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照相机的发展史
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便携式数码相机适用于旅游、家庭、聚会等场景, 方便随时随地记录美好瞬间。
3
便携式数码相机的技术发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数码相机的像素和画质 不断提升,同时其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人 脸识别、智能美颜等功能。
04
现代照相机的技术进步
高像素与高分辨率
高像素
高像素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使照片更加丰富和立体。现代照相机已经可以轻 松达到数百万甚至千万像素,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数字摄影技术的优势
02
数字摄影技术具有方便快捷、易于传输、可后期处理等优势,
使得摄影艺术创作更加灵活多样。
数字摄影技术的普及
03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摄影技术逐渐普及,成为现代
摄影的主流。
数码单反相机的出现
数码单反相机的特点
数码单反相机具有高像素、大画幅、可换镜头等特点,能够拍摄出 高质量的照片。
暗箱技术
暗箱技术是摄影技术的前身,它利用 透光原理将实物影像投射到墙壁或屏 幕上,为摄影技术的发明提供了启示。
湿版摄影法
湿版摄影法的发明
1851年,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彻尔发明了湿版摄影法,这种摄 影技术使得拍摄出的照片质量片载体,需要使用易燃的液体进行显 影,因此操作起来比较危险。
4K与8K视频拍摄功能
4K视频
4K视频拍摄已经成为了现代照相机的 基本配置,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画面, 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8K视频
8K视频拍摄则更进一步,能够呈现出 更加细腻、真实的画面,尤其在高清 视频制作和特效制作时,能够提供更 加丰富的细节和质感。
05
未来照相机的展望
人工智能在摄影中的应用
(照相机的发展史)
比较便宜, 比较便宜,并且便于旅 游者使用。 游者使用。在暗箱中曝 分钟。 光1-3分钟。
缺点: 缺点:
容易退色。 容易退色。 器材供应不 广泛, 广泛,受到专利的限制 也较多。 也较多。
羽毛和丝绢 1844出版卡罗式照片集中的一幅 1844出版卡罗式照片集中的一幅
照相机的发展史
玻璃的“湿版”出现了, 1851 年,玻璃的“湿版”出现了,这需要摄影 师及时处理,因此要将照相机拿入便携式暗房, 师及时处理,因此要将照相机拿入便携式暗房, 这需要照相机减小尺寸,因此出现了皮腔照相机。 这需要照相机减小尺寸,因此出现了皮腔照相机。 在 1856 年, H ··凯纳设计了 凯纳设计了 锥形皮腔,这种 锥形皮腔, 皮腔可比平行式 皮腔缩的行程更 大,这种设计一 直沿用到今天。 直沿用到今天。
照相机的发展史
照相机的发展史
感光材料及技术
•小孔成像
暗箱
•绘画 •观景
照相 机
照相机的发展史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经》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经》中已有针 400 孔成像的记载;13世纪后 世纪后, 孔成像的记载;13世纪后,在欧洲出现了利用针 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 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因为当时没有发现 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或观赏景物。 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或观赏景物。
照相机的发展史
照相机的发展史
1888年,美国人乔 治伊斯曼发明了胶 卷,这一发明为照 相机的小型化和民 用化掀开了新篇章。
照相机的发展史
最初的胶卷相机样子是盒式的, 最初的胶卷相机样子是盒式的,使用胶卷的盒式 照相机的设计是简明和成功的, 照相机的设计是简明和成功的,它们有些生产了 很多年, 很多年,例如蔡司腾古照相机就生产了近 30 年。
相机的发展史 ppt课件
2. LED大屏相机
所谓大屏幕相机,就是将一对手柄和一个很小的镜头嵌入一块LED屏幕中。可事 实上,用过平板电脑的人应该深有感触,使用这么大屏幕的玩意儿拍照会让你 看起来很白痴。不过,相信尼康研发出来的产品,应该会让大家避免这种尴尬, 至少不会像使用Ipad拍照那样,感觉像是在用一个巨大的磨砂玻璃拍照片。
第一款相机(第一幅图)叫做“多眼”(Multi-Ball),其结构是一个球体里头装有很多小的 镜头,这种设计的目的是让摄影师能轻松捕捉现场气氛,类似于风靡一时的丽多相机(Lyto plenoptic camera),它能将你拍出来的照片自动进行怀旧处理。
其实它的长相有点像外星飞船,官方名字叫做CASPER,这款多镜头相机大家还是更喜欢 把它叫做鬼马小精灵,不知道拍出来的效果是不是能“机如其名”。
1928年世界第一台双镜头 反光120相机“禄来”。由 德国“弗兰克和海德克” 公司推出
1934年日本第一代高级布 帘快门35mm相机 “KWANON”。由佳能公 司前身“精机光学研究所” 研制成功
1947年,美国兰德博士发明了黑白即显摄影法,宝丽 来兰德相机问世
