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图形计算器探究复合函数的性质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五中学2020年高中数学论文 图形计算器应用能力测试活动学生 浅谈卡西欧图形计算器在常用函
浅谈卡西欧图形计算器在常用函数图象上的应用摘要:指出形象思维的重要性,给出了高考高频函数题图象定量具体分析的方法,应用图形计算器在集中复杂函数题中灵活运用,使复杂抽象函数简单化具体化,方便加深印象,使函数的学习方法更加灵活便捷,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本文从函数定义及出发,将具体常用常见函数的图象性质进行总结,归纳类比,得出普遍结论。
在已知函数基础上进行扩展,体会极坐标中图象的魅力,以及图像绘制的,简便性、优越性,由以推广至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形象思维、指数函数、幂函数、复合函数、高斯函数、极坐标系下的曲线、图像特点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我们在学习上主要运用的是左脑的抽象思维,但从数学思维模式呈现出的事实来看,我们图形理解能力的形象思维是最早出现的,而它也是数学不断发展至今的前提,并在数学的研究学习中骑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见如果人们不具备形象思维能力,很难会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其发展也将会受到限制。
正像数学家柯尔莫戈洛夫所言:“只要有可能,数学学者都应该尽力把他们正尽力研究的问题从几何图形上视觉化。
”因此在有技术设备支持下的今天,图形的精准绘制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应用图形计算器解决图象问题,在有关函数的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手工绘图,但手工绘图有不精确、速度慢的弊端;应用图形计算器速直观的显示及变化功能则可以克服上述弊端,大大提学习效率、拓宽我们的认知范围、开拓我们的解题思路,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的理解能力。
直观、准确、全面地针对考试中的问题给予完备解答。
那么,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图形计算器有哪些应用呢?作为一名高中生笔者在此予以介绍:一、图形计算器在指幂对函数及其简单复合函数中的应用1.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是y=a^x(a>0且≠1) (x∈R),值域为(0, )。
a=1时也可以,此时值域恒为1。
是在定义域上的单调下凸,连续函数。
当a>1时,指数函数对于x的负数值平坦,对于x的正数值迅速攀升。
高中数学《利用图形计算器探究复合函数的性质》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利用图形计算器探究复合函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观察—归纳—猜想—证明”,选取的知识载体是复合函数的性质,辅助探究工具是图形计算器。
“观察—归纳—猜想—证明”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探索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是一种完整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法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而且有效的作用,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对提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有直接的作用。
在知识载体上,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而函数性质是函数研究的核心。
函数研究有两种途径:“函数图象→函数性质”和“函数性质→函数图象”。
本节课我们主要实践第一种途径:“作函数图象→观察图象特征→归纳猜想函数性质→证明函数性质”即“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设置1.知识与技能:(1)会用图形计算器作出函数的图象和含参数的动态图象;(2)会观察函数的图象特征并归纳函数的性质;(3)会用代数的方法判断或证明函数的性质;(4)能对含参数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2.过程与方法:(1) 掌握“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研究方法;(2)了解函数研究的两种途径“函数图象→函数性质”和“函数性质→函数图象”;(3)了解科学研究的两种途径:“理论研究→实验验证”和“实验探究→理论证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类比、联想、归纳的数学探索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2)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体验探究的乐趣;(3)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意识的总结数学研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三.学生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我校高二选修课《用图形计算器学数学》的学生,通过高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1.工具方面: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图形计算器实现相关的功能,如输入函数解析表达式并画出图象、利用图形计算器动态图功能对含参数的函数进行动态演示;2.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也具备了讨论由基本初等函数复合或四则运算而构成的初等函数性质的能力,会求出初等函数定义域、值域,会判断和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会求解或证明函数的对称中心、对称轴、渐近线等;3.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等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基于以上基础,可以展开本节课的教学。
函数的复合运算
函数的复合运算函数的复合运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将一个函数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输入,并产生新函数的过程。
函数的复合运算在各个学科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
本文将介绍函数的复合运算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并探讨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
一、函数的复合运算的定义在数学中,两个函数的复合运算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函数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输入。
设有两个函数f(x)和g(x),则它们的复合函数表示为g(f(x)),读作g合f。
具体而言,对于g(f(x)),先用f(x)计算出一个数值,再将该数值代入g(x)中计算得到函数的输出。
二、函数的复合运算的性质1. 结合律:对于三个函数f(x)、g(x)和h(x),(h∘g)∘f=h∘(g∘f)。
这意味着函数的复合运算满足结合律,即复合函数的运算顺序不影响最终的结果。
2. 等价性:若f(x)和g(x)的定义域和值域相同,并且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有f(x)=g(x),则它们的复合函数也相等,即g(f(x))=f(g(x))。
3. 单位元素:对于任意函数f(x),存在一个称为恒等函数的函数I(x),使得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有g(x)∘I(x)=g(x)和I(x)∘g(x)=g(x)。
恒等函数是函数的复合运算中的单位元素。
三、函数的复合运算的应用函数的复合运算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各样的问题。
1. 函数的复合模型:复合运算可以用于建立函数之间的关系模型。
例如,在经济学中,可以通过将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进行复合运算,来描述市场价格的变化。
2. 函数的复合逆运算:复合运算可以用于计算函数的逆运算。
根据函数的复合逆运算,可以将一个函数的输出通过逆运算还原为输入。
这在密码学中有重要应用,用于设计加密算法。
3. 函数的复合运算与微积分:函数的复合运算在微积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复合函数的导数可以通过链式法则来计算,这对于描述变化率、求解极值等问题非常有用。
如何利用图形计算器辅助高一数学学习
如何利用图形计算器辅助高一数学学习对于刚刚踏入高一的同学们来说,数学学习的难度和深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这个阶段,合理利用工具来辅助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形计算器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图形计算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数学和科学计算的电子设备,它具有强大的绘图和计算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
那么,具体该如何利用图形计算器来辅助高一数学学习呢?一、帮助理解函数概念函数是高一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图形计算器可以通过绘制函数图像,让我们直观地看到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例如,对于一次函数 y = 2x + 1,我们可以在图形计算器中输入函数表达式,然后立即得到它的图像。
通过观察图像的走向,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函数是单调递增的。
再比如二次函数 y = x² 2x 3,我们可以通过图形计算器观察它的对称轴、顶点坐标以及与 x 轴的交点,从而更好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探索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在高一数学中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利用图形计算器绘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能够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它们的周期性、值域、对称轴等性质。
我们可以在图形计算器中同时绘制多个三角函数的图像,比如 y =sin x 和 y = cos x,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通过改变函数的参数,如振幅、周期等,来深入理解三角函数的变化规律。
三、解决不等式问题不等式是高一数学中的常见题型。
图形计算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找到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对于不等式 x² 3x + 2 > 0,我们可以先将其对应的函数 y= x² 3x + 2 绘制出来,然后观察函数图像在 x 轴上方的部分,对应的x 值就是不等式的解集。
