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螺方案
江苏省政府血地防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春季查灭螺工作督查和效果考核检查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血地防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春季查灭螺工作督查和效果考核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1.04.25•【字号】苏政血办[2011]4号•【施行日期】2011.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血吸虫与地方病防控正文江苏省政府血地防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春季查灭螺工作督查和效果考核检查的通知(苏政血办〔2011〕4号)各有关市政府血地防办公室,省血防所:为了解各地今年春季查灭螺工作开展情况及灭螺效果,我办将于4-5月份,组织开展全省春季查灭螺工作督查和效果考核检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检查内容1、查灭螺工作开展和任务完成情况;2、查螺工作质量和灭螺工作效果;3、查灭螺工作资料完整情况(以行政村为单位的查螺环境图帐、有螺环境登记卡及示意图、分环境查灭螺工作原始记录表等)。
二、检查形式采取分片区检查和暗访督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由我办组织检查组分别对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盐城淮安3个片区进行检查,省血防所对南京、镇江、扬州3市查灭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暗访督查。
三、检查人员组成1、春季查灭螺效果考核检查组由5-6人组成(省血防所3人,抽调市级血地办或疾控中心专业人员2-3人)。
南京、镇江、扬州3市接受检查时抽调4-5名查螺员配合进行现场灭螺质量考核(各片区考核检查人员组成详见附件1)。
各市参与检查的人员由省血防所负责通知。
2、暗访组由省血防所抽调相关人员组成。
四、检查方法每市检查时间为1天半,主要采取听汇报、现场调查和查看村级资料等形式。
1、听取被检查市2011年开展春季查螺灭螺工作情况介绍;2、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市抽查2个县(盐城、淮安各抽查1个县),每个县(市、区)随机抽查2个乡镇(传播阻断县抽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查1个村,走访5-10户村民,了解近2年查灭螺工作开展情况;每个镇抽查1个药物灭螺环境进行灭螺效果考核,传播阻断地区未查到钉螺的县(市、区)检查血防灭螺重点工程完成情况及效果。
螺检检验规程
4
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Rm≥1080(MPA)
屈服强度ReL≥930(MPA)
伸长率A(%)≥12
断面收缩Z(%)≥45
冲击吸收功AKU2≥63(J)
万能试验机
WEW-1000
每批抽取2圈(根)
在切割机上切取280~300mm的2根,在万能试验机上做机械性能测试,在切割机上切取10~12mm的3根,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上做机械性能测试AC=0若有一根三项中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则该批判为不合格批,并做好记录。
硅Si(%)≤0.11
磷P(%)≤0.030
锰Mn(%)=0.25~0.45
光谱直读仪(火花光谱仪)
每批抽取2圈(根)
在切割机上切取80~100mm,用光谱直读仪做元素分析,若其中有一元素达不到要求则该批判为不合格批,并做好记录。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标准化
日期
更改单号
更改标记
更改处数
更改人
批准
日期
检验规程
每批圆钢的质量证明书都要于标准要求进行核对
2
外观
不得有目视可见的裂纹,结疤、椭圆、折叠及夹杂。
目测
每批圆钢抽取10圈(根)
3
直径
1、Φ7<直径≤20;±0.35
2、Φ20<直径≤30;±0.40
3、Φ30<直径≤80;±0.50
数显卡尺0~200mm
精度等级0.01mm
对不同规格进厂的圆钢都要进行外观、直径尺寸测量,AC=2圈,若Re>2圈,则该批判为不合格批,并做好记录。
硅Si(%)≤0.20
磷P(%)≤0.035
锰Mn(%)=0.30~0.60
光谱直读仪(火花光谱仪)
血吸虫病防治项目查螺、灭螺、查病、化疗技术方案
血吸虫病防治项目查螺、灭螺、查病、化疗技术方案(试行)为了科学、规范地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促进实现《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和《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4-2008年)》阶段性防治目标,依据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疫情分类,特制定查灭螺、查治病工作的技术方案。
各地应根据本方案,制定实施细则,核定年度防治计划任务,将查灭螺计划具体落实到环境,查治病计划具体落实到村或村民组,并组织实施。
