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认识和练习(含答案)(单项复习)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比喻句与拟人句选粹(附练习及答案)

小学语文比喻句与拟人句选粹(附练习及答案)

小学语文比喻句与拟人句选粹(附练习及答案)首先我们弄明白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如: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这句话中把雨来比作小泥鳅。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是“像”,本体是“雨来”,喻体是“小泥鳅”。

常用的表示比喻的词有:好像、仿佛、似的、好似、宛如、如、像、一般等。

那么什么是拟人句?拟人,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名称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写人的动作、神态、心情的词语。

如:不光是我一朵,满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句中的“舞蹈”本来是写人的动作,这里用在写荷花这种物上了,把荷花当做人来写,赋予人的动作。

不难看出,比喻句和拟人句有相似之处,当把一种物比作人的时候,就容易将比喻句误认为拟人句了。

如: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多像梳着长发的少女啊!这里是把“柳树”比喻成了“梳着长发的少女”,而有的同学一看到有“少女”,就误认为拟人句了。

其实拟人句应不出现人物名称。

上面的句子如改成“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正在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呢!”句中没有了“少女”一词,但从“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可以看出,这是把柳树当作人来写了,赋予柳树以人的动作,是拟人句。

比喻句1、太阳西沉,天空出现粉红的绸丝缎,那是晚霞。

天上的云彩,有的像山峰,有的像奔马,有的像狮子……鲜红、粉红、橘红……形态万千,颜色各异,好看极了!2、水街的另一边是一排翠绿的柳树,一阵风吹来,柳树那翠绿的衣裙像仙女一般翩翩起舞。

3、那一朵朵雪花就像一个个身穿白衣的天使。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认识和练习(含答案)(单项复习)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认识和练习(含答案)(单项复习)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认识目录一、读下列句子,想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是拟人句,再归纳拟人句的特点。

二、读下列句子,想想每个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特点。

三、判断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只填写比喻、拟人)四、用下列事物分别造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月亮、星星、荷叶、湖面、柳树、花朵【答案】。

一、1.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小结:拟人句把物当做人来写,使“物”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感情,还可以用称呼人的词语来称呼这个“物”。

二、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水泥道比作地毯。

)……………………小结:判断是不是比喻句,看这句话有没有把一个物体比成另一个物体。

有一种句子,把事物比做人,如“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这样的句子依然是比喻句,不是拟人句。

三、1.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先比喻,后拟人。

)四、1.(1)圆圆的月亮像一个银色的大圆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

月亮婆婆正慈祥地望着我们,她笑得那么和蔼可亲。

……………………小结:造比喻句,思考:这个事物像什么呢?把这个事物比作什么呢?造拟人句:像写童话那样,直接把这个事物当成人,用上人的称谓,赋予它们人的动作、思想、情感、语言。

正文一、读下列句子,想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是拟人句,再归纳拟人句的特点。

1.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2.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4.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5.月亮姑娘起床了,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7.柳树姑娘站在河边照镜子。

8.溪水中,金鱼弟弟悠闲地摇着尾巴游过来。

9.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10.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修辞归类复习(附练习和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修辞归类复习(附练习和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修辞归类复习(附练习和答案)1.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 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 排比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六年级 下册语文复习试题 -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 下册语文复习试题 -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专题解说】: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七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

要能认识七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在句子中辨别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并能在说话和习作中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点归纳】【考点剖析】例一(认识常用的修辞手法):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这一池秋水犹如一面明镜。

(比喻)B.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对偶)C.谁乘“神五”游太空?唯有英雄杨利伟。

(反问)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出来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堵着气又自个儿脑去了。

(拟人)一、读下列句子,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人需要真理,就像庄稼需要阳光、雨露才能生长、开花、结果一样。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6.是谁创造了世界?是劳动人民。