1948年,成立于1841年德瑞典哈苏公司生产出“哈 苏1600F型”照相机,标志着该军用品牌进入民用领 域
1899年,法国人迪奥隆和勒旭额尔制造出 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照相机
1905年,柯达推出折叠便携式(N.1A Folding Pocket) 相机
1913年,徕卡推出世界上第一台135相机 Ur-Leica
柯达1916年生产的NO.3A 的连动测距型折叠皮腔相 机。这类相机由于其皮腔 呈风琴状,也被称为风琴 相机。
1975年,柯达公司用CCD 制造了可操作的电子相机。 相机从此进入电子数码时 代
1.2照相机发展史(摄影技术与艺术)
©宁波教育学院
1975年,柯达公司用CCD制造 了可以操作的电子相机。相机 从此进入电子数码时代。
©宁波教育学院
数码相机成像过程
• 1.经过镜头光聚焦在CCD或CMOS上 • D或CMOS将光转换成电信号 • 3.经处理器加工,记录在相机的内存上 • 4.通过电脑处理和显示器的电光转换,或经打印机打印便 形成影像。
©宁波教育学院
柯达1916年生产的NO.3A的连动测距型折 叠皮腔相机。
©宁波教育学院
1928年,世界上第一台双镜头反光120 相机“禄来”,由德国“弗兰克和海
德克”公司推出。
©宁波教育学院
1934年,日本第一代高级布帘快 门35mm照相机“KWANON”由佳能 公司前身“精机光学研究所”研 制成功。
1880年,英国人贝克推出画面为80mm×100mm世界最早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宁波教育学院
1887 年 , 镁 光 粉 摄 影
©宁波教育学院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胶卷。 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柯达1号。
©宁波教育学院
1892年,美国人托 马斯·爱迪生和下 属威廉·迪克森推 出了35mm胶片规格
单 反 相 机
Polaroid
数 码 相 机
1975
手 机 摄 影
2000
百花齐放
1949
NIKON F
1947
2015
©宁波教育学院
4
照相机电子化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至今)
©宁波教育学院
1960年,日本旭光学公司研制出 世界上第一架通过镜头内测光的 TTL测光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宾得SP Otmatic型照相机。
《照相机发展史二(PPT)》
1985年,日本美能达公司研制 年 出世界第一架自动调焦的单镜 头反光照相机——美能达 头反光照相机 美能达 α7000。 。
1981年,索尼推出了全球第一 年 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 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 —索尼马维卡。 索尼马维卡。 索尼马维卡
1994年,尼康公司推出了第一 年 款具有减震系统( ) 款具有减震系统(VR)技术的 袖珍相机Zoom-Touch 105 VR。 袖珍相机 。
四、摄影术电子化高速发展时期 (1960年-2008年) 年 年
该阶段,相机 该阶段, 的发展进入了 自动化与电子 化的高速发展 期,相机从外 形,到成像技 术与品质,功 术与品质, 能的简便化等 方面都取得了 巨大的进步。 巨大的进步。
1962年,装有程序自动曝光系 年 统的“美能达Hi-matic型”照 统的“美能达 型 相机上市。 相机上市。
1975年,柯达公司用CCD制造 年 柯达公司用 制造 了可以操作的电子相机。 了可以操作的电子相机。相机 从此进入电子数码时代。 从此进入电子数码时代。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阿波 年 美国宇航员乘“ 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并用 号 飞船登上月球, 哈苏500EL相机进行了摄影, 相机进行了摄影, 哈苏 相机进行了摄影 单反相机的发展日趋成熟。 单反相机的发展日趋成熟。
1960年,日本旭光学公司发明 年 通过镜头的内测光技术( 通过镜头的内测光技术(TTL ),并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通 ),并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通 过镜头内测光的TTL测光式单 过镜头内测光的 测光式单 镜头反光照相机——宾得 镜头反光照相机 宾得SP 宾得 Otmatic型照相机,使35mm相 型照相机, 型照相机 相 机开始了自动化发展阶段。 机开始了自动化发展阶段。
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照相机的发展历程照相机的发展历程始于19世纪初期。
在那个时候,人们只能通过手绘或带有较长曝光时间的相机来记录景物和人物。
然而,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达盖尔发明了第一台现代照相机——达盖尔型。
达盖尔型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镀银的铜版或铝板上的碘化银盐制成的感光物质。
当光线通过透镜进入相机,然后通过快门打开的瞬间照射在感光材料上时,感光材料上的碘化银盐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图像。
