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理解答案及答案六个矮儿子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六个矮儿子》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六个矮儿子》](https://img.taocdn.com/s3/m/ec07566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4.png)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六个矮儿子》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故事《六个矮儿子》,流利朗读,准确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够描述故事中人物和情节,并能够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模仿人物语言和动作。
3.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
二、师生活动时间活动9:00-9:10 课前准备及问候9:10-9:20 引入故事《六个矮儿子》9:20-9:45 阅读和理解故事9:45-10:15 模仿人物语言和动作10:15-10:25 教学反思10:25-10:30 课后布置三、教学内容1. 引入故事《六个矮儿子》教师用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介绍故事《六个矮儿子》。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简单介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
2. 阅读和理解故事1.教师给学生播放故事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全神贯注,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六个矮儿子》,要求学生用流利、准确的语音朗读,重点词汇即时解释。
3.教师针对故事中的重点人物和情节,开展问答,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内容。
3. 模仿人物语言和动作1.教师指定学生集体模仿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例如矮儿子、公主、王子等,要求学生准确模仿人物语言和动作表演。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发挥,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展示不同的表演效果。
3.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每个人表演中的亮点与可改进之处,鼓励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
4. 教学反思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本次课的教学进行总结,评价本次课程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和加强的建议。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引入,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理解、思考,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在模仿人物语言和动作环节,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反思环节,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
六个矮儿子教案
![六个矮儿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1eec5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6.png)
六个矮儿子教案标题:六个矮儿子教案 - 提高学生阅读和创造力的幽默故事教案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帮助学生理解幽默故事的结构和技巧。
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你认为一个矮儿子会有多高?他们会有什么特点?2.与学生一起分享幽默的图片或故事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阅读和理解(15分钟)1.给学生分发《六个矮儿子》故事的文本,让他们独立阅读。
2.要求学生找出故事中的关键字,例如矮儿子的名字、外貌特征等。
3.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共享他们的理解和解释。
幽默故事结构和技巧(10分钟)1.介绍幽默故事的一般结构:引入、发展、高潮和结局。
2.提醒学生注意故事中的幽默元素,例如夸张、对比、双关语等。
3.鼓励学生发现并分享他们在故事中发现的幽默技巧。
创造力发展活动(15分钟)1.以小组形式,要求学生重新编写一个类似于《六个矮儿子》的幽默故事。
2.学生可以灵活运用他们刚刚学到的幽默技巧和故事结构。
3.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故事,以鼓励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分享和总结(5分钟)1.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他们编写的幽默故事。
2.鼓励其他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3.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在阅读理解、创造力和幽默技巧方面的收获。
教案扩展:1.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表演他们编写的幽默故事。
2.组织一个班级的幽默故事比赛,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在课堂上分享其他幽默故事,拓展学生对幽默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1.《六个矮儿子》故事文本。
2.幽默故事图片或视频片段。
3.纸张和笔供学生编写故事使用。
评估:1.通过学生对《六个矮儿子》故事的理解和阅读反应来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
3.评估学生展示幽默故事时的口头表达和合作能力。
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
![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d3554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f.png)
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六个矮儿子”的故事背景和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故事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PPT或纸质教材。
