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的逻辑(正式)共20页

合集下载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这几天,我就在看这本书。

它是制度经济学领域的名著,出版于1965年,作者奥尔森(Mancur Olson,1932-1998)是马里兰大学的教授,已经去世了。

它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人们什么会组成集团?
传统的看法是,因为人们有共同利益,所以组成集团后,便于采取行动维护共同利益。

但是奥尔森回答说,不是这样。

人们之所以会加入集团,是因为集团本质上提供了一种集体性的公共商品(public good),也就是说,如果不加入,就享受不到特殊利益。

比如,在西方某些企业只雇佣工会成员,所以只有加入工会,才能到该企业就业。

再比如,只有加入美国医疗协会,才能在美国行医。

因此,奥尔森说,本质上集团的存在是一种“搭便车”行为(free ride)。

只有当一个集团能够提供排他性的个人收益时,这个集团才能存在下去。

从这一点出发,可以得到两点推论。

(1)如果当一个集团为其成员提供的收益在下降,那么这个集团很可能就会走向衰弱。

(2)由于集团提供的是所有成员都可以享受的公共品,所以大集团的成员维护集团公共利益的动机会弱于小集团的成员,因为在大集团中,个人的贡献越大,他可以享受到的回报就越少。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

4.工会和经济自由 工会和经济自由
(1)工会中的强制
最初的工会都是小型的地方组织,即其产生于由相互独立的各个小 地方,甚至小工场。 后来才产生全国性的工会,但由于“搭便车”,所以出现了强制工 会成员制度、强制纠察线、提供非集团利益、保险等
(2)工会增长:理论和实践
工会发展到与雇主抗衡的地步,雇主们也联合一起展开了只雇佣非 工会成员的运动,但后来政府通过了《瓦格纳法》,(使工会更加合法 化)明确禁止在公司(私自)组织工会,禁止歧视工会成员,也同意了 只雇佣工会成员,工会稳步发展。 而实践中,工人一方面赞成强制入会制,支持工会措施,但是工会 的会议出席率却极低。 符合经济人建设的,即符合工人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4)小集团
成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提不提供?提供多少?——这就导 致成员数目多的集团效率一般要低于成员数目少的集团。当然也存在这 样的集团:通过一个或多个成员自发和理性的行动提供自己一定量的集 体物品。
简言之,集团越大,人员就越不可能去增进它的共同利益 简言之,集团越大,人员就越不可能去增进它的共同利益。
3.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 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
(1)小集团的凝聚力和有效性
小集团有很大的机会可以通过自发行动来解决集体问题。
(2)传统理论上的问题
意见一致可以引导集体行动,但这只能使对小集团而言,大集团即 使是意见完全一致,集团也不会通过成员自发的理性行动来实现集团目 标。
(3)社会激励和理性行为
社会激励的本质是对个人加以区别对待,不服从的个人受到排斥, 合作的人被邀请加入特权小集团。且社会激励只有在小集团中才显得重 要。
提出阶级是“有组织的人类利益集团”,“赤裸裸的贪婪是文明发 展至今的精神动力;财富,财富,仍然是财富;个人的财富而非社会的 财富,是其唯一和最终的目标”。 穆勒说:“漠不关心是社会主义理想破灭的一个主要迹象。”

集体行动的逻辑(正式)

集体行动的逻辑(正式)

内容简介
《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1993年获 得美国管理学会颁发的“最持久贡献著 作奖”,1995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 的“里昂·爱泼斯坦奖”。《集体行动 的逻辑》适合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 学等领域的各类研究人员使用。
理论前提: 理论前提:对经济人假设
奥尔森的前提假定是:人是理性的,因此不会 浪费金钱、时间和资源。如果人们不需要花费资源, 即可获得所需,那么他们就不会花费资源争取利益。 他认为集体利益是一种“公共物品”。这种物 品的消费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即集团 中任何一个成员对此类物品的消费都小会影响其他 成员的消费。
主要观点
本书主要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小集团可以 为共同的集体利益提供低于最有供给水平 的集体物品且提供这种物品所应分担的责 任存在“以小欺大”的现象;但是大集团 由于存在搭便车等问题很难为集体物品 (目标)采取一致的行动。但是如果在具 体的某类大集团中采取强制、选择性激励 就可能取得大集团的团结。
主要观点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曼瑟尔·奥尔森教授 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奠基者,无疑是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学术 贡献远远超越经济学范围,对政治学、社 会学、管理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都 产生重大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奥尔森最独特之处,在于他对研究集 体行动问题的执著。他一生专门研究这样 一个问题: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 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奥尔森看 到的是亚当·史密夫所推崇的「看不见的 手」的失灵。 奥尔森有三部代表作:《集体行动的 逻辑》(1965年),《国家的兴衰》(1982 年),以及他猝然逝世前刚完成的《权力与 繁荣》(2000年)。
作者把市场集团或排外集团分为以下三类在产业中独占整个市场的垄断性企业被称为纯粹垄断集团占据市场绝大多数份额的少量企业或企业集团被称为寡头垄断集团在市场自由竞争中彼此势均力敌因此无一家企业对其他企业有显著影响的情况下彼此相对独立的众多企业被称为原子式集团

