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网络优化基本概念及术语
GSM(上下行不平衡)优化手册
![GSM(上下行不平衡)优化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d0380ef6c85ec3a86c2c510.png)
网络性能KPI(上下行不平衡)优化手册目录1 上下行链路平衡定义说明 (2)1.1上下行平衡定义 (2)1.2上下行平衡公式 (2)1.3上下行不平衡定义标准 (2)1.4上下行不平衡影响因素 (2)2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处理流程 (3)3上下行链路不平衡问题处理思路 (4)3.1参数及数据配置不当 (4)3.2硬件故障 (4)3.3直放站及室分系统 (5)3.4天馈线及跳线问题 (5)3.5塔放安装 (5)3.6天线匹配方面 (5)3.7扩减容后连线问题 (6)3.8手机用户行为 (6)4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小区典型案例(具体分为11种类型): (6)4.1案例一:数据与物理连线不一致 (6)4.2案例二:TRX硬件隐行故障 (7)4.3案例三:跳线故障 (9)4.4案例四:室分系统或直放站 (10)4.5案例五:TRX硬件故障 (11)4.6案例六:驻波过高 (13)4.7案例七:DDPU硬件问题 (15)4.8案例八:减容后出现问题 (16)4.9案例九:功率设置 (17)4.10案例十:天馈接反 (19)4.11案例十一:载频异常吊死导致上下行链路不平衡 (21)1 上下行链路平衡定义说明1.1上下行平衡定义GSM系统是一个双向通信系统,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都有自己的发射功率和路径衰落,为了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就要保证每个小区的链路达到基本平衡(上下行链路平衡),可以促使切换和呼叫建立期间,移动通话性能更好。
当上下行平衡时,上行、下行允许的最大传输路径损耗应该是相同的,可以促使切换和呼叫建立期间,移动通话性能更好:➢下行链路(DownLink)是指基站发,移动台接收的链路。
➢上行链路(UpLink)是指移动台发,基站接收的链路。
➢上下行平衡,简言之,在下行信号达到边界时,上行信号也同时达到边界。
1.2上下行平衡公式根据测量报告上下行平衡测量<载频>提取出1-11级指标来计算各个等级的比例:➢上下行链路等级1的比例=上下行链路等级1的测量值/上下行链路等级1-11级的测量值➢上下行链路等级11的比例=上下行链路等级11的测量值/上下行链路等级1-11级的测量值1.3上下行不平衡定义标准华为总部定义上下行不平衡标准为:➢上下行平衡等级1的比例大于等于30% 则认为不平衡(下行偏弱或上行偏强)➢上下行平衡等级11的比例大于等于 30% 则认为不平衡(下行偏强或上行偏弱)1.4上下行不平衡影响因素主要的因素有:➢天馈线及跳线问题➢塔放安装➢参数及数据配置不当➢硬件故障➢直放站➢天线匹配方面➢扩减容后连线问题➢手机用户行为2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处理流程3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问题处理思路3.1参数及数据配置不当这里涉及的上下电平的参数,主要是有:1)塔放衰减因子,2)MS最大发射功率,3)功率等级➢塔放衰减因子:基站安装塔放后,一般上行都会带来上行增益,因此要设置“塔放衰减因子”。
gsm网络优化基础知识
![gsm网络优化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0842c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9.png)
根据网络性能指标和用户反馈,调整频率参数,提高网络覆 盖和信号质量。
信令流程与优化
信令流程
了解GSM网络中各信令的流程和作用, 包括呼叫建立、切换、短信传送等。
信令优化
通过调整信令参数或采用特定技术, 提高信令处理效率和成功率,减少信 令错误和延迟。
话务均衡与优化
话务均衡
合理分配网络中的话务量,避免部分区 域或基站过载,确保网络整体性能稳定 。
干扰识别
识别和定位网络中的干扰源,包括同频干扰、邻频干扰等。
干扰抑制
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干扰信号,提高网络信号质量,包括采用抗干扰算法、调整频率配置等。
04 GSM网络优化实践案例
案例一:某城市网络优化实践
总结词
城市网络覆盖优化
详细描述
针对某城市的GSM网络进行优化,重点解决网络覆盖不足、信号弱、通话质量差等问题,通过调整基 站参数、增加基站数量和优化天线方向等措施,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提升用户通话质量和 网络使用体验。
网络优化的分类和流程
分类
硬件优化、参数优化、性能优化等。
流程
数据采集、问题诊断、优化方案制定、实施优化、效果评估。
网络优化的工具和技术
工具
信令分析仪、路测软件、网络管理系统等。
技术
频率规划、功率控制、话务均衡、参数调整等。
03 GSM网络优化关键技术
频率规划与优化
频率规划
合理规划GSM网络中的频率资源,确保不同区域和不同业务 需求得到满足。
VS
话务优化
通过调整基站参数或采用负载均衡技术, 实现话务量的均衡分布,提高网络容量和 稳定性。
切换优化
切换策略
制定合适的切换策略,确保用户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快速、平滑地切换到信号最佳的基站。
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ce3ddc90c22590102029deb.png)
—
1 S M网络优化的 G 重要性
,
。
。
一
换、 常规层与超层之阎田换等引起的掉话。 切换过 方是要解决信号覆盖问题 , 哪些地方是要解决话 [韩斌杰. M原理及网络优, 1 】 G S f 哪北京: 机械工业
