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选官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
2、两汉时期——察举制: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 要,两汉时期推行察举和征召两种选官制度。其中察举是选拔 官吏的最主要的途径。汉武帝开创这种制度时,选官主要依据 才能、品德(孝廉)
(1)推行的目的: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 (2)选拔的对象:有吏有民,实际上包括才能之士和品德优秀
科举制废除原因: 西方思想和观念的影响; 中国社会经历着全面的社会转型,封建 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的 全面发展; 维护清朝腐朽统治的需要; 资产阶级和广大爱国知识分子的一致要 求
(4)对科举制的评价 从隋开始,科举制成为以后一千多年主要选官制度。科举制作为
一种以考试入仕为官的选官制度,在明清之前积极任用占主导 地位,至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则逐渐占主导地位。 积极作用: a、实际上是一种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性质)。 b、削弱了士族势力,使选官的权利收归中央,起到抑制门阀士族 的作用;改变了秦汉以来的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 史的一大进步。 c、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大批门第不高的庶 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与了政权; 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d、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e、它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大一统” 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 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f、它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g.促进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 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h.对近代欧洲的文官制度和我国的高考制度具有借鉴作用。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 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 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 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 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
汉至唐三种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
汉至唐三种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在中国的汉至唐时期,有三种主要的选官制度,分别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这些制度在选拔官员时各有不同的标准和程序。
1.汉代察举制汉代察举制是汉代主要的官员选拔制度。
它以地方官员的推荐为基础,通过考察被推荐人的品德、才能和声望来选拔官员。
选官标准主要包括:品德:被推荐人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如忠诚、孝顺、公正等。
才能:被推荐人必须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如行政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等。
声望:被推荐人必须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声望,得到公众的认可和尊重。
2.魏晋九品中正制魏晋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它以地方官员的推荐为基础,将官员分为九品,每品都有相应的官职和俸禄。
选官标准主要包括:门第:被推荐人必须来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庭,如士族家庭。
才能:被推荐人必须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如行政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等。
品行:被推荐人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如忠诚、公正、廉洁等。
3.隋唐科举制隋唐科举制是隋唐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它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允许普通人通过考试获得官职。
选官标准主要包括:学识:被选拔人必须通过考试,展示出对儒家经典、历史、法律等知识的掌握。
才能:被选拔人必须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如行政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等。
品德:被选拔人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如忠诚、孝顺、公正等。
总的来说,这三种选官制度在选拔官员时都重视品德和才能,但各有侧重。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更注重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而科举制则更注重个人的学识和才能。
这些选官制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为当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四种选官制度
古代四种选官制度古代四种选官制度包括: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一、世卿世禄制,“卿”:是古代的高级官吏,“禄”是古代官员的俸禄,世卿世禄制即指的是西周初期的周王室和各个诸侯国的卿大夫等官吏可以父死传子,世袭此职,世代享有该职俸禄。
世卿世禄制是一种古代早期的官员更替制度,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华后,立郡县,废分封制后,这种制度基本被废除。
二、察举制度,是流行于汉代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
秦朝建立后,商周时期的官员世袭制彻底废除,但是秦朝还未建立系统的人才选拔制度便被汉朝取代。
汉代时,建立了察举制,察举,即由诸侯王、公卿、郡守等推荐人才给朝廷,作为官员的来源。
察举对象既可以是平民,也可以是官吏。
这种制度基本保证了朝廷对行政官员的需求。
察举制度在西汉时比较严格,到东汉后期,由于政治腐败,权贵舞弊,察举制度失去效用。
后来鉴于察举制的弊端,三国时的曹魏政权建立了新的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
但是在整个魏晋南北朝,察举制度仍然存在,直到隋朝科举制度的建立,才告终结。
三、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选拔人才官员的制度,最早由曹魏政权所创。
曹操为了加强政府对人才的选拔控制力,采取了下派官员到各处评定选拔人才的方法。
后来曹丕为拉拢士族,将这种办法定为制度,即九品中正制。