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

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

自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来,现代经济学中兴盛、发展起来了一门新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

它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或者说是集体行动问题。

传统经济学之所以不研究这类问题是认为,诸如此类的决策和行动由于是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所以就超出了经济学有关行为的传统假定。

可现代经济学的拓展和进步恰恰证明了:非市场问题并不意味着不能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

相反,公共选择理论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牢牢扣住“经济人”这个最基本的行为假定,认为除了参与私人经济部门活动的人之外,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也受制于此,都有使自己行为最大化的倾向,无行为主体的所谓的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是不存在的。

理论前提:对理性人假设奥尔森的前提假定是:人是理性的,因此不会浪费金钱、时间和资源。

如果人们不需要花费资源,即可获得所需,那么他们就不会花费资源争取利益。

奥尔森认为,利益集团的实质在于最大限度地追逐特殊利益。

利益集团为其成员谋取利益的惟一途径,只能是在杜会的总利益中争取较大份额,而不顾社会的总的利益是增加还是减少。

第1章集团和组织理论第1章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理论的解释。

1.1组织的目的大多数组织的目的是增进其成员的利益,但这种利益是共同利益1.2公共物品和大集团奥尔森用了一个经济学中很简单的公共物品的提供的例子来指出传统理论的致命缺陷,在一个完全竞争产业中,所有企业显然对更高价格有共同的利益,但每一个企业都发现当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时,增加产出是有利可图的,结果导致所有企业都增加生产,价格下跌,每个企业的利润都减少了,怎样才能防止这一现象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外部干预,政府价格支持,关税,卡特尔协议和诸如此类的措施可以防止企业采取与它们利益相相悖的行为。

但是奥尔森此时又给人们拨了一盆冷水:正如某一生产者为提高其产品价格而限制产量是不合情理的一样,要他牺牲时间和金钱来资助其产业的游说集团获得政府帮助同样是不合情理的。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
在市场条件下,集团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具有排外性;在非市场条 件下,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的成员数量越大越好,因此这类组织之间是 相互欢迎的。
集团的排外性或相容性取决于它寻求的目标。
(பைடு நூலகம்)集团的分类
规模是决定对个体利益自发、理性的追求是否会导致有利于集团行 为的决定性因素。
驱使个体采取有利于集团的行动的办法是强制或采取独立的“选择 性”激励——奖惩结合。
他们也提出了集团利益最为重要,而个体利益则是第二位的。“没 有集团的利益就没有集团”,集团压力的结果是政府政策方向的一种并 且是仅有的一种决定因素。也是社会政策的决定因素,而且还是最公平 合理的决定因素。
(4)集团理论的逻辑
集团是决定因素,但是它忽略了个人是都只关心其自身福利,他们 就不会自愿做出任何牺牲来帮助其集团实现政治目标(公共或集体目 标)。因而务实的政治家常常强调“组织”的重要性和“制度”的力量。
---
本书的目录
1、导论 2、集团和组织理论 3、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 4、工会和经济自由 5、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 6、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 7、“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
---
1 导论
首先,给出了著名的压力集团的“集团理论” 的思想基础:集团会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以增进它 们共同目标或集团目标。
集体行动的逻辑
曼瑟尔·奥尔森 1965年著 2011年11月 E3-428
-
---
译者的话:
在严格坚持经济学关于人及其行为的假定条 件,经济人或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 取行动。
对于集体有大小之分,对于大集体而言,本 书命名为“集体行动的逻辑”,实则应该是“集 体行动的困境”。而小集体,则是一种例外。
而实践中,工人一方面赞成强制入会制,支持工会措施,但是工会 的会议出席率却极低。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

