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鉴定标准
福建古树名木鉴定与评估标准
![福建古树名木鉴定与评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067c24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b.png)
福建古树名木鉴定与评估标准福建古树名木是指福建省境内具有一定年限并具有历史、文化、科学及艺术价值的树木。
对于福建古树名木的鉴定与评估,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流程。
福建古树名木的鉴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树木的年代和历史价值:古树名木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其年代的确定需要考虑树木的生长速度、树轮的形成以及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树木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树木的生长环境:树木的生长环境对其形态和生长情况有着重要影响。
评估古树名木时需要考虑树木所处的气候、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3. 树木的形态特征:树木的形态特征包括树高、胸径、冠幅、树皮、树枝、叶片等。
通过详细观察树木的形态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否具有古树名木的潜质。
4. 树木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古树名木往往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评估古树名木时需要考虑树木在文化和艺术领域中的价值,包括与历史事件、名人故事、传统风俗等的关联。
福建古树名木的评估标准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历史价值评估:根据树木的年代和历史地位,评估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包括是否具有历史事件的见证、是否与重要人物相关等。
2. 生长环境评估:根据树木所处的环境条件,评估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稳定性,包括是否是特定物种的代表、是否具有特殊的生长环境要求等。
3. 形态特征评估:根据树木的形态特征,评估其在景观设计和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包括是否具有独特的形态、是否适合作为雕刻或园林景观的对象等。
4. 文化和艺术价值评估:根据树木与当地文化和传统的关联,评估其在文化和艺术领域中的价值,包括是否具有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是否有艺术价值等。
福建古树名木的鉴定与评估需要通过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和专业知识的支持。
专家团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科学测试等方式,对古树名木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鉴定。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福建的古树名木资源,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
古树名木鉴定标准
![古树名木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2e396f0168884868662d681.png)
附件1古树名木鉴定标准(试行)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的术语和定义、古树现场鉴定、名木现场鉴定、古树名木现场鉴定的组织和实施以及鉴定结果的认定和发布。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不含城市规划区和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的鉴定工作。
一、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名木: 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胸径:指树木根颈以上离地面1.3米处的主干带皮直径。
分枝点低于1.3米的乔木,在靠近分支点处测量;藤本及灌木测量地径。
树高:指树木从地面上根颈到树梢之间的高度。
平均冠幅:指树冠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垂直投影平均宽度。
生长势:指树木生长发育的旺盛程度。
二、古树分级和名木范畴(一)古树分为3级,树龄500年以上的树木为一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的树木为二级古树,树龄在100~299年的树木为三级古树。
(二)名木不受树龄限制,不分级。
具有以下特征的树木属于名木的范畴:1.国家领袖人物亲植树木;2.外国元首或着名政治人物所植树木;3.国内外着名历史文化名人、知名科学家所植或咏题的树木;4.分布在历代皇家园林、庙宇、道观等场所,与着名历史文化名人或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并具有历史记载的树木;5.分布在风景名胜区,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内涵的标志性树木;6.分布在名人故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7.树木分类中作为模式标本来源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树木;8.其他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和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三、古树现场鉴定(一)树种鉴定观察鉴定对象营养器官(茎、叶)和繁殖器官(花、果)形态、解剖特征和生长特性,根据《中国树木志》的形态描述和检索表,鉴定出树木的科、属、种,并提供拉丁学名和中名。
