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高中物理常见十种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模型——“滑块——滑板”模型的分析 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 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 2.模型分析 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 (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 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 (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 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 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
第二过程痕迹长 Δx2=x2-v0t2=0.25 m,(2 分) Δx1 与 Δx2 部分重合,故痕迹总长为 5 m.(1 分)
[答案] (1)1.5 s (2)5 m
[总结提升] 解答传送带问题应注意的事项 (1)水平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取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即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情况. (2)倾斜传送带问题,一定要比较斜面倾角与动摩擦因数的大 小关系. (3)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可按下列思路判定:相对运动→ 摩擦力方向→加速度方向→速度变化情况→共速,并且明确 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是 v 物=v 传.
(18 分)(2015·云南昆明统测) 如图所示,质量 M=1 kg 的木板 A 静 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 一个质量 m=1 kg 的铁块 B(大小可忽 略),铁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0.3,木板长 L=1 m,用 F =5 N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铁块上,g 取 10 m/s2. (1)若水平地面光滑,计算说明铁块与木板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 动; (2)若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2=0.1,求铁块运动到木 板右端所用的时间.
[审题点睛] (1)煤块刚放上时,判断摩擦力的 方向,计算 加 速度. (2)判断煤块能否达到与传送带速度 相等,若不 能,煤 块 从 A→B加速度不变,若能,则要进一步判断煤块能否相对传送 带滑动. (3)达到相同速度后,若煤块不再滑 动,则匀速 运动到B点, 形成的痕迹长度等于传送带和煤 块 对地的位移之差.煤块若 相对传送带滑动,之后将以另一加速度运动 到B 点,形成 的 痕迹与上段留下的痕迹重合,最后结果取两次痕迹长者.
(2)当 0<v< mg=mvr2,FN
gr时,-FN+ 背离圆心且随
对球产生弹力 FN
v 的增大而减小
(2)不能过最高点时 v< (3)当 v= gr时,FN=0
gr,在到达最高点前小 (4)当 v> gr时,FN+mg=
球已经脱离了圆轨道
mvr2,FN 指向圆心并随 v 的
增大而增大
(多选)(2015·东城区模拟)长为 L 的轻杆,一端固 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 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关于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 v,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BD ) A.当 v 的值为 gL时,杆对小球的弹力为零 B.当 v 由 gL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拉力逐渐增大 C.当 v 由 gL逐渐减小时,杆对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D.当 v 由零逐渐增大时,向心力也逐渐增大
Fcos α+F1sin 37°=F2
Fsin α+F1cos 37°=G
代入数据解得:F=5 N,α=53°

即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约为 5 N,方向与水平方向
成 53°角斜向右上方.
(2)弹簧对小球向右推时:
小球受力如图乙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
Fcos α+F1sin 37°+F2=0
Fsin
α+F1cos
37°=G
代入数据解得:

F=15.5 N,α=π-arctan145.
即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约为 15.5 N,方向与水平方向
成 arctan145斜向左上方. [答案] 见解析
[建模感悟] 弹簧与橡皮筋的弹力特点 (1)弹簧与橡皮筋产生的弹力遵循胡克定律F=kx. (2)橡皮筋、弹簧的两端及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 (3)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弹簧轴线),而橡皮筋只 能受拉力作用. (4)弹簧和橡皮筋中的弹力均不能突变,但当将弹簧或橡皮筋 剪断时,其弹力立即消失.
[规范解答]—————————该得的分一分不丢! (1)以最短时间渡河时,船头应垂直于河岸航行,即与河岸成 90°角.最短时间为 t=vl1=3030 s=100 s.(2 分) (2)以最小位移过河,船的实际航向应垂直河岸,即船头应指向 上游河岸.设船头与上游河岸夹角为 θ,有 v1cos θ=v2,(1 分) θ=arccosvv21=arccos13.(1 分)
绳、杆模型常涉及临界问题,分析如下:
轻绳模型
轻杆模型
常见 类型
过最高 点的临 界条件
由 mg=mvr2 得 v 临= gr
由小球能运动即 可,得v临=0
轻绳模型
轻杆模型
讨论 分析
(1)当 v=0 时,FN=mg,FN 为支持力,沿半径背离圆心
(1)过最高点时,v≥ gr, FN+mg=mvr2,绳、轨道
高中物理常见十种模型
物理模型——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
三种模型
轻杆
轻绳
轻弹簧
模型图示
三种模型
形变特点
模 型 方向特点 特 点
作用效果 特点 大小突变 特点
轻杆
只能发生微 小形变
轻绳
柔软,只能 发生微小形 变来自百度文库各处张 力大小相等
不一定沿杆, 只能沿绳,
可以是任意 指向绳收缩
方向
的方向
可提供拉力、 只能提供拉
推力

