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的快速发展,为MEMS 提供电能的微小型功率器件(POWER MEMS)逐步得到了广泛的研制。
微小型热电电源是其中得到发展的研究课题。
本文提出了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案,它是在发电器两端施加强制温差并利用热电效应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器件,它包括冷源、热源和微小型热电发电器三险要部件,具有寿命长、可靠性高、无污染、安静无噪声和无可动部件等优点。
本文结合热电堆式热电发电器的理论模型,考虑到汤姆孙效应的影响,建立了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的模型。
关键词:关键词1:设计; 关键词2:分析; 关键词3:结构; 关键词4:尺寸; 关键词5:组合AbstractThe widely use of MEMS prompted the extensive research of Power MEMS.Micro (small) thermoelectric generation device is one of the research programs for Power MEMS.In the paper, the design of system for waste thermal of generator was put forward, and the theory of which is put temperature in difference actively to two sides of the micro (small)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The device includes mainly three parts such as heat source, sink source and micro (small)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etc, which has merits of quiet, long life-span for use, no pollution and having no movable components etc.Combined with perfect model of common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generator were built up based on such factors as the effect of Thomson effect ,then the design of system for waste thermal of generator were optimized.Key word: 1. design 2. analyze 3. configuration 4. size bination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第1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2)1.3 国内外余热发电的研究现状 (2)第2章余热发电系统的原理与理论设计 (4)2.1余热发电系统的原理 (4)2.1.1 余热发电器的原理 (4)2.1.2塞贝克效应 (4)2.1.3 帕尔帖效应 (5)2.1.4 汤姆逊效应 (6)2.2余热发电器的理论模型 (7)2.3余热发电系统的理论计算 (7)2.3.1 余热发电系统温度梯度的计算 (7)2.3.2 单个电偶臂的功率计算和效率计算 (9)2.3.3 余热发电系统的功率与效率的理论计算 (11)第3章余热发电系统的设计 (13)3.1热电发生器结构分析 (13)3.2.1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的方案 (13)3.2.2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的方案 (15)3.2.3 热电堆式热电发电器 (16)3.2余热电发电器模块的设计 (17)3.2.1通气管道的结构设计 (19)3.2.2通水管道的结构设计 (20)3.2.3余热发电器的设计 (22)3.2.4 余热发电器的结构制作 (26)3.2.5 余热发电器的工艺设计 (28)3.3余热发电器模块的固定框架设计 (30)3.4余热发电器模块和固定框架装配 (32)3.5余热发电器模块之间的连接部件 (32)第4章总结 (34)参考文献 (35)附录 (37)致谢 (38)第1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状不容乐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伟大成就,也遭遇前所未曾有过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制约。
燃气发动机热电联产的余热利用系统设计
小型热电 联产系统 或冷热电三 联供系统 ( CCHP ) 适用于宾馆、医院、办公大楼、商场以及体 育中心等公共建筑 [ 1~ 4] 。燃气发动机热电联产系统 ( Gas Eng ine CHP, 简称 GECH P )通过内燃机做功驱 动发电机发电, 并利用其余热。可利用的余热包括 烟气、缸套冷却水和润滑系统冷却水余热。燃气发
# 74#
www. watergasheat. com
张雪梅, 等: 燃气发动 机热电联产的余热利用系统设计
第 27卷 第 8期
时会自动切断, 避免发动机过冷运行。 » 余热热水循环泵的扬程 余热热水循环泵扬程应克服余热换热器、燃气
发动机换热器、烟气换热器及管道阻力, 3个换热器 的阻力由大到小为燃气发动机换热器、烟气换热器、 余热换热器。此外, 高温热水回路易产生气泡, 应在 管道最高处设置排气阀。
热水用途 卫生热水 卫生热水、供暖 卫生热水、供暖、吸收式制冷
余热热水进出口温度 /e 7 0、80 7 0、80 7 8、88
º 余热热水的水温控制 燃气发动机换热器的余热热水回水温度随用户
侧负荷变化, 负荷小时, 余热热水温度整体上升, 通 过冷却塔控制回水温度。负荷大时, 燃气发动机换 热器的余热热水回水温度降至设计温度以下, 由于 长时间低温运行易使燃气发动机磨损, 因此须进行 过冷运行控制, 温度下限为 50 e 。在燃气发动机与 燃气发动机换热器间设置温控阀, 在运行温度过低
# 73#
第 27卷 第 8期
煤气与热力
www. w ate rgasheat. com
高热电联产系统的综合效率, 这里只探讨制备卫生 热水的余热利用方案。全年卫生热水需求量大的用 户包括医院、宾馆等, 热电导入比例 ( 装机容量与用 户最大用电负荷之比 ) 低且规模相对较小的用户比 较适合采用该方案, 设计上应充分考虑设备造价的 控制。
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使用计划方案(九)
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使用计划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节能减排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
