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标准认定
双师型教师标准认定双师型教师标准认定是教育部为推进“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而颁布的对教师素质的认定,这一认定分为九个阶段,分别为:一、能力包括:1. 知识教学能力:以熟悉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根本,可以合理使用专业知识,开展创新思维和发展,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落实有效的教学活动的能力。
2. 学习能力:可以利用不同的信息资源手段,汲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用以弥补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以及帮助学生求学、探索世界的能力。
3. 行动能力:以实施、实行、识别和解决教育问题为基础,可以自律性从事教育实践活动,解决训练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能力。
二、素质方面:1. 教育思想: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懂得培养学生的原则和方法,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和意义,熟悉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使其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2. 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以健康、仁慈、勤奋、求实、真诚的精神来服务与互动,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获取有价值的专业交流,及有效的学科建设和教育优化的能力。
3. 职业操守:自觉掌握职责范围,服从教育部门的安排,把社会公德融入到教育实践当中,并且坚守教育道德规范,做到公平正义地对待学生的能力。
三、倾向:1. 学术持续性:具备良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指导能力,充分发掘和利用学习资源,能够依据学生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擅长合理分配时间、应用多元教学法,创新教育模式。
2. 责任感:能够坚持不懈完成教育任务,克服个人缺点,持之以恒地努力,为教育发展作出贡献,让每位学生都能受到公平对待。
3. 情感激励: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发挥坚韧的毅力和传授无私的爱心,以真挚的情感为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习上的兴趣,激励学生追求知识的渴望。
2024职业教育热点话题——双师型教师
2024职业教育热点话题✅双师型教师一、什么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指贯彻D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岗位实践的教师,理解所教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的教师。
二、“双师型”教师发展历程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实施以来,职业教育从升学教育转向就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被提上议事日程。
落实国务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各地积极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同年天津市教委印发《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09年重庆市首创《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此后许多省份和职业院校制定认定标准,开展中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有效推动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20年高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54%,可以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国家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奠定了基础。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职业学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各地、各校都旨在通过认定标准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弥补专业实践技能欠缺的短板,从而成为“双师型”教师。
所谓的认定标准,实际上就是指出了一条条通往“双师型”教师的路径,认证条件基本都是“教师基本条件+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路径之一”,综合各地多年的实践经验,目前构建了通往“双师型”教师的八条路径,即证书类、资格类、经历类、实践类、培训类、技能获奖类、技能成果类、技能荣誉类.拓展1: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四大难题?一是学校层面重视不够。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方案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方案近年来,中国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成为教育行业迫切需要的人才。
所谓“双师型”教师,即具备传统教学技能的“教学型”教师,同时熟练掌握教育技术,能够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提供优质的在线教育服务的“教育技术型”教师。
在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方案,以期为教育提供参考。
一、培养目标“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传统教学技能,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同时具备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熟练掌握教育技术工具和在线教育平台的运用,能够结合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培养内容1.传统教学技能方面:包括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评价方法等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2.教育技术应用方面: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平台等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3.教学设计与实施:结合传统教学和教育技术,设计教学方案,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研究与实践:通过论文写作、实习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和技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
2.实践实习:到学校、教育机构等地进行教学实习,积累教学经验。
3.自主学习:利用网络资源、教材等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4.导师辅导:有教师作为导师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手段1.互动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3.在线教学:通过网络平台开设在线课程,提供学习资源和教学指导。
4.课程设计:结合学科特点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课程设计能力。
五、评价体系综合考核:通过学术性论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角色的多元化和专业性的提升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在这一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了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话题。
本文旨在深入解读“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探讨其提出的背景、理论依据及实践意义,以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文章首先将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接着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双师型”教师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揭示“双师型”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对“双师型”教师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又拥有一定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
这种教师类型的出现,旨在适应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教育专业的基本素质,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从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角度来看,“双师型”教师还需要具备与所授课程相关的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
这要求他们能够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将行业实践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引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既具备教育教学专业素质和能力,又拥有一定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育部双师型教师的条件
教育部双师型教师的条件教育部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良好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又具备流利的英语口语和英文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他们既能担任普通学科的授课工作,也能同时进行英文的教学。
