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学生用)

合集下载

【实验】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关键字】实验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4:(药学专业、09制药)液体制剂的制备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四液体制剂的制备(药学专业、09制药工程)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种类及其概念与特点。

2. 掌握几种典型的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其检查方法。

3. 了解低分子、高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其常用量。

2、实验内容和原理1. 实验内容(1)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1: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以薄荷油、滑石粉(或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等为原料,制备芳香水剂(薄荷水)。

实验2: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助溶法)以碘、碘化钾为原料,通过助溶法,制备复方碘溶液。

实验3:硫酸亚铁溶液剂的制备(溶解法)以硫酸亚铁、枸橼酸为原料,通过冷溶法制备糖浆剂。

(2)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4: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溶解法)以胃蛋白酶、甘油等为原料,制备高分子型液体制剂胃蛋白酶合剂。

2. 实验原理(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助溶法的原理;高分子溶液剂的定义,其热力学稳定性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薄荷油、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碘、碘化钾、胃蛋白酶、硫酸亚铁、新鲜牛奶、冰醋酸、氢氧化钠。

2. 设备与仪器:恒温水浴箱、研钵、具塞玻璃瓶、烧杯、量筒等。

四、实验步骤、操作过程(根据实验过程填写,必须列出处方)实验1:教科书44页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实验2:教科书45页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助溶法)实验3:教科书45页硫酸亚铁糖浆(溶解法制备)实验4:教科书47页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并按照48页附录方法,测定所得酶制剂的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1:薄荷油的制备,比较用三种不同分散剂制备的液体制剂的异同,将结果记录于表2-1中。

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实验2: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实验1 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学生用)

实验1  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学生用)

实验一 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要求1. 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2. 掌握常用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3. 掌握测定油类所需HLB 值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乳剂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通常为油和水)所组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油包水(W/O)型或水包油(O/W)型等类型乳剂。

乳剂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均不稳定的分散体系。

为了使被分散的液滴稳定存在,通常加入一种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乳化剂,并通过外力做功制得比较稳定的乳剂。

小量制备乳剂可在研钵中用手研磨或在瓶中振摇制得,大量生产则用搅拌器或乳匀机制备,制得乳剂的类型,一般可用稀释法或染色镜检法鉴别。

乳化剂的种类很多,包括表面活性剂、亲水高分子材料、固体粉末,其中表面活性剂较常用。

乳化剂如采用亲水高分子材料——阿拉伯胶作为乳化剂,常采用干胶法或湿胶法进行制备,本实验采用干胶法制备鱼肝油乳剂。

乳化剂+油→研匀→加水→成初乳→加水至全量选用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时,各种油被乳化形成某种类型乳剂对乳化剂的HLB 值要求不同。

只有当乳化剂的HLB 值适应被乳化油的要求,生成的乳剂才稳定。

单独使用一种乳化剂其HLB 值不一定能恰好与被乳化油相所需的HLB 值相适应,所以常常将两种不同的乳化剂混合使用,以获得最适宜的HLB 值。

混合乳化剂的HLB 值为各个乳化剂HLB 值的加权平均值,其计算公式如下:BA BB A A AB W W W HLB W HLB HLB +⋅+⋅=式中,A 、B 分别为两种已知HLB 值的单个乳化剂,W A 、W B 分别为两种乳化剂的质量。

本实验采用乳化法来测定油所需HLB 值:即,将两种已知HLB 值的单一乳化剂,按上述公式以不同重量比例配算成具有一系列HLB 值的混合乳化剂,然后用来制备一系列乳剂,在室温条件下或采用加速试验的方法(如离心法)观察制成乳剂的分散度、均匀度或乳析速度。

稳定性“最佳”的乳剂所用乳化剂的HLB 值即为油所需HLB 值。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南昌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目录前言《药剂学实验指导》,是根据《药剂学》课程内容和南昌大学08版本科药学各专业教学计划,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的。

临药和药学班选做的实验项目为: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HLB值的选择、注射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膜剂的制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验证、微囊的制备、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

