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完整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学习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和第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3题。

学习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

学习难点: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学习准备:PPT课件扇形统计图圆规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引:1.复习旧知: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2.新课。

出示扇形统计图。

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板书:扇形统计图)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说明:扇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议:1.议一议。

W w . X k b 1.c O m出示例1的扇形统计图。

问:这个统计图上都有什么特点?出示讨论提纲:(1)圆代表();(2)扇形代表();(3)扇形的大小反映();(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请算出,并填入表中。

面积/万平方千米3.比一比。

(练一练)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随机出示扇形统计图: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进行国情教育。

三、练:1. 练习一第1题。

提问:每个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一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估计各扇形区域与花生米果盘区域的大小关系,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

实用的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篇

实用的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篇

实用的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篇实用的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材55页的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的第3--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经历探究根据给出的方向和间隔在平面上画出相关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给出的方向和间隔在平面图上准确画出相关物体的位置。

重点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方向和间隔在平面图上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以灯塔为中心的平面图。

〔1〕以灯塔为中心,灯塔的上、下、左、右分别表示什么方向?相机指出:东——E 西——W 南——S 北——N〔2〕在图上指出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的方向。

2、假如知道灯塔北偏东40°方向20千米处是清凉岛,你能在图上表示出清凉岛的吗?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根据给出的方向和间隔在平面图上准确画出相关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二、展开1、明确清凉岛的位置。

〔1〕题目中告诉我们清凉岛在哪里?〔2〕你能在图上指一指清凉岛的大致位置吗?自己在图上指出来,并和同学交流一下。

2、探究操作。

〔1〕怎么在图上画出清凉岛的位置呢?在小组中讨论后全班交流。

使学生认识到要先画出表示方向的射线,再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图上间隔。

〔2〕怎么画出北偏东40°的射线?各自用量角器在图上画一画,边画边考虑:应该怎么摆放量角器,____量角器上的度数?指名上黑板画,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摆放量角器。

让学生说说画表示方向的射线时要注意什么?〔3〕怎么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间隔?图中告诉我们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清凉岛在北偏东40°方向20千米处,图中清凉岛的位置在灯塔处沿北偏东40°方向的射线几厘米的地方?怎么想?各自计算后指名汇报:20÷5=4〔厘米〕追问:为什么用20÷5就是图上间隔了?引导学生在图上标出清凉岛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

3、试一试〔1〕出示题目要求:在灯塔南偏西30°方向15千米处是红枫岛,你能在图中表示出它们的位置吗?〔2〕各自独立完成。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精选)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精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认识扇形第2课时统计图的选择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1课时认识圆柱和圆锥第2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第3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圆柱体积的练习课第6课时圆锥的体积第7课时圆锥体积的练习课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转化的策略第2课时假设的策略第四单元比例第1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1)第2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2)第3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第4课时解比例第5课时认识比例尺第6课时比例尺的应用第7课时面积的变化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1)第2课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2)第3课时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1)第2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2)第3课时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第4课时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第七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数的认识第1课时整数、小数的认识第2课时因数与倍数第3课时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第4课时常见的量第5课时数的运算第6课时四则混合运算第7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第8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第9课时式与方程第10课时比和比例第11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2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1)第13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2)第14课时周长和面积第15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第16课时表面积和体积第17课时图形的运动第18课时图形与位置第19课时统计第20课时可能性第21课时制订旅游计划第22课时绘制平面图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认识扇形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和第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教学重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发现蕴含的数学信息,并能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在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其描述数据的特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4篇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4篇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4篇第1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用简便的方法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增强策略意识,培养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增强策略意识。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一、看谁的联想最多?出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 看到含有分率的句子,你能想到些什么?学生可能说:(1)把女生人数看作“1” ——找单位“1”(2)男生人数有这样的2份,女生人数有这样的3份。

(3)一共有这样的5份(4)女生比男生多1份——份数(5)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 (6)女生是男生的3/2 ——分数小结:看到含有分率的信息,我们可以找单位“1”的量,也可从分数、份数等方面来考虑。

二、新授1、完整例题2:在这个信息前加上条件“六3班一共有50人”和问题“六3班女生有多少人?”2、说明:这是一道分数问题,解决分数问题的常规思路是怎样的?请你用常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交流解题思路。

5、提问:除了常规思路,这题还可以怎样解决?你是怎样想的?6、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指名交流。

