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建筑

合集下载

山地建筑的基础方案

山地建筑的基础方案

山地建筑的基础方案山地建筑的基础方案引言:山地地理条件复杂,气候多变,人类的生活和建筑活动受到较大的挑战。

因此,制定适合山地建筑的基础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山地建筑的基础方案,并讨论如何在山地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

一、地形分析和地基工程:山地地形起伏不平,地势陡峭,因此,在进行山地建筑时,必须进行地形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地基工程措施。

首先,需要对地形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其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条件。

其次,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合适的基础方式,如扩大基础、深基坑等。

此外,应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以防止地下水对建筑结构的不利影响。

二、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山地地区的建筑材料有限,因此,必须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首先,应优先选择当地的建筑材料,如石材、木材等,以减少运输成本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其次,应使用耐久、抗压、抗震的建筑材料,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掌握适应山地地理条件的施工技术,如借助机械设备和加固措施来确保建筑物的稳固。

三、节能与环保:山地地区的气候条件多变,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因此,应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和环保设计。

首先,应优化建筑的热工性能,通过增加隔热层、改善窗户、门窗的密封性等来降低能耗。

其次,应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来满足建筑物的能源需求。

此外,在建筑设计中,应选用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山地的生态环境。

四、景观设计和土地利用:山地建筑的景观设计非常重要,它不仅能提升建筑物的美感,还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首先,应充分考虑山地地区的自然条件,如山石、水源、植被等,并合理利用它们进行景观设计。

其次,应注重土地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山地环境。

此外,还应保留和修复当地的生态景观,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提升山地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结论:山地建筑的基础方案必须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气候等多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固和安全。

山地建筑设计规范

山地建筑设计规范

结构分析:采用 先进的结构分析 软件对建筑结构 进行详细的分析 和计算,确保结 构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
施工监控:采用 施工监控技术对 施工过程进行实 时监测和记录, 及时发现和解决 施工中的问题, 确保施工质量和 安全。
山地建筑的节能与环保设计
05
节能设计措施
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和构造,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 利用地形和自然环境,采用被动式节能设计,如利用自然通风、采光等。 考虑建筑物的能源系统优化,如采用节能电器、节能空调等。
空间布局
交通组织的合理规划
山地建筑应充分利 用地形特点,合理 规划交通组织,确 保人车分流、交通 流畅。
建筑出入口应设置 在不同标高,以方 便出入,避免陡坡 和长距离爬坡。
在建筑布局上应充 分考虑交通组织, 合理安排车行流线 和人行流线,避免 交叉和干扰。
山地建筑交通组织 应注重环保,采用 生态化设计,如设 置生态停车场、利 用地形建设地下车 库等。
在山地建筑的结 构设计中,应注 重建筑的整体性 和稳定性,避免 因地形复杂而导 致的结构不稳定。
针对不同的地震 烈度,应采取不 同的抗震措施, 确保建筑在地震 中的安全性能。
结构安全性的保障
基础设计:根据 地质勘察资料确 定合理的基础形 式,以提高建筑 物的稳定性。
结构选型:采用 适合山地环境的 结构形式,如框 架结构、剪力墙 结构等,以提高 建筑物的抗震性 能。
保护生态环境
山地建筑应遵循绿色建筑原则,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因素,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 山地建筑应注重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1. 引言1.1 山地建筑的重要性山地建筑是指建造在山地地区的建筑物,其建设过程需要考虑到地形、气候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山地建筑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山地建筑能够有效利用山地资源,满足人们对生活、工作和休闲的需求;山地建筑可以促进山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山地建筑对于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

山地建筑在推动山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保护山地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设计和建设符合山地地区特点的建筑是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

.1.2 山地建筑的特点1. 地形复杂多变:山地地形起伏不平,地势陡峭,往往需要克服高低落差较大的挑战。

2. 自然环境恶劣:山地气候多变,降水量大,日照时间较短,气温波动大,环境条件相对恶劣。

3. 土地资源有限:山地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土地利用需要合理规划,避免浪费。

4. 生态环境脆弱:山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建筑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5. 文化特色鲜明:山地地区往往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建筑设计需要融入当地文化元素。

山地建筑的特点在于地形复杂多变、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资源有限、生态环境脆弱以及鲜明的文化特色。

在设计山地建筑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建筑方案,以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促进山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山地建筑现状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山地建筑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许多山区地区,山地建筑成为了人们居住、工作、休闲的重要场所。

目前的山地建筑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山地地形的不规则性,一些山地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并不合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空间的浪费。

一些山地建筑没有充分利用地势起伏,导致建筑面积较小,使用空间不够合理。

一些山地建筑也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在地质不稳定的地区建造大型建筑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山地建筑设计大全(综合版)

山地建筑设计大全(综合版)