药品营销班选做的实验项目为: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HLB值的选择、注射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微囊的制备。

实验室规则1、实验前应预习有关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

2、遵守实验室纪律,不得迟到、喧哗、吸烟和乱丢垃圾。

3、学生进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褂、清洁实验台后方能开始实验。

4、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要求自己,操作要规范化,要仔细观察现象和变化,联系课堂理论予以解释和说明并做好记录。

5、要爱护实验仪器和设备,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实验老师。

6、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实验时应认真、细致、称量药品应核对,避免差错。

实验如有失败应认真找出原因,报告老师,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得重做。

7、公用药品、实验仪器设备用后应必须放回原处,并不得私自携出实验室,以免影响他人实验和发生意外事故。

8、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台面整理清洁并将垃圾投入指定的垃圾箱内,同学轮流值日,负责实验室的清洁及安全检查工作。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二)掌握常用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

(三)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二、【实验教学内容】(一)实验原理1.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概念液体制剂(1iqui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

2. 了解液体制剂的制备原理及操作要点。

3. 掌握液体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二、实验原理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均匀或非均匀的液体剂型。

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解法、乳化法、混悬法等。

液体制剂具有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易于储存等优点。

三、实验材料1. 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电子天平、搅拌器、高速分散机等。

2. 试剂:水、乙醇、甘油、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硫酸、氯化钠、葡萄糖、淀粉等。

3. 药物:碘、碘化钾、滑石粉、甘草、朱砂等。

四、实验内容1. 溶液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复方碘溶液,掌握溶液剂的制备方法。

(2)实验步骤:a. 称取碘化钾2g,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使溶解。

b. 加入碘1g,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

c. 加入蒸馏水至30ml,搅拌均匀。

d. 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瓶中,密封保存。

2. 乳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高分子型液体制剂胃蛋白酶合剂,掌握乳剂的制备方法。

(2)实验步骤:a. 称取胃蛋白酶5g,加入甘油20ml,搅拌均匀。

b. 将混合液置于高速分散机中,搅拌5分钟。

c. 加入蒸馏水至100ml,搅拌均匀。

d. 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瓶中,密封保存。

3. 混悬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混悬型液体制剂,掌握混悬剂的制备方法。

(2)实验步骤:a. 称取滑石粉30g,甘草5g,朱砂,分别粉碎成细粉。

b. 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中,加入等量的朱砂,研磨均匀。

c. 将甘草加入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磨均匀。

d. 按每包3g分包,密封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液剂的制备:制备的复方碘溶液外观澄清,无沉淀,符合制备要求。

2. 乳剂的制备:制备的胃蛋白酶合剂外观均匀,无分层,符合制备要求。

3. 混悬剂的制备:制备的混悬型液体制剂外观细腻,无颗粒沉淀,符合制备要求。

乳浊液混悬液液体制剂制备ppt课件

乳浊液混悬液液体制剂制备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11
实验二 混悬剂的制备
• 请两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参照乳剂的制备写出实 验报告
• 要求
• 只做实验内容1.炉甘石洗剂的制备 • 注意有两个表要画:炉甘石洗剂处方表和炉甘石洗剂稳
定性效果评价表(此表除了用于原始记录外,还用于实 验结果展示) • 根据数据用Excel做出t-(H/H0)的曲线图
乳剂混悬液液体制剂的制备
PPT学习交流
1
内容
• 实验报告格式与撰写 • 乳剂的制备 • 混悬液的制备
PPT学习交流
2
P452附录一实践报告格式