2. 准备相关生僻词汇的卡片或解释。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六个矮儿子”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故事,遇到生僻词汇可以查阅教师提供的卡片或解释。
3. 讨论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分析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六个矮儿子”的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分析。
2. 学生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
2. 学生分析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PPT或纸质教材。
2. 准备相关问题清单。
教学过程:1. 复习故事: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章的故事情节。
2. 分析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如:每个矮儿子做了什么?他们的行为有什么后果?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讨论故事主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讨论“六个矮儿子”的故事主题。
2. 培养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故事主题的理解。
2. 学生讨论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故事主题的深入理解。
2. 学生讨论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PPT或纸质教材。
2. 准备相关问题清单。
教学过程:1. 复习故事: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前两章的故事情节。
2. 讨论故事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如:这个故事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创作故事续集教学目标:1.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六个矮儿子”的故事续集。
35《六个子的故事》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35《六个子的故事》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https://img.taocdn.com/s3/m/0dddd485bb4cf7ec4bfed035.png)
*35 六个孩子的故事1 这天,有六个孩子来到了煤栈(zhàn)的围墙旁边,他们平常总是聚在这儿玩耍,或者闲谈一些自己的事情。
他们在地上挖一个小坑,把玻璃弹[tán]子弹[dàn]到坑里。
打弹子是所有的捷克孩子喜欢的游戏。
2 但是,今天他们没有向弹子坑里看过一眼,却在围墙旁的人行道边上坐下来。
甫(fǔ)兰杰克把一张报纸铺在膝盖上,小心地用手掌抚平了报纸——他父亲在读报以前总是这样做的。
报纸的第一版上有一张残缺不全的孩子的脸,这是一个在法西斯强盗轰炸爱里哥埃德时被炸死的西班牙孩子。
3 六个人都俯身在报纸上面。
甫兰杰克开始读报,他的声音严肃得不像孩子的声音了。
字句很难,不容易懂,但是他们不用听字句也都明白了。
4 这个在爱里哥埃德的西班牙孩子和他们一样,每天上学读书,大概也会打弹子。
并且,可能就在他的玻璃弹子滚进坑里去的时候,法西斯强盗的飞机已经在他的头顶上空盘旋了……5 六个孩子往上面看了看。
那儿,在蓝色的高空中,浮动着几朵春天的云彩。
他们的头顶上空没有敌人。
敌人在西班牙,他们杀死了爱里哥埃德的孩子们。
6 “我的哥哥参加志愿军到西班牙去了,”罗达骄傲地说,“他要去和法西斯强盗打仗。
”7 “不会要我们参加志愿军的!”甫兰杰克叹口气说。
8 是啊,他们明白,要等他们长大了才能去……但是这不能很快就办到呀!现在得立刻帮助那些爱里哥埃德的孩子,他们是不能等待的,法西斯强盗的飞机正在他们头顶上盘旋呢……9 六个孩子彼此望了望。
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呢?10 甫兰杰克的眼光落在报纸的标题上。
“捐钱到前线去援助西班牙人民”,他读了出来。
六个孩子高兴极了。
大概,这是他们能够给西班牙孩子的惟一的帮助了。
11 孩子们把自己口袋里所有的钱都掏出来放在人行道上。
他们数了一下:一共还不到半克隆。
12 “我们明天再带来。
”其中一个孩子没有把握地说。
13 “不,还能拖到明天吗?”甫兰杰克摇摇头,大声说。
14 突然,安东尼说:“我有一把折刀,”他犹豫了一会儿,又加上一句,“可以卖掉它。
六个矮儿子 教案
![六个矮儿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23ae8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f.png)
六个矮儿子教案教案标题:《六个矮儿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六个矮儿子》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于友谊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及主题。
2. 分析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3. 运用想象力,进行角色扮演。
教学准备:1. 《六个矮儿子》故事书籍。
2. 角色卡片(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恶皇后)。
3. 小组合作活动材料(纸张、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入故事主题:“今天我们要一起读一篇关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你们猜猜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教师朗读故事《六个矮儿子》。
2. 学生跟读故事,并在朗读结束后,回答以下问题:a.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b.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c. 故事中的矮儿子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d. 故事的主题是什么?角色扮演(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 教师发放角色卡片,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卡片,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并准备扮演。
3. 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自由发挥和交流。
4.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扮演。
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内有不同的角色。
2. 教师提供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白雪公主,你会如何与七个小矮人合作解决问题?”3. 学生们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可以用图画和文字进行表达。
