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图解辨析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3章第1节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PPT课件

4、应用: ①纤维素:造纸、人造纤维、火药、 胶片、绝缘材料、食品工业
②木质素:石油、塑料、染料、制革
一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 细胞壁的全透性
5、补充(细胞壁的成分): ①植物细胞:纤维素、果胶 ②原核细胞(细菌):肽聚糖 ③真菌细胞:几丁质
一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
外界溶液浓 度 小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大于 细胞质浓度
等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失水皱缩 保持原状态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结果分析
红墨水中的染料分
漏斗中的 子不能经过扩散作
Cu2+经扩 用进入烧杯中,水
散作用进入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扩散:某物质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 低的地方移动的过程,叫做扩散。
2、半透膜:某些物质可以透过,另一些 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膜,叫半透膜。
原核细胞:细胞内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 胞核,只有拟核。细胞质中没有复杂的 细胞器,只有游离的核糖体。
一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模拟实验:模拟膜的通透性
活动目标:1、概述扩散作用的含义;
2、说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3、尝试模拟实验的方法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铜溶液,质量分数
第1节
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人每天都要干一件大事,那就 是一日三餐,同时也不断的向体 外排除废物,那么,细胞是不是 这样呢?是的,细胞也不断的与 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请问,细胞 是怎么样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 ???
高中生物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综合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综合1.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A.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C.麦芽糖的水解D.碳酸氢盐的形成2.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B.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C. 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D.环境温度下降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3.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如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A、B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B. 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血浆pH的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5.如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a、b分别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内环境的稳态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参与B. c可表示渗透压,当饮水过少,血浆渗透压升髙导致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升髙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主要与HCO32﹣、HPO42﹣等离子有关D.内环境稳态是指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6.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B.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⑥7.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人体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K+C.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会与HCO3﹣、HPO42﹣反应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8.下列不属于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是( )A.渗透压B. pHC.温度D.酶的活性9.下列有关血浆pH和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维持细胞的渗透压B.正常情况下血浆pH为7.34~7.54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D.两者都属于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1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B.人的血浆pH为7.35~7.45,其稳定与HCO、HPO有关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葡萄糖的含量有关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1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指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pH在7.35~7.45之间B.血浆的渗透压约为770 kPaC.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l-12.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人体血浆的pH通常是7.35~7.45C.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13.下列各项中不直接影响内环境的因素是( )A. pHB.渗透压C.酶D.温度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直接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B. DNAC. pHD.渗透压15.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16.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特征是( )A.血浆的酸碱度近中性,pH为7.35~7.45B.血浆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C.男性每100 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约 12~15 gD.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低于37 ℃17.正常人体中,下列数据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为770 kPaB.血浆酸碱度为7.35~7.45C.体温为37 ℃左右D.血糖浓度为0.6~1.6 g/L18.(多选)下列属于内环境主要理化性质的是( )A.渗透压B.血糖C.体温D.淋巴19.(多选)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HPO等离子有关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随环境变化而变化20.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分析完成:(1)②属于________,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及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1 1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生物学同步精品课堂(共32张)

C.唾液淀粉酶
D.呼吸酶
答案:A
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 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 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该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①表示Na+、Cl-、葡萄糖等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
3、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1)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2)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 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
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是体液, 不属于内环境
2 引入概念2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思考讨论
血浆的化学组成
外 消化系统
血液循环
界
食物残渣 循
环 境 中
O2
环
呼吸系统 系的Βιβλιοθήκη CO2统血浆
物 质
皮肤、泌尿系统
淋巴
尿素、水等 淋巴循环
内环境
O2 组 营养物质
体 内
织 液
CO2
细 胞
代谢废物
知识贴士