《乳剂制备》实验报告
• 班别09制药设备2姓名江山学号2实验日期2010年10月13日气温29℃相 对湿度90%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步骤
• 三、实验结果
• 四、分析讨论
PPT学习交流
3
本次实验具体要求
• 乳剂和混悬剂分开来撰写
• 实验步骤进行细分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实验材料 • 处方及分析 • 制备 • 质量检查
• 实验结果
• 分析讨论
PPT学习交流
4
实验一 乳剂的制备
• 一、实验目的 • 1.会采用不同乳化剂制备乳剂 • 2.会鉴别乳剂的类型,并能恰当地评价乳剂的
PPT学习交流
8
• 三、实验结果(表格用于原始记录,最终结果用描 述法)
• 1.液状石蜡乳
• 性状:类白色乳状液体
• 镜检结果: 100倍镜下观察乳滴成圆形,大小均匀, 外相蓝色,内向无色。画出形状图
PPT学习交流
9
• 2石灰乳搽剂
• 性状:类白色乳状液体
• 镜检结果: 100倍镜下观察乳滴成圆形,大小均匀, 外相红色,内向无色。画出形状图(部分同学可以 给实验结果进行手机拍照)

药剂学实验一混悬剂、乳剂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一混悬剂、乳剂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混悬剂、乳剂的制备实验⼀混悬剂、乳剂的制备⼀、实验⽬的和要求1. 掌握混悬剂、乳剂的⼀般制备⽅法及2. 掌握乳剂类型的鉴别⽅法及测定油乳化所需HLB 值的⽅法。

3. 熟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及反絮凝剂等在混悬液中的应⽤,并了解混悬剂的质量评定⽅法。

4. ⽐较不同乳剂及不同乳化⽅法制得乳剂的分散相粒度及其稳定性。

⼆、基本概念和原理1. 混悬剂:混悬液为不溶性固体药物微粒分散在液体分散媒中形成的⾮均相体系,可供⼝服、局部外⽤和注射。

因重⼒作⽤,混悬液中微粒在静置时会发⽣沉降,微粒沉降速度符合斯托克斯定律:混悬剂的配制⽅法有分散法和凝聚法,⼀般配制原则为加液研磨、改变溶媒或采⽤⾼分⼦助悬剂作稳定剂。

混悬剂的稳定剂⼀般分为三类: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混悬剂的质量要求为:①粒⼦应细腻,分散均匀,不结块;②沉降应缓慢,或颗粒沉降后⼀经振摇易再分散,便于准确量取剂量。

2. 乳剂: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经乳化⽽形成的⾮均相分散体系称为乳剂(也称乳浊液),可分为⽔包油(O/W )型或油包⽔(W/O )型,常采⽤稀释法和染⾊镜检法鉴别。

乳浊剂是⼀种动⼒学及热⼒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需加⼊乳化剂使乳剂稳定,并且⼀般需在⼀定的机械⼒作⽤下进⾏分散。

⼀般根据HLB 值来选择乳化剂,当选⽤的乳化剂的HLB 值符合油乳化所需HLB 值时,制得的乳剂⽐较稳定。

通常将两种以上的乳化剂混合使⽤,混合乳化剂的HLB 值可按下式计算:nn n W W W W HLB W HLB W HLB HLB +++?++?+?=ΛΛ212211混合三、实验内容v r d d g=-29212()η1. 制备炉⽢⽯洗剂【处⽅】按下表配制炉⽢⽯洗剂。

表1不同炉⽢⽯洗剂的处⽅组成处⽅组成 1 2 3 4 炉⽢⽯(120⽬),g 3.01 3.00 3.02 3.00氧化锌(120⽬),g 1.50 1.49 1.50 1.51⽢油,ml 1.5 1.5 1.5 1.5 羧甲基纤维素钠,g 0.15吐温-80,g 0.60三氯化铝,g 0.036蒸馏⽔加⾄,ml 50 50 50 50 【制法】上表中的4个处⽅均采⽤加液研磨制备。

实验一 液体制剂的制备

实验一 液体制剂的制备

实验一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液体制剂的概念与种类。

2.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4.掌握乳浊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5.熟悉根据药物的性质选用适宜的稳定剂,用以制备稳定混悬剂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液体制剂是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按分散体系分为均相液体制剂与非均相液体制剂,前者主要为溶液剂,后者主要为混悬剂与乳剂。

(一)溶液剂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分散在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解法和稀释法。