一、流行村分类(一)分类标准以行政村为单位,以居民粪检阳性率为依据,将流行村分为5类:1、一类村:居民粪检阳性率≥10%;2、二类村:居民粪检阳性率≥5%、<10%;3、三类村:居民粪检阳性率≥1%、<5%;4、四类村:居民粪检阳性率<1%;5、五类村:连续5年无当地新感染的病人、病畜、无感染性钉螺。
(二)类别调整根据疫情及调查结果每2年对疫情变化大的一、二、三类村进行类别调整。
以村民组为单位,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村民组,用血清学方法查病,血清学检查最少受检人数不得低于《血吸虫病流行村类别调整血清学检查最小样本量计算表》(见附表),受检率达到90%以上。
对血清学阳性者进行粪检,受检率达到90%以上。
以此计算粪检阳性率(计算公式附后),作为调整类别的依据。
二、钉螺调查(一)调查范围和频次1、现有钉螺环境(1)近2年查获感染性钉螺、发生急性感染病例和人畜常到的生产生活区等易感环境,每年查螺1次;(2)其他有螺环境,每年调查1/3面积。
2、可疑环境与有螺水系相连或与现有钉螺环境毗邻、引进有螺区植物、水生物的环境以及洪水淹没区等可疑环境,每年查螺1次。
(二)调查方法选择春季或秋季适宜时期开展查螺。
1、现有钉螺环境(1)易感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查螺(江湖洲滩环境框线距20-50m,其他环境框线距5-10m)。
检获框内全部钉螺,并解剖观察,鉴别死活和感染情况。
(2)其他有螺环境:采用环境抽样方法(根据植被、低洼地等环境特点及钉螺栖息习性,设框调查)查螺。
血吸虫病防治控制钉螺孳生繁殖和扩散蔓延查螺工作方案
血吸虫病防治控制钉螺孳生繁殖和扩散蔓延查螺工作方案血吸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螺螨(主要是钉螺)是该病的中间宿主。
为了控制和预防血吸虫病的传播,需要制定一项针对钉螺孳生繁殖和扩散蔓延的查螺工作方案。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方案:1. 建立钉螺监测体系:建立和完善钉螺监测体系,包括定期对可能滋生钉螺的水源进行调查和检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钉螺的孳生繁殖。
2. 加强并普及钉螺防治知识:通过宣传教育、健康教育等渠道,向公众普及钉螺的防治知识。
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避免接触感染水源。
3. 加强钉螺综合治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钉螺综合治理。
采用物理方法,如清理和疏通水道、修复水源,以减少钉螺滋生的环境。
采用化学方法,如使用杀螺剂对疫区水源进行治理,以降低钉螺的密度。
采用生物方法,如引入天敌鱼类、桡足类动物等,对钉螺进行控制。
4. 定期监测治理效果:建立针对钉螺繁殖和扩散的定期监测机制,评估和监测治理效果。
定期对疫区进行检测,在发现钉螺密度上升或者治理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5.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开展钉螺的防治工作。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交流经验和技术,加强对钉螺孳生繁殖和扩散控制的研究。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同时也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而中间宿主之一就是钉螺。
钉螺孳生繁殖和扩散蔓延是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必须针对钉螺进行查螺工作,以防止血吸虫病的进一步扩散。
首先,钉螺孳生的环境调查和监测工作是防治控制血吸虫病的基础。
定期对潜在的钉螺滋生水源,如湖泊、河流、池塘等进行调查和监测,掌握钉螺的分布范围和密度。
这些监测工作可以通过人工采集钉螺样本,或者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等,进行远程监测。
地区灭螺方法的综合应用技术报告
金堂地区灭螺方法的综合应用技术报告金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时维娟马锐前言血吸虫病是人或其它多种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致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
按其发病时间的长短、症状的轻重、体征的不同,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人的生长、生育、生命、生活与生产。
由于血吸虫寄生在人和哺乳动物体内,成虫产出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离开钉螺游入水中,遇到人畜即经皮肤(粘膜)钻入体内发育为成虫导致血吸虫病发生,如此循环反复,造成了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流行。
由于钉螺在血吸虫生活史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血吸虫病流行程度与类型决定于钉螺的分布特征,特别是感染性钉螺的地理分布密切吻合。
所以要控制血吸虫病,消灭钉螺是关键。
按照钉螺孳生地的特点,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的自然地理类型分为湖沼型、水网型以及山丘型三大类。
