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外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外网课设说明书
![外网课设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178141cff00bed5b9f31dac.png)
2、管网走向
管道应尽量穿越负荷区,走向宜平行于建筑物;
为施工方便,管线应尽量走绿化地带;
热力管沟外侧与其他建筑物、管线保持一定的距离,与基础外边近距离不小于1.5米。
3、管道敷设
本设计管线全部采用有补偿直埋敷设,采暖管道宜埋于地下水位之上,埋深为1.25米,管道坡度为0.002管道最高处设放气阀,最低处设卸水阀。
三、设计参考资料:
规范标准:CJJ55-93《供热术语标准》
CJJ/T78-97《供热工程制图标准》
CJJ34-2002《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
CJJ-T81-98《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38-90《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03R411-2《室外热力管道地沟》
19.97
值班室
26
1
26
1.17
总热负荷:313.24Kw
2、生活热负荷
热水供应平均热负荷
依据手册规定,取有沐浴设备,并供给生活热水时:
建筑总面积:F=2539.36+145.96+3375.5+430.22+443.84=6934.88
则:热负荷
3、生产工艺热负荷
无
二、供热管网水力计算
1、确定管道敷设方式,进行系统布置。
一、管网热负荷计算
1、供
层数
总面积
供暖热负荷
1号楼
634.84
4
2539.36
114.27
2号楼
72.98
2
145.96
6.57
3号楼
675.1
5
3375.5
151.90
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8ec1d4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0.png)
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前言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暖通空调、流体输配管网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算、制图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室内采暖系统的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点.采暖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录一.设计原始资料 (3)二.最小传热阻校核 (4)三.热负荷计算 (6)四.采暖系统的选择与确定 (11)五.散热器的选择 (12)六。
管道的布置 (16)七.管道的水力计算 (17)八。
附属设备的选型 (20)九。
总结........................................................................十.参考文献 (15)一、原始资料1.设计题目本工程为呼和浩特市某宿舍楼,整个建筑物为4层,建筑面积约2175。
9平米,建筑占地面积约518。
76平米,建筑总高12。
4米。
一四层层高为3.2米,二三层层高为3.0米。
一层设有大厅,每层都带有水房.热源由城市热网提供,供回水温度为:95℃、70℃,引入口管径为DN50,供回水压差为30kPa。
2.气象参数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呼和浩特市,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查出当地的气象资料如下室内设计参数见表如下:3.土建资料根据设计资料,有:(1).外墙采用250mm厚钢筋混凝土(λ=1。
547w/m·K,S=14.95 w/m·℃),外保温采用50mm 厚可挥发性聚苯乙烯板(λ=0。
047 w/m·k,S=0。
7 w/m·℃),表面用20mm混合砂浆((λ=0.872 w/m·℃,S=9.472 w/m·℃)。
(2)。
内墙采用空心砖厚240mm(λ=0。
小区供热外网工程课程设计
![小区供热外网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c97c7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3.png)
小区供热外网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区供热外网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供热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小区供热外网工程的设计原则、施工流程及验收标准。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供热政策、技术规范及相关法规。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小区供热外网工程图纸的绘制与识图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小区供热外网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项目协调、沟通与团队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小区供热外网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勤奋学习的态度。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节能减排在供热工程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民生问题,为我国供热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小区供热外网工程概述- 供热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供热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我国供热政策、技术规范及相关法规介绍2. 小区供热外网工程设计- 设计原则与要求- 热负荷计算方法- 管网布局及设备选型3. 小区供热外网工程施工- 施工流程及关键技术- 施工组织与管理- 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4. 小区供热外网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及讨论- 问题解决与经验总结5. 供热外网工程图纸绘制与识图- CAD软件操作技巧- 图纸绘制规范- 识图能力培养6. 供热外网工程实践与参观考察- 实践教学活动安排- 参观考察小区供热外网工程- 实际操作与体验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涵盖小区供热外网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环节。
明确教学大纲,安排合理进度,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说明书-(后)
![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说明书-(后)](https://img.taocdn.com/s3/m/16b13891a26925c52cc5bffe.png)
目录前言 (3)上篇集中供热外网设计 (5)第一章供热外网系统设计热负荷 (5)第二章计算采暖年耗热量,绘制热负荷延续图 (7)2.1 采暖年耗热量的计算 (7)2.2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 (8)第三章供热方案的确定 (9)3.1 集中供热系统 (9)3.2 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 (9)第四章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及敷设方式 (14)4.1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形式的确定 (14)4.2 管道平面布置型式的确定 (15)4.3 管道纵断面布置型式的确定 (16)第五章经济技术比较分析 (18)5.1 管材的用量 (19)5.2 管道的绝热工程 (19)5.3 土石方工程量 (21)5.4 方案论述 (23)第六章管道的水力计算 (34)6.1 热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则 (34)6.2 热水网路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34)第七章水压图的绘制 (52)第八章设备、附件的选择计算 (54)8.1 选定保温材料,确定保温材料厚度 (55)8.2 活动支座间距的确定[5] (57)8.3 固定支架的确定 (60)8.4 补偿器选择计算 (60)下篇换热站系统设计 (65)第一章换热站热负荷计算 (65)1.1 换热站最大计算热负荷 (65)1.2 换热站平均热负荷 (65)1.3 换热站全年热负荷 (66)第二章换热器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67)第三章泵的选择计算 (69)3.1 循环水泵的选择 (69)3.2 补给水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70)第四章分水缸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72)第五章除污器的选择 (73)第六章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74)参考文献: (75)谢辞 (76)前言本次设计是关于是外网及热源的工程设计,由换热站通过热网输送给热用户所需的热量。
应与实际相结合,对管道保温和防腐采用新措施,设计换热站的系统。
查阅相关资料及最新规范,实时的进行分析。
尤其是在管道的保温和防腐上应多考虑新的材料,应用于实际中。
通过新材料的使用,希望能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及提高管道保温防腐效果.本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实际结合,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过程。