然后,这个铜版或铝板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来复制图像。
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相机也发生了一些重大变革。
例如,1884年,乔治·伊斯曼发明了柔性胶卷,这使得照相机的使用更加方便。
以前的照相机需要用户在拍摄前准备好干板,然后在曝光后立即进行处理。
柔性胶卷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事后将胶卷送回实验室进行处理,这极大地提高了照相机的便利性。
20世纪后半叶,照相机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63年,日本相机制造商尼康推出了第一台单反相机,这种相机通过反射式取景器允许用户实时查看焦距和图像的明暗等参数,大大提高了拍摄的准确性。
之后,数码技术逐渐应用于照相机中,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光电传感器捕捉到的光信号来记录图像。
这种数码照相机不再需要胶卷,用户只需要将存储图像的存储卡连接到电脑上即可查看和处理照片。
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照相机的市场面临着新的挑战。
许多人已经习惯使用手机来拍摄和分享照片,这让传统相机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为了维持竞争力,相机制造商开始开发新的创新产品,例如无反相机和全画幅相机,以满足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需求。
总的来说,照相机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的达盖尔型相机到现代的数码相机,技术不断更新改进,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记录和分享瞬间。
尽管面临来自手机摄影的竞争,相机制造商仍在努力创新,希望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照相机的发展史基本部件镜头
照相机的发展史基本部件镜头照相机的发展史照相机的基本部件有哪些照相机镜头选择时间:2018-01-24照相机发展史部件镜头喜欢摄影的朋友,照相机是不可或缺的装备。
那么,照相机如今这么高科技,它曾经的发展史是怎么样的呢?照相机有哪些基本的部件呢?我们在购买照相机镜头的时候,怎么选择呢?照相机的发展史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
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
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
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
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
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
1925年至1938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
在此阶段,照相机的性能逐步提高和完善,光学式取景器、测距器、自拍机等被广泛采用,机械快门的调节范围不断扩大。
照相机制造业开始大批量生产照相机,彩色感光片开始推广,从而使摄影队伍迅速扩大并走向专业化。
从1939年之后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此阶段的前半期即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黑白、彩色胶片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出现了变焦、微距、折反射式、广角等多种摄影镜头。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上世纪末为第三阶段的后期。
这期间,世界上第一台自支调焦照相机生产,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不断问世,从而出现了十分精良的照相设备。
《相机的发展史》课件
智能化和自动化:未来相机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具备更高级的自动对焦、自动曝光和自动场景识别等功能,使得拍摄过程更加便捷高效。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提升相机的自主创作能力,使得摄影师能够更加专注于创意和构图。
谢谢
THANK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码相机的发展推动了摄影技术的普及,降低了摄影门槛,让更多人能够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
早期的相机需要手动对焦,对拍摄者的技巧要求较高。
自动对焦技术的出现大大简化了对焦过程,提高了拍摄成功率。
自动对焦技术通过传感器和算法自动调整镜头焦距,使拍摄对象清晰锐利。
光学防抖技术提高了拍摄稳定性,使低光环境下手持拍摄成为可能。
