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物活性成分化学和营养学

合集下载

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

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

第2节 活性多糖
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多糖又被称为“生物应答效应物”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或活性多糖 (active polysaccharide)。
活性多糖有三大类,即植物多糖、真菌多糖和海洋生物多 糖。
一、膳食纤维
✓ 粗纤维(crude fibre):指植物体经特定浓度的酸、碱、醇、 醚等溶剂作用后的剩余残渣。
人体消化道不能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但可进入大 肠并被大肠中的双歧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所利用,具有调节 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人体健康的保健功能,故称其为双 歧杆菌增值因子或益生元(prebiotics)。
低聚异麦芽糖是众多功能性低聚糖中开发最早、产量最大、 应用最广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保健品、饮品、奶制 品、糖果和面食等。
常见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单位:g/100g)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稻米
0.4
百叶
0.1
芥菜
(粳)
糙米
0.2
胡萝卜
0.7
苋菜
(标二)
(黄)
小麦粉
0.4
胡萝卜
0.7
葱头
(红)
燕麦
3.1
白萝卜
1.0
百合
0.7
禽肉及
0

0.8
绿豆芽
0.7
1.1
豆腐
0.1
1.0
莴苣笋
0.4
玉米面
1.5
藕粉
0.3
莴苣
0.4
冬笋
0.8
(黄)
芝麻
6.2
土豆
0.3

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

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
.
低聚木糖是一种选择性极高的双歧杆菌增殖因子,是国内 外竞相研究开发的功能性低聚糖之一。
低聚半乳糖是存在于动物乳汁中的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在 乳制品、婴儿食品中应用较普遍。
低聚果糖的开发和应用非常普遍,它由蔗糖和1~3个果糖 基通过β-1,2-糖苷键与蔗糖中的果糖基结合而成的蔗果 三糖、蔗果四糖和蔗果五糖(分别简称为GF2、GF3、GF4) 及其混合物。
.
第2节 活性多糖
.
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多糖又被称为“生物应答效应物”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或活性多糖 (active polysaccharide)。
活性多糖有三大类,即植物多糖、真菌多糖和海洋生物多 糖。
.
一、膳食纤维
✓ 粗纤维(crude fibre):指植物体经特定浓度的酸、碱、醇、 醚等溶剂作用后的剩余残渣。
.
常见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单位:g/100g)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品种
含量
稻米
0.4
百叶
0.1
芥菜
(粳)
糙米
0.2
胡萝卜
0.7
苋菜
(标二)
(黄)
小麦粉Βιβλιοθήκη 0.4胡萝卜0.7
葱头
(红)
燕麦
3.1
白萝卜
1.0
百合
0.7
禽肉及
0

0.8
绿豆芽
0.7
1.1
豆腐
0.1
1.0
莴苣笋
0.4
玉米面
1.5
藕粉
0.3
.
低聚果糖的化学结构
C H2O H O

2、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

2、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

一、多不饱和脂肪酸
✓ EPA和DHA都属于ω-3系列。主要存在于深海冷水鱼体内,随季 节、产地不同,鱼油EPA、DHA含量在4%~40%之间。沙丁鱼 油、狭鳕鱼肝油中EPA含量高于DHA,其它鱼类DHA含量高于EPA, 且洄游性鱼类如金枪鱼类的DHA含量高达20%~40%。贝类中除 扇贝和缢蛏(cheng)之外,EPA含量高于DHA,而螺旋藻、小球 藻EPA含量高达30%以上,远高于DHA。大型洄游鱼类眼窝脂肪 中含有高浓度的DHA,高达30%~40%,而EPA含量仅1%~5%。在 人体内可由亚麻酸转化而成,但亚麻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 需由食物提供的“必需脂肪酸”之一。
模拟脂肪(fat mimics):以碳水化合物或/和蛋白质作为基本组 分,以水状液体系来模拟被代替的油状液体系,该类产品在美 国、丹麦等地均有产品,可用于冷冻食品、乳制品、人造奶油 等。
1.代脂肪
蔗糖聚酯
RO RO
RO
OR
O
OR ORO ORຫໍສະໝຸດ ORO羧酸酯
C18H35
O
H2 C CH2
O
O O H2C C OC16H33
LITA
玉米醇溶蛋白,球形微粒, 0.3-3μm
美国Opta食品配料有 限公司
产品
N-Oil Maltrin Paselli SA-2 Nutrio P-Fibre 葡聚糖
组成
木薯糊精,DE<5
玉米迈亚糊精, DE=4—7
马铃薯淀粉,DE<3
豌豆纤维
葡萄糖、山梨醇和 柠檬酸的聚合物
制造公司
美国国立淀粉与化 学俄做公司
H C O C (CH2)4 C O CH
C18H35 O C CH2
H2C C OC16H33