()7.谁说不是劳动人民创造了世界呢?()8.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二、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项是()(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1)对偶、比喻(2)比喻(3)引用、比喻(4)比喻B.(1)对偶、讽刺(2)比喻(3)引用、夸张(4)比喻C.(1)夸张、比喻(2)比喻(3)引用、比喻(4)夸张D.(1)对偶、夸张(2)夸张(3)引用、比喻(4)象征三、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地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动。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解析【2020最新统编】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解析【2020最新统编】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解析【2020最新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解析北京的春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课文在处理详略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

作者这样写使得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春节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小年到来的时候,我总要缠着爸爸到街上买爆竹,这天傍晚就可以燃放一部分烟花爆竹了,可以说我们孩子的春节从这天就开始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可以到街上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除夕之夜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年夜饭前,我们把鞭炮拿出一大部分,尽情地燃放,放完鞭炮之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谈笑风生,气氛特别融洽。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老舍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称为“零七八碎儿”;称风筝、空竹、口琴为“玩意儿”;“闲在”指的是闲暇的时间, 通俗幽默、明白如话,充满北京的地域特色,读起来犹如一位长者话家常、讲故事一般亲切有味。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

语言通俗直白,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如一位长者侃侃而谈,清浅俗白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认识和练习(含答案)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认识和练习(含答案)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认识目录一、读下列句子,想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是拟人句,再归纳拟人句的特点。

二、读下列句子,想想每个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特点。

三、判断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只填写比喻、拟人)四、用下列事物分别造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月亮、星星、荷叶、湖面、柳树、花朵【答案】。

一、1.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小结:拟人句把物当做人来写,使“物”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感情,还可以用称呼人的词语来称呼这个“物”。

二、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水泥道比作地毯。

)……………………小结:判断是不是比喻句,看这句话有没有把一个物体比成另一个物体。

有一种句子,把事物比做人,如“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这样的句子依然是比喻句,不是拟人句。

三、1.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先比喻,后拟人。

)四、1.(1)圆圆的月亮像一个银色的大圆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

月亮婆婆正慈祥地望着我们,她笑得那么和蔼可亲。

……………………小结:造比喻句,思考:这个事物像什么呢?把这个事物比作什么呢?造拟人句:像写童话那样,直接把这个事物当成人,用上人的称谓,赋予它们人的动作、思想、情感、语言。

正文一、读下列句子,想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是拟人句,再归纳拟人句的特点。

1.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2.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4.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5.月亮姑娘起床了,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7.柳树姑娘站在河边照镜子。

8.溪水中,金鱼弟弟悠闲地摇着尾巴游过来。

9.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10.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试卷 修辞手法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试卷  修辞手法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填字母,18分)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 反问E. 夸张F. 设问1.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 )2. 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3. 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 )4.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

( )5. 他家的房子可小了,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 )6.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 )二、写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0分)1. 早听说此地的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好我的房间号码。

( )2. 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 )3.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 )4. 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 )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15分)1. 下列句子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 )A. 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了早晚。

B. 杧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

C. 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给那位受惊的女士道歉。

D. 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

2. 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 天上的云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

B.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 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人都大方且一视同仁。

D.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3. [怀柔区]“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感觉( )。

A. 形象生动B. 加强语气C. 提示思考D. 简练概括四、按要求写句子。

(20分)1. 医院里很安静。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窗外,风吹梧桐,飒飒作响。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认识和练习(含答案)(单项复习)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认识和练习(含答案)(单项复习)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认识目录一、读下列句子,想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是拟人句,再归纳拟人句的特点。

二、读下列句子,想想每个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特点。

三、判断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只填写比喻、拟人)四、用下列事物分别造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月亮、星星、荷叶、湖面、柳树、花朵【答案】。

一、1.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小结:拟人句把物当做人来写,使“物”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感情,还可以用称呼人的词语来称呼这个“物”。

二、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水泥道比作地毯。

)……………………小结:判断是不是比喻句,看这句话有没有把一个物体比成另一个物体。

有一种句子,把事物比做人,如“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这样的句子依然是比喻句,不是拟人句。

