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之二.doc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蚂蚁和蝈蝈》教案

小学语文《蚂蚁和蝈蝈》教案

小学语文《蚂蚁和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的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勤奋努力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蚂蚁和蝈蝈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细节的理解和描述。

2. 生字词的准确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蚂蚁和蝈蝈的图片或模型。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蚂蚁和蝈蝈的图片或模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蚂蚁和蝈蝈的了解。

2. 课文朗读:(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让学生边朗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大意。

3. 生字词学习:(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其意思。

(2)让学生组内讨论,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理解:(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节,如蚂蚁和蝈蝈的特点,它们的生活习性等。

(2)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小组合作:(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either蚂蚁或蝈蝈,并准备表演课文中的场景。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添加自己的对话和动作,使表演更生动有趣。

6.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和表演体会。

(2)引导学生思考蚂蚁和蝈蝈给他们的启示,如珍惜劳动成果,勤奋努力等。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课文内容,并分享生字词的学习成果。

(2)布置相关的写作或绘画作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与蚂蚁和蝈蝈相关的故事或画作。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蚂蚁和蝈蝈》。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教育学生要勤奋、自律,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蚂蚁和蝈蝈》。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蚂蚁和蝈蝈特点和生活习性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蚂蚁和蝈蝈》的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蚂蚁和蝈蝈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蚂蚁和蝈蝈》。

(2)搜集有关蚂蚁和蝈蝈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有关蚂蚁和蝈蝈的知识。

(2)展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特征。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蚂蚁和蝈蝈》,边读边思考。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段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讨论与交流:(1)分组讨论蚂蚁和蝈蝈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和蝈蝈的资料。

(3)全班交流,总结蚂蚁和蝈蝈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4. 实践活动:(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蚂蚁和蝈蝈,表演它们的生活情景。

(2)情景模拟:设置一个蚂蚁和蝈蝈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模拟它们的行为。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蚂蚁和蝈蝈的小作文。

3. 观察身边的蚂蚁和蝈蝈,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小学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蚂蚁和蝈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现在老师让大家听一首歌,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首歌里唱的是谁?(学生听后回答)今天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就与小蚂蚁有关系,题目就是《蚂蚁和蝈蝈》(师生同写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们想不想知道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啊?(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好好的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好吗?3、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4、指名读自我评价指名评价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夏天和冬天)2、夏天给你们是什么感觉?这么热的天气,小蚂蚁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要搬粮食呢?(指导朗读第一段、板书勤劳)3、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说一句完整的话。

4、正当小蚂蚁在辛辛苦苦地搬粮食的时候,被谁看到了?(指导朗读第二段、板书懒惰)5、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一转眼冬天到了,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声)冬天刮这么大的西北风,你是什么感觉?这么冷的天气,小蚂蚁和蝈蝈它们又分别在做什么啊?(指导朗读第三段,板书幸福和痛苦)四、动画配音、指导背诵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蚂蚁和蝈蝈》的动画片,可是没有声音。

同学们,你们愿意当一个配音演员,给这部动画片配音吗?(教师指导学生边看动画片,边配音。

利用配音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五、师生小结、发散思维1、课文学完了,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都学会了什么?都懂得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板书总结课文)2、你们喜欢蚂蚁,还是喜欢蝈蝈?这时,你想对这些蝈蝈说点什么?如果你们是这些蝈蝈,到了第二年的夏天,你们会怎么做?3、是啊,幸福的生活是靠我们的双手用辛勤的劳动创造得来的。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蚂蚁和蝈蝈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蚂蚁和蝈蝈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语文——《蚂蚁和蝈蝈》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讲述:上一节课我们乘着童话列车来到了神奇的昆虫王国,认识了昆虫王国里面的蚂蚁和蝈蝈。

今天我们继续登上这列童话列车,看看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出示课题3、齐读课题二、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复习词语PPT出示:粮食冬天呼呼地满头大汗洞里又冷又饿自由自在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提问:童话故事里谁满头大汗?谁又自由自在?2蚂蚁为什么会满头大汗?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原因3讨论:蚂蚁为什么会满头大汗?(两个原因:夏天真热;在搬粮食。