02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02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GS的降解
酶解:生成ITCs、硫氰酸盐和腈类
硫葡糖苷酶——黑芥子酶(MYR) 完整植物中,MYR与GS呈分离状态;植 物细胞破碎时,黑芥子酶释放出来,促使 GS酶解。
非酶解:主要生成异硫氰酸盐和腈类。 肠道内微生物:类似MYR活性,使GS水解成ITCs。
ITCs
• GS只有在水解成ITCs后才能体现出活性。 • ITCs具有共同的—N = C = S 结构
第九节 植物雌激素
一、结构与分类
• 源于植物,具有类似雌激素的结构和功能
• 可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发挥类雌激素或抗雌激素 效应——双向调节作用 • 雌激素活性明显低于17-β 雌二醇
第九节 植物雌激素
定义 指植物中存在的可结合到哺乳动物体内雌激 素受体上并能发挥类似于内源性雌激素作用 的成分。主要包括某些异黄酮类、香豆雌酚、
二、生物学作用
• • • • • • • 预防骨质疏松 改善围绝经期症状 抗氧化作用 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抗肿瘤作用 对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植物雌激素的安全性
预防骨质疏松
• 能提高骨密度,预防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 • 对绝经后女性骨骼的影响较为显著。 • 作用机制:与骨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结合,抑制破骨 细胞的骨吸收作用。
三、吸收、代谢与排泄
吸收
一般吸收率比较低 主动吸收或被动吸收 肠道代谢物的吸收
代谢
Ⅰ相代谢(如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催化的羟基化和去甲基化) Ⅱ相代谢(如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结合及甲基化反应等)
排泄
尿道和胆道排泄,主要是以代谢物的形式
【分类】
• • • • • • 类胡萝卜素 植物固醇 皂苷类化合物 芥子油苷 多酚类化合物 蛋白酶抑制剂 • • • • • 单萜类 植物雌激素 有机硫化物 植酸 其他动物性来源的食 物活性成分(自学)

《课程讲解》-02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课程讲解》-02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物活性成分(自学)
小结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活性
植物化学物 抗癌 抗氧化 免疫调节 抗微生物 降胆固醇 其他
类胡萝卜素 十 十

视觉
植物固醇



抗炎
皂甙
十十



血栓
芥子油甙
十 双向 十

抗炎
多酚/黄酮 十 十

保心等
蛋白酶抑制剂 十 十

保心等
单萜类
十十

镇痛等
植物雌激素 十 十
保心等
有机硫
十十


代谢
Ⅰ相代谢(如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催化的羟基化和去甲基化) Ⅱ相代谢(如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结合及甲基化反应等)
排泄
尿道和胆道排泄,主要是以代谢物的形式
【分类】
• 类胡萝卜素 • 植物固醇 • 皂苷类化合物 • 芥子油苷 • 多酚类化合物 • 蛋白酶抑制剂
• 单萜类 • 植物雌激素 • 有机硫化物 • 植酸 • 其他动物性来源的食
二、生物学作用 (一)降低胆固醇作用 (二)抗癌作用 (三)调节免疫功能 (四)其他作用
第四节 皂苷类化合物
一、结构与分类
根据皂苷元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 甾体皂苷 • 三萜皂苷
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最多见,如大豆皂苷
• 较常见的有大豆皂苷、人参皂苷、三七 皂苷、绞股蓝皂苷、薯蓣皂苷等。
食物来源 • 广泛存在于植物茎、叶和根中。
• 甾体皂苷:薯蓣科和百合科 • 三萜皂苷:豆科、石竹科、桔梗科、
五加科
摄入量 • 平均每日膳食摄入约10mg。 • 食用豆类食物较多的可达200mg以上。

第二章生物活性成分糖ppt课件

第二章生物活性成分糖ppt课件
发酵底物
• 缓和由有害物质所导致的中毒和腹泻稀释大肠内容物、吸附
有害物
(2)调节血糖值延缓和抑制对糖类的消化吸收,改善末梢组织对胰岛
素的感受性
(3)调节血脂 (4)控制肥胖降低营养素的吸收速率、利用率 ,影响吸收部位 (5)消除外源有害物质
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差别
生理作用 咀嚼时间
不溶性膳食纤维 延长
第一节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本节要点 一、膳食纤维 1. 膳食纤维的定义与分类 2. 膳食纤维的化学组成与物化性质 3.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4. 膳食纤维的副作用 5. 膳食纤维的加工、应用及推荐摄入量 6. 二、真菌多糖
一、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
1. 膳食纤维定义 1972年,Trowell等人在测定食品中各种营养
可溶性膳食纤维 缩短
胃内滞留时间
略有延长
延长
对肠内pH值的变化