(二)树龄鉴定根据树木健康状况、当地技术条件、设备条件和历史档案资料情况,在不影响树木生长的前提下,按以下先后顺序优先原则,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进行树龄鉴定:1.文献追踪法:查阅地方志、族谱、历史名人游记和其他历史文献资料,获得相关的书面证据,推测树木年龄。
古树名木鉴定标准(试行)
![古树名木鉴定标准(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c9becfaa8956bec0875e31e.png)
附件1古树名木鉴定标准(试行)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的术语和定义、古树现场鉴定、名木现场鉴定、古树名木现场鉴定的组织和实施以及鉴定结果的认定和发布。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不含城市规划区和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的鉴定工作。
一、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名木: 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胸径:指树木根颈以上离地面1.3米处的主干带皮直径。
分枝点低于1.3米的乔木,在靠近分支点处测量;藤本及灌木测量地径。
树高:指树木从地面上根颈到树梢之间的高度。
平均冠幅:指树冠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垂直投影平均宽度。
生长势:指树木生长发育的旺盛程度。
二、古树分级和名木范畴(一)古树分为3级,树龄500年以上的树木为一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的树木为二级古树,树龄在100~299年的树木为三级古树。
(二)名木不受树龄限制,不分级。
具有以下特征的树木属于名木的范畴:1.国家领袖人物亲植树木;2.外国元首或著名政治人物所植树木;3.国内外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知名科学家所植或咏题的树木;4.分布在历代皇家园林、庙宇、道观等场所,与著名历史文化名人或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并具有历史记载的树木;5.分布在风景名胜区,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内涵的标志性树木;6.分布在名人故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7.树木分类中作为模式标本来源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树木;8.其他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和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三、古树现场鉴定(一)树种鉴定观察鉴定对象营养器官(茎、叶)和繁殖器官(花、果)形态、解剖特征和生长特性,根据《中国树木志》的形态描述和检索表,鉴定出树木的科、属、种,并提供拉丁学名和中名。
(二)树龄鉴定根据树木健康状况、当地技术条件、设备条件和历史档案资料情况,在不影响树木生长的前提下,按以下先后顺序优先原则,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进行树龄鉴定:1.文献追踪法:查阅地方志、族谱、历史名人游记和其他历史文献资料,获得相关的书面证据,推测树木年龄。
古树名木1
![古树名木1](https://img.taocdn.com/s3/m/ff4373f0700abb68a982fb4b.png)
古树名木的意义和管护古树名木,据我国有关部门规定,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古树名木的分级: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
一级古树目前,不少地方规定,柏树类、白皮松、七叶树,胸径(距地面1.2米)在60厘米以上,油松胸径在70厘米以上,银杏、国槐、楸树、榆树等胸径在100厘米以上的古树,且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定为一级古树。
二级古树国家二级古树树龄300--499年柏树类、白皮松、七叶树胸径在30厘米以上,油松胸径在40厘米以上的,银杏、楸树、榆树等胸径在50厘米以上的,树龄在300--499年的,定为二级古树。
三级古树树龄在100--299年。
名贵树木稀有名贵树木则是指樱花、大叶黄杨、椴、腊梅、玉兰、柘树、木香、乌桕等树种。
树龄20年以上的,各类常绿树及银杏、水杉、银杉等胸径在25厘米以上的,外国朋友赠送的礼品树、友谊树,有纪念意义和具有科研价值的树木,不限规格一律保护。
其中各国家元首亲自种植的定为一级保护,其它定为二级保护。
当然,不同的国家对古树树龄的规定差异较大。
在西欧、北美一些国家,树龄在50年以上的就定为古树,100年以上的古树就视为国宝了。
一般养护1、保护树皮。
严禁在树体上钉钉、缠绕铁丝、绳索、悬挂杂物或作为施工支撑点和固定物,严禁刻划树皮和攀折树枝,发现伤疤和树洞要及时修补。
对腐烂部位应按外科方法进行处理。
2、围栏。
一级古树名木及生长在公园绿地或人流密度较大、易受毁坏的二、三级古树名木设置围栏保护。
围栏与树干距离不小于1.5米,特殊立地条件无法达到1.5米的,以人摸不到树干为最低要求。
围栏内种植一些地被植物,以保持土壤湿润、透气。
3、每年应对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作调查,并做好记录,发现生长异常需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并采集标本存档。
4、根据不同树种对水分的不同要求进行浇水或排水。
高温干旱季节,根据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确系根系缺水的情况时浇透水或进行叶面喷淋。