四、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在学习概率与统计这部分内容时,图形计算器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和分析数据。
比如,我们可以输入一组数据,然后利用图形计算器计算均值、方差、标准差等统计量。
浅谈卡西欧计算器的函数图形功能—让数形结合更简单论文
浅谈卡西欧计算器的函数图形功能—让数形结合更简单目的:通过一些例题与图形计算器结合的例子来说明在数形结合高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形计算器是具有画图,解方程和许多强大的功能。
在高中的数学学习中,总会遇见许多的难题,通过使用图形计算器,让我认识到了数形结合的妙处,让我受益匪浅!早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我们就知道了在遇见一些难题或者需要大量去讨论的题的时候,我们就总是通过画图去解决它,通过数形结合思想,但是当我们的数形结合思维还不够时,图形计算器就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通过那强大的画图功能,可以把一些复杂函数或者较为陌生的函数呈现在屏幕上面,通过那图形我们就可以利用图形根据问题进行求解,而图形计算器我们数形结合思维养成里面起了一个推动引导的作用,不久,在我们的脑海中数形结合思想就逐步建立起来了!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我们认为是我们不能解决的难题为列子讲解图形计算器是如何快速有效的解决他们,问题1、如果不等式-ln x m x >x 恒成立,数M取值组合成的集合.(“卡西欧杯”2011年全国高中数学图形计算器应用能力测试题)【解题思路】解决这类型的题的关键方法是讨论,①当x ∈(0,1)时,-ln x m x >x ⇔x <x ln x .令()=g x x -x ln x ,再利用图形计算器的绘图功能就会变得十分简单,可以通过图像知道在()=g x (0,1)上②当x ∈(1,﹢∞)时,xM x ln ->x ⇔M >x ln x .由上图可知,当x ∈(1,﹢∞)函数也为增函数,所以()g x >g(1),所以M≤1为增函数,所以()g x <(1)g ,于是M≥1综合①②,只有M=1时不等式恒成立.所以实数M的取值组成的集合{1}.1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问题2、不等式2x>3-x【解题思路】1的表达式然后画出利用图形模块功能,分别输入y=2x和y=3-x图像,并且通过shift和G-solv键,按F5求交点,就可以轻松的求出不等式的解.问题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1)2-|x2-1|+k=0.(1).若k=-1时,方程(x2-1)2-|x2-1|+k=0有几个不同的实根?(2)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恰有6个不同实根?解题步骤:【解】(1)当k=-1时,令()=g x(x2-1)2-|x2-1|-1,做出函数图象可知,当k=1时,()f x有两个不等实根.(2)令()=g x(x2-1)2-|x2-1|,通过图形计算器画图可以知道在实数围,不存在k使得()g x有6个不同实根.x-y+2≥0已知x+y-4≥0求z=x+2y-4的最大值.2x-y-5≤0x-y+2≥0已知x+y-4≥0求z=x+2y-4的最大值.2x-y-5≤0问题4、已知2502040x yx yx y--≤⎧⎪-+≥⎨⎪+-≥⎩,求24z x y=+-的最大值.将图形画出,如下图之后画出41 2y x=-,将函数变形,通过在可行域中的图像,知道之后就可以根据交点来计算出z的最大值【结论感想】通过这些例题相信我们都已经明白了数形结合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而图形计算器正好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的好工具,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利用好图形计算器,在不断的探索求知中,让我的思维变得灵敏,在学习中得到开发,总结经验,享受在用图形计算器的过程中的快乐。
图形计算器在复合函数单调区间教学中的应用
函数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的认识更加深刻,另一方面
也加强了对复合函数概念的理解.
由此看出,数学实验充分展示了数学知识的形
成过程,为学生发现新知识、验证新知识、掌握新
知识提供了很广阔的探索平台.遇到一个数学问
题,学生利用图形计算器的实验活动进行一些计算
和作图,帮助自己直观感性的认识新的问题,有了
足够的具体例证表明猜想的正确性,然后再进一步
实验目的 用图形计算器的画图功能来讲解使 学生掌握复合函数单调性.
实验仪器 图形计算器 实验过程 我们先明确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对 于定义域 I 的某个区间 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 值 x1,x2 ,当 x1 < x2 时,都有 f (x1) < f (x2 ) ,那么就 说 f (x) 在区间 D 上是增函数;当 x1 < x2 时,都有 f (x1) > f (x2 ) 恒成立,那么就说 f (x) 在区间 D 上是 减函数.反映在图象上从左到右上升的是增函数, 下降的是减函数. (1)我们先用图形计算器画出 y = x2 − 2x −1 ,
y = x 的图象,如图 1,2,通过图象我们发现单
调性和我们用定义证明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图1
图2
(2)我们来看指数型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
下面是复合函数 y = 2x2 , y = ( 1 )x2 −2x , y = 2x2 −2x 的 2
图象,如图 3,4,5.
图3
图4
图5
从图形中我们可以通过移动坐标来发现图形
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去证明它或返回来再看推理,
那就明白的多了,有的时候证明的许多方法都可能
来自具体例证的实验.
实验结果 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由内外层函数
TI图形计算器实验报告-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使用TI图形计算器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北京十八中王丽敏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一)素质教育要求改革教学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使教学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利用TI图形计算器辅助课堂教学,构建新型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研究。
(二)新课标要求注重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三)学校以及学校教师发展的需要:我校是北京市的一所区属重点中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有相当年头,由最初的设备不足到闲置,总不尽如人意。
多年来数学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不能有较大突破与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讲,学生反复操练;重视解题教学而轻视知识形成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004年我校步入北京市示范性高级中学行列。
上级领导、家长、学生对于教育资源的期望值明显增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我们的先进性、示范性,如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教学的要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四)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的招生情况决定了我校学生的学习方法单一,缺乏学习热情,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
教师以传统的教学方式,用一支粉笔单纯展示数学抽象的美,对于多数学生来讲,形式过于简单,某些抽象的问题很难真正理解。
另外教材的变化,课时数的减少,各种各样的矛盾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走出低谷?如何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二、利用TI图形计算器作为信息工具辅助课堂教学的原因:TI图形计算器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功能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图形计算器——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利器
195教育视窗2020年第8期高中数学课堂是重要的科学之一,其在教学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
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是教学中重要发展内容,在传统教学中,很多学生对高中数学存在力不从心感受,对数、图、形基本是一篇模糊,而图形计算则是数学教学利器,可以非常巧妙有效解决这一困难问题。
图形计算器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是数学教学中的新形式,可以将数学中的一些函数绘制图像、方程组等进行准确计算,而且功能非常强大,所含括的范围比较广,在图形计算器上可以同时显示多行文本的功能。
另外图形计算器还具备符号代数、几何操作以及数据分析系统等,能将各个图形更直观绘制出来,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
本人认为图形计算器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利器,主要是图形计算器具有小巧便捷的特点,利于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开展,助推数学进一步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大工具性支持。
1 图形计算器的功能及特点1.1 图形计算器的功能数学课堂教学中图形计算器提供一种更直观的教学手段和研究环境,尤其是数学符号上,可以更直观、准确的借助图形计算的基本功能。
图形计算器可以快速进行数学的实践和应用,提高教学研究的效率。
图形计算器主要功能体现在其的数值预算、作图、统计、金融、程序、计算应用等多种功能。
在数学课堂上,还可以提供更直观的教学研究,引导学生能更深入理解数学的一些结论、定义或是法则,理解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内容,并不断给学生创设更好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运用能力。
1.2 图形计算器的特点图形计算器在数学中的应用具有几个特点。
(1)便携性:图形计算器是针对数理研究学习的工具,其本身的就特点就需要够方便、体积不大,这样携带起来比较便捷。
数学教学可以作为课堂的必备教材工具之一,可以在课堂上随时体验它的价值和意义。
(2)网络性:可以通过端口连接,可以展示计算器之间的数据交互特点,利于数据的整合运用。
(3)专业性:图形计算器是针对数理应用的新型技术产物,可以通过收集、分析、分类进行各个学科研究,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的研究,更显其专业的特性。
利用图形计算器进行数学实验
3 的递增速度很慢,于 : 是对 图形窗 口进行调整, 再
产生效果吗?