)(1)看图,说说从哪看出夏天很热。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夏天有多热。

指导朗读,读好“夏天真热。

”这句话。

蚂蚁是怎样搬粮食的?指导朗读。

理解“背”和“拉”:让学生用动作表示,同时还可以发出“嘿-呦”地声音,感受蚂蚁的辛劳。

板书:满头大汗师生共同表演:教师说课文内容,学生用动作表演。

齐读句子。

想象:在炎热的夏天,成千上万的蚂蚁在搬粮食,他们除了背和拉,还会用上那些动作?谁来演一演?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共同表演:夏天到了,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有的托,有的推,有的抱,有的扛,有的抬,个个满头大汗。

采访:小蚂蚁,在这么炎热的夏天,你为什么要搬粮食啊?齐读第一自然段。

(3)出示填空,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4讨论:勤劳的蚂蚁们在炎炎烈日下搬粮食,个个累得满头大汗,而蝈蝈们却自由自在。

他们躲到大树下干什么?(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板书:自由自在指导朗读,蝈蝈们躲在大树下,多阴凉啊,真舒服,难怪会自由自在。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蝈蝈看到蚂蚁在搬粮食,是怎么做的?他们会说些什么?齐读第2自然段5分角色朗读1,2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第二部分1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夏天就在蝈蝈们的歌声中溜走了,秋天很快又过去了。

我们的童话列车随着时间地脚步驶入了寒冷的冬天。

《蚂蚁和蝈蝈》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蚂蚁和蝈蝈》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蚂蚁和蝈蝈》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蚂、蚁”等12个生字和“昆虫”等词语。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劳可以换来收获,懒惰会导致贫穷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蚂蚁和蝈蝈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及其结果。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卡片3.蚂蚁和蝈蝈的图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蚂蚁和蝈蝈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蚂蚁和蝈蝈的课文。

(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课文里出现了哪些生字?请你们用手指着生字,我来读一遍,你们跟读一遍。

3.现在,请你们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蚂蚁和蝈蝈分别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三)讨论交流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读课文时的感受,谁来说一说蚂蚁和蝈蝈分别做了什么?2.那么,蚂蚁和蝈蝈的结果分别是什么?你们认为这是为什么?3.通过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四)学习生字1.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请同学们看课件,我一一展示生字,你们认真观察,然后告诉我这些字的结构特点。

2.请你们拿出生字卡片,自己练习写一写这些字,注意笔画顺序和结构。

(五)课堂小结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知道了蚂蚁和蝈蝈的故事,也明白了勤劳可以换来收获,懒惰会导致贫穷的道理。

2.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复习,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谁能告诉我蚂蚁和蝈蝈分别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2.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二)深入学习课文a.蚂蚁为什么要在夏天努力工作?b.蝈蝈为什么在冬天受冻挨饿?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一下你们的答案。

(三)巩固生字1.请同学们拿出生字卡片,我们一起来复习课文中的生字。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揭题19、蚂蚁和蝈蝈让我们走进蚂蚁和蝈蝈的世界里去看一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二、点击视频欣赏故事里讲了哪两个季节?板书:夏天冬天你怎么看出来的?你看到了哪两种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1、个别读。

2、你读懂了什么?(蚂蚁什么时候搬粮食?怎样搬粮食?)板书:搬粮食3、指导朗读“夏天真热”、“个个满头大汗”4、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辛苦、勤劳)5、齐读。

让我们一起来赞赞小蚂蚁吧,把小蚂蚁劳动的辛苦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小蚂蚁搬粮食多么辛苦啊!蝈蝈看到了,怎么样呢?四、学习第二节。