采暖外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暖外网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7b69be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d.png)
采暖外网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原始数据1.1气象数据和物理数据1.2城市用气1.3燃气管网布线1.4城市燃气加臭规定1.5燃气管网系统1.6设计城镇燃气的几种类型1.7燃气输配方案的比较1.8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1.9管道的防腐1.10管道的保温第二章城市燃气水力计算2.1燃气消耗量和单位长度在途排放量计算2.2城市燃气流量计算2.3城市燃气水力计算2.4高压分支管网水力计算步骤第三章室内燃气管网水力计算3.1管段号3.2管段额定流量的确定3.3预选管径3.4当量长度的计算3.5单位压力降的计算3.6附加压头的计算3.7实际压力损失的计算3.8总压力降的计算参考文献一燃气课程设计第一章原始材料1.1设计题目:北京市半岛国际城燃气输配管网设计1.2气象资料及物理资料(1)温度:历年最高极端温度:3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0℃(2)年主导风向:西北风(3)最大冻土深度:0.5m(4)地下水位:2.0m(5)土质:以沙质粘土为主,地耐力2-2.5kg/m2(6)人工然气物理化学性质天然气理化性质混合气平均分子量(kg/KMOL)V(m2/s)(kg/m3)16.979025×100.46-6低热值室内燃气管道允许压降(kJ/Nm3)△ P(PA)1510080-1001.3城镇用气量(1)在设计燃气系统时,首先应确定燃气管网的计算流量,计算流量取决于燃气需求和不均匀需求。
城市用气需求取决于用户类型、数量和用气指标,而居民用户用气则取决于用气指标(用气定额)、气化率和城市居民人数。
影响居民用气指标的因素很多,如家用燃气器具的种类和数量、住宅建筑的等级和卫生设备的设置水平、供暖方式和热源类型、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每户平均人口、气候条件、,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的发展、燃气价格等。
各种影响因素对住宅用户燃气消费指数的影响无法准确确定。
一般情况下,根据居民用气量的实际统计数据,通过综合分析计算得出用气量指标。
(完整版)天津某住宅小区供热外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天津某住宅小区供热外网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d13225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1.png)
目录目录 (I)第一章课程任务书...................................................................................................... - 1 -1.1 已知条件 ............................................................................................................. - 1 -1.2 课程设计内容 ..................................................................................................... - 1 -1.3 具体要求 ............................................................................................................. - 1 - 第二章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 1 -2.1供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 - 1 -2.1.1热负荷的计算 ............................................................................................ - 1 -2.1.2流量的计算 ................................................................................................ - 1 -2.2热负荷图 .............................................................................................................. - 1 -2.2.1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 ............................................................ - 1 -2.2.2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 - 2 - 第三章集中供热系统.................................................................................................. - 5 -3.1 供热系统原理图的确定 ..................................................................................... - 5 -3.2热水供热系统的调节及调节曲线的绘制 .......................................................... - 5 - 第四章管网布置.......................................................................................................... - 7 -4.1热源位置 .............................................................................................................. - 7 -4.2管网的走向 .......................................................................................................... - 7 -4.3管径的选择 .......................................................................................................... - 7 -4.4管道的敷设 .......................................................................................................... - 7 -4.5阀门的设计 .......................................................................................................... - 8 -4.6检查井的设置 ...................................................................................................... - 8 -4.7支架及补偿器的设置 .......................................................................................... - 8 - 第五章水力计算.......................................................................................................... - 9 -5.1水力计算的步骤 ................................................................................................ - 11 -5.2水压图的绘制 .................................................................................................... - 11 -5.2.1水压图的绘制原则 .................................................................................. - 11 -5.2.2绘制水压图的步骤 .................................................................................. - 12 -5.3 水泵的选择 ....................................................................................................... - 12 -5.3.1循环水泵的选择 ...................................................................................... - 12 -5.3.2补给水泵的选择 .................................................................................... - 13 -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1cbbc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5.png)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项目背景供热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居民和企业提供舒适的冬季供热服务。
本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目标1. 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