船舶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柴油机的燃烧产生的废热一直未得到有效利用。
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利用柴油机产生的余热,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船舶的能耗和排放。
二、工作原理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主要由余热回收装置、蒸汽发生器、蒸汽轮机和发电机组等组成。
工作原理如下:1.余热回收装置: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柴油机燃烧产生的废热回收,转化为高温高压的蒸汽。
2.蒸汽发生器:将余热回收装置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传导到蒸汽发生器中,再通过加热水产生高温高压蒸汽。
3.蒸汽轮机:将高温高压蒸汽传导到蒸汽轮机中,利用蒸汽的动能驱动轮机转动。
4.发电机组:蒸汽轮机转动后,通过发电机组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要对船用柴油机进行改造,安装余热回收装置。
2.安装蒸汽发生器,将余热回收装置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传导到蒸汽发生器中。
3.安装蒸汽轮机,将高温高压蒸汽传导到蒸汽轮机中,驱动轮机转动。
4.安装发电机组,将蒸汽轮机转动后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四、适用范围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适用于各类船舶,特别是长时间航行的大型船舶。
这些船舶通常需要大量的电能供应,而柴油机产生的余热一直未得到有效利用,因此该系统可以为这些船舶提供可靠的电能供应。
五、创新要点1.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将柴油机产生的废热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通过蒸汽发生器将余热回收装置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转化为可用的蒸汽。
3.利用蒸汽轮机将蒸汽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组产生电能。
4.通过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六、预期效果1.提高船用柴油机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2.减少船舶的能耗和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为船舶提供可靠的电能供应,满足船舶长时间航行的需求。
余热发电方案2(1).
郴州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4台余热锅炉+1×7.5MW 余热发电工程初步方案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2年10月编写:刘国雄何强阳卫伟校对:黄生龙审核:李晓审定:匡社颖目录1.概述2.余热资源概况3.余热资源利用方案4.余热锅炉本体设计方案5.余热发电机组选型及热力系统6.循环水系统7.化学水系统8.电气系统9. 热工控制与仪表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 设备及投资估算1.概述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经营高纯银及银深加工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白银生产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
公司拥有全国领先的白银冶炼和深加工技术,白银年产量居全国同类企业前列,是郴州市产值、利税及创汇大户、湖南省工业百强和民营三十强企业。
公司以白银冶炼及其深加工产品为核心,综合回收其它贵重金属。
拥有600t/a高纯银精炼、10万t高纯铅、300t/a高纯硝酸银、1000t/a“AT 纳米抗菌剂”和银基触点材料等银深加工生产线。
年综合回收锌20000t、高纯铋800t及铟、铜、锑、锡等多种贵重金属。
公司是湖南省首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研发中心,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累计申请国家专利57件,其中发明专利37件,被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列为“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
目前,公司的白银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产品质量、资源综合利用率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白银回收率可达99.5%,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5%,白银质量稳定在国家1#银标准,纯度达99.995%。
公司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湖南省质量信用3A企业认定,大力推行品牌战略,提升公司国际知名度,“金贵”牌银锭获“湖南省出口名牌”、“湖南省国际知名品牌”称号,远销英、美等国际金属交易市场。
高纯银、高纯铅产品获“湖南名牌产品”称号,连续多年在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获得“全国用户最喜爱20家白银品牌”称号。
余热发电技技术方案
余热发电技技术方案余热发电是指利用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能源来发电的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日益增多,有效利用这些余热资源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下面将介绍一种基于余热发电的技术方案。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主要包括高温余热和低温余热两种类型。
高温余热主要指的是产生温度在300℃以上的废热,而低温余热主要指的是产生温度在100℃以下的废热。
对于这两类余热资源的利用,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
对于高温余热的利用,可以采用透平发电技术。
透平发电技术是指利用高温余热来产生蒸汽,然后通过透平机组将蒸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技术方案具有效率高、发电量大的特点。