1、个别读。

2、蝈蝈怎么样?为什么蝈蝈说蚂蚁是傻瓜呢?蝈蝈在干什么?3、板书:乘凉4、什么叫“自由自在”?指导朗读词语“自由自在”。

5、指导朗读句子。

6、谁来演一演这只蝈蝈,你会对小蚂蚁说些什么?7、齐读。

蝈蝈不肯劳动,只知道享受,我们要把它那种悠闲自得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8、蝈蝈和蚂蚁的表现多么不同呀!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

五、学习第三节。

转眼间,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你感觉到了什么?从哪里感觉出来的?1、指导朗读第一句。

2、蚂蚁怎样过冬?你感觉蚂蚁过得怎样?板书:装满粮食指导朗读。

蝈蝈怎样过冬?你感觉蝈蝈过得怎样?板书:又冷又饿指导朗读。

3、让我们再到小蚂蚁和蝈蝈的家里去看一看吧!4、看图。

用“有的…...有的… …个个… … ”说话。

想象:蚂蚁可能会说些什么?蝈蝈可能会说些什么?5、为什么蚂蚁这么开心?6、为什么蝈蝈会有这么悲惨的结局?蚂蚁到底傻不傻?7、你想对蝈蝈和蚂蚁说些什么?8、总结: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9、点击音乐厅,听歌曲《劳动最光荣》。

六、指导背诵。

点击背诵课文,选你喜欢的小节背诵。

七、拓展。

假如蝈蝈还没有死,第二年夏天,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讨论今年夏天该怎样做?四人小组讨论,再分角色表演出来。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蚂蚁和蝈蝈》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蚂蚁和蝈蝈》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蚂蚁和蝈蝈》教案《蚂蚁和蝈蝈》教案(一)第一课时一、看图,揭示课题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种小昆虫。

看蚂蚁图:看,图上画了一群——蚂蚁,(板书)发现蚂蚁两个字的共同点吗?左边是虫字旁,右边各是什么呢?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左右靠紧。

还要注意个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

注意写字姿势。

生书写,教师巡视小朋友平时都见过蚂蚁,知道蚂蚁会做什么呢?看蝈蝈图:这是谁?板书-蝈蝈师生介绍蝈蝈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他们的小故事板书:和谁和谁的故事指导读题二、自渎课文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渎情况:抽读生字卡片读词语,蚂蚁搬粮食满头大汗自由自在呼呼的洞里冬天又冷又饿乘凉神气不起来分节读,跟着老师齐读三,讲读课文第一节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的?自由读,2.夏天的天气怎么样?是呀,夏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大地被烤得滚烫滚烫的,指导读好句子:夏天真热!表扬3.夏天这么炎热,蚂蚁们在干什么呢?贴图,(引导认识蚂蚁们在搬粮食,他们的动作)他们怎么搬的?看图说一说,能用上这样的句式一群蚂蚁搬粮食,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吗?4.这几只小蚂蚁是开路先锋,走在最前面,后面还有大部队呢?你看,他们一边劳动,还一边说着话呢?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说得真好《小蚂蚁们互相鼓劲,一起加油,一个一个都干得很起劲,流了很多的汗,那些词语可以表示汗水很多呢?汗水也不停地流下来、满头大汗、满脸是汗、汗流浃背。

读好满头大汗词语动作演示。

小朋友你什么时候也会满头大汗?那么小蚂蚁干什么满头大汗呢?5.我们完整读这段话: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干得满头大汗。

请小朋友自己读读,想想这是一群怎样的蚂蚁?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如果加上动作就更好了,指导读好句子。

这真是一群不怕苦、不怕累的小蚂蚁啊!咦,蝈蝈呢?三、第二节1.自己读读,边读边看图,蝈蝈在干什么?也用上有的有的说话2.你觉得这时蝈蝈们怎么样?3.小结:蝈蝈们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一个一个都是那么的自由自在,神气活现,悠闲自在,快乐舒服4.完整看句子,这句话也用了有的有的把蝈蝈的不同样子连了起来。