古树名木分级
![古树名木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5deb3ff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3.png)
古树名木分级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较长、形态美观、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树木。
在我国,古树名木被广泛认为是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古树名木,我国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
国家级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超过300年,或者树高超过20米,或者树冠直径超过15米,或者树干周长超过5米的树木。
这些古树名木通常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国家级重点保护对象。
例如,位于湖南省的岳阳楼大槐树就是一棵国家级古树名木,它的树龄已经超过1000年,是中国最古老的大槐树之一。
省级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超过200年,或者树高超过15米,或者树冠直径超过10米,或者树干周长超过4米的树木。
这些古树名木通常具有重要的地方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省级重点保护对象。
例如,位于江苏省的盐城市大丰区的“千年古樟”就是一棵省级古树名木,它的树龄已经超过1200年,是中国最古老的樟树之一。
市级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超过100年,或者树高超过10米,或者树冠直径超过8米,或者树干周长超过3米的树木。
这些古树名木通常具有重要的地方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市级重点保护对象。
例如,位于北京市的颐和园内的“万寿松”就是一棵市级古树名木,它的树龄已经超过500年,是颐和园内最古老的松树之一。
县级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超过50年,或者树高超过8米,或者树冠直径超过6米,或者树干周长超过2米的树木。
这些古树名木通常具有重要的地方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县级重点保护对象。
例如,位于浙江省的桐乡市的“千年古梅”就是一棵县级古树名木,它的树龄已经超过1000年,是中国最古老的梅树之一。
乡级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超过30年,或者树高超过5米,或者树冠直径超过4米,或者树干周长超过1.5米的树木。
这些古树名木通常具有重要的地方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乡级重点保护对象。
例如,位于江苏省的如皋市的“千年古槐”就是一棵乡级古树名木,它的树龄已经超过1000年,是中国最古老的槐树之一。
古树名木分级
![古树名木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0b18157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9.png)
古树名木分级
古树名木可以根据其年龄、形态、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进行分级。
1.国家一级古树名木:指年龄在300年以上、干径2米以上、高度超
过15米的树木,或具有稀有珍贵的生态、科学、文化价值的树木。
2.市、县级一级古树名木:指年龄在200年以上、干径1.5米以上、
高度10米以上或因其独特的形态、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具有重要的
研究、科普、教育、观赏价值的树木。
3.二级古树名木:指年龄在100年以上、干径1米以上、高度8米以
上或因其独特的形态、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具有研究、科普、教育、
观赏价值的树木。
4.三级古树名木:指年龄在50年以上、干径0.8米以上、高度6米
以上或因其独特的形态、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具有观赏、教育、科普
等价值的树木。
5.名木:指年龄在30年以上、干径0.5米以上、高度4米以上或因
其独特的形态、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具有观赏、教育、科普等价值的
树木。
古树名木挂牌标准
![古树名木挂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ae663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4.png)
古树名木挂牌标准古树名木挂牌标准古树名木是指那些年代久远,树龄较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或者艺术价值的树木。
这些古老的树木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自然界的瑰宝。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资源,我们需要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
那么,古树名木挂牌标准是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古树名木的挂牌标准应该包括树木的年龄、树种、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
年龄是评定一棵树木是否为古树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树龄超过100年的树木可以被认定为古树。