2. 学会设计和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和系统。
3. 熟悉供热工程的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
4. 培养学生解决供热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内容1. 供热工程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 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
3. 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
4. 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
5. 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供热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能源的利用方式。
2. 学生进行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供热设备和系统配置。
3. 学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包括管道的选型、布置和敷设。
4. 学生进行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
5.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包括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和检查。
五、项目评估标准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估情况。
3. 学生能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4.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并进行性能计算,设备选型的合理性评估。
5. 学生能够理解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六、项目实施时间计划本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划用时4周,每周2次实验课或实践操作。
七、项目预算及资源需求1. 实验室设备和工具:计算机、CAD绘图软件、热负荷计算软件等。
2. 学习资料:教材、参考书、教学资料、实验指导书等。
八、项目成果1.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说明书概要
![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说明书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9b433215f111f18582d05a19.png)
毕业设计(论文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同时采用集中供热可提高供热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以往的设计中,由于外网与内网的配合往往出现缝隙,使得各个建筑物的资用压头与实际需要的出现偏差,使系统水力失调, 浪费了大量的热量,而供热效果却不甚理想.本次设计要求解决这一问题,使得系统的平衡性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减少系统的失调损失,节省燃料和电、水的消耗,并提高供热质量。
间接连接供热因其热源补水率低,热网的压力工况和流量工况不受用户的影响,便于热网运行管理。
在近年来已经成为流行的供热方式。
本次设计为贴近实际也采用了间接连接供热,在各个小区设置了热力站。
地沟敷设已被使用很久,使传统的供热管道敷设方式,本次设计的一级网使用了这种成熟的辐设方式。
近年来兴起的直埋敷设因其造价低,施工快,维护简单等特点以及越来越可靠的性能,在实际工程中也有了很多应用,本次设计的的二级网采用了这种新型的敷设方式。
关键词:间接连接供热;直埋敷设;水力平衡说明书勘误:水泵的选取有误要求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选取,而且需要知道步骤尤其是水泵的特性曲线,水泵图谱一定要明白。
不要使用软件选水泵热源循环水泵应尽量选取一用一备,不应有富裕值,两台并联使用时型号应不相同,用以调节使用。
补给水泵应选取一用一备。
Q应为1.1倍的计算值。
H应为1.2倍的理论计算值。
热力站循环水泵应选取一用一备,多台并联时,型号不应相同补给水泵一用一备。
Q应为1.1倍的计算值。
H应为1.2倍的理论计算值。
摘要的英文翻译应当重新翻译,作者水平有限,错误甚多。
- I -毕业设计(论文- II -AbstractWith the the exaltation of people’s life. The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has been adopted more and more, the adoption of can reduce the waste of energy,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heating, decrease the pollution of environment, benefit in management.Adopt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can raise the heating quality,raise people's living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But in the former design, because of the match of the outside net with the inside usually appears blind side, making the press of the system providing deviation of each building need,which makes the maladjustment of the press.effective demand, make the system maladjustment, waste a great deal of energy, but provide bad heating quality.This design request resolves this problem, making the balance of the system have a biggerexaltation, reducing the of the system maladjustment, reduce the consume of electric,water.The indirect conjunction heating because of its low needing of water, the pressure condition and discharge work condition of the system is independence to the user.It is easy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heating system. The indirect conjunction heating system have already become popular in recent years.This design use this system,too.Set thermodynamic station in each block.The ditch spread have already been used for a long time, this traditionally mode is used in the first class net. Direct buried spread rise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t’s low price,quick construction,more and more dependable function.Direct buried pipeline has been used in a lots of projects.The second class net of this design adopt this kind of new spread method.Keyword:the indirect conjunction heating system; Direct buried pipeline;press balance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I 第一章绪论 (11.1设计题目 (11.2原始资料 (11.2.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 (11.2.2 设计参数资料 (11.2.3 基本设计要求 (1第二章热负荷的计算及热负荷延续图的绘制 (2 2.1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 (22.1.1 集中供热系统以及热负荷的类型 (22.2热负荷的计算 (22.2.1 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22.2.2 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 (52.2.3 年负荷的计算 (62.3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 (72.3.1 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意义 (72.3.2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 (7第三章供热方案的确定 (113.1室外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 (113.1.1 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113.1.2 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 (113.1.3 热水供应方案的确定 (12第四章管网水力计算与水压图 (144.1一级网的水力计算 (144.1.1 计算方法 (14- III -毕业设计(论文4.1.2 