程中的掉话在总的话音掉话中占有相当—部分比 例。无线小区问、 常规层与超层问的 切话掉话, 除 了 与无线网络配置有关 , 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无线 资源不足造成的。 我们在分析网络性能报告时, 经 常发现高阻塞的站点, 掉话率往往也较高。 因为在 切换过程 中, 由于信道繁忙 , 请求切出的呼叫在占 不到 目 标信道 , 回源信道时, 要返 源信道己分配给 务量问题, 并根据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策略。 在解决 话务量的地方应考虑到要有足够的信道配置, 基 站应便于扩容。在我们的网络中曾发现相当多 的 山区站点阻塞率都比较高 ,而这些站点普遍为 O I 全向站 , MN 站( 可配置一至多个载频) MN 站 , O I 在扩容时有很大的局限性 ,不利于网络优化的开 展, 因此, 要解决话务量的地方尽可能少用或不用
科
信 息科学 I II
GS 移 动通信 网络优化 M
申 艳 秋
( 同济 大学软件 学院在读研 究生要: 主要从掉话率方面介绍 了G M网络质量优化技术。先分析 了 S 产生掉话率问题的原 因, 其中又重点介绍 了天馈 系统和 B C参数设置方 S 面。 然后针 对以上 问题提 出了 应的解决方案 。 相 关键词 : 网络优化 ; 掉话率; 天馈 系统 ;S B C配置 另—用户 , 在这种f . 便产生掉话, 青己 下, 可以说 , 高 0 N 站。根据我们的经验 ,T 每线话务量在 MI BS , 网络的服 阻塞羟 翔 掉话。 0 0El 3— . r 4 提高网 2 . 4干抗l 话 掉 3 3定辫隘 、 黼 况 f 青 焉 由于现有的站点 , 特唰 - 市区的站点越布越 定期进行 B S1 M z T 3 H 时钟校准、 传输同步检 户心 目中的 良睁形象 , 更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 为 密, 而频率资源非常有限, 因此在频率规划时会有 查和传输质量检查。前两项工 主要是为了检查 作 存在同频、 邻频干扰的可能性。 信号同步,以提高 M CB C S ,S 之间协换的成功率, 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侈 力 的支持。目 C M移动 定难度, 嫱 前 S 通信网已经Hj j 惫 大 规 : 嘲 定, 晓皎 模的扩容 工作 2 接口 . 5 掉话 减少局回 换掉 定期进阡悖I蠹量 禽 检查和传输 已经接近尾声。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增 2 .A i 5 b 掉话: 1 s 这类掉语主要是传输质量引 挂表测试, 甚至检查 2 M电缆的接头, 可以减少许 如传输误码 、 滑码、 失等;5 口 帧丢 22A接 掉 多 A i掉话。 b s 加网络容量 , 提升网络质量, 是—个有着巨大经济 起的 , 话 . 口掉话特别容易发生在 M c之间 、S A接 S BC 3 . 4调整 B c S 参数 之问等与 A接 口 有关 的切换过程中, S M C与 B C S 在硬件调整的同时 , 结合进行 B C S 参数的修 在 G M网中。 S 之间的切换除了与无线网络有关外 , 还与网间信 改将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对于不同的网络 , 各 掉话 . b 接 口掉话 接 口 , i A s 掉话 接口 掉话及 令配合、 同步等因素有关, 信号 局问切换相对较 复 BC S 参数的取值与标准不尽相同, 在某个网络 中 其它原因造成的掉话,其中约有—半以上的话音 杂, 也较容易引起掉话。 应用合理的参数 , 若照搬到另—个网络, 可能就变 掉语是无线网络的掉话。 具体地说, G M网中, 在 S 3解决 方案 掉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以 下几种 : 3 对天馈线进行检查 . 1 应根据网络的变化 2 天馈系统方面原因 l 有的基站性自 标差, 对主设备进行多次检 不断傲相应的调整。 这里重点列举 1与无线网 个 2 .由于工程方面的原因, 1 1 小区天线的馈线 查词整后仍无明显改善,这时需要检查天馈线接 络有关的参数 : 接反。 如两个小区间的发射天线接反 , 造成小 区内 头, 馈线损耗 , 天线的方位角、 俯仰角, 并在必要时 3. . 4 1小区重选滞后。 调整该参数将改变位置 七 行信号比下行信号电平差很多, 再加 EB O D 做些适当的i整, R A 目 往往能立竿见影。 B 具体如下: 更新的频次。如调大该致随会减少不必要的位置 3. . 1 1从话务统计 中分析是否存在上下行不 更新, 必然会出现掉话、 减轻信 泠负荷 ; 2位置更新的周期。缩短 3 4 单通、电话难打等现象。2 2 l 对于采甩单 极化天 平衡 ;1 3. . 2可通过 O C的 A i借 口 M b s 跟踪或使用 这两个时间会减少 M眦 机被叫瑚 建立失败, r 但 线, —个小区有两幅天线, 天线俯仲角不同而产生 信令分析仪跟踪相关的 A i接 口, b s 从测量报告 中 可能造成信 令负担加重 , 因此应根据网络实际情 掉话。 定向小区有主集和分集两I无线时, 小区 进一步观察 E 嚼 该 下行信号是否平衡; 1 进行路测 况加以调整;4 33 . 3 3功率控腻参数。 . 建议启用功率控 的BC C H和 S C H就有可能分别从两幅不同的 和 DC 拨打_ ,路测时可注意服务小区的 B C 澳 腻 C H频 制, 如果有必要的话, 捌基站可以 个 禁止使用功率 点是否与规划的相—致 ,即小区的发射天线是否 控制 ,这样的话就会减少一些干扰 ;4 3. . 4切换参 即会出现用户能收到 安装正确 ; 1 3- . 4有了远端的较充分地分析后, 可再 数。 匕 对止 鼬酶 潮 相 应的碜 , 改 蝴 大 检查天线方位 该参数 , 将该参数由 2 改为 4 , s s 可防止不必要 的 BC C H信号, 但发起呼uu-因无法占 q-  ̄  ̄ 上用另一 到基站和远端站现场检查和测试 , 天线发出的S C H而导致掉话。 