是直观的而是想象的,它形成可感的艺术形象主要靠读者的想象来完成。

因此,作品首先要为这种想象提供一种限制性要素,使想象在一定范围,按一定的性质和方向去发展,这就形成了文学形象确定性的一面;同时,在上述前提条件的制导下,文学作品还必须为读者的想象提供一种可发挥性要素,这就形成了文学形象的不确定的一面。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举例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举例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举例文学形象是文学作品中刻画的具体人物、事物或思想的形象。

它能够通过文字的描写和构建,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感受和联想,从而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首先,文学形象具有生动的特点。

一个好的文学形象应该能够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比如,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不仅是一个富家公子,更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既有温柔的一面,也有叛逆的一面。

他的形象通过作者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痛苦和苦恼,同时也能够理解他的选择和行为。

其次,文学形象具有独特的个性。

一个好的文学形象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比如,在《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他是一个勇猛无畏的武林高手,同时也是一个热爱朋友、忠诚义气的人。

他的形象通过作者的塑造,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豪迈和激情,同时也能够理解他的为人和处事之道。

此外,文学形象具有丰富的内在世界。

一个好的文学形象除了具有外在的形象特征之外,还应该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比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班内特,她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女孩,同时也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

她的形象通过作者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她的独立和坚强,同时也能够理解她对婚姻和家庭的观念。

最后,文学形象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一个好的文学形象不仅可以给读者带来愉悦和享受,还可以给读者提供人生的思考和指导。

比如,在《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是一个具有智慧和勇气的形象,他的形象通过作者的刻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聪明和机智,同时也能够理解他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

这样的形象可以激发读者的勇气和智慧,帮助他们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

综上所述,文学形象具有生动、独特、丰富内在世界和广泛的指导意义等基本特征。

它们不仅可以丰富文学作品的魅力,还可以启迪读者的思想和情感,增强他们的人生智慧和人格修养。

因此,对于文学创作和阅读而言,理解和欣赏文学形象的特点,对于提高作品的质量和读者的阅读体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新影响深远的100个文学形象

最新影响深远的100个文学形象

0000影响深远的100个文学形象1、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愤而著《离骚》,报国无门,怒投汩罗江。

香草美人以自喻,洁身自好志趣高。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0002、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爱国者——蔺相如“完璧归赵”智勇全,渑池会谈斗秦王,“负荆请罪”度量宽,将相相和美名传。

司马迁评:“知死必勇”,“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0003、礼贤下士,急人之危的爱国者——信陵君门客三千,下交候生。

“窃符救赵”,弃嫌救国。

并列四公子,名冠诸候不虚名。

——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00004、为国忍辱负重的——勾践兵败国亡苦为奴,卧薪尝胆整十年。

忍辱负重不偷生,发愤图强雪国耻。

——《国语》,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005、失败的英雄——项羽少怀大志,嫉恶如仇,初见始皇:“彼可取而代之!”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战巨鹿;鸿门轻信,放虎归山成祸患;挺进咸阳,火烧阿房称霸王;号令天下,大失民心势孤单;“垓下之围”,四面楚歌泪别姬;乌江有路,至死不肯过江东。

虽败犹荣。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

00006、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苏武汉武帝天汉元年出使匈奴,困遭牵连被迫投降,为保气节自杀未遂,流放边地牧羊十九载。

李陵劝降不改志,汉节牛毛脱落尽。

汉匈和婚归故里,壮士当年白发人。

——班固《汉书.苏武传》。

00007、浪子回头的典型——周处年少不知勤学早,并列“三害”是元凶。

一朝翻悟知学重,浪子回头金不换。

——南北朝宋代刘义庆《世说新语.周处》。

0000 8、神医——华佗医治疑难杂症是高手,开刀麻醉是鼻祖。

一生为民德高尚,不为孟德卑奴颜。

宁死不屈传真迹,只叹世人不识金。

南北朝宋朝范晔《后汉书.华佗》。

00009、忠于爱情、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妇女形象——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文学形象的特征

文学形象的特征

文学形象的特征文学形象的特点:概括起来,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和符号性的特点。

首先,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是指,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但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并不排斥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

这是因为虽然文学形象却因为语言的中介而成为一种间接性的存在,但语言能唤起相应的表象,使人产生形象感,这是文学形象所以能获得具体可感性的心理基础。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虽说给文学接受带来了一些不便,它远不像视觉形象那样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对于文学形象的感受和理解要求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基础,但是也正是这种间接性给文学形象的创造与接受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它不像其他艺术形象那样定型化,更能给人以主观的感受,使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丰富它,具有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天地,使文学形象有了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意味。

