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1、兴奋性(excitability):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
2、阈值(threshold):在实际测量中,常把刺激作用的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把刚刚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成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3、外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人体所处的不断变化着的外界环境成为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机体内部细胞直接生存的周围环境是细胞外液,生理学中将细胞外液成为机体的内环境。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和血浆。
5、稳态(homeostasis):正常功能条件下,机体内环境的各项理化因素(如温度、酸碱度、渗透压、各种离子和营养成分浓度等)保持相对的恒定状态。
我们把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成为稳态。
6、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主要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行为调节和免疫调节。
7、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是体内最重要、最普遍的一种调节方式,它是通过神经系统各种活动实现的。
神经系统最基本的调节方式是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成为反射(reflex)。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reflex arc)。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8、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通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对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称为体液调节。
9、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细胞和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一种调节方式。
它是由于细胞和组织器官自身特性而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例如心肌的自身调节和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等。
10、行为调节(behavioral regulation):是指人们通过行为活动或行为方式的变化,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活动规律,从而对个体健康或疾病产生重要影响的调节方式。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1.细胞生物学相关术语- 细胞膜:细胞外部与细胞内部环境之间交界面的薄膜结构。
主要由磷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 质膜:包裹着细胞质的厚膜结构,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构成。
- 过氧化氢酶:一种酶类分子,用于分解细胞中的过氧化氢化学物,维护细胞内化学平衡。
- 酸碱平衡:细胞内外液体的酸度或碱度的平衡状态,主要由细胞内部的缓冲体系维持。
- 单位膜蛋白:一个由一层磷脂和嵌入在磷脂层中的蛋白质构成的薄膜结构,负责细胞内外物质的转运。
2.肌肉骨骼相关术语- 肌动蛋白:肌肉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参与肌肉的收缩和松弛。
- 肌肉萎缩:肌肉组织的退化和萎缩现象,导致肌肉功能下降。
- 肌肉纤维:肌肉组织内的一种细胞结构,是肌肉组织的构成单位。
- 骨质疏松:一种骨骼疾病,由于骨骼矿物质的流失,使得骨骼强度降低。
- 阳离子:指具有正电荷的离子,常见的阳离子例如钠离子、钾离子等。
- 跑步机:一种健身器材,可进行室内跑步训练,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和减脂。
3.消化系统相关术语- 胃酸:一种胃液成分,含有极高浓度的盐酸,主要负责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 胰腺:一种位于胃后方的消化器官,主要分泌胰岛素和胰酶两种物质,协助消化和维持血糖平衡。
- 满足感:一种生理体验,表示尝食后产生的饱腹感受和满足感受。
- 膳食纤维:一种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的多糖,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可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 空腹血糖:指进食八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可以反映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水平。
4.呼吸系统相关术语- 肺泡:肺部的一个微小单位,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场所。
- 气体交换:指在肺泡内,将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生理过程。
- 肺功能试验:一种用于评估肺部功能的方法,可测量肺容量和呼吸道阻力等指标。
- 咯血:一种肺部疾病所致的症状,指咳嗽时咳出带有血液的痰。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指呼气时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分压值,可反应呼吸功能和肺功能状态。
医学生理学名词解释
1.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和每分钟肺血流量(Q)的比值。
2.血氧饱和度: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
3.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4. 球管平衡:近端小管对肾小球滤过液的定比重吸收。
即滤过液的重吸收始终占肾小球滤过量的65%~70%左右。
其生理意义在于使尿量不至于因肾小球的滤过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5. 牵张反射:肌肉在外力或自身的其它肌肉收缩的作用下而受到牵拉时,由于本身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诱发同一肌肉产生收缩的一类反射。
6.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7. 血流速度:指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
8. 基本电节律:消化道平滑肌特有的电变化,是细胞自发性节律性去极化形成的。
9. 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量与耗O2量的比值。
10.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中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为去极化电位。
11. 等张收缩:骨骼肌中向心收缩的一种。
等张收缩时,肌肉的收缩只是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这是在肌肉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小于肌肉收缩力的情况下产生的。
可使物体产生位移,因此可以做功。
12. 跨膜信号转导:某些刺激信号作用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或起受体样作用的蛋白质,在通过细胞内一系列以蛋白构象和功能变化为基础的级联反应,实现对细胞功能活动调控的过程。
13. 分节运动:小肠的一种以环行肌自动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包括收缩和舒张活动。
14. 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15. 继发性主动转运:许多物质在进行主动转运时,所需的能量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Na+在膜两侧的浓度势能差,后者是钠泵利用分解ATP释放的能量建立的。