这种制度的具体操作办法是政府在各州郡派驻名为中正的官员,中正依据家世、道德、才能三个角度评议各州郡中的人物,具体分为九品,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中正把这评议的结果上报朝廷,朝廷根据结果来对这些人才委以官职。
但是到魏国晚期及晋朝,由于门阀的兴起,中正们评议人才逐渐忽略才德,而仅以家世为标志,所以人才基本为世家大族了,以至于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直到隋朝建立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彻底被废除。
四,科举制,自隋朝到清朝1300多年间实行的一种选官制度,科举制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种选拔人才制度。
科举制的选官标准
科举制的选官标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它是如何选拔官员的呢?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怎样的呢?首先,科举制的选官标准主要包括考试、选拔和任用三个环节。
在考试环节,候选人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科举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县城举行的地方性考试,会试是在省级城市举行的地区性考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终考试。
在这些考试中,候选人需要展示自己的文化素养、才华和能力,通过考试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选拔环节。
其次,在选拔环节,考试合格的候选人将被列入选取范围,官员们将根据他们的考试成绩和表现进行评定,最终确定录取名单。
在这个环节中,官员们会综合考虑候选人的学识、品德、家世等因素,以确保选拔出的官员能够胜任其职务并符合政府的需要。
最后,在任用环节,经过选拔的官员将被任命到相应的官职上,开始他们的政治生涯。
在这个环节中,政府会根据官员的能力和潜力,将他们任命到适合他们能力的职位上,以发挥他们的才华和能力。
科举制的选官标准体现了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方式。
它注重考试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倡导选官以才,尊重人才,提倡选拔有才干、有德行的人才,使人才得以充分发挥,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选拔官员的一种规范化和程序化方式。
通过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政府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科举制的选官标准不仅对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历史悠久,长度超过一千三百年,被视为中国古代的标志性选官制度。
科举制被认为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公正和平等:科举制突破了世袭和贵族特权的传统,以公
平、平等和竞争为基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社会更
具流动性和机会均等性。
2.选拔才能: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注重评估个人能力、
学识和才干。
这样的选拔方式鼓励人们努力学习和进取,
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官员,使国家能够充分发挥人才潜
力。
3.培养官员素质:科举制在选拔官员的同时,注重其品德和
操守的评估。
考试内容包括文学、经史、礼法等多个方面,使得官员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而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
职业操守。
4.推动文化发展:科举制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科举考试要求考生广泛涉猎经典文献,培养了人们的文化
素养,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5.稳定政权和官员廉洁:科举制度降低了政治血统和权贵势
力的影响,使得政权更稳定和廉洁。
同时,科举制使得政
府官员更具专业性和责任感,减少了腐败和不公平治理的
可能性。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注重记忆和应试能力、限制了人才的多元性和创新性等。
在后期发展中,科举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最终在清朝末年被废止。
但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更完善的一面。
解释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通过科举选拔官员分为三个等级进士举人秀才)
解释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通过科举选拔官员分为三个等级进士举人秀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文官的制度,历史上被称为乡试、省试和殿试。
该制度的目的是选拔人才以维持社会稳定和推动国家发展。
在此制度下,考生会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最终被分为三个等级:进士、举人和秀才。
下面将对这三个等级以及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运行方式和影响进行详细解释。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随后在唐朝得以广泛推行。
这种制度的出现是为了取代世袭的官员选拔方式,以确保国家的治理更加公正和有效。
在古代,家族背景和官员的世袭被视为实现官员任命的主要依据,而科举制度的引入则为社会的精英层面提供了一个公正的竞争平台。
二、科举制度的运行方式1. 乡试:乡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一轮考试,由地方官员主持,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诗文和书法。
参加乡试的考生被称为秀才,其考试成绩决定是否能晋升为下一轮的省试。
2. 省试:省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二轮考试,由省级政府主持。
在省试中,考生需要面对更加复杂和高难度的考题,包括对经书和史书的考察。
通过省试的考生将晋升为进士举人。
3.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后一轮考试,由朝廷主持。
这是一项非常难度高的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才能。
通过殿试的考生将被授予进士头衔,并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
三、科举制度的等级分别1. 秀才:参加乡试并通过考试的考生将获得秀才称号。
尽管秀才并未成为官员,但他们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声望,并有机会继续参加省试。
2. 举人:通过省试的考生将被授予举人头衔。
举人具有一定的行政职权,他们可以在地方上担任一些行政职务,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参加殿试以获得更高级别的官职。
3. 进士:通过殿试的考生将被授予进士头衔,享有更高级别的官位。
进士可以晋升为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如尚书、卿大夫等。
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为社会流动提供了机会,让来自社会底层的人才也有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历代选官制度
历代选官制度
中国历代有许多不同的选官制度,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选官制度:
1. 考试选官制度(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
科举制在唐朝开始,到清朝废除。
根据科举制度,候选人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最终由皇帝决定是否录取为官员。
科举制度重视文学才能和道德品质,为后来的中国官僚制度奠定了基础。
2. 任用制度:此制度在唐朝以前非常常见。
皇帝直接任命官员,官员的选拔主要依赖于皇帝的偏好和信任。
然而,这种制度也容易导致贪污腐败和权力滥用。
3. 推举制度:推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多种形式。
一种是举荐制度,即由地方官员推荐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担任官职。
另一种是民选制度,即由人民通过选举决定官员。
这些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中一种民主化的体现。
4. 功绩选拔制度:某些历史时期,中国政府也实行过以功绩为选官标准的制度,即通过评定官员的战功或政绩来决定他们的晋升。
这种制度强调官员的实际表现,但也容易导致官员过分急功近利或为达成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
这些是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一些例子。
不同的制度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所变化,中国的选官制度也受到了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社会阶层、家族背景和政治氛围等。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与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与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选官制度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流动。
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代,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其中科举制度更是影响深远。
先秦时期,世卿世禄制是主要的选官方式。
在这种制度下,官职和爵位往往世袭,贵族子弟凭借出身就能轻易获得高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贵族的特权,但也限制了社会中下层人才的晋升通道,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到了秦汉时期,军功爵制和察举制逐渐兴起。
军功爵制主要是通过在战争中建立军功来获取爵位和官职,这为平民提供了一定的上升机会。
而察举制则是由地方官员向中央推荐人才,主要考察被推荐者的品德和才能。
察举制在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逐渐显现。
由于推荐权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容易出现徇私舞弊、任人唯亲的现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成为主流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是由中央派遣中正官到各地评定人才的等级,然后根据等级授予官职。
然而,这一制度后期被世家大族所操纵,评定标准逐渐侧重于门第出身,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使得社会阶层固化,堵塞了普通人才的上升之路。
隋朝建立后,为了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加强中央集权,创立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论出身、门第,只要有真才实学,都有机会入朝为官。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考试科目增多,录取人数也有所增加。
科举制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使得出身贫寒的人也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
其次,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有助于统一思想,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传承。
再者,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治理能力,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做出贡献。
然而,科举制度也并非完美无缺。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变得僵化和教条。
唐代的选官制度
唐代的选官制度
唐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三种:科举制度、推荐制度和举荐制度。
1. 科举制度: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唐代科举分为三级:进士、明经和举人。
进士考试是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只有通过进士考试才能被任命为高级官员,如翰林院修撰、三省官员等。
明经和举人考试主要选拔中级和基层官员。
2. 推荐制度:推荐制度是指由地方政府或上级官员推荐有能力的人才担任官职。
其中最重要的是地方官员推荐,如州、县官每年推荐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充实中央和地方官员队伍。
3. 举荐制度:举荐制度是指由官员或知名人士推荐自己认为有能力的人担任官职。
唐代官员在任职期间可以向朝廷举荐人才,朝廷也会在国家重大事件需要专门人才时进行举荐。
文化常识3(科举制度)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 和教习称。"序"起初 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 族教育子弟的场所。
【庠xiánɡ】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
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 业。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说文》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 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 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 是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 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 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 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 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 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 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