次显示图象 ( 图3 ̄) 如 , . - 4
要解决这个 问题 , 涉及: 条件概率的知识. 当 学生不具箭相应知 识时, 可以采J 实验的力法加 1 J ‘
维普资讯
20  ̄第 7 08 期
数 学牧 学
r i
利 用 图形 计算 器进 行 数 学 实 验
2 46 上海市新・高级中学 谢 斌 03 0 P
数学 实验的教学过 程与传统 的数学学 习的 不 同之处是 信息的 单向交 流变成 多向交流.传 统的数学学 习是学 习者单 向地挖掘 问题的信息, 而数学 实验 可通过 一定 的技术手 段, 问题 的 将 更多信息 向学 习者 书动展现.其 I 设计和利用 1 l 技术手段的过程可 I学生 白己动予尝试和改进. J ]
总数 男孩 所 t
21 年第 7 [8 ( 】 期
^
通过上述模拟实验, 以看Ⅲ随着样本数Ⅳ 可 ( 育龄妇女人数) 的增加, 孩所一 的比例趋向于 05 国王颁布 了法律, ̄ I1 ¨ .. I ~孩干女孩的比例仍 " : VI ! 1 一 : I 然 是趋 近 于 1: .这 是 什 么原 ? 1 此时可 以引导学 生利川概率知识 来解 决问
以解 决 .
下面我 们利用 T 一8 ls I 3Iu 的随机数 功能, ’
并通过程序来模拟这个过程.
图: j
列 丧观 察
图4
凋 整后 的 图 象
编 写主程序 B GI _( 奎5 和子程序A OY 1 如l R L J)
( 图6, r程 序・ , 拭介绍如下: 如 )其 } I J 变
利用图表法求解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利用图表法求解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作者:李任洲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4期
【摘要】复合函数的单调性通常分三步,首先确定原函数是由哪两个函数复合而成的;其
次分别考察那两个函数的单调性;最后用“同增异减”下结论。
解题时,这种题目往往分两层,分开考虑。
若内层与外层函数有同样的单调性,则复合函数为增函数;若内层与外层函数有相
反的单调性,则复合函数为减函数。
在解题过程中结合图示法求解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更直观,
易操作。
【关键词】同方向变化;反方向变化;复合函数;增函数;减函数。
怎样用几何画板构造复合函数图像
怎样用几何画板构造复合函数图像
在几何画板中,函数编辑器不仅仅可以将系统自带的基本函数进行函数编辑,还可以进行复合函数计算,画出复合函数的图象。
下面介绍几何画板画复合函数图象的方法。
比如,已知函数f(x)=x3-2x-1,绘制f(x)和f(x2)两个函数的图象。
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数据”——“新建函数”,“方程”选择“y=f(x)”,在函数对话框中输入“x”、“^”、“3”、“-”、“2”、“x”、“-”、“1”,“确定”。
在函数编辑器中输入函数f(x)的表达式
2.选择“数据”——“新建函数”,弹出编辑函数对话框,点击函数解析式“f(x)”,此时,编辑框中出现“f()”格式,在括号内输入“x”、“^”、“2”,确定,绘图区域中会出现“g(x)=f(x2)”。
在函数编辑器中输入函数复合函数
3.分别选中绘图区域中的函数解析式,右键选择“绘制函数”,系统自动绘制函数图象。
分别绘制两个函数的图象
以上内容向大家介绍了几何画板复合函数图象的制作过程,几何画板函数编辑器看似简单,功能却不容小觑。
三图法求解复合函数
三图法求解复合函数在数学中,复合函数是由两个或多个函数组合而成的函数。
通过复合函数,我们可以将一个函数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输入,从而得到更加复杂的函数关系。
三图法是一种可视化的方法,用于求解复合函数的零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三图法求解复合函数。
假设我们要求解一个复合函数f(g(x))=0,其中f(x)和g(x)分别是两个已知函数。
为了便于使用三图法求解,我们需要将f(g(x))=0转换为g(x)=y1和f(y1)=0,其中y1是一个新的变量。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绘制g(x)和f(y1)的函数图像,并通过观察它们的交点来求解复合函数的零点。
下面,我们将分为三个步骤详细介绍如何使用三图法求解复合函数。
第一步:确定复合函数的定义域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以确定需要绘制函数图像的区间。
假设g(x)的定义域为[a,b],因此我们需要在此区间上绘制g(x)的函数图像。
同时,我们需要找到在[a,b]上满足f(y1)=0的所有y1的值。
这些值将作为f(y1)的函数图像的纵坐标。
第二步:绘制函数图像在第一步中,我们已经确定了需要绘制的函数图像的区间和纵坐标范围。
现在,我们可以绘制g(x)和f(y1)的函数图像。
首先,我们使用图表或计算机程序绘制g(x)的函数图像。
根据g(x)的定义域[a,b],我们可以在x轴上标出a和b,然后计算并绘制g(x)的图像。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g(x)的函数图像。
接下来,我们需要绘制f(y1)的函数图像。
根据第一步中找到的满足f(y1)=0的所有y1的值,我们可以在y轴上标出这些值作为纵坐标。
然后,通过计算并绘制f(y1)的函数图像,我们可以得到f(y1)的函数图像。
第三步:观察交点并求解零点在第二步中,我们已经绘制了g(x)和f(y1)的函数图像。
现在,我们需要观察函数图像的交点,并求解复合函数的零点。
通过观察g(x)和f(y1)的函数图像,我们可以找到它们的交点。
本刊(上旬·高中)2020年总目录
思目录2020年第12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本刊(上旬■高中)2020年总目录|►开卷有益、(1/2)1高考路上的光芒一“对标核心素养创新高考复习~^中学数学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发言 马小为(3) 1情境源于生活 殷玉波(4) 1数学直播不易,且行且研究 殷玉波(5) 1数学学科德育的思考与实践 罗新兵,赵颖婵(6) 1“三会”的理解与实践 罗新兵,李晶(7) 1“写作学习”视角下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史嘉(8) 1把握数学本质落实素养导向罗增儒(9) 1圜丘坛中的等差数列与数学文化一以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n理科第4题为例一谈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列高考复习 兰松斌(1/2)19把握课标理念关注动态问题一高考复习创新应对策略之立体几何 侯曙明(1/2)25概率与统计的考查特点及备考策略 崔佃金(1/2)33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高考数学备考策略一以函数与导数内容为例 曹凤山(1/2)37基于素养立意的全国高考解析几何试题分析严运华第四期“卓越教研联盟”专项培训成果展示一课例大家评展示课简案(10)2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课例 沈春妍,刘海滨课例大家评刘旭亮(10)4课堂研修“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罗增儒(10)1回归原点~^化解解题顽症、突破解题教学困境(10)12从单元教学视角谈“等比数列的前…项和”胡诚忠曹凤山(10)13把握教学立意,落实核心素养(11)1新高考后高三复习思路畅想殷玉波一“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课例点评吴林(12)1教师教学发展的境界罗增儒(10)16观摩沈春妍老师“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一课有感俞光军(1/2)3过渡时期的高考数学备考探讨渠东剑(10)18以M KT视角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李红(3)2数学解题的水平划分罗增儒(10)20数学课堂精准阅读的落实(4)2数学解题的水平划分(续)罗增儒一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一节课的点评(5)2在线直播数学教学的条件、特征与教学策略研究胡启山沈威|卜^(6)2数学教育研究选题来源分析吴立宝,许亚桃(1/2)44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教材变革(续6)(7) 2数学课程标准动词源流一学习《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孙宏安(8) 2数学课程标准动词源流(续)一学习《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孙宏安(9) 2批判性思维:内涵、特征及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研究 周娅茜,马文杰(11)2解题教学是解题活动的教学 罗增儒一《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的研究与编写 章建跃(1/2)50基于核心素养的“三角函数”教材设计与教学思考刘长明(1/2)54单元教学设计:函数:y=Asin(〇A T+p)王萍,薛红霞,李龙才 (1/2)63实行单元教学探讨数学建模—“函数:y=AsinUx+p”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王萍,薛红霞,谢永清“对标核心素养创新高考复习—中学数学学术研讨会”成 果展不高考复习课创新设计展示(1/2)9解析几何的“几何”特征 李芳,陈百华(1/2)13利用导数研究曲线的切线问题 李蔓莉创新复习分享(1/2)15突出重点掌握方法精准计算稳步提高(1/2)67认知发展:在行动中落实理念—“函数y^AsinUx+p)”教学点评薛红霞,李龙才,刘晓瑜(3)5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教材变革(续7)一《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的研究与编写章建跃(3)11体现几何、代数融合提升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素养一《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六章2020年第12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尤、目录w w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的教材设计与教学思考薛彬(3)15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李沛,丁益祥(5)5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一课时”教学设计章建跃(5)13数学建模活动的课程理解、教材设计与教学实施章建跃,张艳娇,金克勤(5)20体现数系扩充过程,加强数与形的融合,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复数”的教材设计与教学思考 李龙才(5) 24 “用向量法研究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与点评 陈利利,张曜光(6) 6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一课时”教学设计(续)章建跃(6)13数学建模活动的课程理解、教材设计与教学实施(续)章建跃,张艳娇,金克勤(6) 17 “平面与平面垂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与点评李大伟,曾辛金(7) 10重视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过程和方法,发展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的教材设计与教学思考李海东(7) 15 “平面与平面垂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与点评(续)李大伟,曾辛金(8) 11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与逻辑推理素养的发展 章建跃(8)17加强数据随机性的体会,体现概率与统计的联系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概率与统计”主线结构设计 张唯一(8) 20分层随机抽样教学设计与课例点评雷晓莉,刘兴华(9) 10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与逻辑推理素养的发展(续)章建跃(9) 