4.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合作方案。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价,回答以下问题:a.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b. 我在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中有哪些进步?c. 我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拓展活动:1. 学生们可以选择其他童话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
六个矮儿子阅读与理解答案
![六个矮儿子阅读与理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f723c9caaedd3382c4d318.png)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理解《六个矮儿子》含答案山脚下住着一个老爷爷、一个老奶奶。
他们有六个矮儿子,总是长不高。
一天,矮儿子们对爸爸妈妈说:“我们虽然矮小,可是有聪明的头脑,我们要自己出去过日子。
”一年过去了。
六个矮儿子回来了。
老爷爷、老奶奶乐呵呵地问:“你们是怎样过日子的呀?”第一个矮儿子说:“我从早到晚都为八只脚忙。
我傍晚提灯到湖上,投下一条粗绳,八只脚看见灯光,就顺着绳子爬上来。
到半夜能捉到二十多只,拿到集市上,可以卖不少钱呢!”第二个矮儿子说:“我呀!我是靠六只脚生活的。
”老奶奶笑着说:“是不是苍蝇呀?”“不,苍蝇多脏呀。
我等春暖以后,把小箱子搬到田头,六只脚就开始采花酿蜜,那生活可美了。
”大家问第三个矮儿子:“你靠什么生活?”“我是靠四条腿。
去年我买了十多只,今年已经有三十多只了,都养得肥肥壮壮的。
只是人很辛苦。
”老爷爷说:“为了生活,辛苦一点是好的。
光吃不做,活着才没意义呢!”▲第四个矮儿子说这话很对不过靠四条腿还不如靠两只脚好为什么老奶奶问他又说我养了几百只两只脚有尖尖嘴也有扁扁嘴每天可收好多好多蛋呢▲“哈哈!”大家笑着转向第五个矮儿子。
他说:“我说,养两只脚不如养一只脚好。
”“世界上哪有一只脚的东西?”大家好奇地问。
“我造一个漂亮的草房,分两层,上层铺些牛马粪,撒上种子,不久,一只脚就长出来了。
有大有小,像一把把白色的小伞,真好看!”最后,大家看着第六个矮儿子:“你是怎么生活的呢?”第六个矮儿子笑嘻嘻地说:“我专养没有脚的东西,只要有个池塘,春天放下一桶苗,天天喂些食料,看着没有脚在水里游来游去,快活极了!”听了六个矮儿子的话,老爷爷、老奶奶开心地笑了:“你们真是聪明、勤劳的好孩子!”1、给标有“▲”的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写出反义词。
矮小——()聪明——()勤劳——()肥壮——()3、按童话中的描述,写出六个矮儿子找到的工作。
第一个矮儿子()第二个矮儿子()第三个矮儿子()第四个矮儿子()第五个矮儿子()第六个矮儿子()4、根据童话《六个矮儿子》中的描写,选择恰当的词赞扬矮儿子们,可选择两个以上的答案。
六个矮儿子教案范文
![六个矮儿子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6450a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7.png)
六个矮儿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勇敢面对困难等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亲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亲情,懂得孝敬父母。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这是一个关于六个矮儿子和他们的父母的故事。
六个矮儿子各有特点,他们在面对家庭困难时,如何团结协作、勇敢担当,最终帮助父母解决问题,使家庭重归和睦。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亲情、友情、家庭和睦等主题。
(2)难点: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勇敢面对困难等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 讲述故事:(1)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故事中的寓意。
3. 小组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爱家人、朋友。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总结关爱他人的方法。
4. 角色扮演:(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景。
(2)学生通过表演,体会故事中的亲情、友情、家庭和睦等主题。
5.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美好品质,如合作、分享、勇敢面对困难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示要在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故事寓意的理解程度。
3. 心得体会: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选读课文阅读练习题打印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选读课文阅读练习题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eb7b80998fcc22bdd10d36.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选读课文阅读练习题打印版1.不懂就问一、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近义词:顿时()流畅()详实()反义词:马虎()热闹非凡()明明白白()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再试着用这个词写一句话。
鸦雀无声: 鸦雀无声……三、问答题: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2.做风车的故事一、给加点字注音。
风车装好了,牛顿帮奶奶背()着一口袋麦子去磨.()面,只见风车带动石磨.(),白花花的面粉从石磨周围撒.()下来。
过了些日子,一架小小的风车果然做成了,用扇.()子一扇.(),风车就吱吱地转.()起来。
二、正确搭配词语。
()地看()地响()的面粉()的风车三、读文填空。
1.风车摔坏了,牛顿心里,但是。
2. 从此,牛顿明白了一个道理:,渐渐养成了的习惯。
3.牛顿是科学家,他观察落地的苹果,发现。
四、问答题: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3.五花山一、照样子写词语。
紫红二、从第四自然段中摘抄两个打比方的句子。
三、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写的?请抄在下面横线上。
四、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4、六个矮儿子一、正确搭配词语。
()的头脑()的草房()的猪()的鱼()地问()地说二、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我们虽然..有聪明的头脑,我们要自己出去过日子。
..矮小,可是老爷爷、老奶奶开心..地笑了:“你们真是聪明勤劳的好儿子!”三、读文填空。
老爷爷、老奶奶的六个矮儿子是靠、、、、、生活的。
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
5、神笔马良一、照样子填空。
