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精品】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矿物》听课评课记录

【精品】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矿物》听课评课记录

《各种各样的矿物》听课评课记录—(上课铃响)今天那这节课,我们也要用观察,看看桌上,要观察什么?——矿物(板书:矿物)请同学们像刚才观察顾老师那样,选择一块矿物观察.(记录者注:给学生共7块矿物)出示课件:观察描述活动(一)提示:请随意选择一块矿物进行观察,看一看、摸一摸,做好交流的准备:你手中的矿物特征有什么显著的特征(活动后第一个学生汇报)——亮晶晶,有点光泽。

(是几号矿物?--3号)-—我观察的也是3号,它是石英,敲在桌子上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追问:你用什么观察的?)耳朵。

我闻闻看,没有味道的。

(纠正:味道是尝出来的)哦,是气味。

——我观察4号,也很光滑.用手摸出来的-—6号,很粗糙(师:这也是手感)如果给你们更多的时间,提供更多的工具?能不能发现更多?你需要什么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教师出示准备的工具:放大镜、铁钉、刻刀)(出示课件提示,让学生自己安静阅读课件内容)(课件出示记录表,教师解释“眼睛”“手"“放大镜”图标后面需要记录相关的内容。

)师:请大家继续选择刚才那块矿物做记录(09:27至09:35学生观察活动)说说你观察的是哪一块矿物,他有什么显著的特征。

把你的观察到的慢慢读出来,让下面的同学猜一猜,猜对的人越多就说明你的观察越仔细,等会有奖励——我观察的矿物:颜色种类很多,有光泽,好像有多种矿物组成(教师纠正:有颗粒,很明显)摸上去凹凸不平(师:很粗糙)摸上去有点痛(很沉)用铁钉敲击声音很清脆,用塑料刀切一下会留下白色的条纹(这说明了什么?)(另一个学生补充:这块矿物不是很坚硬)没有气味大家听出来时几号?举手指表示(每个学生举手指:1号或2号)(汇报的学生宣布正确答案:1号)为什么大家会猜两个答案呢?是不是它有某个特点没有说清楚?你看出什么区别了吗?-—外形不一样-—1号比较长,2号比较扁(师:这还是在说形状)——2号矿物的颜色好像要少一些(师:其中一块有黄色的,另一块没有。

17《认识矿物》(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17《认识矿物》(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17《认识矿物》(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7《认识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认识矿物》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
3.授课时间:第17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矿物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矿物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矿物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矿物。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矿物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1.矿物的定义和特点:矿物是由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固态物质。矿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常见的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等。
2.矿物的识别特征:矿物可以通过颜色、形状、硬度等特征来识别。颜色是矿物最常见的识别特征,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颜色。形状是指矿物的外形,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晶体形状。硬度是矿物抵抗划痕的能力,不同矿物的硬度不同。
3.矿物的形成过程:矿物形成于地壳中,通常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地质作用过程。矿物形成的过程包括岩浆冷却、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等。岩浆冷却是指岩浆在地壳中冷却凝固形成矿物。沉积作用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中的沉积物经过压实、胶结等作用形成矿物。变质作用是指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变化形成矿物。
目标:让学生了解矿物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矿物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矿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对矿物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矿物资源的热爱,认识保护大自然、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矿物的定义和特性。

2. 矿物在生活中的用途。

3. 矿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矿物在生活中的用途,如何保护矿物资源。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矿物的特性和生活中的联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黑板、教学PPT。

2. 各种矿物标本。

3. 相关视频、图片资料。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授矿物的定义、特性和生活中的用途等基础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矿物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以及如何保护矿物资源。

3. 直观演示法:利用PPT、视频和矿物标本等教具,直观展示矿物的特性和用途。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提问导入,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矿物吗?矿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2. 讲授新课:通过PPT展示矿物的定义、特性和生活中的用途,同时结合黑板进行讲解。

利用实物矿物标本,让学生直观感受矿物的特性。

3. 巩固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矿物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以及如何保护矿物资源。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矿物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常见矿物作业设计方案》

《常见矿物作业设计方案》

《常见矿物》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矿物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2.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矿物的分类和特点。

2. 常见矿物的应用和价值。

3. 常见矿物的实验检测方法。

三、教学重点:1. 了解常见矿物的种类和性质。

2. 掌握常见矿物的应用和价值。

3. 学会常见矿物的实验检测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理解矿物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 掌握矿物的实验检测方法。