透平发电技术在许多工业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如钢铁、化工等行业。
对于低温余热的利用,可以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技术。
ORC发电技术是指利用低温余热来加热有机工质(如有机液体),使其沸腾并产生蒸汽,然后通过透平机组将蒸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相比于透平发电技术,ORC发电技术可以利用温度较低的余热,例如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低温余热。
此外,ORC发电技术还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
在余热发电技术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需要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评估,确定其产热量和温度等参数。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余热发电技术和设备,如蒸汽透平机组或ORC机组。
同时,还需要考虑余热发电系统与工业生产过程的协调,确保余热资源的稳定供应和发电系统的可靠运行。
最后,还需要进行经济性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估,评估余热发电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益。
总之,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进行发电是一种重要的节能减排技术。
通过采用透平发电技术和ORC发电技术等余热发电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利用余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未来应继续加大对余热发电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水平,推动可持续发展。
余热发电计划书
余热发电计划书1. 引言余热发电是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余热转化为电能的一种绿色能源利用方式。
通过余热发电,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够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本计划书将针对某工业企业的余热发电进行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
2. 目标和意义余热发电计划的目标是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过适当的技术转化为电能,用于满足企业自身的电力需求。
具体意义如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通过余热发电,可以减少企业对传统能源的消耗,降低能源成本,并减少对能源供应的压力。
•降低能耗和排放:将余热充分利用,能够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提升企业形象:积极推行绿色能源利用方式,将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满足社会对企业环境责任的要求。
3. 技术选型针对余热发电,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案。
3.1 热电联产热电联产是指将热能和电能同时产生使用的一种技术。
通过余热发电可以将废气中的余热转化为电能,并利用废热进行供暖或其他用途,达到能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3.2 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是在燃烧过程中利用余热发电的一种技术方式。
它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将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并转化为电能。
3.3 海水淡化与余热发电技术海水淡化与余热发电技术将工业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海水淡化,通过蒸发冷凝过程产生的蒸汽驱动涡轮机发电,实现余热的充分利用。
4. 实施方案在实施余热发电计划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4.1 能源调研和分析对企业的能源消耗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来源和特点,选定合适的余热发电技术方案。
4.2 技术选型和设备采购根据能源调研和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余热发电技术方案,并进行相应的设备采购和安装。
4.3 建设和试运行根据技术选型和设备采购的结果,进行余热发电项目的建设工作,并进行试运行,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4.4 运维和管理建设和试运行完成后,进行系统的运维和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巡检、保养和维修,以保证余热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毕业设计
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毕业设计引言: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能源回收利用技术。
该系统能够将发动机长时间运行产生的废热转化为电能,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针对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进行毕业设计,研究其原理、设计及实施方案。
一、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的原理二、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1.确定系统类型:根据发动机类型和应用场景,选择适当的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
常见的系统类型包括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热交换循环发电系统等。
2.选定热回收装置:根据发动机排气温度和流量,选定合适的热回收装置。
常见的热回收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废气锅炉等。