例:一(张)画一()摇钱树一()金山一()大船几()水车一()耕牛一()农田一()笔一()马二、正确搭配词语。
()的波涛()地说()的大海()地吆喝三、写出下列词语的义词。
盼望()依然()欢喜()四、照样子写词语气呼呼不知不觉一动不动无边无际五、读文填空。
我喜欢,因为他。
我憎恨,因为他。
6、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一、给下面的词找反义词。
高()深()长()闹()急()强()二、读诗填空。
第四单元“猜测推想”(主题阅读)-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一)
![第四单元“猜测推想”(主题阅读)-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一)](https://img.taocdn.com/s3/m/8d1cd87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a.png)
知识点: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预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三篇课文组成。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写了快要倒下的老屋帮小猫、老母鸡、小蜘蛛渡过难关,最终在小蜘蛛和其所讲的故事的陪伴下依然站在那儿,没有倒下的事,赞扬了老屋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同时告诉我们:人被需要才有存在的价值。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讲述了胡萝卜先生和他漏刮的那根胡子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了他人的事,让我们体会到了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它们。
《小狗学叫》一文以新奇的想象,讲述了一只小狗学叫的故事。
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童话故事,学会预测故事情节,续编故事。
本单元的重点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阅读的乐趣。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安排了与预测有关的内容。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练习根据故事情节预测故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练习续编故事接下来的情节,《不会叫的狗》训练预测故事的结局。
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预测训练。
一、(2022秋·广东揭阳·三年级统考期中)阅读感悟。
母鸡萝丝去散步(节选)①这天,母鸡萝丝走出鸡舍去散步。
它没有发现,一只狐狸从后面悄悄跟了上来。
②萝丝穿过农家院子,身后的狐狸扑了上来。
可它一脚踩到了院子中央的钉耙(pá),钉耙一个反弹,竖了起来,啪的一声,狠狠地打到了它的脸上,狐狸被打得头昏眼花。
③萝丝继续往前走,绕过池塘。
狐狸扑了上来,可它脚下一滑,扑了一个空,扑通一声,栽到了池塘里,【答案】1.翻钻2.扑通咚3.头昏眼花抱头鼠窜4.C5.ABC6.第二天,母鸡萝丝又出来散步,狐狸又悄悄地跟了上来。
萝丝穿过椰树林,狐狸扑了上来。
一只又大又圆的椰子正好从树上落下来,砸到了狐狸头上,狐狸感到头晕目眩,眼冒金星,瘫倒在地上。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短文阅读总汇
![短文阅读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8e9f4b1b55270722192ef7a2.png)
三年级适用短文阅读总汇一、卖酒从前,有对夫妻开了家酒店,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令人偷偷地往酒里掺了水,多挣了5元钱。
丈夫回来后,妻子得意地把“秘诀”告诉了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
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只花5元钱就给卖掉了!”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了,最后终于彻底破产。
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兴隆——()秘诀——()2、照样子写出词语:例:贫病交加()交加()交加3、读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妻子的心情是。
(2)“秘诀”在文中指的是。
4、按要求填空:夫妻开的酒店,起初生意,这是由于,后来生意,最后,这是由于5、妻子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她明白了()A、酒里不能掺水。
B、只有物美价廉,生意才会兴隆。
C、做生意必须讲信用。
D、做生意要动头脑,有好办法才行。
二、空心树河岸上长着两棵柳树。
老柳树谦逊地低着头,舒展着自己的枝叶。
可是年轻的柳树却认为自己长得又匀称、又好看,老是仰着脸,想尽量把自己的枝杈摆弄得比老柳树漂亮些。
有一天,年轻的柳树对老柳树说:“你干嘛老是低着头趴着?你看我多气派!那些房子啊,人呀,我都不放在眼里,看他们谁不称赞我长得高,又大,又漂亮!”它摆出一副瞧不起老柳树的样子。
老柳树友爱地对它说:“我不是不知道你长得漂亮,可你要当心树心会变空的啊!”年轻的柳树不理睬老柳树的忠告,仍旧得意洋洋地欣赏自己的美貌。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因为年轻的柳树老是把吸收到的养分用在打扮外表上,树心真的变空了。
不久,这两棵树的主人把它们砍倒,主人看见年轻的柳树的心是空的,痛心地说:“唉,本来我是打算用你做房梁的,可现在除了把你当柴火烧掉,再也没有别的用处了!”他又看看老柳树说:“看来,你倒是一块真正顶用的好木料。
”(1)年轻的柳树一共说了()句话。
六个矮儿子阅读与理解答案
![六个矮儿子阅读与理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db085dcc17552707220879.png)
他们问第三个矮儿子:“你靠什么生活?”我有四条腿。去年我买了10多个,今年有30多个,都长得又肥又壮。只是人们努力工作。”
爷爷说:“努力工作是件好事。光靠吃而不做是没有意义的!”
最后,大家看了看第六个矮儿子:“你怎么活的?”第六矮儿子笑着说:“我只养没有脚的东西。只要有一个池塘,我就在春天放下一桶秧苗,每天喂一些食物,看着没有脚在水里游泳。我很高兴!”
听了六个矮儿子的话,老爷爷奶奶高兴地笑了起来:“你们真是聪明又勤奋的孩子!”
1用“+”标记自然段落。
2写反义词。
短-()
智能-()
六个矮儿子阅读与理解答案
六个矮子
山脚下住着一位老人和一位老太太。他们有六个矮个子的儿子,他们总是矮个子。一天,矮个子的儿子对他们的父母说:“虽然我们个子矮,但我们有聪明的头脑。我们必须自己出去生活。”
一年过去了。六个矮子回来了。”你怎么生活?”老人高兴地问
第一个矮个子儿子说:“我从早到晚都在忙八英尺。晚上,我提着一个沉重的灯笼掉到湖里。当我的八只脚看到光时,我沿着绳子爬了上去。半夜里,我们能捉到20多只。如果我们把它们带到市场上,就能卖很多钱。”
第四个矮儿子是对的,但是依靠两条腿比依靠四条腿要好。为什么老太婆问他,我用尖利扁平的嘴养了几百只两只脚,每天能收集很多鸡蛋
“哈哈!”他们笑着,转向第五个矮个子“我说过有两只脚总比一只脚好,”他说,“世界上哪里有脚?”我们好奇地问。
“我做了一个漂亮的茅草小屋,分为两层。上层覆盖着牛粪和马粪,并播种种子。很快,一只脚就长出来了。有大有小,像一把白色的小伞,真好看!”