我县属于山丘型流行区。
山丘型流行区地势高低不平,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流行区有的分布在盆地(或称平坝)、有的在大小山坡或丘陵。
钉螺一般沿水系自上而下呈不规则的散在分布,上游分布面积较局限,向下则逐渐扩大,有明显的单元性。
也有一些钉螺孳生环境与水系无关,自成一弧立螺点。
土肥草密、潮湿温暖、水流较缓慢的小型灌溉沟渠及田壁是钉螺孳生的主要场所。
这种复杂的环境是多年来我县血防灭螺工作的难题,也是钉螺面积消长的主要原因。
本课题就是针对金堂地区特点,开动脑筋,将灭螺方法综合应用,使金堂县成功地率先在四川省内实现血防传播阻断达标。
一、金堂县血防工作基本情况我县的血吸虫病流行主要分布在清江、官仓、赵镇、栖贤、三星5个乡镇的41个行政村(社区),分别占全县21个乡镇和230个行政村(社区)总数的23.8%、17.8%,流行村(社区)总人口约1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3%。
我县开展血防工作至今已历时53年,截止2009年,全县历史累计病人28299人,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291人;历史累计血吸虫病牛5501头。
螺栓检验规范和方法
螺栓检验规范和方法GB—中国国家标准(国标)ANSI—美国国家标准(美标)DIN—德国国家标准(德标)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JIS—日本国家标准(日标)BSW—英国国家标准2 引用标准下列规范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实施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6-81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197-81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GB3103.1-82紧固件公差螺柱、螺钉和螺母GB1237-88紧固件的标记方法GB3098.1-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柱和螺钉GB3098.2-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GB3098.4-82紧固件机械性能细牙螺母GB3098.6-82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栓和螺母GB90-85紧固件验收检查标志与包装GB5779.1-86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栓、螺钉和螺栓——一般要求GB5779.2-86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母——一般要求3 尺寸检验要求3.1 AQL的确定3.1.1六角螺母:a.当机械性能等级≥8级时,AQL分别为:对边宽度1.0;对角尺寸1.0;螺纹通规1.5;螺纹止规2.5;其他所有项目2.5.b.当机械性能等级<8级时,AQL分别为:对边宽度对角尺寸及螺纹通规均为1.5;螺纹止规2.5;其他所有项目4.0.3.1.2六角螺栓:a.当公差等级为A、B级时,AQL分别为: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0;头下圆角半径1.5;其他所有项目2.5.b.当公差等级为C级时,AQL分别为: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5;其他所有项目4.0.3.1.3双头螺柱:a.当公差等级为A、B级时,AQL分别为: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0;其他所有项目:2.5.b.当公差等级为C级时,AQL分别为: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5;其他所有项目4.0.3.2检查比例(LQ10/AQL)的确定。
钉螺调查技术规范
钉螺调查技术规范1 调查频次1.1 现有钉螺环境近2年查获感染性钉螺、发生急性感染病例和人畜常到的生产生活区等易感环境,每年查螺1次;其它有螺环境,每年调查1/3面积。
1.2 可疑环境与有螺水系相连或与现有钉螺环境毗邻、引进有螺区植物、水生物的环境以及洪水淹没区等可疑环境,每年查螺1次。
1.3 传播阻断村钉螺监测1.3.1 3年内查出钉螺的村,每年查螺1次。
1.3.2 3~9年未查出钉螺的村,每3年查螺1次。
1.3.3 10~15年未查出钉螺的村,每5年查螺1次。
1.3.4 15年以上未查出钉螺的村,如环境已彻底改变,已不适宜钉螺孳生,原则上可不再定期查螺。
1.4 非疫区钉螺监测与有螺水系直接相通的地区,养殖来自有螺地区的水生动、植物及场所,以及来自有螺地区的船泊停靠码头、船坞等开展螺情监测。
2 查螺工具2.1 查螺框框可用8号铅丝制成33.33cm正方形的框(框内面积为0.1m2)。
2.2 镊子或竹筷镊子为15~20cm医用直镊,竹筷为普通筷子。
2.3 螺袋用牛皮纸制成5×8cm螺袋,并印刷以下信息:环境名称、查螺日期、天气情况、线号、点号(框号)、捕螺只数、查螺员签名等。
2.4 防护用具查螺时用防护剂、手套、胶靴等作为个人防护用具,以防止血吸虫感染。
3 调查时间上半年3、4、5月和下半年9、10、11月。
4 调查方法4.1 现有钉螺环境4.1.1 易感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查螺(江湖洲滩环境框线距20~50m,其他环境框线距5~10m)。