而树种则是指树木所属的植物种类,不同种类的树木在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方面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鉴定。
地理位置是指古树名木所处的具体位置,包括经纬度、地理坐标等信息,这样可以方便人们进行实地考察和保护工作。
其次,古树名木挂牌标准还应该包括树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古树名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因此,在挂牌标准中,需要对古树名木所具有的历史事件、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以便更好地展示其价值和意义。
另外,古树名木挂牌标准还应该包括对树木的科学价值评估。
科学价值是指树木在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等科学领域中所具有的研究价值。
例如,一些稀有的植物物种、特殊的生长环境等都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估和描述。
最后,古树名木挂牌标准还应该包括对树木的艺术价值评估。
艺术价值是指树木在美学、艺术等领域中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一些形态奇特、姿态优美的树木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因此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估和描述。
综上所述,古树名木挂牌标准应该包括年龄、树种、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历史和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描述,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树名木资源,让它们得到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
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建设。
古树名木的特征
![古树名木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b7c391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e.png)
古树名木的特征
1.树龄:古树名木的树龄通常超过100年,甚至可达千年以上。
2. 树高:古树名木的树高通常比较高,可以达到十米以上。
3. 树干直径:古树名木的树干直径比较粗,通常超过一米。
4. 树形结构:古树名木的树形结构多样,有的呈拱形,有的呈伞形,还有的呈圆形等等,非常美观。
5. 树皮纹理:古树名木的树皮纹理独特,有的呈现出龟裂状纹理,有的则呈现出鳞片状纹理,非常有韵味。
6. 叶形:古树名木的叶形也非常多样,有的呈心形,有的呈长条形,还有的呈掌状等等。
7. 花果:古树名木的花果也非常美丽,有的花色斑斓,有的果实丰硕,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 1 -。
古树认定标准
![古树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e0d18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d.png)
古树认定标准
古树的认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龄:这是认定古树的最主要标准。
一般来说,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就可以被认定为古树。
但是,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例如在一些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可能要求树龄在二三百年以上才能被认定为古树。
2、树木种类:不同的树木种类生长速度不同,因此,树龄的标准也可能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一些生长较慢的树木种类,如柏树、樟树等,可能需要更长的树龄才能被认定为古树。
3、树木健康状况:虽然古树的标准是树龄,但是树木的健康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如果一棵树虽然年龄满足古树的标准,但是健康状况不良,如病虫害严重、生长衰弱等,也可能不被认定为古树。
4、树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一些特殊的树木,如历史上著名的地标性树木,或者有特殊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树木,即使树龄不够,也可以被认定为古树。
5、树木的生物学特性:一些特殊的树木,如生长速度极慢的树木,或者能在恶劣环境中生长的树木,即使树龄不够,也可以被认定为古树。
总的来说,古树的认定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树木和情况来决定。
古树名木鉴定标准
![古树名木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7b0145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c.png)
古树名木鉴定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的术语和定义、古树现场鉴定、名木现场鉴定、古树名木现场鉴定的组织和实施以及鉴定结果的认定和发布。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不含城市规划区和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的鉴定工作。
一、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名木: 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胸径:指树木根颈以上离地面1.3m处的主干带皮直径;分枝点低于1.3m的乔木,在靠近分支点处测量;藤本及灌木测量地径。