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 (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 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 府。《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 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 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 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 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 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 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 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 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 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 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 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 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 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举荐制度: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过程中,举荐是重要的环节。
一般由士人推举有政治才华和道德品质的人才,推荐给皇帝或上级官员任用。
举荐者多为知名学者、文人、士人等。
2. 科举制度:科举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在乡试中,选拔出一部分优秀士人;在会试中,进一步筛选;殿试是最后一道关卡,最终由皇帝亲自审定。
科举制度使得官员选拔更为民主和公平,并且重视文化素养和才能。
3. 推衍制度:推衍制度是对于一些特定职位的选官制度。
例如,医学官、法学官等,都需要通过相关领域的考试和选拔程序来选拔合适的候选人。
4. 评议制度:评议制度是通过对官员执政能力和品德进行评议,来决定是否提升或降职的制度。
一般由上级官员或由同僚进行评议,评议结果直接影响官员的升迁。
5. 任用制度:任用制度是指确定官员职位的方式。
一般由上级官员或皇帝亲自任命,任职后需要宣誓忠诚于国家和君主。
这些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以确保官员选拔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同时也注重官员的德才兼备。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期能选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官员,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
在古代中国,科举官职一般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后所任职的官员。
大致可以分为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
首先是进士,进士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官员。
进士考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难的考试,合格者可以进入国家高级机构和高级官府。
进士分为三元及第、二元及第和一元及第,其中以三元及第的称号最为荣耀。
其次是举人,举人是中级别的官员,也是科举制度的关键环节。
举人考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是为选拔出将来可以进士考试的人才。
合格者可以选担任县官或地方机构中的中级官员。
再次是秀才,秀才是科举制度中的低级别官员,称为“擢用”。
秀才考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是为选拔县级机构中的文职官员或者做为地方教育机构的教员。
合格者可以选担任县级机构中的低级官员或者地方教员。
除了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还有一些特殊的官职可供选择。
比如,庶吉士是进士考试中考取九十余名次的考生,他们负责撰写文章和作为皇帝的谋士。
翰林院士和编修是皇帝身边的重要官员,负责起草、校勘和编撰重要文件。
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的人有着极大的特权,不但可以享受权利和财富,还能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荣誉的增加。
科举官职也被认为是社会成功和家族荣耀的象征。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科举考试只重视文化学识,对于才艺和实践能力并不关注,导致文人专制和功利思想的滋生。
其二,科举制度存在贪污腐败、买官卖官等问题,使得人才选拔不公平。
其三,科举制度的存在妨碍了社会的流动与发展,使得社会阶级固化,阻碍了社会变革和进步。
总之,古代中国的科举官职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官职一般分为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以及一些特殊的官职。
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科举制和前朝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选官的方式和原则上有一些重大的不同之处:
1.原则和选拔方式:前朝选官制度一般由朝廷或统治者直接
任命或选拔官员,选拔标准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喜好、家
族关系、功勋等。
而科举制度更加注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
员,以考试成绩和学术能力作为选拔标准。
科举制度追求
公正、公平和竞争,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官员的选拔,
破除了旧制度中的官僚世袭和权贵集团的固化。
2.社会流动和选拔机会:科举制度为广大人民提供平等参与
选官的机会,无论贫富、身份、出身背景如何,只要有学
术才能,就有可能通过考试获得官职。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
高了社会流动性,并且允许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能来
获得社会地位和政治参与。
前朝选官制度则更多地受到统
治者和权贵阶层的控制和限制,社会阶层流动性较低。
3.教育和学术重视:科举制度的出现使得中国古代的教育成
为国家重要的事业之一。
为了有望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
绩,很多人投身于学习和教育。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学术和才能的重要性,推动了中国古代的文化
和学术发展。
前朝选官制度则较少关注学术才能,更多地
侧重于政治背景和家族关系。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和前朝选官制度在官员选拔的原则、方式
以及社会流动性和学术重视等方面存在重大不同。
科举制度的出现推动了社会流动性和学术发展,并为更多人提供了机会,而前朝选官制度则较为权贵和家族倾向,选拔依据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喜好和家族关系等因素。
我国古代的四种选官制度
我国古代的四种选官制度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四个阶段: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1.世袭制,自西周到春秋战国的的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它以宗法制,分封制为基础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征。