五、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介绍常见矿物的种类、性质、应用和实验检测方法。

2. 实验探究:进行常见矿物的实验检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常见矿物的应用和价值,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六、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用于介绍常见矿物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2. 实验器械:显微镜、酸、硬度计等,用于进行常见矿物的实验检测。

3. 实验材料: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等常见矿物样品。

4. 进修资料:常见矿物的相关书籍、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常见矿物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授:介绍常见矿物的分类、特点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矿物的重要性。

3. 实验:让学生进行常见矿物的实验检测,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分析: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常见矿物的性质和用途。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常见矿物的认识。

八、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整理常见矿物的分类表格,包括名称、成分、硬度等信息。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常见矿物实验检测的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

3. 钻研项目: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常见矿物,深入钻研其形成过程和应用领域,并做相关展示。

九、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根据学生在教室上的回答和参与情况进行评判。

2. 作业质量:根据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质量进行评判。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5课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5课

5、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材分析:在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中,70%以上是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露出地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矿物资源。

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矿物。

教学目标: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小刀等)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2.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活动一:各种各样的矿物。

教科书中提供了部分常见矿物的图片:硫磺、石墨、石英、石膏、黄铁矿、正长石、方解石、白云母等一些矿物。

“我再来给大家介绍些矿物”提示学生研究更多的矿物,认识矿物的多样性,丰富学生对矿物的了解。

教科书中的文字“岩石是由矿物组成。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对矿物与矿产进行了概述,使学生明确科学概念。

活动二:矿产和人类的关系。

本活动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教科书利用两幅组图,引导学生了解矿产与人类的关系。

教科书先展现了以铁矿石为主题的组图,以铁矿石为中以,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汽车、轮船、飞机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原材料都来源于铁矿石。

当然,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一些数据不需要知道,在讨论中也可能不会了解很多,只要能让学生体会到矿产在生活是不可缺少的资源就可以了。

第二幅组图,是认识能源矿产与人类的关系。

如:炼铁时,主要用煤作为燃料,并可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利用提取成分制成杀虫剂、消毒剂、染料、药品,以及作为制作电话的合成材料中的一部分,说明煤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的全身都是宝。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煤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意识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矿产。

第二个环节:教科书利用文字介绍了能源矿产分类的情况,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能源矿产的种类。

活动三:人类对矿物的开采、加工和提炼。

教科书中展示了几幅图,左上图为陆地开采石油的设备,右上图为西气东输工程中的输气管道,左下图为海上开采石油的设备,中下图为我国古代炼铁图,右下图为我国现代冶炼钢铁的一道流水线。

青岛版科学五上《各种各样的矿物》课时教案

青岛版科学五上《各种各样的矿物》课时教案
B 通过此你明白了什么?
C教科书中还有一幅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情形图,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了解我国矿物资源利用与开采的现状,意识到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具有可连续进展的观点,并在互相交流中,拓展知识,达到资源共享,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四、达标检测
五、拓展活动:
写一份倡议书或办一份小报,倡导爱护能源矿产。
青岛版科学五上《各种各样的矿物》课时教案
学校
年级
学科
科学
授课人
班级
备课时刻
课题
5、《各种各样的矿物》
授课时刻
教学(学习)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对常见矿物进行观看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2、情愿合作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明白要紧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爱护资源的重要性。





明白要紧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爱护资源的重要性。





实验法 探究法 小组合作法小黑板 挂图
板书设计
5.各种各样的矿物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矿物
二、矿产和人类的关系
1.人类对矿产的开采、加工和提炼
2.矿产的利用
达标检测
1、什么叫矿石?
2、矿产分哪几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个性化修改
一、设疑引入
提出问题: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教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水烧开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从哪里来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
关于矿产你想明白什么?有什么问题?从而确定本课目标
1、认识矿物概念及分类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矿物的性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矿物的性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矿物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运动方式?(学生自由说)
2、教师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让学生观察,问: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教师引导:车轮和车厢的运动是什么方式?)
二、新课展示
1.认识常见矿物
(1)矿物是我们自然界中宝贵的资源,你们知道哪些矿物?能和大家说一说吗?
(让学生体验自然界中矿物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挖掘学生记忆中对矿物种类的认识,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就在身边。