• 最后一章提出了一个与第1章概述的逻辑关系相一 致的新的压力集团理论。这一理论说明大的压力 集团组织的会员制度和力量并不是游说疏通活动 的结果,而是它们其他活动的副产品。 • 6.“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 • 1.大型压力集团的“副产品”理论 • 2.劳工游说疏通团体 • 3.脑力职业者游说疏能团体 • „„
• 《集体行动的逻辑》出版之前,社会科学家往往 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现 这个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
• 奥尔森发现,这个貌似合理的假设并不能很好地 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许多合乎集体利益 的集体行动并没有发生。相反地,个人自发的自 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产生极其有害 的结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容简介
• 第1章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理 论的解释。 • 1.集团和组织理论 • 1.组织的目的 • 2.公共物品和大集团 • 3.传统的集团理论 • 4.小集团 • 5.“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 • 6.集团的分类
• 第2章考察了对不同规模的集团进行分析的含义, 并得出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更有效率、更富有生 命力这一结论。 • 2.集团规模和集团 • 1.小集团的凝聚力和有效性 • 2.传统理念的问题 • 3.社会激励和理性行为
感受
• 《集体行动的逻辑》区分了小集团与大集团的行动逻辑,全书逻辑严密 并铺之以实例证明,成功地推翻了“具有共同利益的人们一定会自愿、 自动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采取集体行动”这样一个正统 群体理论延用多年的“公理”。作为“制度性公共理论的奠基之作”, 扩大了公共选择理论的领域。同时,奥尔森将经济学方法引入社会政治 现象的研究中,这种开创性思维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集体行动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过分强调个人,忽 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奥尔森模型中只有理性利己主义者,将经济理性 人假设应用于社会领域太过片面等。 • 最后想说的是,奥尔森教授并没有停止对集体行动的研究,他先分析个 人与群体的关系,而后研究群体与社会、国家这个更高层的关系。1982 年出版的《国家的兴衰》集中阐述了奥尔森的研究发现。此著作出版后 立刻受到广泛重视,在1983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克莱姆奖”, 并且先后以十几种语言翻译本介绍到许多国家。这种“学无止境”的科 研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重点]集体行动的逻辑2

[重点]集体行动的逻辑2

一. 整体感知《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分为六个单元:集团和组织理论、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工会和经济自由、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以及“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

首先,作者简要概述了经济学界的传统集团利益观念。

即,在一个组织内部,只要存在符合每个个体需要的、可感的利益,所有成员就会团结起来,为实现和增进共同利益而进行集体行动;并且,组织和集团不论规模大小,运作机制如何,其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利益的增加。

进而,作者先破后立,指出,在经济学话语背景下的理性个体具有意识的两重性,一方面,在进行私人交易时,个人利益至上;另一方面,面对国家和民族等抽象实体时,又充满自我牺牲精神。

故,面对性质和目标各异的集团,理性人既是因为主客观的利益需要加入其中,也不可能一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集体行动,即,共同利益不是产生集体行动的充分条件,集团规模与集团行为的差异性将影响集体产品的追求和集体利益的实现。

在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后,作者提出达成集体行动的两个条件:集体成员的“不对称性”和“选择性激励”。

前者,指由于集团内部成员受益的不平衡性,预期受益较高的成员对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贡献将更大;后者,指社会制裁和社会奖励,即“对个人加以区别对待:不服从的个人受到排斥,合作的个人被邀请参加特权小集团”。

而集团利益的实现同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集团越大,越不愿提供集体物品,越不愿增进共同利益;集团越小,凝聚力和执行力越强,越容易实现共同利益。

这实际上,是以个体主义研究方法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验证,建立崭新的集体行动理论为逻辑前提,构筑独创性的利益集团理论。

接着,作者分析,造成集体行动困境和集团利益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是“搭便车心理”。

“搭便车心理”,指面对集团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是产品、服务、收益、地位等),总有一定数量的集团成员认为,公共物品作为一种共同利益,客观存在,平均分配,具有高度的相容性和共谋性,即使为之付诸努力,也因个体力量过小而无法变其大局;即使不为之付诸努力,也可以坐等渔利坐享其成。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通过对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的阅读,在对其书主要内容的深入理解情况下,分析本书的闪光点并得出本书所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奥尔森;集体行动;书评尽管在奥尔森之前有许多学者对集体行动逻辑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更具有价值,他将经济学方法引入社会政治现象的研究中,提出了集体行动的逻辑,为正式研究集体行动提供了基础。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奥尔森认为实现了集团的共同利益就等于为集团所有成员提供了公共物品,任何成员都不能被排除在对集体利益的收益之外,由于理性的集团成员将尽可能地避免承担集体行动的成本,而试图分享由他人提供的集体收益,在每个集团成员都想成为搭便车者的情况下,集体行动的困境就会出现。

(一)集体行动逻辑的出发点: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一般将“理性”定义为“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的行动就是理性的”。

假设“个人理性”意味着“行为者是自己利益的理性寻求者”;那么“集体理性”则可以引伸为“集体是团体自身利益的理性寻求者”。

集体行动逻辑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存在强制或其它某些特殊手段促使个人为集团的共同利益行动,理性的、自利的个人将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由此可见,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存在冲突,个人理性并不是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二)集体行动逻辑的主要内容。

奥尔森认为,正是因为上面提到的两点,才导致了集体行动的困境。

具体来讲,在集团中,个人对整个集团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同时,即使他们不承担成本,他们也能够获得公共物品,所以,搭便车往往是每个理性人的选择。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自发的产生集体行动,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存在强制或者它某些特殊手段。

(三)集体行动逻辑的基本判断。

首先,集体行动的逻辑关注的首要问题不是人们如何成功地采取集体行动,而是“集体行动失败”,或者说“集体行动的困境”。

认为集体行动并不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很多情境下,“集体不行动”才是自然的结果。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