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16. 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生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绪论1.稳态(homeostasis):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2.旁分泌(paracrine):有些细胞产生的生物性物质可不经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
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4.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方向改变。
5.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方向改变。
6.前馈(feed-forward):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收到纠正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7.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触发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8.静息电位(rest potential,RP):未受刺激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9.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在原有的静止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的倒转和复原。
10.局部电位(local potential):阈下刺激引起局部细胞膜产生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型电位变化。
11.平衡电位(equilibrium potential):由K离子外流达到平衡后在膜两侧造成的电位差。
12.极化(polarization):未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
13.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电位升高的方向变化。
14.复极化(repolarization):细胞去极化后,又向原初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15.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电位降低的方向变化。
16.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性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
生理学必考名词解释35个
生理学必考名词解释35个1. 内环境: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也就是细胞外液啦,像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这些。
2. 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就好比您家里的温度、湿度总是差不多,让人舒服。
3. 反射: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就像有人叫您,您会答应一样。
4. 负反馈:让系统的输出起到与输入相反的作用,从而使系统保持稳定,比如您热了就出汗降温,这就是负反馈。
5. 正反馈:输出增强输入,让系统的活动不断加强,像分娩的时候宫缩会越来越强,就是正反馈。
6. 阈电位: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就像跨过这个门槛,才能引发大动静。
7. 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快速、可逆的翻转和复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8. 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好比细胞在休息时的“心情”。
9. 兴奋-收缩耦联:把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电信号告诉肌肉该收缩啦。
10.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能反映血液中血细胞的多少。
11. 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简称血沉,能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
12. 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就像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
13. 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心脏也得有休息和工作的时候嘛。
14. 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是衡量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15. 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就像水管里的水对管壁的压力。
16.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能反映心血管的功能状态。
17. 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您一呼一吸就是呼吸运动在起作用。
18. 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把新鲜空气吸进来,把废气排出去。
19. 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让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一)诸论1.兴奋性:生理学中将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2.兴奋:细胞功能变化由弱变强的过程称为兴奋。
3.抑制:细胞功能变化由强变弱的过程称为抑制。
4.阈值:是指使细胞膜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总和。
5.阈刺激: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
6.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的液体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7.反应:活组织接受刺激后发生的功能改变。
8.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9.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10.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11.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12.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体系的介入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13.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目有限、方式较固定及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14.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进修和训练而构成的反射,数目无限,是一种初级的反射活动。
15.反应:由受控局部收回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局部的活动。
16.正反应:受控局部收回的反应信息,促进加强控制局部的活动,末了使受控局部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不异的方向改动,称为正反应。
17.负反应:受控局部收回的反应信息,调整控制局部的活动,最终使受控局部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动。
称为负反应。
(二)细胞基本功能1.通道:是一类贯穿脂质双层,中央带有亲水性孔道的膜蛋白。
2.载体:是介导小分子物质转运的另一类膜蛋白,它具有特异性。
3.跨膜电位:当膜上的的离子通道开放而引起带电离子跨膜流动时,从而在膜两侧形成电位,称为跨膜电位。
4.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5.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举措电位。
生理学必考名词解释40个
生理学必考名词解释40个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种生命现象和机能的科学,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名词。
以下是40个生理学的必考名词解释及其拓展:1. 细胞膜:细胞的外界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
