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小论文集训(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小论文:经济全球化趋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战后大事记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概括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或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趋势或特点,论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趋势: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明显。(2分)
论述:二战后,在吸取贸易保护主义教训的基础上,1947年10月,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以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为宗旨,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使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4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两极格局的瓦解,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1995年,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它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4分)
总之,二战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世界贸易的发展,贸易自由化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2分)
备战小论文:解说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法国卢浮宫是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这里是艺术的殿堂。卢浮官始建于1204年,占地面积24公顷,共分为希腊罗马艺术馆、埃及艺术馆、东方艺未馆、绘画馆、雕刻馆和装饰艺术馆。其中,绘画馆馆藏了多幅世界名画,如《蒙娜丽莎》、《拿破仑加冕》、《自由引导人民》。
请选择以上一幅画为游客写份解说词(提示:可以从时代背景、艺术风格等角度人手,要求史实准确,表述连贯。)
选择一:《蒙娜丽莎》
创作背景:14—17世纪欧洲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对宗教神学进行批判,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世俗的价值观念,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诞生了达芬奇等美术三杰。
艺术风格:改变了中世纪绘画中的呆木僵硬的形象,表现出鲜活的生命气息,集中凸显了人性的情感和生命之美,凸显了现实主义的绘画理念。
影响:推动了绘画艺术同更客观、更真实的方向发展;宣扬了人文精神,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选择二:《拿破仑加冕》
创作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时期,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新秩序;启蒙运动后,理性主义主事了社会思潮。在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中,新古典主义美术诞生了。
艺术风格:内容上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强调理性;构图形式上强调画面严整和谐;创作技巧上,注重素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影响:热情歌颂了拿破仑政权,是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作。
选择三:《自由引导人民》
创作背景:拿破论统治结束后,人们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反映在美术领域,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
艺术风格:重视色彩的作用,重视色彩的明暗对比,突出展现了法国的国旗;构图上重视整体布局,结构紧凑;注重情感的渲染,突出了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表现了对自由和民主的向往。
影响:是一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浪漫主义杰作,成为法国“七月革命”有力的号角和展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典作品。
备战小论文:漫画
阅读材料(图三),完成下列要求。
从图(三)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论题:中国模式引起西方惧怕。
阐述: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相反,世界大多数国家模仿西方模式,其中大多数没有取得成功。中国模式的成功,使西方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惧,他们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和西方价值观,诋毁中国模式,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挑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正是西方国家惧怕中国模式的表现。但他们的诋毁和挑拨是徒劳的,中国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坚定,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国的经验,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结论:中国模式不仅开创了社会发展新的道路,还严重动摇了西方的普
世价值。
论题: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比较。
阐述:西方发展模式推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西方取得了
成功。但这并不能证明西方模式是适用于全球的普遍模式,大多数发展中
国家
采用西方模式,多数并没有取得成功就是证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
发展道路应当是不同的,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不仅说明中国模式的巨大优势,还说明
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
结论:没有统一发展模式,没有普世价值,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各有优
点,只有结合本国国情的模式才是正确的模式。
备战小论文: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
的全过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上图面示从不同角度揭示
了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
探讨(说明:可以就图示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图
示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示例:
观点:中华文化创新精神源远流长
角度一:文化理念的达变求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派站在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思想,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角度二:制度建构的济世经邦: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角度三:技术创新的独具匠心: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并且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角度四:文明气度的纳新接远: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等国交流频繁,兼收并蓄,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面对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华文化自古至今富有创新精神,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