相机的进化使得摄影作品在清晰度、色彩表现和细节捕捉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提高了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这使得摄影作品在艺术领域中的地位逐渐得到认可和重视。
拓宽了摄影的应用领域
随着相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如今,摄影在新闻报道、广告宣传、旅游推广、家庭生活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记录生活、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现代相机种类
单反相机是现代相机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通过使用反光镜和棱镜来将图像反射到取景器上,从而实现了实时取景和精确对焦。
总结词
单反相机通常具有较大的传感器和镜头卡口,能够使用不同类型的镜头,从而提供更大的拍摄灵活性和图像质量。此外,单反相机还具有丰富的手动控制功能,如快门速度、光圈和ISO等,让摄影师能够更好地掌控曝光和景深。
早期的胶片相机为现代数码相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的胶片相机开始出现,如柯达于1888年推出的柯达相机。
《照相机发展史》课件
达盖尔银版法
达盖尔银版法由法国人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发明,是第一种实用的银版摄影技术 。
该方法使用银版作为感光材料,通过曝光和化学处理来固定图像,能够获得清晰、 稳定的照片。
达盖尔银版法在19世纪中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摄影技术之一 。
火棉胶湿版法
火棉胶湿版法由英国摄影师弗雷德里 克·斯科特·阿彻发明,是一种改良的摄 影技术。
《照相机发展史》ppt课件
目 录
• 照相机起源 • 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 照相机的技术进步 • 照相机的应用领域 • 照相机的未来展望
01
照相机起源
早期照相技术
01
02
03
暗箱技术
使用暗箱来捕获图像,但 无法永久保存。
银版法
使用银版技术记录图像, 但曝光时间长且不易复制 。
火棉胶湿版法
使用火棉胶作为感光剂, 提高了图像质量和稳定性 。
防抖技术
随着镜头技术的进步,防 抖技术也应运而生,有效 抑制了手抖导致的图像模 糊,提高了拍摄稳定性。
感光技术
感光材料
从早期的胶片到数字传感器,感 光材料的进步使得图像的分辨率 和动态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像素技术
随着像素密度的提高,图像的细节 表现和清晰度也得到了显著增强, 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多后期处理的空 间。
火棉胶湿版法在19世纪末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并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摄影技 术之一。
该方法使用火棉胶作为感光剂,将感 光剂涂在金属板上,然后进行曝光和 化学处理,能够获得更加清晰、稳定 的照片。
02
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胶片时代
1822年,法国人涅普斯在感光 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照 片,但无法复制,所以没有实用
《照相机发展史(PPT)》 2
相 机 的 发 展 演 变 大 致 可 分 为 个 时 期 〃 4
被摄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摄景物镜)和控制 曝光量的快门聚焦后,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 形成潜像,这就是相机成像的原理。
一、摄影术的诞生和初期収展(公元前400多年— 1839年—1870年)
小孔成像。随着人类对 光学认识不断加深以及 平面镜、凹面镜、凸面 镜的成像原理的掌握, 为相机的诞生奠定了理 论基础。
1975年,柯达公司用CCD制造了可以操 作的电子相机。相机从此进入电子数码 时代。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阿波 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并用 哈苏500EL相机进行了摄影, 单反相机的収展日趋成熟。
1985年,日本美能达公司研制 出世界第一架自动调焦的单镜 头反光照相机——美能达 α7000。
1981年,索尼推出了全球第一 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 —索尼马维卡。
1994年,尼康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具有减震 系统(VR)技术的袖珍相机ZoomTouch 105 VR。
1986年,日本宾得公司収布 Zoom 70相机,它是第一台带 变焦镜头的傻瓜相机
2009年,柯达公司宣布柯达克罗姆反转 片(Kodak Chrome)正式停产。胶卷时 代过去了,昂贵胶卷作为一种优质感光材 料仅在专业摄影领域生存。
2003年,美能达推出世界第一 台CCD防抖动技术的数码相机 DiMAGE A1。