学生可能想到:(一)将关键句转化成份数来理解“女生有3份,男生有2份,一共是5份”50÷(3+2)=10(人)10×3=30(人)(二)将关键句转化成分数来理解“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5”50×3/5=30(人)7、结合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要将关键句转化成“一共有5份”、“女生是总人数的3、5”?而不转化成别的?体会不管转化成份数理解还是分数来理解,都要转化成和已知条件有关的信息。

8、小结:我们原来解题时,是把女生人数看做单位“1”,所以只能用方程(或除法)解答。

今天我们学习了转化策略,就可以把单位“1”转化成题目中的已知量,这样就变成了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可以用乘法计算。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评讲时让学生说一说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数量关系。

4.练习四第4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评讲时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小题在解答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四、总结延伸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列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解:设美术组有男生x人,女生就有80%x人。

x+80%x=361.8x=36X=2080%x=20×80%=16答:美术组有男生20 人,有女生16人。

教学后记:3.练习四第7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评讲时让学生说说是依据什么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的。

4.练习四第8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评讲时让学生比较一下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练习四第9题读题后先画一画线段图,想一想数量间的关系,再进行解答。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评讲时让学生比较:你也能来说说两小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四、总结延伸师:结合例题和练一练,想一想今天学的百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特点?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什么?师:今天我们解决的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都是单位“1”未知的题目,一般我们可以设单位“1”的量为x,并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

你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九月份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用水量解:设九月份用水x立方米。

x-20%x=44080%x=440X=550答:九月份用水550立方米。

教学后记:⑴这三个立体图形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相等吗?为什么?⑶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为什么?2.实验操作⑴谈话:大家都认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积乘高。

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⑵提出要求: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操作教具,让学生观察。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完整)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完整)

苏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课题: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二册教案内容:一、全册教材分析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

在前七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

在第八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新授内容仍然分四个领域安排。

“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的有关知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决问题的策略。

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要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决较简单的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的问题,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百分数。

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

根据《标准》的精神,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应用题。

比例的知识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

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用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教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转化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能把未知的内容变成已知的内容。

所以,转化是重要的认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

对于转化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较丰富的体验。

本册教材继续教学转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应用,通过具体的转化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确定位置等内容。

圆柱与圆锥是本册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计算方法等知识。

苏教版 数学六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

苏教版 数学六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

第1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和第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

【教学难点】: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教学准备】:PPT课件扇形统计图圆规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复习旧知。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2、引入新课。

出示扇形统计图。

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板书:扇形统计图)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说明:扇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教学新课1、议一议。

出示例1的扇形统计图。

问:这个统计图上都有什么特点?出示讨论提纲:(1)圆代表();(2)扇形代表();(3)扇形的大小反映();(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请算出,并填入表中。

地形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面积/万平方千米3、比一比。

(练一练)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随机出示扇形统计图: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进行国情教育。

三、课堂练习1、练习一第1题。

提问:每个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一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估计各扇形区域与花生米果盘区域的大小关系,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

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苏教版

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四单元比例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七单元总复习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课题: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自己进行简单的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找一找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说说它们的特点。

请学生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我们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共享1.自主学习例1。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导入: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与问题,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导学单:(1)图中的圆被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什么形状?(2)这个圆表示什么?各部分呢?(3)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填入表格(4)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收集学生交流的不同情况,备用。

2.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单:(1)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2)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3.全班交流。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介绍小组学习扇形统计图的成果。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1)圆代表总体;(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反馈完善1.第2页练一练。

先独立思考1分钟,然后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你从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9.6%与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9.9%的比较中你想到了什么?2.第5页练习一第1、2、3题。

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

让学生结合其他几种干果在拼盘中所占的面积,估计它们各占拼盘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完整word版)新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新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内容如下:一、扇形统计图二、圆柱和圆锥三、解决问题的策略四、比例面积的变化五、确定位置六、正比例和反比例大树有多高七、总复习(共32课时)1、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统计与可能性制定旅游计划绘制平面图一、联系旧知,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X k B 1 .c o m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立体图形体积的求法?(学生回答时老师出示相应的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然后板书相应的计算公式。

)2、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是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来推导的。

板书:转化)3、(出示教具)大家觉得这个圆锥与哪个立体图形的关系最近呢?(老师比较学生指出的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

)4、大家觉得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锥的体积可能转化为什么图形来研究比较简单呢?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5、它们的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二、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课件出示例5。

