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冀教版
⼋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冀教版第⼀单元解放战争时期时间:1945.8.28 ——10.10 ⽑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的----中共:尽⼀切可能争取和平,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团结教育⼈民。
蒋介⽯: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民。
结果:签订《双⼗协定》或《会谈纪要》内容: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备战,建⽴独⽴、⾃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影响:中共赢得政治上的主动权,表达了和平诚意,团结了⼈民,国民党如果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
双⼗协定贯彻结果:蒋介⽯撕毁协定,1946.6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内战爆发(苏皖、⼭东、晋察冀)影响:给⼈民带来灾难,造成台湾与⼤陆分离⾄今未能回归。
陕⽢宁:1947.3 延安,⽑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转战陕北转战陕北原因:以较⼩兵⼒吸引敌军主⼒⽀援其它战场,⿎舞军民战⽃意志和胜利信⼼。
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8⽉刘伯承邓⼩平指挥晋冀鲁豫解放军主⼒突破⼭东黄河天险挺进⼤别⽬的:控制中原,威胁国民党在南京、上海的统治,改变战局。
揭开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战略上由防御转⼊进攻,战场由解放区打到国统区,其他各战场也转⼊战略进攻。
1948.9——1948.11 林彪、罗荣桓东北野战军战场:锦州关门打狗意义:歼敌47万多⼈,解放东北全境,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局⾯。
和平解放长春1948.11——1949.1 刘伯承、邓⼩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中原、华东野战战场:中⼼——徐州(碾庄、双堆集、陈官庄)战场意义:有承前启后作⽤,歼敌55万多⼈,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获得解放,直接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地区南京、上海。
1948.11----1949.1.31 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和平解放北平,为此做出贡献的国民党将领——傅作义意义:歼敌52万多⼈,基本解放华北全境,使华北、东北两⼤解放区连成⼀⽚。
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一、古代东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商代的兴起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周朝的建立、封建制度的发展和周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春秋时期的动乱、战国时期的兴起和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二、中国古代的思想变革与学术繁荣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其主张:孔子、老子、墨子等2.战国时期的学术成就:诸子百家的兴起及其代表性学派的主张三、秦汉的统一与社会变革1.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及其影响2.西汉的建立、汉武帝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3.东汉末年的动乱及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四、古代东亚的交流与影响1.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对东亚文明的影响2.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交流与文化互动3.中国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韩国、日本、越南等五、唐朝的政治繁荣与文化辉煌1.唐朝的建立、玄宗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唐朝的文化成就:诗词、绘画、文学等3.唐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六、宋朝的政治与经济繁荣1.宋朝的建立、宋太祖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宋朝的政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宋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七、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1.元朝的建立、忽必烈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元朝的政治制度:行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3.元朝的社会变革:蒙元族群融合、土地制度等八、明朝的政治危机与农民起义1.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宦官专权、内外党争等3.农民起义的兴起与发展:红巾军起义、张献忠起义等九、明清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变革1.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农业技术进步等2.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城市发展、民间组织兴起等十、近代与现代的变革与挑战1.明末清初的政治动荡与外患:郑成功抗清、对外贸易限制等2.19世纪的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近代与现代的科技革命与文化变革: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十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革命斗争1.中国共产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二九运动等2.中国革命的历程及其代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工农红军等。
冀少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冀少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单元一: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变革- 中共在中国的创建-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军事战略- 中共与国共合作- 新中国的成立与政权建立- 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 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运动单元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背景-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 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中共的社会主义改造思路- 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与必要性-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和成果- 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单元三:中国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目的-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的改革思想与实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和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建立单元四:中国现代化建设- 实行计划生育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 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的意义与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成果- 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单元五: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中国-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和意义- 中国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参与-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和影响- 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与发展机遇单元六: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当代中国的文化创新与发展- 中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输出-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弘扬- 文化创新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影响以上是冀少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简要概括。
希望可以帮到你!。
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初二年级就要进行历史考试了,那么同学们要怎样进行复习呢?小编建议大家一个个单元复习,之后再整合知识。
一起来看看店铺整理的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希望对您有用。
