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教法学法案例教案资料
小学数学教案学法教法
小学数学教案学法教法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教学重点:加减法、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重点:面积、周长等几何概念和计算。
3. 教学重点:时间、货币等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概念讲解:依次讲解加减法、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
教学方法:
1. 情景模拟:通过设置实际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工具:
1. 教具:数学教具、计算器等。
2. 多媒体:投影仪、音响等。
评估方法:
1. 课堂练习:通过布置课堂练习,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定期考试: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反馈:
1. 及时反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指导其改进学习方法。
2. 家校联系: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数学说课教案(通用4篇)
小学数学说课教案(通用4篇)小学数学说课篇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2)采取小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
2.情感目标:(1)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
(2)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具准备:各种水果卡片(每组9张),各种铅笔(每组各8支)。
教具准备:各种文具盒、各种玩具、各类书、若干个瓶子。
教学策略选择: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
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
教材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别安排了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两部分内容。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我认为学生对单一标准分类生活中接触的较多,不必教学一课时,可把这两部分内容合并为一节课来上,重点放在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这块内容上。
同时,我认为学生分类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儿童能够自己提出分类依据。
因此,教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孩子怎么分,孩子就怎么分的幼儿分类水平上,而应重点观察儿童能否独立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根据这一要求,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中取材,让学生能较快的从事物的大小、形状等方面提出不同的标准。
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中提出不同的标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用他的稚嫩的眼光去划分世界。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学习单一分类)1.【设计意图:学生6人一组,教师在上课前两分钟在讲台上倒出各种杂物(瓶子、文具盒、玩具、书各若干件),让学生感受到教室讲台的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课题。
】2.引出分类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你看现在在我们的讲台上堆放了许多东西,你们瞧都有什么呀?(学生回答。
7篇详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7篇详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 教学案例一:加法运算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带入生活实例,如购物结账等,让学生明白加法的实际意义。
2. 讲解加法规则:介绍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方法,重点强调进位的概念。
3. 示范演示:通过示范演示具体的加法题目,让学生理解进位和不进位的情况。
4. 练巩固:让学生进行练题,提供反馈和指导。
5. 小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内容,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2. 教学案例二:减法运算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的减法运算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带入生活实例,如买东西找零等,让学生明白减法的实际意义。
2. 讲解减法规则:介绍两位数的减法运算方法,重点强调借位的概念。
3. 示范演示:通过示范演示具体的减法题目,让学生理解借位和不借位的情况。
4. 练巩固:让学生进行练题,提供反馈和指导。
5. 小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内容,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3. 教学案例三:乘法表的研究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乘法表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让学生回顾一位数的乘法表,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快速计算两位数的乘法。
2. 讲解乘法规则:介绍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重点强调十位数和个位数的相乘。
3. 示范演示:通过示范演示具体的乘法题目,让学生理解乘法表的应用。
4. 练巩固:让学生进行练题,提供反馈和指导。
5. 小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内容,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4. 教学案例四:除法运算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带入生活实例,如分享苹果等,让学生明白除法的实际意义。
2. 讲解除法规则:介绍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重点强调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3. 示范演示:通过示范演示具体的除法题目,让学生理解整除和有余数的情况。
4. 练巩固:让学生进行练题,提供反馈和指导。
5. 小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内容,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5. 教学案例五:分数的引入目标: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和应用分数的概念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通过图形和实物,让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数学说课稿教案15篇
数学说课稿教案数学说课稿教案 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说课稿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说课稿教案 1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中班下《比较轻重》。
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切东西都会吸引幼儿的心灵,从而焕发起幼儿的好奇心。
在《纲要》中指出,数学教育的内容要从幼儿的身边取材,虽然幼儿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个认知,但对于怎么比较还处于具体抽象的状态,结合本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具备主动积极的特性,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语言能力也有很大的发展,幼儿在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是浅显的,零碎的,因此通过此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也符合《纲要》中所提出的选择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二、说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的轻重,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2 、正确运用语言表述物体的轻重。
三、说活动重难点:重点是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难点是会正确运用语言表述物体的轻重。
四、说活动教法学法:《纲要》中指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引导者,本着教师为主导。
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力求达到合作探索式学习的活动过程,我精选了以下教法。
具体是:1、提问法——————在师幼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还给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2、师幼互动法—————在这个环节中,充分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
此外,除了运用到以上的教学方法外,我还穿插运用了自主探索法,示范法等活动加以结合,使幼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学法:1、多种感官参与法——————《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使用多种感官通道探究问题,深入观察,有利于幼儿的经验形成。
2、操作体验法——————它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在活动中,亲自操作,亲身体验。
有助于幼儿更好的理解活动内容。
五、说活动准备:(1)天平(2)雪花片、积木、乒乓球和玻璃珠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最新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最新10篇)小学数学说课教案篇一一、说教材我所执教的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1、教材简析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分米、厘米、毫米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的换算及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它也是实际应用所必需的。
2、教学目标认识分米、厘米、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这些单位间的进率。
通过直观操作、小组交流等形式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厘米、毫米,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教学设想1、数学教学活动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所以我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即认识1米的基础上,打乱原有教材安排的先认识厘米,再认识分米、毫米这样的顺序,重新组织教材,让学生先认识分米,再认识厘米,最后认识毫米。