3.设计工质循环系统:选择合适的工质,并设计相应的工质循环系统,包括膨胀机、冷凝器、再生器等。
4.确定排热系统:根据工质循环系统的工况要求,设计相应的排热系统。
排热系统可以利用冷却水、冷却风、空调循环等方式进行废热散热。
5.设计发电系统:根据工质循环的膨胀机输出功率要求,选定合适的发电机。
6.系统控制设计: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三、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的实施方案1.多种发动机类型: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可以适用于各种发动机类型,包括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船舶主机等。
2.应用领域广泛: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3.流程建设完善:建立健全的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工程流程,包括热回收研究、工质循环系统设计、排热系统设计、发电系统设计和系统控制设计。
4.进行系统性能评估:根据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的实施方案,进行系统性能评估,包括热效率、发电功率、能源回收率等指标。
5.系统集成与优化:对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进行集成与优化,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和经济效益。
结论: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可以将发动机长时间运行中产生的废热转化为电能,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和环境污染。
余热发电整套启动方案
余热发电整套启动方案1. 引言余热发电是指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过热能转换装置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它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档将介绍余热发电整套启动方案,包括余热发电原理、技术要点、启动流程等内容。
2. 余热发电原理余热发电的原理基于热力学中的卡诺循环过程。
当工厂的生产过程中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时,可以利用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而产生电能之后,蒸汽冷凝为水,在循环过程中起到冷却的作用。
这样就可以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转化为电能,并且还能提供冷却效果。
3. 技术要点余热发电的技术要点包括余热采集、转换装置、电能产生和供电等。
3.1 余热采集余热采集是余热发电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影响到余热发电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常见的余热采集方式包括管壳式热交换器和余热锅炉等。
在余热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余热的温度和流量,以保证余热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转换装置转换装置是将余热转换为电能的关键设备,包括涡轮发电机组、蒸汽冷凝器和余热回收装置等。
涡轮发电机组是将蒸汽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蒸汽冷凝器用于将蒸汽冷凝为水,同时提供冷却效果,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3.3 电能产生和供电余热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可以通过变压器升压,再通过配电网供电给工厂使用。
同时,余热发电系统还可以以并网方式接入国家电网,将产生的电能出售给电力公司,实现能源的回收和利用。
4. 启动流程余热发电整套启动流程包括设备安装调试、系统运行试验和正式运行等阶段。
4.1 设备安装调试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需要对余热采集设备、转换装置和电能产生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
确保各设备之间的正常连接和运行。
4.2 系统运行试验系统运行试验阶段是为了验证整个余热发电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对系统各部分进行试验,包括热交换器的热效率、涡轮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等。
4.3 正式运行在完成系统运行试验后,余热发电系统可以正式投入运行。
余热发电设计方案
余热发电设计方案第一篇:余热发电设计方案热控方案6.1 工程概况6.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新上1台120t/h高温高压煤气锅炉,1台25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
6.2、热工自动化水平DCS的操作员站为机组主要的监视、控制中心,作为主要的人机接口。
另外机组还配有少量必要的仪表和控制设备,当DCS故障时,可通过以上设备实现紧急停机。
分散控制系统包括整个机组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辅机顺序控制系统(SCS)、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汽机危急跳闸系统(ETS)等功能。
机组能在少量就地操作和巡检配合下在控制室内实现机组启动,并能在控制室实现机组的运行工况监视、调整、停机和事故处理。
6.3 热工自动化系统的配置与功能热工自动化系统设置分散控制系统(DCS)。
热工自动化系按功能分散和物理分散,信息集中管理的设计原则。
DCS由分散处理单元、数据通讯系统和人机接口组成。
DCS系统是全中文、模块式结构,易于组态,易于使用,易于扩展。
6.3.1分散控制系统(DCS)本工程锅炉、汽机、机组公用系统的监视、控制和保护将以分散控制系统(DCS)为主,辅以少量的其它控制系统完成。
6.3.1.1 DCS各系统的功能:a.数据采集系统(DAS)DAS是监视机组安全运行的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实时响应能力。
其主要功能包括:显示功能,包括操作显示、标准画面显示(如成组显示、棒状图显示、趋势显示、报警显示)、模拟图显示、系统显示、帮助显示等。
制表记录,包括定期记录、运行操作记录、事件顺序记录(SOE)、事故追忆记录、设备运行记录、跳闸一览记录等。