15呈现数据分析的基本过程,体现数据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人教A版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必修第九章“统计”编写思考 张唯一(10) 28《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第十章“概率”教材设计与教学建议 张伟,程海奎(11) 6基于核心素养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材设计与教学思考 刘长明(12) 6建立直线和圆的方程,用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简介张劲松(3) 76数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与评价—访曹一鸣教授 安英(4) 5数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与评价(续)访曹一鸣教授安英(7)5数学教育的悠悠情结罗增儒教授访谈二三事袁芽芽,尚向阳(8)8数学教育的悠悠情结(续)罗增儒教授访谈二三事袁芽芽,尚向阳(12)22020年高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李婉玥,张维忠(5)31高中数学教材中跨学科内容的呈现-以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教材为例潘小勤,张维忠(9)7新人教A版教材审读、试教的体会 唐希明,曾宁宁(11) 10高中数学教材情境创设的比较研究一以北师大2019年版、2011年版必修教材为例刘清,胡典顺(12) 18打造“何以学会”的专业化学习方案一对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教材框架结构的解读吕增锋(5)35期末复习中的生态课堂一以向量数量积复习为例(5)39 —堂独具特色的数学生态习题课(8)26课例:弧度制(8)30基于问题链的深度学习-评马海龙老师的“课例:弧度制(12)14静待思维花开,守望自然生成—记“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研讨课冯俊陈杰黄跃华马海龙陈柏良(1/2)71问题驱动教学一“函数的单调性”的课堂实录与思考 刘剑锋(1/2)75信息技术下的高中数学可视化U型教学模式一以“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专题复习课为例廖小琴(1/2)78类比为桥自然生成一“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教学设计、实践与反思 周丕芬(3)22从一节课谈数学现象的处理 任晓松,许佳龙(3) 25构建学生数学认知逻辑链下的教学设计一由一节优质观摩课想到的 许晓天(4) 10高中数学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区域研究与实践一以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三角函数”为例陈小波(4)16 “曲线上一点处切线的斜率”教学探索 高建国(4) 20追求素养导向的主题教学过程一以“函数的零点”为例 孔德鹏(5) 41中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实践探索一以北师大版《数学2》(必修)“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教学为例 刘聪胜,杜海洋,王朋,周牛娃.f.思目录2020年第12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5)45在概念教学中落实数学抽象素养一以数列概念教学设计为例 李传峰(5)48基于数学建模素养提升的课堂教学方法探究李炼(5)51启发思考经历过程提升素养一以“导数的概念”教学为例 杨月霞(5) 55构建生态课堂落实核心素养文卫星(6) 24凸显思维过程回归教学原点一基于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案例思考 钱宁(6)28问题驱动教学设计中的“精心设问”探讨杨刚,张世凡,张晓斌(6)32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创设探究 刘剑锋(6)36基于核心素养的规则课型教学探究一以“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例 谢锦辉(6)40思维与技术齐飞,素养共创新一色一以“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为例唐颖鸿,刘玉记(6)45围绕“生成”设计过程关注“素养”实施教学一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为例 孙家和(6) 48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深度学习一以“解三角形中的求(最)值问题”为例 张亮(7) 21素养为本的高中数学单元起始课教学一兼谈“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单元起始课教学李昌官(7)27数学核心素养下科学预设与精准教学实践的思考王怀学,翟洪亮(7)30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探究 于莺彬,刘海龙(7)3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一以“利用图形计算器探究复合函数的性质”为例曹岩,缑小锋,漆林伟(7)36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耿熹,黄炳锋(7)40概念图视野下概念教学的整体设计 刘进全(7)43借助课堂实录开展研课—以“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人”为例胡启山,王振清〇2019年中学数学“单元一课时教学设计”大赛征文选登〇(7)46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问题”单元教学设计 吴平生(7)51核心内容类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一以“基本不等式”为例 庞志雷,吴登文(7) 55素养导向下的单元起始课教学设计一以“平面向量”为例 成亮,李亚琼(8) 33高中数学新授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初探一以“交集、并集”一课为例 刘海滨,王克亮(8)36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 冯青(8)39整体探究“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教学设计范银萍,陆学政(8)42关注教学逻辑引领思维发展一以“基本不等式教学活动为例(8)46题根教学实践研究李云侠一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习题课为例李桂娟,许江华(8)49教师开放设计学生充分参与一“函数的性质”(第1课时)课例与思考童正卿,孙旭东(8)52H P M视角下球体积公式的研究性学习胡爱芬(9)19深度学习下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五种形式陈志江(9)23数学建模课如何上王立余,吕增锋(9)26一道例题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顾向忠(9)28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实践与思考郑花青(9)32基于问题有效导学一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为例徐德明(10)35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与对策李志敏(10)40关于数学学业质量内涵的思考罗新兵,陈小波(10)43从数学素养的视角看求解二面角李广修(10)46基于趣味数学实验的“数学归纳法:”教学李彪,徐毕娟(10)49高中数学审题教学探析陈奉奎(10)52 “倾斜角与斜率”的教学设计与说课李启梅,余树宝(10) 56高中跨学科教学初探一以地理中的地震震级为例 方元沁(11) 15从问题解决的观点看考查创新能力的数学问题赵学志(11)18例谈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李家书,刘玉凤(11)22基于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邵丽云,张子玉(11)27对“数学抽象”的理解与数学抽象能力培养的实践徐晓兵(11)30生本理念下试卷讲评的原则分析和设计思考俞光军,皇甫芯如(11)33 “五神”金字塔:创造力培育的实践探索 符永平(11)37将创新引入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教学为例 邓胜兴(11)40着眼“四能”提升培育数学核心素养-—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教学为例张世凡,杨刚,余业兵(11) 44 一节高三复习课的设计与反思 李瑞杰(12) 25 “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主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以“计数原理”整章教学为例 姚发权(12)28且行且思简化运算提升素养-一道解析几何题评讲的所想所思 石鹏(12)31重启探究与发现发展数学素养(5>2020年第12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探究函数_v =x +f 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设计丁书明(12)35注重问题导引,提升运算素养以“定点、定值、定直线”的复习课教学设计为例高铭秀(1/2)81利用“ a …=A _r … + l 代换”巧解特殊高次递推数列何大勇,谢东(1/2)84向量视角下的定点、定向问题 王丙风(1/2)87揭示学科本质发展核心素养以解析几何的教学为例(3) 28立足实际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对一道改编题教学的再研究一道高考试题引发的探究与反思 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函数与导数”综合问题以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I 理科第20题为例李志敏(4) 27展示解题过程让学生的思维更流畅记一道数学试题的讲评历程深度理解数学运算,发展学生运算素养 一个游戏背后的数字密码-一二进制、映射的研究性学习加强教学逻辑研究,引领数学学习方式 把握拓展本质提升核心素养以一道解析几何试题为例郑(3) 31(4)25赵银仓良,苗勇宗火祥(5)57(5) 61(6) 61 (6)65刘亚平潘益琪胡宏强毛良忠-------■.