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教研室制度
【教研】温医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教研室工作条例

【关键字】教研温医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教研室工作条例一、临床教研室是按临床课程设立的教学工作基层组织。
教研室以学科名称命名,原则上一门课程设置一个教研室。
根据教学工作需要和学科特点,一个教研室可以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临床教研室的设置原则上与临床科室相统一。
根据教学工作需要,可设置组合临床科室的庞大教研室(如外科学、内科学)、临床科室内的小型教研室(如精神病学)以及跨临床科室的教研室(如诊断学、临床流行病学)。
三、临床教研室由临床教师(医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组成。
除另有规定的以外,临床科室范围的医师均属相应教研室的教学人员。
四、临床教研室设主任一人,全面负责教研室管理工作。
根据教学需要,可设副主任若干人,协助主任工作。
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原则上由临床科室主任、副主任兼任。
教研室主任统一协调相关临床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的人员安排。
临床教研室设兼职教学秘书一名,协助主任、副主任处理日常教学的管理事务。
组合临床科室的庞大教研室,须在各临床科室中设置兼职的教学干事,协调本科室的教学工作。
五、临床教研室行政上隶属附属第一医院领导。
教学工作上接受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分配、指导与检查。
教研室必须抓好政治思想工作,团结全体医务人员,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教学积极性,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
六、临床教研室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制订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见习、实习手册;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进度表安排,高质量的实施课堂讲学、课间见习、毕业实习等教学活动以及相应的考核、考查、考试;开展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提高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效果的新方法,开设和编写相应医学科技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新课程、新教材;根据教学需要,设置教学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实验设施。
教学活动中要体现素质教育,融合政治思想教育、教书育人。
七、临床教研室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根据临床教学工作的需要,制订师资培训计划。
医院临床教研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临床教研室的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促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医院成立临床教研室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临床教研室管理制度,统筹协调、监督管理临床教研室工作。
2. 临床教研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负责具体实施临床教研室工作。
3. 临床教研室下设教学小组,负责具体的教学工作。
三、职责与任务1. 临床教研室负责制定临床教学计划,组织实施临床教学工作。
2. 临床教研室负责对临床教师进行培训、考核、评价,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
3. 临床教研室负责组织临床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确保临床教学质量。
4. 临床教研室负责组织临床实习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考核,提高实习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5. 临床教研室负责开展临床教学研究,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四、教学管理1. 临床教学计划(1)临床教研室应根据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实习基地情况,制定临床教学计划。
(2)临床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考核方式等。
2. 临床教师管理(1)临床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资质和临床技能。
(2)临床教研室应定期对临床教师进行教学培训、考核,提高教学水平。
3. 临床实习管理(1)临床教研室应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确保实习学生安全、有序地进行实习。
(2)临床教研室应定期对实习学生进行临床技能考核,提高实习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4. 临床教学质量评估(1)临床教研室应定期对临床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
(2)临床教研室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奖惩与监督1. 临床教研室对在临床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临床教研室对违反教学纪律、影响教学质量的个人和集体给予批评、警告或处分。
3. 临床教研室应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院临床教研室工作制度

医院临床教研室工作制度一、目的和任务1.目的:建立健全医院临床教研室工作制度,规范临床教研的组织管理,提升医院临床教研水平。
2.任务:负责教研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临床医疗技术培训、学术会议组织、研究项目和成果的管理。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设立临床教研室,由研究院下设,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2.主任负责整个教研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协调,副主任负责协助主任完成教研工作。
3.教研室下设若干课题组,负责不同的临床教研方向,每个课题组设组长一名。
4.组长负责组织和管理课题组的工作,负责课题的立项和进展情况的汇报。
三、工作制度1.教研计划制定:每年初制定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的方向和目标,落实到各个课题组,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临床医疗技术培训:定期组织临床医疗技术培训,提升临床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学术会议组织:组织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会等活动,为临床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4.研究项目管理:负责医院内外研究项目的申报、管理和实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评估。
5.研究成果管理:负责医院教研室相关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及时向上级机构报送。
6.人员管理:教研室负责医院临床教学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招聘、培训和考核。
四、工作要求和措施1.统一规范:教研室制定统一规范的工作流程、操作规程和考核标准,确保工作的规范和严谨。
2.知识更新:教研室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及时了解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和医疗技术进展。
3.集体协作:教研室鼓励课题组之间的合作和共享资源,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上下学习:教研室鼓励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教研和临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绩效评估:教研室定期对教研工作进行绩效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和激励的依据。
五、工作效果和考核1.工作效果:教研室的工作效果以临床教研水平的提升和学术成果的增加为标志。
2.考核方式:教研室定期进行工作考核,根据教研计划的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临床医疗技术培训的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医院教研室规章制度