三、1.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先比喻,后拟人。

)四、1.(1)圆圆的月亮像一个银色的大圆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

月亮婆婆正慈祥地望着我们,她笑得那么和蔼可亲。

……………………小结:造比喻句,思考:这个事物像什么呢?把这个事物比作什么呢?造拟人句:像写童话那样,直接把这个事物当成人,用上人的称谓,赋予它们人的动作、思想、情感、语言。

正文一、读下列句子,想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是拟人句,再归纳拟人句的特点。

1.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2.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4.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5.月亮姑娘起床了,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7.柳树姑娘站在河边照镜子。

8.溪水中,金鱼弟弟悠闲地摇着尾巴游过来。

9.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10.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2020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提升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基础知识。

(4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6分)yuándàn()那天晚上,我想吃yuánxiāo(),可妈妈却给我煮了jiǎo zi( ),里面的馅儿是老腊肉。

妈妈从菜缸里捞出色如翡翠的蒜头,再用tānɡchí()舀了一点儿chéncù()倒在碟子里当作料。

我用kuàizi( )夹了一个尝了尝,真是美味极了!(二)下面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4分)A.万象更新张灯结采残灯末庙B.能歌善舞行善积得身无分文C.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牛郎织女(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4分)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2.这棵树粗壮极了,我双臂合拢..才把它抱住。

( )3.春节是老北京人最闲在..的时候。

()4.藏戏与其他戏剧的特点截然不同....。

(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22分)1.以“月亮”为描写对象,分别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

(10分)(1)比喻句:(2)拟人句: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

(4分)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3.用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2分)这不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粥,而是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2分)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5.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4分)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五),错误的画“?”。

(4分)1.“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句中的“元旦”指的是公历一月一日。

( )2.《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十五这几天过节的内容。

( )3.《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喝粥写得最详细。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拟人句专项训练(附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拟人句专项训练(附答案)

例句分析: 例句二,天上的星星在夜空中眨着 眼睛。这里把星星当做人来写,让星星有人一 样的动作,眨眼睛,所以这句话是拟人句。 例 句四,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人间。这里 把春天当做人来写,春天不会走路,但是这句 话让春天有了人一样的动作,说春天是迈着步 子就走来了。所以是拟人句。
四、闯关练习
1、第一关:读句子,找出拟人句。 (1)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2)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
躲在树枝间。
(3)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 容貌。
(4)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 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
五、总结 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已经掌
握了找拟人句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 交上朋友,它会为 你的作文增光添彩,使你的文章更有表现 力!
二、拟人句 1、判断标准:判断拟人句的唯一标准是 有没有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情感、 语言、行为,即在句子中能不能找到事 物身上有人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 的词语。
三、回顾句子。 例句一 天上的星星仿佛钻石在闪烁。 例句二 天上的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 例句三 春天就像慈祥的母亲,很温柔。 例句四 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人间。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 分享跳跃的拟人句。拟人句是同学 们在阅读和习作中最常见的修辞手 法,给文章增添文采。那么怎样区 分拟人句呢?
一、请同学们先来读一读下面几个句子, 想一想,这都是什么句子? 例句一 天上的星星仿佛钻石在闪烁。 例句二 天上的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 例句三 春天就像慈祥的母亲,很温柔。 例句四 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人间。

统编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总复习之修辞手法(共32张)

统编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总复习之修辞手法(共32张)

一 题
考点梳理
重点掌握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设问、反问、引用


需了解的修辞手法:借代、对偶、对比、反复


需简单认识的修辞手法:顶针、双关、反语


比喻句中最基本的构成: 本体+喻词+喻体。
辞 手 法
本体:描写的原对象。 喻体:对象相似的对象。
解 析
注意: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身份。用部分来代替整体。

根据表达的需要 ,使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句子一再出

现。反复可以连续,也可以间隔。


连续反复: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

步近了。

间隔反复:漫画上画着一位厂长,有人告诉他车间
停工待料了,他无动于衷;一会儿又告诉他产品大
量积压了,他无动于衷;又有人告诉他产房着火了,
你怎么就是不扔掉这破玩意儿,难道它是件宝?
解析:设问句,是个反问式设问句,因为这个例句是以反
问方式来回答设问的,即前分句是反问方式,后分句也是
反问方式来回答这个设问。