地下式
上 海 静 安 寺 下 沉 广 场
地表式
倾斜型:山地地表呈原来的倾斜形,建筑坐落 于勒脚层之上。
阶梯型(错层、掉层、跌落、错叠):基地地 表呈层层升高的阶梯形,建筑直接位于经过小 幅休整的基地之上。
地表式——倾斜型
地表式——阶梯型(错层)
英国勃克斯山 地住宅 从建筑的入口 层进去。下三 分之一层是客 厅,上三分之 二层是卧室, 利用地形的天 然高差,合理 的区分、限定 了不同性质的 使用空间。
山地建筑是指结合地貌特征,依照坡度差异进行建筑布局,起到错落有致的效果,使建筑与山地自 然景观相协调,从而避免高切坡现象的建筑形态。根据规定,坡度在10%以上时,属于陡坡地,建筑群 布置将受地形高差限制,呈现梯级格局,该范围内建筑都属于山地建筑范畴。从空间层次看,其主要形 式可分为地下式(如窑洞)、地表式(建筑与倾斜地面直接接触)、架空式(如吊脚楼)。从形体看, 可分为融入型、共构型、超越型。融入型即注重山地原有环境的维护,并强调建筑与山体的融合;共构 型即建筑与山体共同组合,塑造符合山地环境的景观;超越型即强调建筑功能分区与山体的有序结合。 山地建筑的特点在于它是立体的,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步移景迁,或蜿蜒而上,或蔓延而下,俯首为 景,仰首为美,是一种包裹在风景里的建筑形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自身应付外界侵袭的能力逐渐加强,人们对“山地”这一自然屏障的 依赖减弱了;同时,由于农耕经济逐渐取代了早期的游牧经济,人们的生存空间逐渐移向平地;此外, 由于平原地带的易通达性,加速了人口集聚和信息传播,使平地对人类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以上诸般原 因,促使山地与平原地带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平原地带的不断发展,愈加显示了山地区域 在各方面的落后,而山地区域的落后,又愈促使人们流向平原。

山地建筑调研报告

山地建筑调研报告

山地建筑调研报告山地建筑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了解山地建筑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我们小组进行了一次山地建筑的调研。

以下是我们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对山地建筑的定义进行了梳理。

山地建筑是指在山区特殊地理环境下建造的建筑物,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旅游建筑等。

此类建筑具有高度依赖于山地地形的特点,需要充分考虑地形起伏、土壤巩固、气候条件等因素。

其次,我们分析了山地建筑的特点。

相对于平原地区的建筑,山地建筑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限制。

首先,地形不平坦使得地基建设更为困难,需要采取特殊的建基方法。

其次,山地地区的土壤通常较为脆弱,建筑物需要采取一系列巩固措施以确保结构安全。

此外,山地地区的气候条件也需要考虑,如雨水的排水和雪的清理等。

然后,我们调研了山地建筑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对山地旅游的需求增加,山地建筑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许多山地旅游区的建筑物已经成为当地的地标,吸引了大量游客。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被应用在山地建筑中,如轻量化材料、模块化建造等。

这些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山地建筑的建设效率和质量。

最后,我们总结了山地建筑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山地建筑需要解决地形复杂、构造要求高等问题,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和研究。

另一方面,山地建筑也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减少对山地环境的影响。

未来,山地建筑可以更多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和自然风景,创造更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综上所述,山地建筑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挑战,但也蕴含着发展的潜力。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够增加对山地建筑的了解,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山地建筑

山地建筑

实例分析二:道格拉斯住宅
实例分析三:流水别墅
• 流水别墅具有活生生的、超越时间的质地。它似乎全身飞 跃而起,坐落在流水于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指挥着整 个山谷,超凡脱俗。别墅内的壁炉是以自然山岩砌成的, 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使别墅更为完美,在这里自 然与人类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整个建 筑悬在溪流和小瀑布之上,别墅最成功之处就是以一种疏 密有致有虚有实的体形与所在环境的山召、林卞、流水紧 密交融,建筑物与大自然互相渗透,汇成一体,互相衬映, 相得益彰别墅的外部造型同历史上一切别墅都极不相同。 总体上以几道横向栏墙与几条竖向石墙形成横竖交错的构 图,栏墙鲜亮光洁,石墙粗扩幽暗,水平与垂直的对比添 上颜色与质感的对比,再加上光影的变化,使整座建筑显 得既沉稳厚重又轻盈飞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例分析一:习习山庄
• 习习山庄位于浙江建德市石屏乡清风洞入洞口。 上山游步道在现场确定,始于一株枫香古树,联 系与石头、树木、建筑的具体关系。上山流线成 “L”型,入口山门十分低矮,谦卑的像是一户山 里人家。 • 习习山庄的平面布局顺应了地形。两组主要空间 与等高线平行,与等高线垂直的长尾巴屋顶下长 廊,起平台和梯架都架空在山体上,以最少的接 触表达建筑的轻盈。长尾巴屋顶坡度与自然山坡 坡度相同,强化了与山坡的关系。
山地建筑
一.山地建筑规划重点分析 二.山地建筑的形体表现分析 三.山体建筑的空间形态 四.山地建筑实例分析
坡地住宅单元的垂直组合
• • • • 一.错叠 二.迭落 三.错层 四.掉层
• 解决建筑物与地形之间的关系,节约土方 量,充分与自然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 山地建筑的形态形体特征,取决于山地建 筑所赖以生存的山地环境。山地的坡度、 山势、自然肌理等是构成山体形态的主要 因素。它们对山地建筑的接地形式、形体 表现和空间形态的作用各不相同。形体表 现有融入型、共构型、超越型。建筑空间 具有耦合性、动态性、趣味性的特点。山 体建筑的空间形态可归纳为六种类型:线 网联系型,踏步主轴型,空间主从型,层 台组合型,空间序轴型和空间穿插型等。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山地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山地地区的建筑设计对于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而且山地地区的地形、气候和文化特点都与平原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山地地区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本文将从现状和设计原则两方面浅谈山地建筑的特点和要点。