它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对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2. 胞质:细胞膜内的液体,包含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其中发生着许多细胞代谢活动。
3. 细胞核:细胞中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位于其中,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 细胞器:细胞中负责特定功能的结构,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5. 线粒体:细胞中的能量工厂,通过氧化糖类物质生产ATP,提供细胞所需能量。
6. 高尔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和脂类的合成和分泌处,负责修饰、分拣和包装蛋白质。
7. 溶酶体:细胞内的消化器官,负责分解细胞内外的废物和病原体。
8. 核糖体: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
9. 胞浆骨架:细胞内的一组纤维蛋白,提供细胞形态的支持和维持细胞内物质运输。
10. 分子运输:物质在细胞内的传递过程,包括主动转运、被动扩散和细胞吞噬。
11. 酶:生物体内的催化剂,促进生化反应的进行。
12. 基因:DNA分子上的遗传物质单位,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
13. 蛋白质:生物体中重要的功能分子,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如运输、催化和结构支持。
14.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传递至目标组织,调节生理过程。
15.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生物体内的能量转换过程,涉及电子的流动。
16. 呼吸链: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链,产生能量。
17. 光合作用:植物及一些细菌中的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有机物质。
18. 糖原:肝脏和肌肉中储存的多聚糖,能够供应能量。
19. ATP:细胞内的能量分子,能够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
20. 酸碱平衡:维持体液pH值恒定的能力,通过呼吸和肾脏调节。
21. 肌肉收缩:肌肉纤维的收缩过程,由神经冲动引起。
22. 神经递质: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生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诸论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的液体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3、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4、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5、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6、★反射(反射弧):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7、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及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8、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
9、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0、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称为负反馈。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是指小分子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取决于膜两侧的物质浓度梯度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不耗能。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移动的过程。
参与易化扩散的膜蛋白有载体蛋白质和通道蛋白质。
3、★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是指细胞消耗能量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医学生理名词解释
1正反馈:在反馈控制系统中,若反馈信号能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
2负反馈:在反馈控制系统中,若反馈信号能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
3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
为人类所特有,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
4被动转运:物质移动时消耗的能量来自浓度差和电位差本身所包含的势能,无需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的转运过程。
5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差的跨细胞膜的转运称单纯扩散。
6原发性主动转运:指直接利用ATP能量并逆浓度差和电位差对离子进行的主动转运过程。
7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转运的动力不是直接来自ATP,而是靠消耗另一种物质的浓度势能进行的。
8极化: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这种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膜的极化。
9超极化:当静息时膜内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
10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全称跨膜静息电位。
11局部电流:当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不能引起动作电位,只限于受刺激局部的细胞膜而不能向远处扩播,故被称为局部兴奋,所引发的电流即为局部电流。
12电紧张兴扩布:当膜的某一部分出现局部去极化后可向周围短距离扩布,并随扩布距离增加而衰减乃至消失,这种方式称为电紧张性扩布。
13兴奋-收缩耦联:肌纤维的收缩总是在动作电位发生后数秒才开始出现。
肌膜上的动作电位需通过某种中介环节而引起肌丝滑行为基础的肌肉收缩。
以肌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14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成不能流动的胶胨状凝块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简称血凝固。
其实质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15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也称为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
16动脉血压:动脉血压是指流动的血液对动脉管壁单位面积上的侧压力,即压强。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1. 生理学:研究机体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制的科学。
2. 器官:具有特定功能的身体结构,由多个组织组成。
3. 组织:由一组特定类型的细胞及其外间质组成的结构。
4.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5. 细胞膜:包围细胞的薄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6. 细胞器:细胞内的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7. 细胞核:细胞中包含DNA的结构,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8. 细胞分裂:细胞繁殖的过程,产生两个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细胞。
9. 细胞呼吸: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能量的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10. 全身循环:心脏泵送氧血到全身各部位,然后回流到心脏的过程。
