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件凸透镜
《小学科学《凸透镜》课件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小学科学《凸透镜》PPT课 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课件介绍 3 课件内容 4 课件设计 5 课件使用 6 课件评价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课件介绍
课件背景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 解凸透镜的基本原理 和应用
教学对象:小学科学 课程学生
凸透镜的应用
放大镜:放大 物体,观察细
节
望远镜:观察 远处物体,如
天文望远镜
显微镜:观察 微小物体,如
细胞、细菌
投影仪:将图 像放大并投影 到屏幕上,如 幻灯机、电影
放映机
课件设计
课件界面设计
背景颜色:选择浅色,如白色或 浅蓝色,以减少视觉疲劳
图片和图标:使用与内容相关的 图片和图标,增加课件的趣味性 和吸引力
教学方式:通过实验、 观察、讨论等方式进 行教学
课件内容:包括凸 透镜的定义、原理、 应用等知识点,以 及实验操作步骤和 注意事项
课件目的
帮助学生理解凸透镜的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适用人群
小学生
家长
科学教师 科学爱好者
课件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字体:选择清晰易读的字体,如 宋体或黑体
布局:合理安排文字、图片和图 标的位置,使课件界面整洁、有 序
课件动画设计
动画效果:如渐变、缩放、 旋转、平移等
动画类型:包括文字动画、 图片动画、视频动画等
小学科学25《凸透镜》教案

小学科学25《凸透镜》教案凸透镜教案引言: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眼镜、电子设备和光学仪器等等。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授凸透镜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授凸透镜的相关内容。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凸透镜的定义和特性;2. 掌握光在凸透镜上的折射规律;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验证凸透镜的成像规律;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教材;2. 小黑板或白板和笔;3. 凸透镜实验装置、灯泡、光屏等实验材料;4. 学生的实验手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一个小实验引入凸透镜的概念。
将一个凸透镜放在桌子上,让学生看到通过凸透镜可以使物体看起来变大。
随后,提问学生凸透镜对光的传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光经过凸透镜会发生什么变化。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板书,向学生介绍凸透镜的定义和特性,以及光在凸透镜上的折射规律,并示意图解说明。
3. 实验演示(20分钟):使用凸透镜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演示。
将凸透镜装置放在黑板前方,通过调整灯泡和光屏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和测量灯泡的成像大小和位置的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成像的规律,并帮助他们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4. 讨论与总结(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提问学生在实验中,灯泡放在什么位置时,成像会变大?当灯泡的距离改变时,成像的位置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导他们发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进行总结。
5. 练习与巩固(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布置几道与凸透镜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答案。
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加深对凸透镜的理解。
6. 拓展与应用(15分钟):引导学生拓展凸透镜的应用领域,并提出一些思考问题。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课件设计

谈收获
❖ 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收 获?大家交流交流。
课外拓展:
❖ 做个凸透镜:这么神奇的凸透 镜你想亲手来做一个吗?同学们相 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 谢谢指导!
则会灼伤眼睛!
聚集光线
凸透镜的作用
1、放大物体 2、聚集光线
3、
探究凸透镜的秘密
你能把以下三种器材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纸屏上 发现凸透镜的秘密吗?
温馨提示: 1、注意安全,小心蜡烛烫伤。 2、把你们组的做法及发现认真地记录下来。
凸透镜的作用
1、放大物体 2、聚集光线 3、使物体成圈里镶冰晶, 透冰看蚊子,就像似蜻蜓。
放大镜的基本结构
镜框
镜片
镜柄
5、凸透镜
凸透镜
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 称为凸透镜。
放大镜的种类
应该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呢?
凸透镜的作用
放大物体
观察把放大镜放到阳光下,在纸上会有什么发现?
温馨提示: 不要用凸透镜看太阳,否
小学科学课件凸透镜-

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
中间厚的透明镜片,称为 “凸透镜”。
观察放大镜
镜片
镜框
镜柄
凸透镜的作用:
1、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
2、凸透镜有聚光的作用化吗? 2、观察蜡烛、凸透镜、纸屏之间的 距离变化,所发生的现象。
实验名称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凸透镜成像
凸透镜距(纸屏近)、距( 蜡烛远)时,
形成的是 ( 缩小的倒像 )。
凸透镜距( 纸屏远 )、距 ( 蜡烛近 )时,
形成的是( 放大的倒像 )。
自由活动
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 应用,并解释运用了凸透镜 的哪种作用。
凸透镜的应用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小学科学《凸透镜