)(2).展示各种矿物标本,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矿物吗?请试着说出它们各自的名称。

(3).介绍各种矿物标本的名称:萤石、石墨、硫磺、黄铁矿、石英和石膏等。

三、提出研究问题
1.组织讨论:面对这么多的矿物,你们有什么想研究的吗?准备怎样研究?(讨论目的是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激发学生真正的探究内需,从而引发出学生多种方法的探究行为。

)。

最新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1

最新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1

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1《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矿物方面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各种矿物标本,放大镜,小刀、砂纸,观察记录表。

2、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矿物(砂岩、花岗岩、大理石、煤、长石、铁矿石、沥青块等)教与学的目标: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小刀等)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2.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望1、同学们,老师让你们搜集各种“石头”,你们都搜集到了什么?(学生展示矿物)2、所有的这些还有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能聚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成为能源矿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矿产》。

(师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深入学习了解关于能源矿产,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怎样认识能源矿产?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能源矿产怎样开发?能源矿产能不能开采完?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怎样研究?1、研究矿物的方法(1)交流对所搜集的矿物的认识。

(介绍自己的矿物)(2)讨论认识矿物的方法:从矿物的颜色、光泽、硬度、条痕、等几个方面进行。

用眼睛看形状、大小(可用尺子量)、颜色、光泽、花纹(可利用放大镜)等;用鼻子闻气味,摩擦后的气味;用指甲、小刀测硬度等。

教师指导学生在利用放大镜、小刀时,应注意的事项。

认识能源矿产还可以查资料;上网。

……2、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先看视频,然后讨论煤的形成过程。

由此推想,石油和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三、科学与生活3、能源矿产怎样开发?师播放课件:煤井下的今天与昨天。

看完课件,你有什么想说的?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4、能源矿产能不能开采完?我国人口众多,对煤炭、石油的需求量很大,我们该怎么办?生汇报。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常见矿物》教案: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常见矿物》教案: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常见矿物》教案: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一、教学目标:1.了解矿物的产生和分类2.了解矿物的开采和利用3.了解矿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1.矿物资源的开采和利用2.矿物资源的环境保护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绘图板书法四、教学内容1.矿物的产生和分类矿物是自然界中一类无机物质,在地球上广泛存在。

矿物的产生与地球物质内部变化、地球表面气候变化和地球生命演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常见的矿物包括金、银、铜、铁、锌、铅、铝、钾、钠、铅等。

按照物理和化学特征分类,矿物可分为硬度高的金刚石、石英等,颜色艳丽的红宝石、蓝宝石等,光泽性能好的金、银等,透明度高的石英、方解石、透闪石等等。

学生们通过观察矿物样品图像和实物样品进行辨认,掌握了矿物的外部特征和分类方法。

2.矿物的开采和利用矿物的开采对于国家经济和人类生产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矿物的开采主要有露天开采、隧道开采和井下开采等方式。

例如,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现在采用的方式主要是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其开采对于采煤工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都是有挑战性的。

矿物的利用也非常广泛,例如黄金、白银、钻石等可用于珠宝制造,大量的铜可用于电气传导,锰可用于冶炼合金,铝可用于制造飞机等。

3.矿物资源的环境保护矿物的开采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大量的采石、采金、采铜等活动会导致地表沉降、土地破坏和水土流失等问题,这对周边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矿物资源和环境,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加强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矿业发展,鼓励生产商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避免环境污染。

同时,也可以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矿区环境的监测和治理,提高矿业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对于矿物的产生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矿物开采和利用的方法,更加了解了矿物开采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年级科学上册《矿物和矿产》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矿物和矿产》教案