水力计算的步骤 (144.1.3 部分管路计算实例 (154.2二级网水力计算 (194.2.1 计算步骤 (194.3绘制网路水压图 (214.3.1 绘制网路水压图的必要性 (214.3.2 网路水压图的原理及其作用 (224.3.3 绘制水压图的原则和要求 (224.3.4 绘制热水网路水压图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 (22 第五章热水供暖系统的运行调节调节曲线 (245.1运行调节概述 (245.1.1 运行调节的意义 (245.1.2调节方式的确定 (245.1.3 二级网的调节曲线的确定 (245.1.4 确定一级网路质量—流量调节曲线 (27第六章设备选择 (296.1一级网设备选择 (296.1.1循环水泵的选择 (296.1.2补水泵的选择 (316.1.3 波纹管补偿器 (346.2 二级网设备选择 (346.2.1 循环水泵的选择 (356.2.2 补给水泵的选择 (376.2.3换热器的选取 (406.2.4 分水器、集水器 (436.2.5 补水箱的选择 (446.2.6 除污器的选择 (44第七章管道的敷设与保温 (46 7.1管道的保温 (467.1.1 保温的目的 (467.1.2 保温材料的选择 (46IV毕业设计(论文7.1.3 保温层厚度 (467.1.4 直埋管道的保温层计算 (487.2管道敷设方式 (497.2.1 敷设方式确定 (49第八章供热管道附件及应力计算 (518.1供热管道及附件 (518.1.1管道和阀门 (518.1.2 补偿器 (518.1.3 管道支座 (548.2管壁厚度及活动支座间距的确定 (548.2.1 管壁厚度的选定与校核 (548.2.2 管道活动支座间距的确定 (578.3固定支座最大间距确定 (588.4直埋管道的应力计算 (598.4.1 直埋敷设预制保温管道的应力验算方法 (59 8.4.2 直埋预制保温管的应力验算的规定 (598.5直埋管道管壁厚度的计算 (608.5.1 管道的理论计算壁厚计算 (608.5.2 基本许用应力修正系数(φ的取用 (608.6直埋管段的补偿与失稳计算 (618.6.1 管道屈服温差的计算 (618.6.2 失稳计算 (61附录 1 设备一览表 (64附录2 热力站设备样本 (65V毕业设计(论文1第一章绪论1.1 设计题目XX 市XX 区供热外网设计1.2 原始资料1.2.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24w t C =-︒; 采暖季天数:186N =天;采暖室外平均温度:9.1w pj t C =-︒ ; 最大冻土层深度:189CM 。
采暖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Word版
![采暖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005d07f5335a8102d22095.png)
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12-01姓名:杨明明学号:541202040147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号 12-01-47 姓名杨明明一、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本课程设计是为某一民用住宅设计一套采暖系统,建筑物的平面图见附录1。
二、原始资料及技术参数1.建筑物所在地点:郑州市2.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t w′ = -5℃冬季室外平均风速:υ=3.4m/sw冬季主导风向: 西、西北3.土建条件:详见建筑图1)外墙类型(自外至内):内墙面刮腻子(20mm)+kp1空心砖(200mm)+15mm喷涂硬泡聚氨酯+20mm聚苯颗粒保温+20mm聚合物砂浆加强面层+20mm外涂材料装饰。
K=0.733W/(m2.K);2)内墙类型:20 mm水泥砂浆+175 mm砖墙+ 20mm水泥砂浆,K=2.344W/(m2.K);3)屋面类型:70mm双面彩钢板聚笨保温夹心板,K60=0.91W/(m2·K);4)楼板材料:7mm五夹板+370mm热流向下(水平、倾斜)60mm以上+80mm钢筋混凝土+25mm水泥砂浆+25mm大理石,K=0.508 W/(m2.K);5)外窗类型:PVC框+Low-E中空玻璃6+12A+6遮阳型,传热系数2.444 W/(m2.K)自身遮阳系数0.55,内遮阳系数0.60;6)外门系列:节能外门,传热系数3.02 W/(m2.K);7)内门系列:木框夹板门,传热系数2.504 W/(m2.K);8)玻璃幕墙:6钢+9A+6钢,12mm平板玻璃+12mm热流水平+12mm平板玻璃K=2.510W/(m2.K)。
9)另外卫生间门窗玻璃均采用磨砂玻璃。
三、主要设计内容和要求1、供暖热负荷计算;2、散热器选择计算;3、管道系统水力平衡计算;4、供暖附件或装置的选择计算;四、对课程设计的成果要求1、施工图设计,主要包括:设计总说明及设备材料表、供暖系统平面图、供暖系统图、大样图等;2、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五、主要参考文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4.《暖通空调》陆亚俊马最良等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5.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六、课程设计时间:2015年6月15日至2015年7月05日指导教师:李春艳袁培教研室主任:胡张保目录1.设计题目 (5)2.设计原始资料 (5)3.热负荷计算 (3)4.采暖系统布置 (17)5.散热器选择的计算 (17)6.管道的布置 (23)7.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26)8.参考文献 (30)一.设计题目1.设计题目:郑州市一居住户型采暖设计。
外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外网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1e70d4bb307e87101f696d0.png)
目录1 热负荷的计算及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 热负荷的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 年耗热量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供热管网和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 供热管网的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2 供热管网的布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3 供热管道的敷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4 补偿器的选择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5 附件与设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供热管网水力计算及水压图的绘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1 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2 热水网路水压图的绘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 主要设备选择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1 循环水泵的选择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2 补给水泵的选择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5 供热管道的热力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外网课程设计指导书1 热负荷的计算及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 1.1 热负荷的计算供热系统的采暖热负荷采用面积热指标法按公式(1)计算:310h h c Q q A -=⋅⨯ (1)式中:h Q ——采暖设计热负荷(kW );h q ——采暖热指标(W/m 2),可按表1取用; c A ——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 2)。
供热外网课程设计
![供热外网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105f3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2.png)
供热外网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供热外网的基本原理、设计和运行管理方法。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1)理解供热系统的组成和原理;(2)掌握供热外网的设计方法和步骤;(3)了解供热外网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技巧。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供热外网的设计;(2)具备分析和解决供热外网运行中问题的能力;(3)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供热外网的模拟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供热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2)引导学生关注能源节约和环保,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基本概念,供热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2.供热外网的设计:包括供热外网的类型、设计原则、管道布置、设备选型等。
3.供热外网的运行管理:包括运行参数的监测与调节、故障诊断与处理、能源节约与环保等。