结束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 的“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 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899年,法国人迪奥隆和勒 旭额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 彩色照相机。
1892年,美国人托马斯· 爱迪生 和下属威廉· 迪克森推出了 35mm胶片规格
相机的发展史ppt课件
1960年,日本旭光学公司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通过镜头 内测光的TTL测光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宾得 SPOtmatic型照相机,使得35mm相机开始了自动化发 展阶段
1962年,装有程序自动曝光系统的“美能达Hi-matic型” 照相机上市
精选ppt课件2021
9
1975年,柯达公司用CCD 制造了可操作的电子相机。 相机从此进入电子数码时 代
精选ppt课件2021
10
索尼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
操作方法 在DC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款相机同样出于索尼
之手,由此可见,该公司今天所取得的市场地位绝非“浪得虚名”。 1986年索尼发布了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 作方法,能够在2英寸盘片上记录静止图像,像素分辨率也已扩展 到了38万像素。
精选ppt课件2021
17
概念相机
1. “多眼”
第一款相机(第一幅图)叫做“多眼”(Multi-Ball),其结构是一个球体里头装有很多小的 镜头,这种设计的目的是让摄影师能轻松捕捉现场气氛,类似于风靡一时的丽多相机(Lyto
plenoptic camera),它能将你拍出来的照片自动进行怀旧处理。
卡西欧VS-101——首台CMOS感光器件电子相机 1987年,卡西欧首先在市场上发售使用了CMOS感光器件的VS-101
电子相机,尽管分辨率仅能达到28万像素,但这对于DC产业的意义非常 重大。
精选ppt课件2021
11
佳能RC-760-----首台60万像素机型
柯达DCS 100——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数码相机的一般模式
相机的发展史
精选ppt课件2021
1
精选ppt课件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画幅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大画幅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35mm照相机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第一台,严格意义上的量产化 照相机是1925年奥斯卡.巴纳克设计,德 国莱卡厂制造的“莱卡1”照相机,就是它 确立了35mm相机的 发展方向。 1.小巧 机身可换不同焦距的镜头以适应 广泛的拍摄题材 2.拥有镜头对焦连动的测距系统 3.高速焦点平面快门 4.一卷胶片36张 重要意义:它使得拍摄摆脱了沉重的镜箱, 干版,三角架,方便地进 入人群拍摄生动 的画面,受到新闻记者和摄影爱好者的欢 迎。
拍摄六大过程:选择→构图→照相机的控制→曝光→ 显影→印片 照相机的控制
↗ ↘
聚焦
曝光控制↗ 光圈 ↘ 快门
照相机的组成部分
1.暗箱 一个不透光的盒子,隔绝不要的光线开了一个口, 使需 要的光线纳入其内 汇聚光线并在感光胶片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影像 拍摄者能够看清照片所包括的景物范围。简单的取景器只 是一个窗口,复杂的可能是一个精密的光学系统并能过
人体摄影 是高级照 相机的另 外一个主 要领域
日产大幅照相机Wista
照相机的结构
日本富士公司的数字中型照相机
加装计算机控制功能的SINAR照相机 和加装数码后背的日本骑士照相机
HORSEMAN LD PRO数码后背连接
大画幅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大画幅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大画幅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奥斯卡.巴纳克奥 斯卡;巴纳克生于 1879年,是 35mm相机的始创 者。
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1879年-1936年,德国照相机设计家, 1911年被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聘请担任照相机设计师。巴纳克在 1912年研究利用35毫米电影胶卷设计小型照相机。1913年成功地造成一部 24×36mm原型Leica相机(Ur-Leica)——35毫米照相机的鼻祖。1925年徕 卡相机I型正式在德国韦茨拉尔市(Wetzlar)的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 出产。奥斯卡•巴纳克本人也是最早的徕卡摄影家。1920年,韦茨拉 尔市发生洪水灾难,他用原型莱卡相机拍摄了一系列韦茨拉尔洪灾的照片。
旁轴连动取景器和单反相机取景器