教育部双师型教师是教育部重点培养的一类人才,为了提高我国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教育部提出了教育部双师型教师的政策和要求,下面将详细介绍教育部双师型教师的条件。
1、英文基础扎实。
教育部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并且熟练掌握英语语法和词汇等基础知识。
2、学科教育专业扎实。
教育部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双学科特长,既熟悉本科目内容,又具有拔尖水平,能够独立或协作开展教学工作,以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3、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部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教学能力和教育思想,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具有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教育部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和学习水平,精准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具有专业发展意识。
教育部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开展教育实验和教育研究,为教育教学贡献力量。
6、符合招聘条件和要求。
在招聘教育部双师型教师时,需要符合教育部有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和要求,并参加各种考试和面试等环节,经过全面的选拔和培训,通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最终成为合格的教育部双师型教师。
以上是教育部双师型教师的条件,教育部双师型教师是一类全面发展的教育人才,他们除了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和教学能力外,还需要具备英语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和国际化发展,同时还需要具备研究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双师型”教师建设标准
“双师型”教师建设标准为做好我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工作,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一、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等级我校“双师型”教师建设按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两种类型,依据不同条件分别设置:高级“双师型”教师、中级“双师型”教师和初级“双师型”教师。
二、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标准(一)校内专任教师申请认定“双师型”教师条件1.初级“双师型”教师具有高校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同时具备下列专业实践能力条件之一:①具有本专业非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见高职院校各专业类“双师型”教师岗位资格证书对应一览表“本专业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栏);②具有从事本专业的高级技能(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见高职院校各专业类“双师型”教师岗位资格证书对应一览表“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栏);③具有从事本专业的行业特许资格(执业资格)证书并参与行业企业具体案例、项目等工作(见高职院校各专业类“双师型”教师岗位资格证书对应一览表“相应注册执业资格”栏);④具有从事本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及以上考评员资格证书;⑤近五年中有1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⑥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前3名)为企事业单位开展的各类技术研发和相关服务,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⑦本人在B类及以上赛事中获得优秀奖,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活动;或近三年指导学生参加B类赛事取得一等奖以上;或近三年指导学生参加A类赛事取得三等奖以上(A、B类赛事依据皖教秘【2014】1号文件分类);⑧参加省级及以上教育部门师资培训基地组织的“双师”教师培训,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掌握相应专业的关键技能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
2.中级“双师型”教师具有高校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同时具备下列专业实践能力条件之一:①具有本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见高职院校各专业类“双师型”教师岗位资格证书对应一览表“本专业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栏);②具有从事本专业的高级技能(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并在近五年内,有一年以上企业(或社会)实践工作经历;③具有从事本专业技师(二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见高职院校各专业类“双师型”教师岗位资格证书对应一览表“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栏);④具有从事本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证书;⑤具有从事本专业的行业特许资格(执业资格)证书并且每年承担行业企业具体案例、项目等工作1项以(见高职院校各专业类“双师型”教师岗位资格证书对应一览表“相应注册执业资格”栏);⑥有五年以上企业第一线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⑦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前3名)2项及以上为企事业单位开展的各类技术研发和相关服务,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⑧本人在B类及以上赛事中获得一等奖以上,或本人在A类赛事中获得三等奖以上,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活动,或近三年指导学生参加A类赛事取得一等奖以上。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优秀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一种评价和认定。
下面将从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
一、教学水平认定标准。
1.学科知识扎实。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掌握。
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学历和专业背景,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习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科学合理。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法,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认定标准。
1.熟练掌握教学辅助工具。
双师型教师应熟练掌握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利用、教学软件应用等,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能够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3.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双师型教师应能够熟练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包括网络课堂、网络作业、在线讨论等,能够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既包括教学水平方面的要求,也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
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力,同时还需要熟练掌握教学辅助工具,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只有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
“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根据“国家职教二十条”有关精神,为适应学校新的发展定位与目标要求,加快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教学能力强、专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专业课教师职业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双师型”教师认定条件担任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含实践教学指导课)的专任教师,具有高校教师教学系列讲师或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含兼任行政、教辅工作的专任教师),结合所承担的教学课程,能承担或指导实践教学工作,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行业职称: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行业中级及以上职称。
(二)职业资格: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家相关职业技能鉴定部门颁发的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含考评员)证书。
(三)企业实践(工作)经历1.近一个学年或两学期内下企业顶岗实践锻炼、带学生实践教学或为社会服务等累计1个月以上;2.近五年中有3年及以上(可累计计算)有在本专业企业或相近专业企业工作经历,开展实践教学效果优良。
(四)专业比赛获奖1.近五年本人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排名前3);2.近五年参加或指导(团队项目限第一名)学生参加省部级及以上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竞赛(含教学类比赛)、创新创业比赛获三等奖及以上奖励。
(五)专业服务社会:近五年本人主持并完成1项及以上纵向或横向应用项目研究,累计到账经费理科5万元、文科2.5万元及以上,成果被行业企业或相关部门使用,效益良好。