张宇(6)68利用三角恒等变形解决一类和与积的最值问题(6) 70讲评讲清怎么想讲后反思不能忘(7)5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平面向量数量积问题的多角度分析(7)62巧妙构造图形解题,培养高阶思维能力(7) 65用“齐次化”方法解决极值点偏移问题田秋峰,喻婷,赵敏卫,马(8) 55例说活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解题张金龙,李建富,吴朱丛云文卫星柳叶琴李国凯辉芳/ zhongshucan com义、目瀵---L 于晓闻(10)65(11)46何明志(11)52(11)54(12)40(12)42(12)46以一道最值问题为例守得云开见月明—道测试题的解题探索与思考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以平面几何基础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为例郑良,王锋(11)49追根溯源触类旁通圆锥外接球问题再思考张林德对一类解析几何问题的探究贾永进,赵永彩,杨列敏探究本质发展思维-----道测试题的一题多解与推广(12) 38—道圆锥曲线问题的逆向探究和推广罗从勾股定理的推广谈类比推广方法 重视结构不良问题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以退为进”巧设计裂项相消法课堂教学初探(12)49 —类直线过定点问题的探究及推广(1/2)93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课怎样上才有效李启梅,黄严生(12)21加强思维逻辑分析优化解析几何运算 毛良忠2020年高考复习:素养立意下难点突破微专题教学设计(1/2)96集合及其运算 王秀彩,蒋晓东,张浩(1/2)99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许兴震(1/2)10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焦和平(1/2)107 函数的概念 赵光辉(1/2)110函数的图像 蔺治萍(1/2)114函数的性质 林伟民(1/2)118函数与不等式 邓胜兴(1/2)121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繆林(1/2)125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与最值问题 洪汪宝(1/2)130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问题祝敏芝(1/2)134利用导数研究不等式的恒成立(有解)问题水菊芳毅,冯建波张雄 于学张同庆朱恒杰(8)57多解引领习题教学延伸突出问题本质杨绍国以一道解析几何高考题的教学为例(1/2)138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零点问题 孟胜奇,古伯纯张辉,张留杰(1/2)142利用导数研究曲线的切线问题 闰振仁(8)59对一道圆锥曲线问题的探究周阳(1/2)146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于雷,唐明超(9)35试论数学运算的优化与教学沈良(3)34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孙军波(9)39函数零点问题的解决策略分析梁乾培(3)37三角变换郑月姣(9)42广义杨辉三角的探究与应用王志和(3)39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何正民,岳建良(9)44高三解析几何复习应强化四种意识陶兆龙(3)42解三角形蔡海涛(10)59顺势而为提升素养(3)45平面向量吴晓英,齐宗锁由一道高考题的别解引发的探究与思考(3)49等差数列张居敏,黄智华程泽兵,唐治龙,李雷,黄娜(3)52等比数列刘海滨,崔志荣,丁振华(10)62追溯错因促进思考拓展思维(3)55数列的递推、通项与求和任佩文,张惠英,尹兰芯、料录2020年第12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3)58空间几何体林京榕(3)61空间向量及其应用张锦玉,刘剑锋(3)64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朱恒杰(3)66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何豪明,王玉玲,方贞(3)69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张永花(3)73排列与组合安学保(4)30直线与圆锥曲线邓迎春,张晓飞(4)34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彭清峰(4)36解析几何中的定点与定值问题鲁聪颖(4)39圆锥曲线的定义、方程与性质利晓敏(4)41解析几何中的范围、最值问题徐卫东,徐瑢(4)45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徐波(4)47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葛光,戚明兵(4)51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及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宋心茹(4)55不等式选讲李定平(4)57数学归纳法钟迎军(4)60参数方程 王文英,刘力,刘嘉(4)62数学文化牛惠敏,郝俊奎(4)65数学应用范世祥,何睦(4)69绝对值不等式郭博(5)64高三数学考前复习的几点建议殷玉波(5)68增强问题探究意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一对一道高考题的探究、推广与反思郑键鸿,田艳玲(6)51一类高考试题的追根溯源王有茂(6)55一道高考试题的探究与推广喻秋生(6)57提升数学素养,彰显数学文化一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文化专题复习胡银伟(7)67精准•精细•精炼:高中数学微专题深度教学的思考倪树平(7)70例析高考答题的审题策略黄严生,李启梅(7)74由一道高考导数题引发的思考王晓兵(7)76核心素养这样考一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I理科第21题深度分析陈敏2020年高考数学解答题解法荟萃(8) 61 2020年高考数学解答题解法荟萃(9) 48 2020年高考数学解答题解法荟萃(续1)(10) 67 2020年高考数学解答题解法荟萃(续2)^—----——----—(11) 57过程与结论有机融合,渗透素养拓展思维谢玉平,段小龙(11)61高考试题中的情思特征与数学解题教学的融通一以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I文、理科第3题为例刘峥嵘,陈洪义例谈高考数学中的劣构问题 张健析攻关之难,探解决之道一以2020年高考数学山东卷第21题为例邹乃兴巧用三角代换证明一道高考压轴题 广隶发现问题本质提升解题能力一以“一类含二次形式的多元变量最值问题”为例谈高三二轮微专题的教学 韩雪传承中发展素养下超越一2020年高考数学山东卷与海南卷分析与思考殷木森直观固然好论证不可少一对一道高考题的解答探究及教学思考 潘静在高三解析几何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研究一以2020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第21题为例张春杰从概率与统计高考试题谈数据分析素养的培养一以2015—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I理科概率与统计试题为例 汪智源“四翼”视角下的数学高考试题研究一以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n(文科)为例张定强,熊青雪月(1/2)150解析几何中四点共圆问题的解法探究 张诏晨(4) 71用柯西不等式证明一类三角不等式 韩玮(5) 72 —道竞赛题的加强 安振平,李歆(6) 73 妙用“tan a+tan/?+tan y=tan atan^?tan y”解自主招生与竞赛题 叶秋平(8) 71也谈利用“&尺-r方法”证明几类条件不等式 朱小扣(9) 64从几何角度看问题 张诏晨(10) 77对一道数学竞赛试题的推广 储炳南(11) 77 —道数学竞赛题的解法探究 谷欣宇(12) 71 —道联赛解析几何题的多角度审视 高洁(9) 61名师工作室有效运行策略机制的实践与研究一-兼谈“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研修操作内容要点蒋海瓯,蒋颖莹(10) 24基于数学文化培育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殷玉波|(1/2)153坚持核心素养导向聚焦开放命题趋势-从2019年高考数学北京卷开放性试题谈起李现勇(1/2)156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新情境试题的命制尝试与思考 吴平生(9)68巧用类比法,旧题发新芽一谈试题命制的一种方法 王庆来(11)64(11)67(12)51(12)52(12)55(12)59(12)61(12)64(12)672020年第12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www H 录(11)69对数学学科新高考命制多项选择题的认识丁 菁.童正卿(4) 73阅读反思写作青年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关键词朱贤良(9)71关于数学教学“基本套路”的文献综述 时杰(11)73在写作中求发展林运来(5) 73从听课者到反思者的嬗变-以一次数学课堂教学调研为例吕增锋(6) 76新课程背景下应注重情境化试题的命制丁箐(5)75在研究中求发展林运来(8)73迭代出奇迹神奇黑洞数王凯成(8) 75 中美STEM 教育的对比和思考 斯理炯(9) 75中美STEM 教育的对比和思考(续)斯理炯(10) 封二中数参“百城千校”公益赠刊活动2021继续行动(10)封三本部第四期“卓越教研联盟”暑期培训会议简讯(12)73 本刊(上旬•高中)2020年总目录(上接第72页)巧=1上三点,且A A B C 为正三角形,则(a + 6+c ).设 ^=« + 士^=6+士^=(++“则=(6—a) + ( + — 丄)i,= (c ~a) +(——\ba ,\c丄)'。
中职院校复合函数教学探析
中职院校复合函数教学探析作者:王宗巍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8期摘要:复合函数作为现代中职院校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数学思维与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针对中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需求提高复合函数的学习质量是中职院校数学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本文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对中职院校复合函数教学方式、方法以及重点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中职院校复合函数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b)-0000-00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我国一线技术人才基础知识结构培养的重要内容。
作为中职院校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复合函数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中职数学教学的难点。
受中职学生基础、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复合函数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等都存在诸多的不足。
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复合函数知识点掌握不牢固、造成了学生专业课程中复合函数应用难以熟练等问题。
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中职院校应针对复合函数教学的重要性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指导复合函数的教学工作,以此实现学生基础知识结构的完善、实现数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1.关于中职院校复合函数教学重要性的分析复合函数作为中职数学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政治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
中职数学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以函数作为中心进行实际应用的。
其中复合函数作为函数的重要内容在中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跨学科应用。
学好函数、复合函数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
而且,复合函数的学习还是学生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是现代中职院校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运用能力培养的关键。
针对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复合函数的重要性,现代中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应将复合函数教学作为重点,以复合函数为中心将数学对专业课程的渗透、应用理念深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中职院校学生对复合函数认识的加深、促进中职院校数学教学活动的开着那。
利用图形计算器探究复合函数的性质课件
(1)讨论函数的定义域; (2)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3)用图形计算器的动态图功能验证讨论 的结果;
我们研究函数性质的途径有哪些?