11. 呼吸:人类摄取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12. 循环系统: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的系统。
13. 骨骼系统:由骨骼组成的体内支架,提供支撑和保护。
14. 消化系统:摄取、分解和吸收食物,将其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的系统。
15. 泌尿系统:产生、存储和排泄尿液的系统。
16. 神经系统:接受、传递和处理信息的系统。
17.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机体内部平衡的系统。
18. 免疫系统:保护机体免受疾病和外界入侵的系统。
19. 睡眠:周期性的安静休息状态。
20. 饮食:摄取食物来提供能量和营养。
21. 新陈代谢: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的总体过程。
22. 平衡:正常状态下各种因素之间的和谐状态。
23. 体温调节:维持机体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的过程。
24.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液体,运输氧气和养分。
25. 血压: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26. 氧气:呼吸过程中摄取的气体,用于产生能量。
27. 二氧化碳: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28. 铁:血液中的重要矿物质,参与氧气的运输。
29. 水:生物体内的主要成分,维持生命活动的平衡。
30. 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1. DNA: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
32. 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分子。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1.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结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
2.内环境:是指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3.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4.单纯扩散:在生物体系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都是水溶液,溶于其中的各种溶质分子,只要是脂溶性的,就可能按扩散原理作跨膜运动或转运,称为单纯扩散。
5.易化扩散:有很多物质虽然不溶于脂质,或溶解度甚上,但它们也能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较容易地移动。
这种有悖于单纯扩散基本原则的物质转运,是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协助”下完成的,因而被称为易化扩散。
6.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7.继发性主动转运:钠泵活动形成的势能贮备,还可用来完成一些其他物质的逆浓度差的跨膜转运,为此把这种类型的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8.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9.阈值:使所用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某一数值;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刺激,简称阈值。
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10.兴奋性: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1.动作电位:各种可兴奋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受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个特殊形式的电变化,这就是动作电位。
12.兴奋-收缩耦联:在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的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中介性过程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13.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红细胞在一小时内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14.血液凝固:血液离开血管数分钟后,血液就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生理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名词解释大全1. 细胞: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细胞膜:细胞外部的一层薄膜,负责维持细胞的形状和物质的交换。
3. 细胞核:细胞内的一个结构体,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的存储和调控。
4. 基因: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一段DNA序列。
5.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6. RNA:核糖核酸,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调控。
7. 基因表达: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使其编码的蛋白质功能得以实现。
8. 细胞分裂:细胞繁殖过程中的一种方式,将一细胞分裂为两个新细胞。
9. 有丝分裂: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复制与分离。
10. 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进行分裂的方式,通过两次分裂产生四个细胞,染色体数量减半。
11. 基因突变: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导致基因功能改变。
12. 遗传:父母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13. 染色体:细胞内包含遗传信息的结构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14. 遗传多样性:群体内个体在遗传性状上的差异。
15. 基因型:个体在某一位点上所拥有的两个等位基因。
16. 血液循环:心脏通过血管将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和器官,完成氧气和养分的供应和代谢废物的去除。
17. 心脏:实现血液循环的器官,负责将血液泵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18. 动脉:心脏泵送出去的血液流向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管道。
19. 静脉:将含有代谢废物的血液从组织和器官输送回心脏的管道。
20. 毛细血管: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细小血管,完成氧气和养分的交换。
21. 呼吸: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氧气,将其输送到细胞中,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22. 呼吸道:包括鼻腔、喉和气管等,负责将空气引入和排出体外。
23. 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用于气体交换。
24.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体液,负责运输氧气、养分和排除废物。
25. 消化: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以供细胞吸收利用的过程。
26. 消化道:食物从口腔进入,然后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最终排出体外的管道。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1. 生理学(Physiology):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制的科学领域。
2. 细胞(Cell):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生命过程都由细胞完成。