(1)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肺泡。 (2)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的线粒体。
(3)有关物质通过生物膜的层数 的计算。由图可看出葡萄糖和氧 气由外界到最终被细胞利用分别 穿过了7层和11层生物膜。
1、细胞和细胞之间不是紧密相连的,其间充斥 着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和细胞之间直接进行营养 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血细胞 血浆
淋巴循环
毛细血管壁 大多数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
淋巴
2018高中生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图解辨析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图解辨析1.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2.如图为高等动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B.代谢废物完全由③过程排出C.内环境是由人体内的液体组成的D.所有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3.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④⑤都必须通过组织液才能完成C.体内细胞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4.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B.代谢废物完全由③过程排出C. 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要经过4层生物膜D.内环境从外界环境得到所需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5.下列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B.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C.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D.⑥表示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间接交换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④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有关,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C.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D.外界空气中的O2最终进入肝细胞被利用需穿过9层生物膜7.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B.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由细胞内液构成的液体环境C.图中①、②、③依次通过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完成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8.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须通过消化和循环系统才能完成,②须通过呼吸和循环系统才能完成B.人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9.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1.1细胞生活的环境(第1课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废物
外界环境
养料、O2
废物
血浆
养料、O2
组成我们身体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 行物质交换。
一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2.各种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 【判断】血液是细胞外液。
血浆 +血细胞= 血液
血 浆
血 细 胞
直接排出去
图1血细胞
绝大多数浸润 在体内液体环
境中
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
2.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细胞的生活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若将血细胞置于草履虫生活的水环境中,血细胞会出现吸水膨胀直至破裂的现象。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有其 特定的生活环境,并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毛细血管
组织液中的物质 返回血液循环系统
组织液中的物 质进入淋巴细胞
血浆中的物 质进入组织液
3.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联系:
血浆
淋 巴 循 环
双向渗透 毛细血管
淋巴
组织液 毛 细 淋 巴 管
细胞内液
4.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 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 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④胆固醇 ⑦血红蛋白
⑤钠离子 ⑧水通道蛋白
⑥血浆蛋白 ⑨尿酸
⑩胃蛋白酶
⑪眼泪
存在于 细胞内及细胞膜上
的物质
存在于 与外界相通管(腔)
中的物质
不能 被人体吸收的
物质
如:血红蛋白、膜载体 如:消化道、呼吸道、膀 如:纤维素、麦芽糖等
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沪科版2020必修1)4.1 细胞通过质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课件)

主动运输:
红墨水滴入清水中(视频)
第一册 分子与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分子不仅可以通过 膜上磷脂分子间的空隙进出细胞,也可以借助 细胞质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更加迅速地通过。水 分子也是以被动运输的方式透过质膜,从溶液 浓度低的一侧(水分子多)渗人溶液浓度高的 一侧(水分子少),这一现象称为渗透。
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 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
第一册 分子与细胞
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
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B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谢谢
功能: 有效保障了细胞结构完 整性和生命活动稳定性。
第一册 分子与细胞
2.小分子物质经被动或主动运输进出细胞
通过人工合成磷脂双分子层进行物质透过 性实验,结果显示,N2、O2、CO2、等疏水性 小分子物质容易从磷脂分子间透过,这一实验表 明,磷脂双分子层对物质的通透性不同,疏水性 小分子物质能通过。
➢实验结果
第一册 分子与细胞
正常状态
高浓度状态
低浓度状态
图像
液泡大小变化 原生质层位置
正常大小
逐渐变小
逐渐变大,恢复原 来大小
原生质层 紧贴细胞壁
原生质层逐渐脱离 原生质层逐渐
细胞壁
贴近细胞壁
第一册 分子与细胞
课堂练习:
1.科学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能研制出“瘦素穿肠蛋白”来治疗肥胖, 通过口服能进入人体的血液,可以减轻肥胖症患者通过肌肉注射的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高→低) 特点: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能量 实例: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影响因素:细胞内外浓度差和转运蛋白的 数量
2020高中生物 追踪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追踪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C.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3.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A.家兔B.鱼类C.鸟类D.草履虫4.如图所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的红细胞中,通过的人体内环境的名称依次是( )A.组织液→血浆B.组织液→淋巴→血浆C.细胞内液→组织液→细胞内液D.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5.体内细胞的代谢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依次经过的途径是( )A.体内细胞→组织液→血浆→呼吸系统→体外环境B.体内细胞→泌尿系统→血浆→组织液→体外环境C.体内细胞→消化系统→血浆→体外环境D.体内细胞→组织液→血浆(或淋巴)→泌尿系统→体外环境6.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CO2排到体外,依次经过的途径是( )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7.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8.高等多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主要涉及①体内细胞;②组织液;③血浆(或淋巴);④呼吸系统;⑤泌尿系统;⑥消化系统;⑦体外环境;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内细胞、CO2从体内排到体外、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⑦B.⑦→⑥→⑤→③→②→①C.⑦→⑥→③→②→①D.①→②→③→⑤→⑦9.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细胞的物质代谢第1节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三物质进出细胞...》94北师大PPT课件

说明其他物质的运输并不是都顺着相对含量的梯 度跨膜运输的,而是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2、分析实验1(P63)水稻和番茄对不同离子的 吸收情况,说明了什么?