检获框内全部钉螺,并解剖观察,鉴别死活和感染情况。
4.1.2 其他有螺环境采用环境抽样方法(根据植被、低洼地等环境特点及钉螺栖息习性,设框调查)查螺。
检获框内全部钉螺,并解剖观察,鉴别死活和感染情况。
4.2 可疑环境采用环境抽样方法查螺,若检获活钉螺,再以系统抽样进行调查,检获框内全部钉螺,并解剖观察,鉴别死活和感染情况。
4.3 对与历史螺区毗邻的乡(镇)、村,特别是与原有钉螺水系相通等适宜钉螺孳生的地区,采用4.2方法开展螺情调查。
查灭螺工作制度
查灭螺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钉螺是血吸虫病唯一的中间宿主。
为了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查灭螺工作。
本制度旨在明确查灭螺工作的组织管理、实施程序、技术要求和工作要求,确保查灭螺工作取得实效。
二、组织管理1.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查灭螺工作。
2. 各级血防站(血地寄防办)负责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查灭螺工作。
3.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对查灭螺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4. 乡镇(街道)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查灭螺工作的组织实施。
5.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负责协助上级人民政府开展查灭螺工作。
三、实施程序1. 调查评估(1)收集资料:收集有关血吸虫病疫情、钉螺分布、生态环境等相关资料。
(2)确定查螺范围:根据疫情和钉螺分布情况,确定查螺的重点区域。
(3)制定查螺计划:根据查螺范围、任务分工、人员配置等因素,制定查螺工作计划。
2. 组织培训(1)开展查螺培训:对查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查螺工作顺利进行。
(2)培训内容包括:查螺方法、技能、安全防护等。
3. 查螺实施(1)查螺队伍组建:根据查螺工作计划,组建查螺队伍,明确队伍成员职责。
(2)查螺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环境抽样等方法,进行地毯式查螺。
(3)记录与报告:查螺队伍做好查螺日志记录,及时报告查螺情况。
4. 灭螺实施(1)制定灭螺方案:根据查螺结果,制定灭螺方案,明确灭螺药物、方法、时间等。
(2)灭螺药物:选用安全、高效、环保的灭螺药物。
(3)灭螺方法:采用药物喷洒、投放毒饵等方法进行灭螺。
(4)灭螺效果评估:对灭螺效果进行评估,确保灭螺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5. 工作总结与资料归档(1)查螺工作总结:对查螺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灭螺工作总结:对灭螺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资料归档:将查螺、灭螺相关资料归档,以备查阅。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案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案(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案今年是血吸虫病“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巩固和扩大我市的血吸虫病防治成果,根据《2015年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针,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大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强化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控制。
结合本市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防治目标1、不发生本市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2、及时消灭发现的钉螺,防止螺情反弹,进一步扩大和巩固防治成果。
3、有螺地带禁牧覆盖率达到100%,家畜圈养普及率力争达到100%。
4、水上作业人员集散地和渡口码头的无害化公厕普及率达到95%以上。
5、全市各地中小学生、居民、畜牧养殖人员和水上作业人员血防知识知晓率均达到95%以上。
二、防治任务(一)查螺今年春季,全市计划完成查螺面积4000万平方米,投入查螺工日万个,各市(区)的查螺面积和查螺工日详见任务分解表。
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结合下达的目标任务,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
(二)灭螺根据省下达我市灭螺任务指标,全市计划灭螺面积160万平方米。
1、螺情扑灭:在查螺过程中一旦发现螺情,各地要根据环境类型、植被等情况制定灭螺方案,做好灭螺药物及器械的准备,组织灭螺队伍并进行培训,对有螺环境进行灭螺,做到当年查出当年灭光。