3. 组织(Tissue):由一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单位,包括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4. 器官(Organ):由不同组织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如心脏、肺等。
5. 系统(System):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群,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6. 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特定目标器官或细胞,调节生理功能。
7. 血液(Blood):体液之一,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养分和激素,以及维持体温和免疫功能。
8.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由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神经和神经节)组成的调节和控制机体功能的系统。
9.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口腔、食管、胃、肠等器官组成,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除废物。
10.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由鼻腔、喉、气管、肺等器官组成,负责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
11.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运输氧气、养分和激素到全身各部位。
12.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负责识别和抵御入侵的病原体,维持身体健康的防御系统。
13. 代谢(Metabolism):生物体内发生的所有化学反应,包括能量转换、分解和合成物质。
14. 遗传(Genetics):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和DNA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领域。
15.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存在于神经元间隙中的一类化学物质,用于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16. 兴奋(Excitation):由于刺激而导致神经元或肌肉细胞内动作电位生成和传导的过程。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1.内环境:细胞所处的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2.稳态:机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
3.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纤维的联系,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发挥调节的过程。
4.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5.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6.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7.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称为负反馈。
8.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9.易化扩散:体内一些不溶于脂质或难溶于脂质的小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跨膜转运,它们在细胞膜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10. 主动转运:物质逆浓度差或电位差,消耗能量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过程。
11. 跨膜电位:当膜上的的离子通道开放而引起带电离子跨膜流动时,从而在膜两侧形成电位,称为跨膜电位。
12.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13.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14.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15.阈值:是指使细胞膜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总和。
16.兴奋:细胞功能变化由弱变强的过程称为兴奋。
17.兴奋性:生理学中将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18.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19.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20.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1.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细胞。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
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不断增殖,同时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组织。
组织是由一定类型的细胞按一定方式排列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结构体。
不同类型的组织可以构成不同的器官和系统。
器官。
器官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组成,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对维持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人体中的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肾脏等。
系统。
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
例如,呼吸系统由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完成呼吸作用。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是指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经过氧合和代谢后再回到心脏的过程。
血液循环保证了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同时将代谢产物带回到排泄器官。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控制和调节生物体内外环境的重要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是通过分泌激素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包括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和内分泌腺。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器官,调节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等功能。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是通过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机体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的系统。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部,通过肺泡进行气体交换。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是通过摄入食物,分解吸收养分,排出废物的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消化腺等器官。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是通过滤出体内废物和调节水盐平衡,排出尿液的系统。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是通过生殖细胞的产生和结合,完成生物繁殖的系统。
生殖系统包括生殖腺、生殖道和生殖器官。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通过识别和清除病原微生物和异常细胞,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的系统。
免疫系统包括淋巴器官、淋巴细胞和免疫分子。