医院教研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教研室的管理,提升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院教研室是医院内负责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机构,是医院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平台。
第三条医院教研室的主要任务包括组织开展医院内部的学术交流活动、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和推进、医疗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等。
第四条医院教研室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遵循科学、严谨、务实的原则,推动医院教育教学和科研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教研室人员管理第五条医院教研室的人员包括主任、副主任、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教学科研人员。
教研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学术背景和教学研究能力。
第六条教研室主任由医院院长任命,负责教研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组织。
副主任由主任推荐并经院长批准任命。
第七条教研室人员应定期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科研项目,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第八条教研室人员应积极参与医院内部的教学培训活动,为新员工和实习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
第九条教研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纪律,遵守医院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教研室的工作安排和任务分配。
第十条教研室人员应自觉遵守学术规范,不得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或篡改数据,不得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第三章教研室管理第十一条教研室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分工和流程,确保教研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十二条教研室应定期组织教研例会,总结工作经验、交流研究成果、讨论科研方向,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
第十三条教研室应建立科研项目档案和学术成果库,及时记录和汇总科研成果,形成教研室的学术品牌和特色。
第十四条教研室应加强与医院其他科室和外部学术机构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科交叉和共同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影响力。
第十五条教研室应定期组织教学督导和评估,评估教研人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推动教研工作的持续发展和提升。
第四章教研室设备管理第十六条教研室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和清理等各项事宜。
临床护理教研室规章制度

临床护理教研室规章制度一、室的概述临床护理教研室是为了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教育水平,提高技能而设立的研究机构。
本教研室下设多个课程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儿科、内科、外科、心内科、神经科等。
二、室的组织1.室主任临床护理教研室设主任一人,主持教研室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协调各项事务。
2.室委员会临床护理教研室设立室委员会,由主任带领,委员会成员由教研室所辖课程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组成。
3.教师队伍临床护理教研室每年通过评选或招聘等方式,选出若干名具有丰富护理亲身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临床护理教师,担任教研室的教学科研任务以及学生指导工作,每年度均需进行考核。
三、室的任务1.临床护理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为临床护理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并通过教研室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实践水平。
2.临床护理教研室开设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融合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力求实践和理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临床护理教研室应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进行安排,安排标准应为每个学生每年至少1次。
4.临床护理教研室应提供实验设施,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安全。
四、室的管理1.教研室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30,周六、周日不开放。
2.临床护理教研室的实验设施应经过专业人员检查合格,并进行随时的监控和检查。
3.室内禁止吸烟、饮食、乱扔垃圾等行为。
4.进入教研室前,需刷卡签到,并遵守教研室规定。
5.进入教研室的学生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或打电话。
6.使用教研室所提供的设备和工具时,需认真操作,不得私自更改或拆卸。
五、附则1.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2.制定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临床护理教研室所有。
医院临床教研室工作制度

医院临床教研室工作制度医院临床教研室作为医院内部重要的教学、科研机构,其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医院临床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绩效考核、培训和交流等方面对医院临床教研室的工作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组织机构二、工作内容1.教学工作:负责医院内部临床专业学科的教学工作,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组织临床轮转,做好学生的考核和评价工作,推动研究生培养。
2.科研工作:依托医院的临床资源,开展与临床相关的科研项目。
制定科研计划,指导医务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临床指导:为医院医务人员提供临床工作指导和技术培训,解决临床中的难题,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技术水平和科学素养。
4.组织学术交流:组织召开医院内部和外部的学术交流会议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和讲座,促进学科交流与合作。
三、工作流程1.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初,临床教研室根据医院的发展需求和工作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报院内相关职能部门审批。
2.招募人员:根据工作计划,教研室主任和组长负责招募并选拔合格的教研人员。
3.工作分配:根据小组成员的专业背景和技术能力,将工作任务合理分配。
4.工作落实:教研人员按照工作计划和分配的任务,开展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果。
5.工作总结和评价:每年末,教研室主任和组长对全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绩效考核五、培训和交流总之,医院临床教研室的工作制度对于提高医院临床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明确组织机构、规范工作内容、流程和方法,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教研人员的培训和交流,可以不断提高医院临床教研室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医院的发展和医疗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持。
临床护理教研室工作制度