1 由于两幅天 角和俯仰角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规范, DC 2_ .3 馈线、 跳线连 快速切换且可以降低切换失败率 ;4 3 5扇区接人 _ 线的方位角原因而导致的掉话。当两幅天线的方 接是否正确, 有无接错。 检查天线馈接头是否接触 参数。 载噪比的门限值( .: I O吸收较差、 C 1 对于 U N) 位角不 同时就会出现用户可以收到信令信道 S — 良 。 D 好 天馈线有无损伤。 £ 澍 眭波比昆 = 否正常。 排 空闲信道 U 干扰较小的情况 , L 此参数可调整为 CH C ,但一旦被指配到由另一幅天线发射 出的 除天馈方面的原因; 1 3 5判断是否由基站部件的 O调整到其它值则取决于干扰情况。其 目的是提 . , T H时就会造成捧话。2 A由于天馈 自 C . 1 线 身原因 硬件故障导致上下行不平衡而掉话。对硬件设备 高 I O吸收率以及改善 T H拥塞 ; MA 0 ai U C D X ax - 可更换怀疑有问题的部件 , 也可以通过关闭 m m ds nei a tp:j u iac cl s u) 稚 疆≥ t n le 蘧 童 可以限制 而产生的掉话。 天馈线损伤、 进水、 打折、 接头处接 问题 , 触不良均会降低发射功率和收信灵敏度,从而产 掉小区内其他载频, 饲 疑有问题的载频进行 小区 对_ 梭 覆盖范围, 改善拥塞和掉话率。 但在城交或 高 一旦发现故障硬件后, 应及 速公路这些地区, 生严重的掉话。 特别是使用 B O D系统时, RA 接头 打测试来发现故障点。 基站数量较少, M x就不能被 D A 处大量增加 ,电子倒换开关的接触损耗也得考虑 时更换, 如无备件, 也应先闭塞掉该故障板以免产 激活, 因为它拒绝远距离的呼叫尝试。 进去。 质量。 4 结论 2 2无线射频掉话 3 网络 布局 2 以上就 G M话音掉话种类和解决的方法作 S 主要指受地形地貌 、 建筑物 的影响, 由于信 从网络布局上考虑 , 应尽可能避免出现高阻 简要的分析 , 关于如何解决掉话问题 , 还有许多 号快衰落、 信号覆盖原因而引起的掉话。 通常在楼 塞的情况。 在工程建设和网络优化过程中, 在选点 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们只有通过对网络数据的研 通过实地测试勘察 , 出问题根源 , 找 才能 内( 、 室内) 基站信号覆盖的边缘地带很容易造成这 布点时应注意站点不宜过高 , 尽可能避免在高山、 究分析 , 类掉话。 高楼、 高塔 E 布点。 站 ̄ N-T N因覆盖范围太 对症下药 , - y 从而采取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提高网络 2 ' 3切换过程中的掉话 广, 将直接引起本身的高阻塞、 高掉话 , 另一方面 的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包括局间 S 、S CBC之间彻 换、 小区之间切 不利于全网的频率规划。 在布点时, 应分清哪些地
GSM通信网络优化基础知识
![GSM通信网络优化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33525e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6.png)
GSM通信网络优化基础知识为了确保GSM网络的高质量和可靠性,需要进行网络优化。
网络优化是一种持续的过程,旨在改善网络性能,提高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
以下是一些基础的GSM网络优化知识:1. 频率规划(Frequency Planning):频率规划是GSM网络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将无线频谱合理地分配给不同的信道,以减少干扰和提高覆盖范围。
通过优化频率规划,可以提高通信质量和减少通话中断的风险。
2. 邻区管理(Neighbor Cell Management):邻区管理是通过调整信道参数和邻区关系来优化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的过程。
正确设置邻区参数可以减少重叠覆盖区域,降低干扰,并提高切换性能。
3. 功率控制(Power Control):功率控制是调整手机和基站之间的传输功率水平,以确保信号质量稳定的重要方法。
通过动态地调整手机和基站之间的功率水平,可以降低电池消耗和减少干扰。
4. 切换优化(Handover Optimization):切换是当手机从一个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基站时发生的过程,目的是保持通话质量和业务连续性。
优化切换参数和策略可以提高切换性能,减少通话丢失的可能性。
5. 射频优化(RF Optimization):射频优化是调整和优化基站之间的射频参数,以确保信号覆盖均匀和一致。
通过调整天线方向、高度和倾斜角度等参数,可以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质量。
6. 信号捕获优化(Signal Handover Optimization):信号捕获是手机从弱信号区域到强信号区域的速度和精确度。
通过优化信号捕获参数和算法,可以提高手机在不同信号强度下的切换性能。
7. 容量规划(Capacity Planning):容量规划是通过调整信道资源和基站配置,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和用户密度的过程。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网络容量,可以提高网络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总的来说,GSM网络优化是一个复杂和多方面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网络拓扑结构、用户行为、信道环境和运营商需求等因素。
GSM原理及网络优化
![GSM原理及网络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27db9f8aef8941ea76e0579.png)