4.供热外网的维护保养:包括设备维护、管道清洗、阀门维修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原理和概念,引导学生掌握供热外网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解决供热外网设计和运行中的问题。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供热外网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回答问题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完整版)天津某住宅小区供热外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天津某住宅小区供热外网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d6b9e807cd184254a35350f.png)
目录目录 (I)第一章课程任务书...................................................................................................... - 1 -1.1 已知条件 ............................................................................................................. - 1 -1.2 课程设计内容 ..................................................................................................... - 1 -1.3 具体要求 ............................................................................................................. - 1 - 第二章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 1 -2.1供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 - 1 -2.1.1热负荷的计算 ............................................................................................ - 1 -2.1.2流量的计算 ................................................................................................ - 1 -2.2热负荷图 .............................................................................................................. - 1 -2.2.1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 ............................................................ - 1 -2.2.2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 - 2 - 第三章集中供热系统.................................................................................................. - 5 -3.1 供热系统原理图的确定 ..................................................................................... - 5 -3.2热水供热系统的调节及调节曲线的绘制 .......................................................... - 5 - 第四章管网布置.......................................................................................................... - 7 -4.1热源位置 .............................................................................................................. - 7 -4.2管网的走向 .......................................................................................................... - 7 -4.3管径的选择 .......................................................................................................... - 7 -4.4管道的敷设 .......................................................................................................... - 7 -4.5阀门的设计 .......................................................................................................... - 8 -4.6检查井的设置 ...................................................................................................... - 8 -4.7支架及补偿器的设置 .......................................................................................... - 8 - 第五章水力计算.......................................................................................................... - 9 -5.1水力计算的步骤 .................................................................................................. - 9 -5.2水压图的绘制 ...................................................................................................... - 9 -5.2.1水压图的绘制原则 .................................................................................... - 9 -5.2.2绘制水压图的步骤 .................................................................................. - 10 -5.3 水泵的选择 ....................................................................................................... - 10 -5.3.1循环水泵的选择 ...................................................................................... - 10 -5.3.2补给水泵的选择 .................................................................................... - 11 -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供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暖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bf846e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5.png)
供暖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背景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供暖设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我国北方,供暖问题是每年冬季必须解决的大事,而供暖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效果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因此,对于供暖设施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供暖设备的运作原理、安装方法、使用技巧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使学员能够全面理解供暖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掌握供暖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保养等技能,提高供暖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提高学员在供暖领域的专业水平。
三、课程内容1. 供暖设备的种类和特点2. 供暖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3. 供暖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技巧4. 供暖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5. 供暖设备的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四、教学方式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配备供暖设备的实验室和模拟教学场地;2. 教学设备:各类供暖设备及其配件、工具和安全防护用品等;3. 教学资料:教材、课件、案例分析、实验指导书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学员的出勤情况、听课、讨论和提问的情况等;2. 实验操作:学员的实验操作技术和实际操作效果;3. 课程论文:学员撰写的论文质量和水平。
七、结业证书结业证书将按照学员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评定,颁发给合格的学员,并在证书上注明课程学时、教学内容和成绩等相关信息。