一、现状分析1.山地建筑的现状山地地区的建筑一般面临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地形复杂:山地地区的地形一般比较陡峭,坡度大,这给建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如何在不平整的地形上进行规划和建设,成为了设计者们的难题。

(2)气候特点:山地地区的气候与平原地区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山地地区比较湿润,气温变化较大,同时降水量也比较大。

这些气候特点给建筑的保温、防水等方面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3)生态环境:山地地区的生态环境一般比较脆弱,山地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更为敏感。

如果建筑设计不当,就有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2.山地建筑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山地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山地建筑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可持续发展:未来山地建筑的设计必须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和文化特点,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降低能耗,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生态环保:在未来的山地建筑设计中,生态环保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建筑必须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3)文化遗产保护:很多山地地区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未来的山地建筑设计必须尊重和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不能破坏当地的风貌。

二、设计原则1.充分考虑地形在山地地区进行建筑设计时,首先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特点。

在设计中要尽量避免对地形的破坏,尽量采用梯田式布局,让建筑与自然地形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地形,实现平台化建设,减少对地形的干扰。

2.保持生态平衡山地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建筑必须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

山地建筑设计原理

山地建筑设计原理

山地建筑设计原理第一部分:山地建筑设计的背景和概述1、山地建筑设计的定义和特点山地建筑设计是一种专门针对山地地理环境的建筑理念,它强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山地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利用,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种设计理念注重在适应和利用山地地形、地貌、地质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体验。

山地建筑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适应性:山地建筑设计应考虑所在地域的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以及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特点。

这种设计方法旨在与山地环境形成良好的适应性,以创造宜人的建筑空间。

(2)生态可持续性:山地建筑设计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采用可再生、可循环的建筑材料和能源,以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3)空间多元化:由于山地地形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山地建筑设计在空间布局、结构设计和功能安排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多元化特征。

这种设计理念注重在建筑内部和外部创造多层次、多角度的空间体验。

(4)形式独特性:山地建筑设计的独特性表现在形式、风格和造型等方面。

这种设计方法注重从山地环境中寻找灵感,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建筑形式,使建筑成为山地景观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山地建筑设计是一种关注环境、注重创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理念。

它在适应和利用山地环境的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体验,充分展现了山地建筑设计的独特魅力。

2、山地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山地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其地形、地貌、气候等多重因素都与平地环境有所不同,因此,山地环境对建筑设计有着显著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形适应:山地环境的地形起伏大,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地形的变化,如何适应地形、利用地形是山地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

建筑物的布局、朝向、高度等方面都需要与地形相协调,以最大程度地适应山地环境。

(2)地质问题:山地环境的地质条件复杂,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地质问题,例如土地的承载力、地震、滑坡等。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知识讲解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知识讲解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知识讲解山地建筑是指建造在山区的建筑,其特点是利用山地的自然地形和地势进行设计和建造。

山地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山地地质、地形、气候等因素,以及保护环境和遵循生态原则。

一、山地建筑的特点1.多层建筑:由于山地地形起伏,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山地建筑常常采用多层结构,可以分别利用不同层面进行不同功能的布置。

2.自然材料:山地建筑常常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如石材、木材等,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同时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3.地形的利用:山地建筑在设计和布局时需要充分利用地形起伏和山地的特点,如利用山的背面作为固定的护坡,利用山顶或山腰作为观景平台等。

4.环境保护:山地建筑需要尽量保持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破坏当地植被和水土保持措施,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抗震设计:由于山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山地建筑需要进行抗震设计,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二、山地建筑案例分析1.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是建造在张家界天门山上的一条高空玻璃观景栈道。

栈道建在天门山峭壁上,全长为1.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玻璃栈道。

栈道设计独特,充分利用了天门山峭壁的地形,使游客能够近距离欣赏到峡谷的壮丽景色。

栈道以钢结构和玻璃为主要材料,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透明度,同时提供了安全保护措施,如栏杆和玻璃地面的防滑设计。

2.日本箱根山中小屋日本箱根山中小屋是建造在箱根山脚下的一组山地度假小屋。

这些小屋均建造在山腰上,与周围的植被和环境相融合,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小屋的设计采用了传统的日式建筑风格,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注重室内和室外空间的连接和开放。

此外,小屋的设计还考虑到了当地的气候特点,采用合理的通风和保温措施,使室内气候舒适。

3.中国悬空寺中国悬空寺位于山西省的恒山上,是一座建筑在悬崖峭壁上的寺庙。

寺庙建造于公元491年,利用悬崖峭壁和山体岩石进行支撑和固定,非常独特。

国内与地形结合的建筑案例

国内与地形结合的建筑案例

国内与地形结合的建筑案例一、山地建筑1. 贵州黄果树瀑布酒店该酒店位于中国贵州省黄果树瀑布景区内,依山傍水,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建筑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和石材,同时巧妙地利用地形,使得酒店房间能够欣赏到壮观的瀑布景观。

2.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玻璃吊桥武隆天生三桥是全球最大的天然石桥群,玻璃吊桥是其标志性建筑之一。