降低
与胆汁酸的结合
结合
不结合
可发酵性
极弱
较高
肠粘性物质
偶有增加
增加
大便量
增加
关系不大
血清胆固醇
不变
下降
食后血糖值
不变
抑制上升
对大肠癌
有预防作用
不明显
6、膳食纤维的缺点
束缚Ca和一些微量元素
许多膳食纤维对Ca、Cu、Zn、Fe、Mn等金属离子都 有不同程度的束缚作用,
成分时给出了膳食纤维的定义,即食物中不 被消化吸收的植物成分。 1976年Trowell博士又将膳食纤维的定义扩展 为“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碳水合物和 木质素”。主要是指那些不被人体消化吸收 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与木质素,以及植物体 内含量较少的成分如糖蛋白、角质、蜡等。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二章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二章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植物的初级代谢产物(primary metabolites)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和脂肪,其主要作用是进行植物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结构重 建。而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中除维生素外均是非营养素成分,现 已把它们统称为植物化学物(phytochemicals)。植物次级代谢产物 对植物本身而言具有多种功能,如保护其不受杂草、昆虫及微生 物侵害,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形成植物色素,维系植物与其生 长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七)单萜类
调料类植物中所存在的植物化学物主要是典型的 食物单萜类(monoterpenes)物质,如薄荷(peppermint) 中的薄荷醇(menthol)、葛缕子种籽(caraway seeds)中 的香芹酮(carvone)、柑桔油(citrus oil)中的柠檬油精 (limonene)。单萜类物质的每日摄入量大约为150mg。
第二章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Phytochemicals
第一节 植物化学物概述
植物化学物:指植物性食品中除含必需营养成分外的 一些低分子量生物活性物质,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植物含有多种低分子量的次级代谢产物。从广义上讲, 这些次级代谢产物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维持其与周 围环境(包括紫外线)相互作用的生物活性分子。当吃 植物性食品时,就会摄取到各种各样的植物次级代谢 产物。过去认为并一直强调在植物性食品中它们是天 然毒物并对人体健康有害,例如马铃薯和西红柿中存 在的配糖碱、树薯中存在的氰化甙等。在过去的二十 几年中,人们对多吃富含蔬菜和水果的膳食有益于健 康的认识逐渐加深。
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对健康具有有益和有害的双重 作用。以前只是了解它们具有的毒性作用,其中一些还 因限制营养素的利用或者增加肠壁的渗透性而被认为是 “抗营养”或“有毒”的代谢物。对植物化学物有益作 用的认识始于对农场动物的观察,这些家畜常常是连续 几个月只喂饲单一的植物草料,然而却能正常生长和发 育,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人群的膳食营养状况是无法相 比的。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ppt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ppt

第五节 有机硫化物
第五节 有机硫化物
一、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异硫氰酸盐类化合物
(一)结构与分类
主要包括: 1. 芥子油甙(glucosinolates,GS) 2. 异硫氰酸盐(isothiocyanates,ITCs)。
第五节 有机硫化物
一、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异硫氰酸盐类化合物
1. 芥子油苷(GS) 又叫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 由β-D-硫代葡萄糖基、磺酸肟和侧链R基组成。 根据R基团的不同分为:脂肪族GS、芳香族GS和吲哚族GS。
第三节 多酚类化合物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黄酮母核结构
第三节 多酚类化合物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
(一)抗氧化作用 (二)抑制肿瘤作用 (三)保护心血管作用
(四)抑制炎症反应 (五)抑制微生物作用 (六)其他作用
第四节 皂苷类化合物
第四节 皂苷类化合物
皂苷 (saponin)又名皂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茎、叶和 根中的化合物。平均每日膳食摄入约10mg,但大量食用豆类可达 200mg。
第三节 多酚类化合物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1.黄酮和黄酮醇类(flavones and flavonols) 2.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flavanones and flavanonols) 3.黄烷醇类(flavanols) 4.异黄酮和二氢异黄酮类(isoflavones and isoflavanones) 5.双黄酮类(biflavonoids) 6.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 7.查尔酮类(chalcones) 8.其他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二章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蛋白类蛋白酶抑制剂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酸性蛋白酶抑制剂
天然小分子类蛋白酶抑制剂
黄酮类、多酚类、其它天然小分子化合物
食物来源
蛋白类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植物中,豆类、 谷类含量丰富
黄酮类和多酚类在绿茶、果蔬、大豆、药食两用 植物等含量丰富
摄入量
胰蛋白酶抑制剂每日约摄入300mg 黄酮类化合物每日约摄入20~70 mg
Chapter 2 bioactive substances
第一节 概 述
非营养素生物活性成分(non-nutrient bioaction substances)
生物活性的食物成分(bioactive food components)
来自植物性食物:黄酮类化合物、酚酸、有 机硫化物、萜类化合物和类胡萝卜素等。
【生物学功能】
作为呼吸链组分参与ATP合成 抗氧化作用 保护心血管作用 提高运动能力 免疫调节 抗炎作用
抗氧化作用
清除自由基:还原型CoQ 与维生素E协同
抑制脂质过氧化 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
保护心血管作用
促进缺血心肌的氧化磷酸化,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及功能,降 低缺血再灌注损伤
黄酮母核结构
黄酮类化合物分类(按结构分)
黄酮和黄酮醇类:槲皮素 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甘草素 黄烷醇类: 儿茶素 异黄酮和二氢异黄酮类:大豆苷 双黄酮类:银杏黄酮 花色素类:葡萄皮红 查尔酮类:异甘草素
其他:黄烷类等
食物来源 主要有绿茶、各种有色水果及蔬菜、大豆、
巧克力、药食两用植物等。
预防骨质疏松
能提高骨密度,预防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 对绝经后女性骨骼的影响较为显著。
作用机制:与骨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结合,抑制破骨 细胞的骨吸收作用。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其他作用
抗炎:降低体内C-反应蛋白水平 降低脂质过氧化物 雌激素效应 降低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的吸收
精选课件
24
第四节 皂苷类化合物 【结构】
由皂苷元和糖、糖醛酸或其他有机酸组成
组成皂苷的糖有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阿 拉伯糖、木糖及其他戊糖类
精选课件
25
【分类】
根据皂苷元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精选课件
13
抗肿瘤作用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摄食深绿色蔬菜水果降 低癌症发生率与其所含类胡萝卜素密切相关 。
研究较多的有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
可能机制:
✓ 抗氧化 ✓ 抑制致癌物形成 ✓ 调节药物代谢酶 ✓ 增强免疫功能
✓ 调控细胞信号传导 ✓ 抑制癌细胞增殖 ✓ 诱导细胞分化及凋亡 ✓ 诱导细胞间隙通讯
排泄
尿道和胆道排泄,主要是以代谢物的形式
精选课件
8
第二节 类胡萝卜素
【结构】
异戊二烯基本单位 共轭双键
多烯链 脂溶性色素
【分类】
胡萝卜素类 (carotene) :不含氧原子 叶黄素类 (xanthophyll):含氧原子
α-胡萝卜素、β- 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素、
5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活性
抗癌 抗氧化 免疫调节 抗微生物 降胆固醇 其他(调节血压、血糖、血小板和血凝,以及抑制炎症等 )
精选课件
6
精选课件
7
植物化学物的吸收、代谢与排泄
吸收
一般吸收率比较低 主动吸收或被动吸收 肠道代谢物的吸收
代谢
Ⅰ相代谢(如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催化的羟基化和去甲基化) Ⅱ相代谢(如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结合及甲基化反应等)