溶解法的一般过程为药物的称量——溶解——过滤——质量检查——包装等步骤。

稀释法先将药物制成高浓度溶液,再用溶剂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得。

制备溶液剂应注意的问题:有些药物虽然易溶,但溶解缓慢,此种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搅拌、加热等措施;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同时应加适量抗氧剂,以减少药物氧化损失;对易挥发性药物应在最后加入,以免在制备过程中损失;处方中如有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先将其溶解后再加入其他药物;难溶性药物可加入适宜的助溶剂或增溶剂使其溶解。

(二)混悬剂混悬剂(又称混悬液,悬浊液)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0.5μm)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一个优良的混悬剂应具有下列特征:其药物微粒细小,粒径分布范围窄,在液体分散介质中能均匀分散,微粒沉降速度慢,沉降微粒不结块,沉降物再分散性好。

混悬剂的沉降速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可用Stoke定律表示:ηρρ9)(r 2V 212g -=式中V-沉降速度,r-粒子半径,ρ1-粒子密度,ρ2-介质密度,η-混悬剂的粘度,g-重力加速度。

混悬剂微粒的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混悬剂粘度的关系最大。

通常用减小微粒半径,并加入助悬剂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半合成纤维素衍生物等,以增加介质粘度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

混悬剂中微粒分散度高,具有较大的表面自由能,故体系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药剂学实验一 混悬剂、乳剂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一 混悬剂、乳剂的制备

实验一 混悬剂、乳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混悬剂、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2. 掌握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及测定油乳化所需HLB 值的方法。

3. 熟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及反絮凝剂等在混悬液中的应用,并了解混悬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4. 比较不同乳剂及不同乳化方法制得乳剂的分散相粒度及其稳定性。

二、基本概念和原理1. 混悬剂:混悬液为不溶性固体药物微粒分散在液体分散媒中形成的非均相体系,可供口服、局部外用和注射。

因重力作用,混悬液中微粒在静置时会发生沉降,微粒沉降速度符合斯托克斯定律:混悬剂的配制方法有分散法和凝聚法,一般配制原则为加液研磨、改变溶媒或采用高分子助悬剂作稳定剂。

混悬剂的稳定剂一般分为三类: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混悬剂的质量要求为:①粒子应细腻,分散均匀,不结块;②沉降应缓慢,或颗粒沉降后一经振摇易再分散,便于准确量取剂量。

2. 乳剂: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经乳化而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称为乳剂(也称乳浊液),可分为水包油(O/W )型或油包水(W/O )型,常采用稀释法和染色镜检法鉴别。

乳浊剂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需加入乳化剂使乳剂稳定,并且一般需在一定的机械力作用下进行分散。

一般根据HLB 值来选择乳化剂,当选用的乳化剂的HLB 值符合油乳化所需HLB 值时,制得的乳剂比较稳定。

通常将两种以上的乳化剂混合使用,混合乳化剂的HLB 值可按下式计算:nn n W W W W HLB W HLB W HLB HLB +++⋅++⋅+⋅= 212211混合三、实验内容v r d d g=-29212()η1. 制备炉甘石洗剂【处方】按下表配制炉甘石洗剂。

表1不同炉甘石洗剂的处方组成处方组成 1 2 3 4 炉甘石(120目),g 3.01 3.00 3.02 3.00氧化锌(120目),g 1.50 1.49 1.50 1.51甘油,ml 1.5 1.5 1.5 1.5 羧甲基纤维素钠,g 0.15吐温-80,g 0.60三氯化铝,g 0.036蒸馏水加至,ml 50 50 50 50 【制法】上表中的4个处方均采用加液研磨制备。

液体制剂的制备实训报告

液体制剂的制备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掌握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及操作步骤。

2. 熟悉常用液体制剂的种类及特点。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训内容1.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一定浓度的溶液型液体制剂,了解其制备方法及操作步骤。

(2)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制剂是将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3)实验材料:药物、溶剂、称量纸、玻璃棒、烧杯、量筒、标签纸、牛角药勺等。

(4)实验步骤:①称量药物:准确称取所需药物,记录质量。

②溶解:将药物加入适量溶剂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③定容:将溶液转移至量筒中,加溶剂至刻度线,摇匀。