六个矮儿子阅读与理解答案
![六个矮儿子阅读与理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89c9b74afe04a1b171de24.png)
六个矮儿子阅读与理解答案山脚下住着老爷爷、老奶奶一家。
他们有六个矮儿子(出示六个矮儿子的图片),总是长不高。
一天,矮儿子们对爸爸、妈妈说:“我们虽然矮小,可是有聪明的头脑,我们要自己出去过日子。
”一年过去了,六个矮儿子回来了。
老爷爷、老奶奶乐呵呵地问:“你们是怎么过日子的呀?”六个矮儿子会怎么说呢?他们是怎么过日子的呢?1、现在你知道六个矮儿子是靠什么过日子的吗?我是从六个矮儿子的话中猜出来的。
2、确实,答案就藏在六个矮儿子的话里。
六个矮儿子的话里有很多词语能提醒我们。
2六个矮儿子身材矮小,他们是怎么做这些事的呢?答案也藏在他们的话里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他们的话,圈圈表示他们动作的词——生读圈3、圈好的同学马上举手。
(出示第一个矮儿子、第二个矮儿子和第五个矮儿子的填空)不看书,你能填准动词吗?——生准备4、交流:第一个,谁来填?——生填第二个,谁来填?——生填第五个,谁来填?——生填完全正确,看来这些动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段话。
——生齐读5、小结:原来矮儿子是这样捉螃蟹、养蜜蜂、种蘑菇的。
读到这里,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矮儿子呢?预设:爱劳动、勤劳(板书)、辛苦6、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能不能从他们的话里找找证据?7、我想问问第一个矮儿子(指名回答)①你傍晚提着灯去湖上捉螃蟹要捉到什么时候呀?——半夜②傍晚是几点啊?——5 点左右,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半夜是几点啊?——12 点左右③现在正是捉螃蟹的时候,天气已经转凉,傍晚到半夜7 个多小时都在湖上,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很冷、很辛苦、很危险矮儿子劳动真不容易,你能读好他说的话吗?——生读8、捉螃蟹很辛苦,那养蜂种蘑菇呢?应该没那么辛苦吧?预设:①养蜂,生交流:搬蜂箱很累、被蜜蜂蛰矮儿子真辛苦啊,你来读出他的辛苦。
——生读②种蘑菇,生交流:造房子要花力气,铺牛马粪很臭,要用手一把把去铺,铺得很均匀,还要撒种子,长出后还要去照料,很辛苦。
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
![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bbbe5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3.png)
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六个矮儿子”的故事背景。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 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故事书《六个矮儿子》。
2. 准备相关图片或道具,用于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向学生介绍“六个矮儿子”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故事: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3. 讨论故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总结道理: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道理和价值观,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5. 创新表达:鼓励学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和价值观,进行创新表达和展示。
第二章:第一个矮儿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第一个矮儿子的特点和行为。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 掌握第一个矮儿子的特点和行为。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第一个矮儿子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故事书《六个矮儿子》。
2. 准备相关图片或道具,用于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1. 复习前章: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第一个矮儿子的特点和行为。
2. 阅读故事: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关注第一个矮儿子的表现和成长。
3. 讨论故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第一个矮儿子的理解和感受。
4. 总结特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总结第一个矮儿子的特点和行为准则。
5. 创新表达:鼓励学生运用第一个矮儿子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进行创新表达和展示。
第三章:第二个矮儿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第二个矮儿子的特点和行为。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 掌握第二个矮儿子的特点和行为。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山东电大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二答案
![山东电大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3bd2f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9.png)
山东电大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二答案一、填空题。
1、在儿童文学的众多样式中,儿歌是篇幅最短小,内容最浅显的一种。
2、儿童诗有别于成人诗的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浓郁的儿童情趣。
3、儿童故事是以内容来划分的,有图画故事,是以图画表现故事内容的;有历史故事,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叙述对象的故事;有生活故事,是以儿童的生活或者与儿童生活有关的事件为叙述对象的故事;有动物故事,是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
4、超人体童话是以异乎寻常的神仙妖怪、魔法宝物为主人公;常人体童话是以普通人为主人公;拟人体童话是以价格化的动物、植物或其他无生命物为主人公。
5、童话的常用表现手法主要有三种:夸张、拟人和假定。
6、寓言一般由身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
7、寓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
8、将儿童小说分为短篇、中篇、长篇三种类型,其分类标准是篇幅长短。
9、散文中记叙类散文有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之分。
10、儿童散文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2、D;3、ACDEF;4、B;5、BC;6、C;7、BCDE;8、D9、B ;10、C三、名词解释。
1、儿歌——一种专为较小年龄的儿童创作的符合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易读易记易唱的诗歌样式。