临床护理教研室工作制度
一、在院领导的领导下,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二、在教研室主任领导下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工作要认真负责、切合实际,求真求实,创造一个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研环境。
三、教研室对教学计划的具体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每半年进行一次教学自查工作,每次有所侧重,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评估、总结。
四、教研室与各临床科室要紧密联系,积极开展护理教学工作,为护理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医院护理事业发展,促进医院整个事业的发展。
五、教学秘书负责对教研室进行卫生清理,及时关门、关灯、关窗。
六、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私自配、留教研室的钥匙。
临床教研室工作制度

临床教研室工作制度◆临床教学研究室(简称临床教研室)是根据临床教学课程设置的教学和研究组织。
临床教研室一般设置在相应的临床科室,教研室设主任(一般由临床科室主任兼任),根据工作需要,可设副主任或教学干事(一般由科副主任和住院总医师兼任)。
临床教研室由分管院长领导,协调管理工作由医教科负责,临床教研室人员由各级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其他教学辅助人员组成。
◆临床教研室在教研室主任领导下,积极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切实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实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临床教研室接到教学任务后,根据学院教学计划,拟定教学日历,安排授课人员和时间。
◆做好师资培养,组织新任课教师的试讲、检查教案,组织教学评估,监控教学质量。
督促任课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有关资料,根据学生情况,拟好教案、教案内容、授课题目、讲授内容提要(讲稿)及时间、教学方法、参考资料所需教具(挂图)、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和提问的问题、布置课下作业等。
新任课教师须教研室指定有经验的教师帮助指导其备课,备课结束后,在教研室内部进行试讲,经教研室主任同意者,方可正式担任授课任务。
◆个人备课结束后,由教研室主任组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研究讨论教学方法,解决疑难问题,交流教学经验。
每学期至少组织三次以上集体备课:①开学前集体备课:布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确定每位教师的讲课内容和范围,落实到人,避免重复或遗漏。
②学期间集体备课:交流备课情况,讨论和解决教师在备课时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听课情况和学生意见、建议。
③期末时集体备课: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领导和组织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形式、方法上的革新等,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组织并实施进修生、实习生的培养工作。
督促各临床教学科室对实习生进行出科考试和综合考评工作,组织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拟定试题、分析试卷、建立试题库。
◆建立定期听课和考核制度,严格要求授课老师按课时进度安排,保证质量授课,确保教学正常进度的进行。
临床护理教研室管理制度