2、巩固灭螺:高港、海陵和医药高新区应对近几年发现的有螺环境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的巩固灭螺。
3、环改灭螺:海陵区要按照申报的重点灭螺工程计划,积极筹集资金,认真组织实施九里沟河有螺河道的综合治理工程,确保9月底完工。
完工后,要及时申请省市对工程实施情况组织复核验收。
(三)查病治病根据省方案要求,今年全市要完成人群血清学监测查病2万人,粪检监测查病5000人,整群监测查病20个村,牲畜血防查病400头。
钉螺调查原则、方法及相关统计20101014
3、方法--应确定;
4、时间--应适当; 5、人员--应培训; 6、资料--应齐全; 7、经费--应预算; 8、组织--应建立。
明确调查范围
现有钉螺环境
目前有钉螺分布的环境,原则上每年应调查1次, 对于距离人群居住地较远、环境偏僻的人畜很难 接近的地区每年调查1/3面积。
可疑环境
与有螺水系相连或与现有钉螺环境毗邻、引进有 螺区植物、水生物的环境以及洪水淹没区等可疑 环境,每年查螺1次。
长度(米)=最远点间距+50×2 宽度(米)=(最宽处间距+最窄处间距)÷2+50×2 即有螺片以纵向两端最远点的距离各延长50米为长度,以横向最宽处+最窄处 的距离除以2后各延长50米为宽度。
三、统计分析指标及计算方法
(2)计算公式 面积(平方米)=长(米)×宽(米) (3)感染性钉螺面积 江湖洲滩地区感染性钉螺面积的计算方法按以下原则进行:发现1个 孤立感染性螺点,向四周各延伸50米,即按1 hm2计算面积。若2个感
内陆水网地区可按灌溉渠系(河道、主渠、支渠、分渠、毛渠、田块 等)进行设框查螺。
山丘地区现场查螺应遵循”三从、四追“的原则。即从源头到下游、 从平原到山上、从潮湿到积水的原则,追查有螺水系的源头、追查有 螺水系的末尾、追查孤立的螺点、追查螺点扩散面。
三、钉螺解剖
1、器材准备 包括解剖镜、烧杯、滴管、解剖针、平板玻璃(3mm厚度、 8cm×14cm左右大小)。 2、压碎钉螺 分框将钉螺置于平板玻璃上,每块玻片上放置钉螺20只左右, 另用一块大玻片将钉螺轻轻压碎,再用解剖针将粘附在上面玻片上的钉螺软 组织拨到下面玻片上,然后在每个螺体上加一滴清水。在压碎过程中,应同 时观察并记录钉螺死活情况,如压碎后钉螺软组织收缩为活螺,否则为死螺。 3、镜检 将压碎的钉螺置于解剖镜或显微镜下,用解剖针拔开外壳,依次撕 碎软体组织,发现血吸虫尾蚴(双尾蚴)、子胞蚴即为感染性钉螺。解剖针 每拨弄一次螺软组织后,应及时用卫生纸擦干净,防止尾蚴粘混。 4、记录解剖结果 将钉螺解剖结果逐框记录在钉螺解剖登记表上,包括查螺 地点、线号、框号、总螺数、死螺数、活螺数、感染性螺数。 5、废弃物处理 将用过的玻片及解剖的钉螺要用84消毒液或开水浸泡30分钟, 玻片用清水冲洗擦干后使用。
浙江查灭残存钉螺技术方案-浙江血吸虫病防治中心
浙江省查灭残存钉螺技术方案(修订稿)我省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但部分县还有残存钉螺,存在着血吸虫病重新流行的潜在因素。
为消灭残存钉螺,巩固血防成果,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巩固方案(二○○七修订版)》,结合当前我省残存钉螺分布现状,特修订本方案。
1调查钉螺1.1 查螺时间春季查螺为3月初至4月底,要集中力量,全面查螺。
秋季查螺为9月初至10月底,查螺重点为春季漏查及查螺不全的环境,村庄周围等复杂环境,以及当年灭螺和巩固性灭螺环境。
1.2 查螺范围 3年内查出钉螺的行政村,每年春季普查1次; 3~9年未查出钉螺的行政村,每3年春季普查1次;10年以上未查出钉螺的村,每5年春季普查1次。
非流行村分期分批由近及远地进行螺情调查。
历史有螺村应查环境为适宜钉螺孳生的各类环境,包括历史有螺环境和历史无螺环境。
非流行村的查螺重点为村庄周围及水系,特别是与历史螺区毗邻的地区及历史有螺水系下游。
1.3 查螺方法1.3.1 方法历史有螺村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框距5m,环境抽查2框,复杂环境采用全面细查法。
历史无螺乡村采用系统抽样调查法,框距10m。
每框面积0.1m2,查螺时间2min~3min,每人每天查螺100~150框。
1.3.2 查螺队以乡(或村)为单位组织专业队查螺。
挑选工作认真负责又经查螺培训的中青年为查螺员,根据查螺任务的轻重,组织若干个查螺组,每小组3人。
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并带班查螺。
1.3.3 现场查螺查螺时要随时做好记录,每一条块记录内容有编号、小地名、环境类别、环境长度及宽度、查螺框数,最后统计查螺面积。
如查到钉螺,要将钉螺装入钉螺袋,在袋上记录乡名、村名、编号、小地名、环境类别、日期及首先查到钉螺者,带回实验室解剖,并建好螺点卡。
有条件的地区,对有螺环境可采用GPS定位和面积测量。
1.4 钉螺感染情况及死活的检查方法1.4.1 检查螺数查到的钉螺应全部检查,螺点钉螺较多时,每个螺点至少检查1 000只。
灭螺技术方案
东阳市横店镇血防有螺区域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一、工作背景横店镇曾是我市历史血吸虫病的重灾区,累计历史有螺面积858.6万平方米,累计病人2828人。
通过全社会半个多世纪的共同努力,有螺面积得到了有效控制,自2002年连续8年未发现钉螺(2001年曾在八面山发现钉螺)。
在今年的春季查螺工作中,3月29日横店镇春季查螺队在该镇的沈坎头村发现钉螺,随后对该处钉螺进行追本溯源,31日又在八面山发现钉螺;4月18日、21日该镇春季查螺队分别在杨塘下村、半傍山村和西塘村又发现钉螺。