2、摇篮曲——又叫摇篮歌、催眠曲或催眠歌,是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那种哄孩子睡觉时所吟唱的诗或歌。
3、儿童诗——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的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4、超人体童话——以神仙妖怪、魔法宝物为主人公、幻想神秘、奇特,表现出超乎人类力量的童话。
四、阅读下列作品节选,按要求回答。
1、体裁儿歌;作者柯岩。
2、体裁儿童诗;出自《让我们荡起又浆》。
3、出自《六个矮儿子》;作者沈百英。
4、体裁童话;出自《七色花》。
5、出自《小英雄雨来》;体裁儿童故事。
五、简答题。
1、创作儿童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答:(1)和儿童的心灵相通。
(2)注意儿童的年龄特征。
《六个矮儿子》教案
![《六个矮儿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24188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3.png)
《六个矮儿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六个矮儿子》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阅读理解,生词学习,语法点讲解,课文朗读与表达,以及故事背后道理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如:“矮、搬、罐、摔、疼”等。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懂得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及故事背后道理的领悟。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朗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团结合作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进行问题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3. 生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进行认读练习。
4. 例题讲解: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语法讲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朗读与表达: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新学的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六个矮儿子》2. 生字词:矮、搬、罐、摔、疼3. 重点句子:他们齐心协力,终于搬起了大罐子。
4. 课后思考: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今天学的生字词造句,并复述课文故事。
2. 答案示例:他矮矮的,但是跑得很快。
六个矮儿子一起合作,成功搬起了大罐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六个矮儿子》的故事,让学生们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关于团结合作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小狗学叫》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小狗学叫》同步练习D卷](https://img.taocdn.com/s3/m/43996dd1cc1755270622083f.png)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小狗学叫》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41分)1. (8分)按要求完成字词练习。
一____铃铛一____丝绸绮丽的____ ____的低语如____如____(1)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词。
(3)写出与最后一个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
2. (3分)给下面字加上不同的偏旁。
组成新字再组词方________ ________ 急________ ________ 屯________ ________隶________ ________ 内________ ________ 彭________ ________3. (3分)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纟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口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讠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宀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4. (10分)写出五个左右结构的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7分)一字组多词。
担:________6. (5分)词语连线7. (5分)我知道课文《她是我的朋友》写什么。
“她是我的朋友”中“她”指________,“我”是________,这对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是: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34分)8. (9分)课内阅读六个矮儿子老爷爷、老奶奶问几个矮儿子是怎么过日子的。
第三个儿子说我是靠四条腿的。
去年我买了十多只,今年已经有三十多只了,都养得肥肥壮壮的,只是人很辛苦我养了几百只两只脚,有尖尖嘴,也有扁扁嘴第四个矮儿子说每天能收好多好多蛋呢我专养没有脚的东西,只要有个池塘,春天放下一桶苗,天天喂些食料,看着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快活极了第六个矮儿子说。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f0efd96c85ec3a86c2c593.png)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轩。
弱种子也要发芽文/刘克升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
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
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
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
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
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
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
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
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能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
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囡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
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
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6392cebb4cf7ec4afed05f.png)