关于能源矿产,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
(怎样认识能源矿产?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能源矿产
怎样开发?能源矿产能不能开采完?煤、石油、天然气有
没有其他的用途?……)
怎样研究?
1、研究矿物的方法
(1)交流对所搜集的矿物的认识。(介绍自己的矿物)
(2)讨论认识矿物的方法:从矿物的颜色、光泽、硬
度、条痕、等几个方面进行。用眼睛看形状、大小(可用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对你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对 大家的表现满意吗? 五、拓展活动 调查家乡的矿产及现状,说出自己的保护措施。
课堂检测 与反馈
板书设计 岩石 矿物 矿产
教学反思
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 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查阅资料
1、教师准备:有关矿物方面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各种 矿物标本,放大镜,小刀、砂纸,观察记录表。 教学准备
2、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矿物(砂岩、花岗岩、大理石、煤、 长石、铁矿石、沥青块等)
尺子量)、颜色、光泽、花纹(可利用放大镜)等;用鼻
子闻气味,摩擦后的气味;用指甲、小刀测硬度等。教师
指导学生在利用放大镜、小刀时,应注意的事项。
(3)学生观察研究,并填写记录表。
矿物名称
颜色
光泽
硬度
条痕
其他
认识能源矿产还可以查资料;上网。…… 2、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先看视频,然后讨论煤的形成 过程。由此推想,石油和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
课时安排
1
授课时间
10、27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望
1、同学们,老师让你们搜集各种“石头”,你们都搜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4课《矿物和矿产》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4课《矿物和矿产》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4课《矿物和矿产》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和目的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的第四课,讲解矿物和矿产的知识。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什么是矿物,什么是矿产,以及矿物和矿产的用途。

教学目的如下:•了解矿物和矿产的概念;•掌握一些常见矿物和矿产的名称;•了解矿物和矿产的用途。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矿物和矿产的概念,掌握常见矿物和矿产的名称。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矿物和矿产的用途,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物进行说明。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通过组织课堂活动、比较和归纳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哪些矿物和矿产?2.老师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图片(如手机、电脑、汽车等),让学生尝试猜测这些物品中可能含有哪些矿物和矿产。

正文环节(35分钟)1.概念讲解–老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引导学生了解矿物和矿产的概念,介绍矿物和矿产的区别。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矿物?有哪些常见的矿物?并呈现矿物的图片,让学生逐一认识和标注。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矿产?提供矿产图片,让学生通过分类的方式,将矿物和矿产进行归纳。

2.常见矿物和矿产解析–结合实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常见的矿物和矿产。

(如铜、铅、钨等)–解释这些矿物和矿产的用途,让学生知道它们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3.知识达成检测–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拓展环节(10分钟)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老师可以在本节课的拓展环节设计矿物的采矿,矿产的加工方法等实际操作的活动(如用小小的锤子砸硬的岩石,找寻其中矿物脉络,模仿矿工的工作体验),让学生深入了解矿藏和矿产的实际情况,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课堂总结(5分钟)1.学生自主表达对矿物和矿产知识的认识和体会。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8课《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8课《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8课《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案教学设计本节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矿物的存在和种类。

2.能够正确地描述和区分矿物的特征和性质。

3.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学会一些简单的矿物鉴定方法。

一、教学准备教材与装备•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关于矿物的图片、示例等资料•实验用具:小锤子、玻璃片、放大镜等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阅读课前预习内容•学生需要准备好笔记本、铅笔和橡皮二、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10分钟)1.“胡萝卜还能做出这些东西?”–张口示意。

“萝卜”。

–让学生分组,回答对胡萝卜的了解。

包括:胡萝卜的组成成分,用途等。

–每组一分钟时间,展示结果。

2.导入新课。

–矿物这个名词大家都知道吗?–教师简单解释:矿物就是地球表层和深层的自然物质,具体形态每种矿物不一样,比如我们熟悉的铁矿,铜矿等。

–检测一下学生的初步认知,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

–在黑板上画出“矿物类”概念图。

2. 正文环节(40分钟)1.引入–让学生看下课文标题“各种各样的矿物”,根据自己的认识,经验或者知识写下一个40字以上的小标题,表达对本节课的期望或者猜测。

–请几位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小标题。

–如果偏离课文范围,指出问题并纠正。

2.阅读–讲解课文原文,并对生词进行适时注释。

–帮助学生把握笔记重点。

3.指导–将注意力转到课后习题,指导学生如何回答,观察学生的到位情况并及时指正。

4.讲解–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矿物的特征和性质。

–引导学生关注矿物内部和外部结构的不同,并给与实验建议。

5.互动–强调矿物种类的多样性。

–与学生们交流,看谁了解的更多,并展示与网上搜集到的矿物图片、信息等。

6.科普知识竞赛–分组,进行科普知识竞赛。

–问答形式,想到一切与矿物有关的问题,让两个团队比赛,以检验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情况。