该桥悬挂在两座山峰之间,长500米,宽2米,是亚洲最长的玻璃吊桥之一。

桥面采用高强度钢构桥梁,确保游客安全的同时,也提供了极致的悬空体验。

二、滨水建筑1. 杭州西湖雷峰塔雷峰塔位于杭州西湖畔,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

塔身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和石材,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塔内设有电梯和楼梯,方便游客登顶欣赏西湖美景。

2. 武汉长江大桥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设的公铁两用桥梁,连接武汉两岸,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桥梁采用钢构桥梁,长1670米,宽22.5米,是中国最长的公铁两用桥梁之一。

三、山地城市1. 成都都江堰市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边缘,是一座以山地地形为主的城市。

城市规划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依山傍水,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同时,城市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2. 贵州六盘水市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是一座以山地地形为主的城市。

城市规划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筑采用传统材料和技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同时,城市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四、绿色建筑1. 深圳万科中心万科中心是一座集办公、商业、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

建筑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注重节能和环保。

同时,建筑还充分利用地形和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

2. 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建筑采用钢结构框架和膜结构屋顶,结构独特且富有创意。

同时,建筑还充分利用地形和自然环境,实现了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五、文化建筑1. 陕西西安大雁塔大雁塔是唐朝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

山地建筑结构技术措施

山地建筑结构技术措施

山地建筑结构技术措施山地区域的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地形险峻、土地不稳定等特点,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山地建筑结构技术措施。

1. 地基处理:山地地质条件复杂,地基不稳定是山地建筑的一大挑战。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挖掘地基,采取加固措施,如加设土木工程结构,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地基改良技术,如灌注桩、地基加固等,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 结构设计:山地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地形险峻、土地不稳定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采用框架结构或者加固墙体结构,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倾斜支撑结构,将建筑物的重量通过支撑结构传递到地面,减少对地基的压力。

3. 防震设计:山地地区地震频繁,因此在山地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防震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可以采用加固结构、增加抗震能力的构件等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此外,还可以在建筑物中设置防震减灾设施,如防震支座、减震器等,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4. 水土保持措施:山地地区土地容易发生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对于山地建筑来说,水土保持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可以采取措施,如设置护坡、加固边坡、搭建挡土墙等,以防止土地的下滑和塌方,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5. 排水系统:山地地区降雨量大,排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山地建筑的设计中,需要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包括设置雨水收集设施、排水沟、排水管道等,以保证建筑物周围的水能够及时排出,防止积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6. 防止滑坡:山地地区滑坡是一个常见的地质灾害,对山地建筑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因此,在山地建筑的设计中,需要采取防滑坡措施。

可以通过设置挡土墙、加固边坡、植被保护等方式,减少滑坡的发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7. 安全疏散通道:山地地区地形复杂,建筑物周围的道路狭窄,因此在山地建筑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安全疏散通道。

通道的设置应符合建筑物的规模和使用人数,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我国是一个多山地和丘陵的国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

在这种背景下,发展山地建筑已经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

因此,对山地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山地建筑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为山地建筑设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

标签:山地建筑;环境;地形地貌1、山地建筑的特点广义的山地建筑是指在地势起伏、坡度大的用地上建设的建筑项目。

狭义的山地建筑是指山地环境中的建设项目。

地势起伏的特点决定了山地建筑在形态、景观、交通、技术等诸方面会产生于平地建筑不同的技术要求。

山地建筑从空间层次看,其主要形式可分为地表式,即建筑与倾斜地面直接接触;地下式,比如窑洞;架空式,如吊脚楼。

从形体上看,则主要可分为融入型,即强调建筑融入周边山地环境;共构型,即强调建筑与周边山地环境共同塑造符合山地环境的景观。

山地建筑的特点在于它是立体的,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步移景迁,或蜿蜒而上,或蔓延而下,俯首为景,仰首为美,是一种包裹在风景里的建筑形态。

2、山地建筑设计难点2.1脆弱的山地自然生态环境山地自然生态环境普遍山水交融、植被茂密,自然景观资源十分优越,优秀的山地建筑设计往往使得建筑与周边山地自然环境互融共生,形成山地建筑所独具的风格和魅力。

不过山地环境在给山地建筑带来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灾害的隐患。

山地自然生态环境往往脆弱而敏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抗干扰能力弱,山地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异质性,生态敏感度高,因此极易造成建设性破坏。

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和植被等因素中的任何一方发生变动都会引起山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改变,甚至导致整个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如人们开山、伐木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山体地表会因为植被的破坏而形成裸露从而引起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其次,山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差,一旦遭到较大破坏后很难自身修复,生态环境的恶化就不可避免。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摘要】山地建筑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具有独特的设计特点。

本文通过分析山地建筑的特点和现状,探讨了山地建筑设计的原则,重点强调了环境适应性和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山地建筑的设计应当考虑地形起伏、气候条件等因素,以实现与环境的良好融合。

未来,山地建筑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设计原则的重要性也将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为山地建筑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以促进山地建筑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山地建筑、现状、设计原则、环境适应性、材料选择、发展趋势、重要性。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山地建筑是指建筑在山地环境中的建造和设计,由于山地地形的特殊性,山地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地形起伏、地质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不仅具有美观性,同时也具有稳固性和安全性。

山地建筑的设计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一般建筑设计应用于山地环境,而是需要结合山地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设计原则。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对生态建设的提倡,山地建筑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导致土地资源短缺,越来越多的建筑需要建在山地环境中。