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 的成语、典故等都叫引用。
辞 手 法
引用原话一定要使用引号,概述大意则不使用引号。
解 析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 对或相近的意思。基本上都是出现在古诗和对联中。
辞 手 法
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意:两句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似。通常是名词
解 析
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多对少,
大对小等。

六年级比喻句和拟人句

六年级比喻句和拟人句

六年级比喻句和拟人句一、比喻句。

1. 概念。

-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 例如:“太阳像个大火球。

”这里“太阳”是本体,“像”是喻词,“大火球”是喻体。

2. 在六年级教材中的体现(人教版)- 在描写人物方面,“他的脸像红苹果一样。

”通过把“脸”比作“红苹果”,形象地写出了人物脸红的状态。

3. 比喻句的作用。

- 使事物形象化。

例如“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

”将“雪”比作“白玉”,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雪的洁白无瑕。

- 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事物。

如“爱心是桥梁,沟通彼此心灵的隔阂。

”把“爱心”这个抽象的概念比作具体的“桥梁”,使读者更容易理解爱心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4. 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

- 看是否有本体、喻体和喻词。

但要注意,有“像”“好像”等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比喻句。

例如“他好像生气了。

”这里的“好像”表示推测,不是比喻句。

而“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

”有明确的本体“湖面”、喻体“镜子”和喻词“像”,是比喻句。

5. 练习。

- 把下列句子补充成比喻句。

- 荷叶上的露珠()。

- 答案:荷叶上的露珠像晶莹的珍珠。

-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本体、喻体和喻词。

-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 本体:月亮;喻体:小船;喻词:像。

二、拟人句。

1. 概念。

-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不可和童话弄混,童话是想象(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就不是一个拟人句)。

拟人句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 例如:“鸟儿在树上唱歌。

”这里把“鸟儿”当作人,赋予它“唱歌”这种人类的行为。

2. 在六年级教材中的体现(人教版)- 在描写自然现象时,“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把“蟋蟀”当作人,“弹琴”这一行为生动地写出了蟋蟀鸣叫的状态,仿佛它在演奏音乐。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修辞手法分类复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修辞手法分类复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修辞手法分类复习-(含答案)小升初修辞手法分类复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用到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B.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C.亭台六七座,八九十只花。

D.他们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2.和“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A.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B.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C.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变得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

D.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3.运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B.“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C.“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外出郊游,同学们好像忘记了旅途的疲倦,到处参观。

B.班主任开会去了,同学们的吵闹声顿时大了起来,都快把屋顶掀翻了。

C.我天天盼着出差在外的爸爸赶紧回家,眼睛都快望穿了。

D.周末回老家,跟爷爷在太阳底拔了半天草,累得我腿都快断了。

5.下列词语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胆小如鼠B.垂头丧气C.兔死狐悲D.度日如年6.下列句子中描述有误的一项是()A.“焚”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火”,再查8画。

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C.“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与元宵节有关。

7.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拟人)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夸张)C.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小学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知识点及试题

小学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知识点及试题

小学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知识点及试题小学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知识点及试题修辞手法:比喻和拟人一、比喻: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方法。

比喻使语言更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比喻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

本体是要说明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喻词则是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注意,本体、喻体、比喻词不一定同时出现。

比喻的作用是使语言更具感染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的作用是使语言更具感染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风儿轻轻地吹过,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中的“风儿”被赋予了“唤醒”的人的行为,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练: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比喻句,是的话在括号里打√:1.大家都说我和弟弟长得很像。

()2.我们是做过的花朵。

(√)3、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___谁裁出。

4、蓝蓝的天空中,电杆间连着几痕细线,宛如五线谱。

5、荷叶紧紧挨在一起,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6、水泡闪闪发亮,发出红、黄、绿、紫等多彩光芒,犹如一串串彩色珍珠。