这种取景器的取景窗是独立的,只能使用标准镜头,更换不同 焦距的镜头后,存在一定的误差。如果是近距拍摄,就更难以取景拍 摄了。 这种相机的取景拍摄是共同一个镜头,他在机身里装置一块反 光板,呈45°放置可将摄影镜头透射过来的光线投射到机身暗箱顶部 的毛玻璃上成像对焦,若是调整焦距的话正好与光线到达胶平面的位 置一致。拍摄时,将反光板抬起,快门打开,是胶片曝光。 最先采用这种方法的是德国的EXAKTA(1930年发明) 早期单反取景的问题 1.不能自动复位反光板,拍摄时,无法取景 2.取景的影像是左右倒置,不符合人的观象习惯 3.取景的亮度不足,取景、拍摄分别调整光圈,操作不便
2.镜头 3.取景器
和 4.胶片 5.调焦装置 6.快门装置 7.光圈装置 8.装置
摄影镜头的聚焦动作连动起来。 可将影像接受选来的感光材料
控制镜头纳入到暗箱中光线投射到感光片所经历的 时间装置 用于控制纳入到暗箱中光线投射到感光片上的量的多少的 一种装置,类似于人的眼睛瞳孔 一种在暗箱中驱动胶片的装置,使得感光片在暗箱当中顺 序曝光
入射光被一排栅栏以一定角度反射到刻有框线的平板玻璃上,玻璃中间 矩形的小孔用来投影成叠影对焦的光斑。与此同时,从右侧的棱镜组 也将折射一束光线并通过一个小孔投影在这块平板玻璃上,只有当对 焦正确的的时候,两束光线才能以同样的角度投影在矩形的小孔上, 在取景器中,你就会看见两个光斑完全叠加重合在一起。
1925年莱比锡春季博览 会上才正式推出30台A型 Leica照相机。此时,虽 然许多摄影师仍持怀疑 的态度,但是因为Leica 非常方便,只要放在口 袋便可四处随意走动, 因此仍具有相当的诱惑 力。它使摄影师改变拍 照的方式,以一种新的 角度重新诠释影像,并 且摆脱了三脚架的约束。 事实上,Leitz工厂自 1924年开始,就在“原 型Leica”的基础上制造出 A型Leica(又称为Leica I 型)。A型Leica配有 50/3.5口径的Elmar镜头, 固定在机身上无法更换, 机身也没有测距装置, 使用时必须目测对焦。
第二讲
本章重点: 1. 照相机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2. 35mm照相机的发展历史
过去照相机并不复杂,最简单的相机就是一个适当暗箱内 置感光材料即可,照相时只需在暗箱上钻一个小孔即可。 如今复杂的高级相机只是将这种针孔相机做的更巧罢了。
拍摄需要照相机,需要了解照相机,但更需要了解摄影的 过程。
莱卡M6胶片照相机
莱卡M7胶片照相机
为纪念135相机的奠基人、徕卡相机的发明者奥斯卡· 巴纳 克先生(1879-1936年)的伟大功绩,1979年德国徕卡公 司创立“奥斯卡· 巴纳克”摄影奖,旨在奖励那些在摄影 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摄影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表现出 人类与自然休戚相关的联系,促进国际摄影文化的交流与 发展。 “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每年评选一次,单幅、组 照皆可参赛,奖品价值10000马克(或同等价值的徕卡相 机一部),并获赠“奥斯卡· 巴纳克”摄影奖证书。由世 界著名的摄影家组成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进行严格地选拔: 这项比赛在国际摄影界(尤其是欧洲摄影界)影响广泛, 许多摄影家都以获此殊荣而感到自豪。
现 代 数 码 中 画 幅 照 相 机
哈苏H-1
哈苏120相机
仙娜 大画幅
仙娜SINAR
仙娜SINAR 头
日本产尼康大画幅照相机镜
仙娜数字照相机
仙娜数字照相机
目前大型照相 机使用的领域 比较狭窄
云台是高级照相机几乎不可分的部分
20世纪20-50年代
便携和摄影室照 相机的比较
其实Oskar· Barnack并非第一个想利用35mm胶片来制造小型相机的人,只不过他是一 位机械工程师,而且时运奇佳,在一个能让他发挥天才的公司找到工作,这一点就是 其他人比不上之处。
1924年,徕卡相机被正式投入生产,1925年推出了徕卡A型(I型)。当年的 徕卡原型机是完全由手工制作的。金属机身,镜头不是象常见的装在皮腔上, 而是使用了可以伸缩的金属筒,快门已经是焦平面快门了,在上快门的同时 也就完成了卷片。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它使用的是带齿 孔的35毫米电影胶片,片幅是24×36mm。自此,相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 阶段,135相机成为这个世纪最流行的相机。因而可以说,是徕卡创立这个世 纪的百年相机标准。
The 1957 Nikon SP and its system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stone for the Nikon F, widely reagrded as the best Nikon rangefinder model, takes in Motor drive and an array of fine optics. As with all great cameras, the Nikon also had crisp, classic lines that are distinctive and to some eyes (mine, at least) beautiful. It has a purposeful, unmistakeable look about it that at once identifies it both as a tool and a jewel, a veritable gem among its slightly lumpier-looking SLR contemporaries.