④包装:将制备好的溶液倒入无菌瓶中,贴上标签,注明药物名称、浓度、制备日期等信息。

2. 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一定浓度的混悬型液体制剂,了解其制备方法及操作步骤。

(2)实验原理:混悬型液体制剂是将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形式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3)实验材料:药物、溶剂、称量纸、玻璃棒、烧杯、量筒、标签纸、牛角药勺等。

(4)实验步骤:①称量药物:准确称取所需药物,记录质量。

②研磨:将药物加入适量溶剂中,用玻璃棒研磨至形成均匀的悬浮液。

③定容:将悬浮液转移至量筒中,加溶剂至刻度线,摇匀。

④包装:将制备好的混悬液倒入无菌瓶中,贴上标签,注明药物名称、浓度、制备日期等信息。

3. 乳浊液液体制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一定浓度的乳浊液液体制剂,了解其制备方法及操作步骤。

(2)实验原理:乳浊液液体制剂是将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通过乳化剂的作用,形成均匀、稳定的乳液。

(3)实验材料:药物、乳化剂、油相、水相、称量纸、玻璃棒、烧杯、量筒、标签纸、牛角药勺等。

(4)实验步骤:①称量药物:准确称取所需药物,记录质量。

②乳化:将药物加入油相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形成乳浊液。

③加水相:逐渐加入水相,继续搅拌至形成均匀的乳液。

药剂学实验

药剂学实验

药剂学实验目录一、基本知识与技能一)药剂学实验任务二)药物剂型的分类三)药剂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简介二、验证性实验实验一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二乳浊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及油类所需HLB值的测定实验三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及稳定性观察实验四氯霉素眼药水的制备实验五双氯酚酸钠缓释片的制备及一般质量评估实验六双氯酚酸钠缓释片主药含量及释放度的测定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及不同类型软膏基质体外释药实验实验八凝胶剂的制备实验九阿司匹林水溶液的稳定性预测实验十栓剂的制备实验十一鱼肝油微型胶囊的制备实验十二脂质体的制备三、设计性实验实验一包合物的制备实验二不同软膏基质的制备及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实验三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四、综合性实验实验一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实验二对乙酰水杨酸肠溶片的制备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注射剂的制备基本知识与技能一、药剂学实验任务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处方组成、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随着医学、药学及相邻学科的发展,药剂学的内容有很大的发展。

药剂学实验是一门应用及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药剂学实验是学习药剂学重要的一环。

本着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宗旨,通过典型制剂的处方设计、工艺操作/质量评定等实验内容,使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药学各专业本科生,能够进一步掌握主要剂型的理论知识、处方设计原理、制备方法;掌握主要剂型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考核方法;熟悉不同剂型在体外释药及动物经皮吸收实验方法及其速度常数测定;了解常用制剂机械。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试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参加制剂新品种、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打下坚实基础,为将来从事制剂研究与生产提供一个实践基础二、药物剂型的分类(一)按物质形态分类1.液体剂型通常是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一定的溶媒中而制成。

如: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合剂、洗剂、搽剂等。

2.固体剂型通常将药物和一定的辅料经过粉碎、过筛、混合、成型而制成,一般需要特殊的设备。

乳浊液型液体药剂(一)

乳浊液型液体药剂(一)
• 根据乳剂的类型选择 (乳化剂类型与乳剂类 型一致)
• 根据乳剂给药途径选择:口服乳剂选择无毒 的天然乳化剂或某些亲水性高分子乳化剂等 (O/W型);外用乳剂选择无局部刺激性的 乳化剂,长期使用无毒性;注射用乳剂选择 天然磷脂、泊洛沙姆等(O/W型)。
• 根据乳化剂性能选择(乳化剂类型与乳剂类 型一致)
(五)鉴别方法:
1.稀释法:用水稀释时W/O型乳剂会分 层,而O/W型不会分层。
2.导电法:水为外相的O/W型乳剂能导 电,以油为外相的则绝缘。
3.染色法:油性染料可以分散在油性乳 剂中,只能漂浮在水性乳剂表面上, 反之相同
二、乳浊液的形成理论
乳浊液的形成是由于乳浊液的参与 过程作用: • 减小界面张力,起热力学稳定作用; • 形成坚固的界面膜,对聚结有机械屏 障作用; • 形成带电层,对液滴的相互接近起电 屏障作用
• 混合乳化剂选择: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 不能混合使用
总结
• 1.乳剂的概述:定义、特点、组成、分 类、鉴别
• 2.乳剂的形成理论 • 3.乳化剂:作用及基本要求、种类、选