可以发生突 可以发生突


轻弹簧
既可伸长, 也可压缩, 各处弹力大 小相等
一定沿弹簧 轴线,与形 变方向相反
可以提供拉 力、推力
一般不能发 生突变
如图所示,水平轻杆的一端固定在墙上,轻绳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小球的重力为12 N,轻绳 的拉力 为10 N,水平轻弹簧的弹力为9 N,求轻杆对小球的作用 力.
①过河时间最短:v1⊥v2,tmin=vd1(d 为河宽). ②过河位移最小:v⊥v2(前提 v1>v2),如图甲所示,此时 xmin =d,船头指向上游与河岸夹角为 α,cos α=vv21;v1⊥v(前提 v1 <v2),如图乙所示.过河最小位移为 xmin=sind α=vv21d.
1.(12分)河宽l=300 m,水速v2=1 m/s,船在静水 中的速度v1=3 m/s,欲分别按下列要求过河时,船头应与河 岸成多大角度?过河时间是多少? (1)以最短时间过河; (2)以最小位移过河; (3)到达正对岸上游100 m处. [审题点睛] (1)水流速度不影响过河时间,因此当船头垂直 河岸时,过河时间最短; (2)在船速大于水速的情况下,渡河的最小位移等于河宽,要 求合速度v垂直河岸即可; (3)欲到达对岸上游100 m处,应使合速度指向该点.
sin θ= 1-cos2θ=2 32(1 分)
渡河时间为 t=v1siln θ=3×30si0n θ s≈106.1 s.(2 分)
(3)设船头与上游河岸夹角为 α,则有 (v1cos α-v2)t=x(2 分) v1tsin α=l(2 分) 两式联立得:α=53°,t=125 s.(1 分)
a2=g(sin θ-μcos θ)=2 m/s2, x2=L-x1=5.25 m,
(2 分) (1 分)
x2=v0t2+12a2t22,
(2 分)
得 t2=0.5 s,(2 分) 则煤块从 A 到 B 的时间为 t=t1+t2=1.5 s.(1 分)


(2)第一过程痕迹长 Δx1=v0t1-12a1t21=5 m,(2 分)
[审题点睛] 轻绳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收缩方向,具有唯一 性,轻弹簧弹力沿弹簧轴线,方向有两种可能.固定轻杆的 弹力方向,具有多种可能性.因此应分两种情况确定轻杆对
小球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解析] (1)弹簧对小球向左拉时:设杆的弹力大小为 F,与
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α,小球受力如图甲所示. 由平衡条件知:
xA=12aAt2;xB=12aBt2(2 分)
解得:t= 2 s.(2 分)
[答案] (1)不会 (2) 2 s
[规律总结] (1)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 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 位移之和等于板长. (2)滑块是否会从滑板上掉下的临界条件是:滑块到达滑板 一端时两者共速. (3)滑块不能从滑板上滑下的情况下,当两者共速时,两者 受力、加速度发生突变.
[规范解答]—————————该得的分一分不丢!
(1)煤块刚放上时,受到向下的摩擦力,如图甲,其加速度为
a1=g(sin θ+μcos θ)=10 m/s2, t1=va01=1 s,
(2 分) (1 分)
x1=12a1t21=5 m<L,
即下滑 5 m 与传送带速度相等.
(2 分)
达到 v0 后,受到向上的摩擦力,由于 μ<tan 37°,煤块仍将 加速下滑,如图乙,
物理模型——两种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例 一、小船渡河模型 1.模型特点 两个分运动和合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一个分运动的 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一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研究 其速度方向不同时对合运动的影响.这样的运动系统可看做 小船渡河模型.
2.模型分析 (1)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的合运动. (2)三种速度: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2(水流速度)、v(船的实际 速度). (3)两个极值
[答案] 见规范解答
[技法点拨] 求解小船渡河问题的方法 求解小船渡河问题有两类:一是求最短渡河时间,二是求最 短渡河位移.无论哪类都必须明确以下三点: (1)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 分运 动和合 运动,在 船的航行方向也就是船头指向方向的运动,是分运动;船的 运动也就是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一般情况下与船头指 向不共线. (2)运动分解的基本方法,按实 际效果 分解,一般用平行 四 边形定则沿水流方向和船头指向分解. (3)渡河时间只与垂直河岸的船的分速度有关,与水 流 速 度 无关.
[审题点睛] (1)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发生滑动,要比较两者之 间的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若f<fm,则不滑动,反 之则发生滑动. (2)两者发生相对滑动时,两者运动的位移都是对地的,注意 找位移与板长的关系.
[规范解答]—————————该得的分一分不丢! (1)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m>μ1mg=0.3×1×10 N=3 N(2 分) 假设 A、B 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对 A、B 整体:F=(M+m)a(2 分) 对 A:fAB=Ma(2 分) 解得:fAB=2.5 N(1 分) 因 fAB<fm,故 A、B 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1 分) (2)对 B:F-μ1mg=maB(2 分) 对 A:μ1mg-μ2(M+m)g=MaA(2 分) 据题意:xB-xA=L(2 分)
物理模型——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轻杆、轻绳”模型 1.模型特点 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至轨道最高点时 的受 力情况可分为两类:一是无支撑(如球与绳连接、沿内轨道的 “过山车”等),称为“轻绳模型”;二是有支 撑(如球与 杆 连接、小球在弯管内运动等),称为“轻杆模型”.
2.模型分析
物理模型——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问题 1.模型特征 一个物体以速度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 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甲、乙、丙所示.
2.建模指导 传送带模型问题包括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 (1)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 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根据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速度方向判断 摩擦力方向.两者速度相等是摩擦力突变的临界条件. (2)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 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 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 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 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
(18分)(2015·四川成都七中开学考试)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7°,从 A到B长度为L=10.25 m,传送带以v0= 10 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 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m=0.5 kg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痕 迹.已知sin 37°=0.6,g=10 m/s2,求: (1)煤块从A到B的时间; (2)煤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形成痕迹的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