3. 结束环节(10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教学方法。

2.鼓励学生整理和整合笔记、实践操作和图片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常见矿物》教案:矿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常见矿物》教案:矿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常见矿物》教案:矿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矿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矿物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种自然的物质资源,包括金属、非金属及燃料等。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利用矿物,发掘出各种财富。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矿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一、矿物的定义及分类矿物是自然界中一种特殊的物质,是由各种元素组成,且具有各自特定的晶体结构、特性和成因。

矿物可分为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

金属矿物包括铁矿、铜矿、铅矿、锌矿、锡矿、金矿、银矿、钨矿、钴矿等。

这些矿物都是以其所含的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而存在的。

金属矿物主要用于制造器具、机器、电器、房屋、汽车、航空器和军事装备等。

同时,一些特殊的金属矿物如黄金、银等被广泛地运用于珠宝、涂料、电镀等领域。

非金属矿物包括石灰石、石膏、花岗岩、大理石、煤炭、硫磺、钾盐、磷矿等。

非金属矿物主要用于建筑、制药、肥料、玻璃、陶瓷、化工等领域。

二、矿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建筑领域矿物在建筑领域有着多种应用。

如:砂、石、水泥、铁等材料都是由不同的矿物得到的。

煤炭是造房子的主要燃料,同时也是热电站发电的重要原料之一。

另外,大理石、花岗岩等矿物也能被制成美观的建材。

2.工业领域金属矿物在工业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铁矿、锰矿等都是制造钢铁的主要原料。

铜矿、铝矿等金属矿物也是重要的制造原料。

硫磺是制造硫酸、火药等物质的原料之一。

同时,石化工业也与矿物有很大的关联。

3.机器制造现代机器制造离不开矿物的应用。

各种金属矿物是制造机器、轨道车辆、飞机等必不可少的材料。

非金属矿物也是制造机器、电器、传动胶带等的重要材料。

4.农业领域矿物对农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钾肥、磷肥等都是由磷石、矿石等矿物制成的。

钠、镁、硫等元素也是农业所必需的成分。

三、如何合理利用矿物目前,全球对矿物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合理利用矿物、推进经济发展,人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1.合理规划矿区资源利用资源耗竭问题非常紧迫,只有合理规划矿区资源利用,才能尽量延长资源使用期限。

《常见矿物》教学设计

《常见矿物》教学设计

容 : 常 见 矿 物 的 性 质 ,如 形 状 、 颜
色、 光泽 、 痕 、 度 、 性 等 一 确 条 硬 磁
定 研 究 方 法 : 一 看 , 一 摸 , 一 看 摸 刻 刻 , 一吸一 记录 。 ) 吸
生 实验记 录表 , 导学 生分 析 实验 指
物 理性 质 , 根据 矿物 的 简单 物理 并 性 质来 给矿 物分 类 , 引导 他 们通 再 过 查 阅 资 料 了 解 矿 物 在生 活 中 的
个 活动 组成 : 动 一是 研 究常 见矿 活
学 生 准备 铜钥 匙 、 钉及 有 关 铁
矿物 的资料 等 。
广泛 用途 。 课教 学 内容主要 由三 颜 色 、 痕 、 状 、 性 等 物 理 性 本 条 形 磁
岩石 大多 是 由多种矿 物组 成的 。 地
点 , 根据 矿物 的不 同性 质 对矿 物 能
进 行 分 类 , 举 例 说 明 每 一 种 分 类 能
壳 中的矿 物有 成 千上 万种 ,今 天 ,
我们 选一 些 常见 的矿 物来 研究 , 好
学生来 说并 不 困难 。 教学 时可 以给 方法 的优 缺 点 , 能用 科 学 的方法 测 吗 ?
提 问 :请 大家 分小 组 讨论 , 怎
样 研究 矿物 的性 质 ? ( 生 小组讨 论 , 定方案 。 学 制 教 师 进 行 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望 学 生 按 如 下 程 序 希
操 作 : 成 4人 小 组 一 确 定 研 究 内 分
力和 记录 能力 。
( ) 流 2交
片。 )
学 生 更 大 的 自 主 性 , 导 学 生 独 立 引
量各 种矿 物之 间的相 对硬 度 。

《各种各样的矿物》 说课稿

《各种各样的矿物》 说课稿

《各种各样的矿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各种各样的矿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矿物》是小学科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岩石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岩石的组成部分——矿物。