以上是生理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这些名词构成了生物体内复杂的生理活动网络,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维持着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2024
引言: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领域的核心内容,其中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
本文将对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中的常见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
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机能活动的科学,主要研究生物体的生命过程、机制及其调节机能。
生理学常用的名词较多且复杂,包括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器官系统的功能以及生物过程的调控机制等。
本文将从细胞、器官系统、机体调控三个方面进行解释,共分为五大点。
正文:第一大点:细胞1. 细胞膜:细胞的外层薄膜,由脂质双层构成,隔离细胞内外的环境,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线粒体:细胞内的能量合成中心,通过呼吸链产生ATP,供给细胞的各种生物学过程。
3. 溶酶体:细胞内含有消化酶的细胞器,参与细胞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降解和代谢。
4. 高尔基体:细胞内形成复合物的重要细胞器,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
5. 核糖体: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
第二大点:器官系统1. 呼吸系统:人体通过鼻腔和气管吸入氧气,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各组织,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 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同时清除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3.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等器官,负责摄取食物、分解食物、吸收养分和排除废物。
4.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膀胱等器官,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水盐平衡。
5.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等组成,负责传递和处理感觉、运动、思维等信息。
第三大点:机体调控1. 激素:一类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靶细胞,调节生理过程。
2. 反馈调节:一种调节机制,通过感知环境变化并反馈给调节中枢,调整体内内外环境的平衡。
3. 神经递质:一种由神经元释放的化学物质,传递神经信号,使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4. 自主神经:控制非意识活动的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
生理学名词解释21459
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相对恒定的状态。
3.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相反的方向改变,以减弱或抑制过强的功能活动。
4.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逐渐加强,使某种功能活动不断加强。
5.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6.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7.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8.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钠泵(sodium pump):又称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蛋白质,具有ATP酶的活性。
每分解一分子ATP将3个Na+移出胞外,将2个K+移入胞内,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
作用: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防止细胞水肿;势能贮备。
2.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即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表现为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
3.极化(polarization):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跨膜电位为内负外正的状态。
4.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
5.复极化(repolarization):膜电位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横桥:肌凝蛋白的膨大的球状部突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它与细肌丝接触共同组成横桥结构。它对肌丝的滑动有重要意义。
12.后电位:在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较缓慢的波动,称为后电位。
13.化学门控通道能特异性结合外来化学刺激的信号分子,引起通道蛋白质的变构作用而使通道开放,然后靠相应离子的易化扩散完成跨膜信号传递的膜通道蛋白。
19.正反馈及例子: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影响中枢,最终加强自身的活动或使活动停止,这种反馈调节方式为正反馈。例:分娩过程时的子宫收缩,排尿反射等。
20.电紧张性扩布:指发生在膜的某一点的局部兴奋可以使邻近的膜也产生类似的去极化,但随距离加大而迅速减小以至消失。
21.钠泵(Na+—K+泵):钠离子出膜,钾离子进膜,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作用: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防止细胞水肿;势能贮备。
1.负反馈:在一个闭环系统中,控制部分活动受受控部分反馈信号(Sf)的影响而变化,若Sf为负,则为负反馈。其作用是输出变量受到扰动时系统能及时反应,调整偏差信息(Se),以使输出稳定在参考点(Si)。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之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为稳态。
55.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后伴有的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
56.血—脑脊液屏障:一些大分子物质较难从血液进入脑脊液,仿佛在血液和脑脊之间存在着某种屏障,称血—脑脊液屏障。
57.内皮舒张因子(EDRF):指由血管内皮生成和释放的舒血管物质,其化学结构可能是一氧化氮,它可以使血管平滑肌的鸟苷酸环化酶激活,cGMP浓度升高,游离钙离子浓度减低,故血管舒张。
81.时间肺活量:深吸气后以最快的速度呼出气体,测定第1、2、3,秒时呼出的气体占总肺活量的百分比,为时间肺活量。它是一种动态指标。
82.生理无效腔: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将留在从上呼吸道至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两者合称生理无效腔。
3.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4.旁分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细胞外液扩散而作用于临近靶细胞的作用方式。
5.局部电位:由阈下刺激引起局部膜去极化(局部反应),引起邻近一小片膜产生类似去极化。主要包括感受器电位,突触后电位及电刺激产生的电紧张电位。特点:分级;不传导;可以相加或相减;随时间和距离而衰减。
15.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指动作电位的产生,不会因为刺激因素的不同或强度的差异而使动作电位的形状发生改变,即动作电位只要发生,它的波形就不发生变化。
17.内环境:体内细胞生存的环境为内环境,人体的内环境为细胞外液。
18.电位门控通道:主要有钠、钾、钙等离子通道,通常由同一亚基的四个跨膜区段围成孔道,孔道中有一些带电基团(电位敏感器)控制闸门,当跨膜电位发生变化时,电敏感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响应膜电位的变化,造成闸门的开启或关闭。