临床护理教研室管理制度
临床护理教研室隶属护理部,护理部主任任教研室主任,下设副主任、教学秘书。
为保证临床护理教学任务的完成,特制定如下规章制度:
(一)总则:
配合护理部做好护理实习、进修生的教学和在职护士的分层次培训,负责护理科研的申报、创建、评审工作;计划、制定、安排、开展、落实本教研室的各项教学活动。
(二)相关制度:
1.授课制度:定期进行各专科理论授课,承担授课的老师为临床科室护士长、总带教老师或邀请相关专科医学专家等。
授课前举办由教研室老师参加的集体备课和试讲活动。
2.听课制度:按照护理部教学计划,安排教研室老师听课,课后对授课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3.教学方案修订制度:针对临床教学或培训工作中的新问题、新难点,组织教研室成员进行讨论,及时制定相关教学方案,改进临床教学措施,提高临床教学水平。
4.考核制度:按照第一临床医学院和护理教研室对教学工作考核的规定,完成一年一度的教学工作量考核。
医院教研室教学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教研室的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教研室主任:负责教研室的全面工作,主持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协调教学资源,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 教研室秘书:协助主任开展工作,负责教学文件的整理、归档,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以及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
3. 教师团队:教研室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负责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三、教学计划1. 教研室应根据学校教学大纲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
2. 教研室应定期召开教学会议,讨论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教学活动1. 教研室应组织教师开展备课、试讲、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教研室应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活动,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3. 教研室应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提高教师的学术影响力。
五、教学质量监控1. 教研室应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2. 教研室应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3. 教研室应加强对学生的教学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资源1. 教研室应积极争取医院、学校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
2. 教研室应加强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七、教师队伍建设1. 教研室应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
2. 教研室应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3. 教研室应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八、附则1.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教研室教学管理工作。
临床教研室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临床教研室的管理工作,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人才,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临床教研室主任:负责全面领导临床教研室工作,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协调各项工作,检查和评估教学质量。
2. 临床教研室秘书:协助主任处理日常事务,负责资料整理、会议记录、文件归档等工作。
3. 临床教师:负责临床教学工作,包括理论授课、实践教学、病例讨论等。
4. 教研室成员:包括临床教师、研究生、实习生等,共同参与教研活动,提升临床教学水平。
三、教学任务1. 临床教研室应根据教学大纲,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全面、系统。
2. 临床教师应认真备课,准备教案,保证教学质量。
3. 临床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 临床教师应关注临床医学领域的新进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四、教学质量监控1. 临床教研室应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检查,包括教案、授课、实践教学等方面。
2. 临床教师应积极参加教学评估,认真听取学生和同事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 临床教研室应设立教学质量奖,鼓励优秀教师,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4. 临床教研室应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五、实践教学管理1. 临床教研室应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2. 临床教师应严格把控实践教学过程,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临床操作技能。
3. 临床教研室应定期组织实践教学考核,检验学生实践能力。
4. 临床教研室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六、师资队伍建设1. 临床教研室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2. 临床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教学能力。
3. 临床教研室应定期组织教学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4. 临床教研室应设立教师发展基金,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七、学术交流与合作1. 临床教研室应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讲座。
2. 临床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提升自身学术水平。
临床护理教研室规章制度

临床护理教研室隶属护理部,护理部主任兼教研室主任;设副主任1名,教学秘书(兼职),教员9名为兼职教员,为保证临床护理教学任务的完成,特制定如下规章制度:
一备课
1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积极查阅参考资料,做到“四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员、备教学方法和手段)。
2教研室要切实安排好教员的备课活动并给予时间保证;教案书写按规范要求。
3试讲是综合检查教学备课情况,确认教员任课资格的重要措施。
试讲一般在开课前一个月进行,连续三次试讲不合格者,不承担本学期课程的教学。
二课堂讲授
1课堂讲授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智能的培养,重视教书育人。
2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讲授目的明确、概念准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推理严密、语言生动、板书简明、提纲挈领,做好小结。
3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辅助课堂讲授,以加深教员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4授课教员严格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误课。
5严格教考分离。
6讲授前一天不安排重点工作,做好一切准备。
三见习
1做好见习组织安排工作。
2教师要言传身教,管思想,带作风。
力求做到:态度严肃、组织严密、要求严格、操作正规、秩序良好。
四辅导
1解决疑难问题,指导学习方法,开拓知识面,检查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学员的自学能力。
2辅导与答题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辅导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调动学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通过辅导与答疑,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改
进。
医院临床教研室教学工作制度[最终版]
![医院临床教研室教学工作制度[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61d24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0.png)
医院临床教研室教学工作制度[最终版]第一篇:医院临床教研室教学工作制度[最终版]医院临床教研室教学工作制度1.承担医学院校课堂及临床教学任务。
2.根据学院教学计划,按时做好教学组织和准备工作,拟订授课计划并起草教学大纲,报院教学办公室审批后,全面和落实执行计划。
3.制定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授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安排指导新任教师进行院内试讲,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工作。
4.做好临床带教工作,组织教学查房及病例讨论,安排专题讲座,组织完成考核评定工作,建立完整的教学档案,并逐步建立本教研室的多媒体资料库和试题题库。
5.接受医院教学办公室对本专业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经常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定期完成教研室教学工作总结及教学资料的统计上报工作。
6.为保证临床教学质量,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担任实习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负责做好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
第二篇:教研室工作制度教研室工作制度教研室是按专业或课程设置的基层教学单位,担负着组织、领导和管理教学、科研、教书育人及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任务。
加强教研室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为更好地发挥教研室的作用,结合我系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教研室主任的工作职责(一)教学组织管理1.全面负责教研室工作,贯彻执行院、系两级教学工作决定和决议,做好本教研室的教学建设工作。
2.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做好教研室工作总结,组织开展教研室活动。
3.按照学院教学管理规定,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安排教师教学任务,组织教师编写、修订和实施教学大纲,选用或编写教材、实习指导书等,制定学期授课计划,抓好教学环节等。
4.及时了解和掌握本教研室教学动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学时。
5.依据学校相关规定组织好考试命题、试题审查、成绩评定及试卷分析等工作。
临床规培教研室管理制度