这样教学之后,不需教师再花时间让学生去比较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大小,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不等式:米分米厘米毫米。
这样有利于学生有序的建立数量观念,为学生以后学习数量打好基础。
2、数学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设计本节课时,我坚持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实际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为教学理念,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本课一开始,从清明节扎小白花剩下的铅丝引入,使学生感受到长度单位与我们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消除对这一数学知识的距离感。
教学活动中,也都注重数学知识跟现实生活相联系,如在学生认识了1分米、1厘米,1毫米之后,让学生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哪些东西长度是1分米、1厘米,1毫米,哪些物体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推荐五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推荐五篇)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一例一议“精细化教学”科学探究,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领域中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举措,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机会,尤其要抓住每一个细节,把握每一次机遇,让学生不失时机地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收获,在探究中提高。
实践表明,课堂上科学、有效的探究,是构建高效课堂、实现精细化教学的必由之路。
【教学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六中有这么一道题:(见题图)这个颁奖台是由3个长方体合并而成的。
它的前后两面涂上黄色油漆,其他露出来的面涂红色油漆。
涂黄色油漆和红色油漆的面积各是多少(题图说明:这三个长方体颁奖台紧靠着,且中间的1号颁奖台最高,左边的2号颁奖台次之,右边的3号颁奖台最低。
在1号颁奖台的正面靠近这个长方形面的左边竖直边线的右侧中下方标注“65cm”字样,同时在这条边线上面一小部分的左侧标注“10cm”字样,而在图中还有五处标注“40cm”字样,表明这三个长方体的下底面都是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以及3号颁奖台的右面也是一个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
)?学生自主解答后,我发现大体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其一是这样的——涂黄色油漆的面积:[﹙65-10﹚×40+65×40+40×40] ×2其计算结果为12800平方厘米;涂红色油漆的面积:65×40×2+40×3×40其计算结果为10000平方厘米。
而另一种情况则是——涂黄色油漆的面积:[65×40+﹙65+10﹚×40+40×40] ×2其计算结果为14400平方厘米;涂红色油漆的面积:﹙65+10﹚×40×2+40×3×40其计算结果为10800平方厘米。
学生的解题思路大致相同,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对此,我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了探究。
小学数学教案教法学法-小学数学教法教案示范
小学数学教案教法学法【篇一:教法学法】情境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我国中学常用教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
学法有: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小学数学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法与学法的研究,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局面。
新的富有特色的教法与学法,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大有令人目不暇接之势。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见诸书籍、报刊,或‘在全国性小学数学学术性会议披露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已达百种之多。
除了像讲解法、阅读法、练习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法、实习操作法等基本方法外,还有发现法、尝试教学法、引探教学弦、六因素单元教学法、三算结合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纲要信息图表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学导迁移教学法、三读两疑程序式教学法、单元目标教学法、反馈教学法、结构式教学法、台阶式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全息教学法、微型教学法等各式各样的教法。
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宗旨,目的在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各种学法,也不断涌现。
诸如:程序学习法、类比学习法、结构式学习法、举一反三学习法、检索信息式学习法、迁移学习法、联想学习法、定向浏览学习法、四环式学习法等学法。
【篇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2013年12月14日星期六摘录于百度文库)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谈话法谈话法,又称回答法。
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三、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四、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说课指南及案例(附教案)(教资用)
小学数学说课指南及案例(附教案)(教资用)小学数学课是小学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工具学科之。
小学所学的数学知识,也是小学生学习其它学科、今后继续学习、从事各项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数学课又是发展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的重要学科,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应高度重视这门课,把它开设好、教好。
小学数学说课也是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小学数学说课的具体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
一、说教材这部分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说教材内容:说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本节教材是在几年制小学数学课本中的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页,同时还要说明这节课分几个课时,说课者说的是哪一课时。
还要结合数学本身的特点,分析本节教材在整个数学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教材和前后知识的联系等。
2、说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是按照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水平以及发展学生智力的需要,以纲要的形式具体规定了数学学科教材范围、深度、体系和结构、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具体要求。
教师应该全面透彻地领会教学大纲的内容和体系,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说课程标准,要说出课程标准对本节教材的教学要求。
3、说教学目标: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拟定教学目标时,应该着眼于全体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不能只提知识方面的目标而忽视能力、思想方面的目标;不能只抓传授知识而忽视培养能力和渗透思想教育,不能只抓少数或部分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学生。
除此之外,教学目标还应适度、明确、具体,便于检测。
4、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材的重点是指对学生学习和理解起重要作用的知识,包括带共性的知识,概括性、理解性较强的知识,是教学中要求突出的部分。
它受制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7篇详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7篇详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 教学案例: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律目标:让学生掌握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加法与减法的概念。
2. 讲解:简要介绍加法与减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律。
3. 实例演练:给出一些简单的加法与减法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
4. 练习巩固:提供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检查。
5.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加法与减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律的讲解PPT- 加法与减法的练习题- 拓展应用问题的素材2. 教学案例:分数的概念与比较目标: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形和实物引入分数的概念。
2. 讲解:简要介绍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并讲解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3. 实例演练:给出一些分数比较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练习巩固: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检查。
5.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的讲解PPT- 分数比较的练习题- 拓展应用问题的素材3. 教学案例:乘法的概念与运算目标: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乘法的概念。
2. 讲解:简要介绍乘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律。
3. 实例演练:给出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答。
4. 练习巩固: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检查。