01
凸透镜简介
凸透镜的定义
总结词
凸透镜是一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能够将光线汇聚到一个焦点上。
详细描述
凸透镜是透镜的一种,其形状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 它会因为折射作用而改变传播方向,并汇聚到一个点上,这个点称为焦点。
定期清洁
凸透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沾染灰尘、污垢等杂质,影响其光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应定期清洁凸 透镜。
在清洁凸透镜时,应使用专业的镜头清洁剂和柔软的镜头纸或棉签,避免使用粗糙的布料或含有化学 成分的清洁剂,以免对镜片造成损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放大镜
放大镜是一种简单的凸透镜应用,它可以将物体放置在焦 距之内,从而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在阅读、观 察细微物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放大镜的材质和形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塑料、玻璃等材 质,圆形、方形等形状。使用放大镜时应注意保护眼睛, 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视觉疲劳。
眼镜
凸透镜在眼镜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老花镜和远视镜上。老花镜也称凸透镜,它能 够将光线会聚,从而使得近处的物体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远视镜也利用凸透镜原 理,使得远处的物体能够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照相机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的成像 规律,将景物倒立缩小成 像于感光材料上,经过冲 洗得到照片。
投影仪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的成像 规律,将幻灯片上的图像 倒立放大成像于屏幕上, 供观众观看。
放大镜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的成像 规律,将物体正立放大成 像于眼前,用于阅读、观 察细小物体等。
03
凸透镜的观察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凸透镜的形状和 特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课时 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课件PPT小学优秀公开课

想一想
如图,文字、 虫卵、 头发等物体太小,用放大镜看不清时,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有什么方法能把物体图像放得更大呢?
想一想,说一说,怎样能使物体 放得更大
制作组合凸透镜
1、 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在图像清晰的前提下, 看看能放多大;
想一想,说一说,怎样能使物体 放得更大
说一说,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 的哪一部分
1、 上面一个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的
目镜
。
2、 下面一个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的
物镜 。
3、 纸筒相当于显微镜的 目镜筒
。
想一想,说一说
1、 在自制“显微镜”时,如果两个镜片的位置放反了,会出 现什么效果? 2、 当两个镜片距离过小时,会出现什么效果?
课后作业 完成
认识实结 构 示 意 图
结合自制组合凸透镜,推断光学显 微镜各部分的作用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 : 放大物像
目镜(靠近眼睛) : 放大物像
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的 操作台
反光镜:反射光线到镜筒中
目镜筒:连接物镜和目镜 准焦螺旋:调节镜筒上下位置
活 我的课堂活动记录表
用组合凸透镜观察身边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棉线 花蕊 头发 蚜虫 虫卵
肉眼看到的现象
放大镜看到的现象 组合凸透镜看到的 现象
为使放大倍数更大,能不能用多个凸透 镜组合成一个凸透镜?
l 动手试一试,说一说你的发现。
l 除了将两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之外,你还能 想到其他的办法使放大倍数更大吗?
3、 当移动下面的放大镜,使观察到的图像清晰而最大时,保 持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不变,反复移进和移出第二个放大镜, 比较所观察的图像,并测量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PPT