《儿童文学》作业1(绪论至第一编)一、填空题1、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是富有儿童情趣。
2、儿童文学对语言有特殊要求:首先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其次简短精练,切忌长句;再次要规范优美,避免语言上的随意和粗鲁化。
3、在儿童文学中,婴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特点最鲜明的文学。
4、婴幼儿文学的功能主要有:愉悦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5、童年期是指六七岁——十一二岁这个年龄阶段,大致相当于小学阶段。
6、童年戎儿童文学的作用是认知、教育、娱乐、陶冶情感、宣泄。
7、童年期儿童文学的基本要求是浅显性、真实性、趣味性、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
8、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基本要求有真实性、深刻性、新奇性、艺术性。
9、少年社会化程度的最显著标志是“成人感”。
10、儿童泛指0——18岁的未成人;狭义的儿童指6——12岁的孩子。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CFE;2、ACD;3、C;4、ABF;5、BDF;6、BCEDF;7、BC;8、DEF;9、C;10、D。
三、名词解释。
1、儿童情趣——指与儿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儿童语言、行为的情调趣味。
2、儿童文学母题——母题是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或场面,或手法,或意象,也可以指反复出现的主题或题材。
儿童文学有三大基本母题: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
3、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就是人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是一个人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以取得社会适应性,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而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最核心的是人际关系。
4、童年期儿童文学——指一切适合童年期儿童发展的文学。
四、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五、简答题。
1、儿童接受儿童文学作品有哪些主要特点?答:儿童接受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有:(1)文学接受的一般特点。
从心理学方面来说,是先有需求,再有注意,然后才去听讲或阅读作品。
从社会学方面来说,“接受”便是作为社会成员的读者,依照自己所习得的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文化传统的影响,来认可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理解《六个矮儿子》含答案山脚下住着一个老爷爷、一个老奶奶。
他们有六个矮儿子,总是长不高。
一天,矮儿子们对爸爸妈妈说:“我们虽然矮小,可是有聪明的头脑,我们要自己出去过日子。
”一年过去了。
六个矮儿子回来了。
老爷爷、老奶奶乐呵呵地问:“你们是怎样过日子的呀?”第一个矮儿子说:“我从早到晚都为八只脚忙。
我傍晚提灯到湖上,投下一条粗绳,八只脚看见灯光,就顺着绳子爬上来。
到半夜能捉到二十多只,拿到集市上,可以卖不少钱呢!”第二个矮儿子说:“我呀!我是靠六只脚生活的。
”老奶奶笑着说:“是不是苍蝇呀?”“不,苍蝇多脏呀。
我等春暖以后,把小箱子搬到田头,六只脚就开始采花酿蜜,那生活可美了。
”大家问第三个矮儿子:“你靠什么生活?”“我是靠四条腿。
去年我买了十多只,今年已经有三十多只了,都养得肥肥壮壮的。
只是人很辛苦。
”老爷爷说:“为了生活,辛苦一点是好的。
光吃不做,活着才没意义呢!”▲第四个矮儿子说这话很对不过靠四条腿还不如靠两只脚好为什么老奶奶问他又说我养了几百只两只脚有尖尖嘴也有扁扁嘴每天可收好多好多蛋呢▲“哈哈!”大家笑着转向第五个矮儿子。
他说:“我说,养两只脚不如养一只脚好。
”“世界上哪有一只脚的东西?”大家好奇地问。
“我造一个漂亮的草房,分两层,上层铺些牛马粪,撒上种子,不久,一只脚就长出来了。
有大有小,像一把把白色的小伞,真好看!”最后,大家看着第六个矮儿子:“你是怎么生活的呢?”第六个矮儿子笑嘻嘻地说:“我专养没有脚的东西,只要有个池塘,春天放下一桶苗,天天喂些食料,看着没有脚在水里游来游去,快活极了!”听了六个矮儿子的话,老爷爷、老奶奶开心地笑了:“你们真是聪明、勤劳的好孩子!”1、写出反义词。
矮小——()聪明——()勤劳——()肥壮——()2、给标有“▲”的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根据童话《六个矮儿子》中的描写,选择恰当的词赞扬矮儿子们,可选择两个以上的答案。
[ ]A .快乐B .勇敢C .聪明D .矮小E .勤劳F .投机取巧4、按童话中的描述,写出六个矮儿子找到的工作。
第一个矮儿子()第二个矮儿子()第三个矮儿子()第四个矮儿子()第五个矮儿子()第六个矮儿子()5、简要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答案:高大愚蠢懒惰瘦弱2、答案:第四个矮儿子说:“这话很对,不过靠四条腿还不如靠两只脚好。
”“为什么?”老奶奶问。
他又说:“我养了几百只两只脚,有尖尖嘴,也有扁扁嘴。
每天可收好多好多蛋呢!”3、答案:C.聪明E.勤劳4、答案:老大,捉螃蟹;老二,养蜜蜂;老三,养猪;老四;养鸡鸭鹅;老五,种菌子;老六,养鱼。
5、答案:主要讲述了六个矮儿子自己出去过日子的故事。
说明了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想日子过得好,在于奋斗,也在于聪明与智慧的运用。
食品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经营者在销售农药时,向购买者正确说明农药的用途、使用方法、用量、中毒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是其法定的义务(√)2. 执行兽药残留监控计划时,用于检测的试剂盒必须经农业部备案。
(√)3. 奶畜在规定用药期和休药期内产的生鲜乳,不得销售。
(√)4. 使用农药残留速测仪可对西红柿、大白菜、甘蓝、芹菜、黄瓜、韭菜、西葫芦进行检测。
(×)5. 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是指在农作物上使用同一农药两次间隔的最少时间。
(×)6.农药经营者为了降低运输、包装等成本,可以从农药生产企业购进大包装农药,散装卖给农民。
(×)7. 使用农药残留速测仪可检测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四类农药残毒。
(×)8. 处理重金属检测样品,样品粉碎前应去掉样品表面污物并用蒸馏水清洗,然后擦干表面多余水分。
(×)9.处理重金属检测样品,样品粉碎前应去掉样品表面污物并用蒸馏水清洗,然后擦干表面多余水分。
(×)10. 气相色谱仪火焰光度检测器使用时,应在气化室和柱温箱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点火。
(×)11. 使用酶抑制法进行农药残留速测,只适用于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12. 使用酶抑制法进行农药残留速测,只适用于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13. 用于监控的样品关键是要选择稳定、均匀的样品。
(√)14. 基地抽样原则上应抽取待上市的产品。
(√)15. 处理重金属检测样品,样品粉碎前应去掉样品表面污物并用蒸馏水清洗,然后擦干表面多余水分。
(×)16. 配制体积比为1+1的甲醇-水溶液,是将500 mL甲醇加入1000 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
(×)17.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必须使用高纯氩气。
(×)18.0.5mg/L的农药标准溶液在冷藏条件下保存,可长期使用。