八、课程总结本课程通过系统、全面、实用的教学方法,为学员提供了一套有效的供暖设备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了学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满足社会对供暖领域的需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供暖技术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室外采暖课程设计
![室外采暖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7d044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1.png)
室外采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室外采暖的基本原理,掌握热能传递的主要方式。
2. 学生能够掌握室外采暖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功能,了解不同类型采暖设备的特点及应用。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室外采暖政策及能源消耗标准,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室外采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室外采暖系统,并进行优化和调整。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收集和分析室外采暖相关数据,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室外采暖在民生、环保等方面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关注室外采暖领域的发展动态,培养科技创新意识。
3. 学生能够树立绿色、节能、环保的观念,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科学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室外采暖基本原理:热能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热效率计算。
教材章节:第三章热传递与能源利用。
2. 室外采暖系统构成及设备:采暖设备分类、性能参数、应用场景;系统设计原则。
教材章节:第四章采暖设备与系统。
3. 我国室外采暖政策及能源消耗标准:政策法规、节能减排目标、新能源利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新能源与节能减排。
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采暖系统安装与调试,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教材章节:第六章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5. 采暖系统优化与调整:系统运行监测、数据收集分析、节能措施。
教材章节:第七章采暖系统优化与调整。
教学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室外采暖基本原理第二课时:室外采暖系统构成及设备第三课时:我国室外采暖政策及能源消耗标准第四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第五课时:采暖系统优化与调整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掌握室外采暖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热源热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热源热网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8dcead4240c844769eaeec4.png)
第一章设计任务说明1.1设计原始资料小区所在地区:北京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最高建筑物高度:18m小区建筑分布情况:如平面图所示,建筑功能包括:住宅、下层公建上层住宅式建筑、地下车库供暖面积热指标:根据建筑功能、建筑物所在地区从相关手册中选择热媒及参数:一次网热媒为高温水,供水温度为130℃,回水温度为80℃二次网热媒为低温水,供水温度为85℃,回水温度为65℃用户预留压力3mH2O1.2图纸要求1、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图、设计总说明(比例1:500),一张2、供热管网主干线纵断图、水压图(比例自定),一张1.3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原始条件,设计计算公式和有关数据,文字说明及附图。
应字迹工整,计算准确,简明扼要。
第二章采暖设计热负荷计算2.1 热负荷计算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及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实际情况,其采暖供热热负荷采用采暖面积热指标法来确定。
具体的计算公式方法如下:以下公式取自《供热工程》P139页6-2公式。
Q'n = qf⨯F⨯103-KW(2.1-1)式中 Q'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F——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qf——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W/m2;它表示每1m2建筑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见表2.1-1。
表2.1-1 采暖面积热指标推荐值qf( W/m2)建筑物类型住宅学校医院旅馆商店餐厅影剧院热指标40~45 50~70 55~70 50~60 55~70 100~130 80~105根据上表热指标的推荐值,选取住宅的热指标q=40w/㎡;公建q=60w/㎡;车库q=20w/㎡另外为了满足室内热负荷的要求,供暖管网内的流量由公式2.1-2求得。
以下公式取自《供热工程》P89页4-25公式G=A∙Q/(t g-t h) kg/h (2.1-2) Q---供暖用户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W.A---采用不同计算单位的系数,本计算A取0.86.G---用户的计算流量,kg/h.t g、t h ---网路的设计供回水温度,℃ .设计小区各栋楼的热负荷及其入户管的流量如下表:建筑编号面积热指标(w/㎡)各区域建筑面积F(㎡)热负荷Q(w)流量Q(kg/h)住宅公建地下车库1 40/20 4010.1 492.5 170254 7320.922 40/20 4028.1 476.9 170662 7338.473 40/20 3806.4 428.6 160828 6915.64 40/20 3808.9 430.9 160974 6921.885 40/20 3766.8 415.8 158988 6836.486 40/20 3808.8 419.7 160746 6912.087 40/20 3535.5 419.7 149814 64428 40/20 3535.5 419.7 149814 64429 40/20 2751.4 302.1 116098 4992.2110 40/20 4192.5 467.8 177056 7613.4111 40/20 3023.6 348.7 127918 5500.4717 60 3126 187560 8065.0818 60 9408 564480 24276.619 60 5535 332100 14280.320 60 4159 249540 10730.221 0 18 00由此表可知:采暖总的热负荷为3036832W、所需热媒的总流量为130584kg/h2.2 确定供热系统的供热原理本设计以城市一次热网热水130/80℃为热源,经过小区换热站换热后得到85/65℃的热水供小区采暖用。
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24ba4c0aa00b52acfc7ca8e.png)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热网课程设计姓名:__ __学号:__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_09级3班______课程设计成绩栏评阅成绩比例(%)答辩成绩比例(%)总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名2012年6月29日前言本组由宋仁江和高强灿同学共同完成6号住宅建筑图(地点:大连)的采暖设计,具体分工如下:宋仁江:1、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用户耗热量的计算;2、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用户散热器的计算;3、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用户水利计算;4、绘制第一层楼的管段布置;5、绘制系统的轴测图;6、绘制第一单元热力入口详图。
高强灿:7、第三,四单元用户耗热量的计算;8、第三,四单元用户散热器的计算;9、第三,四单元用户水利计算;10、绘制第二层楼的管段布置;11、绘制系统的轴测图;12、绘制第三单元热力入口详图。
目录1.设计任务 (5)2.设计原始资料 (5)2.1 设计题目 (5)2.2设计依据 (5)2.3设计气象资料 (5)3.热负荷计算 (5)3.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7)3.2采暖房间编号 (9)3.3负荷计算示例 (10)4.采暖系统布置 (12)5.散热器选择的计算 (12)5.1散热器的选择与计算 (12)5.2散热器的计算实例 (14)5.3散热器的布置 (15)6.管道的布置 (16)6.1干管的布置 (16)6.2支管的布置 (16)7.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16)7.1水力计算原理 (16)7.2水力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16)7.3水力计算示例 (17)8.附属设备选型 (18)8.1温控阀的选型 (18)8.2热量表选型 (18)8.3平衡阀的选择 (19)8.4排气阀的选择 (20)8.5除污器的选择 (20)9. 参考文献 (21)10.采暖课程设计小结 (21)一.设计任务1.设计任务:大连市某居民楼的采暖系统的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2.1设计题目大连市某居民楼采暖设计。