2 Part
经典内容
——细读
3、介绍公共物品和大集团:
• 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非付费者便不能被排除在对 此物品的消费之外;
“选择性激励”
• 大集团:往往是规模庞大的群体组织,如国家。 基于理性人和经济人的假设,作者首先阐释 了集团和组织理论。接下来作者介绍了公共 因此,这也侧面引出了 “搭便车”的行为机制。 物品和大集团 • 传统的集团理论:小集团和大集团都出于同样的理由 吸引成员;小集团和大集团只是规模有所不同,性质
• 集体行动逻辑的基本含义 • 个人理性(利益)和集体理性(利益)之间存在冲突,
个人理性并不是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 副标题——“公共物品与集团理论”——试图通过 引入公共物品的概念,达到批判集团理论的目的。
(小集团优于大集团的原因——凝聚力和有效性。)
• 为我们认识集体 行动的激励机制 提供了新思路; 。
实际干事的集团相当小
第三,在获得任何集体物品前需要跨越的
障碍就越大。
2 Part
经典内容
——细读
• 讲述了工会这一组织的形成历史 • 否定赛利格〃帕尔曼的观点“工会的 产生是因为工人对于职业稀缺感的悲
三、 工会和经济自由
第三章奥尔森在对工会的研究 中,通过区分集体与非集体的 利益,揭示了工会强制与政府 行为对经济自由的限制作用。
第四章:马克思的理论是“建立在理性、 功利主义的个人行为之上的”,因而是 自相矛盾的。
• 一方面认可马克思在经济动机上的理 论, • 一方面又质疑马克思对于工人参加阶 级斗争的解释。
进行个别激励来提高人们的个 人收益从而促使集体行动
2 Part
经典内容
——细读
五、 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 六、 “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

集体行动的逻辑及其困境

集体行动的逻辑及其困境

集体行动的逻辑及其困境集体行动的逻辑及其困境一、引言集体行动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形式。

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可以找到大量的集体行动的案例。

集体行动的背后,隐藏着一些独特的逻辑和困境。

本文旨在探讨集体行动的逻辑及其困境,以期加深对集体行动的理解,并对如何有效组织和参与集体行动提供一定的思考。

二、集体行动的逻辑1. 共同目标与共同利益集体行动的逻辑首先体现在它的核心要素——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上。

集体行动的参与者通常会追求一种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政治、经济、社会或文化上的,但都会有一定的共同性。

同时,集体行动也会带来一种共同的利益,即通过集体行动实现共同目标所带来的好处。

2. 动员与团结集体行动往往需要一个动员和团结的过程。

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个人,都需要发动、动员和团结参与者。

这就需要一些组织形式、领导者以及一系列有效的手段来推动集体行动的进行,比如通过宣传、组织会议、制定行动计划等方式来增强参与者的凝聚力和合作性。

3. 分工与合作集体行动需要根据各参与者的能力和特长来进行合理的分工。

不同的人才和资源在集体行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需要相互协作和合作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分工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降低风险和避免重复劳动,实现集体行动的最大化。

三、集体行动的困境虽然集体行动具有一定的逻辑,但在实践中也面临一系列的困境,这些困境往往会限制集体行动的效果和持续性。

1. 自私与自利集体行动的参与者通常都有一定的自私心理,他们会在行动中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这就可能导致行动的偏离,出现个体的私利与整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如何在集体行动中协调各方利益,使整体利益最大化,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2. 信息不对称与合作问题在集体行动中,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不同参与者对于整个行动的信息了解程度不同。

这就可能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在行动中不同参与者之间产生合作问题,比如缺乏必要的沟通、合作意识和信任,甚至出现信息的扭曲和误导,从而影响整个行动的效果。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公共治理理论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公共治理理论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公共治理理论一、本文概述《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公共治理理论》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集体行动的逻辑在公共治理理论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指个体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和决策过程,它是理解公共治理理论中的集体行动问题的关键。

本文首先介绍了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然后分析了集体行动在公共治理理论中的具体应用,包括集体行动的困境、集体行动的动力机制以及集体行动的协调与合作等方面。

本文总结了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公共治理理论的启示和贡献,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应用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集体行动的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共治理理论中的集体行动问题,为公共治理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二、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起源于曼瑟尔·奥尔森的经典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它深入剖析了为何个体理性在集体行动中可能导致非理性的结果。

奥尔森指出,在一个群体中,个体往往根据自身的利益来决定是否采取行动,即使这样的行动对整个群体是有益的。

然而,当每个个体都抱持这种“搭便车”的心态时,即使每个个体都明白集体行动的好处,也可能无人愿意首先采取行动,因为每个人都期待他人先行付出,自己则坐享其成。

这种“搭便车”的心态在公共治理领域尤为显著。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可能希望其他方首先行动,以观察其效果后再决定自己的策略。