(×)19.分析某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称取鲜样10.2g,结果表示为x=12.43 %。
(×)20.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二.填空题1.农药的分类按照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有机合成农药).2.兽药按其作用大致可分为(抗生素类药物)、(抗寄生虫类药物)、(激素类药物)三大类.3.农兽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有(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生物学方法及色谱分析方法等。
4.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微生物危害)、(化学危害)、(生物毒霉)、(食品掺假)等。
5.国外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和各国自身制定的标准,根据各国的国情不同,标准体系的结果的具体内容也各有不同。
6.样品的前处理是指食品样品在测定前(消除干扰成分)、(浓缩待测组分),使样品能满足分析方法要求的过程。
7.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最主要因素是(压力)和(温度),压力的变化会导致(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急剧变化。
8.标准物质是指用以校准标注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
标准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
9.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大气)、(水)、(土壤)。
10.铅在自然界不断迁移、转化。
铅是通过(有机的)形态进入环境中,并在环境中传播。
11.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12.甜味剂是指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分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型)与(非营养型)甜味剂。
13.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致癌物质、诱发过敏物质和非食品用的动植物中天然存在的有毒物质统称为(天然毒素)14.丙烯酰胺进入人体后,可以转化为另外一种分子(环氧丙烯酰胺)。
此化合物能与细胞中(RNA)发生反应,并破坏染色体结构,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或病变为癌细胞。
15.基因芯片应用主要包括表达检测、(突变检测)、(基因组多态性分析)和基因文库作图一级杂交测序等方面.16.样品的采集也称(抽样)或(取样),是从原料产品整体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其整体代表性样品,通过分析一个或数个样品,对整体的质量做出评估。
17.细菌毒素是指细菌分泌产生细胞外或存在于细胞内的致病性物质,通常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是食品中的主要天然毒素物质之一。
18.农药残留危险性评价是对人体所接触的食品中残留的农药产生的一直或潜在的或不良作用所进行的科学评价。
19.ELISA检测技术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
20.持久性污染物作为极性较弱的半发挥性有机化合物,其分析程序一般包括(溶剂提取)、(净化)和(仪器测定)三个步骤。
三.名词解释1.农药的危险性评价:是对人体所接触的食物中残留的农药产生的已知或潜在的不良作用所进行的科学评价。
2.标准物质:是指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
3.样品的前处理:是指食品在测定前消除干扰成分、浓缩待测组分,使样品能满足分析方法要求的过程。
4.食品安全的概念: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
5、农药:广义上是指农业上使用的化学品。
狭义上是指用于防止农、林、有害生物的化学、生物控制剂及为改善其理化性状而用的辅助剂。
6.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简称POPs。
是指具有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发挥性、难降解、可发生长距离前夕,并能在黄精中持久存在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7.风险评估:是利用科学技术信息及其不确定度的方法,针对危险健康风险特征进行评价,并且根据信息选择相关模型做出推论。
8.食品中的残留物质:是指在食品原料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食品原料被引入对消费者健康存在安全性问题的有害化学物质、例如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
9.总迁移量:是指可能从食品接触材料迁移到食品中的所有物质的总和。
10.食品接触量材料:是指食品接触的材料或物品,包括包装材料,餐具,器皿,食品加工设备、容器等。
四.简答题1. 正确采样的意义是什么?答:样品是一批食品中的代表,是分析工作的对象,是决定一批食品质量的主要依据。
所以采取的样品必须能够正确地反应出整批被检验产品的全部质量内容,因此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否则即使以后的一系列分析工作再严格、精确,其分析结果也毫无意义,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2. 简述什么是蒸馏法以及常用的蒸馏方法?答:蒸馏法是利用被除数测物质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分离为纯组分的方法。
常用的蒸馏方法有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
3.兽药残留的来源以及兽药残留超标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体现在那些方面?答:来源:①预防和治疗禽兽疾病的药物②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药物③作为动物食品保鲜用得药物④人为无意或有意加入的药物危害:①急慢性毒性作用。
②“三致”即致癌、致畸、致突变。
③过敏反应④激素反应。
⑤耐药性⑥破坏人类胃肠菌平衡4. 简述食品分析中预处理应遵循的原则和重要意义。
答:原则:消除干扰因素,即干扰组分减少至不干扰被测组分的测定;完整保留被测组分,即被测组分在分离过程中的损失要小至可忽略不计;使被测组分浓缩,以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选用的分离富集方法应简便。
重要意义:样品预处理是食品分析的重要过程,直接关系着检验的成败,保证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5、测定食品酸度时某些食品本身具有较深的颜色,如何处理?答:某些食品本身具有较深的颜色,使终点的变化不明显。
可通过加热稀释、或用活性炭褪色、或用原试样溶液对照来减少干扰,若样品颜色过深或浑浊,则就选用电位滴定法。
6. 简述索氏抽提法的基本原理。
答: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抽提后,蒸去溶剂所提取的物质,在食品分析上称为脂肪或粗脂肪,因为除了脂肪外,还含有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等物质。
抽提法所得脂肪为游离脂肪。
7.为何用酸水解法测定多淀粉植物性样品的淀粉含量时所得的结果与实际含量不符?答:盐酸水解淀粉的专一性不如淀粉酶,它不仅能水解淀粉,也能水解纤维、半纤维素,水解产物为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使得结果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