函数研究的两种途径: “函数图象—函数性质”和“函数性质—函数图象”; 科学研究的两种途径: “实验探究—理论证明”和“理论研究—实验验证” ;
请研究以下函数的性质
(1) y log 2 ( x 2 2 x 3)
(2) y ln( x 1 x)
2Hale Waihona Puke e x e x e x e x (3) y ,y 2 2 e x e x y x e e x
例2:已知函数f ( x) ln(sin x)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画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特征,猜 想函数有哪些性质? (3)证明函数的性质 (4)观察 y ln(cos x)和y ln(tan x) 的图象,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例3:已知函数f ( x) lg (x +a)(a R)
授课课题:利用图形计算器探究 复合函数的性质
函数常用性质有哪些?
这些性质在函数图象上是如何反映的? 定义域 值域 奇偶性 单调性 周期性
1 x 例1:已知函数f ( x) lg 1 x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画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特征,猜 想函数有哪些性质? (3)证明函数的性质
复合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复合函数的性质与图象深圳中学 许苏华中学数学教材中会系统介绍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但不会系统讲述形如的图象与性质,其中和是基本初等函数,我们称或为复合函数.对于复合函数,我们称对应的为外函数,为内函数.此文中的外函数和内函数也有非基本初等函数的,即不是中学数学教材中系统介绍的基本初等函数.由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和复合运算得到的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一起,统称为初等函数.与复合函数有关的数学题会经常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且难度较大,为了使得我们不再畏惧,也使得我们解题能力、数学核心素养都得以提升,因此把复合函数及其相关难点加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类比于教材研究基本初等函数的过程,我们尝试理清复合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当一个函数图象是我们见过的或者容易用描点法画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研究函数图象,再研究函数性质.当一个函数图象没有见过时,或者很难通过几个点完整画出来时,其实我们可以先研究函数性质,通过其性质还原其图象,再根据图象,猜想并证明新的性质.研究复合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我们可采取第二种路径.选择几个最简的最美的基本初等函数,如、、,用于复合,以期以点带面.,两个基本初等函数复合竟然是一个更简单的基本初等函数,因此后面我们只研究、、和这四个及其类似的复合函数.一、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 定义域和值域(())y f g x =()y f x =()y g x =(())y f g x =(())y g f x =(())y f g x =()y f x =()y g x =ln y x =x y e =22y x x =+ln ln x x y e e x ===2ln(2)y x x =+()2ln 2ln y x x =+22x x y e +=22x x y e e =+2ln(2)y x x =+内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外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要使复合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则,从而求得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如果内函数为,定义域是,值域则为,可见此时值域是外函数定义域的真子集,因此复合函数始终有意义,则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依然是,值域为.如果内函数为,定义域为,值域与外函数定义域是相等集合,因此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 通过上述三个例子,可以发现内函数的定义域决定了内函数的值域,内函数的值域与外函数的定义域决定了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再由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决定复合函数的值域.2. 奇偶性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定义域没有关于原点对称,因此该复合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也是非奇非偶函数.虽然复合函数的定义域是,记,则,则不是奇函数,,举特殊值可以发现并不恒成立,所以也不是偶函数,因此复合函数亦是非奇非偶函数.难道就没有外函数是的复合函数是奇函数或者偶函数吗?形如22y x x =+(,)-∞+∞[1,)-+∞ln y x =(0,)+∞(,)-∞+∞2ln(2)y x x =+220x x +>(,2)(0,)-∞-+∞U (,)-∞+∞223y x x =++(,)-∞+∞[2,)+∞ln y x =(0,)+∞2ln(23)y x x =++(,)-∞+∞[ln 2,)+∞y =(0,)+∞(0,)+∞ln y x=lny =(0,)+∞(,)-∞+∞2ln(2)y x x =+(,2)(0,)-∞-+∞U lny =(0,)+∞2ln(23)y x x =++(,)-∞+∞2()ln(23)h x x x =++(0)0h ≠2()ln(23)h x x x -=-+()()h x h x -=2ln(23)y x x =++ln y x =的复合函数,其中,或者,易证此复合函数为偶函数.形如的复合函数,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化简,并记为,易证,因此复合函数为奇函数.证明一个函数是奇函数或偶函数,首先要说明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再证明在定义域内,对于任意,都有或,则是偶函数或奇函数.如果证明一个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则首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是,则为非奇非偶函数.如果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可以举反例,说明并不恒成立,或者直接证明.3. 单调性我们再来研究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它的定义域为,内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而外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根据众所周知的“同增异减”,因此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为什么“异减”?令,由在上单调递减可知,又由在整个定义域内单调递增可知,因此在上单调递减.内函数递减时,外函数递增,复合函数递减,因此“异减”.为什么“同增”?令,由在上单调递增可知,又由在整个定义域内单调递增可知,因此在上单调递增.内函数递增时,外函数递增,复合函数递增,因此“同增”.判断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同增异减”法,其实都可以用定义法解释.如果能够2ln()y ax c =+0ac <00a c >>且2ln(1)x y x =+2()ln(1)h x x x =+()()h x h x -=-2()ln(1)h x x x =+()f x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0f x f x -±≠2ln(2)y x x =+(,2)(0,)-∞-+∞U 22y x x =+(,2)-∞-(0,)+∞ln y x =(0,)+∞2ln(2)y x x =+(,2)-∞-(0,)+∞122x x <<-22y x x =+(,2)-∞-221122220x x x x +>+>ln y x =(0,)+∞221122ln(2)ln(2)x x x x +>+2ln(2)y x x =+(,2)-∞-120x x <<22y x x =+(0,)+∞221122022x x x x <+<+ln y x =(0,)+∞221122ln(2)ln(2)x x x x +<+2ln(2)y x x =+(0,)+∞用定义法证明复合函数单调性,并能用“同增异减”法直接说明复合函数单调性,这样才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4. 图象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非奇非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再根据几个特殊值、1的正负性,以及当自变量由大到小靠近于0时,或者当由小到大靠近于时,函数值都趋于,由此可以判断出函数图象大致如下图图1所示:图1至此,复合函数的性质与图象,我们基本理清楚.而且我们还发现,该函数图象关于直线自对称.二、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 定义域和值域内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外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因此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也是. 如果内函数为,相当于的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向下2ln(2)y x x =+(,2)(0,)-∞-+∞U (,)-∞+∞(,2)-∞-(0,)+∞3-x x 2-y -∞2ln(2)y x x =+1x =-()2ln 2ln y x x =+ln y x =(0,)+∞(,)-∞+∞22y x x =+(,)-∞+∞[1,)-+∞()2ln 2ln y x x =+(0,)+∞[1,)-+∞ln 100y x =-ln y x =平移了100个单位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可见的定义域依然为,值域依然为.那么复合的定义域依然为,值域依然是.如果内函数为,相当于的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向左平移了2个单位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易得的定义域为,值域则依然为.那么复合的定义域为,值域则依然是.综上,可以发现,只要内函数的值域为,那么该类复合函数的值域就是,定义域则与内函数的定义域相同.2. 