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产生灵敏的反应。
如果在载玻片的一端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 在载玻片的另一端滴一滴淡水,然后把这两滴水 连通起来。这时可以看到,草履虫都聚集在培养 液里。如果在培养液的边缘放上几粒食盐,食盐 对草履虫有伤害作用,这时就可以看到,草履虫 逐渐由培养液这边游到了水滴里。这充分说明草 履虫能够趋向有利的刺激,逃避有害的刺激。
我们还可以提前一星期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的生物
探索二: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分组实验
水蚤:是一种小型甲壳动物,体小,呈
卵圆形,左右侧扁,长仅1~3毫米。体外具有2 片壳瓣,背面相连处有脊棱。后端延伸而成长 的尖刺(壳刺)。头部伸出壳外,吻明显,较尖。 水蚤借触角上的刚毛拨动水流向上、向前游动; 当触角上举时,身体则下沉,好似在水中跳跃。 在短时间内能够大量繁殖,呈一片红色,故称 红虫。除少数生活在海水中,多为各种淡水水 域中最常见的浮游生物,是鱼类的优良饵料。
我们的发现: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 胞组成的。
变形虫
喇叭虫
小结
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 和功能单位。
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探索 探索一:制作微小生物的装片
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制作步骤:
交流:如何根据所学的内容制作微小生物的装片呢?
2.加入第二个凸透 镜,并和第一个放 大镜相互平行。
3.上下移动第二个凸 透镜,观察到最大的 清晰图像。
4.反复移出、移进第 二个放大镜,比较观 察到的图像大小。
肉眼看到的蚜虫
组合凸透镜下的蚜虫
探索二:认识光学显微镜
目镜
物镜
探索二:认识光学显微镜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光学部分,具体章节为“光的传播与聚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
难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蜡烛、白板、直尺、幻灯机。
学具:实验手册、笔、凸透镜成像模板。
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幻灯机投射出的图像,引导学生思考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2. 知识讲解: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3. 实验演示:用凸透镜、蜡烛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成像的情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凸透镜成像模板,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5. 知识点拓展:介绍凸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相机、望远镜等。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
7. 作业布置:题目1:请用一句话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题目2:请用一张图示说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题目3:请举例说明凸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题目1: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线通过凸透镜聚焦形成实像。
题目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题目3:凸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相机、望远镜等。
板书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像距的关系1.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 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 凸透镜详案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5、凸透镜[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反复实验,归纳凸透镜成像大小的规律;制作能力——制作凸透镜。
(三)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及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准备]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玻璃片、胶头滴管、手电筒等。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师手拿放大镜:同学们,认识吗?生:认识,放大镜。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它。
同学们想玩放大镜吗?玩之前咱们先汇报一下你的预习情况。
主持人: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咱们来汇报一下。
主持人:导学卡第一题(抽签决定)。
生1:我是组号汇报员,我知道,放大镜由镜片、镜柄、镜框三部分组成。
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主持人:(稍作等待)回答非常正确。
第二个问题(抽签决定)。
生2:我是组号汇报员,放大镜又有一个名字叫凸透镜,它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谁来补充?师:同学们通过预习知道它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现在请组长拿起凸透镜,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
主持人: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汇报,可见同学们都预习的很充分。
二、探究新知1、亲身体验,分组探究凸透镜的作用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关于凸透镜的秘密!现在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小组内玩一玩凸透镜,看看它们有哪些作用。
生小组内讨论,玩凸透镜(师巡视)。
师:在玩的过程中有所发现的小科学家已经做好了(学生坐好,及时表扬,小组加分)。
主持人:请各小组发言人说一说你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凸透镜的什么作用?生1:我是组号汇报员,我们发现放大镜有放大的作用(板书:放大)。
请其他小组补充。
生2:我是组号汇报员,我们小组用手电筒照射凸透镜,调整一定的距离,灯光便在凸透镜另一侧聚成一个小点,可见凸透镜有聚光的作用(板书:聚光),谁来补充?生3:我是组号汇报员,我曾经把放大镜放在太阳光下,把放大镜稍作调整,阳光便聚成了一个小点。
《小学科学凸透镜》课件

05
CHAPTER
总结与思考
你认为凸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
你认为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什么?请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你认为在学习凸透镜的过程中,有哪些知识点比较难理解?请提出你的疑问。
总结词
凸透镜在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凸透镜可以作为放大镜使用,帮助人们看清楚细小的物体;在眼镜中,凸透镜被用来纠正远视或老花眼等视力问题;在科学实验中,凸透镜可以作为投影仪的光源,将图像投影到屏幕上。此外,凸透镜还被广泛应用于摄影、电影制作等领域。
详细描述
02
CHAPTER
02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成像的性质和位置。
成像规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03
CHAPTER
照相机的镜头通常由多个透镜组合而成,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凸透镜,用于将光线汇聚并形成倒立的实像。
01
02
投影仪中的凸透镜通常与光源和图像源一起使用,通过调整焦距和角度,将图像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将微小的图像放大并投射到屏幕上,使得观众可以在远处观看。
放大镜是一种简单的凸透镜,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或文字,使其更容易观察。
凸透镜的原理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放大镜》课件(2022秋)