7、我突然感觉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

8、挑着满满一担水,在林中的石板路上走着,我泼洒了许多珍珠。

拟人手法可以赋予事物人的特征,让它们像人一样活动,有思想和感情。

这种手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比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另一种是人直接同事物说话,比如“风最讨厌了,每次都偷偷地掀起我的衣襟。

然后在旁边大叫,羞!羞!羞!”。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 修辞手法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 修辞手法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选一选。

(填字母,21分)A.比喻B.拟人C.排比D.反问E.夸张F.对偶G.设问1.蒜泡得色如翡翠。

()2.猫就走开了,看上去像他来的时候一样温柔和善。

()3.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4.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

()5.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

()6.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7.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5分)1.下列诗词句中的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A.夸张比喻设问拟人B.比喻设问拟人夸张C.夸张比喻拟人设问D.拟人比喻夸张设问2.和“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B.瞧他张着的嘴,就是把整个世界塞进去也不成问题。

C.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D.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下列关于这个句子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气势。

B.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增强说服力。

C.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要表达的意思。

D.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凸显事物的特点。

三、按要求写句子。

(20分)1.医院里很安静。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棵榕树可以遮阴挡雨。

最新人教部编本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后练习及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本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后练习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后练习及答案第一单元1.北京的春节基础积累大巩固一、联系整句话的意思,解释画线词语。

1.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色味双美:2.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娴熟:阅读能力大提升二、重点段落品析。

(一)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

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1.这个片段主要写。

2.请在片段中找出一个谚语是: ,这个谚语说明了。

3.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呢?4.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腊八蒜的做法是这样的:。

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味道都很好。

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6.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7.“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8.找出一个过渡句。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及答案(完美版)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及答案(完美版)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及答案(完美版)一、按要求写句子。

1.小虫在森林里爬行。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清新,天空是那么歌一曲。

(用加点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等敌人走近了。

班长马宝玉下命令狠狠地打。

(加上恰当的关联词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使用句中的修辞手法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通过一只小虫的带领,使我走进了草虫的村落。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

”(改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

(必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姑娘说:“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内阅读。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向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读选文中画“”的句子,在文旁批注出你的阅读感受。

2.读文中画“﹏﹏﹏”的句子,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从“冲”“揪”等动词可以看出画线句子对老汉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

B.加点的“揪”字是“拉”的意思,但是如果把“揪”字换成“拉”字,则表现不出动作的力度,不能更好地突出老汉的决心和形象。

C.老汉之所以让小伙子排到后面去,是因为小伙子不服从指挥,顶撞老汉,让老汉感到恼火;另外小伙子作为党员,更应该发挥带头作用,让群众先走。

D.画“﹏﹏﹏”线句子还对老汉的语言和神态进行了描写,突出了老汉铁面无私的品质。

3.对文中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的情节,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A.小伙子惧怕老汉的威严,不敢再先走。

B.为课文结尾揭露两人是父子关系作了铺垫。

C.表现了两人之间无言的关爱。

D.老汉的“推”和上文的“揪”一样用力,说明老汉还在责怪小伙子。

4.①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②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这是老汉揪出自己儿子和最后推儿子走的两次“吼”,句①是站在“______”角度,要读出_______的语气;句②是站在一个“父亲”角度,要读出________的语气,在对________的大爱中,也深藏着父亲对儿子的________。