通过对矿物的观察、研究,让学生了解矿物的特征、用途以及矿产资源的保护,为后续学习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质变化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矿物,让学生明确矿物是组成岩石的“积木”。

接着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了一些常见的矿物,如金刚石、石墨、方铅矿、赤铁矿等,并描述了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教材还强调了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岩石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岩石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但对于矿物的概念、特征和用途,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

然而,他们对于抽象的科学概念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知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矿物在自然界中是很少单独存在的。

(2)认识常见的几种矿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3)知道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树立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等方法,学会辨别常见的矿物。

(2)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活动,了解矿物的用途和矿产资源的保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矿物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让学生意识到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矿产资源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

(2)了解矿物的用途和矿产资源的保护。

《各种各样的矿物》 说课稿

《各种各样的矿物》 说课稿

《各种各样的矿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各种各样的矿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矿物》是小学科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矿物的特征、用途以及矿产资源的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有限的,需要珍惜和合理利用。

教材首先通过图片展示了一些常见的矿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详细介绍了矿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硬度、光泽等,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矿物。

接着,阐述了矿物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广泛用途,使学生认识到矿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最后,强调了保护矿产资源的必要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岩石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但是,对于矿物的具体特征和用途,学生还比较陌生。

此外,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的阶段,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矿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硬度、光泽等。

(2)知道矿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2、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矿物特征的能力。

(2)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科学态度目标(1)激发学生对矿物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使学生意识到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增强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矿物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和保护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矿物的特征及其观察方法。

《认识矿物》教学设计

《认识矿物》教学设计

《认识矿物》教学设计一、教学准备1、教材分析本课程内容来自苏教版(2017)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岩石与矿物”中的第17课“认识矿物”。

这部分内容在单元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是学生在对岩石有了一定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组成岩石的矿物。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从矿物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等方面来认识矿物的特征,为后续学习矿物的用途以及岩石和矿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奠定基础。

2、课标要求对应课程标准中关于自然科学领域对物质科学的要求,学生要能够认识周围常见的物质,包括岩石和矿物等,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3、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对岩石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学习矿物知识奠定了基础。

但是,对于矿物的具体特征,如透明度、光泽等概念可能比较陌生。

他们喜欢通过直观的方式获取知识,如观察实物、做简单的实验等,并且乐于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发现。

4、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用于讲解矿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矿物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讨论法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

学法:观察学习法,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矿物标本学习矿物特征;合作学习法,在小组活动中共同探究矿物的奥秘。

5、教学工具与资源准备各种常见的矿物标本,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多媒体课件,包含矿物的图片、视频资料等;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能够描述矿物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等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矿物标本,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来探究矿物的特征。

在小组讨论中,提高交流与合作能力,能够根据矿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让学生意识到矿物是地球资源的一部分,要珍惜和保护矿产资源。

4、教学重点掌握矿物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等基本特征的观察方法。

四年级上学期科学《认识矿物》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学期科学《认识矿物》教学设计
教师提醒:在实验过程中,戴好护目镜,注意安全。
2.学生分组实验。
3.交流观察发现。
4.小结:花岗岩中不同颜色、形状的颗粒是不同的矿物。
5.小结:这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矿物,白色的是石英,肉红色或黄褐色的是长石,黑色的是云母。
6.继续探究2: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岩石是否也是由矿物组成的。
7.小组查阅资料并完成调查表。
应用拓展
活动:生活中矿物的作用
1.课后继续搜集自己喜爱的矿物资料,做成矿物资料卡,和大家分享交流。
2.我们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
懂得安全敲碎花岗岩并观察,乐于合作、分享和欣赏各种各样的矿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认识花岗岩点
对岩石进行判断与鉴定。
教学准备
花岗岩、锤子、布、放大镜、护目镜、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岩石的相关知识,(出示花岗岩图片)这是什么岩石?
8.分小组汇报调查结果。
9.小结: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
活动二:各种各样的矿物
1.课件展示教材P47的7幅矿物图片。
2.探究:选择你喜欢的矿物,查阅资料,了解该矿物的特点与用途,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成果汇报。
4.小结: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有3000多种, 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形状、软硬、透明度、光泽等方面也有所不同。观察岩石的特征有助于我们发现它含有的矿物成分。
教学设计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单元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
课题
第二课《认识矿物》
教科书
教学人员
授课教师