本工程为大连市一栋五层的居民楼,其中有卧室,餐厅,客厅,卫生间,厨房等功能用途的房间。
牡丹江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牡丹江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968fa573c1ec5da50e27066.png)
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牡丹江某六层居民楼采暖课程设计二、原始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区:牡丹江2.土建资料:建筑物的平、立面图(见附图一);3.有关的气象资料(1)冬季大气压力:100.46Kpa(2)供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4℃(3)最低日平均温度:-31.3℃(4)冬季主导风向及其频率:SW 13%; C 34%(5)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4 m/s(6)最大冻土深度:189cm(7)冬季日照率:66%(8)朝向修正率Xch:方向南西/东北修正率(%)-15 -5 04. 其它资料热源:独立锅炉房;资用压头:10000Pa;设计供回水温度:95/70℃;建筑周围环境:室内、无遮挡三、热负荷计算1. 准备工作(1)将房间进行编号。
房间编号说明:房间编号由三个数字与一个字母组成,例如房间A101,字母A表示该房间属于A单元,(此建筑总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为A、B、C)字母A后的数字1表示该房间所属楼层为一楼,01则是该房间的编号。
以此类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房间编号还有类如A104-1形式的,表示A104内的小房间,本栋楼中均指卫生间。
如下图所示。
(2)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基本公式:'()n w Q KF t t =-;(3)根据房间用途确定室内采暖计算温度:卧室、客厅、厨房、饭厅、卫生间:18℃; 楼梯间:14℃;(4)计算或查出有关的围 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并计算其面积;丈量原则:外墙面积为外墙外表面到内墙中心线,本层楼板上表面到上层楼板上表面,底层为底层楼板下表面到上层楼板上表面; 地面面积为外墙内表面到内墙中心线; 天棚面积为外墙外表面到内墙中心线。
(5)确定温差修正系数α值:卧室等房间与楼梯间温差△t ≤5℃由参【2】附录1-2根据围护结构特征选取所有的α值等于1。
2. 校核外墙围护结构传热热阻是否满足最小热阻的要求根据提供的外墙:一砖半厚(370mm),内表面白灰粉刷,保温外墙,保温材料为塑料袋装尿醛泡沫塑料,其中保温层厚δ=70mm,;墙体热阻R=2.10㎡.℃/W ,传热系数K=0.48W /㎡.℃,热惰性指标ΣD=4.73;墙体室外计算温度t ω为Ⅱ型。
《采暖》课程设计指导书
![《采暖》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73cb10c763231126edb11f3.png)
《采暖》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要求本课程设计是继课程之后进行的。
它是深入学习和消化课程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般采暖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同时具有运用设计资料,进行方案分析比较,计算和选择设备,作施工图等能力。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为引导和帮助同学更深入而顺利地掌握设计程序,特编写此指示书。
由于工程实际的千差万别,指示内容不能包罗完全,学生在设计中应密切结合自己的工程实际,独立思考,不可生搬硬套。
二、采暖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一)熟悉和收集资料设计的原始资料是考虑方案,选择设备,进行计算的根据,应确切无误。
实际工程中,不少资料是设计者通过调研和查阅资料得到。
设计中需主要的原始资料如下:(1)建筑物修筑地址,它是决定采暖室内外气象条件的重要资料,一般由工程所属单位提供。
(2)气象资料,它是决定耗热量及热媒种类的重要依据,一般可按设计规范选用(见《采暖通风及空气条节设计规范》附表一)。
(3)土建资料,一般由土建设计人提供,它是计算耗热量,选择系统方案,布置管网及设备等的依据。
通常有建筑总平面图,剖面图等,从中可知建筑物形状,尺寸及结构。
如:各维护结构(门窗,外墙,天棚,地板)的具体尺寸及材料组成。
同时还应了解房间性质及对采暖要求,以便决定热媒及室内计算温度等。
(4)动力资料,它主要影响热媒,系统及设备的选择。
动力资料主要包括:a)热源的性质及位置;b)热源内锅炉型号,热媒的种类和参数。
若采暖系统与外网连接时,应了解外网的位置,热媒种类及参数。
(二)外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1)根据各层建筑平面图,进行房间编号,并应尽量使各层编号号码对齐。
(2)确定室内外计算温度。
室外计算温度及采暖的总日数以及风速等均可由设计规范查得。
室内计算参数见设计手册。
(3)确定外维护结构得最小热阻Rmin(或最大)参见教材有关章节,以及设计规范。
(4)计算外墙,天棚,地板等维护结构得传热系数,并校核是否符合要求(即R>R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1.1气象资料及物理资料1.2城镇用气量1.3燃气管网布线1.4 城镇燃气加臭规定1.5燃气管网系统1.6 设计城镇燃气的几种类型1.7燃气输配方案的比较1.8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1.9管道的防腐1.10管道的保温第二章城镇燃气的水力计算2.1用气量及单位长度途泄的计算2.2城镇燃气计算流量的计算2.3城镇燃气的水力计算2.4高压枝状管网水力计算步骤第三章室内燃气管网水力计算3.1 管段编号3.2 管段额定流量的确定3.3预选管径3.4当量长度的计算3.5单位压力降的计算3.6附加压头的计算3.7实际压力损失的计算3.8总压力降的计算参考文献燃气课程设计第一章原始资料1.1设计题目:北京市半岛国际城燃气输配管网设计1.2气象资料及物理资料(1)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0℃(2)年主导风向:西北风(3)最大冻土深度:0.5m(4)地下水位:2.0米(5)土质:以沙质粘土为主,地耐力2-2.5kg/㎝2(6)人工然气物理化学性质天然气物理化学性质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kg/kmol)16.9790v(m2/s)25×10-6(Kg/m3)0.46低发热值(kJ/N m3)1510080-100室内燃气管道允许压降△P(Pa)1.3城镇用气量(1)在设计燃气系统时,首先要确定燃气管网的计算流量,而计算流量的大小又取决于燃气需用量和需用的不均匀情况,而城镇燃气需用量取决于用户类型,数量和用气量指标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取决于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指标(用气定额)、气化百分率及城市居民人口数。
影响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指标的因素很多,如住宅燃气器具的类型和数量,住宅建筑等级和卫生设备的设置水平,采暖方式及热源种类,居民生活用热习惯及生活水平,居民每户平均人口数,气候条件,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的发展情况,燃气价格等。
各种影响因素对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指标的影响无法精确确定,通常根据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实际统计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和计算得到用气量指标。
当缺乏用气量的实际统计资料时,可张其佳:北京市朝阳区燃气输配设计及半岛国际城小区燃气管道设计根据当地的实际燃料消耗量、生活习惯、燃气价格、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
城镇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MJ人/年1.0×104кcal/人/年)1.4燃气管网布线城镇燃气管道布线依据,地下燃气管道宜沿城镇道路、人行便道敷设,或敷设在绿化带内。
在决定不同压力燃气管道的布线问题时,必须考虑到下列基本情况:1.管道中燃气压力;2.街道及其他地下管道的密集程度与不知情况;3.街道交通量的路面结构情况,以及运输干线的分布情况;4.所输送燃气的含湿量,必要的管道坡度,街道地形变化情况;5.与该管道相连接的用户数量及用其情况;6.线路上所遇到的障碍物的情况;7.土壤性质、腐蚀性能和冰冻线深度;8.该管道在施工、运行和万一发生事故时,对交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1.5城镇燃气加臭规定城镇燃气应具有可以察觉的臭味,燃气中加臭剂的最小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无毒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爆炸下限的20%时,应能察觉;(2)有毒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对人体允许的有害浓度时,应能察觉;对于以一氧化碳为有毒成分的燃气,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至0.02%(体积分数)时,应能察觉。
1.4.2城镇燃气加臭剂应符合下列要求:1) 加臭剂和燃气混合在一起后应具有特殊的臭味。
2)加臭剂不应对人体、管道或与其接触的材料有害。
3) 加臭剂的燃烧产物不应对人体呼吸有害,并不应腐蚀或伤害与此燃烧产物经常接触的材料。
4) 加臭剂溶解于水的程度不应大于2.5%(质量分数)。
5) 加臭剂应有在空气中应能察觉的加臭剂含量指标。
1.6燃气管网系统燃气课程设计现代化的城镇燃气输配系统是复杂的综合设施,通常由门站、燃气管网、储气设备、调压设施、管理设施和监控系统等构成。