xx 一、我国GSM网络的工作频段我国陆地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通信系统采用900MHz与1800MHz频段:GSM900MHz频段为:890~915(移动台发,基站收),935~960(基站发,移动台收);DCS1800MHz频段为:1710~1785(移动台发,基站收),1805~1880(基站发,移动台收);二、频道间隔相邻两频点间隔为为200kHz,每个频点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既8个信道(全速率),如GSM采用半速率话音编码后,每个频点可容纳16个半速率信道,可使系统容量扩大一倍,但其代价必然是导致语音质量的降低。
三、频道配置绝对频点号和频道标称中心频率的关系为:GSM900MHz频段为:fl(n)=890.2MHz + (n-1)×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fh(n)=fl(n)+4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 n∈[1,124]GSM1800MHz频段为:fl(n)=1710.2MHz + (n-512)×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fh(n)=fl(n)+9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n∈[512,885]其中:fl(n)为上行信道频率、fh(n)为下行信道频率,n为绝对频点号(ARFCN)。
第一节时分多址技术(TDMA)多址技术就是要使众多的客户公用公共信道所采用的一种技术,实现多址的方法基本有三种,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
我国模拟移动通信网TACS就是采取的FDMA技术。
CDMA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实现通信的,它可重复使用所有小区的频谱,它是目前是最有效的频率复用技术。
GSM的多址方式为时分多址TDMA和频分多址FDMA相结合并采用跳频的方式,载波间隔为200K,每个载波有8个基本的物理信道。
一个物理信道可以由TDMA的帧号、时隙号和跳频序列号来定义。
它的一个时隙的长度为0.577ms,每个时隙的间隔包含156.25比特GSM的调制方式为GMSK,调制速率为270.833kbit/s。
GSM移动无线网络优化
![GSM移动无线网络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cf445d828ea81c758f5787b.png)
目录第一章前言--------------------------------------------2 1.1 网络优化的范畴-----------------------------------3 1.2 网络优化是基础维护工作的升华-----------------------3 1.3 网络优化是持续性的工作------------------------------4 1.3.1常规的网络评估和分析-------------------------5 1.3.2、优化手段---------------------------------------------------8 第二章室内覆盖的优化------------------------------------------8 2.1 室内覆盖的优化的意义----------------------------------------8 2.2 改善室内覆盖的方法及手段----------------------------------10 2.3 室内覆盖系统的优化----------------------------------------11 第三章掉话的分析和解决方法------------------------------------18 3.1 掉话产生的原因--------------------------------------------18 3.2 掉话的解决--------------------------------------------------22 第四章室外无线网络的分层--------------------------------------24 4.1 无线网络单层结构的弊端-------------------------------------24 4.2 无线网络的结构分层----------------------------------------25 4.3 无线网络的虚拟分层----------------------------------------26 结束语-----------------------------------------------------------27第一章前言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用户数量急速上升,国内移动电信业务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网络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
GSM日常网络优化概述
![GSM日常网络优化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69dfb1010a6f524ccbf8585.png)
8 8・
信 息产 业
GS 日常 网络优化概述 M
刘海 军
( 中国联合 网络 通信 有限公 司松原 市分公 司, 吉林 松原 1 80 ) 3 0 0
摘 要: 根据 GS 网络优化维护工作 中的经验 , M 充分利 用已有技 术手段对 已经投入 运行 的移动通信 网进行有针对性的数据 采集和 分析 , 通过采取 必要 的措 施对 网络配置 、 、 参数 数据 、 天馈等进行调整 , 以实现 网络资 源配置的最优化 , 改善 网络运行质量 、 高用户感知 提
前 言
.
3 4.