2、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new1111PPT课件

2、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new1111PPT课件
包括: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木糖 低聚半乳糖 低聚果糖 水苏糖 棉籽糖等
最新课件
5
低聚异麦芽糖单糖数在3-5不等,各葡萄糖分子之 间至少有一个是α−(1-6)糖苷键结合而成,包括 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异麦芽四糖及以上的各支 链低聚糖。
双歧杆菌增值因子或益生元(prebiotics)。
是众多功能性低聚糖中开发最早、产量最大、应用 最广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保健品、饮品、奶 制品、糖果和面食等。
功能性食品
FUNCTIONAL FOOD
粮油食品学院 李华
最新课件1ຫໍສະໝຸດ 第二章 生物活性成分最新课件
2
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称为生理活性 成分,即功能因子。富含这些成分的物质则称为功能
性食品基料。
第三代保健食品将是21世纪发展的重点,而功能因 子的构效、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是发展第三 代保健食品的关键。
31
透明质酸
糖胺聚糖的一种,由葡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形成的 多糖,不含硫酸基取代。又称玻尿酸、糖醛酸。
■ 润滑关节,调节血管壁的通透性,调节蛋白质, 水电解质扩散及运转,促进创伤愈合等。
尤为重要的是,透明质酸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是目
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物质,被称为理
想的天然保湿因子,例如:2%的纯透明质酸水溶
最新课件
36
生产方法:
① 天然活性肽的提取。细菌、真菌、动植物体内…… ② 化学合成法。液相、固相…… ③ 蛋白质水解。酸水解、碱水解…… ④ 酶法。 ⑤ 微生物发酵法。 ⑥ 基因重组法。DNA重组技术……
最新课件
37
1.矿物元素结合肽:酪蛋白磷酸肽(CPP)
最新课件
21
4. 无能量填充剂,减肥,降血脂

营养学_第二章_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营养学_第二章_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抗血栓作用

具溶血特性,一度被视为抗营养因子 可激活纤溶系统;抑制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化; 减少血栓素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
免疫调节作用

绞股蓝皂苷:升高白细胞数量、增强NK细胞活性; 大豆皂苷:使IL-2分泌增加、促进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提高B细胞转化增殖、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提高NK细 胞活性。
第六节 多酚类化合物
• 酚类衍生物的总称,主要指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
• 本节重点介绍黄酮类化合物
【结构】
以黄酮 (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 母核上常含有羟基、甲氧基、烃氧基、异戊氧基等取代 基 基本骨架由两个苯环(A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连接