(六)社会服务:担任省级或市级行业协会(学会)理事(会员)以上职务。
二、“双师型”教师认定范围各二级学院各专业、教研室符合条件的专任教师均可申请认定,兼任行政、教辅工作的专任教师符合条件的也可申请认定。
三、“双师型”教师岗位设置双师型教师设置两个级别岗位,具体如下:(一)一级“双师型”教师:受聘讲师或以上职务,且具有本专业实际工作对口的行业高级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包括高级考评员)证书,或具有本办法第一条认定条件中的第(四)款第1项、第2项(限获一等奖),或具有第(五)款(项目收入理科10万元、文科5万元及以上),或具有第(六)款(担任常务理事职务)情形。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是什么意思
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高职教育教师中的特定称呼,是指“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如“教师+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
内涵何谓“双师型”教师,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而有的学者则将“双师型”教师的理解概括为三种: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力论”,认为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做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双融合论”,即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
但不管是哪种概括,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一是停留在字面解释上,二是表现为较有理性的综合解释。
1.字面解释。
在高职院,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理解停留在字面上的不乏其人,简单地说,“双师型”教师就是“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如“教师+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
2.从“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着手,对“双师型”教师概念进行理性的综合解释。
按照教育界这方面的解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具有教书育人,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2)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要求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针对这一点,有学者还提出,“双师型”教师应能按照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能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等。
(3)具备相当的经济素养,即具备较丰富的经济常识、熟悉并深刻领会“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经济理论,树立市场观、质量观、效益观、产业观等经济理论。
国家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国家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国家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高水平学科教学能力,又具备相应学科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设计开发能力的优秀教师。
为促进学科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国家在符合条件的教师中实行双师型教师认定。
一、基本条件
1.拥有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或者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2.从事教育教学事业满7年,其中在学校任教满5年。
3.有突出的学科教学业绩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并有学术成果或具有过硬的实践经验。
二、学科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设计开发能力
1.具备深入的学科知识和全面的学科理论体系,具备面向未来的学科专业领域发展的前瞻性创新能力。
2.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备面向未来教育教学实践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践开发能力。
3.具备学科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设计开发的方法论和技能,并能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学科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设计开发。
三、学科教学能力
1.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储备与较强的学科思维能力,能够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手段。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学习能力。
3.具备熟练的课件制作能力,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创新与改进,能够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四、师德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教学规范,积极践行“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2.具有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注重与家长、学生和社会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
3.具有教育教学的团队精神,能在学校和学科团队中积极协作,促进学科教育的良性发展。
双师型教师标准
双师型教师标准双师型教师标准:一、能力要求1.掌握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教学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践能力,具备本科课程的教学经验。
2.具有教育学和研究型学习的理论和能力,有较强的教育学研究能力和发展能力。
3.有丰富的师生沟通实践经验,会根据不同的学习型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并能有效地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结果。
4.具备跨学科教育、创新及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能力,拓展学生学习思维及创造能力。
5.有较强的学科研究能力,有能力借鉴先进的学术理念、教学理论、管理方法,及时修正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操作,使教学内容系统化、实践性强、有效性高。
6.熟悉教材和教学资源以及使用相关软件,如电脑、网络平台、虚拟仿真实验等,能够有效的利用起来,提升教学质量。
7.具备继续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对学习管理、教学管理、教育心理认识等学科的知识熟悉得当,并能将学科知识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及科研工作中去。
二、教学素质要求1.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善于倾听,认真解决学生的问题,具备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能力。
2.严谨认真,具有严密思想组织能力及充分把握课堂的知识联系能力,能够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把每一节课落实到位。
3.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发展,能设计出具备挑战性和启发性两个特色的课程,提高课堂效果。
4.做到公平公正,以诚信办教,勤恳负责,有效组知识和情感,及时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维护师生间良好关系。
5.做到考核科学合理,及时分析课堂气氛,细心关注学生动态变化,能够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6.引导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活动及各种电脑网络游戏中,发展学生的多维度素养。
7.具有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对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引领能力。
全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
全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一、“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1.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自觉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
在教育教学和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形成相应的经验模式。
3.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
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方式,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4.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岗位实践,时长、形式、内容、标准等应符合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相关规定。
理解所教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
二、中职初级“双师型”教师标准1.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所教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以及教学、生产实习实训方法等,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效果好。