科技 论坛
E : ma x
l f墨 1 新安江模型的产流参数 。 选取英那河水库流域的 4场洪水 进 3场洪水作 为验证 ,率定期与验证 期的洪水模拟全 部 ( 行参数率定 , 4 )
达到了较好 的效果 。 但是 由于英那河水库建库较晚 , 资料年限 式 中: ib R, s为场次 洪水 i o 的实际径 流深 ; ii 场次洪水 i 合格 , R,m为 s 的模拟径流深 ; N为场次洪水 总数 。由于 S E u C — A算法属 于单 目标 过短 , 场次洪水样本数过少 , 资料代表性不够 , 需要 在今 后实际工作 优化 , 因此最终 的 目标 函数 F为 : 中随着资 料 的不 断积 累对参数 及预报 结果做 进一步 检验 。另外 , SE u C — A算法是单 目标优化算法 , 本文使用该算法优化新安 江模型 mn ) ∑(A + M E M P - M E iF= M E M A + AE- R ) ( M f 产 流参数时 , 了多个 目标函数之和作为 总的 目标 函数 , 一步 5 ) 选用 下 还 需要对 多 目标优化方法进行研究 。
GSM系统无线网络优化
![GSM系统无线网络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9ffc68383d049649b6658f1.png)
1800层面
900层面
双频网话务控制的主要方法
双频网中话务均衡控制的常用方法有:
控制小区选择:C1,CBA,CBQ 控制小区重选:C2 控制双频切换
PBGT切换控制
切换优先级控制
其他双频话务管理策略
同时提供了当小区拥塞时的基于话务的切换,它和预先式动态优 先级话务切换一起形成双保险,确保1800网络不会出现拥塞现象。 不同频段间的定向重试,在呼叫建立阶段一旦1800小区出现拥塞 现象,能够定向重试到900小区所在的BSC或者MSC,提高1800网 络在繁忙时的接通率。 快速衰落切换算法——对快速衰落迅速反应,避免因为服务小区 质量突然变差产生掉话。 切换时间保护,降低局间因双频小区间频繁反复切换而增加的信 令流量,保障良好的通话质量。
无线资源参数的分类
GSM系统中无线资源参数种类很多,下图只是按照一般的分类方法大概分 类:
网络识别参数 GSM系统无线资源参数 小区选择参数
系统控制参数
网络功能参数
无线资源参数分类介绍
网络识别参数:部分网络识别参数介绍
主要用于移动台和网络相互识别身份。
系统控制参数:部分系统控制参数介绍
主要指涉及系统配置的参数,这些参数的取值将影响到系统各部分 的业务承载量和信令流量。
双频话务管理的基本思路
分层原则:900网络和1800网络分属于不同的层面上。 有限优选原则:控制双频手机在空闲状态下,尽量优选1800小区,在 通话状态下,尽量保留在发起呼叫时所处的层面上,避免在层间进行 不必要的切换。 可以考虑采用基于动态优先级的话务自动均衡技术:预防出现话务拥 塞现象。
绕射损耗不同:
根据对菲涅尔半径的计算可以看出,高频段电磁波的绕射能力较差。
GSM网络维护与优化
![GSM网络维护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a5ec7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7.png)
GSM网络维护与优化一、GSM网络概述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是全球最广泛应用的移动通信技术之一,由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制定,首次推出于1982年。
GSM网络技术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拥有超过10亿用户。
GSM网络采用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多址技术,将每个时隙分配给一个用户,每个时隙持续时间为577微秒,其中包含了156.25位时间格(bit),用于传输数据或语音。
GSM网络可提供多种服务,除了基本的语音通话之外,还包括短信、彩信、数据业务等。
二、GSM网络维护GSM网络维护包括预防性维护和故障维护两种。
预防性维护是指定期检查网络设备运行状态,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故障维护是指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处理故障,保证网络正常运行。
1. 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检查设备的硬件状态,包括电源及电源线路、接地电阻、设备外壳、端口连接器、电缆等;•检查设备的软件状态,包括操作系统、配置文件、参数设置等;•接口性能指标测试,包括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握手时间等;•网络拓扑结构检查,包括硬件连接关系、邻区关系等;•连通性测试,包括语音通话测试、短信测试、数据业务测试等。
2. 故障维护故障维护通常包括以下内容:•确认故障类型,包括软件故障、硬件故障、传输故障等;•采取相应的排故措施,包括修复软件故障、更换硬件设备、检修传输线路等;•故障恢复后,进行测试,确保设备已正常运行。
三、GSM网络优化GSM网络优化是指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或优化,以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信号质量、容量等,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
GSM网络优化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覆盖优化覆盖优化是指确保网络在足够范围内提供稳定的通信服务。
覆盖优化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按用户需求调整基站的天线高度及方向,以改善覆盖范围;•优化邻区关系,减少邻区干扰;•利用宏站、中继站等扩大覆盖范围。
GSM网络优化基础知识
![GSM网络优化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2e9e70102020740be1e9bc9.png)
随路控制信道ACCH(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ACCH可以和SDCCH或TCH用在一起,随SDCCH或TCH发送一些相关信息。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Slow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在下行方向传送功 率控制等信息,在上行方向传送RSSI和链路质量报告。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FACCH(Fast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FACCH在TCH上发 送。FACCH从TCH“偷”一个突发脉冲序列(Burst),插入自己的信息发送出去。 FACCH用于传送用户切换信息等。