探讨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对于促进山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山地建筑的特点、现状及设计原则,以期为今后山地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山地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以及总结出适合山地环境的建筑设计原则。

通过研究山地建筑的特点和现状,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特殊环境下建筑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而提出更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以确保山地建筑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为未来山地建筑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强调设计原则的重要性,以促进山地建筑领域的良性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山地建筑的特点1. 地形复杂多变:山地地形不规则,坡度陡峭,不同高度和方向的视野和气候条件各异。

山地建筑设计概述

山地建筑设计概述
(2)坡度 通常选取坡度较缓的用地作为建设用地,坡度控制在10%以下,对于坡度大
于15%的用地尽量避免建设大体量的建筑实体。
(3)山地建筑与坡度的生存关系
类别
坡度
建筑场地布置及设计基本特征
平坡地 3%以下 基本上是平地,道地 悬崖坡地
3-10% 10-25% 25-50% 50-100% 100%以上
习习山庄是葛如亮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建筑作品。建筑与自然山水紧密 结合,是山地建筑与地形结合的经典案例,也是我国八十年代“新乡土建 筑”的典型代表。
习习山庄平面布局顺应地形与地势,两组主要功能空间与等高线平行 布置,建筑虽山势起伏,形态舒展富有动感。
“长尾巴”屋顶、屋顶下长廊与平台和 梯段都架空在山体上,是建筑获得轻盈 感。屋顶坡度与自然山坡坡度相同,最 大限度地强化了建筑与山坡的关系。
办公建筑、居住建筑等。
4.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性 山地建筑不但与自然环境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密切相关
,也与地区的历史传统、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优秀的山地建筑 需要与特定的环境相协调,这其中包含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1.3自然环境
(1)等高线 等高性、闭合性、非交性(除悬崖绝壁)、密陡稀缓性、凸脊凹谷性。
面积较大时,利用 受限制较少。
山崖
由于坡度陡,具有 一定的紧张感,离 心力强。
具有单向性的景观, 利用困难较大 给人一种视觉紧张 感
山谷
具有内向性、内敛 性和一定程度的封 闭感
视域有限,在开敞 面积较大时利用受 方向形成视觉通廊。 限制较少。
1.4人文环境
1.地域特色 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受到各种地域自然条件的限制于制约。在 设计进程的最早阶段开始,建筑与地域之间就建立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山地建筑设计

山地建筑设计

萨伏伊别墅轴测图
东立面
东立面图
南立面图
北立面
北立面图
横向剖面图
北立面图
(由南向北看)
仆人用房
楼梯 坡道
车库
首层平面图与 相应模型
门厅
人行入口
卧室 厨房 楼梯
餐室
卧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坡道 空中花园
二层平面图 与相应模型
卧室
卧室
坡道 屋顶花园 楼梯
二层平面图
坡地建筑接地方式
①埋入式亦称覆土式
建筑空间在坡地环境中可以 和基地紧密结合, 部分或 全部凹入地表。
②人工平台式——地表式(土 方平衡法)
• 建筑空间在坡地环境中可 以和基地紧密结合, 部分 或全部凹入地表。
③架空式(吊脚式)
建筑脱离地面, 用架空的方式使建筑 物高出地表。 建筑架空,下部空间不 考虑使用(有时也使用),吊脚部分 深度不大时,可采用悬挑的方式来处 理。
坡地建筑设计
一、解题——建筑的属性 1.山地建筑——地貌特征及其处理、外部空间序列。 2.展览、文化建筑——“流线”内部空间关系(展厅。大小空间)。 二、山地建筑的地形特征
• • • •
㈠等高线识图 ①一般来说,各等高线的高差为1米。 ②山谷(集水线) 山脊线(分水线)的识别。 ㈡首先要尊重自然,充分利用地形第一 就是对坡地 建筑它有平地建筑所无法比拟的视线和景观的优势, 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和享受,在坡地上形 成退台之后,后面的房子不会被前面的房子挡住, 那么他视线的开阔度比平地的建筑材料要好很多。 • 第二 坡地建筑本身有很好的生态环境,景观很好, 空气好.。所以坡地建筑有很明显的生态上的享受, 那么你要得到这些享受,肯定相应就要克服一些困 难,主要就是高差的困难——如何整地的问题。

山地建筑的八种处理手法

山地建筑的八种处理手法

山地建筑的八种处理手法咱来说说山地建筑的八种处理手法哈。

你看那山地,起起伏伏的,就像人生的道路一样,充满了挑战和惊喜。

那要在这上面建房子,可得有点本事才行呢!第一种手法,就像是给山地穿上合适的鞋子一样,得顺应山势。

可不能硬来呀,得顺着它的坡啊坎啊的,让房子自然地融入进去,就好像房子本来就该在那儿似的。

你想想,如果非要逆着山势来,那多别扭啊!第二种呢,是利用地形的高差。

这就好比是玩跷跷板,高的地方和低的地方都有它的用处。

高的地方可以有绝佳的视野,低的地方说不定更接地气呢!把这些高差利用好了,房子就能变得特别有意思。

第三种,给房子找个好“靠山”。

有了山做依靠,房子也会更安稳呀。

靠着山建,还能有那种被保护的感觉,多好呀!第四种,打造独特的空间层次。

就像蛋糕一样,一层一层的,多有层次感呀!让房子里也有不同的高度和空间,走在里面就像探险一样。

第五种,把自然景观请进家里。

那山啊树啊花啊草啊,都是宝贝呀,让它们成为房子的一部分,这多棒啊!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大自然的美景,那心情能不好吗?第六种,让光线来帮忙。