黄酮母核结构
【分类】


【食物来源】

广泛存在于植物茎、叶和根中。

甾体皂苷:薯蓣科和百合科 三萜皂苷:豆科、石竹科、桔梗科、五加科
【摄入量】


平均每日膳食摄入约10mg。 食用豆类食物较多的可达200mg以上。
【生物学作用】

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
抗微生物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抗氧化作用 其他

植物固醇血症:过量吸收植物固醇,冠状动脉及主 动脉瓣疾病

生理浓度也可能致动脉粥样硬化?
抗癌作用

降低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的发病风险 可能机制:

阻滞细胞周期 影响细胞膜结构与功能 → 降低膜表面流动性、改变 酶活性


诱导细胞凋亡:激活神经鞘磷脂循环产生神经酰胺

可能机制:

阻止肿瘤细胞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黏附和侵袭力
第二章

2章-2 生物活性成分-氨基酸、肽、蛋白质

2章-2 生物活性成分-氨基酸、肽、蛋白质

二、半必需氨基

1. 牛磺酸-生理功能
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改善记忆; 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抑制白内障的发生发 展; 改善内分泌状态,增强人体免疫,抗疲劳; 保护心肌; 改善肝功能; 维持正常生殖功能。
牛磺酸的具体产品
研究发现,缺乏牛磺 酸会造成胆汁分泌不 足影响新陈代谢以及 视网膜、脑神经系统 功能异常等问题,因 此牛磺酸是对婴幼儿 脑力与视力发育有举 足轻重角色的营养物 质。
生物活性成分
李雪 lix@gdyzy.
第二节 氨基酸、肽和蛋白 质
蛋白质、肽和氨基酸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基础,一个70kg健康男 性的体内大约含12kg蛋白质,人体内的蛋白质始 终处于不断分解和合成的动态平衡中,从而达到
组织蛋白更新和修复的目的。一般来说,成人体
内每天约有3%的蛋白质被更新。 蛋白质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如酶的催化作 用、激素的生理调节作用、血红蛋白运载氧气和 二氧化碳、机体的免疫作用。
精氨酸的具体产品
精氨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具体产品
3. 谷氨酰胺的生理功效与具体产品
维持肠道屏障的结 构及功能
养胃 护肝 提高免 疫力 醒酒
提高机体抗氧化 能力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改善机体代谢
3. L-谷氨酰胺的具体产品 运动员的营养补充剂
作业
什么叫半必需氨基酸?阐述牛磺酸的保健 功能。
乳糖在人体中不能直 接吸收,需要在乳糖 酶的作用下分解才能 被吸收,缺少乳糖分 解酶的人群在摄入乳 糖后,未被消化的乳 糖直接进入大肠,刺 激大肠蠕动加快,造 成腹鸣、腹泻等症状 称乳糖不耐受症。食 用酸奶、低乳糖奶可 以减缓乳糖不耐受症。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二章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思维导图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二章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思维导图