5.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的讲解PPT- 乘法的练习题- 拓展应用问题的素材4. 教学案例:除法的概念与运算目标:让学生了解除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除法的概念。
2. 讲解:简要介绍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律。
小学数学说教法学法案例
小学数学说教法和学法案例案例1:教法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学法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
案例2:教法1.演示操作法借助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观察法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四人合作、交流,自主探寻发现通过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这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
学法1.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交流、分析等过程,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2.自主学习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探索过程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自主学,学生积极动脑去思考、动口去表达。
通过交流、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案例3:教法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索,再让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案例4:教法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小学数学说课教案万能模板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第X册第X单元的一节课,属于X知识点。
本节课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X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X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说学情1.学生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节课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X知识。
2.学生心理特点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本节课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X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1)理解X知识的内涵。
(2)将X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四、说教法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
(2)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2.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X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2)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巩固练习(1)布置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4.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小学数学讲课15分钟教案优秀7篇
小学数学讲课15分钟教案优秀7篇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一说课课题:轴对称图形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轴对称图形》。
这节说课分五个环节进行,下面我就说第一个环节。
一、说材料1、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对称是大自然的结构模式之一,它广泛存在于我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且有多种变换形式。
认识轴对称图形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剪刀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感悟对称轴,会画对称轴。
能力目标:通过看一看、折一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情感目标:在认识,制作和欣赏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和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3、教学的重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难点是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教具准备:图片、纸、剪刀。
5、学具准备:长方形纸、剪刀。
二、说教法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初步感知对称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设计剪对对称图形的情景,又激起了探索对称图形的热情。
2、演示法:充分借助图片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三、说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法也是本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法。
四、教学流程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本节课的教学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为手段,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将安排以下五个步骤完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时,我出示两幅图像,第一幅图像不对称,第二幅图像对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一比,哪幅图像美,为什么?学生肯定会说,第二幅图像美,因为第二幅图像的脸左右两边完全一样,这时我巧设悬念——像第二幅图像一样,从中间开始,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在教学上称为什么图形呢?通过本书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弄明白的。
小学数学教招说教案模板
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次说课的教材是《小学数学》第X册第X课《XX》,属于XX领域的教学内容。
(2)教材地位:本节课是学生学习XX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XX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XX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XX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说学情1. 学生特点(1)年龄特点:学生处于XX年龄阶段,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2)认知特点:学生对XX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引导。
2. 教学重难点(1)重点:XX知识点的掌握。
(2)难点:XX知识点的运用。
三、说教法1. 教学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
(2)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说学法1. 学生自主学习(1)预习:学生提前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基本概念。
(2)课堂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提问。
2. 学生合作学习(1)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趣味故事、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
(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得出结论。
3. 巩固练习(1)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小数学说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说教材1. 教材内容-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材年级:XX年级- 教材章节:XX章节- 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将围绕XX知识点展开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XX概念、方法和技巧。
2. 教材分析- 知识点地位:XX知识点是XX章节的基础,对于后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 知识点特点:XX知识点具有XX特点,需要引导学生通过XX方法进行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XX概念、方法和技巧。
- 培养学生运用XX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XX能力,如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XX概念、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 运用XX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 XX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 XX方法的应用和创新。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XX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新课- 采用XX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 通过XX环节,如实例讲解、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3. 巩固练习- 设计XX类型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等。
-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反馈-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说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
2. 评价内容- 知识掌握情况:考察学生对XX概念、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 能力发展情况:考察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考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