课堂作业
• 1.乳剂的定义及特点。 • 2.乳剂的鉴别方法。 • 3.乳化剂的作用及基本要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液体。 • 当乳滴粒子小于0.1μm 时,乳剂处于胶体分散
范围,肉眼可见乳剂为透明液体,称为微乳或 透明乳。微乳粒径可小至0.01-0.10μm 范围。 • 粒径在0.1-0.4μm 范围的乳剂称亚微乳,可静 脉注射(常控制在0.25-0.4μm )。
(三)应用上的特点
1.油类药物与水不能混溶,但制成乳剂后能 保证分剂量准确,方便使用。
(一)界面张力学说
• 指在乳浊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 作乳化剂时,可以使分散相的 界面张力降低,使液滴的表面 自由能减小,以致不易重新聚 集合并,从而使乳浊液处于较 稳定的状态。

药剂学实验一 乳剂的制备精编版

药剂学实验一  乳剂的制备精编版

药剂学实验一乳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乳剂油滴粒度大小、均匀度及其稳定性。

3.掌握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乳剂也称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系指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形成液滴的一相为称为内相、不连续相或分散相;包在液滴外的一相称为外相、连续相或分散介质。

分散相的直径一般在0.1~10 m之间。

乳剂类型有单乳剂(O/W型,W/O型)和复合乳剂(W/O/W型,O/W/O型)。

乳剂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为提高稳定性,其处方中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加入乳化剂,并且需在一定的机械力作用下进行分散。

乳化剂的稳定机理是通过在分散液滴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多分子膜、固体粉末膜等界面膜,降低了界面张力,防止液滴相遇时发生合并。

常用的乳化剂有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等。

通常小量制备时,可在乳钵中研磨制得或在瓶中振摇制得,工厂大量生产多采用乳匀机、高速搅拌器、胶体磨制备。

如以阿拉伯胶作乳化剂,常采用干胶法和湿胶法制备,以新生皂为乳化剂制备乳剂时,可研磨或振摇制得。

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有稀释法(水)和染色镜检法(水/油性染料)。

三、实验内容(一)液状石蜡乳的制备[处方]液状石蜡 6 ml阿拉伯胶 2 g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0.05 ml1%糖精钠溶液0.003 g香精适量纯化水加至15 ml[制法]:(1)干胶法(干法):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研磨过程中加纯化水4 ml,研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

再加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加剩余纯化水适量研匀,再加糖精钠溶液和香精,共制15 ml。

(2)湿胶法:取纯化水4 ml置乳钵中,加2 g阿拉伯胶粉研成胶浆。

再分次加入6 ml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再加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再加剩余纯化水研匀,再加糖精钠溶液和香精,共制成15 ml,即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一、实验要求
1. 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 掌握常用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3. 掌握测定油类所需HLB 值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乳剂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通常为油和水)所组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油包水(W/O)型或水包油(O/W)型等类型乳剂。

乳剂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均不稳定的分散体系。

为了使被分散的液滴稳定存在,通常加入一种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乳化剂,并通过外力做功制得比较稳定的乳剂。