植物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初始浓 度
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Mg2+ Ca2+ Si4+
练习
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 括 (B )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2、下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以及它们之 间水分流动方向的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 胞液,在浓度上的关系是( B )
动物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 细胞质浓度
水分进出动物细胞保持动态平衡
细胞壁
细胞膜 原
细胞质 生 质 层
液泡膜 细胞液
符合渗透作用条件(1)半透膜 (原生质层) (2)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
植 物 细 胞 的 质 壁 分 离 及 复 原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水分子的流动方向是顺着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 输的,其他物质的运输也一样吗? P63资料分析:分析例1和例2
番茄
水稻
结论: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这种 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 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 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 子则不能通过。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小结
● 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 的,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是有选择 性的。
●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细胞的物质代谢第1节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二细胞膜的结构...》210北师大PPT课件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
主要承担者
所以,当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如,当产生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等物质时,细胞可能发生癌变过程。
P41(与生活的联系)
生命观念
练一练 1、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需要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鸡 的红细胞可以吗?
2、动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脂质和蛋白质 ,脂质中主要 是 磷脂 ,还含有少量的 胆固醇 。
国家的边界
人 体 的 边 界
那么,对于一个细胞来说,有没有边界呢?
考纲要求
第4讲 细胞膜
细胞膜的结构(Ⅱ)。
内容索引
1、细胞膜的成分 2、细胞膜的结构
知知识识梳梳理理 知识点一:细胞膜的成分 1、细胞膜的制备
吸水涨破
易错辨析:P41
细胞核 细胞壁
成熟的红细胞 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器
2、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 含量约50%,主要是磷脂。
成 分
蛋白质 含量约40%,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发挥重要 作用。
糖类
常考考点:P41
少量,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问题迁移:细胞功能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想一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 数量越多,能否举例说出常见的膜蛋白及其功能?
常见的膜蛋白: (1)载体蛋白:协助跨膜运输(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2)识别蛋白: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 (3)受体蛋白:信号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 的受体。 (4)具催化作用的酶:如某些原核生物细胞膜上可附着 与有氧呼吸、光合作用相关的酶。
(2)细胞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基本内容(P68)
糖蛋白(糖被)
磷脂双分子层
“物质交换示意图”改编与应用

“物质交换示意图”改编与应用人教2019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图1—4示多细胞动物的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1.用大框表示复杂的多细胞动物.用管道表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直接参与的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系统,抽象而简洁。
文字和箭头标注了食物中营养素及空气中的02从外界环境进入细胞.以及细胞产生的尿素、尿酸、CO2等从体内排出到外界环境的过程。
形象而直观。
该图还携带以下信息:消化系统通过口腔和肛门通向体外,呼吸系统通过鼻腔通向体外,排泄系统通过尿道通向体外。
由此说明,消化道、呼吸道和尿道与体外相通,其黏膜属于体表。
据此,可解释:①消化液、鼻涕、尿液和汗液等不属于内环境,也不属于体液;②多细胞动物的绝大多数细胞(体内细胞)并不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它们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少数细胞是能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直接从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肺泡上皮细胞直接与呼吸道进行气体交换等。
1.1在“内分泌系统”教学中应用在学习“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一节时,教材中介绍了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等概念。
学生会提出疑惑:“胰腺分泌胆汁是外分泌还是内分泌”?外分泌强调的是通过管道分泌到体表或体外,而内分泌则不需管道,直接分泌到体液中,如何体现这些差别?以“物质交换示意图”为原型,进行加工、处理和转化得到改编图(图1A),以图代文,帮助学生发现内分泌和外分泌的区别,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1.2在“生态系统的生产量”教学中应用在学习“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一节时,对于“某营养级摄入的能量不等于该营养级同化(获得)的能量”这一知识点,许多学生会有疑惑。
教师同样可以借助“物质交换示意图”,加工得到改编图(图1 B),帮助学生理解:①摄人量=同化量+粪便量;②同化量<摄人量:③粪便量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而是属于上一级营养级。
“物质交换示意图”经改编后还可以应用在其他很多内容的教学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图解辨析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1.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2.如图为高等动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B.代谢废物完全由③过程排出C.内环境是由人体内的液体组成的D.所有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3.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④⑤都必须通过组织液才能完成C.体内细胞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4.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B.代谢废物完全由③过程排出C. 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要经过4层生物膜D.内环境从外界环境得到所需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5.下列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B.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C.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D.⑥表示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间接交换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④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有关,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C.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D.外界空气中的O2最终进入肝细胞被利用需穿过9层生物膜7.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B.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由细胞内液构成的液体环境C.图中①、②、③依次通过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完成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8.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须通过消化和循环系统才能完成,②须通过呼吸和循环系统才能完成B.人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9.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