城镇燃气管网根据管网压力级制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级系统:仅用一种压力级制的管网来分配和供给燃气的系统,通常为低压或中压管道系统。
一级系统一般适用于小城镇的供气,当供气范围较大时,输送单位体积燃气的棺材用量将急剧增加。
二级系统:由两种压力级制的管网来分配和供给燃气的系统。
设计压力一般为中压B—低压或中压A—低压等。
三级系统:由三种压力级制的管网来分配和供给燃气的系统。
设计压力一般为高压—中压—低压或次高压—中压—低压等。
多级系统:由三种以上压力级制的管网累分配和供给燃气的系统。
燃气管网系统选择1.5.2无论是旧城市还是新建城镇,在选择燃气输配管网系统时,应考虑许多因素,其中主要因素有:(1)气源情况:燃气的种类和性质、供气量和供气压力、气源的发展或更换气源的规划。
(2)城镇规模、远景规划情况、街区和道路的现状和规划、建筑特点、人口密度及居民用户的分布情况。
(3)原有的城镇燃气供应设施情况。
(4)储气设备的类型。
(5)城镇地理地形条件,敷设燃气管道时遇到天然和人工障碍物(如河流、湖泊、铁路等)的情况。
1.7 设计城镇燃气用户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居民生活用户;居民生活使用的各类用气设备应采用低压燃气,用气设备前(灶前)的燃气压力应在0.75~1.5Pn的范围内。
居民生活用气设备严禁安装在卧室内。
居民住宅厨房内宜设置排气扇和可燃气体报警器。
2) 商业用户;商业用气设备宜采用低压燃气设备商业用气设备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专用房间内;商业用气设备不得安装在易燃易张其佳:北京市朝阳区燃气输配设计及半岛国际城小区燃气管道设计爆物品的堆存处,亦不应设置在兼做卧室的警卫室、值班室、人防工程等处。
3) 其他用户1.8燃气输配方案的比较小区空混气输配系统的供气方式通常采用 3种: ①中压输送 ,中压进户 ,分户调压; ②中压输送 ,楼栋调压 ,低压进户; ③中压进小区经调压站调压后 ,低压输送。
使用第 3 种方式 ,由于受投资高 ,区域调压站选址难 ,管网输送效率低 ,高层建筑的燃具前压力不稳定等因素影响 ,在新建小区较少采用。
本文主要对前两种供气方式进行经济技术比较。
燃气管道的气密性与其他管道相比,有特别严格的要求,漏气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其他事故。
燃气管道中压力越高,管道接头脱开或管道本身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越大。
当管道内燃气的压力不同时,对管道材质、安装质量、检验标准和运行管理的要求也不同。
我国燃气管道按燃气设计压力P(MPa)分为七级。
名称压力(MPa)高压燃气管道 A 2.5<p≤4.0B 1.6<p≤2.5次高压燃气管道 A 0.8<p≤1.6B 0.4<p≤0.8中压燃气管道 A 0.2<p≤0.4B 0.01<p≤0.2低压燃气管道p≤0.01中压管道必须通过区域调压站或用户专用调压站才能给城市燃1.8.2 技术比较中压进户、分户调压方式优点: ①燃具前压力较稳定 ,运行工况良好; ②立管为中压管 ,管径小 ,节省材料; ③地下中压管直通立管 ,庭院管量少; ④附加压头对燃具前压力的影响较小 ,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
存在问题: ①施工工序多 ,立管采用无缝钢管焊接 ,对施工技术水平要求高; ②因中压进户 ,对用户调压器可靠性、安燃气课程设计全性要求高; ③投入使用后 ,存在调压器维护、更换等情况 ,运行费用高。
楼栋调压方式的优点: ①立管用镀锌钢管螺纹连接 ,施工工艺相对简单 ,效率高; ②调压箱设置在建筑物外部 ,便于维护和管理。
存在问题: ①燃具前压力的稳定性不及分户调压方式; ②进出调压箱重复一段管道 ,庭院管量多; ③有些高层建筑不能满足调压箱防火间距的要求 ,难以设置使用。
中压进户、分户调压供气方式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可以通过施工单位总结经验 ,提高技术水平、施工效率 ,加强质量管理来满足;对用户调压器可靠性、安全性的的要求可通过选用质量稳定的进口调压器、国产优质调压器 ,在调压器前加设安全切断阀来满足。
在两种供气方式均满足技术要求的情况下 ,工程造价比较就显得比较重要。
两种供气方式经济上的合理性通过对工程造价的分析来确定。
1.9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本设计的输配系统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1)中压一级压力系统的燃气管网(2)专用调压器、楼栋调压箱(3)门站1.10管道的防腐1.10.1防腐的原因防腐是金属在周围介质的化学,电化学作用下引起的一种破坏。
金属腐蚀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杂散电流的腐蚀和细菌作用引起的腐蚀。
1.10.2防腐的方法1.对于架空钢管,防止外壁腐蚀的方法,通常是在钢管的外壁涂上油漆覆盖层,由于内壁的腐蚀并不严重,一般不需作特殊的防腐处理。
2.对于埋地管道,针对土壤腐蚀性的特点,可从下述三个途径来防止腐蚀的发生和降低腐蚀的程度。
采用耐腐蚀的管材,如聚乙烯管、铸铁管等。
增加金属管道和土之间的过渡电阻,减小腐蚀电流,如采用防腐绝缘层使电阻增大,在局部地区采用地沟敷设或非金属套管敷设等。
采用电保护法,一般也与绝缘层防腐法相结合,以减小电流的消耗。
张其佳:北京市朝阳区燃气输配设计及半岛国际城小区燃气管道设计绝缘层应满足的基本要求:a.与钢管的粘结性好,保持连续完整;b.电绝缘性能好,有足够的耐压强度和电阻率;c.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化学稳定性;d.能抗生物腐蚀,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韧性及塑性;e.材料来源充足,价格低廉,便于机械化施工。
本设计的管道都属于埋地管道,因此采用绝缘层防腐的方法1.11管道的保温管道保温是由于管道内有水时,防止管道冻坏或管道内的水结冰减小管路的流通截面积,造成管路,阀件和设备的堵塞。
本设计位于上海市,所输送的是天然气,不含有水分,因此不需要保温。
燃气课程设计第二章 城镇燃气的水力计算2.1用气量及单位长度途泄的计算(1)用气量可按下式计算,即Q n =n ϕF 式中Q n ---------------------燃气用气量 F----------------------占地面积 ϕ-----------------------人口密度 n---------------------每人用气量(2)按管网布置将供气区域分成小区。
如图(部分省略) (3)计算供气环段的总长。
求单位长度的途泄流量LP∆。
以I 环编号1计算为例为例: Q n =n ϕF =2.08×4.5×0.0042=393(Nm 3/h) L P ∆= 1542393=0.25(4)上述计算结果列入表-1区域号面积 (km 2)人口密度(万人/km 2)居民数(人) 每人用气量 (Nm 3/(人·h)本区域供气量 (Nm 3/h)环周边长 (m )沿环周边的单位 长度的途泄流量 (Nm 3/(m·h)1 2.08 4.5 93600 0.0042 393 1542 0.25 2 1.59 4.5 71550 0.0042 301 797 0.38 3 1.57 4.5 70650 0.0042 297 813 0.364 0.93 4.5 41850 0.0042 176 789 0.22 5 0.83 4.5 37350 0.0042 157 1318 0.12 60.914.5409500.004217210640.16张其佳:北京市朝阳区燃气输配设计及半岛国际城小区燃气管道设计7 1.32 4.5 59400 0.0042 249 1318 0.198 0.44 4.5 19800 0.0042 83 1602 0.059 0.80 4.5 36000 0.0042 151 1897 0.0810 2.95 4.5 132750 0.0042 558 4091 0.1411 1.15 4.5 51750 0.0042 217 1845 0.1212 2.19 4.5 98550 0.0042 414 3275 0.1313 1.65 4.5 74250 0.0042 312 3184 0.1014 1.52 4.5 68400 0.0042 287 2976 0.1015 2.97 4.5 133650 0.0042 561 2899 0.1916 1.58 4.5 71100 0.0042 299 4431 0.0717 1.56 4.5 70200 0.0042 295 3460 0.0918 1.47 4.5 66150 0.0042 278 3399 0.0819 0.93 4.5 41850 0.0042 176 987 0.1820 1.04 4.5 46800 0.0042 197 2155 0.0921 0.93 4.5 41850 0.0042 176 2315 0.0822 2.03 4.5 91350 0.0042 384 3925 0.1023 2.13 4.5 95850 0.0042 403 3777 0.1124 1.45 4.5 65250 0.0042 274 1331 0.2125 2.65 4.5 119250 0.0042 501 1437 0.3526 1.10 4.5 49500 0.0042 208 1331 0.1627 1.24 4.5 55800 0.0042 234 2418 0.1028 3.91 4.5 175950 0.0042 739 3986 0.1929 2.03 4.5 91350 0.0042 384 2665 0.1430 1.06 4.5 47700 0.0042 200 1860 0.1131 1.28 4.5 57600 0.0042 242 3312 0.0732 0.63 4.5 28350 0.0042 119 2964 0.0433 2.17 4.5 97650 0.0042 410 3308 0.12燃气课程设计34 1.61 4.5 72450 0.0042 304 2688 0.1135 2.05 4.5 92250 0.0042 387 4055 0.1036 1.43 4.5 64350 0.0042 270 2945 0.0937 2.23 4.5 100350 0.0042 421 2067 0.2038 1.49 4.5 67050 0.0042 282 2852 0.1039 3.58 4.5 161100 0.0042 677 2047 0.3340 1.93 4.5 86850 0.0042 365 1314 0.2841 1.31 4.5 58950 0.0042 248 1120 0.22 2.2城镇燃气计算流量的计算2.2.1计算流量的确定根据计算简图,求出每一段管段的计算流量,计算结果列入表-2其步骤如下(1)将个管段进行依次编号,在供气点和(调压站)最远处假定为零点位置(A区点6,点11,点19和B区点3,点9,点13,点18),同时决定气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