光线就像魔法师一样,能让房子变得明亮又温暖。

在山地建筑里,巧妙地利用光线,能让房子充满生机。

第七种,注重交通流线。

这就好比是人体内的血管,得通畅才行啊!让人在房子里走来走去都很方便,不会觉得别扭。

第八种,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房子不是孤立的呀,它得和周围的山山水水融为一体,这样才和谐嘛。

你说这八种手法是不是很有意思?咱要是能把这些手法都用好了,那建出来的山地建筑肯定特别棒!咱以后要是有机会在山地建房子,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些手法,让房子成为山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别小看这山地建筑,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咱得用心去体会,去实践,才能真正做出好的作品来呀!。

山地建筑设计中的困难与挑战

山地建筑设计中的困难与挑战

山地建筑设计中的困难与挑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向外扩展,在人口和资金驱动下,大量的建筑项目在山地和地形复杂的地区涌现。

山地建筑设计的困难与挑战也因此日益凸显,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着许多技术方面的限制和难题。

在本文中,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山地建筑设计中的困难与挑战。

一、山地地形的不规则性山地的地形往往是不规则的,即使在一个相对平坦的山坡上,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地形起伏也可能会非常复杂。

山地地形的不规则性会给建筑设计带来很大的挑战。

例如,在选择建筑施工地点时,施工团队需要对山地地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勘测,并选择一些较为平坦的场所进行建筑。

然而,在山地环境中,很难找到完全平坦的区域,因此设计师和施工人员需要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精心的计划和调整。

二、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在山地建筑设计中,建筑结构的复杂性也是一个挑战。

许多山地建筑需要建立在悬崖和峭壁上,甚至吊在绝壁上,这对建筑的结构设计师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山地环境的建筑材料和灵活的建筑结构方案。

为了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筑结构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个细节,从而确保建筑的结构能够抵御山地恶劣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影响在山地建筑设计中,环境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由于山地常年面临恶劣的天气和自然灾害,建筑所处的地震带和风暴带也会影响到建筑设计。

此外,风和雪等极端天气会对建筑造成较大的压力和影响。

设计师和施工人员需要选择可承受这些压力和恶劣环境的材料和技术,以确保建筑的稳定和安全。

四、建筑的可持续性在山地建筑设计中,建筑的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建筑师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山地环境的可再生材料,并通过节能技术减少建筑所消耗的能源。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建筑对附近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减少碳排放和生态系统的管理来确保建筑的可持续性。

总结综上所述,在山地建筑设计中,我们需要面对着多种挑战,如不规则的地形、建筑结构的复杂性、不可预测的环境影响和建筑的可持续性等。

山地建筑方案

山地建筑方案

山地建筑方案山地建筑方案是指在山地地区进行建筑规划和设计的方案。

山地地区具有陡峭的地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山地地区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地形、气候、材料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

首先,山地建筑方案需要考虑地形因素。

山地地区地势陡峭,土地利用受限,因此建筑的选址需要慎重考虑。

合理的选址可以减少对山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另外,建筑的平衡设计可以减少山地地区的土壤侵蚀和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其次,山地建筑方案需要考虑气候因素。

山地地区气候多变,阳光、温度、风速等都与平原地区有所不同。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山地气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和隔热性。

另外,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防风设计等措施,可以降低山地地区建筑的能耗,并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第三,山地建筑方案需要考虑材料因素。

山地地区多山岳地形,资源丰富,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有独特的优势。

同时,山地建筑方案也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选择本地的材料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环境污染,并且能够更好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最后,山地建筑方案需要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

山地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美景,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自然景观和建筑的融合问题,保持山地地区原有的景观特色。

此外,考虑到山地地区的文化特点,建筑设计应该注重传统文化和当地民族建筑的传承和保护,以增加建筑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山地建筑方案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材料和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等多个因素。

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安全、可持续发展和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山地建筑方案。

同时,山地建筑方案的编制还应注重本地文化和民族建筑的传承和保护,以增加建筑的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山地?山地建筑?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山地建筑属于建筑形态的一种,是结合山地地貌特征,依照坡度差异进行建筑布局,取得错落有致的效果,使建筑与山地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建筑形态。

坡度在10%以上时,属于陡坡地,建筑群布置将受地形高差限制,建筑内设有阶梯,该范围内建筑则属于山地建筑设计范畴。

坡地建筑,即多半建在山坡地段上,并依坡势而盖的建筑,它的这种独特性,必须有自然条件的支撑,利用坡地地形创造独特的视觉空间以及与众不同的建筑特质。

由此可以看出,坡地建筑并不是开发商兴之所致的成品,也不是开发风潮能轻易模仿的对象,坡地的自然特征——原生、稀有、有所保留不能被破坏,决定了建筑的珍贵及气质。

坡度分级标准类型坡度建筑区布置及设计基本特征平坡地3%以下基本上是平地,道路及房屋可自由布置,但须注意排水缓坡地3—10% 建筑区内车道可以纵横自由布置,不需要梯级,建筑群布置不受地形的约束中坡地10—25% 建筑区内须设梯级,车道不宜垂直等高线布置,建筑群布置受一定的限制陡坡地25—50% 建筑区内车道须与等高线成较小锐角布置,建筑群布置及设计受到较大的限制急坡地50—100% 车道须曲折盘旋而上,梯道须与等高线成斜角布置,建筑设计需作特殊处理悬崖坡地100%以上车道及梯道布置极困难,修建房屋工程费用大,一般不适于做建筑用地二、坡地建筑设计遵循的原则坡地建筑当中的设计原则,也是其特色。