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矿物》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矿物》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各种各样的矿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认识能源与人类的关系。

3.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矿产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合作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课件出示几种常见的岩石与矿物。

2.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用到岩石和矿物,我们能够说出它们的用途吗?(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矿物1.课前调查研究活动。

2.课堂进行资料整理活动。

3.交流:(1)“猜一猜”活动:请你介绍一块最感兴趣的岩石或矿物,请大家猜猜它的名称。

(二)矿产和人类的关系(1)说说岩石与矿物在家庭和学习生活中的用途。

(2)介绍岩石与矿物在其它生产领域中的用途。

(课件)(3)根据不同的用途分类。

(4).说说岩石、矿物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岩石和矿物,满足了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提高了人类物质生活的质量。

(三)矿产的保护1.矿物开采完后,还有可能再产生出来吗?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提供一些由于乱开采而带来生态破坏的场景图片或视频,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2.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用到岩石、矿物的地方越来越多,对岩石和矿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比如对能源矿产、金属矿产的需求等,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保护岩石和矿产资源十分重要。

(1)岩石、矿产资源的保护(2)课件出示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

(3)结合教材了解国家关于保护矿产资源的有关法规。

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

《各种各样的矿物》一、教学目标: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小刀)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观点。

2、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

煤、煤气、柴火、天然气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提问: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它们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像煤、天然气、汽油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作能源。

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能源矿产方面的知识。

2、学习新课(1)出示图片,了解认识各种各样的矿产(2)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师:关于能源矿产,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生1: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生2:能源矿产怎样开采?生3:能源矿产能不能采完?生4: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2)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①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

那么人类是怎样利用智慧和力量开采煤炭的呢?②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组进行研究。

③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相互补充。

④教师播放课件四、科学与生活(1)矿产与人类的关系①教师播放课件。

②小组讨论③汇报交流(2)矿产的利用①教师播放课件。

②小组讨论③汇报交流(4)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重要性,谈谈矿产的保护①小组交流后汇报②教师结合制作的课件时行总结。

③讨论: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矿产的需求量大,我们该怎样办?生1:节约作用,不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含学科德育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了解能源矿产的开发方法。

3.认识能源与人类的关系。

4.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矿产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

2、了解能源矿产的开发方法。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过程(含学科德育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提问: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

煤、煤气、柴禾、天然气等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提问: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麽呢?(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它们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
的。

像煤、天然气、汽油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做能源。

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能源矿产方面的知识。

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师:关于能源矿产,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生1: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生2:能源矿产怎样开发?生3:能源矿产能不能开采完?
生4: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猜想假设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A、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

那么人类是怎样利用智慧和力量开采煤炭的呢?请随着图片和文字来一次“地下之旅”吧!
B、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组进行研究。

C、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相互补充。

D、教师播放课件:
井底下的昨天:马拉车运煤图和《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法开采图以及宋代的开采工具—木制勺子等。

井底下的今天:现代煤矿开采的图片,配有解说词。

E 、看到井底下的昨天与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一)制订方案A、教师播放煤的形成示意图的课件。

B、小组讨论煤是怎样形成的。

C、汇报要求:重点说说煤形成的大约时间,煤是由什么变成的,经
过怎样变化。

D 、小结。

E 、根据煤的成因,推想石油和天然气是如何形成的。

F、煤、石油和天然气在形成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
G 、小结:它们形成的时间长,在短期内不可再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二)实施探究
A、认识煤、石油和全身都是宝。

提问:煤、石油除了可做燃料外,还能干什么?从石油中又能提炼出什么呢?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并进行讨论。

(三)展示交流
B、教师结合制作的课件进行总结
C、讨论:我国是个人中大国,对煤炭、石油的需求量大,我们该怎样办?生1:节约使用,不浪费生2:不让小煤矿乱采煤。

生3:开发新能源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小结:播放课件介绍几种能生产石油的植物以及本世纪将被人类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潮汐能、可燃冰、煤成气、微生物、绿藻。

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班,你们有什么收获?知识方面的或其他方面的都可以谈谈。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写一份倡议书或办一份小报,倡导保护能源矿产。

五、教后反思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而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岩石、矿物不仅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在海边、山上,河边到处可见到岩石的踪迹。

各种各样的岩石,激起学生对岩石的兴趣。

问学生原来对岩石有什么了解?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