从周天子逐层类推,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权力体系。
它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战国末期,随着各国变法世卿世禄被军功爵制取代。
2.军功爵制,秦在商鞅变法时制定二十级爵,这个制度是战国末期所有变法中最彻底的,最大限程度废除了世卿世禄。
从此之后有军功的授予爵位,官吏也必须从有军功爵的人里挑选。
每斩敌首一个,授爵一级,按爵位等级规定占田亩数,奴婢数量和服装要求。
军功爵制重点不在选官,而在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3.察举制,汉初官吏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汉是一个在乱世建立的新王朝,吏多军功很合理。
二是选自郎官,郎官是宫廷守卫或皇帝侍从。
但到武帝时,军功地主已经没落,而郎官出自任子或貲选,就是推举自家子弟或者花钱买官。
这样很难选出真正的人才。
于是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每年举廉孝各一人,从此察举制正式确立。
除举孝廉为主要取士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察取士。
这些被察举到中央的人一般在郎署供职,然后再逐渐迁升。
4.九品中正制,曹丕为了获得世家大族的支持推行九品中正制。
由中央派中正官去各地察访士人,中正官依据品德,才能,门第来品评士人,共分九品,被评为上等者可以到各级行政机构任职。
起初九品中正制以唯才是举为原则,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但中正官逐渐被世家大族垄断,门第逐渐成为品评的首要甚至唯一条件,九品中正制成为了世族垄断选举的工具,为后来的门阀铺平道路。
5.科举制,隋文帝时废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隋炀帝时开创进士科,标志科举制诞生。
唐代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是常设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
制举是皇帝临时开科的考试,登科即可授予官职。
武则天时曾设武举。
中国选举和科举制度
商太祖(商汤)
商汤,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 有功封于商地,商汤时建都于亳(今河南 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逐渐强 大起来,又有夏桀残暴无道,民怨沸腾, 遂起兵征讨夏,大败夏军,建立商朝。建 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 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 子13年崩。
商纣,(商最后一个国君)商纣为人聪颖, 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为 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但商纣为人 残暴,且好色无比。宠幸妲己,酷刑于民, 大修宫舍,民不聊生。而此时西方周逐渐强 大,终于灭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纣 与夏桀也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桀纣之 君”。
世官制即官职世袭制,(诸侯传位 原则、官吏任用规程。) 夏:(开始了世袭制,阶级分化。 西周时,进入鼎盛时期。) 禹——启 ——桀
明贤制
春秋时期,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 国突破世官制地框架,实行唯功唯贤的明 贤选官制度,至此,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四君子 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 陵
【童生】
童生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 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 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 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 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 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 都称童生。
【秀才】
秀才是古代中国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 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 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秀才一名在隋朝科举 开始以前已有。在汉朝使用举察制时,由各 州推举的民间人材称之为“秀才”。隋朝开 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 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但后来“秀才 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 称。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 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故此当时有 “不第秀才”之称。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产生的影响(2011—09—29 19:14:08)一、我国古代科举选官制度的兴衰隋朝建立伊始,便将运行了700余年之久的察举制承继过来,建立了科举制度.经历了唐代的勃兴、宋代的改革、明代的极盛,科举到清末走向了衰亡。
(一)科举选官的兴起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
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但此时的进士科并没有被有意识地增加什么特别的含义,和秀才、明经等没有根本差别。
真正的进士科的重要性是唐以后迅速发展并取代其他科目的。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表现在:一是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
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
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二是武则天时,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三是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的发展。
但总的说来,科技选官从录取的数量上来看在唐初的选官制度中还是很低的。
统治者出于稳定政权的需要,必须任用一批贵族官僚和地主出身者。
(二)科举选官成熟:制定成式经过唐代的奠基,科举制在宋代、元代进入改革和发展时期,明代制定成式后,科举尽显成熟的魅力,其政治地位也进一步提高,终至鼎盛。
科举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科举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考试制度是科举考试,它几乎贯穿了中国历史的整个发展过程,并且在经历了时代风云变换的考验后,落下了最终的帷幕。
科举考试是一种“抽选官”的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主体,同时也是政治制度的一种手段。