统编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10修辞手法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统编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10修辞手法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10修辞手法班级姓名得分时间:4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以下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填字母,21分〕A.比喻B.拟人C.排比D.反问E.夸张F.对偶G.设问1.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2.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3.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4.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5.他家的房子可小了,只有豆腐干那么大.〔〕6.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7.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二、写出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21分〕1.早听说此地的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好我的房间号.〔〕2.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3.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4.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5.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7.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10分〕1.以下句子不是拟人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了早晚.B.忙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C.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给那位受惊的女士抱歉.D.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2.以下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天上的云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人都大方且一视同仁.D.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四、按要求写句子.〔20分〕1.医院里很安静.〔改为夸张句〕2.窗外,风吹梧桐,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3.这棵榕树可以遮风挡雨.〔改为比喻句〕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8分〕老木匠的笛声何为听,笛声又响起来了.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瞭亮、悠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街道荡漾着,慢慢地消失在街道尽头.聂守信不由得出神了.每天日落时分,住在隔壁的老木匠做完了一天的活儿,就坐在作坊一角,用那双全是厚茧的手,拿起笛子呜呜地吹响.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情不自禁地循声走向老木匠那里.于是在木工间门口,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脸庞,满脸渴慕的神情,一双聪颖发亮的眼睛,似乎正在寻找童话中的秘密.孩子看见:在灰暗的小作坊里,在堆积如山的刨花、木屑和碎木料中间,夕阳的余晖照亮了一个满头霜雪的老人,照亮了他那一支因为年长日久变了色的笛子.就是这支细细的毫不起眼的笛子,当它吹奏起来的时候,突然变得像魔笛一般神奇.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啊!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一只能唱歌的小鸟.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喈,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喟啾……是的,鸟儿怎样唱歌,老木匠的笛子也就怎样歌唱.啊,要是能学会吹奏笛子该有多好!又见红霞飞上西天,聂守信却没有等来老木匠的笛声.他假设有所失,急急来到木工间.原来老木匠正忙着赶制一个大件,顾不得休息.老人全神贯注,以至于有人在门口定定地凝视着他,也丝毫没有觉察到.孩子没有作声,看见老木匠忙得满头大汗,就把一件件工具递给他.老木匠是个沉默的人,乍一看,甚至使人感到他是严厉的.但是,在共同的劳动里,这两个年龄相差几乎半个世纪的邻居成了莫逆之交.不久,聂守信从老木匠那里学会了笛子的吹奏法,简直可以跟师傅的笛声媲美.听,笛声又响起来了.1.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6分〕〔1〕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啊!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2〕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噤,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喟啾……〔〕〔3〕是的,鸟儿怎样唱歌,老木匠的笛子也就怎样歌唱.〔〕2.短文以“:为线索,记叙了聂守信小时候?这两件事,其中对这件事写得详细,对这件事写得简略.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叫作?〔6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非常精彩,它的作用是〔〕〔4分〕A.说明笛声美妙神奇.B.衬托聂守信熟悉鸟叫.C.说明笛子犹如魔笛.D.衬托老木匠教笛心切.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省略号省去了什么?请你仿照前面的句子续写一句话.〔6分〕省略的内容:仿写的句子:5.聂守信和老木匠为什么会成为“莫逆之交〞?〔6分〕10修辞手法一、1.A2,B3.C4.G5.E6.D7,F二、1.拟人2.反问3.比喻4.设问5,排比6.对偶7,夸张三、1.B2.C四、例如:1.医院里很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2.窗外,风吹梧桐,飒飒作响,像在欢笑.3.这棵榕树像一把大伞一样,可以遮风挡雨.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五、1.〔1〕比喻〔2〕比喻、排比〔3〕拟人5.笛声听笛学笛听笛学笛详略得当3.A4.由笛声联想到的各种鸟叫声.例如:时而又变为山雀的叽喳.5.由于聂守信和老木匠都酷爱音乐,在一次共同的劳动里,他们这一老一小成为知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认识目录一、读下列句子,想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是拟人句,再归纳拟人句的特点。

二、读下列句子,想想每个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特点。

三、判断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只填写比喻、拟人)四、用下列事物分别造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月亮、星星、荷叶、湖面、柳树、花朵【答案】。

一、1.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小结:拟人句把物当做人来写,使“物”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感情,还可以用称呼人的词语来称呼这个“物”。

二、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水泥道比作地毯。

)……………………小结:判断是不是比喻句,看这句话有没有把一个物体比成另一个物体。

有一种句子,把事物比做人,如“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这样的句子依然是比喻句,不是拟人句。