奇偶性因为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所以为非奇非偶函数.对于任何一个非奇非偶函数,其实我们都很容易把它改造成偶函数,比如对解析式中的所有加绝对值符号,即此时函数为.其实,我们也很容易把它改造成奇函数,比如这个分段函数 3. 单调性内函数整个定义域内单调递增,外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此时根据“同增异减”,你或许一头雾水.令(内函数因变量等于外函数的单调区间分界值),解得,其实我们可以考虑和这两个区间.当时,则ln 100y x =-(0,)+∞(,)-∞+∞2(ln 100)2(ln 100)y x x =-+-(0,)+∞[1,)-+∞ln(2)y x =+ln y x =ln(2)y x =+(2,)-+∞(,)-∞+∞2(ln(2))2ln(2)y x x =+++(2,)-+∞[1,)-+∞(,)-∞+∞[1,)-+∞()2ln 2ln y x x =+(0,)+∞x 2(ln )2ln y x x =+22(ln )2ln ,0,0,0,(ln())2ln(),0.x x x y x x x x ⎧+>⎪==⎨⎪----<⎩ln y x =(0,)+∞22y x x =+(,1)-∞-(1,)-+∞ln 1x =-1x e =1(0,)e 1(,)e +∞1210x x e<<<,则,因此复合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此时内函数为增函数,外函数为减函数,则“异减”.当时,则,则,复合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内函数为增函数,外函数为增函数时,则“同增”.用“同增异减”法判断此类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时,需要注意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以及内函数的值域与外函数的单调区间的对应.4. 图象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是,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减.并根据几个特殊值,1对应的函数值,以及当自变量由大到小靠近于0时,函数值趋于,由此确定复合函数的图象如下图图2所示:图2可以发现复合函数的图象是个非常漂亮的“V ”字.12ln ln 1x x <<-221122(ln )2ln (ln )2ln x x x x +>+()2ln 2ln y x x =+1(0,)e121x x e<<121ln ln x x -<<221122(ln )2ln (ln )2ln x x x x +<+()2ln 2ln y x x =+1(,)e +∞()2ln 2ln y x x =+(0,)+∞[1,)-+∞1(0,)e1(,)e +∞1ex y +∞()2ln 2ln y x x =+()2ln 2ln y x x =+三、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 定义域和值域内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外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 如果内函数改为,定义域依然为,值域为.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仍为,值域为.如果内函数为,定义域为,值域为.复合函数定义域为,值域则为.综上,外函数为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和内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由内函数的值域决定复合函数的值域.2. 奇偶性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现在还不能确定是否为非奇非偶函数.但是根据上述值域的确定过程中发现,当时,复合函数取得最小值,可见复合函数的图象不可能关于轴对称,也易发现没有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因此它为非奇非偶函数.对于复合函数,因为定义域为,且,所以为偶函数.对于复合函数,由可知,为非奇非偶函数. 综上,外函数为的复合函数的奇偶性,和内函数的奇22x x y e +=22y x x =+(,)-∞+∞[1,)-+∞x y e =(,)-∞+∞(0,)+∞22x x y e +=(,)-∞+∞1[,)e+∞223y x x =++(,)-∞+∞[2,)+∞223x x y e ++=(,)-∞+∞2[,)e +∞y =(0,)+∞(0,)+∞y =(0,)+∞(1,)+∞x y e =()g x y e =()y g x =()g x y e =22x x y e +=(,)-∞+∞1[,)e+∞1x =-22x xy e +=22x x y e +=y 2x y e =(,)-∞+∞22()x x e e -=2x y e =3x y e =33()1x x e e -=3x y e =x y e =()g x y e =()y g x =偶性存在关联,如果内函数是偶函数,那么复合函数是偶函数,如果内函数不是偶函数,则复合函数则为非奇非偶函数.3. 单调性外函数是增函数,而内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递增.对于复合函数,我们讨论和两个区间上的单调性.令,则,则,因此在上单调递减.这里外函数是增函数,内函数是减函数,根据“异减”,则复合函数为减函数.令,则,则,因此在上单调递增.这里外函数是增函数,内函数是增函数,根据“同增”,则复合函数为增函数.4. 图象由上述分析知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可以发现图象与轴没有交点.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同时当时,.可以确定图象如下图图3所示.()y g x =()g x y e =()y g x =()g x y e =x y e =22y x x =+(,1)-∞-(1,)-+∞22x x y e +=(,1)-∞-(1,)-+∞121x x <<-221122221x x x x +>+>-221122221x x x x e e e ++->>22x x y e +=(,1)-∞-121x x -<<221122122x x x x -<+<+221122221x x x x e e e ++-<<22x x y e +=(1,)-+∞22xx y e +=(,)-∞+∞1[,)e +∞x 22x x y e +=(,1)-∞-(1,)-+∞0x =1y=图3根据复合函数的图象,我们还能猜想并证明直线是其图象的对称轴.该图象而且很像一个“U ”字.四、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 定义域和值域内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外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2. 奇偶性,因此复合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 3. 单调性内函数是增函数,外函数在上单调递增,那么在当然也单调递增,根据“同增”,从而复合函数为增函数.4. 图象根据前面的性质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图图4所示的图象:22x x y e +=1x =-22x x y e e =+x y e =(,)-∞+∞(0,)+∞22y x x =+(,)-∞+∞[1,)-+∞22x x y e e =+(,)-∞+∞(0,)+∞22122x x x x e e e e--+=+22x x y e e =+x y e =22y x x =+(1,)-+∞(0,)+∞22x x y e e =+图4研究复合函数的值域,也就是研究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如果最大值不存在,或最小值不存在,那么值域对应着开区间或者无穷大.求得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要考虑内外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确定奇偶性要根据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以及在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情况下,对于定义域中任意都有或者,来判断是否偶函数、奇函数还是非奇非偶函数.对于单调性,首先要确定所有的单调区间,这里依据内函数单调区间的边界值,以及内函数函数值与外函数单调区间边界值相等,求得新边界值,根据所有边界值,对复合函数的定义域进行划分,然后依据“同增异减”法或者定义法,判断或证明单调性.根据定义域和值域,奇偶性,单调性,以及特殊点的坐标,从而较为准确地确定复合函数的图象,再根据图象,猜想并证明一些新的结论性质.x (())(())f g x f g x -=(())(())f g x f g x -=-11。
复合函数的几个性质和应用
复合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有关函数的知识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及竞赛的重点、热点,同时也是难点。
由几种初等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更因其概念抽象,综合程度较高,解题方法灵活,给教与学带来了一些困难,现行教科书上并未对其作系统介绍,本文拟讨论形如y=f[g(x)]的复合函数的几个性质及其应用。
复合函数的定义:一般地,若函数y=f(u)的定义域为P ,而函数u=g(x) 的定义域为M ,值域为C ,并且C 包含在P 内,那么对于M 内的每一个值x 经过中间变量u ,相应地得到唯一确定的一个值y ,于是y 经过中间变量u 而成为x 的函数,记为:y=f[g(x)]。
这种函数称为复合函数。
(函数u=g(x)的值不超过函数y=f(u)的定义域是极重要的)。
y=f(u)叫做复合函数的外函数,u=g(x)叫做复合函数的内函数。
一、定义域 :复合函数y=f[g(x)]的定义域是函数u=g(x)的定义域中使值属于y=f(u)的定义域的部分。
例1, 设函数f(x)的定义域是[0,4],求函数f(2x )的定义域解:∵f(x)的定义域为[0,4] ∴0≤2x ≤4, 即-2≤x ≤2∴f(2x )的定义域为 [-2,2]二、值域:求复合函数的值域时即要考虑内函数的值域又要兼顾外函数的定义域。
例2 求函数)32(log 25.0+-=x x y 的值域解:∵ 44)1(3222≥+--=+-x x x 又0322>+-x x∴43202≤+-<x x又0.5<1由x y 5.0log = 的单调性可知值域为 ),2[+∞-三、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性质:若y=f(u),u=g(x)都是单调函数,则y=f[g(x)] 在它的定义域内也是单调函数。
若y=f(u)为增函数,则y=f[g(x)]的增减性与u=g(x)的增减性相同,若y=f(u)为减函数则y=f[g(x)]的增减性与u=g(x)的增减性相反,在教学中可总结为“同则增,异则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图形计算器探究复合函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西北师大附中曹岩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观察—归纳—猜想—证明”,选取的知识载体是复合函数的性质,辅助探究工具是图形计算器。