坡地有高差,做到户户有景的机会比平地上更加理想,因为坡地,一般有园林、山谷、河道,在小区设计的同时保护山区的生态是非常重要的。

(1)要显山露水不要影响到坡地山水自然的美,尽量提供一个健康生态的居住环境。

(2)要依山就势依山造势,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户型。

例如花园洋房,情景洋房。

(3)要错落有致增加景观的开阔道。

山坡建筑可以令空间更加丰富,因为错落有致,令到天际线更加多层次感。

(4)不随意伐木除了保护生态环境来说,具体来讲,超过15米以上的大树,或者是有价值的树种,珍贵的树种,要尽量的保留,不要砍伐,必要的时候可以移栽。

(5)不大量挖填土尽量不做大量的挖土和填土。

(6)不做太高的挡土墙认真地做总图设计,利用坡地的原件,减少很多挡土墙,挡土墙最好不要超过1.5 米。

(7)架桥道路不要过高如果坡地建筑区内的道路要横过山谷,这个架桥道路的高度最好不要超过1.5 米,因为挡土墙和高架桥,不单只是建筑成本比较贵,而且在视觉上会影响山坡的生态,要令到小区里面的规划一方面可以减少道路面积,做到局部的人车分流,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成本效益。

三、坡地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1)发挥坡地山体应有的特性因为山体建筑的平地是有限的,大规模的绿化空间,大规模的广场不容易做到,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这样做,不必将平地建筑的一些条件和设计的元素强加在坡地建筑里面。

而应该发挥坡地山体应有的特性,创造坡地建筑,提供一些另类的居住空间和居住的环境给购房人士。

(2)处理好容积率一般0.8 以下的容积率肯定是做别墅,1.0 的容积率,可以高低搭配,做一些多层或者联排别墅,如果容积率到1.5,一般就是做多层,如果容积率到2.0 的话,那就只能做高层。

所以容积率直接确定了产品的形态。

(3)建筑风格与山体相融合坡地建筑的建筑风格、立面设计、外形选材应该融合到山体里面,不能太喧宾夺主,尽量发挥坡地的优势,创造一些真正优美的居住环境。

因为坡地建筑的道路系统是比较复杂的,环境、绿化和空间之间每一个道路和每一个环境空间之间会有结点,要利用这些结点,突出每一个组团的分区和个别的主题性,不但只增加识别感,更要增加趣味性。

(4)雨水的收集,山体的排洪在坡地建筑规划的最早期,就必须及时关注雨水的收集,山体的排洪。

令一些没有排洪沟,雨水收集管道的地方与园林环境配合,将技术上必须使用的排洪沟转为有利环境绿化的一部分。

(5)通风防潮问题解决通风防潮一般采用把山体和建筑的外墙托开,不是做在一起。

托开之后,后面做挡墙或放坡,那么外墙和后面的放坡和挡墙之间是空的,两个端头就可以开通风的洞口,让空气能够流动,这样背后潮湿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

而对付地面的防潮,现在防水材料已经非常先进了,只要地面防水做好了,一般是没有任何问题。

另外可采用更保险的方式——架空,但前提不能是非常大体量的建筑物。

南方地区都非常的潮湿,要把整个底部架空,北方一般升高半米,做成一个半空的架空层,这样解决潮湿问题,也是非常简单有效的一个方法。

(6)消防车的问题特别是高层的坡地建筑,在规划道路的时候,最早期的时候就要考虑走消防车的道路坡度。

如果以后再加上去的话,就会影响到整个规划,很多时候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7)噪音问题噪音问题可以用很多办法解决。

比如在坡地上面,沿着基地干道一直往上,如果项目是一个高层,多层、别墅搭配的项目,那么就沿着城市干道把多层放在后面,把别墅放在更后面。

这样到城市主干道上面,高层可以挡掉很多的噪音,坡地上高层也不会挡掉它的视线。

四、坡地建筑六大设计要素建筑形态要素——三种接地模式对于坡地建筑单体,最复杂的就是住宅和地形的结合的地方——接地模式。

复杂多变的接地方式是坡地单体住宅的典型特征。

(1)埋地式埋地式有窑洞式和覆土式,窑洞式就是正面向前面开畅;覆土式就是把整个建筑埋在土里面,出于对生态和节能的要求利用地下的地热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省建筑所需要的能源。

(2)接地式接地式就是建筑的底部和地形直接发生密切的接触,一种是掉层式,这种做法在重庆做得非常多,特别是在住宅里边。

第二个就是退台式,退台式就是每一个户型形成一个平台,这个户型前面是下一户型的屋顶。

①掉层式主要是利用地形的高差,在上面和下面分别设两个出口解决交通的问题。

②退台式退台式坡地建筑每一户都有很大的私密空间。

地面和屋顶上都做成退台的形式,主要是适应周边山地的环境,通过退台形成一个层面,可以做成山地本身和退台相呼应。

(3)离地式离地式分成两种,一种是全架空,一种是吊脚式。

①架空式这种方式就是地面完全不接触,完全架空的方式。

②吊脚式第二种是一个角度放在地上,另外一个角度采用柱子支撑起来。

山地建筑适应地形的处理手法五、总体布局要素——两种规划模式一坡地建筑讲究自由的总图布局,主要是跟地形结合。

群体的布置,要注意解决合理利用地形、少开土石方、节约用地和投资,用满足各类建筑总体设计的功能使用要求的矛盾;同时也要考虑日照、通风、防火及道路、绿化、环境等技术要求。