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1.内容:1) 主要矛盾: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 主要任务: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意义: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二、重大失误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2、失误的表现:(1)大跃进: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2)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
3、失误的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第7课““””十年内乱(1966—1976年)一、发动1.导火线:上海《文汇报》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作者:姚文元)2.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
二、发展;1)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
(全面爆发的标志)2) 1967年1月开始夺权,全面内乱3)形成“林彪”“江青”两大反革命集团。
4)““””期间最大冤案:刘少奇被开除出党并含冤病逝。
三、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结束.四、评价1、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八年级下学期冀教版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学期冀教版历史复习提纲期末考试的脚步声近了,那么八年级的同学们应该怎样进行历史的复习呢?同学们应该从课文内容开始复习。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下学期冀教版历史复习提纲,同学们要做好复习咯。
八年级下学期冀教版历史第5课复习提纲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4、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5、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时间:1953——1956年2、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起止时间:1954——1956年2、形式:公私合营3、政策:赎买政策。
4、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四、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五、三大改造的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八年级下学期冀教版历史第6课复习提纲1、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
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基于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
时间:1956年内容:①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生产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背景: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
八年级下册历史考前复习提纲与复习计划
八年级下册历史考前复习提纲一、人类早期文明1.各时期的文明特点2.人类最早的起源和演化3.世界各地不同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二、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1.奴隶制度的兴起和发展2.各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3.秦汉帝国的建立和崩溃三、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1.封建制度的产生和演变2.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三国到隋唐时期封建制度的高度发展四、中国的两次民族独立战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2.太平天国起义3.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义和团运动4.辛亥革命五、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2.辛亥革命后政治的变革3.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4.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六、中国近代史1.旧民主主义革命2.新民主主义革命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4.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八年级下册历史考前复习计划以下是基于历史考试的考点整理的复习计划,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考试。
第一天•人类早期文明基本概念和时期特点•不同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第二天•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巨大变迁•三国到隋唐时期封建制度的高度发展•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三天•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第四天•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第五天•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第六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完善考前笔记•复习错题通过以上考前复习提纲和复习计划的梳理和制定,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备战考试,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冀教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945-1949)㈠内战烽火⑴重庆谈判:①蒋介石(国民党)谈判目的: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②毛泽东(中国共产党)谈判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③时间: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④结果: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⑵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内战开始标志)⑶转战陕北:1947年3月,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采用蘑菇战术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运动战)⑷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意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㈡战略大决战1、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1948.9~1948.11)、淮海(1948.11~1949.1)、平津三大战役(1948.11~1949.1)。
开始标志:辽沈战役攻占锦州结束标志:北平和平解放㈠辽沈战役: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攻克锦州“关门打狗”。
共歼敌47万余人,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
意义: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㈡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了淮海战役,共歼敌55万余人,是三大战役中歼敌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
(起承前启后作用)意义: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㈢平津战役:在淮海战役进行的时候,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率领东北野战军和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
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人52万余人。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1-19课复习提纲
1、经济建设方面:(1)列举出一五计划建设时期一项工业建设成就。
(2)列举出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项交通运输业建设成就。
2、民主政治建设方面:(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起哪一政治制度?(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形成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3)《共同纲领》中确立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制度是什么?3、科技发展方面:(1)列举出两项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的成就。
(2)我国在农业方面取得的一项突出成就。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如何去做?参考答案:1、(1)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任选其一(2)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1)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任选其二)(2)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先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4、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报效祖国。
(1)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我国确立起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何时在我国建立起来的?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6、在曲折中探索:(1)列举出1958年探索道路上的两大失误。