临床规培教研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临床规培教研室的管理,提高临床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科研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机构1. 临床规培教研室设立由院领导具体负责管理,并由专业教师组成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管理工作,确定教研室的发展方向和教学任务,制定教学及科研计划,监督并检查教研室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2. 临床规培教研室还设立专门的教学科研办公室,由专门的教学科研办公室负责具体执行教研室的各项管理工作。
三、教学科研人员的基本要求1. 教学科研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并具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2. 教学科研人员应具有较好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
3. 教学科研人员应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能够与其他人员配合,共同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
四、教学科研人员的管理1. 教学科研人员由管理委员会负责拟聘,按照规定进行招聘,并签订相应的合同。
2. 教学科研人员的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定期的评估,对其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惩。
3. 对于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学科研人员,教学科研管理委员会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在相应的学术刊物上发布。
五、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1. 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由教学科研办公室负责,根据教学科研的需求,合理分配教学科研资源,组织建设相应的实验室和教室。
确保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确保教学科研的安全和环境卫生。
六、教学科研项目的管理1. 教学科研办公室按照教学科研管理委员会的安排分配教学科研项目,并根据教学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
2. 教学科研项目的总结和报告由教学科研办公室负责,并将总结和报告提交给教学科研管理委员会审核。
七、教学科研成果的评选1. 教学科研管理委员会根据教学科研成果的情况,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成果,并对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称号。
2. 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学科研成果,教学科研管理委员会将组织其在相关的学术会议上进行宣传和展示。
临床研究科室管理制度

临床研究科室管理制度一、概述临床研究科室是医疗机构中负责开展临床研究的部门,为了规范科室的运作,提高研究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架构1. 临床研究科室的领导由首席研究员担任,直接向医院管理部门负责。
2. 科室设有专职研究人员,专门负责研究项目的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
3. 科室可以与其他科室、研究机构、学术组织等开展合作,以提升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
三、职责和权责1. 制定并完善科室的研究规范和工作流程,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
2. 研究项目的立项、评估和管理,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编制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研究目标、方法和时间节点。
4. 确保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管理系统。
5. 指导并培训科室内的研究人员,提高其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
6. 定期组织研究进展的汇报会议,及时跟踪项目进展和解决问题。
7. 负责与医疗机构内外相关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8. 定期整理和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提高科室的学术影响力。
四、质量管理1. 在研究项目立项前,必须进行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估,明确项目的研究目标和目的。
2. 研究过程中需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禁止数据造假和篡改。
3. 研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伦理要求,在研究设计、人体试验、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中保护受试者的权益。
4. 研究项目的实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必要时需获得研究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5. 研究人员应定期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班和讲座,提高其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6. 实施阶段性的质量评估和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
五、安全管理1. 在研究实验室的操作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
2. 处理和处置实验废弃物和危险品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研究人员要定期参加安全培训,了解和熟悉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措施。
医院临床教研室工作制度

医院临床教研室工作制度
(1)临床教研室是医院教学基层单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学院下达的各项教学工作计划,完成所承担课程的教学任务。
(2)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寓德育于智育教育中。
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3)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三者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协调发展。
(4)教研室应合理安排教学师资力量。
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工作。
(5)教研室在接到上级下达教学任务后,按期做好教学组织、准备工作,拟订授课计划报送临床医学院主管院长审定并全面落实、执行计划。
(6)组织、检查学生毕业实习计划的落实。
(7)做好制定(或修订)教学大纲及教学法研究工作,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改革工作。
(8)加强对教学仪器、设备和各类教具的管理工作,凡教研室的教学仪器、设备、幻灯片、挂图、教学模型和电视片等教具,应指派专人保管,严格借阅手续。
(9)教研室应建立完整的教学档案。
建立本教研室的多媒体资料库和题库。
临床教学研究管理制度

