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文言文阅读之分析综合题[优质PPT]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ppt课件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ppt课件
19
2016年新课 《宋史·曾公亮传》 断句、文化常识、 19
标全国卷Ⅰ (人物传记)
分析与概括、翻译
2016年新课 《明史·陈登云传》 断句、文化常识、 19
标全国卷Ⅱ (人物传记)
分析与概括、翻译
2016年新课 《明史·傅珪传》 断句、文化常识、 19
标全国卷Ⅲ (人物传记)
分析与概括、翻译
2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统计表:
(2)2014年,题型设计有调整,用断句题替代 了筛选信息题,变化后的四道题依次为实词、 断句、分析与概括、翻译。
(3)2015年至2018,题型设计又有新变化, 用文化常识题替代了实词题,变化后的四道题 依次为断句、文化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
5
新型题分数必须拿
一、断句题: 文言文断句,就是根据对语段内容理解和把握,对 提供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上的停顿。 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 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
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 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
这是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践阼: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践阼。后来也指即位、登
基。也作“践祚”
19
【2017新课标Ⅰ卷】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 的名反而不常用。
•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 血亲中的一部分。
二、天天读课本,包括课文和注释。 三、每一课的知识点都应该扎扎实实地

2019年高考语文I卷文言文题评讲(贾谊)+课件13张

2019年高考语文I卷文言文题评讲(贾谊)+课件13张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
召见。孝文帝正在接受神的赐福,坐在宣室里
( xī),坐宣室。上因感鬼神 接见贾生。孝文帝因为对鬼神的事有所感触,
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 就向贾生询问贾鬼神生的(原李本商。隐贾)生因此详细说
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 明了宣这室里求面贤的访道逐理臣。一,直贾谈生到才深调夜更,孝无文伦帝。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 每当诏令交下来讨论时,各位老先生都不
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 能答对,贾生却总是回答得很完满,每个
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 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 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人都感到他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博士 们于是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贾生。 孝文帝很喜欢他,越级提拔,一年之内贾 生就做到了太中大夫。贾生认为从汉朝
1. 答案 C
A项,“吴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排除。B项,“门下”作“召置”
的宾语,排除。D项,“于郡中”是“闻”的后置状语,排除。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 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 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 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 统治管理。
今天的农历只是沿用了夏正,而没有用夏朔。 汉朝以后,皇帝基本只改了年号,没有真正地改变正朔,这样就 不会影响农民的耕作。(第一个年号:汉武帝“建元”)
诸生: 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 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2019高考语文试卷讲析ppt

2019高考语文试卷讲析ppt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 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 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 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 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 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
15.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 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三段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 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
• 以 垂单来不击,朽在!此人三处民十编解年放以辑战来母争,版和在人人文民民本革解样命放中战式牺争牲和的人人民民革英命雄中们牺永牲
的–人第民二英雄级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
说这是• 第青三年级人应该有的追求,有人说这是为资本家 剥削工人– 张第四目级。我认为,8小时工作制是在那个水 深火热年代»工第人五级阶级为自己争取的合法权益且成为 全世界的共识,毋庸置疑。然而,在当下的中国, 需要更多人去奋斗,对劳动怀有一颗热忱之心,对 于个人而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把职业当 事业,方能有一番大作为!
兴 。 同而我,奋们是• 斗有对第–的责国三第人任家级四们通和级中过民间形族,象未理的来应塑的对造认我,同们凝,的聚是共精与同神新奋上时斗的代负认伟有同大共。历同这史责种进任认程 的同频共振。»作第五家级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 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 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第五段指出作家艺术家创作的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 品奉献人民。
–就第是二中级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 何•具第体三级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6第分»四第)级五级
8.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
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 • 单请击命此的处人编,辑有母舍版身文求本法样的式人,……这

文言文概括分析内容(文意理解)ppt

文言文概括分析内容(文意理解)ppt

文言文概括分析内容(文意理解)ppt
二、考查题型及命题特点
(一)选项内容构成:对传主形象的评价(概括)+具体行为事例(分析)
• 2017年(全国新课标乙)
1. 人物行为举止特点;
• 1峻2将.他A下.作列弘为对微后原出嗣文继。有从新关叔家内,比容一原的心来概只家括爱庭和读富分23书有析.. 。人人,,他物物但不是道志他正陈德向只确郡是品和的阳接一行思夏受项和想人数是聪主,千(明张从卷3才;分叔书智)谢;
文言文概括分析内容(文意理解)ppt
文言文概括分析内容(文意理解)ppt
【现场练兵】
• 2015年(新课标乙)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
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 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 原文: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 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 之。
“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 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
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 他一无所取。
赠(太三常。)(四节选个自选《宋项书顺·谢序弘微一传般》)与选文内容先后顺序一致
文言文概括分析内容(文意理解)ppt
文言文概括分析内容(文意理解)ppt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 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更变,否则必将失败,可 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 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祟、观年间 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2019高中高考文言文阅读之分析综合题(共24张PPT)