三、1.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先比喻,后拟人。

)四、1.(1)圆圆的月亮像一个银色的大圆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

月亮婆婆正慈祥地望着我们,她笑得那么和蔼可亲。

……………………小结:造比喻句,思考:这个事物像什么呢?把这个事物比作什么呢?造拟人句:像写童话那样,直接把这个事物当成人,用上人的称谓,赋予它们人的动作、思想、情感、语言。

正文一、读下列句子,想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是拟人句,再归纳拟人句的特点。

1.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2.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4.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5.月亮姑娘起床了,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7.柳树姑娘站在河边照镜子。

8.溪水中,金鱼弟弟悠闲地摇着尾巴游过来。

9.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10.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11.小河静静地躺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

12.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

13.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公公。

14.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微笑。

15.春姑娘来了,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

16.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17.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18.溪水唱着歌,欢快地向前奔跑。

19.大树笔直地站在路边。

20.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跳舞。

21.蜡烛默默地哭泣着。

22.太阳出来,月亮就回家了。

23.落叶随风起舞。

2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25.每一棵小草都在跳舞。

26.风儿激动地翻开了书!27.石榴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28.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9.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在这里弹琴。

30.每棵树都是那么葱翠,谁也不高傲,谁也不自卑。

二、读下列句子,想想每个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特点。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3.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4.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5.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6.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7.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8.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9.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10.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11.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12.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13.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14.有的鱼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三、判断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只填写比喻、拟人)1.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2.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3.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4.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5.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6.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7.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8.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9.当风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10.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11.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2.你知道动物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1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5.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四、用下列事物分别造一个比喻句,一个人拟人句。

月亮、星星、荷叶、湖面、柳树、花朵1.写比喻句。

月亮:星星:荷叶:湖面柳树花朵2. 写拟人句。

月亮:星星:荷叶:湖面柳树花朵【答案】:一、1.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2.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4.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5.月亮姑娘起床....了,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7.柳树姑娘站...在河边照镜子...。

8.溪水中,金鱼弟弟悠闲地.....摇着尾巴游过来。

9.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10.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11.小河静静地躺....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

12.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

13.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公公.........。

14.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微笑.......。

15.春姑娘...来了,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

16.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17.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18.溪水唱着歌...,欢快地...向前奔跑..。

19.大树笔直地站.在路边。

20.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跳舞..。

21.蜡烛默默地哭泣.....着。

22.太阳出来,月亮就回家..了。

23.落叶随风起舞..。

2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25.每一棵小草都在跳舞..。

26.风儿激动地翻开.....了书! 27.石榴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28.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9.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在这里弹琴..。

30.每棵树都是那么葱翠,谁也不高傲,谁也不自卑。

............小结:拟人句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使“物”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感情,还可以用称谓人的词语来称呼这个“物”。

二、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水泥道比作地毯。

)2.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小雨靴比作小鸟。

)3.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雨比作钥匙。

)4.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珊瑚比作花朵、鹿角。

)5.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把小兴安岭比作绿色的海洋。

)6.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把金光比作利剑。

)7.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把小兴安岭比作花园、宝库。

)8.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把凤凰树的花比作红云。

)9.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把榕树比作大伞。

)10.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把风比作音乐家。

)11.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把水比作音乐家。

)12.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把动物比作音乐家。

)13.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把枣子比作玛瑙。

)14.有的鱼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把鱼比作皮球。

)小结:判断是不是比喻句,看有没有把一个物体比成另一个物体。

有一种句子,把事物比做人,如“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这样的句子依然是比喻句,不是拟人句。

三、1.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先比喻,后拟人。

)2.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第一句比喻,第二句拟人。

)3.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先拟人,再比喻,再拟人)4.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先拟人,再比喻,再拟人)5.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先拟人,再比喻)6.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拟人)7.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拟人)8.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拟人)9.当风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先拟人,再比喻,再拟人)10.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拟人)11.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拟人)12.你知道动物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拟人)1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