2.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积极参与并承担教学研究任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3.具有一定的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了解本专业工作过程或技术流程,积极承担实习实训教学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工作。
获得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职务(职称),或具有相应的能力水平。
三、中职中级“双师型”教师标准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和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
2.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习实训教学研究、专业建设、技术革新的能力,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实践中取得较突出的成果,起到带头人的作用。
双师型教师
什么是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有两种:
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
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
拓展资料
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要求“双师素质”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亦即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加教师职称。
2.既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专业职称,亦即双职称,同“双职称”说的界定一致。
3.主持(或主要参加)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项主要强调科研能力。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认定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那么,双师型教师应当具备哪些标准呢?首先,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
这包括对所教授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能够准确把握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
只有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知识点的准确讲解和深入拓展,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其次,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
双师型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教学软件的操作,能够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双师型教师还应当具备在线教学的能力,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辅助,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另外,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
这包括课堂管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方面。
双师型教师应当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最后,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不断学习的意识。
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需要与其他教师、家长、学生等各方面进行合作。
双师型教师应当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双师型教师还应当具备不断学习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双师型教师是一种新型的教师角色,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不断学习的意识。
只有具备这些标准,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优秀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教师,他们不仅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还能够灵活运用教育资源,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是教育行业的重要议题,其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
他们需要具备深厚的学科功底,熟悉所教授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科知识服务。
同时,双师型教师还应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视野,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
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双师型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能够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双师型教师还应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需要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双师型教师还应具备网络教学能力,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辅助,拓展教学领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
最后,双师型教师还应具备专业发展能力。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能够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应包括学科知识能力、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具备这些基本能力的教师,才能够成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
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一、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的概念及其背景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的提出是为了适应我国新时代产业发展的需求,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适应当前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历史时期,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正在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的提出,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的内涵和要求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这意味着“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具备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备与雇主签署劳动合同、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的工作经验。
这种要求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教师更能够站在行业的前沿,与时俱进,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
三、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的实施及其意义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向现代化迈进。
它可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更多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双师型”教师的实施也将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个人观点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我对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的实施充满期待。
我相信,“双师型”教师的出现将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带来巨大的改变,也将为学生和社会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我愿意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的提出和实施,不仅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对教师素质和教育理念的全面提升。
它将为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也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
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在当前社会发展大势下,职业教育正逐渐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而在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作为关键指导性文件,对于推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双师型”教师是什么意思。
在传统意义上,教师往往是独自承担教学任务的。
而在“双师型”教师模式下,则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一师多生”模式,引入了“行业导师”这一新角色。
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指既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的行业工作经验和技能的教师,通常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