对所有输入信息进行处理,诸如标度、调制、检验、线性补偿、滤波、数字化处理及工程单位转换等。
历史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等。
性能计算功能,提供在线计算能力,计算发电机组及辅机的各种效率及性能参数等,计算值及中间计算值应有打印记录,并能在LCD 上显示。
燃气发电机组余热利用系统设计说明
燃气发电机组余热利用系统设计说明1. 余热利用原理燃气发电机组的尾气从机组内部排除的过程中携带有大量的热量,排气温度在550℃左右,利用针形管换热器回收机组排气中的热量,产生0.6MPa的蒸汽供用户使用。
2. 设计范围本工程余热利用系统设计范围包括:电站内从自来水箱进口到汽水分离器蒸汽出口法兰的整个余热回收系统的所有管线、附件及设备的设计选型和布置。
3. 余热计算1m3纯瓦斯热值为35.8MJ,500GFW发电机组热耗率为11MJ/kW·h,正常工作发电功率按500kW计算,单台机组瓦斯消耗量为:Q1=500×11/(35.8·a) (1) 式中:Q1—单台机组瓦斯消耗量(m3/h);a —甲烷浓度(%),本工程用瓦斯甲烷浓度为20%;则单台机组瓦斯消耗量:Q1=768.2 m3/h空气流量为:Q2= 10·Q1·a (2) 式中:Q2—空气流量(Nm3/h);a —甲烷浓度(%),本工程用瓦斯甲烷浓度为20%;则单台机组消耗空气量:Q2=1536.4 Nm3/h单台机组排出烟气质量为:Q= 0.7174×768.2×20%+[(768.2-768.2×20%)+1536.4] ×28.9/22.4=2885.3kg/h 排烟的比热容按烟道气体计算,排烟温度取550℃,(烟道气体的成分CO2 13%,H2 0.11%,N2 76%,在100 ~600℃的平均定压比热容为1.13kJ/kg·℃),经余热回收后的排烟温度约为170℃。
每台机组可利用排烟余热为(550-170)×1.134×2885.3=1.2433×106kJ/h。
0.6MPa饱和蒸汽温度158.8℃,比焓为2751.69kJ/ kg;补给水20℃计算,比焓为84kJ/kg。
每台机组可产生0.6MPa饱和蒸汽量为1.2433×106×95%÷(2751.69-84)=442.76 kg/h由上可知,每台发电机组排烟余热可回收1.2433×106kJ/h,产0.6MPa蒸汽442.76 kg/h。
汽车余热发电系统设计
1 余热发电系统的理论计算
采用的发电片型号为 SP1848-27145,内部结
构尺 寸 如 表 1,发 电 片 整 体 尺 寸 为 长 40mm,宽
40mm,厚度为 3.4mm,电偶臂对数为 127对,材料为
碲化铋(Bi2Te3)。发 电 片 的 表 面 为 陶 瓷 封 装 结 构, 封装物为 704硅胶。
表 2 试验参数
温差(℃) 20 40 60 80
开路电压(V) 0.6 1.4 2.0 2.6
发电电流(mA) 160 300 406 508
3 余热温差发电装置安放位置与结构
3.1 发电装置安放位置 温差发电装置最佳安装位置在发动机散热器之
后、发动机之前,如图 2所示[8-10]。在怠速的时候, 可以利用风扇进行强制散热,汽车行驶的时候利用 汽车自身带来的风速进行散热。
市场上,由于技术的限制,半导体温差发电领域 的运用还很狭窄,在汽车行业温差发电的使用较少, 仍然处于理论分析的阶段。本文在前人提出的利用 尾气热量进行温差发电的技术基础上,研究一种在 发动机冷却系统上的温差发电装置,充分利用发动 机在冷却系统 中 所 蕴 含 的 能 量 [1-3],提 高 燃 油 利 用 率,节约能源。
王博:汽车余热发电系统设计
39
表、红外测温仪、负载电阻、稳压电路板、发电片、散 热片等仪器及设备,通过这些仪器可以测试温差发 电片在不同的温差下开路电压、发电电流等,从而分 析发电片的发电率和发电高效区。在试验中,将导 热性较好的铁质水缸表面作为模块热端,铜制散热 片作为模块冷端,在接触表面采用优质导热硅脂并 将其固定,通过万用表可以测量模块的电流、电压及 电阻,红外测温仪能够实时测量冷端和热端的温度。
第 21卷 第 2期
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使用计划方案
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使用计划方案一、实施背景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是一种能够将柴油机废气中的余热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可以大大提高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
当前,随着航运业的不断发展,船舶的能源消耗量也逐年增加,而船用柴油机废气中的余热一直被浪费,这不仅浪费了能源,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航运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工作原理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柴油机废气中的余热,通过热交换器将其转化为热能,再通过蒸汽轮机或有机朗肯循环机等设备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终驱动发电机发电。
该系统的关键是热交换器的设计和选择,需要根据柴油机排放的废气温度和流量等参数进行精确计算,以保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三、实施计划步骤1.调研和分析市场需求和技术状况,确定系统设计方案;2.进行热交换器的设计和选择,制定制造和安装方案;3.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保证系统运行稳定;4.进行系统使用培训和推广,提高用户使用效果;5.进行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四、适用范围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船舶,尤其是大型远洋货轮、油轮等高能耗船舶。
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船舶的运营成本。
五、创新要点1.对热交换器的设计和选择进行精确计算,以实现最高的能源转化效率;2.采用先进的蒸汽轮机或有机朗肯循环机等设备,提高发电效率和稳定性;3.结合船舶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设计和安装,确保系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六、预期效果1.提高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2.减少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3.为船舶提供可靠的备用电源,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七、达到收益1.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2.减少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3.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八、优缺点优点: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2.减少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3.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以内燃机余热为热源的斯特林热机发电系统设计