小量制备乳剂可在研钵中用手研磨或在瓶中振摇制得,大量生产则用搅拌器或乳匀机制备,制得乳剂的类型,一般可用稀释法或染色镜检法鉴别。

乳化剂的种类很多,包括表面活性剂、亲水高分子材料、固体粉末,其中表面活性剂较常用。

乳化剂如采用亲水高分子材料——阿拉伯胶作为乳化剂,常采用干胶法或湿胶法进行制备,本实验采用干胶法制备鱼肝油乳剂。

乳化剂+油→研匀→加水→成初乳→加水至全量
选用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时,各种油被乳化形成某种类型乳剂对乳化剂的HLB 值要求不同。

只有当乳化剂的HLB 值适应被乳化油的要求,生成的乳剂才稳定。

单独使用一种乳化剂其HLB 值不一定能恰好与被乳化油相所需的HLB 值相适应,所以常常将两种不同的乳化剂混合使用,以获得最适宜的HLB 值。

混合乳化剂的HLB 值为各个乳化剂HLB 值的加权平均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B
A B
B A A AB W W W HLB W HLB HLB +⋅+⋅=
式中,A 、B 分别为两种已知HLB 值的单个乳化剂,W A 、W B 分别为两种乳化剂的质量。

本实验采用乳化法来测定油所需HLB 值:即,将两种已知HLB 值的单一乳化剂,按上述公式以不同重量比例配算成具有一系列HLB 值的混合乳化剂,然后用来制备一系列乳剂,在室温条件下或采用加速试验的方法(如离心法)观察制成乳剂的分散度、均匀度或乳析速度。

稳定性“最佳”的乳剂所用乳化剂的HLB 值即为油所需HLB 值。

三、实验药品和仪器
药品:鱼肝油、阿拉伯胶、西黄蓍胶、尼伯金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乙醇、纯化水
液体石蜡、吐温80、司盘80
仪器:天平、乳钵、烧杯、玻棒、量筒、具塞刻度试管、滴管
四、实验内容
1. 鱼肝油乳剂的制备
处方:鱼肝油12.5ml
阿拉伯胶 3.1g
西黄蓍胶0.17g
尼泊金乙酯0.05g (5%的乙醇溶液1ml)
蒸馏水加至25ml
制法:
①尼伯金乙酯醇溶液的配制:将尼伯金乙酯0.05g溶于1ml乙醇溶液中即得。

18小组整体配制30ml(1.5g尼伯金乙酯+30ml乙醇)
②将两种胶粉置于干燥的研钵中,研细;加入全量的鱼肝油稍加研磨使均匀;按油/水/胶为
4/2/1的比例,以此加入纯化水6.3ml,迅速研磨(朝一个方向),研至发出噼啪声,即成稠厚的初乳;再加入配好的尼伯金乙酯的乙醇溶液,加剩余水(5.2ml)研匀,即得。

操作注意:初乳的形成是乳剂制备的关键,研磨时宜朝同一方向,用力均匀。

2. 乳剂类型的鉴别试验
稀释法:取具塞试管1支,加入鱼肝油乳剂约1ml,再加入纯化水约5ml,振摇或翻倒数次,观察是否能均匀混合,并根据试验结果判断乳剂类型。

3. 液体石蜡所需最适宜HLB值的测定
①用吐温80(HLB=15.0)及司盘80(HLB=4.3)配成HLB值为4.3,6.0,8.0,10.0,12.0
及14.0的五种混合乳化剂,计算各单个乳化剂的百分用量,填于表1:
表1 混合乳化剂中单个乳化剂用量(g)
②取6支25ml具塞刻度试管,各加入6ml液体石蜡,再分别加入上述不同HLB值的混合乳
化剂0.5ml,振摇混匀,然后加入纯化水至全量20ml,振摇30秒(5支试管振摇程度尽量保持相同)即成乳剂,经放置5',10',20',30',50'后,分别观察并记录各乳剂分层后上层的体积数,填于表2。

表2-2 乳剂稳定性数据(上层体积)
③根据观察结果,液体石蜡所需的HLB值为,所成乳剂属型。

五、思考题
1. 简述干胶法制备乳剂的操作要点
2. 分析鱼肝油乳剂的处方并说明各成分的作用
2. 影响乳剂物理稳定性因素有哪些?如何制备与评价稳定的乳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