树高:指树木从地面上根颈到树梢之间的高度。
平均冠幅:指树冠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垂直投影平均宽度。
生长势:指树木生长发育的旺盛程度。
二、古树分级和名木范畴(一)古树分为三级,树龄500年以上的树木为一级古树,树龄在300 -499年的树木为二级古树,树龄在100 -299年的树木为三级古树。
(二)名木不受树龄限制,不分级。
具有以下特征的树木属于名木的范畴:1.国家领袖人物亲植树木;2.外国元首或著名政治人物所植树木;3.国内外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知名科学家所植或咏题的树木;4.分布在历代皇家园林、庙宇、道观等场所,与著名历史文化名人或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并具有历史记载的树木;5.分布在风景名胜区,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内涵的标志性树木;6.分布在名人故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7.树木分类中作为模式标本来源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树木;8.其它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和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三、古树现场鉴定(一)树种鉴定观察鉴定对象营养器官(茎、叶)和繁殖器官(花、果)形态、解剖特征和生长特性,根据《中国树木志》的形态描述和检索表,鉴定出树木的科、属、种,并提供拉丁学名和中名。
(二)树龄鉴定根据树木健康状况、当地技术条件、设备条件和历史档案资料情况,在不影响树木生长的前提下,按以下先后顺序优先原则,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进行树龄鉴定:1.文献追踪法:查阅地方志、族谱、历史名人游记和其它历史文献资料,获得相关的书面证据,推测树木年龄。
古树名木评价标准
![古树名木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2b5a43beefdc8d376ee329a.png)
DB11/T 478—2007
6 生长环境分级
6.1 生长环境良好 6.1.1 古树名木树冠投影及外延 3m 范围内的地上地下无任何永久或临时性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道 路、管网等市政设施,无动用明火、排放废水废气或堆放、倾倒杂物、有毒有害物品等。 6.1.2 根系土壤无污染。 6.1.3 根系土壤容重在 1.4g/cm3 以下。 6.1.4 根系土壤自然含水率在 14%-19%之间。 6.1.5 根系土壤有机质含量 1.5%以上。 6.1.6 山坡古树地面无水土流失和根系裸露现象。 6.2 生长环境差 6.2.1 古树名木树冠投影及外延 3m 范围内的地上地下有永久或临时性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道路、管 网等市政设施,或有动用明火、排放废水废气或堆放、倾倒杂物、有毒有害物品等。 6.2.2 根系土壤有污染。 6.2.3 根系土壤容重在 1.4g/cm3 以上。 6.2.4 根系土壤自然含水率 14%以下或 20%以上。 6.2.5 根系土壤有机质含量 1.5%以下。 6.2.6 山坡古树地面水土流失,部分根系裸露。
a) 落叶类苗木依据 DB11/T 211 中主要规格质量标准,首先确定苗木的主要胸径规格,再参照北 京市建设工程材料预算价格(苗木)中该胸径苗木的预算价格直接计算确定。
b) 常绿类苗木依据 DB11/T 211 中主要规格质量标准,首先确定苗木的主要树高规格,再参照北 京市建设工程材料预算价格(苗木)中该树高苗木的预算价格,按照表 1 中测定的平均胸径计算 确定。
树龄在 300 年(含 300 年)以上的树木。 4.1.2 二级古树
树龄在 100 年(含 100 年)以上 300 年以下的树木。 4.2 名木确认 4.2.1 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知名人士和团体栽植或题咏过的树木。 4.2.2 北京地区珍贵、稀有的树木。
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标准
![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33c4f7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b.png)
是指树龄五十年以上不满一百年的树木。
备注:表中所称"以上"均包含本数.
4
分布在历代皇家园林、庙宇、道观等场所,与者名历史文化名人或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并具有历史记载的树木
5
分布在风景名胜区,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内涵的标志性树木
6
分布在名人故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7
树木分类中作为模式标本来源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树木
8
其它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和科学价值和具有重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
古树分级标准
级别
标准
一级
树龄三百年以上
二级
树龄在一百年以上二百年以卜
名木
是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名木范畴
1
国家领袖人物亲植树木
2
外国元首或著名政治人物所植树木
3
国内外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知名科学家所植或咏题的树木
古树名木鉴定与评估标准-福建省