临床教学研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医院临床教学研究的有序进行,加强教学研究质量与成绩的管理,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涉及临床教学研究的科室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临床教学研究应遵从医学伦理和学术道德,敬重病人的自主权,保护病人隐私及个人信息安全。
第四条全部临床教学研究项目必需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
第二章临床教学研究项目管理第五条临床教学研究项目由科室负责人组织,并确定项目的负责人及核心成员。
第六条临床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研究背景和专业知识,并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本领。
第七条临床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应编制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的、方法、内容、时间布置和预期成绩,并提交给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查和批准。
临床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应确保项目的实施符合研究方案,并依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第九条临床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应确保研究过程严格遵守疾病诊治规范,不得损害病人的权益和安全。
第三章数据管理与使用第十条临床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应确保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准确,并采取必需的措施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第十一条临床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包含数据手记、存储、分析和使用等过程。
第十二条临床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整理和分析研究数据,并编写研究报告,向领导和同行进行学术共享和沟通。
第十三条临床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应依据需要申请专利或发表学术论文,但必需保护病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第四章绩效考核与嘉奖制度第十四条医院将依据临床教学研究项目的质量和成绩,订立绩效考核和嘉奖制度,以激励科室和个人乐观参加研究工作。
第十五条绩效考核重要包含研究项目的科研水平、学术影响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评价。
医院将依据绩效考核结果,对优秀的临床教学研究团队和个人予以嘉奖,包含荣誉称呼、资金支持、学术沟通机会等。
第五章违规处理与责任追究第十七条对于有意违反研究方案、损害病人权益、数据造假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的临床教学研究行为,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和追究责任。
医院_教研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教研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教研室主任:负责全面领导教研室工作,组织制定和实施教研室工作计划,协调解决教研室工作中的问题。
2. 教研室秘书:协助主任处理日常工作,负责文件、资料的管理和归档。
3. 教研组成员:负责具体的教学、科研、培训和管理工作。
三、职责1. 教研室主任职责:(1)组织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报医院审批后实施;(2)组织召开教研室会议,讨论和解决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的问题;(3)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4)组织科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科水平;(5)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6)加强与医院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2. 教研室秘书职责:(1)协助主任处理日常工作;(2)负责文件、资料的管理和归档;(3)协助主任组织教研活动;(4)负责教研室的经费管理。
3. 教研组成员职责:(1)参加教研室会议,积极参与讨论;(2)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3)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学科水平;(4)参加培训活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四、工作制度1. 教学工作制度:(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2)认真备课,制作优质课件;(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关注学生反馈,改进教学方法;(4)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
2. 科研工作制度:(1)组织科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2)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项目水平;(3)定期召开科研会议,交流科研成果,提高科研能力。
3. 培训工作制度:(1)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和目标;(2)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3)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自身能力。
五、考核与奖惩1. 对教研室主任、秘书和教研组成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和奖惩的依据。