(1)把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相互转化,从已知的圆柱体积得出相应的圆锥体积,从已知的圆锥体积得出相应的圆柱体积,继续加强对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理解。

3、做“练习四”第6题。

出示第6题的图。

引导分析:根据图示的各个立体图形的底面直径与高,寻找与圆锥体积相等的圆柱,可以从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推理出体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如果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1/3;如果高相等,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1/3。

还要注意到,大圆的直径是小圆的3倍小圆直径是大圆的1/3,大圆的面积则是小圆的9倍小圆的面积是大圆的1/9。

4、做“练习四”第7题。

w W w . x K b 1.c o M(1)提问:圆锥体积最大时与圆柱的关系是什么?(等底等高)接着让学生独立练习。

(2)让学生自主地提出其他问题,进一步的掌握圆锥和圆柱的关系。

5、做“练习四”第8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苏教版六班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比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同学在详细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约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同学在观测、比较、思索和沟通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体会图形的相像,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1、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约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同学在观测、比较、思索和沟通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像,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

呈现例1图片在黑板上。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觉什么?依据同学回答的状况,谈话导入: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改变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二、教学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出例如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组织同学先争论,启发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肯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肯定的比缩小。

提问:假如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沟通。

三、教学例21、出例如2,让同学读题〔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2〕同学画图,再展示、沟通。

〔3〕让同学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沟通思索的方法。

重点指导同学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

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简介本教案是针对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全册内容而编写的。

教案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案。

同时,教案还附带反思部分,以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1. 着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2. 帮助学生掌握六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3.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与运算2. 第二单元:百分数与百分数的运算3. 第三单元:分数的认识与运算4. 第四单元:比例与比例的运算5. 第五单元:数据的处理6. 第六单元:图形的认识与制作教学方法1. 组织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和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3. 引导探究研究:通过启发式问题和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知识巩固与拓展:通过练题、题讲评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评估方案1. 日常评估:通过课堂练、小组合作活动和作业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综合评估:通过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和运算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增加了大量的实例演练和练题。

此外,我还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一些趣味性的素材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研究需求,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提升。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完整版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四单元比例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七单元总复习1.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统计与可能性4.制订旅游计划5.绘制平面图教学计划1、学生基本情况:48 人,其中男生25 人,女生23 人,上学期及格人,占%,优秀/ 人,占/ % ,班平均分,其它情况:六(5)班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达到/ %,班平均达到/ (小学对优秀率,班平均不提目标要求)(3)基本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分析能力(4)单元考试7 次(5)作业批改:详批/ 次,略批/ 次,查/ 次(详、略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1、扇形统计图2、圆柱和圆锥3、解决问题的策略4、比例5、确定位置6、正比例和反比例7、总复习4、教研教改自学活动及主要措施:(1)教研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2)参与集体备课7次,相互听课20 节,上研究课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3)帮助/ 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或接受能力老师/ 指导,或与/ 老师相互帮助。

(4)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提高40分钟课堂效益✍面向全体学生,加强个别辅导。

教学进度和重大活动安排表学年度第二学期全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含知识基础、技能发展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等)。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全册教案设计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全册教案设计

最新苏教版数学教学计划及教案2017、3一、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由于本班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如戴嘉欣、卢子云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本人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比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1、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

呈现例1图片在黑板上。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谈话导入: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二、教学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教学例2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完整教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完整教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完整教案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大看台:扇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内容主要有: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比较。

在“扇形统计图的认识”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体会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在练习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三种统计图,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能初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统计图。

全面析学情: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思维能力从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具备分析数据的能力。

学生在中年级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这为学生学习、分析扇形统计图,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自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统计图打下了知识基础。

除此之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已萌芽,他们喜欢对教师提供的图表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一点恰好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心理基础。

提炼目标点:知识技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作用。

数学思考:经历数据的分析探究过程,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量的数学信息,发展数据分析的观念。

问题解决:通过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认识到三种不同统计图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解题。

情感态度:结合具体的情境,用统计图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验统计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课时巧划分:1.扇形统计图……………………………………………………………1课时2.统计图的比较…………………………………………………………1课时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课题:扇形统计图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课设计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教课目的:1.联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供给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剖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2.初步领会扇形统计图描绘数据的特色。

教课要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发现包含的数学信息,并能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剖析。

教课难点:在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剖析的过程中感觉其描绘数据的特色。

教课准备:课件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色?(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单能够表示数目的多少,还可以够表示数目的增减变化情况。