其次,文学形象具有心象性。

文学形象需要依赖接受者的想象方可存在,说明文学形象实质上是一种意象或心象。

文学形象的心象性,是指人们在接受文学形象时的心理活动其实是一种和语言密切相关的表象运动。

文学可以将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捉摸的心理活动转化为使人能感知的艺术形象,即心象性形象。

心象性不仅见于个别诗句,有时候整首诗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

现代小说也由追求物象描写而趋向追求心象性形象。

不能把文学形象片面地理解为可以“目睹”的“图画”。

它既有“图画”的物象,又有作家的“意象”“心象”成分,或者没有“物象”,整体上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

此外,文学形象还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我们把文学形象能够传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称为文学形象的概括性,这是文学形象的一般性特征。

文学形象的概括并不都是如过去我们理解的通过个别来反映一般,而是可以借助多种艺术手法,如由少及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传达出丰富内涵,这也正是文学形象的价值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文学形象第七讲文学形象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形象的特征、文学意蕴的层次;2.掌握典型理论;3.掌握意境理论;4.理解审美意象的含义、类型、基本特征。

知识谱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义:第一节文学形象层面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本节论述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论述文学形象的三种理想形态: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的。

一、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问题本文( text),又称文本,是当前世界文论的一个常用词,值得留意。

中外文论都把文学作品的本文看作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中国古代《周易•系辞》提出过“言、象、意”三个要素。

三国时著名经学家王弼更为详明地理清最后才意会由“象”表示之“意”。

这样全面的本文构成观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二、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文学作品的本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文学话语层面。

这是文学本方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

第二,文学形象层面。

这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话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生活图景。

第三,文学意蕴层面,这是文学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层面,属于本文结构的纵深层次。

请看唐代杜牧的诗《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本文由一组汉语词汇组成,28个词组成4个句子,由这4个句子组成诗篇。

诗人为着准确而生动地表述自己的体验,不得不最终按照一定的规则而精心选择和创造了这些语句――这就是文学话语层。

读者正是通过这一层面而想象出它所创造的形象――这就是文学形象层面。

除了首先聆听或阅读话语层面本身,读者又如何能进入文学形象层面呢?今天的读者已与杜牧的时代远隔千载,但却能从他留下的这些话语层面中,读到他那依然鲜活动人的形象体验:千里江南,听不尽莺歌燕语,赏不完柳绿花红。

依水有村,傍山有城,一面面酒旗迎风漫舞。

那南朝以来的四百八十座佛寺啊,楼台曾经何等壮丽恢宏!如今却悄悄伫立烟雨中,只留下难以追忆的一片朦胧!当然,稍有文学史知识的读者都会知道,诗人并不以此单纯抒发一己感慨,而是别有一番深层意蕴:南朝统治者耗竭人力财力营造的大批佛殿经台,如今还悄然掩映在朦胧烟雨中,可统治者们又到哪里去了呢?这应属于这首诗的深层意蕴。

问:文学本文由哪些层面构成?答:文学本文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文学话语层面,这是文学本文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二是文学形象层面,这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话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生活图景;三是文学意蕴层面,这是文学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层面,属于本文结构的纵层深层次。

问:文学话语有哪些特征?答:文学话语有三个特征: 1.内指性,这是说文学话语并不直接指向语言以外的外部世界,而是往往返身指向语言的内在世界本身;2.心理蕴含性,与普通话语侧重于运用语言的内在职功能而削弱其表现功能不同,文学话语则突出其表现功能,从而蕴含着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和想象等心理体验,正是这样,文学话语比普通话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3.阻拒性,这是说文学话语应是那种打破语言常规、有着扭曲或变形效果、为人所陌生但又能引起审美注意和兴趣的新的话语形态。

• 文学典型本节论述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文学典型。

谈三个问题:典型论的发展、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一、典型论的发展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概念。

它经历过大致三个发展阶段:第一, 17世纪以前为类型说主导阶段,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第二,18世纪以后为个性典型说主导阶段,由重视共性转变为重视个性;第三,19世纪80年代未为典型说成熟阶段,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典型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

进入20世纪以来,典型论在西方变得沉寂;而在中国,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典型论逐渐盛行起来,出现了种种不同探讨,如“阶级典型”、“共性与个性统一”、“共名”、“个性出典型”等。

这些探讨主要是从哲学角度作出的,往往忽略审美的角度。

典型毕竟是一种文学现象和审美形态,因而更需要以审美的眼光去直接把握基本质和特征。

这种审美的角度正是我们的新的典型观的出发点。

问:典型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答: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概念,它经历过大致三个发展阶段:第一, 17世纪以前为类型说主导阶段,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第二,18世纪以后为个性典型说主导阶段,由重视共性转变为重视个性;第三,19世纪80年代未为典型说成熟阶段,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典型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