常规突发脉冲序列 训练序列 偷帧标志
保护 信息带 尾比特
常规突发脉冲序列(Normal Burst) 频率校正突发脉冲序列(Frequency Correction Burst) 同步突发脉冲序列(Synchronization Burst) 填充突发脉冲序列(Dummy Burst) 接入突发脉冲序列GSM物理信道 每个数据突发脉冲序列在TDMA帧中 对应一个分配给它的时隙,能提供一 个GSM物理信道,而一个物理信道可 以用于传送MS和BTS之间的多种逻辑 信道。
GSM逻辑信道
GSM空中接口有两种逻辑信道: 业务信道(Traffic Channel) 和控制信道(Control Channel)。
XCDR BSS
BSC
BTS
包括射频设备 有限的控制功能 支持1个或多个小区
BTS BTS BTS
XCDR(压缩编码器)
信令透明传输 压缩语音编码 减少陆地链路数量
BTS
10-GSM 网规网优入门
![10-GSM 网规网优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bceb2f126edb6f1aff001fdc.png)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网络优化主要内容 第二章 网络优化流程
第三章 网络优化方法
第四章 网优发展及网优工程师成长
网络优化的定义
什么是网络优化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是指对正式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对系统参 数的调整和对系统设备的配置调整等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 佳运行状态,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也对网络今 后的维护及规划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无线网络优化主要包括无线网络优化和交换网络优化两个方面
网络优化方法概述
单个网络问题的优化方法,基本上就是以下的一个循环 过程: 发现问题 测试/分析 调整优化
再优化
再分析
测试验证
网络分析
网络故障原因
网络质量下降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 )硬件故障 如坏板或局部设备中断服务。这类故障一般会在OMC 上产生相应的 告警信息,维护人员须查明故障位置、类型并及时解决。 2 )软故障 系统仍然运行,但出现局部不稳定状态或处于非最佳状态,如干扰、 邻小区定义不完整、PCM 工作不稳定等,从而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如: 掉话率上升、接通率下降等。这些问题必须由优化人员通过网络性能监 测、分析并采取相应优化措施来解决。
输入
• 过程文档 • 网络操作申请单 • 修改前后路测及话统对比分析
网优业务流程概述
005 RF优化
调整工程参数及网络参数,达到与预期的 覆盖要求,同时控制干扰
注意点:
• • • • • 试验局需模拟加载测试 工程参数及RF优化流程 边界的RF优化协商解决 工程参数与邻区相伴随 天馈调整知会相关人员
网络分析
2 )覆盖分析 在特殊的情况下,单靠基站已经很难达到更好的覆盖效果,新建基 站将导致投资过大,那么,采用直放站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直放站具 有多种形式,主要有用于覆盖室外的直放站,有用于建筑物内覆盖以及 用于立体覆盖的室内分布系统,这些产品都是对基站覆盖的补充和延伸, 可以有效的改善和消除弱区、盲区,改善网络优化的覆盖特性。对于偏 远山区,话务量小并且地域范围广的地区,一般多采用室外直放站解决 覆盖问题;在高层建筑和地下室等地方,多采用室内分布系统覆盖。有 的情况下,即使接收信号很强也可能出现接收不正常(乒乓效应)的现 象,也应采用覆盖优化的方法解决。
GSM无线网络的优化
![GSM无线网络的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2121bfc5a1c7aa00b52acb6c.png)
的 主 要 矛 盾 ,提 高 工 作 效 率 。 需 要 采 集 的 数 据 主 要 有 基 站 站 点 参数 表 、OMC统 计 数
据 、路 测 数 据 、 cQT 数 据 、 系 统 告 警 事 件
记 录 和 客 户投 诉 中 心 反 馈 的 投 诉 信 息 等 。
(1 )基 站 站 点 参 数 表
波 比 太 高 会 引 起 P t Ba a c ah ln e异
常 ,从 而 使 掉 话增 加 等 。 这 些 都 是 我 们应 该 优 先解 决 的 。 (2 ) 基 站 调 测
可 以 认 为 通 话 质 量 较 差 ;I OI> 1 0可 以 认
1 数 据 的 采 集 分 析
数 据 采集 是 网络 优化 的前 提 和基 础 。 我 们 收 集 并 分 析 网 络 数 据 是 为 了 抓 住 网 络
为 有 干 扰 ,I OI> 3 0可能 存 在 硬 件 故 障 ;
维普资讯
G M 无 线 网 络 的 S
卢 纪 宇
白
波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设 计 院 有 限 公 司 北 京 1 0 3 0 5 0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的 网 络 优 化 主 要 包 括 无 线 网络优 化 和 交换 网络 优化 两个 方 面 。
致 掉 话 。 BSI 的 规 划 也 是 相 当 重 C 要 的 。 BsI C=NCC+BCC , 其 中
TSC= BCC , NCC 和 BCC 分 别 为
0 ~7 以 十 进 制 为 例 , BSI 码 为 。 C 0 ~ 63 。 一 般 一 个 站 分 配 一 个
BSI 码 , 但 也 可 以 一 个 站 内 不 同 C 小 区 用 不 同 的 BS C 码 。 在 NCC 不 I
GSM无线网络优化
![GSM无线网络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ba771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c.png)
GSM无线网络优化首先,信号覆盖是GSM网络优化的首要任务之一、强有力和稳定的信号是实现高质量通信的关键。