这种等待和观望的态度可能导致公共政策的执行滞后,甚至失败。

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还强调了组织在促进集体行动中的重要性。

奥尔森认为,除非有一个能够强制或激励个体行动的组织或机制,否则集体行动往往难以实现。

这一观点在公共治理中同样适用,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治理结构,以促进公共政策的顺利实施,成为公共治理理论的重要议题。

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公共治理中集体行动困境的重要视角,也为构建有效的公共治理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公共治理实践中,应充分考虑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平衡,以及如何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设计来激发集体行动的动力。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国家兴衰探源

极权主义、动荡和战争使德国、日本和 法国的特殊利益集团锐减,而稳定与和 平却使英国的这类集团持续发展 。1971 年在英国存在的各种团体中有51%在 1939年以前就已成立,在法国此数为37 %,西德为24%,日本为19%。
压力集团的副产品理论

一些集团或阶级通过给国家施加影响来使国家 的行为能为本集团或阶级服务,这种集团就是 压力集团。
如果大集团的个人没有组织一种游说疏通团体 来获取集体利益的激励因素,那么有些大集团 已经组织起来如何解释? 通过向成员提供选择性激励来进行动员: 1、 强制性措施的权威和能力;2、提供某种非集 体性利益。
含义

7、当分利集团发展到足以取得成功的规 模时,它必然采取排他性的政策,并力 图使其成员限制在收入相近与贡献相近 的范围之内 。
国家兴衰探源


二战后日本和西德迅速崛起,收入甚至 超过战前,而在其他国家比较严重的 “滞胀”问题在日本和西德也不太严重。 而英国在二战后的增长速度是西方发达 国家中最低的。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有共同利益的人组成集团,传统的观点 认为一个集团会采取行动以维护自己集 团利益。 奥尔森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有理性的、 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 现他们共同的或者说集团的利益。
公共物品和大集团


对于集团来说,集团目标的实现是一种 公共产品,集团成员无论是否为集团目 标的实现作出贡献都可以分享。 集团成员的搭便车倾向是阻碍集团目标 实现的根本问题,这一点和诺思国家理 论的看法是相同的。
、纳税者、 失业者以及贫民不可能组成任何团体, 所以不能反对对自己不利的政策,所以 不存在这样的国家:其中所有具有共同 利益的人群都可能组成平等的集团并通 过全面协商而获得最优的结果。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

投票悖论
• 出现2/3的人认为A优于B;2/3的人认为B 优于C;2/3的人认为C优于A。少数服从多 数的原则失灵。有时还会出现人们有可大的有效性 • 大集团不会组织起来采取合作行动, 尽管作为一个集团他们有理由这么 做。然而小集团会采取这样的行动。
集体行动的逻辑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主要内容
• 基本概况 • 问题的引申 •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一、基本概况
• 自20世纪50年代末核0年代初以来,现代经济 学中发展起一门新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 主要研究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问题, 也就是集体行动问题。后来逐渐被运用到对 其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中去, 许多学者还用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计划经济 的形成、演变及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 经济学关于人及其行为的假设:人是理性的; 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
一、基本概况
• 客观存在的事实: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 着集体利益; • 两种不同的观点:1)由具有相同利益的个 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 种集团利益的倾向;2)如果个人活动可以 使整个集团状况得到改善,但付出成本的 个人却只能获得其行动收益的一个极小份 额,那么,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 益采取行动。
二、问题的引申
• • • • • • • • • 集团的大小对理性人的选择产生不同影响 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 集体利益的分析 “集体权利”的概念 制度悖论 理性的无知与集体行动逻辑 国家之兴衰或经济增长快慢的制度解释 投票悖论 相对较小的集团具有更大的有效性
集团的大小对理性人的选择产生不同影响 • 集团越大,分享收益的人越多,为实现集 体利益而进行活动和付出成本的个人所分 享的份额就越小(总收益等于总成本)。 但是,在小集团那里,实现集团总收益而 必须支付的总成本更小(总收益大于总成 本),在此情况下,小集团的每个成员发 现,一旦他为集体利益去行动,他从中获 得的收益超过了他为之而付出的成本。这 时,个人利益才会与集体利益相一致。

群体行动的心理逻辑

群体行动的心理逻辑

群体行动的心理逻辑一在某条大街上,突然出现一支游行队伍。

他们举着各种抗议或谴责政府的标语,迈着步伐,喊着口号,群情激奋。

前面就是全副武装的警察的警戒线。

这一幕在现代社会随处可见,现在也不时发生。

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街头政治,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无奈而激进的方式。

很有可能这一游行示威得到了宪法的承诺,游行队伍只是在行使他们的公民权利。

但游行示威无疑会对既存政治与社会秩序构成冲击,因此他们受到了作为国家暴力组织的警察的阻挠。

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以“维护秩序”来为自己的行动辩护的警察全力阻止游行队伍越过某一警戒线。