(2)新中国成立后曾经遭受过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指的是什么事件?7、伟大的历史转折:(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什么?(2)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归功于哪位国家领导人?8、特色理论探索:(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什么理论?(2)如今哪位国家领导人的什么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9、通过以上探究,你有哪些感悟?参考答案:5、(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6、(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文化大革命7、(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邓小平8、(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9、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的,充满了曲折与艰辛;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善于反思自己,最终找到一条切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1——12课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任务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内容:(1)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2)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大会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改北平为北京作首都,采用公元纪年;(4)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从此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2)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斗争胜利的信心新中国成立的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
(2)历史意义:①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打击了国际上和西藏地方内部的分裂势力②促进了民族的进一步融合4、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3)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粉碎了美帝侵略者侵略朝鲜的阴谋,保卫了中、朝的独立和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4)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5、土地改革(1950——195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冀教版历史八下1—14课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第一课:大战前夜的较量重庆谈判的背景:中共(人民):争取和平民主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美国:扶蒋反共,企图独霸中国目的:国民党: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共产党:1.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避免内战;2.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教育人民。
时间:1945年8月—10月人物: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王若飞谈判焦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结果:签订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历史意义:签订《双十协定》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扩大了影响,团结教育了人民。
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1946年6月标志:蒋介石调集20多万大军,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性质: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战争第二课: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地区: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重要战役:孟良崮战役作战方针:蘑菇战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 1 )敌强我弱。
(2 )能更好地运用灵活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
意义: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经过5个月连续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间:1947年6月30日人物:刘伯承、邓小平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为什么选择在大别山区?1.首先大别山是离敌人最近的前沿根据地,可以牵制敌人的主力2.为了战略性的进攻需要第三课:战略大决战战役名称时间地点指挥者作战方针歼敌人数意义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东北林、罗关门打狗47万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为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淮海战役1948年11月─49年1月华东和中原刘、陈、邓、粟、谭中间突破分割歼灭55万使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解放军的铁拳平津战役1948年10月─49年1月华北林、罗、聂先打两头后取中间52万使华北、东北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总的意义: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奠定了全国解放的基础。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二内容:1、制定《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从1949年-1954年起作用: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949,10.1下午2时: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3、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时间:1950--1952年底法律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识的标志。
作用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时间是:1950年10月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4、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5、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6、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冀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纲要复习题
八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
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斤。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3.虎门销烟的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中英《南京条约》时间: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条约。
内容①割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社会,是中国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1856-1860年,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
占领北京后,火烧。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平方公里。
(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1860年8月,率领太平军在打败洋枪队。
1862年,在浙江宁波的战役中,击毙。
第3课收复新疆1.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1878年收复除外的新疆地区。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1894年,日本为实现的梦想而发动。
在黄海海战中,致远号管带英勇作战,与舰同沉。
2.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①清政府割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③允许日本在开设工厂;④增辟等。
3.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侵略势力。
冀教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冀教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了新中国的国家象征有: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为纪年方法。