最新整理一年级语文教案《蚂蚁和蝈蝈》教案.docx

最新整理一年级语文教案《蚂蚁和蝈蝈》教案.docx

最新整理一年级语文教案《蚂蚁和蝈蝈》教案《蚂蚁和蝈蝈》教案《蚂蚁和蝈蝈》教案蚂蚁和蝈蝈何敏丹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动画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蚂蚁()指导两个第三声在一起怎么读。

板书:蝈蝈()指导读好轻声。

彩色板书:“和”可以换什么字,你从这知道了什么?2、齐读课题二初读指导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出示词语认读粮食满头大汗自自在冬天呼呼洞里又冷又饿乘凉刮躺在装满(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齐读。

(4)去拼音读。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3、再读课文,思考段意。

(1)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

(2)蝈蝈在树下乘凉,笑蚂蚁傻。

(3)冬天到了,蚂蚁和蝈蝈的不同结果。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蚂蚁汗洞冷2、指名认读。

3、口头组词。

4、学生自学笔顺,书空。

5、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6、教师范写指导。

7、学生描红,临写一个。

四作业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概。

二精读训练1、讨论:书上有几幅图,从事情的发生时间看,哪个在前,哪个在后?(1)看通版图,自练说。

指名说图意。

(2)看另两幅图,说说什么季节,什么内容?2、过渡:课文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呢?3、学习第一段(1)自读,你知道了什么?交流:天气热。

从哪儿看出?(满头大汗)想象天气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蚂蚁在搬粮食。

怎么搬的?出示:有的------有的------“有的”指什么?(一些蚂蚁)你觉得小蚂蚁怎样?(勤劳)(2)指导朗读,读出天气的热,小蚂蚁的勤劳。

4、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2)蝈蝈怎样小蚂蚁的,会说些什么?(3)联系课文说说蝈蝈怎么“自自在”?(有的-----有的-----)(4)你觉得蝈蝈怎样?(懒惰)(5)指导朗读。

小学语文 《蚂蚁与蝈蝈》教案

小学语文 《蚂蚁与蝈蝈》教案

小学语文《蚂蚁与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蚂蚁与蝈蝈的故事情节,分析蚂蚁与蝈蝈的不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教育学生勤奋努力、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课文分析,了解蚂蚁与蝈蝈的不同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蚂蚁与蝈蝈不同特点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蚂蚁与蝈蝈》、生字词卡片、课件等。

2. 教学环境:教室、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动物。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蚂蚁和蝈蝈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蚂蚁与蝈蝈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蚂蚁的勤奋和蝈蝈的懒惰。

(2)学生发挥想象,以蚂蚁和蝈蝈为角色,编写一个小故事。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2. 拓展作业:(1)观察身边的蚂蚁和蝈蝈,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2)收集关于蚂蚁和蝈蝈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蚂蚁和蝈蝈》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蚂蚁和蝈蝈》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蚂蚁和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7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6 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1)体会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

(2)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它们是谁呢?(出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2、板书课题:蚂蚁和蝈蝈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1)出示生字词:蚂蚁粮食满头大汗自由自在过冬呼呼洞里(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思考:夏天,蚂蚁们在干什么?(3)出示句子: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①从“背”“拉”“满头大汗”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蚂蚁们很勤劳)②指导朗读,读出蚂蚁的勤劳。

(4)想象一下,蚂蚁们还会用什么方法搬粮食?(5)齐读第一自然段2、学习第二自然段(1)过渡:正当蚂蚁们在辛勤劳动的时候,蝈蝈们在干什么呢?(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3)出示句子: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①从“躲”“乘凉”“唱歌”“睡觉”“自由自在”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蝈蝈们很懒惰)②指导朗读,读出蝈蝈的懒惰。

(4)分角色朗读第一、二自然段3、学习第三自然段(1)过渡: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冬天到了,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3)思考:冬天,蚂蚁们过得怎么样?蝈蝈们过得怎么样?(4)出示句子: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有的吃,有的睡,过得很舒服。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以《蚂蚁和蝈蝈》这个故事为素材,通过师生互动、小
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为:1.能够理解故事内容,领悟故事寓意;2.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和表达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以下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热身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故事情境,营造氛围。