而似滚滚洪流向前奔涌的游行队伍注定要和警察发生冲突。

获得了正义这一信念支持的愤怒情感在游行队伍中的相互感染和相互强化使其似乎具有摧毁一切的力量。

现在让我们假定,警戒线被冲破后,因某种原因,无法控制局势的警察开枪了――开了一枪。

我们再假定,这并非警告性的朝天鸣枪,而是对着人群。

一个人被打死。

枪声似乎在说:“你们再往前冲,他就是下场!”枪声是一种死亡的信号,而游行队伍并不是来找死。

因此,枪声和有人倒地这一幕对于游行队伍来说,无论事先有无心理准备都是一个意外。

对死亡恐惧的强烈体验会使游行队伍的激情在一瞬间冷却,喧嚣会在一瞬间终止。

游行队伍至少会有两秒钟的惊愕。

他们会不知所措。

好了,本文不作价值判断,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作鸟曽散还是不畏惧警察的子弹往前冲?二首先我们当然要确认:这支游行队伍已构成一个心理群体。

或许当游行队伍刚出现在大街上时,它还只是某个同质性群体(比如某个组织、某个“亲戚团”)。

但后来可能有源源不断的人加入。

但不管这个群体是同质性群体还是异质性群体,或两者间而有之,可以肯定的是,当一个人跟着大伙一起喊口号的时候,他只是个“心理人”,而且是一个已被催眠的“心理人”。

在枪声响起之前,情绪、信念的相互强化使群体内部真正达到了“我透过你们的存在而存在,你们透过我的存在而存在”的境界。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

第一章
6.集团的分类

集团和组织理论
第三.集团成员的数量越大,组织成本就越高,这样在获 得任何集体物品前需要跨越的障碍就越大。
曼瑟尔·奥尔森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集团和组织理论 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 工会和经济自由 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 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 “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
第一章
本章的主要内容:


集团和组织理论
1.组织的目的
2.公共物品和大集团


3.传统的集团理论
第一章
4.小集团
集团和组织理论

某些小集团不用靠强制或任何集体物品以外的正面诱因就 会给自己提供集体物品。(原因是个人收益大于为获得共同收 益而付出的总成本) 即使在最小的集团里,集体物品的提供一般也不会达到 最优水平。就是说,集团成员不会以符合他们公共利益的水平 来提供集体物品。…原因是,根据集体物品的定义,一旦集团 中的任一个体为自己提供了集团物品,就不能把其他成员排除 在对这种集体物品的享用之外。(这样的结果是,成本承担者 和搭便车者提供集团物品的动力都会下降)。因此,集团越大, 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就会越低于最优数量。 集团越大,就越不可能去增进它的共同利益。
第一章
集团和组织理论
5.“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
根根据集团寻求的目标的性质的不同,可以把集团分为排 外集团和相容集团。前者追求排他性的利益,主要指涉市场中 的竞争性企业集团,它所追求的集体物品(更高的价格)带来 的收益在供给上是固定的,某个集团的收益会造成其他集团收 益的潜在损失;后者追求相容性的利益,主要指涉非市场集团, 它所追求的集体物品带来的收益在供给上是不固定的,某个集 团的壮大并不会减少其他集团的收益,反而可能使其他集团受 益。 一个集团的排外性或相容性取决于它寻求的目标,而不是 成员的任何特性,这点很重要,因为许多企业既在市场里通过 限制产量来提高价格,同时也在政治和社会系统中增进其共同 利益。

第四讲_集体行动的逻辑

第四讲_集体行动的逻辑
(社会地位和社会承认是个人的非集体物品, 社会激励能对个人区别对待,不合作的受到 排斥,贡献大的受尊重。)
众多的工人、消费者、白领工人、农场主等只 有在特定的条件下都会组织起来,而商业团体 组织起来是普遍规律。
小集团的利益通过有组织、积极的行动能胜过 大集团无组织、无保护的利益。
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5%的会员提供的经费占 活动经费的50%,不到1%的会员占有63%的 理事席位。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1965年在博士论文 的基础上修改出版。加尔布雷斯、帕森斯 曾经为书稿提出修改意见,哈耶克安排译 成德语。
奥尔森在政治学中的地位
《政治科学新手册》政治学引用排行榜:
最常被引用的作者:奥尔森与唐斯、西蒙、布热 津斯、巴里并列第八(布坎南、伊斯顿、拉斯威 尔、罗尔斯、沙特利等10人并列第10);在公共 行政与政策分支学科中排名第三。
但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理论与其个人理性的认识 是不一致的:如果组成阶级的个体采取理性的行为, 就不会产生争取阶级利益的行为。
很难相信非理性行为(革命)能为人类历史中的所 有社会变革提供动力。
对于资产阶级来说,政府为其阶级利益服务,用 不着采取什么行动;
一个工人不顾自己的生命去推翻资产阶级的政府 是不理性的,因为阶级中的每个人会发现如果自 己不采取行动,而由他人采取行动的话同样可以 获得自己的利益。
第四讲 《集体行动的逻辑》
程同顺 主讲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观点 三、小集团理论 四、选择性激励 五、阶级行动理论 六、对利益集团理论的批评
曼瑟尔.奥尔森:1932年生于北达科他,本 科就读于北达科他州立大学,1963年获哈 佛大学博士学位,从1969年起任教于马里 兰大学,1998年2月去世。
在市场中,一个产业中的企业在通过限制 产量提高产品价格时是一个排外的集团;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课堂汇报PPT课件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课堂汇报PPT课件
14
难题——为什么——大小集团