经省、市血防专家现场确认在沈坎头村发现有螺面积约1.34万平方米,其中沈坎头村抛荒地处有螺面积约9000平方米,钉螺密度为15~30个/框;水堆沟处有螺面积约2400平方米,钉螺密度5~10个/框;水沟流经2个池塘,池塘面积约1000平方米;八面山处螺点有螺面积500平方米,钉螺密度是1—10个/框;杨塘下村螺点的横沟有螺面积约600平方米,钉螺密度为0~5个/框;半傍山村螺点有螺面积约3926平方米,其中南面的村前小溪有螺面积约1440平方米,钉螺密度1—10个/框,北面的堂寺沟有螺面积1120平方米,钉螺密度约为1~10个/框,位于堂寺沟上游两侧的7块农田有螺面积约766平方米,钉螺密度为0~1个/框,与村前小溪平行的农户前水沟有螺面积约600平方米,钉螺密度为1~10个/框;西塘村螺点的旱地有螺面积为200平方米,钉螺密度15~20个/框,五处螺点总计有螺面积1.8626万平方米。
钉螺孳生环境杂草丛生,耕田、抛荒田较多,十分有利于钉螺的生长,同时横店镇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特别是自来血防地区如江西、贵州、湖北、安徽等地的务工人员),一旦有血吸虫病病人进入极易造成我市血吸虫病的爆发流行。
该镇又是我市的文化旅游重镇,处置不当将对旅游产业造成很大的冲击。
所以我市横店镇血吸虫病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查灭螺查治病及环境改造工作刻不容缓。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外防输入、综合治理为手段,认真贯彻落实《血吸虫防治条例》以及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血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整合资源,重点投入,治理有螺区域,突出控制钉螺面积扩散,确保无血吸虫病发生。
乡镇春季查灭螺技术方案
乡镇春季查灭螺技术方案乡镇春季查灭螺技术方案如下:一、调查与监测1. 对乡镇范围内水域进行调查,了解螺类的种类、分布和密度。
2. 建立螺类监测系统,定期对水域进行螺类数量和分布的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螺类的变化情况。
二、宣传与教育1. 制作宣传资料,向居民普及螺类危害和防治知识,引导居民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垃圾和废水排放。
2. 在乡镇范围内组织宣传活动,例如举办演讲、讲座、活动等,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自我防治能力。
三、生物控制1. 引进天敌、天然控制剂等生物防治方法。
例如,引进适宜的控制螺类生物,如红鳝等,以减少螺类的繁殖和存活。
2. 优化水生态系统,保持水体健康。
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增加水中微生物等方式,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降低螺类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四、药物防治1. 针对不同种类的螺类,使用合适的化学药物进行灭螺。
药物选择要安全、环保,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2. 在药物防治过程中,要确保药剂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对水体和其他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五、工程治理1. 开展水体清淤工作,清除水体底泥中的螺类卵和幼体。
2. 建设拦螺设施,如屏障、隔板等,防止螺类从上游迁移入下游水域。
六、定期评估和调整1. 对乡镇春季查灭螺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了解防治工作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技术方案,提高防治效果。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乡镇可以有效降低螺类数量和分布,减少其对生活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同时,这些措施也有助于保护水生态环境,提高乡镇的环境质量。
七、定期清理和维护1. 每年春季到来之前,对水体进行清理和维护工作,包括清除水域中的杂草、水生植物、垃圾等,以减少螺类的栖息和繁殖地。
2. 定期检查和维护拦螺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有效阻止螺类的迁移。
八、建立防治联防机制1. 在乡镇范围内建立螺类防治联防机制,由相关部门、专家和居民代表组成,共同参与和推动防治工作,形成合力。
查螺灭螺工作实施方案
查螺灭螺工作实施方案螺灭螺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工作,旨在控制水体中的螺类数量,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
为了有效地实施螺灭螺工作,以下是一份内容生动、全面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1. 控制水体中的螺类数量,保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2. 预防螺类对人类健康和农田灌溉系统的不良影响。