小数学说课教案范文课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分数》一、说教材1. 教材内容-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材年级:三年级- 教材章节:认识分数- 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将围绕分数的概念、意义和应用展开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并学会用分数表示和比较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
小数学说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说教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整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初步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小数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在小数中的位置和作用,能够正确读写小数。
四、说教法学法1. 教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2. 学法:观察法、比较法、操作法。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小数实例,如商品价格、银行存款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字与小数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小数的概念。
2.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数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认识小数点。
教师展示小数点,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的形状和位置,并解释小数点的意义。
2.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小数的意义,如1.5元表示1元5角,0.25表示2角5分。
3. 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师示范小数的读写方法,并让学生跟读。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数比较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位数,比较小数的大小。
通过实例讲解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如1.25比1.2大。
(三)巩固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小学数学讲解技巧教案
小学数学讲解技巧教案【篇一:小学数学说课技巧及实例】摘要:1说教材 2说教学程序 3说教法、学法 4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数学说课是数学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其根本宗旨是为了追求数学课的优化。
数学说课,要向同行说什么?我认为数学说1说教材2说教学程序3说教法、学法4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数学说课是数学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其根本宗旨是为了追求数学课的优化。
数学说课,要向同行说什么?我认为数学说课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1.说教材。
能制定较为完满的教学方案,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提供前提条件。
这主要包括:(1)介绍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说课中教者首先要阐述所备、所上的数学课在整个的一节、一章乃至整个小学数学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课时教学内容。
这是由数学教材环环相扣、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序列性所决定的。
(2)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3)说说本课教学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教例是如何展示教学内容的,教材叙述语言与例题怎么俗配,按计么顺序展开的例题与习题的分布类型,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是什么。
2.说教学程序。
程序是否合理,符合认知规律,也是课堂教学是否优化的标准之一。
数学说课中的教学程序有点近乎教案上的教学过程安排。
在教案过程自己能清楚的可不必都写出来,而说课中不谈清楚,别人不一定都了解,详略、繁简不同;教案上重视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而说课介绍重视教学环节的次序和方式。
备课只要备出是什么,说课不但要说是什么,还要说说为什么,让别人接受信服,内容构成不同。
说教学程序,还得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3.说教法。
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所采用的主要方式。
这是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
比如,教学思路和策略上,可以选择目标教学的方法,尝试教学的方法,发现教学的方法,阅读自学的方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等;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选用题组呈现或一题多变的方法,投影、录音的方法,教具模型演示的方法;在思维活动的组织上采取由实例列算式抽象的方法,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方法,由此及彼的类比推理方法,比较对照、区别异同的方法等等。
小学数学说教法学法案例
小学数学说教法和学法案例案例1:教法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学法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
案例2:教法1.演示操作法借助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观察法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四人合作、交流,自主探寻发现通过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这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
学法1.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交流、分析等过程,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2.自主学习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探索过程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自主学,学生积极动脑去思考、动口去表达。
通过交流、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案例3:教法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索,再让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案例4:教法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小学数学说课教案
小学数学说课教案小学数学说课教案1一、说教材①认知目标:利用生活现实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②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我体验,感受成功,激发学习热情。
二、说教法、学法1、教学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启发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说教法理念支配行为,在上述理念的引领下,设计了如下教学方法,本节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主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观察、发现、迁移、应用的过程,使整个教学遵循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由于小数的意义是小学阶段较为难理解的概念。
因此,我又运用了讲授法、自学法、迁移法、练习法对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扬长避短,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说课教案2一.说教材:《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
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说教法学法
案例
小学数学说教法和学法案例
案例1:
教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学法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
案例2:
教法
1.演示操作法
借助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法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四人合作、交流,自主探寻发现通过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这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
学法
1.合作学习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交流、分析等过程,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
发展,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2.自主学习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探索过程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自主学,学生积极动脑去思考、动口去表达。
通过交流、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案例3:
教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索,再让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案例4:
教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案例5:
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尊循这一理念,我利用故事诱导创设问题情境,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
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大胆创新。
学法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习的方法有: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案例6:
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初步感知对称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设计剪对对称图形的情景,又激起了探索对称图形的热情。
2.演示法:充分借助图片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学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法也是本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