第⼆章⻝物中的⽣物活性成分概述⾮营养素⽣物活性成分植物性⻝物动物性⻝物植物化学物分类植物化学物的⽣物活性1、抑制肿瘤;2、抗氧化;3、免疫调节;4、抑制微⽣物;5、降胆固醇;6、其他植物化学物的吸收、代谢与排泄吸收吸收率较低,但肠道代谢产物常可⼤量吸收代谢受消化道微环境影响过程:活性基团的改变、化合物部分或完全解体、化合物与其他分⼦结合等排泄形式:肠道代谢物类胡萝⼘素⼴泛存在于微⽣物、植物、动物及⼈体内的⼀类⻩⾊、橙⾊或红⾊的脂溶性⾊素结构与分类结构e g:胡萝⼘素类、叶⻩素类活性e g:可分解形成维⽣素A、不具有维⽣素A原的活性⽣物学作⽤1、抗氧化;2、抑制肿瘤;3、增强免疫;4、保护视觉多酚类化合物是所有酚类衍⽣物的总尘,主要指酚酸和⻩酮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e g:⻩酮和⻩酮醇类、⼆氢⻩酮和⼆氢⻩酮醇类等⻩酮类化合物⽣物学作⽤1、抗氧化;2、抑制肿瘤;3、保护⼼⾎管;4、抑制炎症;5、抑制微⽣物;6、其他皂苷类化合物皂苷⼴泛存在于植物茎、叶和根中的化合物结构和分类甾体皂苷、三萜皂苷⽣物学作⽤1、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2、抑制微⽣物;3、抑制肿瘤;4、抗⾎栓;5、免疫调节;6、抗氧化;7、其他有机硫化物⼗字花科蔬菜中的异硫氰酸盐类化合物结构与分类芥⼦油苷、异硫氰酸盐⻝物来源⼴泛存在于⼗字花科蔬菜中摄⼊量⼈体每⽇总膳⻝中摄⼊约10~50mg⽣物学作⽤1、对肿瘤的预防和抑制;2、对氧化应激的双向调节;3、抗菌;4、其他百合科蔬菜中的烯丙基硫化物结构与分类⽣物学作⽤1、抗微⽣物;2、抗氧化;3、调节脂代谢;4、抗⾎栓;5、调节免疫;6、抗癌;7、其他其他⽣物活性成分植物固醇结构环戊烷全氢菲主要⻣架、植物性甾体化合物、⽐胆固醇多⼀个侧链分类⻉塔-⾕固醇、⾖固醇、菜油固醇、相应的烷醇来源各种植物油、坚果、种⼦、⾖类摄⼊量每⽇150~400mg⽣物学作⽤1、降低胆固醇;2、抗癌;3、调节免疫;4、其他蛋⽩酶抑制剂结构与分类分类蛋⽩质和天然⼩分⼦类蛋⽩酶抑制剂⻝物来源蛋⽩类蛋⽩酶抑制剂⼴泛存在于植物中,⾖类、⾕类含量丰富多酚类在绿茶、果蔬、⼤⾖、药⻝两⽤植物等含量丰富摄⼊量胰蛋⽩酶抑制剂每⽇约摄⼊300mg⻩酮类化合物每⽇约摄⼊20~70mg作⽤机制1、抑制蛋⽩酶活性;2、下调蛋⽩酶基因表达⽔平;3、蛋⽩类蛋⽩酶抑制剂;4、天然⼩分⼦类蛋⽩酶抑制剂⽣物学作⽤1、抗病⾍害侵袭;2、免疫调节与抗炎;3、抗氧化;4、抗癌;5、保护⼼⾎管单萜类结构与分类结构萜类化合物分类1、⽆环;2、单环;3、双环;4、环烯醚萜⻝物来源萜类化合物⼴泛存在于植物中,尤以针叶树中含量丰富,是树脂及松节油的主要成分摄⼊量单萜类化合物每⽇摄⼊量约为150mg⽣物学作⽤1、抑制肿瘤;2、抗菌、抗炎;3、抗氧化;4、对神经损伤的保护;5、镇痛;6、其他植物雌激素结构与分类源于植物,具有类似雌激素的结构和功能;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类雌激素或抗雌激素效应——双向调节作⽤主要属于多酚类化合物⻝物来源1、异⻩酮类;2、⽊酚素类;3、⾹⾖素类;4、芪类⽣物学作⽤1、预防⻣质疏松;2、改善围绝经期症状;3、抗氧化;4、保护⼼⾎管系统;5、抗肿瘤;6、对神经损伤的保护;7、植物雌激素的安全性植酸结构与分类结构含有六分⼦磷酸的肌醇酯⻝物来源⼴泛存在于植物体中,主要分布在种⼦胚层和⾕⽪⽣物学作⽤1、螯合作⽤;2、抗氧化;3、调节免疫;4、抗肿瘤其他动物性来源的⻝物活性成分辅酶Q结构与分类结构脂溶性醌类化合物⻝物来源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肾细胞,酵⺟、植物叶⽚、种⼦等⽣物学功能1、作为呼吸链组分参与ATP合成;2、抗氧化;3、保护⼼⾎管;4、提⾼运动能⼒;5、免疫调节;6、抗炎硫⾟酸结构与分类结构天然⼆硫化合物⻝物来源主要来源于⾁类和动物内脏,⽔果和蔬菜提供少量摄⼊量⼈体每天摄⼊量约50~600mg⽣物学作⽤1、抗氧化;2、抗炎;3、调节糖代谢,改善糖尿病并发症;4、对⼼⾎管的作⽤;5、对神经损伤的保护作⽤褪⿊素结构与分类结构⿊素细胞凝集素,主要由松果体产⽣的胺类激素⻝物来源⾃然界分布⼴泛,动物性⻝物是良好来源,植物性⻝物如⽟⽶、百合、苹果萝⼘等⽣物学作⽤1、调节时间⽣物学节律;2、抗氧化;3、调节免疫;4、调节能量代谢;5、延缓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DA 成人:总20-35g/d 不溶性纤维 70-75% 可溶性纤维25-30% 我国 成人:适宜摄入25g/d 中等30g/d 高能量35g/d 11
(六)膳食纤维的主要品种
1. 玉米膳食纤维 3. 小麦麸皮膳食纤维 5. 魔芋膳食纤维 2. 甜菜膳食纤维 4. 大豆膳食纤维
12
二、活性多糖
有毒代谢物
肝毒素:氨、胺 致癌物:亚硝胺、苯酚、甲苯 酚、次级胆汁酸等
便秘解决!
10
5.调节肠道菌群
膳食纤维是有益菌的食物 增加有益菌。。。
膳食 纤维 有益 菌
增加肠活动
便秘预防
致癌物质生成的抑制
有害菌
抑制有害菌的增加
益生菌能保护肠内环境、预防癌、抗老化、提高免疫力等, 特别是水溶性膳食纤维。
(五)膳食纤维的有效摄入量
胆汁 酸
胆固 醇
胆汁 酸
膳食 纤维
胆汁 酸
膳食 纤维
膳食纤维与胆汁酸相结合, 排出体外 胆汁酸的排出意味着 胆固醇的消耗 降低胆固醇! 9
4. 抑制有毒发酵物、润肠通便、预防结肠癌
便秘的预防!
膳食纤维在大肠内吸收水分后, 体积膨大,粪便变的柔软且体 积增大 刺激肠壁,肠活动增加 通肠速度增加,粪便顺利排出