【自然魔術】(《Magia Naturalis》),一書中 更詳盡介紹Camera Obscura。首先推薦人們,暗 箱的確可以當作繪畫工具使用。他完成一幅,很有真實感的 畫像,再高明的畫家也不能相比。此書當時一版 再版,且譯傳世界各國。所以,玻爾塔有一段很 長時間,被全世界公認是暗箱的發明人。
当然,比起M3来说,SP也有弱点,这 一点也是M3最大的荣誉:M3有明亮的 取景器。SP的50-135取景器明显的比 M3的昏暗,而且,SP的测距联动系统 设计比Leica的M系列简单。
SP时代的结束是凄美的!
在与单反系统的激烈竞争 后,旁轴领域里只有极少 数的型号幸存下来,SP不 在幸存者之列是非常令人 惋惜的。如果有一天你见 到某只脚架上安放着一台 残旧不堪的SP,请你注意: 那只是他美丽身影后的幻 觉! 不可否认的是,Leica 和 Contax结束了SP的令人 惊叹的完美演绎,而SP则 几乎结束了Canon。
1936-1940年CANON仿制了一系列以LAICA照相机为蓝本的旁 轴取景照相机,这些照相机装备了NIKON的镜头
在这张彩图中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Leica 联动测距系统中的光路,黄 色的箭头代表了照亮框线的光源,红色箭头和黄色叠加的部分提供了 叠影对焦的光斑。
莱卡M6胶片照相机
LEICA M8照相机顶面看与传统的照 相机没有两样
Leica M8 with 28mm f/2.8 Elmarit Asph. 1/5800 sec . ISO 640
莱卡数字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LEICA M8 照相机的背面
Leica M8 with Tri-Elmat @ 50mm. ISO 320
在测距联动旁轴相机还是135系统里最高级以及拥有最多用户的年代 最末期,Nikon SP出现了!他径直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当时最伟大的相 机:Leica M3和Zeiss Contax IIA以及Canon 7SZ。
SP有许多个领先的地方: 1、SP是世界上第一台集6个对焦框于一 身的RF系统:28/35/50/85/105/135,在主 取景器的左面是28/35两个没有视差自动补 偿的辅取景器。请注意,这是1957年发生 的事情,Leica M4P是1980年发行的,SP领 先了23年!SP的取景器占了大半个顶盖的 后脸,这是独一无二。你如果知道这些,你 会马上重新去认识这台机器! 当现在的人津津乐道Leica的取景器的优 越性时,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SP的取 景器在某些地方比Leica的还要优越,带眼 睛的使用者用M2/4/5/6时,使用28MM或 35MM镜头或许会觉得不便,但如果他们使 用SP会觉得很舒服! 当操作的人选择50/85/105/135线框的时 候,是通过旋转围绕着倒片把手的拨盘来操 作的,这个拨盘上的刻度用不同颜色的数字 加以分辨。而且拨动以后,每一个线框都可 以在取景器里同时出现,可以让使用者更全 面的了解使用不同焦距镜头的效果。举个例 子:当你使用50MM镜头,取景器里只出现 50mm的线框,你将线框拨盘拨到85mm刻 度,取景器里会在50mm框里再出现85mm 的框,如此继续拨动其他的线框刻度,相应 的框都能在取景器里一一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