二、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蚂蚁和蝈蝈》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故事世界;
2.提问引导,让学生猜测接下来的情节和结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故事阅读
1.分段阅读故事,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跟读、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思考讨论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蚂蚁和蝈蝈的不同之处,寓意是什么;
2.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

五、角色扮演
1.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感受不同角色的心情和想法;
2.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六、创作展示
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创作关于故事情节的小故事或漫画,呈现在课堂上;
2.学生展示创作成果,分享彼此的想法和作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七、收尾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故事的寓意和启示;
2.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蚂蚁和蝈蝈(2)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蚂蚁和蝈蝈(2)

蚂蚁和蝈蝈(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书写四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使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使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法:情境教学法学法: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细读课文1、今天,蚂蚁和蝈蝈都来我们班做客了。

他们要比一比谁会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好的印象。

2、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他们各自的表现。

打开书请小朋友自己主导1——2小节,找到相关的句子划一划,读一读,说说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3、交流⑵指导读好:夏天真热。

⑶这么热的夏天,蚂蚁还在搬粮食。

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搬粮食的?(动画)⑷指名填空:他们有的(),有的(),个个()。

动作理解:背、拉;联系实际理解:满头大汗指导读好这一句(他们多辛苦啊)⑸小朋友们,再想想蚂蚁还会怎样搬粮食呢?(指名说)生:驮、推、挑、扛、抬……谁能用这些动词,再来说说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

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⑹这真是一群不怕苦,不怕累的蚂蚁呀!谁能把这小节读好。

(比赛读)B那么你觉得蝈蝈呢?(懒)出示填空:夏天真热。

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有的()个个()。

蝈蝈在乘凉,他们有的(),有的(),个个()。

(联系课文课文1——2小节说一说)4、蚂蚁和蝈蝈们就这样各自度过了一个炎热的夏天,紧接着秋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这时,他们又在干什么呢?(自读第三小节,指名答)5、欣赏课文动画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所以,我们明白了:只有……才能……(老师引导说)6、看来,我们小朋友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怎么劝蝈蝈呢?(指名说)7、朗读全文三、拓展练习转眼间,夏天又到了。

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讨论一下今年夏天怎么做。

现在小朋友们就是蝈蝈了,你们四人一组也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交流)四总结全文五、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冬、冷、洞、汗)师:小朋友,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师:请小朋友在书上把这几个字描一描,边描边看一看书上的笔顺表,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你认为哪个字在田字格中写时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师范写。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蚂蚁和蝈蝈》教案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蚂蚁和蝈蝈》教案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蚂蚁和蝈蝈》教案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夏天勤劳懒惰满头大汗自由自在冬天躺着过冬又冷又饿教学后记:学生积极地模仿蚂蚁搬粮食的动作,能够领悟到其辛苦地劳动价值。

20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说说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二、学习古诗《锄禾》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

禾:禾苗。

“锄未‘是什么意思呢?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

”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四、指导写字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感谢您的阅读!。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蚂蚁与蝈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简析:《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第二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本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篇幅较短,却富有教育意义,课文配有三幅插图,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比较蚂蚁和蝈蝈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进行“有的……有的……”的句式训练。

3.品析重点词句,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难点:品析重点词句,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结合课文感受“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设计思路:运用图片的直观感受学习,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利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入文本进行阅读;表演阅读,读中感悟,对比明理,明白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的道理。

同时安排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指导背诵,指导写字,是抓好语言文字的积累,夯实基础。

教学准备:课件、词卡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昆虫王国的两位朋友,他们是——(生齐:蚂蚁和蝈蝈)。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蚂蚁和蝈蝈的世界。

2.首先,蚂蚁和蝈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些词语宝宝,你们还记得吗?出示两组词语,指名读。