)2.揭题:今日我们一同来认识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共享1. 课件展现教材第 1 页例 1。

介:用一个形来表示整体,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部分,的我就称它扇形。

(指着随意小部分提):一部分表示什么?提:“平原 12.0 %”表示什么?生:平原面占我国地面的12.0 %。

2.你能从扇形中认识到什么?学生在小内交流、集体。

:(1)从扇形中,能够看到整个表示我国地的面。

(2)每个扇形分表示各样地形的面占面的百分之几。

(3)山地面最大,占面的 33.3 %,丘陵面最小,占面的 9. 9%⋯⋯教扇形的特色:扇形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目与数目之的关系。

3.算每种地形的面。

提出要求,用算器算出每种地形的面,填入下表。

地形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面 / 万平方千米学生达成后展现学生的算果,并学生是怎想的。

三、反完美1. 达成教材第 2 “ 一”。

谈谈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理解中国人多地少的实质状况,对学生进行珍惜土地,珍惜资源的教育。

2.达成教材第 5 页“练习一”第 1 题。

要求:说出小华家两天花费的各种食品所占的百分比。

交流:哪天的食品搭配比较合理?指引学生从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营养平衡等方面进行剖析。

3.达成教材第 5 页“练习一”第 2 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四单元比例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七单元总复习1.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统计与可能性4.制订旅游计划5.绘制平面图教学计划1、学生基本情况:48 人,其中男生25 人,女生23 人,上学期及格人,占%,优秀/ 人,占/ % ,班平均分,其它情况:六(5)班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达到/ %,班平均达到/ (小学对优秀率,班平均不提目标要求)(3)基本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分析能力(4)单元考试7 次(5)作业批改:详批/ 次,略批/ 次,查/ 次(详、略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1、扇形统计图2、圆柱和圆锥3、解决问题的策略4、比例5、确定位置6、正比例和反比例7、总复习4、教研教改自学活动及主要措施:(1)教研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2)参与集体备课7次,相互听课20 节,上研究课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3)帮助/ 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或接受能力老师/ 指导,或与/ 老师相互帮助。

(4)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提高40分钟课堂效益✍面向全体学生,加强个别辅导。

教学进度和重大活动安排表学年度第二学期全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含知识基础、技能发展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等)。

本班六(5)班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简析(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教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各部分内容间关系等)。

全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扇形统计图、圆柱和圆锥、解决问题的策略、比例、确定位置、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

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

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目标与达成措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数学思考方面(1)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2)发展统计观念,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3.解决问题方面(1)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3)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情感态度方面(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达成措施:1.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学习素材,创设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突出学生的探索活动。

2.重视数学应用,设计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大看台:扇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内容主要有: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比较。

在“扇形统计图的认识”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体会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在练习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三种统计图,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能初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统计图。

全面析学情: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思维能力从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具备分析数据的能力。

学生在中年级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这为学生学习、分析扇形统计图,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自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统计图打下了知识基础。

除此之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已萌芽,他们喜欢对教师提供的图表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一点恰好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心理基础。

提炼目标点:知识技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作用。

数学思考:经历数据的分析探究过程,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量的数学信息,发展数据分析的观念。

问题解决:通过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认识到三种不同统计图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解题。

情感态度:结合具体的情境,用统计图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验统计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课时巧划分:1.扇形统计图……………………………………………………………1课时2.统计图的比较…………………………………………………………1课时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课题:扇形统计图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教学重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发现蕴含的数学信息,并能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在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其描述数据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共享1.课件展示教材第1页例1。

介绍:用一个圆形来表示整体,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部分,这样的统计图我们就称它为扇形统计图。

师(指着任意小部分提问):说说这一部分表示什么?提问:“平原12.0%”表示什么?生:平原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2.0%。

2.你还能从扇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集体汇报。

汇报预测:(1)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到整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

(2)每个扇形分别表示各种地形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3)山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3.3%,丘陵面积最小,占总面积的9.9%……教师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征: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3.计算每种地形的面积。

提出要求,用计算器算出每种地形的面积,填入下表。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计算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

说说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明白中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珍惜土地,珍惜资源的教育。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

要求:说出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

交流: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引导学生从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营养均衡等方面进行分析。

3.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2题。

让学生观察拼盘图,并根据“花生米大约占果盘的20%”估计其他几种干果大约占百分之几。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我们知道了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作业《补》课题:统计图的比较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比较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各种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体会三种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