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皮肤细胞可以直接从空气中获得O2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D.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只须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10.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
图中表示皮肤的是( )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11.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A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肺泡B.①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C.②表示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D. D表示皮肤12.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需穿过4层磷脂分子层C.Ⅲ表示肾脏,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皮肤,可以排出水和无机盐1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或器官,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淋巴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14.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或器官,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氧气浓度为:体外>内环境>细胞B.①表示主动运输C.②表示水分的重吸收作用D.经由Ⅳ排出体外的物质可以是水分、部分代谢废物15.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b、c表示人体的三大系统,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内细胞只有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写出下列几种细胞的具体内环境:①血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毛细血管壁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____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___,C代表__________。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系统;而CO2的排出则要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系统。
17.下图表示人体对水的摄入、吸收、分泌和排出的途径。
请将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具体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胃肠道中的水通过[①]________进入内环境。
(2)内环境中的水以[②]____________的形式进入消化道。
(3)肾小管内的水通过[③] ________作用进入内环境。
(4)内环境中的水通过皮肤的[④]________排出体外。
18.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或系统,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1)内环境与A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作用。
(3)D表示________。
19.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1)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
(2)Ⅱ内的营养物质通过①过程进入内环境,①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4)结合图简要概括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图表示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A、B、C、D表示4种器官,请根据图回答:(1)血液在A(即________)内进行气体交换,以得到O2,排出CO2,该过程是通过________作用进行的。
(2)B(即____________)内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进入循环系统。
(3)C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称为____________,它是人体调节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器官。
它对于维持内环境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物质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4)人体代谢终产物的排泄还可通过D(即__________)来实现。
21.根据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中水是以__________方式进行的,b 过程还包括对大部分__________的吸收。
(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__________(只写字母),其中A中的水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消化道。
(3)A中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________。
A和B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结构进行的。
(4)过程e和f渗透方向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为________,后者为________。
(5)过程d表示________作用。
(6)E和A相比,E中不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有关系统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图中的①、②、③依次需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完成。
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⑤为CO2及H2O、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
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2.【答案】A【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进入血液,然后经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A正确;代谢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也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B错误;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而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C错误;多细胞动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而单细胞动物直接通过细胞膜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3.【答案】B【解析】③为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完成,A错误;④⑤为组织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都必须通过组织液才能完成,B正确;体内细胞可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D 错误。
4.【答案】D【解析】单细胞生物直接通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故A 错;代谢废物还可以通过②排出,故B错;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要经过1层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细胞的2层细胞膜和组织细胞的1层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需经过6层生物膜,故C错;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氧气要经过呼吸系统,营养物质和氧气要经过循环系统的运输,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