二、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典型通常有如下美学特征:特征性和艺术魅力。

( 1)特征性。

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的和特出的标志。

这可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考察: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和人物等;从内涵看,特征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和独特,而其内在本质又极其深刻和丰富。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是指典型形象必须具备那种能使内在本质展现出来的个别的和特出的东西,它是文学典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美学特征。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二是这种总特征必须通过言语、细节、场景或事件等局部特征去具体体现。

例如,陆游的《示儿》把临终的遗言变成千古名篇;契诃夫把“ 打喷嚏”这一细节生发成小说;杜甫的《兵车行》通过一个场景记载下大唐帝国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历史画卷;鲁迅以人血馒头治痨病揭示中华民族深刻的历史教训和悲剧命运的根源;尤涅斯库在《秃头歌女》中,通过“ 夫妻对面不相识” 的人际关系,让人生出透心的悲凉。

这些具有特征的事件或细节都被“ 特征化” 了,产生出不朽之作。

( 2)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是文学作品的诸种审美素质衍生出来的综合性审美效应。

这在文学典型上更为集中地表现出来。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可从两方面考察:魅力的表现和魅力的实质。

魅力的表现,有这样三方面: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吸引力,与排斥力相对,是说文学典型对于读者具有强大的吸附力量,令其充满好奇心或关注渴望。

感染力,与强制力相对,是说文学典型对于读者具有情感上的感动效果,能引发其倾心服膺。

震撼力,与通常那种平和的作用力不同,文学典型应当能向读者施加强烈的心灵震荡和摇撼力量。

魅力的实质,有这样四方面: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

真实性,是说文学典型应当通过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而体现丰富深刻的历史内容。

新颖性,是说文学典型应当具有独创性。

诚挚性,是说文学典型应当既使典型人物体现出符合其性格逻辑和生活境遇的诚挚感情,又通过这种典型刻画而使作者自己的诚挚人格态度和情感折射出来。

蕴藉性,是说文学典型应当给读者一种蕴藉含蓄和挖掘不尽的艺术诱惑力,令其反复玩味、百读不厌。

这也正突出表明了文学典型的多义性。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正是一个富于艺术魅力的典型形象。

她美丽且聪慧,孤傲而忧伤,执著地追求美好的爱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她的性格与命运,有力地揭示了清代社会的生活真实及其深刻症候,体现了作者的高度独创性,令人回味再三。

问:什么是文学典型?答: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问:试简述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答: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是指典型形象必须具备那种能使内在本质展现出来的个别的和特出的东西,它是文学典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美学特征。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社会生活环境。

它包括两种形态:一是以具体独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二是由这种大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怎样?应当加以辩证理解。

一方面,典型性格在典型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这表明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对典型环境发生反作用,这表明典型人物也具有一定的能动性。

典型人物的刻画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如果没有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设想在阿Q的典型环境里,若没有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赵太爷、钱太爷,没有竭力维护旧礼教、“ 革命” 时又迅速戴起“ 银桃子” 的赵秀才,没有不许阿Q革命的假洋鬼子,没有帮地主敲诈勒索的地保,没有赵、钱两家在城里的支柱白举人和把总,就无法造成阿Q屈辱的地位和悲惨的命运。

简单地说,若没有环绕着阿Q的未庄社会,没有阿Q与上述人物的不平等压迫关系,阿Q的性格特征也不会产生,更不会成为典型人物。

同时,典型环境也是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的,并且把典型人物当作典型环境的中心去描绘,如果失去了这个中心,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一盘散沙,失去存在的依据。

问:什么是环境?答:环境是那种形成人物性格促使其行动的客观条件。

问:什么是典型环境?答: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出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社会生活环境。

它包括两种形态:一是以具体独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二是由这种大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第三节文学意境本节论述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文学意境。

分为三个问题:意境的形成及界定,文学意境的特征和意境的分类。

一、意境的形成及其界定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独创概念,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从历代的研究看,意境的基本内容可以记忆为:两大因素、一个空间。

两大因素就是指情与景,而一个空间则是指审美想象空间。

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问:在中国文论史上,谁最早直接使用“意境”一词?答:相传唐代王昌龄作的《诗格》,直接使用了“意境”一词。

问:根据历代研究,意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从历人匠研究看,意境的基本内容为:两大因素和一个空间。

两大因素就是指情与景,而一个空间则是指审美想象空间。

二、文学意境的特征文学意境有三个基本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

1.情景交融。

这是意境的表现特征,是文学形象中情感与景物因素相互融合而难以分离的状况。

情景交融有三种不同类型:第一,景中藏情式,即藏情于景,情并不直接显示,而仅仅借助逼真的画面去间接表达,从而更显得情深意浓。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表面句句写景,而实际处处抒情,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二,情中见景式,即直接写表,不用写景而景却历历在目。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然重心在写情,但此情却令人想象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情景和个人境遇。

第三情景并藏式,即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属以上两类的综合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