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5页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医精诚》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其所著的《备急千金药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在该书中,《大医精诚》篇重点论述了关于为医之道的两个问题:一是“精”,即技术要精湛;二是“诚”,即品德要高尚。它明确阐明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这是我国古代医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大医精诚》里面很多重要思想,不但为从医之路指明了方向,而且对高校学生工作开展也具有重要启示。
一、提高自身素质“精勤不倦”
孙思邈认为:“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浓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1]这是说,学医的人一定要广泛深入地探究医学原理,专心勤奋不懈怠,不能刚刚一知半解就说已经明白了医学原理,如果那样,就害了自己。
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能满足现状,浅尝辄止,而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真正做到精勤不倦。
笔者认为,辅导员的业务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事辅导员工作所需要的通用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概括为:沟通交流能力、激励引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指挥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完成教育管理专项工作所具备的特殊的能力。这些特殊的能力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应对处理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情绪压力管
控能力。除此以外,对高校辅导员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重中之重,所以应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觉悟。
二、尽心尽力工作“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孙思邈认为为医之人应“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1]。这是说,做医生的不能害怕辛苦,逃避困难,要全心全意地去救护病人,不能推托和摆架子。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辅导员,在处理复杂多样的学生事务时,同样需要做到全心全意,“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就是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要主动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感情、家庭、心理、就业等方方面面的事情,不能逃避,更不能当学生有困难找上门来时,非但不积极给予帮助,反而推托,摆架子。
做学生工作要全心全意,就是要在关系学生切实利益的方方面面给予关怀和帮助。在思想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生活上,要力所能及给予学生帮助,特别是贫困生的帮扶工作、学生的贷款工作、助学金的发放工作,要尽心尽力;在学习上,要利用先进带后进,结成帮扶小组,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在心理上,要经常下宿舍,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心理,对学生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在职业生涯规划上,要引导学生针对其所学专业做好职业准备,并在实习期开始就业指导。
三、关爱每个学生“普同一等”
孙思邈提出,在治病救人的时候“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
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1]。这是说,做医生的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无论对待什么样的病人都要平等看待,心中要把他们当做最亲近的人。
“平等”一词在社会生活中频繁出现,是追求人们相互间与利益获得有关的相同性。[2]在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高校学生工作同样应坚持“普同一等”。
高校辅导员要做到“普同一等”,就要在日常评优评先、干部选任等工作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特别是有意识地锻炼能力较为欠缺的学生,使其逐渐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在学生干部的选拔过程中,素质高的学生很容易脱颖而出,而素质较差的学生经常会败北。这样容易导致“两极分化”。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主动为弱势学生提供一定的发展机会,为其谋求发展,实现发展机会平等创造条件。应注意的是,平等不等于绝对的均等,不等于“吃大锅饭”。
四、解决学生困难“若己有之”
孙思邈认为:“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1]这是说,做医生的看到病人的烦恼,就像自己的烦恼一样,内心悲痛。
高校辅导员做学生工作,也需要有“若己有之”之心,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主客体双方在发生矛盾时,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通俗点讲就是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将心比心,把自己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不可能有行之有效的管理。而换位思考恰恰就是进行有效管理的
润滑剂和助推器。[3]高校辅导员只有换位思考,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够真正体会学生的需要和困难,也才能够全力以赴地去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困难。
五、化解学生问题“对症下药”
孙思邈认为,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1]。这是说,治病救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是关键。
目前高校学生工作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在处理学生事务的时候较容易出现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不善于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当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在做好日常教育工作的同时,着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就业能力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辅导员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每位学生量体裁衣设计一个能力提升方案,规划一条职业道路。这样才是对每位学生负责,这样才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六、面对突发事件“临证不惑乱”
孙思邈认为:“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1]这是说,虽然对疾病应当迅速救治,但更为重要的是临证不迷惑不慌乱。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也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提高辅导员应急能力,关键一点就是辅导员在处理危机事件时“临证不惑乱”。
首先,辅导员要有危机意识。长期稳定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于突发事件缺乏心理准备,当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会感到无所适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