它从明末的“封禅”到唐宋的“科举进士”,再到清朝的“科举状元”,科举考试制度不断地发展,并且在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达到了历史上最高的发展水平。
科举考试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秦朝,当时秦国为了招募官吏和参加科举考试,推行了“抽选官”的制度。
以谋事、经略、司空、司徒为官位,入选者将有机会被任命为官吏。
秦国的《秦统图》载有“抽签官”的记载,公元前二世纪的《淮南子》中也有关于“抽官”的记载,这些记载表明,秦朝就曾开创出“抽选官”的制度,起到了很大的历史作用。
随着时代变迁,秦朝的“抽选官”制度发展到了汉朝,汉代首先实行了一种“限选官”,即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被任用为官员,改革后的科举制度也逐渐形成。
公元七世纪,唐朝开始实行官职择优考核制度,被称为“科举进士”,彻底改变了以往的“限选官”制度。
唐代大力开展科举考试,采取多种管理措施,大大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统一的考试制度的发展。
宋朝重新实行了《明爵制》,建立了省级科举考试,并在其上加以分等根据,形成了考级职的制度。
宋代科举考试的试题形式更加多样化,考试内容更加全面,作为宋朝史学思想的先驱者,宋人开创了许多重要的史学思想,在考试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元明两代,科举考试又有了很大改革,明朝重新制定了《明爵制》,重新实行本科和学士两级科举考试,考试内容更加全面,试题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制度管理更加完善。
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封禅”制度的政教机构,开创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封禅”制度,也是科举考试制度发展的里程碑。
清朝时期是科举考试制度发展的巅峰时期,清朝把明朝开创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以状元、榜眼、探花等为主的“状元科举”体系,其考试制度的完善、规范和严格,给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初中历史 唐太宗选官制度
初中历史唐太宗选官制度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建立了唐朝,并开创了著名的唐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唐太宗的统治时期,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选官制度的改革。
唐太宗的选官制度主要包括科举制度、荐举制度、荫庇制度和考绩制度。
一、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员选拔制度,始于隋朝,完备于唐朝。
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使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科举考试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每年定期举行,制科则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下令举行的考试。
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有进士、明经、秀才等十多种,其中进士科最受重视。
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可以获得官职,成为官员队伍中的一员。
二、荐举制度荐举制度是唐太宗选官制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唐太宗鼓励各级官员推荐优秀人才,认为只有优秀的官员才能推荐优秀的人才。
荐举制度的推行,使得一些有才干但无背景的人有了晋升的机会,同时也加强了官员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三、荫庇制度荫庇制度是唐朝的一种特殊选官制度,即官员的子弟可以继承父兄的官职。
这种制度在唐朝初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后来逐渐受到限制。
荫庇制度虽然有利于官员家庭的传承,但也容易导致官员队伍中的裙带关系和腐败现象。
四、考绩制度考绩制度是唐太宗选官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官员进行评估和考核的一种制度。
唐太宗认为只有优秀的官员才能做出优秀的政绩,因此他建立了考绩制度来评估官员的工作表现。
考绩制度包括定期考核和临时考核两种形式,评估内容包括官员的品德、才能、政绩等方面。
通过考绩制度的评估结果,可以决定官员的升迁或降职,以此激励官员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行政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科举选官制度古有乡举里选之说。
《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一次"大比",以考查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拔贤能的人才。
《礼记·王制》提到"乡论秀士",经过逐级选拔,有所谓俊士、进士等名称。
《礼记·射义》还提到诸侯贡士于天子。
这些说法虽然不能证明先秦确有贡举制度,但是后世科举制度上的一些做法和用语,有的是从这里来的。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条很重要的选官之道,便是"养士"。
国君和贵族公子常常把有学问、有才干的人供养在自己身旁,并随时从这些人中选取适当的人才,派任官职。
当时的所谓"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门下各有食客(也就是"士")数千人,成为各国政府都很重视的力量。
后来国君们发现,只要有官做,天下能人多得很,不必另外用"闲米"来养;而非国君的养士,则由于对国君会形成威胁而渐渐被禁止,养士制度也就消失掉了。
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的制度。
汉高祖下过求贤诏,汉文帝也曾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又诏令天下察举孝廉和茂材。
茂材就是秀才(优秀的人才),据说后因避东汉光武帝讳才改称茂才的[1]。
汉昭帝以后,举士包括多方面的人才,东汉承袭旧制。
一般说来,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以举孝廉为盛。
但是东汉桓帝、灵帝以后,"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2]。
可见当时的察举已经很滥了。
第34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4)汉代被荐举的吏民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等第高下授官。
有所谓"对策"和"射策"。
"对策"是将政事或经义方面的问题写在简策上,发给应举者作答;"射策"则类似抽签考试,由应举者用矢投射简策,并解释射中的简策上的疑难问题[3]。
后来"策问"的形式定型化了,所以后世把它看成为一种文体,萧统《文选》称之为"文"[4]。
"对策"也被认为是一种文体,简称为"策",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说是"议"的别体。
汉代董仲舒的对贤良策,是这种文体的名篇。
至于"射策",后来则成了一个典故,杜甫《醉歌行》说"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就是在应举考试的意义上运用这个典故的。
魏晋以后,地方察举孝廉、秀才的制度基本未废。
所以李密《陈情表》说:"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5]魏晋南北朝有所谓九品官人法,各州郡都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的高低,分为上上、上中直到下下九品。