2019高中高考文言文阅读之分析综合题(共24张PPT)
了筛选信息所围绕的中心。这“中心”往往是阅读材料内容的中 心,或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抓住题干所规定的这些筛选信息的 “中心”,再去读文章,就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 容。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2)分析和概括文章的试题。这类试题四个选项的
排列顺序与阅读材料的行文顺序一般是一致的。更重要的 是这样的题目(tímù)一般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而这
A.楚地(chǔ dì)的风俗是信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
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始终不责怪巫师一句。所以功劳永远(yǒngyuǎn)归于巫师,失败永远 (yǒngyuǎn)归于医生。见效不见效,巫师总是受上等赏赐而医生总置 于他们的后面…… 学医的人一天天地懈怠,所以有时在几个郡的广大地区求取一个 好医生都不能得到。
D. 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luò yánɡ)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 来选用任俊,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
分身。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
一岁断狱(duànyù),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
之。(2018全国卷2)
任峻提拔任用文武官吏,都各尽所能,纠察捉拿奸盗, 一刻也没有空闲,一年断案,不过数十件,威风远超 王涣,但文辞义理不如他。
第二页,共二十四页。
(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 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 事件的起因、经过(jīngguò)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 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 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 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 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 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 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分析综合题常见的试题陷阱有哪些?】
纵观近年来的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综合”题的选项中 都有不同的陷阱,我们必须具有识别试题中陷阱的能力,以免 掉入命题人设置的陷阱中。下面以一些高考试题为例说说这类 题设置的常见“伎俩”及解题思路。
陷阱一:张冠李戴
特点: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 或把甲事件的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的结果
正值王铣招待辽国使臣,范纯礼主持宴会,王铣污 蔑他直称皇上御名,罢免为端明殿学士、颍昌知府、 崇福宫提举。
陷阱二:时序颠倒,空间错位
时序颠倒: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 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空间错位: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 述,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
比对方法:分析时特别注意选项中人物行为、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并与原文比对, 理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分析综合题
读文的基本技巧:
1、整体解读文章
高考选择“浅易”古文作为阅读材料。具体地说,就是选 择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片断。依据这一 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知人、明事、辨理
(1)知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文章写了 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 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 搞清楚。
2、倒吃甘蔗 层层划读
所谓“倒读法”,就是借助于题面来阅读,以帮助理 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这是一种辅助方法。当我们做文言 文试题的时候,可以先阅读信息筛选题和文意分析概括 题这两个题目,利用其中的信息来帮助我们读懂文章。
(1)筛选信息的试题。筛选信息的试题,在题干中 都规定了筛选信息所围绕的中心。这“中心”往往是阅 读材料内容的中心,或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抓住题干 所规定的这些筛选信息的“中心”,再去读文章,就能 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 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 子。”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 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2016天津高考)
比对方法:要围绕“是谁,在何时何地, 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 品质”比对,要着重比对选项在这几方 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
一、张冠李戴
D. 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 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 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 免职。
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 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2018全 国卷3)
具体内容上,要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人物。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 还涉及多少人? 二是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 地方官?几度升黜? 三是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 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 主要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 四是性格评价。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 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 品格,因此,阅读时,这方面应特别注意。
(2)分析和概括文章的试题。这类试题四个选 项的排列顺序与阅读材料的行文顺序一般是一致的。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题目一般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 项”,而这“不正确的一项”并非全错,而是大部 分正确,只是个别小地方与原文不一致,因此这四 个选项可以成为再读文章时的“导引”,可以帮助 我们进一步理解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 对文意的理解。
曹真去逝后,宣帝代替曹真督促关西军务,于是任命鲁芝参与 骠骑军事,后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常被蜀军侵 犯掠夺,人口一直在下降,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防卫。又 建立集市贸易,几年的工夫,被掠夺的土地都收复了。
(2)明事。事件是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 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 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 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 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 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 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 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 这就需要“辨理”。
B.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 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解析】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错,根 据原文可知,作者最初并不知道李台州与其母亲的事,直到李台州死后,在与丞相 京公交谈中才知道李台州母子之间的故事,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倒读法”的运用。
3、①高屋建瓴,整体阅读 ② 题文对应,由文及题
题干由文章而来,主要是针对文章内容的,答 题就要分析题干与文章有关内容的对应关系,从 选文的整体出发来研读与题干相关的局部,以形 成答案。具体地说,就是把选项的有关要求与原 文相关部分作具体对照,以确定答案的正误。
③分析判断,辨析比较
陷阱二:空间错位
B. 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 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 建城池,恢复旧境;离开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 求让他留任。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 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2018全国卷1)
【参考译文】 宗质在乾道庚寅年担任洪州副郡守,当时我做奉新县的县令,多次拜谒他,
不知道他们母子间的事情。第二年,我到京师做官,宗质入朝,被授予台州知 府。朝中人士说:“李台州,是曾觌的姻亲。曾觌没有儿子,把台州的儿子当 作自己的儿子。”我见他一次,(从此)不敢再去见他,也不知道他的孝顺。
十七年后,台州已经去世,我与丞相京公一同为宰相属官。谈论间,京公给 我说了李台州母子的事。我出生八年,母亲去世,终身遗憾。听说了李台州母 子的事,哭泣不止,被感动并为他作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