拓展
根据放大镜镜片的特点,自制一个放大镜。我 们要选择什么材料,怎样制作,如何检验它是否具 有放大作用?
放大镜
玻璃片
近视眼镜
观察结论
放大镜镜片透明,中央厚、边缘薄,能够将文字放大; 玻璃片镜片透明,中央和边缘厚度相同,文字大小不变; 近视眼镜镜片透明,中央薄、边缘厚,能够将文字缩小。
放大镜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
放大镜镜片中央凸起越大,其放大物体图 像的倍数就越大。
镜片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
第
一
单 元
1.放பைடு நூலகம்镜
聚焦
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 中经常要用到放大镜帮助观察,放大 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聚焦
像放大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 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凸透镜至 少有一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 制成球面,起到放大图像的作用。 它们的放大倍数不一样。
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 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拓展
根据放大镜的特点。首先我们要选择透明的材料。 其次要选择中央厚、边缘薄的材料。矿泉水瓶、玻璃 杯等都具备这些特点。在这些容器中加入水,这样这 些容器就具有放大镜的作用了。接下来透过我们制作 的这些放大镜观察书本上的文字,看看哪些放大镜放 大的倍数大,哪些放大镜看得更清晰。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整理课教学课件

微生物 与健康
医药方面 食品工业
巴斯德消毒法、遏制传染病 …… 酿酒、面包、泡菜、酸奶 ……
污水和垃圾处理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 ……
培育优良品种 杂交水稻 ……
11
了解一下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吧!
最高视力只能看清 约 0.1毫米大小的 物体,观察到小昆 虫等
图像可以放大几倍到 几十倍,观察到生物 的一些较小的器官和 组织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整理
让我们一起来梳理单元知识吧!
认识放大镜 认识显微镜和用显微镜 观察身边的微小世界
认识微生物与健康 的密切关系
2
先了解一下放大镜吧!
放大镜 (凸透镜)
放大镜的作用 放大物体的图像
放大镜的特点 放大镜的倍数
自制放大镜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与镜片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
你知道显微镜吗?
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玻片标本的制作 显微镜的观察
4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将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 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5
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安放
2.对光
3.上片
4.调焦
5.观察
6
比较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
7
学会制作玻片标本
1.切开洋 葱取内表 皮
2.在载玻 片上滴一 滴水
3.把洋葱表 皮放在水滴 中央
4.放盖玻 片,不要 有气泡
5.在盖玻片 一侧滴碘 酒
6.用吸水纸 吸取多余 水分
8
一起用显微镜观察微小世界吧!
细胞 生物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水中微小的生物 具有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会运动,能繁殖等特征
人教小学科学1.3凸透镜成像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1.提出问题进行猜想2.设计实验提供器材:LED灯、小魔筒、两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让学生只通过小魔筒和增加不同的凸透镜后观察LED灯的字母“F”。
汇报各自看到的现象。
由此引起学生的惊奇和疑问:为什么看同样的“F”,有大有小、有正有倒?从而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并为猜想提供了依据。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猜想】生:可能凸透镜的位置不同,可能和焦距有关等。
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得到物距的概念: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引导学生有根据地的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根据猜想,凸透镜成像可能与物距和焦距有关。
由一个量和几个量的关系引出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进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实验思路。
问题:如果要探究凸透镜成像与物距的关系,该怎么做?生:用焦距一定的凸透镜,改变物距,观察凸透镜成像情况;追问:如果要探究凸透镜成像与焦距的关系呢?生:控制物距不变,改变焦距,观察凸透镜成像情况。
在实验思路明晰的基础上先探究凸透镜成像与物距的关系。
选择的实验器材有:1.凸透镜:一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2.发光物体:课本上用蜡烛做为发光物体,今天改用“F”字样的LED灯,并说明实验改进的好处。
3.光屏:引导学生观察光屏上的格子。
说明用处和读法。
4.光具座:把F灯、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并对零刻度线进行了改进。
先进行错误安装,让学生进行分析原因,引导他们知道怎么安装(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安装。
透镜的神奇。
交流大家的观察结果,产生疑问。
通过观察现象,引起惊奇并产生疑问:凸透镜成不同的像由什么决定?有根据实验现象有依据地进行猜想。
师引导生分析实验思路学生带着问题,设计实验,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认清每种器材的作用和用法。
由学生一起分析实验改进的好处认识器材的基础上学习实验操作要点。
情。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对现象进行思考提出问题。
利用图片学习物距的概念,为下面的设计实验做好铺垫。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怎样放得更大》优质教学课件