18
3.真菌多糖的生理活性
A. 免疫调节功能
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 细胞等免疫细胞、刺激抗体产生。
双芝元片
B. 抗肿瘤
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奥雪虫草
C. 抗突变作用 D. 降血压、降血脂、降毒作用 F. 抗氧化
爱滋病毒(HIV)、单纯疱疹病毒(HSV-1,HSV-2)、 巨细胞病毒(CMV)、流感病毒等。
5
(三)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 1.高持水力 ① 自身体重的1.5-25倍 ② 水溶性膳食纤维>非水溶性膳食纤维 调节肠道功能,有利于增加粪便的含水量及体积,促进粪便 的排泄 2.吸附作用 吸附、螯合胆固醇、胆汁酸、肠道内有毒物质(内源性 毒素)、有毒化学药品(外源性毒素) 3.阳离子交换作用 羧基、羟基、氨基等侧链,产生类似弱酸性阳离子交 换树脂的作用,可与阳离子,尤其是有机阳离子进行交换。 6
虫草多糖
定义: 由甘露糖、虫草素、腺苷、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精、 葡萄糖、岩藻糖组成的多聚糖。
■ 虫草多糖为白色粉末,无异味,易溶于水,多糖的化学定 性试验呈阳性反应,多糖与蒽酮试剂反应为蓝绿色,与苯 酚−硫酸试剂反应为桔红色,与α −萘酚试剂反应为紫红色。 不溶于高浓度乙醇与有机溶剂。 ■ 活化巨噬细胞刺激抗体产生,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改善呼 吸系统,抑制肿瘤生长,并具有抗肿瘤、抗辐射、降血糖 和血浆脂蛋白,还能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扩张外周 血管,降 压,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
活性多糖(active polysaccharide):具有免疫调 节活性、抗肿瘤活性等特殊生理功能的 多糖。
1984年---荚膜多糖---疫苗 (一)真菌多糖
1. 定义: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来的,可以 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的一类活性多 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活性的特性。
(三)低聚糖的有效摄入量
每日:低聚果糖3g;低聚半乳糖2-2.5;大豆低聚糖2g; 低聚木糖0.7g
1. 异麦芽酮糖 (Isomaltulose)
白色结晶,无臭、味甜、甜度约为蔗糖的42%,甜味纯正, 与蔗糖基本相同,无不良后味,熔点122~124℃,耐酸,耐 热,不易水解,热稳定性比蔗糖低,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的 黏度亦比同等浓度的蔗糖略低。在肠道内可被酶解,由机体 吸收利用。对血糖值影响不大,不致龋齿。 25
三、功能性低聚糖
低聚糖:或寡糖,由3-9个单糖经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聚度合糖。 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被双歧杆菌所 利用。 (一)低聚糖的生理功效 1.促使双歧杆菌增殖 2.减少有毒发酵产物及有害细菌的产生、抑制病源菌和腹泻 3.防止便秘 4.增强免疫力、抗肿瘤 5.降低胆固醇 6.保护肝功能 7.合成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吸收。 8.低能量、不会引起龋齿 23