“观察—归纳—猜想—证明”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探索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是一种完整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法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而且有效的作用,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对提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有直接的作用。
在知识载体上,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而函数性质是函数研究的核心。
函数研究有两种途径:“函数图象→函数性质”和“函数性质→函数图象”。
本节课我们主要实践第一种途径:“作函数图象→观察图象特征→归纳猜想函数性质→证明函数性质”即“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设置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图形计算器作出函数的图象和含参数的动态图象;
(2)会观察函数的图象特征并归纳函数的性质;
(3)会用代数的方法判断或证明函数的性质;
(4)能对含参数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
2.过程与方法:
(1) 掌握“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研究方法;
(2)了解函数研究的两种途径“函数图象→函数性质”和“函数性质→函数图象”;
(3)了解科学研究的两种途径:“理论研究→实验验证”和“实验探究→理论证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类比、联想、归纳的数学探索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体验探究的乐趣;
(3)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意识的总结数学研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学生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我校高二选修课《用图形计算器学数学》的学生,通过高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1.工具方面: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图形计算器实现相关的功能,如输入函数解析表达式并画出图象、利用图形计算器动态图功能对含参数的函数进行动态演示;
2.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也具备了讨论由基本初等函数复合或四则运算而构成的初等函数性质的能力,会求出初等函数定义域、值域,会判断和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会求解或证明函数的对称中心、对称轴、渐近线等;
3.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等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
基于以上基础,可以展开本节课的教学。
但是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函数,尤其是复合函数,部分学生直接对函数性质的讨论和求解存在困难,因此可以借助于图形计算器,先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函数图象特征,进而归纳函数抽象的代数性质,得到关于性质的猜想后再做证明。
这样变抽象的函数问题为形象的图形问题、变未知的探索为已知猜想的证明,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根据以上对学情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函数图象→函数性质”的“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函数性质的代数研究方法;
有图形计算器函数图象的辅助大大降低了函数性质的代数研究的难度,教学的难点得以突破。
四.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采用问题引导驱动、启发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引导、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辨析讨论、成果展示的过程,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图形计算器的辅助使得学生自主探究贯穿本节课的始终,学生研究成果在投影上的展示更加激励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本节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以问题驱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探求欲,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洞察数学本质;
3.“问题串”的设计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注重学生参与探究的全过程,是学生有所思,也有所获。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已学知识:
(1)函数常用性质有哪些? 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2)函数性质在函数图象上是如何反映的?
定义域—————函数图象向x 轴投影的数集合
值 域—————函数图象向y 轴投影的数集合
奇偶性—————函数图象关于原点或y 轴的对称性
单调性—————函数图象沿x 轴的上升或下降变化趋势
周期性—————函数图象周而复始的重复性
2.新课探究
1()lg 1x f x x
-=+例1: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画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特征,猜想函数有哪些性质?
(3)证明函数的性质
(求解过程和结果由学生现场展示)
设计意图:
(1)这是一个“对数型”复合函数,外函数是对数函数,内函数是分式函数。
通过三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经历并掌握“作函数图象→观察图象特征→归纳猜想函数性质→证明函数性质”的研究方法;
(2)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工具(图形计算器)辅助学习;
(3)进一步强化训练学生观察图象特征的能力,并与函数性质对应;
(4)复习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对数函数的性质、分式不等式解法、奇偶性的定义、单调性的两种判断方法(定义法、复合函数判断法)、函数图象变换、分离常数法等
()ln(sin )f x x =例2: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画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特征,猜想函数有哪些性质?
(3)证明函数的性质
(4)观察ln(cos )ln(tan )y x y x ==和的图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求解过程和结果由学生现场展示)
设计意图:
(1) 前三个问题的设置目的仍然逐步引导学生经历并掌握“作函数图象→观察图象特征→归纳猜想函数性质→证明函数性质”的研究方法;
(2) 与例1相比,将“对数型”复合函数的内函数变为正弦函数,增加了问题研究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不连续性和周而复始的重复性。
学生图象特征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函数性质的研究除了值域和单调性,增加了两类对称轴和周期性。
(3)第(4)问进一步将内函数变化为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打开学生的思维,可能得到丰富的研究结果;
(4)本题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可能有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定义、单调性的两种判断方法(定义法、复合函数判断法)、函数图象变换等
2()lg f x x =∈例3:已知函数(+a )(a R)
(1)讨论函数的定义域;
(2)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3)用图形计算器的动态图功能验证讨论的结果;
(求解过程和结果由学生现场展示)
设计意图:
(1) 函数解析式中引入了字母参数,方法上需要分类讨论法;
(2) 代数上分类讨论结果用图形计算器的动态图功能验证;
(3) 该题体现了函数研究的另一种途径:“函数性质→函数图象”;
3.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例1和例2展示了研究函数性质一种途径:“作函数图象→观察图象特征→归纳猜想函数性质→证明函数性质” 即“观察→归纳→猜想→证明”
的研究方法;例3展示了研究函数性质的另一种途径,即先研究函数性质再画出图象验证。
这是函数研究的两种途径: “函数图象→函数性质”和“函数性质→函数图象”。
推而广之,一般科学研究也有类似的两种途径:“实验探究→理论证明”和“理论研究→实验验证”。
希望同学们能掌握这两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4.课后作业
请研究以下函数的性质
22(1)log (23)y x x =--
2(2)ln(1)y x x =+-
(3),,22x x x x x x
x x e e e e e e y y y e e
-----+-===+ 六.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图形计算器对复合函数性质展开了探究,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
对函数性质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达到了很好的复习和巩固作用,掌握了“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研究方法,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另外,由于图形计算器显示屏较小,坐标不能出现π相关的无理数,给例2中函数图象特征的观察带来不便,这一切都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由于本校的选修课《用图形计算器学数学》开设才一年多,处于探索阶段,教学组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太成熟的地方,恳请各位专家不吝批评和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