大 ……………




规模是决定对个人利益自发、理性的追求是否 会导致有利于集团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小集团比大集团能更好地增进其共同利益。
2020/4/10
15
难题——为什么——大小集团
1
❖即使在最小的集团
里,集体物品的提供 2
一般也不能达到最优 水平。
3
❖集团越大,搭便车
选择性激励——就是如果你不参加某一集体行动就一集体行动就不能得到或将失去的东西
31
难题——怎么办——选择性激励
2.大集团和小集团激励的差异——社会激励
社会激励
经济激励不是唯一的激励,人们有时候还希望去获 得声望、 尊敬、友谊以及其他社会和心理目标。当 不存在经济激励趋势个人为集团利益做贡献时,可 能有一种社会激励会驱使他这么做。
由于集团越大,任一个体,或集团中成员的任何 小子集能或得到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他们从集 体物品中获得的收益就远远不足以抵消他们提供 哪怕是很小数量的集体物品所支出的成本。
集团成员的数量越大,组织成本就越高,这样在 获得任何集体物品前需要跨越的障碍就越大。
2020/4/10
24
难题——为什么——搭便车
少数“剥 削”多数 (利益需求)
22
难题——为什么——大集团
集团越大,他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就会越低 于最优数量。
人数、规模、地位影响……
Pi=Ri—C
2020/4/10
23
难题——为什么——大集团
01
02
03
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 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有利于集团的行动 得到的报酬就越少,这样即使集团能够获 得一定量的集体物品,其数量也是远远低 于最优水平的。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曼瑟尔·奥尔森,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者,美国著名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对利益集团的研究有着突破性的贡献,对制度经济学的诸多方面如:私有财产、税收、公共物品、集体决议、合同权利等方面也有很大贡献。

1998年2月19日奥尔森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在他离开办公室的路上。

两个星期后,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讣告,以奥尔森的两部学术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国家的兴衰》———的思想为主线,介绍他的治学风格和研究历程。

对于《集体行动的逻辑》,《经济学家》杂志评价说:“这本书已经被看成是他对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

“如果他活着,完全有可能凭借其集体行动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奥尔森生活于美国20世纪中期,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现代经济学开始研究传统经济学所不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并尝试使用经济学的知识解释和研究各种市场问题及政治现象,这时现代经济学中发展起了一个新兴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

而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之一。

在那个时代,处于统治地位的政治理论认为组织是最初始的状态——集体中的个人采取的或者为了集团中的个人所采取的大多数行动都是通过组织实现的。

而奥尔森显然是一个反集团理论者,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激进的理论,认为有组织的联合行动背后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多人组成的集团所取得的利益可能会少于组成集团个人所取得利益的总和。

一、《集体行动的逻辑》全书结构全书共分为六章,奥尔森在前两章中阐述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在后四章通过列举现实中的例子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论证。

