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4章 第1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1节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解析]样方法中接近于正方形的区域采用五点取样法,长方形的区域采用等距取样法;古树木数量较少,一般采用实地计数的方法,蛇的种群密度的调查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获得的调查数据是一个近似值,而不是一个精确值;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害虫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2.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二孩政策”于2016年元旦正式实施,下列有关“二孩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可适当缓解目前我国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衡
B.可适当提高我国人口出生率,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
C.可适当改变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
D.可适当降低我国人口死亡率
[解析]“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并没有降低死亡率。
3.(北京卷)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 m×10 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区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不驱走大蚂蚁增加35 驱走大蚂蚁增加70
不灌溉不驱走大蚂蚁减少10 驱走大蚂蚁减少2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解析]通过题干表述可以知道,对小蚂蚁出现率的研究方法为样方法,B正确;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定时灌溉会导致小蚂蚁出现率增加,说明灌溉后土壤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利于小蚂蚁的出现,即D正确;而驱走了大蚂蚁,在相同条件下小蚂蚁出现率增加,说明大蚂蚁的存在对小蚂蚁的活动范围有一定的影响,即大蚂蚁的存在会抑制小蚂蚁的出现率,所以C正确,A错误。
4.(全国卷Ⅱ)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C)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解析]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将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所以B项错误、C项正确、D项错误。A项所用方法为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不合题意。
5.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能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解析]该动物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由坐标图知,在12月已无未成熟个体,说明从6月末开始已无新个体出生,由此可推断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A项正确。天敌的迁入,会捕食该种群中年幼或弱小的个体,会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B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月份中各年龄组的个体数会有变化,表明种群的年龄结构会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C项正确。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对种群密度造成影响,D项叙述不正确。
6.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空间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
[解析]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故A错误;年龄组成的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故C错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故D 错误。
7.(2019·郑州一中)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麻雀黄鹂
第一次捕捉46(标记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 A
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若被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计算的结果应偏小
[解析]标志重捕法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中带标记的个体数量。若被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计算的结果应偏大。
8.集群分布的特征是:种群个体的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或成斑块地密集分布。下列对集群分布形成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A.种群内个体之间的竞争
B.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丰富与贫乏镶嵌
C.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
D.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解析]集群分布的原因:这是长期的自然进化形成的;由于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资源丰富的地方种群密度大;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导致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发生集群分布;动物的社会行为,如蜜蜂、蚂蚁也常表现为集群分布,等等。
9.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D)
①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①②③⑤B.②④
C.②④⑤D.③⑤
[解析]本题的易错之处是对种群的概念理解不到位,从而认为①和②说法正确。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草原上全部的牛和池塘中所有的鱼都有多个种群,①②错误;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③正确;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④错误,⑤正确。
10.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B)
A.一定地区内的人口数量
B.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
D.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
[解析]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A项中没有体现出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C项中的乔木、D项中的鱼都不是单纯的一个物种,不能称为种群。
11.下列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
A.如某年平均每10万人中出生1 862个孩子,则该年的出生率为1.862‰
B.某种群某时间段内死亡率增大,则种群密度必定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