以内燃机余热为热源的斯特林热机发电系统设计作者:王伟任吴越陈挑挑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9期摘要:内燃机余热回收对于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斯特林发动机利用温差驱动,把低品位的热能转换为能够被利用机械能。
本文根据汽车废热排放量随内燃机工况不同而变化的特点,设计了以内燃机废气余热为热源的斯特林热机,并与直线发电机相结合组成发电系统。
关键词:内燃机;余热;斯特林热机;发电1 引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环境污染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消耗问题尤为严重,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格外重视。
以内燃机为主的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的部分热量不得不以水冷、油冷和风冷的形式被耗散掉,这样浪费了燃油燃烧的很大一部分能量。
分析内燃机的热平衡情况可以得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余热分别占燃油燃烧总热量的40%和35%左右[1],然而真正用于驱动汽车行走做功的能量仅占25%[2]左右。
显然,汽车内燃机废热具有很大的利用空间,因此,利用废热发电对于汽车节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半导体温差发电、氟龙透平发电和废气涡轮发电这三种基本方法是主要的三种发动机废气能量发电技术,都处于研发阶段,还未正式投入商业运作。
斯特林热机是能够通过外部加热、闭式循环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可以利用内燃机的废气热量进行发电,但此方面的研究很少。
本文根据汽车废热排放量随内燃机工况不同而变化的特点[1,3,4,5],设计了斯特林热机,并与直线发电机相结合组成发电系统。
2 斯特林热机的优势及其应用斯特林热机是一种从外部加热,利用闭式回热循环方式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由于斯特林热机采用外部供热,对各种燃料有很大的包容性,所以能够使用低品位燃料,例如湿热、木材、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废热和其他低品位燃料。
而且,斯特林热机仅使用一种工质,运行过程中没有物质状态发生变化,这有利于减少腐蚀与冲击等相关问题[6],其工质被封装在气缸内部,而且燃料在缸外充分燃烧,有害尾气排放很少,因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小。
瓦斯发电机组余热回收系统方案
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搪塑炉烟气余热回收项目方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案报价书提案单位:成都凯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苏超峰联系方式:传真:日期:2015年11月18日一、概述节能与环保是当代全球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按人口平均计算也是能源最匮乏的国家,节约能源并为后代保护资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余热回收利用对企业来说最直接的收益就是节省燃料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对社会来说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
可谓节能环保一举两得。
余热是指能利用而未被利用的热能。
由于我国工业装备落后,能源利用率低。
如化工、石油、建材、轻纺、冶金、动力、食品、造纸、电子电器等行业,生产中大量的可利用热能直接排空,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
将浪费的热能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二氧化碳以及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
二、设计方案1、热源基本情况炉型:瓦斯发电机组烟气温度:500℃-550℃烟气流量:5000Nm3/h2、余热回收效率计算a、烟气平均密度:0.85kg/m³,比热:0.24kcal/kgb、总热负荷=流量×密度×比热×温差=5000×0.85×0.24 ×(500-170)=336600kcal/h =390KW综上所诉贵企瓦斯发电机组可回收热热值336600 kcal/h,回收热量能充分满足办公大楼供暖所需热量。
3、工艺流程由于瓦斯发电机组所排放的烟气热量足够大,在瓦斯发电机组原排烟管处布置一台内外翅片管式余热回收机,将瓦斯发电机组所排放的≥500℃烟气温度降至170-200 ℃左右进行排放,利用瓦斯发电机组(内燃机组)烟气的热量加热纯水将其升温至80-90 ℃。
多功能拖拉机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设计
多功能拖拉机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设计白继伟;罗书强;叶进;刘玲;牛敏杰;邓晓明【摘要】以宝顶牌BD102T2-Q多功能拖拉机为工程应用实例,根据该车配套脱粒机同步气流半干燥系统的要求,在对发动机余热来源和热量进行分析与估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动机余热的利用方案,设计了发动机余热利用的主要装置-换热器,完成了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换热器的设计和余热气流半干燥系统的布置,并对换热器和余热半干燥系统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余热利用系统起到了利用发动机余热对谷物进行半干燥的作用.【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年(卷),期】2008(000)012【总页数】3页(P195-197)【关键词】多功能拖拉机;余热利用;换热器;谷物干燥【作者】白继伟;罗书强;叶进;刘玲;牛敏杰;邓晓明【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26.60 引言多功能拖拉机自出现以来,深受我国广大地区农民的欢迎,市场拥有量越来越大。