第1章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理论的解释;第2章考察了对不同规模的集团进行分析的含义,并得出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更有效率、更富有生命力这一结论;第3章考察了赞成工会的论点的含义,并得出以下结论:某一形式的强制性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第4章运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第5章按照本研究阐述的逻辑对许多政治学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对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第6章提出了一个与第1章概述的逻辑关系相一致的新的压力集团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如美国工会的强制入会,比如美国医 学会的选择性激励和非集体目标,等等。 小集团的集体物品责任分担的问题很像博 弈论中的智猪博弈,集团中的强者(占份 额大者)必须承担集体行动的成本(当然 其收益也要覆盖着一成本)。
奥尔森的这本《集体行动的逻辑》,是 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基础上的。传统的看 法认为“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 常总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的利益”,比如 马克思的阶级观、民主国家中的“罢工” 行为等。
我们大多数人都相当类似, 认识其中一个就等于认识了全部。 但曼瑟尔不同,他别具一格。这 使我们更加怀念他。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罗伯特·梭罗
内容简介
“我们必须坚持一种判别真伪的原 则,即对历史规律的任何解释必须适用 于两个以上的事件才算成立。”
“一种理论的说服力不取决于它能 够解释多少件事实,而在于它能说明差 别多大的不同类型的事实。”
内容简介
《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1993年获 得美国管理学会颁发的“最持久贡献著 作奖”,2019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 的“里昂·爱泼斯坦奖”。《集体行动 的逻辑》适合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 学等领域的各类研究人员使用。
理论前提:对经济人假设
奥尔森的前提假定是:人是理性的,因此不会 浪费金钱、时间和资源。如果人们不需要花费资源, 即可获得所需,那么他们就不会花费资源争取利益。
作者简介
曼瑟尔·奥尔森, (Mancur Lloyd Olson, Jr,)1932年 -2019年2月19日,美 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 家,对制度经济学的 诸多方面(私有财产, 税收,公共物品,集 体决议,合同权利等) 也有很大贡献。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曼瑟尔·奥尔森教授作 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奠基者,无疑是当 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学术贡 献远远超越经济学范围,对政治学、社会 学、管理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都产 生重大作用。
奥尔森最独特之处,在于他对研究集 体行动问题的执著。他一生专门研究这样 一个问题: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 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奥尔森看 到的是亚当·史密夫所推崇的「看不见的 手」的失灵。
奥尔森有三部代表作:《集体行动的 逻辑》(1965年),《国家的兴衰》(1982 年),以及他猝然逝世前刚完成的《权力与 繁荣》(2000年)。
5 排外集团与相容集团:根据集团寻求的目标 的性质的不同,可以把集团分为排外集团和相容 集团。前者追求排他性的利益,主要指涉市场中 的竞争性企业集团,它所追求的集体物品(更高 的价格)带来的收益在供给上是固定的,某个集 团的收益会造成其他集团收益的潜在损失;后者 追求相容性的利益,主要指涉非市场集团,它所 追求的集体物品带来的收益在供给上是不固定的, 某个集团的壮大并不会减少其他集团的收益,反 而可能使其他集团受益。
基本概念
8 特权集团、中介集团、潜在集团:“特 权”集团和“中间”集团是与市场集团的寡头卖 方垄断所对应的非市场集团类型:特权集团中的 每个成员或至少其中的某个人受到激励提供集体 物品,即使他得承担全部成本。在“中间集团” 中,没有一个成员获得的收益份额使他有动力单 独提供集体物品,但其成员数量并没有大到成员 间彼此注意不到其他人是否在帮助提供集体物品。 而潜在集团是原子式集团在非市场条件下的对应 物,由于某个成员的行为不会对其他人产生明显 的影响,因此其中的成员不会受到任何激励来为 获取集体物品而行动。
但是奥尔森教授从理性的“个体”展开研 究之后,认为在大规模群体的集体里,有 理性、追求自我利益的人不会自发地、主 动地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利益;在 缺乏“选择性激励”的情况下,大规模群 体不会建立游说组织去追求他们的共同目 标。当然,那些非理性的人,不点可以概括为小集团可以 为共同的集体利益提供低于最有供给水平 的集体物品且提供这种物品所应分担的责 任存在“以小欺大”的现象;但是大集团 由于存在搭便车等问题很难为集体物品 (目标)采取一致的行动。但是如果在具 体的某类大集团中采取强制、选择性激励 就可能取得大集团的团结。
主要观点
基本概念
3 大集团与小集团:奥尔森把集团粗略的分 为大集团和小集团两种。大集团,可被粗略定义 为由理性人组成的规模比较大的集团。小集团, 可被定义为理性人组成的规模比较小的集团。
4 压力集团或游说组织:本人比较倾向于沃 塞曼的定义,即一部分人组织起来为追求共同利 益而对政治过程施加压力的集团。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 理性人:理性人是指这样的人,他们在现有 的约束条件下,根据某个实践理性或者效用最大 化的标准,鉴于自己的信念和愿望,来选择可用 的最佳行动方案。经济人是理性人的典型代表。 但奥尔森认为,理性人并不简单等同于经济人, 理性人并不一定像经济人那样是完全自利的。 (奥尔森,2019:73)
2 集体物品或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在 本书中,集体物品是指由集团提供的服务于整个 集团中所有成员的物品(产品、服务或收益), 它具有高度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点,也即有 些成员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就可免费获得该物品。
基本概念
6 市场集团与非市场集团:在本书中,前者 与排外集团等同,后者与相容集团等同。
7 纯粹垄断集团、寡头垄断集团以及原子式 集团:作者把市场集团或排外集团分为以下三 类——在产业中独占整个市场的垄断性企业被称 为纯粹垄断集团,占据市场绝大多数份额的少量 企业或企业集团被称为寡头垄断集团,在市场自 由竞争中彼此势均力敌,因此无一家企业对其他 企业有显著影响的情况下彼此相对独立的众多企 业被称为原子式集团。
他认为集体利益是一种“公共物品”。这种物 品的消费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即集团 中任何一个成员对此类物品的消费都小会影响其他 成员的消费。
理论前提:对经济人假设
换句话说,即使一个大集团的所有个人 都是有理性的和寻求自我利益的,而且作 为一个集团,它们采取行动实现他们共同 的利益或目标都能获益,它们仍然不会自 愿地采取行动以实现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奥尔森认为,利益集团的实质在于最大限 度地追逐特殊利益。利益集团为其成员谋 取利益的惟一途径,只能是在杜会的总利 益中争取较大份额,而不顾社会的总的利 益是增加还是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