3. 保护水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工作步骤:1. 螺类种类调查与监测:首先,进行螺类种类的调查与监测,了解目标螺类的分布情况、数量以及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可以通过采集样本、观察和记录螺壳特征等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和数量统计。
2. 确定灭螺方法:根据对螺类的调查结果和当地情况,确定适合的灭螺方法。
常见的灭螺方法包括机械捕捉、化学处理、生物控制和物理阻隔等。
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单一方法或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3. 机械捕捉螺类:使用专门设计的捕捉工具,如捕螺网、捕螺器等,对螺类进行机械捕捉。
捕捉过程中需要根据螺类的习性和栖息地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段和地点进行捕捉,提高捕获率。
4. 化学处理:选择合适的药物或化学物质,对螺类进行药物处理。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投放螺灭剂、化学清洁剂和生物杀灭剂等。
在进行化学处理时,需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不对环境和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5. 生物控制:引入螺类的天敌或寄生生物,通过控制螺类数量实现灭螺的目的。
这需要对螺类及其天敌的生态习性和食物链关系有一定的了解,选择合适的天敌进行引入。
6. 物理阻隔:利用物理屏障将螺类与农田灌溉系统或其它重要水体隔离开,阻止其传播和扩散。
常见的物理阻隔方法包括搭建防螺网、树脂屏障或设置隔离堤坝等。
7. 监测与评估:在实施螺灭螺工作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工作的效果。
通过采集样本、分析数据和观察现场情况,评估螺类数量是否得到控制,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是否得到保护。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措施和方法。
三、注意事项:1. 在实施螺灭螺工作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查灭螺情况分析
查灭螺情况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鹤庆县2009-2011年螺情下降缓慢的原因。
方法收集2009-2011年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查灭螺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鹤庆县2009-2011年在历史灭光钉螺面积和可疑环境中查出的钉螺面积占全县钉螺面积的比例为16.00%、45.69%、27.75%;在上年度灭螺面积中查出的钉螺复现面积占全县钉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4.00%、54.31%、72.25%。
2009-2011年各项螺情指标下降村数大于上升村数;2009-2011年全县查出有钉螺的行政村为26个,其中高原峡谷地区占15个,占全县有螺村的57.69%;2009-2011年高原峡谷地区各年钉螺面积占全县钉螺面积的比例为55.18%~60.77%,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平均密度高原峡谷地区高于高原平坝地区。
结论鹤庆县2009-2011年螺情下降速度缓慢,应总结经验,提高质量,因地制宜,采用药物灭螺和环境改造灭螺并重的综合治理措施,彻底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大幅度压缩钉螺面积。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消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一项重要措施[1,2],以灭螺为主的防治策略在我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经过灭螺出现了一大批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传播控制的地区[3,4],鹤庆县在血吸虫病防治中十分重视钉螺的控制[5],但2009年以来,全县螺情下降缓慢,为分析鹤庆县2009-2011年螺情下降缓慢的原因,为今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09年以来鹤庆县的查灭螺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方法1.1 资料来源收集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的基本情况和2009-2011年查灭螺工作开展情况。
1.2 数据分析对鹤庆县2009-2011年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查灭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2.1基本情况鹤庆县全县9个乡镇、113个村(居委会),其中有7个乡镇,55个村(居委会)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15.7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7.87%,耕地9 020 hm2、耕牛1.8万头,分别占全县的52.52%和36.7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春季查螺培训方案