2.观察实验室的显微镜, 有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有 什么作用?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通光孔 底座
目镜粗准焦螺旋 细准Fra bibliotek螺旋 镜臂压片夹 载玻片 反光镜
目镜:眼睛观察 物镜:观察标本 粗准叫螺旋:大距离调节镜筒的高度 细准焦螺旋:细微调节镜筒高度 镜臂:挪动显微镜时,手握住的地方 压片夹:压着载玻片的夹子
距离。 提示
如何调节凸透镜之间最佳距离
实验中,用两只手拿着放大镜很不稳定,有什 么办法解决吗?
为了观察的方便,我们可以用纸 筒把实验中的两个放大镜(凸透镜) 固定起来,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就 是我们实验中观察到最大清晰图像时 的两个放大镜的距离。
提示
1.加工纸筒时,纸筒和放大镜的镜片直径 要大小差不多,在纸筒一侧纵切一条缝, 缝的宽窄与放大镜镜柄的粗细差不多; 2.然后把放大镜从纸筒的一端放入,柄从 缝隙中伸出;放好放大镜之后,用透明胶 固定,否则纸筒就起不到卡住放大镜片的 作用。
1 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的文字,在图像清晰的情 况下,看看能放多大 。
如何调节凸透镜之间最佳距离
2 在第一个放大镜下面,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 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
√
如何调节凸透镜之间最佳距离
2 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图像, 看能不能使课本上的文字放大。
如何调节凸透镜之间最佳距离
其他构造都是为了我们更方便和准确的观察
科学 词汇
光学显微镜
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
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明显提高放大倍
数。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
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
早期的显微镜。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
微镜叫作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
[教学设计]凸透镜 - 科学 - 小学 - 刘延芝 - F4902040-7
![[教学设计]凸透镜 - 科学 - 小学 - 刘延芝 - F4902040-7](https://img.taocdn.com/s3/m/0e347fc95f0e7cd185253606.png)
[教学设计]凸透镜 - 科学 - 小学 - 刘延芝 - F4902040-7《凸透镜》教学设计单位: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二仙小学姓名:刘延芝一、课标分析《凸透镜》一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凸透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仪器,有简单的凸透镜可以衍生出许多复杂的光学仪器。
学生非常喜欢玩凸透镜,但对于与凸透镜相关的诸多现象或功能,虽心存疑惑却不能有意识的去关注和探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认识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还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课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下列目标: 1.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具体目标是: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凸透镜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能与他人交换意见,懂得交流和探讨可以引发新的问题和想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通过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的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
具体目标是:喜欢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从中体验到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科学知识具体目标是:知道凸透镜的基本结构、特点,了解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及其成像规律。
二、教材分析:《凸透镜》一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凸透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仪器,有简单的凸透镜可以衍生出许多复杂的光学仪器。
学生非常喜欢玩凸透镜,但对于与凸透镜相关的诸多现象或功能,虽心存疑惑却不能有意识的去关注和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 中间厚的透明镜片,称为 “凸透镜”。
观察放大镜
镜片
镜框
镜柄
凸透镜的作用:
1、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
2、凸透镜有聚光的作用
1、放大作用 2、聚光作用
1、像的大小可以变化吗? 2、观察蜡烛、凸透镜、纸屏之间的 距离变化,所发生的现象。
实验名称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凸透镜成像
凸透镜距(纸屏近)、距( 蜡烛远)时,
形成的是 ( 缩小的倒像)。
凸透镜距( 纸屏远 )、距 ( 蜡烛近 )时,
形成的是( 放大的倒像 )。
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 应用,并解释运用了凸透镜 的哪种作用。
凸透镜的应用
照相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