![古树名木鉴定与评估标准-福建省](https://img.taocdn.com/s3/m/50e35e9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8.png)
古树名木鉴定与评估标准(征求意见稿)1 总则1.1为了科学鉴定与评估古树名木,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的管理与保护,特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行政区域内的古树名木。
1.3 古树名木的鉴定与评估除应符合本标准,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4 本标准的实施由古树名木主管部门指定机构执行。
2 术语和符号2.1 古树 Ancient Trees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含100年)的树木。
2.2 名木 Famous Trees指国内外珍贵、稀有的树木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2.3 生长势 Growth Potential树木生长的强弱状况,表现在枝干有无破损、枯梢的情况、叶色、病虫害等。
2.4 树冠 Crown树木上部承载主枝系统和树叶的部分。
2.5 树冠投影 Crown Projection树冠所覆盖的地面面积,即树冠外沿的垂直投影面。
2.6 胸径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树木的胸高直径,即根茎部位(或地表)上方1.3m处的树干直径。
2.7 地径 Diameter at Butt End树木根茎部位(一般指土迹线上5cm处)的直径。
2.8 土壤容重 Bulk Density of Soil单位体积的土壤(包括孔隙度在内)烘干后的重量,单位g/cm3。
2.9 土壤pH值 pH Value of Soil指土壤酸碱度。
2.10 C14法 Radiocarbon Method根据碳-14(14C)的β-衰变产生的自然衰减建立的计时方法,又称放射性碳法。
按下列公式计算:A=Tln No/NA式中:A——标本年龄;Τ—— C14平均寿命;NA——标本现有放射性;No——标本原始放射性。
2.11 年轮法 Method of Dendrochronology根据树木年轮确定树龄的方法,又称树木年轮断代法、树轮纪年法。
一般通过确定树木根颈部位年轮的数目来测算树龄。
古树名木普查与鉴定技术规范(试行,办生字〔2024〕211 号印发)
![古树名木普查与鉴定技术规范(试行,办生字〔2024〕211 号印发)](https://img.taocdn.com/s3/m/bb62619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3.png)
古树名木普查与鉴定技术规范(试行)(办生字〔2024〕211 号文件印发)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古树名木普查与鉴定的术语和定义、普查要求与内容、普查前期准备、每木调查、古树群调查、名木鉴定、内业整理、数据录入、核查与上报、资料存档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古树名木普查与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296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LY/T 2737 古树名木鉴定规范LY/T 2738 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古树ancient tree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3.2名木notable tree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3.3古树群ancient tree group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生长、形成特定生境的古树群体。
在操作过程中,古树个体数量达20株,且密度不小于20株/hm2,可认定为古树群。
3.4胸围breast-height girth树木在距离地面1.3m处的周长。
3.5胸径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树木在距离地面1.3m处的直径。
3.6地围ground girth树木在距离地面0.3m处的周长。
3.7地径basal diameter树木在距离地面0.3m处的直径。
3.8树高tree height树木全高。
树木从根颈到树顶梢之间的高度。
3.9平均冠幅average crown width树冠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垂直投影平均宽度。
3.10生长势growth potential树木生长发育的旺盛程度和潜在能力。
4 普查要求与内容4.1 普查要求古树名木普查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数据真实可靠。
普查数据应真实、可靠、准确。
古树名木评价标准
![古树名木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aa995e8960590c69ec376dc.png)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古树 指树龄在 100 年以上的树木。 3.2 名木 指珍贵、稀有的树木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 3.3 生长势 树木生长的强弱状况,表现在新梢的粗度和长度、树冠整齐度、叶片色泽、分枝的繁茂程度等。 3.4 新梢年生长量 指在一个生长季内树木抽生的枝梢生长的长度。 3.5 树冠 树木上部承载主枝系统和树叶的部分。 3.6 树冠投影 树冠所覆盖的地面面积,按树冠最外周圆的垂直投影而定其周界。 3.7 胸径 树木根颈以上离地面 1.3 米处的主干带皮直径。 3.8 地径 树木根颈部位的直径,常指土迹处树木的带皮直径。 3.9 土壤容重
ICS 65.020 B 65 备案号:20906-2007
北京
市
地
DB
方标准
DB11/T 478—2007
古树名木评价标准
Code for evaluation of ancient & famous woody plants