第一组:搬粮食背拉满头大汗装满粮食过冬第二组:乘凉唱歌睡觉自由自在又冷又饿神气不起来仔细观察这两组词,分别说的是谁呢?3.过渡:蚂蚁和蝈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咱们快去看看吧!请小朋友打开课,认真听一听录音朗读吧!(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二、读中感悟,以读见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悟蚂蚁的勤劳1.(出示课文背景画及知了叫声)瞧,太阳公公火辣辣地照着大地,一丝风也没有,整个大地像着了火一样,这是什么季节呀?[板书:夏天 ]2.在炎热的天气里小朋友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吃冰棒、洗澡、游泳、开空调)夏天给你们什么感觉?谁来读出你的感受。

小学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第二教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学生围绕课文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解的精神。

3、理解课文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表演来感受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

教学难点:懂得只有像蚂蚁一样勤劳,才会有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蚂蚁和蝈蝈》。

齐读课题。

3、现在就请大家再跟随蚂蚁和蝈蝈去它们的王国看一看吧。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文1、师描述:(出示课文背景画及知了叫声)瞧,太阳公公火辣辣地照着大地,一丝风也没有,树上的知了一个劲儿地叫着,热死啦热死啦,这是什么季节呀?[板书:夏天 ]2.夏天真热!你们感觉到了吗?谁来读出你的感受。

(出示:夏天真热!)评价:A、热得连知了都受不了,再来试试。

B、呀,天真的很热;有谁能超过它;掌声送给他。

大家一起来。

3、小朋友读得真好,老师送给你们两个有关夏天的成语宝宝。

出示词卡:骄阳似火烈日炎炎(跟读齐读)三、读中感悟,以读见悟(一)读悟第一二自然段1、过渡:天气这么热,不知道蚂蚁和蝈蝈在做什么呢?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课本,大声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小蚂蚁在干什么呢?[板书:搬食 ]3、出示图:瞧,这就是小蚂蚁搬粮食的场面,它们搬得怎样?交流出示句子:它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1)生:他们搬得很辛苦、很用力、很累。

师:那你能读出小蚂蚁的辛苦和用力吗?评价:A、小蚂蚁背呀,拉呀,多用力呀。

你已经花了点力气了,可还不够,再使把劲。

B、你背呀,拉呀,多用力呀,掌声送给他,谁还想读。

(好像力气又变小了,再加把劲。

)你读得这么慢,还皱着眉头,老师知道你一定很辛苦。

(2)生:他们搬得汗都流出来了。

师:是呀,他们干得满头大汗。

(出示:满头大汗)△读好满头大汗评价:A、你的汗在不听地往下掉,你热得浑身都湿透了。

B、你只有鼻尖上几滴汗珠;额头上有几滴汗珠冒出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蚂蚁和蝈蝈》教
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话。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口头造句,“又……又……”说话。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4、指导学生读长句子。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教学生字
1、读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教学“米”字旁。

3、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写。

4、指导学生写字。

5、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蚂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
大家都知道蚂蚁是一种勤劳的小巧玲珑动物,我们要怎样做?
二、读课文,体会道理。

1、出示挂图,问:这是什么季节?它们各在干什么?
2、自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汇报。

(1)你觉得这群蚂蚁怎样?从哪些词语中体现出来?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2)蝈们都在干什么呀?蝈蝈怎样嘲笑小蚂蚁,说了些什么?它们是怎样享受的?
(3)在这寒冷的天气里,蚂蚁、蝈蝈是怎样过冬的?
三、语言文字训练。

(1)指导读词:满头大汗、自由自在、又冷又饿。

(2)指导朗读句子:
谁喜欢这群勤劳的小蚂蚁,谁愿意来夸夸它们?
谁能把蝈蝈这种瞧不起人的样子读出来?
(试读、评读、表演读)
(4)课文,分角色朗读。

(5)导用“有的……有的……”“又……又……”说话。

四、结全文。

五、拓展训练。

转眼间,夏天到了,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回来,讨论今年夏天怎样做。

现在你们就是蝈蝈了,四人一组讨论这个问题。

讨论好了,你们要么分角色表演出来,要么模仿书上的插图,画一画今年夏天蝈蝈们会怎么做呢?
返回查字典首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