随着多功能拖拉机数量的迅速增加,随之产生的发动机余热损失量也不断增大,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
因此,研究多功能拖拉机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是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以发动机余热为干燥热源,设计多功能拖拉机脱粒—余热半干燥系统。
在发动机驱动脱粒清选机进行作业的同时,无需另加能源,即可完成谷物表面结合水和部分游离水的快速脱除,从而避免谷物高水分易发芽霉变的危险,降低了干燥成本,提高了能源的有效利用率。
1 发动机余热分析燃料在发动机气缸内的迅速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温度高达2 000~2 500℃[1],但只有一部分转化为机械功,推动活塞完成做功;另一部分通过气缸周壁向冷却水进行热量传递,经冷却系散失;其余大部分在排气行程随发动机尾气排出,最终散失在大气中,只有少量转化为噪音等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案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状不容乐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伟大成就,也遭遇前所未曾有过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制约。
针对这些情况,中央适时地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等一系列新的观念和决策。
节约型社会目的是通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问题。
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国办发(2004330号文件),强调在经济活动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同等重要性,要求经济效率和环境保护并驾齐驱。
要求人类发展生态经济,追求以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污染为前提的生念经济效率,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凋统一。
目前,建没节约型社会多从节能技术、绿色技术、循环经济等方面展开,这有利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深入发展。
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通无疑是很重要的一块,而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又是不可或缺的,而发动机是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的核心部件,其应用围非常广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发动机的数量急速增加。
以汽车为例,2005年汽车保有量达3300万台,预计2010年将超过7000万台。
与之相对应的是发动机数量的剧增和废热的大量排放。
调查研究表明,发动机燃料燃烧所发出的能量只有34%~38%(柴油机)或25%~28%(汽油机)被有效利用。
其它的能量被排放到发动机体外,仅由排气带走的热量就占进入发动机中的燃料所产生热量的30%~45%。
这一方面造成了较大的能源浪费,另一方面使周边环境温度升高,带来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等不良影响。
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
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
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
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
这样,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
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
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
在其它工程机械、船舶、飞机运输工具中,发动机对能量的利用效率也存在同样的效率低、能源浪费等问题。
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正常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也就是说,能源消费量越大,国民生产总值也越高。
反之,能源不足就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据分析,由于能源不足所引起的国民经济损失,约为能源本身价值的20到60倍。
由此可见,不论哪个国家哪一个时期,若要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就必须保证能源消费量的相应增长。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期阶段,要尽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除了其他的必要条件外,还必须重视能源这一重要的物质基础。
因此,能源是我国更好地进行社发济的关键。
一方面要增加能源的采集,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2课题研究的意义节能与环保是21 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
中国正处在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 开发新能源和充分利用低品位能源、废能源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 通过节能可以节约大量燃料, 对于降低我国在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都具有直接的影响。
我国在各种工业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热能浪费现象, 发展各种环境友好的节能技术, 是十分重要的。
本课题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不仅提高了对能源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另外一方面也减少了对大自然的热污染,保护了环境。
1.3 国外余热发电的研究现状目前在微小型热电发电器的研究方面,国外对微型热电发电机研究比较完善的有Princeton 大学、南加州大学和Michigan 大学。