这一新型教师队伍在职业教育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在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中,对于教师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再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行业工作经验和技能,能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实际操作指导。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企业导师和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和合作。
对于这一基本标准,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合理和具有针对性的。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这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样重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撰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也对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这一标准不仅仅是文件文字的规定,更是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只有教师们能够全面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职业人才。
“双师型”教师模式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创新,其基本标准的制定是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一步。
教师们应当认真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为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本篇文章的撰写,对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双师型教师是什么意思
双师型教师是什么意思
“双师型”教师认定与职称评审不同,职称评审有明确的职数限制,因此,各地教育部门、具体院校在进行职称评审时把关比较严格。
“双师型”教师认定虽有严格的标准要求,但由于“双师型”教师没有职数、比例限制,而是鼓励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并把“双师型”教师比例作为评价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就很可能出现在具体认定时放宽认定标准,帮助或默许教师做认定材料,让不具备“双师”能力的教师,也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的弄虚作假现象。
通过加强对在职专任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推进产教融合,聘期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到学校兼职任教等方式,建设货真价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政策的导向,也是职业院校应该有的建设行动。
然而这样的建设既需要投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根据有关规定,在职务(职称)晋升、教育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应向“双师型”教师倾斜,课时费标准原则上应高于同级别教师岗位,又需要花精力,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
有的职业院校就可能选择走捷径,按照认定标准要求,搞“速成”。
双师型教师认定材料
双师型教师认定材料摘要:一、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和重要性二、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1.基本素质要求2.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3.实际工作经验要求4.科研成果要求5.实践教学设施建设要求三、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意义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任用正文:双师型教师是指在具备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具备相关专业实际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
他们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素质要求: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2.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双师型教师应精通所授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先进技术理论,掌握良好的授课艺术。
3.实际工作经验要求: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在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4.科研成果要求:双师型教师近五年内应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且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并产生良好效益。
5.实践教学设施建设要求:双师型教师近五年内应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意义在于规范和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同时,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也是对其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肯定。
为了培养和任用双师型教师,职业院校应制定明确的选拔标准和培养计划,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对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双师型教师的含义
双师型教师的含义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双证书或双职称的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如“教师+律师、工程师”等。
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和重点。
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社会和教育的共同呼声。
“双师型”教师的理解归纳为三种类型:
1.“双证书理论”认为,工程师、技术员等技术职务人员取得教师资格,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是“双证书”教师;
当然想要成为教师,进入编制,首先需要符合报名条件,才能报名参加相应考试,赶紧点击查询一下。
2.“双能论”认为,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可以被视为“双能型”教师;
3.“双重整合理论”,强调教师的“双重证书”和教师的“双重能力”。
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泛化,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要么是字面解释,要么是理性的综合解释。
根据教育界的解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同时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具有教书育人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具有职业指导的素质和能力。
(2) 具有与教学专业相适应的行业和专业素质,要求具备丰富的行业和职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双师型教师个人提高计划
杜问为
2012年12月,我有幸被定为通化市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
这是对我工作业绩的肯定,既是荣誉,同时也是一种压力。
它会激励我不断努力,让我去学习、去思考、去总结……总之它会促使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不断进步,有所提升。
为了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现拟定2013年的个人提高计划:
一、现状分析:
(一)主要优势
1、工作态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热情,踏实肯干。
2、工作志向:做一名学生、家长喜欢的老师,同时也是领导、同事认可的教师。
3、工作能力:在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多次参加学校、县优质课展示活动,并且多次参与县、市教研活动。
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4、个性特征:比较要强,教学方面自信心比较强,对学校、学生有很强的责任感,在个人发展中有很强的进取心。
二、个人提高规划:
(一)目标
发挥专业特长,积极自学计算机应用软件,参与完善和形成我校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能指导专业教师学习并应用新的教学模式。
(二)达成措施
1、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多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动向,更新教育理念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多订阅一些学习资料,从中汲取营养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做好摘录
写出心得。
2、认真参加每一次教育理论学习,珍惜每一次教师培训;积极参与行业企业实践,加强自身专业实践技能培养。
3、养成反思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除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外,应重视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争取做到每天有反思,反思自己在每节课中教学的点滴,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不断的从教育教学反思中吸取教训,积累成长素材,充实教学。
4、传教帮带青年教师。
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教师,应主动讲示范课,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和青年教师交流,真诚地帮助青年教师,指导他们成长。
2013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