这种制度本来是为了品评人才的优劣,以便选人授官,但是后来由于担任中正的都是"著姓士族",人物品评全被豪门贵族所操纵,"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实际上成了门第高低的标志了。
在这段时期里,有一个著名的事件,那就是出身寒族的曹操于建安十五年春、十九年冬、二十二年秋三次发布唯才是举令。
曹操驳斥了"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的时论,提出了"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选官准则,认为"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
二十二年发布的《举贤勿拘品行令》称: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
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这些命令,直欲摧陷廓清东汉近二百年间儒家豪族用人唯行的金科玉律。
"九品中正制"本来正是与此"三令"同一源的。
所以早期士人品定之权掌握在曹魏政府的中正官手中,中正官按人才优劣以定品第,也多少改变了名士"臧否人才"、操纵选举的局面,选出了一些比较有才干的人充实政权,帮助曹魏在三国角逐之中占到上风。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上,儒家豪族的力量远比曹魏出身的寒门大得多,曹魏寒门政权实际上只是东汉至中唐数百年贵族社会中的一小股逆流。
不久,不仅九品中正的品评之权全部为豪门所据,就连曹魏政权本身,也要按照儒家的要求,"禅让"给出身于河内豪族的司马氏了。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
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
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
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
诗赋的题目和用韵都有一定的规定。
诗多用五言六韵(近代变为五言八韵),有一定的程式,一般称为试帖诗。
韩愈的《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一诗,就是这种体裁的作品。
第35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5)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
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
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
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
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6]。
由此可见,唐代进士、举人和秀才的概念与后世不同(参看下文清代的科举制度)。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7]。
唐人有关科举考试的文章常常讲到有司、主司等,都指考官而言。
参加进士科考试要请当世显人向考官推荐奖誉,才有及第(及格)的希望。
及第以后称考官为座主、为恩门,对座主则自称门生。
同科及第的人互称为同年。
这一时期,门生座主、同科同年之间常常结成派系,排挤那些出身于门阀世族未经科举的官僚。
世族官僚讨厌进士的浮华,看不起由科举途径进入官场的官僚;而科举出身的官僚讨厌世族的傲慢,也不大看得起依靠门阀得官的官僚。
这就形成了两大派系。
两大派系分别勾结权贵、宦官,争权夺势,互为进退。
党争前后经历了几个皇帝,时间有四十年之久,最终双方俱伤于宦官之手,但是科举制度却被后世继承了下来。
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
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
宴会于曲江亭子,称为曲江会。
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
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8]。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9]。
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
韩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
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
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
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
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
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前后不下百十种,这些称为制科。
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以后改为吏部选人的科目,每年举行考试[10]。
宋代制举恢复博学鸿词科,直到清代还有博学鸿词科。
第36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6)博学鸿词一科唐、宋乃至清代均有之,其意义则大不同,特别是清代。
清初,不少明朝遗老以民族气节自恃不肯与清廷合作,更不屑入考场同普通儒生在八股文上一竞短长,清廷为了笼络这批学者而特地开设了"博学鸿词"的特科,只考诗赋,不考八股,对不肯前来者,还委派官吏登门去请,或"拉夫",硬逼他们进京应考。
考中之后,虽委以高官,却又将其事迹纳入贰臣传中,但对于那些拒不参加考试的大名士,却也没有强加迫害。
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
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
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
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
元朝的科举考试分左右两榜。
当时天下人共分四等,依次分别为:蒙古人、色目人(西部各少数民族)、汉人(北方汉族)及南人(南方汉族及其他族人)。
不同等级的人分开考试,蒙古人和色目人是考两场;汉人和南人要考三场。
其内容则蒙古人、色目人较易,而汉人、南人较难。
考中的名单,蒙古人、色目人列一榜叫"右榜";汉人、南人另列一榜,叫"左榜"。
录取名额两榜相等,但派起官来,蒙古进士比色目人高一等,色目人又比汉人、南人高一些,如果蒙古人、色目人愿参加汉人、南人的科目考试,考中之后,再加一等派给官职。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
下面只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简单的叙述。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11],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
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12]。
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
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庠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13]。
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
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
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第37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7)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