3月21日上午在市疾控中心召开15个查螺镇卫生所长会议,培训并部署春季查螺工作。
1.根据市血防工作要点所下达的查螺村数,按每村每回合不少于100个查螺工日,拟定本镇2009年血防工作方案。
内容包括召开会议,建立镇政府血防领导小组,组织、培训查螺队伍,落实工日报酬,广播宣传发动,群众业余查螺,有奖报螺,学校开展血防“四个一”活动等。
2.利用有线广播进行宣传发动,内容包括查螺的意义、方法及报螺有奖的规定,由镇卫生所撰写提供广播稿。
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继续实行群众性有奖报螺制度。
在历史流行村的同一环境内,对首先发现钉螺者奖励1000元,在非流行村的奖励2000元,在非流行镇发现重大螺情者,由市政府给予表彰和重奖。
3.分期分批开展查螺:金沙、二甲、平东、平潮、五接、开发区共6个镇(区)7个村4月1-10日完成;骑岸、四安、石港、刘桥4个镇共13个村4月11-20日完成;先锋、川姜、兴东、兴仁、西亭共5个镇8个村4月21-30日完成。
4.除平潮镇必须进行村自查、互查及镇复查3个回合,其余镇进行村自查及镇复查2个回合查螺,每回合用工均不低于100个工日。
要10天内完成查螺,每村应根据具体情况组织20-30人的查螺队伍,分成2个大组,从不同村民小组同时开始,规定范围内的所有环境各查一遍,即完成了2个回合查螺。
5.查螺前由卫生所人员分村进行培训,以钉螺标本教会查螺员准确识别钉螺,掌握查螺方法,携带绳子、查螺框子、镊子、钉螺袋和图账,按历史有螺环境每隔5米设1个机械框,历史无螺环境每隔10米设1个机械框,相邻2机械框之间抽查2~3个环境框的要求,实行机环结合法查螺。
培训时要现场让查螺员识别钉螺,并有文字、照片记录。
未参加培训的人(不在照片上的人),不得参加查螺。
7.每个查螺村由疾控中心人员设置3个条块假螺点,每条块设2个点,每点布放15~20只死钉螺,及时填写假螺点设置回收表,统计回收率。
每发现1处假螺点,现场给予奖励50元。
群众报螺或有组织查螺发现螺情后,镇卫生所应在当日到现场核实,确定为活钉螺后即刻向市疾控中心电话报告,并做好现场控制,严防人为造成钉螺扩散。
8.每天实际查螺不少于7小时。
由带队查螺的乡村医生每天上午8:00、下午1:30点名考勤,记载出勤人数及累计查螺工日,卫生所长或防疫医生到现场核查人数后在指导员栏签字。
每日下午5:30前将当日考勤情况以电子邮件发至(tzmbk@)邮箱,经市疾控中心现场抽查证实后,作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算项目经费的依据。
考勤表一式二份,乡村医生和防疫医生各执一份备查。
9.查螺环境登记表每日填写,乡村医生保管。
防疫医生每天现场检查查螺环境登记表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分村填写查螺进度汇报表。
卫生所长、防疫医生在位在岗情况及考勤记录、查螺环境登记表、进度汇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将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血地防工作平时检查内容列入考核记录。
10.镇卫生所关于召开血防会议的记录,向镇政府请示汇报的记录,广播宣传的记录,学校开展血防“四个一”活动的记录,各村开始查螺和查螺结束的时间,卫生所人员到现场检查指导的记录等都要有专册书面记载。
11.查螺结束后,及时将查螺结果记载到《应查螺环境及查螺结果登记簿》和《有螺环境查灭螺登记簿》,并按全省统一要求将查螺环境登记表输入电脑,以电子报表上报(tzmbk@),将镇血防工作方案、总结、春季血防情况表、分回合的查螺环境登记表及其封面、查螺员考勤表、假螺点设置回收表和镇血防活动记载簿装订成血防档案专册。
5月10日上午在市疾控中心召春季查螺总结汇报会,各镇卫生所防疫医生带分回合查螺环境登记表封面、春季血防情况表、春季血防工作总结及本镇血防档案专册参加会议。
表7 查螺环境登记表
环境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县(市区)______________乡(镇、街道)______________村(居委会)
环境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行类型:_______________,环境类型:_________,长度_______m,面积_______ m2
查螺长度_____________m,调查面积_____________ m2,
系统抽样调查框数___________框,有活螺框数_________框,捕活螺_______________只;环境抽样调查框数___________框,有活螺框数_________框,捕活螺_______________只;最高密度___________(只/框),有螺长度_____________m,有螺面积_____________ m2。
有螺原因:查漏、漏查、未灭、灭差、邻近扩散、其它。
是否为新发现:是/ 否
查螺时间:________月_______日,天气情况:晴、阴、多云、小雨。
气温_______℃。
参加查螺人员共_____________人,用工______________工日。
捕捉质控钉螺情况:查出假设螺点数_____________个,查出死钉螺____________只。
查螺员:______________,调查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