美国USC 空气动力实验室于2000 年推出微型热电发电机(MicroFire),德国Dresden 科技大学,利用铜箔作为介质研发了一种微型热电发电器,其面积为16*30mm^2,输出电压达到250mV。
美国和日本是目前国际上对热电材料与工程研究投入最多的国家。
美国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军事、航天、理论和高科技方面日本的研究侧重于废热利用,同时相应地着力于耐高温的瓷温差电材料的研究在大尺寸的围,热电发电装置已经取得实际的应用。
国研究现状:热电现象本身是可逆的, 温差发电和半导体致冷是热电现象的两个方面, 互相可逆。
可同一个PN 结, 若施加温差则可用来发电,若对其通电, 则可用于在一端致冷。
国对半导体致冷现象和应用研究具有一定水平, 目前已有商品器件和设备出售, 但对温差发电,则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军事高技术研究能力方面相对落后, 未能刺激起足够的需求.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广泛开展,国不少学者到国外接触了相关技术, 相信我国在这一领域相对落后的面貌将逐渐改观.第2章余热发电系统的原理与理论设计2.1余热发电系统的原理2.1.1 余热发电器的原理余热发电器主要是利用热电材料的热电效应产生电流而工作的。
热电效应是电流引起的可逆热效应和温差引起的电效应的总称,它包括塞贝克(Seebeck)效应,帕尔帖(Peltier)效应和汤姆逊(Thomson)效应。
这三个效应通过开尔文(Kelvin)关系式联系在一起。
这三个效应奠定了热力学热电理论发展的基础。
热电效应还伴随产生了其它效应:焦耳热效应和傅立叶效应。
下面分别介绍热电发电器的基本理论。
图 2-1 热电转换工作原理2.1.2 塞贝克效应1821 年法国物理学家T.J.Seebeck 在考察 Bi-Cu 与Bi-Te 回路的电磁效应时发现了热电流、他的实验表明,当由两种不同导体材科构成的闭合回路的两个节点温度不同时,回路中有热电流产生,这就是Seebeck 效应如图所示图2-2 赛贝克效应图不同导体材料,a.b 两端节点存在温差⊿T 时,便会产生Seebeck 电势⊿V,定义Seebeck 电势率αab=V/T,当⊿T→0 时,写成:αab = dV/Dt (2-1)αab称为塞贝克系数,其符号取决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本身及节点的温度/一般规定在低温是a 到b,其值为正,他的大小取决于两节点的温度和金属导体的材料性质。
2.1.3 帕尔帖效应1834 年,法国物理学家C.A.Peltier 观察到当电流通过两个不同导体的节点时,在节点附近有温度变化:当电流从某一方向流经回路的节点时,节点会变冷,而当电流反向的时候,结点温度会变热。
Lenz 于1838 年给出Peltier 效应的本质特征。
Peltier 效应显示出热电致冷的可能性。
Peltier 效应表明,流经两种不同的导体组成的回路的结点的微小电流会产生可逆的热效应,在时间dt 其热量dQp 的大小与流过的电流I 成正比:dQp=πab Idt=πab q (2-2)比例系数π ab称为Peltier 系数,也叫Peltier 电势,q 是传输的电荷。
当电流由a 到b,πab 为正,dQ>0,吸热:反之则放热。
πab 的大小与节点温度及热电偶组成材料有关。
Peltier 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位于节点两边材料中载流子浓度与Fermi 能级不一样,当电流通过节点时,为了维持能量和电荷守恒必须与环境交换能量。
2.1.4 汤姆逊效应1854 年,Thomson 发现当电流通过一个单一导体,且该导体中存在温度梯度,就会有可逆的热效应产生,称为Thomson 效应,产生的热为Thomson 热。
Thomson 热与通过的电流,经历的时间成正比,假定温度梯度较小: dQ T =τ IdT / dx (2-3)比例系数τ为汤姆逊(Thomson)系数。
符号规则与Peltier 效应相同,当电流流向热端,dT>0,τ>0,dQ>0,吸热。
三个热电系数可以通过开尔文(Kelvin)关系式联系起来:T 为绝对温度。
从上两项关系式可导出单一材料的Seekeck 系数和Thomson系数的关系:从该关系式看出,如果知道Thomson 系数,就可以通过积分得到的单一材料的Seebeck 系数。
可见,热电效应是热传导和电传导之间的一种可逆的交叉耦合效应。
根据电导,热导的通常定义,可把这种热—电偶合效应表示为:矩阵表示形式为:式中,,分别是电流,熵流和热流密度,,以及T 分别为电场强度、温度差、电导率、Seebeck 系数、热导率和温度。
式(2—6a)表明了材料存在温度差,则可以产生电流;反之,式(2—6b)显示了电流可以在材料中产生热流。
2.2 余热发电器的理论模型描述热电发电器热电转换性能的参数主要包括输出功率和热电转换效率。
对微小型热电发电机而言,还有质量(体积)比功率(或称为输出能量密度)等性能指标。
对普通尺寸热电发电器,一般按照图2-2 这种一对P、N 电偶臂简化模型进行分析计算。
理想模型主要包括导热覆盖基板、导流层和电偶臂三部分。
当电偶臂两端存在温差时,P、N 结两种不同热电材料将产生塞贝克(Seebeck)效应,故而在回路中产生电流。
图 2-3 热发电器单对电偶臂理想结构2.3余热发电系统的理论计算2.3.1 余热发电系统温度梯度的计算图2-2为理论的一对PN 电偶臂热电发电器结构。
一对PN 电偶臂热电发电器主要包括电绝缘导热覆盖片、导流铜片和焊料层。
导热覆盖片为高导热率的绝缘片,冷热端的材料、尺寸一样,则可以得到三者的热导率分别为:K c1 = K c2= K c3 = (2-8)容易推得总的热导率为:Ka=(2-9)式中:λc 1 -导热覆盖基板有效热导率;λc2 -导流片的有效热导率;λc3-电偶臂有效热导率;l c1-导热覆盖基板厚度;l c2-导流片厚度;l c3-电偶臂厚度;A c1-导热覆盖基板的面积;A c2-导流片的面积;A c3-电偶臂面积;K c1-导热覆盖基板导热率;K c2-导流层导热率;K c3-电偶臂导热率。
导热覆盖基板的材料是氧化铝瓷,有效热导率λc1(20 W/m.℃~30 W/m.℃),这里设置导热系数依次递增λc 1 = 5 W/m.℃(存在接触间隙)导热覆盖基板厚度取:l c1 = 1 mm导热覆盖基板的面积取:A c1= 100mm*100mm导流片的材料是铜, 有效热导率λc2 = 401W/m.℃ (查自《传热学》镇南高等教育 P492 附录 3)导流片厚度取:l c2= 1 mm导流片面积取: A c2= 21mm*1mm电偶臂材料是 Bi2Se3,有效热导率λc 3 = 140 W/m.℃电偶臂厚度取:l c3= 16.4 mm电偶臂面积取: A c3= 3mm*3mm所以:K c1 = = 50W/℃ K c2 = =8.421 W/℃K c3 = = 0.077W/℃Ka==0.076 W/℃傅立叶效应 Q k= (T h-T c) = KT设:热端温度启始为800℃冷端温度为20℃所以:Q k总= KaT总 = 0.076W/℃ * 780℃ =10.184WQ k1= K c1T1 = Q k2= K c2T2 = Q k3= K c3T3 = Q k总 = 10.184W 所以: T1 = 0.2℃T2 =1.2 ℃ T3 =132.3 ℃2.3.2 单个电偶臂的功率计算和效率计算按照牛顿热力学定律,热电发电器电偶臂两端存在温差时,产生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