6.内向电流:指细胞膜激活时发生的跨膜正离子内向流动或负离子外向流动。
7.液态镶嵌模型,是有关膜的分子结构的假说,内容是膜的共同特点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其中镶嵌有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因而也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8.跳跃式传导:有髓纤维受外加刺激时,动作电位只能发生在相邻的朗飞结之间,跨髓鞘传递。
59.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减压反射,动脉血压升高时,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压下降。
60.血压:指血管内液体对管壁单位面积产生的压强的大小。
61.基本电节律:组织、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的发生节律性兴奋变化,这种控制其变化的电节律称为基本电节律。
62.快反应细胞:从电生理特性上,把0期除极的速率快的细胞称快反应细胞。
87.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88. 2,3-DPG:2,3-二磷酸甘油酸:它是红细胞无氧酵解的产物,它的浓度升高,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
89.氧容量,指100mL血液中,血液所能运输的最大氧量。
90.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83.肺扩散容积:气体在0.133kPa(1mmHg)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的mL数。
84.中枢化感器:指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对脑组织液和脑脊液H+浓度变化敏感的化学感受器。可接受H+浓度增高的刺激而反射地使呼吸增强。
85.内呼吸: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86.功能余气量:平静呼吸末尚存留在肺内的气量。
14.兴奋—收缩耦联:连接肌膜电兴奋和肌丝滑行收缩的过程。肌细胞动作电位-电兴奋通过横管传入肌细胞深处-三联管处信息传递胞外钙离子进入细胞触发肌浆网释放更多的钙离子-细肌丝上肌钙蛋白结合钙离子后使原肌凝蛋白变构并解除它对肌纤蛋白与粗肌丝肌凝蛋白横桥结合的阻碍作用-结合后产生ATP酶活性并利用分解ATP获取的能量使横桥摆动导致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肌小节、肌原纤维、肌细胞乃至整条肌肉长度缩短(肌肉收缩)-肌浆网上钙泵回收钙离子-肌肉舒张。
73.内皮素:是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由21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是已知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
74.心动周期:心脏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75.二氧化碳解离曲线:指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与二氧化碳分压关系的曲线。
76.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II型细胞合成释放的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以单分子层形式覆盖于肺泡液体表面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它分布于肺泡表面,可以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
91.呼吸: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92.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有对抗变形和弹性回缩的倾向,这种阻力称为弹性阻力。
93.(肺泡通气量/血流比值节及正常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为0.84。
95.肺顺应性,是衡量肺的弹性阻力的一个指标。肺的顺应性=肺容积的变化(ΔV)/跨肺压的变化(ΔP)
63.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及其正常值:是机体心脏暂时停止射血,血流也暂停,此时在循环系统各处所测得的压力都是相同的,这一压力数值为体循环平均充盈压,正常值为0.93kPa(7mmHg)。
64.等长收缩,当后负荷达到一定程度足以抵抗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张力,肌肉不再表现缩短的收缩。
65.射血分数及其正常值: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其正常值是55%—65%。
77.顺应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容易扩张者,顺应性大,弹性阻力小,不易扩张者,顺应性小,弹性阻力大。
78.呼吸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
79.氧解离曲线:表示氧分压与血红蛋白氧结合量或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80.血氧饱和度:即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氧含量和氧容量的比值。
100.胃粘膜屏障:胃液中含有粘液和碳酸氢根,它们贴附在胃粘膜表面,减少食物对胃粘膜的机械性损伤和胃酸的腐蚀性作用,故称胃粘膜屏障。
42.纤维胞膜上的凝集原决定的血细胞的抗原性质,称为血型。常用的有ABO血型和Rh血型。
45.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成四型的血型系统。凡红细胞膜只含A凝集原的为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为B型,若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就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则称为O型。
22.阈电位: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或能使膜出现Na内流与去极化形成负反馈的膜电位值)。
24.绝对不应期:在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最初时期内无论在接受多大的刺激,细胞都不能再产生兴奋,称这一段时期为绝对不应期。
25.电压门控通道:主要有钠、钾、钙等离子通道,通常由同一亚基的四个跨膜区段围成孔道,孔道中有一些带电基团(电位敏感器)控制闸门,当跨膜电位发生变化时,电敏感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响应膜电位的变化,造成闸门的开启或关闭。孔道口的孔径和电荷分布形成离子选择器,但并非对其它离子绝对不通透。
66.搏功(及公式):心室一次收缩所作的功。公式为:搏功(g-m)=搏出量(cm3)×(1/1000)×(平均动脉压—平均左房压mmHg)×(13.6g/cm3)。
67.异位心律:由窦房结以外的心肌潜在起搏点所引起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68.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96.胃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胃壁肌肉这种活动称为胃容受性舒张。
99.(脑-肠肽):称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也存在于胃肠道内的这种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为脑-肠肽,已知的脑—肠肽有胃泌素,胆囊收缩素,P物质,生长激素,神经降压素等20余种。
39.阈电位和阈强度: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或能使膜出现Na+内流与去极化形成负反馈的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在一定的刺激持续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41. Rh阴性:人的红细胞不被抗红河猴红细胞的抗体所凝集,称为Rh阴性,通常我们指红细胞膜上不含D抗原。
47.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也称为泵功能储备。包括心率储备和搏出量储备。
48.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变化。
50.等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而影响心肌收缩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和搏功发生改变而言。横桥连接数、肌凝蛋白的ATP酶活性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