为了提高信号覆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基站密度:合理布局基站,增加基站的密度,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地区和容易发生信号遮挡的地方,以确保信号能够有效地传输。
2.改善天线设计:优化天线方向和倾斜角度,以使信号能够更好地传输到用户设备。
合理安装和调整天线高度和方向,以提高信号质量。
3.优化调制解调器参数:合理调整调制解调器参数,如接收灵敏度和发射功率,以提高信号接收和传输的可靠性。
其次,容量提升是GSM网络优化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随着用户数量和通信需求的增加,提高网络容量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增加GSM网络容量的方法:1.增加频率资源:增加可用的频率资源,通过频率重用与更好的频率规划来提高容量。
采用数据压缩算法和更高效的调制技术,以提高频谱效率。
2.实施容量扩展技术:采用容量扩展技术,如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和微小基站,以增加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
3.优化网络配置:通过调整小区参数,如小区划分和邻区关系,以充分利用网络容量。
频谱利用率也是GSM网络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高网络的频谱效率是挑战之一、以下是一些频谱利用优化的方法:1.频谱分配和规划:合理分配频谱资源,避免频谱浪费和冲突。
采用智能频率规划算法,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频谱利用率。
2.动态频谱分配:采用动态频谱分配技术,根据网络负载和需求分配频谱资源。
通过动态频谱分配算法,实现频谱的灵活使用。
数据速率是现代通信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用户对数据传输的需求不断增加,提高GSM网络的数据速率成为优化工作的重点。
1.采用更高级的调制技术:通过采用更高级的调制技术,如8PSK(8相移键控)和16QAM(16进制调幅),可以提高传输速率。
2. 部署增强型数据业务支持:部署增强型数据业务支持技术,如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和HSPA(High-Speed Packet Access),可以大大提高数据速率。
GSM网络日常优化技巧
![GSM网络日常优化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9af5e7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f.png)
功率控制参数 优化
根据信号质量和干扰情 况,对功率控制参数进 行调整,避免用户之间 的干扰和浪费资源。
负载均衡参数 优化
根据话务分布和网络负 载情况,对负载均衡参 数进行调整,实现话务 的合理分配和网络的均 衡利用。
gsm网络发展历程
• 1987年:全球第一个GSM商用网络在芬兰诞生 • 1991年:欧洲开始商用GSM网络 • 1992年:美国和日本开始商用GSM网络 • 1993年:GSM网络进入中国 • 1997年:全球GSM用户突破1亿 • 2003年:全球GSM用户突破10亿 • 2008年:全球GSM用户达到峰值,为40亿左右 • 2018年:全球GSM用户数量逐渐下降,被4G/5G网络取代
根据地理位置和话务分布 等情况,对邻区配置进行 优化,避免用户在移动过 程中出现掉话或延迟现象 。
根据频谱资源和干扰情况 ,对频率规划进行优化, 避免频谱资源的浪费和干 扰问题的出现。
通过无线环境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无线环境的质量 和信号强度等情况,及时 发现和解决网络问题。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硬件设备故障导致网络性能下降
网络优化前景展望
引入新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GSM网络将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提升网络性能和容量 。
智能化运维
未来,GSM网络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运维,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网络的自动 化管理和优化。
绿色环保
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GSM网络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采用更节能的设备和方案,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词
硬件设备故障是导致网络性能下降的常见 原因之一,需要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态,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制式MSC (移动交换中心)
VLR (拜访位置寄存器)
HLR(归属位置寄存器)
AUC(鉴权中心)
系统的
概念
NSS(网
络子系
统)
移动用户号码(MSISDN)GSM
GSM网络架构
BSS(基站子系统)
拓扑图
频分多址(FDMA )
时分多址(TDMA )
位置区识别码(LAI)
全球小区识别码(CGI)
GSM 系统的
编号计划
多址技术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l)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蜂窝技术
频率复用技术
切换技术
功控技术
GSM 关键技
术无线接口
语音在MS 中的处理过程
语音编码
信道编码
无线接口
程
标及常见问
题
解释
1991年,GSM系统正式在欧洲问世,网路开通运行。
移动通信跨入第二代。
通过无线接口与移动台一侧相连的基站收、发信机(BTS)和与交换机一侧相连的基站控制器(BSC)。
从功能上看,BTS主要负责无线传输,BSC主要负责控制和管理。
一个基站子系统是指一个BSC以及由它所管辖的所有BTS,而不是一个交换机所带的无线系统。
一个BTS通常又分为三个小区(cell),每个小区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覆盖范围,多个小区共同形成一个连续的覆盖空间,手机就可以这个连续的覆盖空间内通过小区间的切换实现通话及相关业务