2. 对在教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工作不力、违反规定的个人和团队进行批评和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临床教研室工作制度
一、临床教学是根据临床教学课程设置的教学和研究组织。
临床教研一般设置在相应的临床科室,教研室设主任(一般由临床科室主任兼任),根据工作需要,可设副主任或教学干事(一般由科副主任和住院总医师兼任)。
临床教研室由分管院长领导,协调管理工作由科教科负责,临床教研室人员由各级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其他教学辅助人员组成。
二、临床教研室在教研室主任领导下,开展教研工作
(一)根据学院教学计划,拟定教学日历,安排授课人员和时间。
(二)根据教学要求,组织授课人员认真备课和集体备课。
新任课人员授课前,在教研室内安排试验性讲课,经教研室主任同意者,方可正式担任授课任务。
(三)根据医学院下达的见习计划和实习计划,认真制定带教方案,落实带教人员,组织安排实习医生的考核。
实习学生的教学管理规定
一、凡接受实习生的科室,应指定一名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担任,带教老师,负责管理,制定实习计划,组织实施完成教学大纲。
二、临床实习生必须参加各级医师、护理查房,结合病员病例进行实践教学,并随时向实习生提问和作必要的解答。
三、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定期安排不同形式的专题、专业讲座和教学查房,每周至少一至二次。
四、实习生必须按时完成住院病员的住院病历和各种观察记录,带教老师应认真检查修改病历并指导学生进行各项技术操作。
五、实习生应严格考勤制度,病、事假三天以内由科批准,三天以上须有所在院校正式函电证明,实习学生本人的请假函电一律不准假。
六、各科室对实习生要严格要求,实习结束时,认真做好实习鉴定,并征求实习生对教学工作的改进意见。
临床实习学生的教学管理制度
一、各科室是直接负责实习的基层单位,科主任对实习医生的质量负全面责任,各科应指定具有丰富教学和临床经验及较强责任心的高年资医师负责带教工作。
各科医护人员要协同一致,严格管理,切实加强实习医生的思想和业务学习的指导。
二、各科室应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制定本科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
每名实习生以分管5~8张病床为宜,按计划定期转换门诊和病房,安排值夜班和假期值班。
有计划地安排专题讲座,组织病例讨论,保证实习大纲的完成。
三、实习医生每结束一科实习时,该科要负责进行平时考核和出科考试,对他们的工作态度、医疗作风、理论知识、病历质量、技术操作等进行全面评价,并将其成绩记入实习考核卡片
急诊科临床(见)习带教制度
一、医学院校实(见)习计划下达后,科教科根据计划要求,及时向关科室布置、落实。
二、凡接受实(见)习任务的科室,必须指定人员(一般应为高级职称)负责具体管理,制定带教计划,安排实(见)习带教、考核工作及实(见)习医生的考勤、纪律。
三、根据实习大纲、计划和实际情况,要有计划的安排不同形式的讲座、教学查房和示教手术等,科教科负责安排全院活动,(一般每周1~2次),各科室根据情况安排。
四、带教教师必须要求实(见)习医生跟随自己从事一切医疗活动,实习医生进行的一切操作均应亲自指导带教。
实习医生不得独立进行医疗活动。
五、带教老师应严格要求实(见)习医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关习实(见)习医生。
带教老师对实习医生完成的住院病历和各种医疗文书,应及时、认真的修改。
教学管理规定
教学是教研室的中心任务,为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研室制定如下规定:
1. 教研室全体人员应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坚决杜绝各类教学事故的发生。
2. 教研室主任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原则上应有一名副主任具体分管教学工作,教学秘书负责协调整个教研室的各项教学事务。
3. 教学以教学组为单位进行,坚持教学组例会制度,统一教学要求,组织教员试讲和集体备课。
教学组实行教学组长负责制,教学组长对该教学组
的教学工作负有全权责任。
4.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员在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如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的同时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
5. 每位主讲教员应认真备课,所讲章节的教案(含电子稿)和教学幻灯片,课后应及时交科室教学秘书归档。
6.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主讲教员试讲制度,每位新任课教员和老,教员讲新课均要在教研室进行试讲。
7. 为了检查和督导教学工作,教研室应坚持科室领导听课制度。
8. 鼓励教员申报各级教学研究课题,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以适应军队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9. 鼓励教员及时归纳和整理教学研究成果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凡在全国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教研室予以报销版面费。
教研室教学档案工作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档案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做好档案管理服务教研室建设,根据学校有关文件和规定精神,制定本制度。
1.严格执行学校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平时注重收集、积累、整理应归档的资料,做好档案保存、管理工作。
2.教研室指定一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设立专柜保存档案。
3.教研室档案收集的主要内容有:
(1)教研室会议记录;
(2)教师教学日历;
(3)学科教学大纲;
(4)历年考试试卷、试卷分析报告和教学总结材料;
(5)教材、教学参考资料;
(6)挂图、音像、光盘等教学资料;
(7)教研活动、学术活动的专题性资料;
(8)本教研室的师资培养档案、制度和人员的业务考核材料;
(9)学生的作业、作品和有关成绩。
4.教研室的档案收集和保存要有利于教研室教学、科研的需要。
5.年末教研室主任负责档案的整理、归类,并按规定保存或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