有两种布局形式,一个是分散式布局,一种是集中式布局。

(1)分散式分散式的好处是跟整个地形和场地的环境相互交融的关系比较好,对整个山形的呼应感觉比较自然。

(2)集中式集中式把住宅建中在一起,做成高密度的低层的方式,这种方式占地会小一些,但是也会产生对山体的遮挡,或者产生建筑形态的拥挤感和单调感。

二山地居住组群可采取点状、线状、片状及混合式布局。

点状布局易于适应地形,不知灵活。

线状布局可与等高线平行、垂直或斜交布置,也可顺等高线成曲折形,构成外部休息空间。

片状与混合布局则是以上两种布局的综合,以适应多种多样的地形条件,创造丰富多彩的群体景观。

六、交通要素山地交通的特点山地区域,由于地形起伏,各建筑单体或群体之间的位置在高差上常会发生变化,因此,山地交通空间轨迹呈现明显的三维特征;地形的起伏,人们在实现交通活动过程中常会感受到因地表凹凸而形成的丰富视景,于是,山地建筑又具有独特的景观特征;另外,常规的交通方式(车行、步行)常会受到限制,一些适合山地环境的特殊交通工具(如缆车、索道)应运而生,体现了山地交通方式的多样性。

1、立体化与平地交通不同,要实现山地空间之间的交通联系,除了要考虑它们的水平位移以外,还需要特别考虑它们在竖直方向的位移,使得山地交通呈现立体化的特点。

对于山地建筑来说,立体的交通,将为建筑组群的功能及形态组织提供丰富的选择可能,使建筑的复杂流线可以得到很好的立体分流组织。

2、景观化在山地环境中,由于交通的三维特征,人们在途中获得的视景比在平地显著,而且不断发生变化。

随着道路的升降、曲折,人们的视点高低、视角俯仰、视域开合都会产生丰富的变化,这会为人们带来富有情趣的景观感受,使人们的感觉置身于风景之中,而不像在平地,任何景物都只是在人们旁边一闪而过,体会不到强烈的旷奥感受。

3、多样化山地地形的凹凸起伏,为常规交通制造了障碍,人们不得不运用多样化的交通方式,如坡道、架空道、隧道、索道、缆车等。

三种交通组织模式坡地建筑的路网一般做成自由的路网,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方面是地形的限制,第二个是成本的原因,一般坡地建筑路网组织有三个方式。

1、多采用主干道加尽端路①干线式环线就是从主干线上发出若干的尽端式的道路,深入到组团。

②干线进入树枝状干线绕过去之后穿过环线进入组团。

③干线里面有环线组团里面有尽端式干线也有环线,不是非常确定形式,两种形式结合。

2、以大台阶为轴线组织步行系统坡地建筑步行交通最大的特点要克服做台阶的难题,对台阶的处理是坡地步行系统要处理的重点,把步行交通通过大台阶,组织到一个主要的通道上面,用大台阶展示坡地建筑居住的主要特征。

现在虽然交通形式以车行交通为主,但是实际上大台阶仍然不可缺少。

可以使居民走一段休息一下,创造一个舒服的步行的大踏步的环境。

3、以电梯廊桥组织公共垂直交通系统电梯出现以后,可以用电梯来解决出行交通,所以电梯塔的利用也成为我们坡地住宅的一个亮点。

如右图这是在香港一个居住区的例子,把电梯塔和过街天桥结合在一起。

山地车行交通根据现代社会的物质水平,山地车行交通是联结山地建筑及其群体的主要方法。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车行道只需同道建筑群体中的入口,其余的交通联系由步行系统和其他交通工具解决。

1、纵坡设置山地建筑的纵坡不宜太大,坡段也不宜太长。

山地公路的最大纵坡应小于9%,根据不同坡度还应有适当的限制坡长。

建筑小区或群体内部的车型路,由于车速较低,其最大坡度可以放大到10%,特殊情况下,甚至达到13%。

适宜于自行车行驶的纵坡宜在 2.5%以下,对于小区内的自行车道,其最大纵坡可放大至3.5%。

2、道路布线山地区域内的车行道路的布线通常是复杂的问题。

在通常情况下,道路的布线只能顺应地形,因地制宜,沿等高线蜿蜒曲折。

(1)布线与地形的结合山地环境中,道路线型选择首先取决于地形。

从生态观出发,我们一方面要使山地道路适应爬坡的要求;另一方面尽量减少对原有地形的改变,是道路布线与山地景观相协调。

道路布线结合地形道路布线与等高线的关系(2)布线与建筑的结合山地建筑的群体布局中,道路线型往往是建筑排列的骨架,它的形成对于建筑的功能组合,空间布局影响较大。

一般来说,道路系统的线型包括棋盘式网、络状、环状、心形放射状、支状、立交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