从HLR、VLR、AUC这三种数据库中取得处理用户呼叫请求所需的全部数据,同时这三个数据库也会根据MSC最新信息进行自我更新。
MSC为用户提供承载业务、基本业务与补充业务等一系列服务。
作为网络的核心,MSC还支持位置登记、越区切换和自动漫游等移动性能及其它网络功能
存储进入其覆盖区的所有用户的全部有关信息,为已经登记的移动用户提供建立呼叫接续的必要条件。
VLR是一个动态数据库,需要随时与有关的HLR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当用户离开其覆盖区时,用户的有关信息将被删除。
VLR在物理实体上总是与MSC一体,这样可以尽量避免由于MSC与VLR之间频繁联系所带来的接续时延。
系统的中央数据库,存放与用户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用户的漫游权限、基本业务、补充业务及当前位置信息等,从而为MSC提供建立呼叫所需的路由信息等相关数据。
一个HLR可以覆盖几个移动交换区域甚至整个移动网。
存储用户的加密信息,用以保护用户在系统中的合法地位不受侵犯。
由于空中接口的开放性,经由空中接口传送的信息极易受到侵犯,因此GSM采用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如用户鉴权、信息的加密等。
这些鉴权信息和加密密钥等均存放在AUC中,因此,AUC是一个受到严格保护的数据库。
在物理实体上,AUC与HLR共存
CC:国家码。
即移动台登记注册的国家码,中国为86;
NDC:国内网络接入号码。
中国移动网为135~139、联通网为130~131等等;
SN:用户号码。
采用等长8位编号计划,具体号码分配由运营公司决定;
MCC--移动国家码。
唯一的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国家。
中国的MCC为460;
MNC--移动网号,识别移动用户所归属的移动通信网(PLMN)。
中国移动的MNC为00,中国联通为01;
MSIN--移动用户识别码,唯一地识别某一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用户;
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GSM系统提供了在空中接口传递TMSI代替1MSI的保密措施。
TMSI由VLR为来访的移动用户在鉴权成功后分配,它是一个由VLR自行分配的4字节的BCD编码,仅限在VLR管辖区内代替IMSI临时使用,且与IMSI相互对应
MCC--移动国家码。
唯一的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国家。
中国的MCC为460;
MNC--移动网号,识别移动用户所归属的移动通信网(PLMN)。
中国移动的MNC为00,中国联通为01;
LAC是位置区号码,用于识别GSM网络中的一个位置区,它可以由运营部门自定;
MCC--移动国家码。
唯一的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国家。
中国的MCC为460;
MNC--移动网号,识别移动用户所归属的移动通信网(PLMN)。
中国移动的MNC为00,中国联通为01;
CI是可由运营部门自定义的小区识别号码,是一个2ByteBCD编码;
频分,有时也称之为信道化,就是把整个可分配的频谱划分成许多单个无线电信道(发射和接收载频对),每个信道可以传输一路话音或控制信息。
在系统的控制下,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接入这些信道中的任何一个
时分多址是在一个宽带的无线载波上,按时间(或称为时隙)划分为若干时分信道,每一用户占用一个时隙,只在这一指定的时隙内收(或发)信号,故称为时分多址。
TDMA的一个变形是在一个单频信道上进行发射和接收,称之为时分双工(TDD)。
其最简单的结构就是利用两个时隙,一个发一个收。
当手机发射时基站接收,基站发射时手机接收,交替进行。
TDD具有TDMA结构的许多优点:猝发式传输、不需要天线的收发共用装置等等。
它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单一载频上实现发射和接收,而不需要上行和下行两个载频,不需要频率切换,因而可以降低成本
GSM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基站设备来提供无线服务。
基站的覆盖范围有大有小,我们把基站的覆盖范围称之为蜂窝,整个网络便是由多个蜂窝连续覆盖而成的。
采用大功率的基站主要是为了提供比较大的服务范围,但它的频率利用率较低,也就是说基站提供给用户的通信通道比较少,系统的容量也就大不起来,对于话务量不大的地方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我们也称之为大区制。
采用小功率的基站主要是为了提供大容量的服务范围,同时它采用频率复用技术来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同的服务区域内增加了基站的数目,有限的频率得到多次使用,所以系统的容量比较大,这种方式称之为小区制或微小区制
频率复用是蜂窝移动无线电系统的核心概念。
在频率复用系统中,处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的小区)上的用户可以同时使用相同频率的信道,频率复用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频谱效率
GSM网络是一个蜂窝网络,整个网络是由多个小区连续覆盖而成的,那么用户在移动通话过程中便会穿越多个小区,当移动用户在通话过程中,从A小区移动到B小区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小区也将由A小区变为B小区,这种在通话过程中服务小区的变更过程就叫切换。
切换的目的是保证用户占用服务质量最好的小区,避免用户在移动通话中掉话
当手机在小区内移动时,它的发射功率需要进行变化。
当它离基站较近时,需要降低发射功率,减少对其它用户的干扰,当它离基站较远时,就应该增加功率,克服增加了的路径衰耗;基站也可以根据上行的质量和电平来改变自己的发射功率。
GSM采用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RPE-LTP),其处理过程是先进行8KHZ抽样,调整每20ms为一帧,每帧长为4个子帧,每个子帧长5ms,纯比特率为13kbit/s
为了检测和纠正传输期间引入的差错,在数据流中引入冗余通过加入从信源数据计算得到的信息来提高其速率,信道编码的结果一个码字流
(移动台发,基站收)
(移动台收,基站发)
(移动台发,基站收)
(移动台收,基站发)
=γ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