2007-06-01 发布
2007-09-01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1
DB11/T 478—2007
单位体积的土壤(包括孔隙度在内)烘干后的重量,单位 g/cm3。 3.10
土壤自然含水率 指土壤水分含量占烘干土壤重量的百分比。
4 确认分级
4.1 古树确认、分级 古树的确认和分级以树龄为依据,暂不能确定树龄的,按树木胸径确认并分级,常见古树按胸径确
认和分级见附录A。普遍种植以采果为目的地经济树种和无突出历史、文化价值的速生杨属柳属树种不 确认为古树。 4.1.1 一级古树
树龄在 300 年(含 300 年)以上的树木。 4.1.2 二级古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古树名木鉴定标准(试行)
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的术语和定义、古树现场鉴定、名木现场鉴定、古树名木现场鉴定的组织和实施以及鉴定结果的认定和发布。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不含城市规划区和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的鉴定工作。
一、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名木: 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胸径:指树木根颈以上离地面1.3米处的主干带皮直径。
分枝点低于1.3米的乔木,在靠近分支点处测量;藤本及灌木测量地径。
树高:指树木从地面上根颈到树梢之间的高度。
平均冠幅:指树冠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垂直投影平均宽度。
生长势:指树木生长发育的旺盛程度。
二、古树分级和名木范畴
(一)古树分为3级,树龄500年以上的树木为一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的树木为二级古树,树龄在100~299年的树木为三级古树。
(二)名木不受树龄限制,不分级。
具有以下特征的树木属于名木的范畴:
1.国家领袖人物亲植树木;
2.外国元首或着名政治人物所植树木;
3.国内外着名历史文化名人、知名科学家所植或咏题的树木;
4.分布在历代皇家园林、庙宇、道观等场所,与着名历史文化名人或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并具有历史记载的树木;
5.分布在风景名胜区,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内涵的标志性树木;
6.分布在名人故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7.树木分类中作为模式标本来源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树木;
8.其他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和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三、古树现场鉴定
(一)树种鉴定
观察鉴定对象营养器官(茎、叶)和繁殖器官(花、果)形态、解剖特征和生长特性,根据《中国树木志》的形态描述和检索表,鉴定出树木的科、属、种,并提供拉丁学名和中名。
(二)树龄鉴定
根据树木健康状况、当地技术条件、设备条件和历史档案资料情况,在不影响树木生长的前提下,按以下先后顺序优先原则,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进行树龄鉴定:
1.文献追踪法:查阅地方志、族谱、历史名人游记和其他历史文献资料,获得相关的书面证据,推测树木年龄。
2.年轮鉴定法:用生长锥钻取待测树木的木芯,将木芯样本晾干、固定和打磨,通过人工或树木年轮分析仪判读树木年轮,依据年轮数目来推测树龄。
3.年轮与直径回归估测法:利用本地(本气候区)森林资源清查中同树种的树干解析资料,或利用贮木场同树种原木进行树干解析,获得年轮和直径数据,建立年轮与直径回归模型,计算和推测古树的年龄。
4.访谈估测法:凭借实地考察和走访当地老人,获得口头证据,推测树木大致年龄。
5.针测仪测定法:通过针测仪的钻刺针,测量树木的钻入阻抗,输出古树生长状况波形图,鉴定树木的年龄。
6.CT扫描测定法:通过树干被检查部位的断面立体图像,根据年轮数目鉴定树木的年龄。
7.碳14测定法:通过测量树木样品中碳14衰变的程度鉴定树木的年龄。
(三)生长势等级鉴定
根据古树叶片、枝条和树干生长的正常或衰弱程度,划分为“正常”、“衰弱”、“濒危”、“死亡”4级:
四、名木现场鉴定
名木的树种鉴定、树龄鉴定、生长势鉴定均与古树鉴定方法相同。
判定树木是否属于名木范畴,可分别采用以下鉴定方法:
(一)实物证据鉴定法:根据植树现场、名人故居、风景名胜地、庙宇的树木和建筑实物及其图片,判定树木是否属于名木范畴。
(二)书面证据鉴定法:根据科技文献、新闻报道、文史档案中的记载等书面证据及其图片,判定树木是否属于名木范畴。
(三)口头证据鉴定法:根据了解植树历史相关人员的口头证据,判定树木是否属于名木范畴。
五、古树名木现场鉴定的组织和实施
(一)鉴定机构
一、二、三级古树均由所在县级绿化委员会负责组织专家鉴定。
鉴定结果一级古树和名木报由省级绿化委员会审定,二级古树报地市级绿化委员会(直辖市由区县绿化委员会)审定,三级古树由县级绿化委员会自行审定。
负责审定的省、市绿化委员会对上报的鉴定结果有疑义的,可自行组织专家鉴定。
(二)鉴定人员
鉴定小组应由3名以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其中至少1人具有高级职称。
(三)鉴定技术要求
古树名木现场鉴定后须出具《古树名木现场鉴定意见书》(见附件),并附照片和电子图片。
对于同时具备一级古树和名木条件的树木,需要同时提交古树和名木的技术档案。
六、古树名木鉴定结果的认定与发布
对一级古树和名木的审定结果,由省级绿化委员会报省级人民政府认定后公布。
对二级古树的审定结果,由市级绿化委员会(直辖市由区县绿化委员会)报市级人民政府认定后公布,报省级绿化委员会备案。
对三级古树的审定结果,由县级绿化委员会报县级人民政府认定后公布。
各地古树名木普查结果由省级绿化委员会统一报全国绿化委员会备案。
附件:古树名木现场鉴定意见书
附件
古树名木现场鉴定意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