16
茯苓多糖 定义: 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免疫
增强活性,可用于抗病毒、抗肿瘤,减轻放、化疗副作 用,以及治疗慢性肝炎、延缓衰老等。
17
云芝多糖 定义:云芝子实体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免疫增强活性,
可明显增强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强 机体对放、化疗耐受性,并减少感染与出血,也是防 治慢性肝炎的良好药物 。 云芝多糖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是良好的免疫增强剂,具有 增强免疫细胞功能和识别能力,提高IgM的量等作用;云 芝多糖同时具有保肝护肝作用,可显著降低血清转氨酶, 对肝组织病变和肝坏死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第二章 生物活性成分(功效成分)化学和营 养学
本章学习的目的
掌握功能性食品七大生物活性成分(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功能性脂质;维生素和维生素类似物; 矿物元素;植物活性成分;益生菌)化学和营养学。
化学: 研究生物活性成分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分析和 应用。 营养学:研究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的营养保健规律及对各种慢 性病的预防改善作用。 1
2. 乳酮糖 (Lactulose) 乳酮糖则是由半乳糖与果糖以β -(1一4)糖苷键合组成 的。味甜,比乳糖甜,但不如蔗糖。乳酮糖在小肠内不被消化
吸收,到达大肠被双歧杆菌利用,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因
此乳酮糖被列为低热值甜味剂和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另外可 使人工哺喂的婴儿肠道菌群与母乳哺喂的婴儿肠道菌群相接
4. 无能量填充剂 本身体积较大,缚水后体积更大,肠道内起填充剂的 容积作用,易引起饱腹感。 5. 发酵作用 被大肠内微生物发酵降解,产生乙酸、丙酸、丁酸等 短链脂肪酸,降低大肠pH值,调节肠道菌群,诱导产生有 益菌,抑制有害菌。
7
(四)膳食纤维的生理功效
1. 低(无)能量,预防肥胖症 肥胖是这样发生的! 2. 调节血糖水平 膳食纤维使糖的 胰岛素将糖转化为能量,血糖值降低 吸收速度变缓 为抑制血糖值上升,机体产生大量胰 岛素。过剩的胰岛素将糖转化成脂肪 肥胖 饭后血糖值(血液中的葡萄糖含 量)上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近,因此在婴儿配方奶粉当中乳酮糖是一种必需添加剂。
26
3. 大豆低聚糖(Soybean Oligodaccharide)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所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总称呼,它是 a-半乳糖苷类,主要由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组成,其中功效 成分为水苏糖和棉籽糖。大豆低聚糖是一种低甜度、低热量的 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70%,其热量仅是蔗糖热能的1/2, 而且安全无毒。
(二)膳食纤维的化学组成 1. 纤维素 (C6H10O5)n
2. 半纤维素
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线 性多糖,细胞壁的主要结构 主要食品配料:微晶纤维素(MCC)、 羧甲基纤维素(CMC)
几种不同类型的单糖构成的异质多 聚体 ,主链为木糖、半乳糖或甘露 糖,支链上带有阿拉伯糖或半乳糖。 初生壁的主要结构
21
透明质酸
糖胺聚糖的一种,由葡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形成的 多糖,不含硫酸基取代。又称玻尿酸、糖醛酸。
■ 润滑关节,调节血管壁的通透性,调节蛋白质,水电解质 扩散及运转,促进创伤愈合等。尤为重要的是,透明质酸 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 的物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例如:2%的纯透明 质酸水溶液能牢固地保持98%水分。 22
第一节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定义:在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调解肠道菌群方面具有 生理功效的碳水化合物。 一、膳食纤维 (一)定义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碳 水化合物与木质素的总称。
膳食 纤维
* 粗纤维(Crude fiber,CF):植物经特定浓度的酸、碱、 醇或醚等溶剂处理后的剩余残渣。 分类:可溶性膳食纤维(SDF, soluble dietary fiber)不可 溶性膳食纤维(IDF,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2
葡萄糖
血糖值缓慢上升, 胰岛素也能缓慢分泌
抑制胰岛素的过剩产生, 抑制肥胖! 8
3. 降血脂 胆汁酸的循环!
胆汁酸(胆固醇的最终代谢产物) 随胆汁流入肠道,参加脂类消化,受 肠道细菌的作用,变成次级胆汁酸 95%次级胆汁酸被肠壁从新吸收,经 过静脉回到肝脏,经肝细胞处理变回 胆汁酸,与新合成的胆汁酸一起再次 循环
3
3. 果胶及果胶类物质
主链由半乳糖醛酸以α(1→4)
4. 木质素
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部分半 乳糖醛酸羧基被甲酯化,主链上还 有少量(1→2)鼠李糖。甲氧基 含量超过7%的为高甲氧基果胶; 低于7%的为低甲氧基果胶,低甲 氧基果胶凝胶时需要Ca2+。
天然果胶含有阿拉伯聚糖、半 乳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鼠李聚 糖等。溶于水形成凝胶,对维持膳 食纤维的结构有重要作用。
■ 来源:①从天然虫草子实体中提 取;②从人工培养虫草子实体中 提取;③从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和 发酵液中提取。
15
灵芝多糖 定义: 目前已分离到的有200多种,其中大部分为β –葡聚糖,
少数为α –葡聚糖,多糖链由三股单糖链构成,是一种 螺旋状立体构形物,其立体构形和DNA、RNA相似,螺旋 层之间主要以氢键固定,分子量从数百到数十万,除一 小部分小分子多糖外,大多不溶于高浓度酒精,在热水 中溶解,大多存在于灵芝细胞内壁。 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消除自由基, 抑制肿瘤、抗辐射,提高肝脏、骨髓、血液合成DNA、RNA、 蛋白质能力,延长寿命,灵芝多糖还具有刺激宿主非特异 性抗性、免疫特异反应以及抑制移植肿瘤生理活性的特性。
2. 种类:香菇多糖、灵芝多糖、云芝多糖、银耳多糖、虫草多糖、 茯苓多糖、金针菇多糖、木耳多糖等。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