在首都天安门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国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象征各行各业革命人民,小星围着大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简称《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4.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5.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内意义)(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国际意义)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8.1950年,中国出兵朝鲜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员是彭德怀。
9.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10、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1.“土改”的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地主、富农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最新八下历史复习基础知识1 冀教版
八下历史复习基础知识1 冀教版第一课大战前夜的较量(一)重庆谈判1、背景:中国共产党提出通过途径,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中国。
以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用的方式来夺取政权,使中国社会回到国民党的统治。
2、谈判原因:蒋介石、的方针早已确定。
他同意谈判的目的是;共产党之所以接受和谈邀请,是为了尽一切可能,避免,并通过谈判揭露国民党的阴谋。
3、时间:年月日───年月日4、共产党方面的代表:、、。
5、结果:经过40多天艰苦而复杂的谈判,国共双方正式签署,又称。
其主要内容是:承认;同意,双方争论的焦点是:问题。
(二)山雨欲来1、蒋介石—内战准备:重庆谈判前后,蒋介石借和谈之名,加紧准备发动内战。
全国性的危机即将爆发。
2、美国—积极支持:美国政府动用自已的空军,海军,把国民党军队抢运到、、等地,甚至直接出动海军陆战队,侵占大中城市,替国民党军队抢占战略要地。
3、人民—请愿:1946年6月,各界举行示威游行,并选出代表团赴南京请愿,呼吁和平,在南京车站,代表团遭到国民党特务的围攻殴打。
(三)全面内战的爆发1、时间:年6月2、标志:蒋介石调集20万大军,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胜利会合:中原解放军主力兵分两路,转战千里,突破国民党的截击合围,和其他部队胜利会合。
3、内战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国民党军队还向、、等解放区发动猛烈进攻,内战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
问答题:说出《双十协定》的内容是什么?第三课战略大决战战役名称战役时间指挥者参战部队作战方针经过歼敌总数意义辽沈战役以部分兵力围攻,集中兵力,南下围攻。
东北野战军在和一带顽强地抗击住了敌人增援部队的反复冲击。
10月中旬攻克锦州,国民党进出的大门被彻底关闭。
被围困在的敌人部分起义,其余全部投降。
东北野战军又在将国民党”的10多万人全部围歼,并乘胜追击,连克、。
淮海战役中间突破,分割包围,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华东野战军首先在陇海铁路线上的一带围歼国民党军10余万人。
八下历史复习提纲
八下历史复习提纲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丝绸的发明–火药和火器的应用–指南针的发明和航海技术的进步–造纸术的发明–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2.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传播:–经书的繁印和传播–典籍的保藏与传承–科举制度对文化传播的影响–诗词、戏曲和绘画的发展与传统3.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影响:–对中国古代和世界的影响–深远影响到现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二、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和对外交往1.农业变革和城市发展:–粮食生产的改进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兴起–米市、绸市和书市的繁荣2.社会结构和地方行政管理:–社会阶层的变化和士人与党争–地方官员的选拔和考试制度–府学、书院和私塾的建立和发展3.对外交往和海洋探险:–郑和下西洋和远航–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清朝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和外交交往4.明清社会变迁和对外交往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与融合–对现代化进程的启示三、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1.清朝后期的政治与经济问题:–农民起义与朝廷的反应–内忧外患与政治腐败的加剧–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的深刻触动2.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革和思潮:–维新变法与清廷的改革措施–戊戌维新与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与民主思潮的兴起3.近代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局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义和团与義和團運動的抵抗4.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思想解放和民主进步的推动以上是八下历史复习的提纲,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和对外交往,以及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
通过复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冀教版)第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参加者。
时间、地点:1949.9,北平。
参加者: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民族和海外华侨的代表。
2、《共同纲领》的内容、职能。
内容:★a.规定了国家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b.规定了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c.规定了国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
★职能:临时宪法(代宪法)。
3、政治协商会议的其他内容、会议作用。
其他内容:a.确定国都-北平,后改名为北京;国旗-五星红旗;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公元纪年法;b.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周恩来、陈毅等56人;c. 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会议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充分准备。
4、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内容。
一致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a.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饱受外来侵略和奴役的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b.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中华民族从此揭开了新历史纪元。
6、西藏和平解放的有利条件、时间、标志、意义。
有利条件:昌都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时间:1951年;★标志: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意义: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基本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
7、开国大典:时间,主要过程(了解),知道28响礼炮代表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历程。
第6课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1、抗美援朝原因、目的、指挥者、主力、起止时间、结束标志、意义。
原因:A、美国出兵朝鲜,轰炸我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我国家安全;B、美国派海军第七舰队到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我国内政;C、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冀教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冀教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是中学历史的重要一部分。
当我们学习历史时,我们往往容易深陷于古老时代里的故事,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我们所学的历史也会影响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决策。
以下是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一、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明代朝廷的官员,他率领着船队进行了七次访问西方国家的旅程。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远航家和地理学家,他由此奠定了中国外交、经济贸易等方面在国际间的声誉,推动了中国与亚非地区的交流,也扩大了中国的领土和海权。
二、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的中国在经济和贸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对外交流和内地商业。
明朝经济继承了唐宋时期的官营经济和民营经济,官方遏制了商业资本的发展,民营经济在社会上占有地位。
清朝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和手工业,但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开始引进机器,逐渐发展起新的工业。
三、清朝的政治清朝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它的建立是对明朝的推翻,随后建国者被封为清皇帝。
清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官僚制,皇帝被视为上帝和万民的父亲。
政权分为六部、九卿和大学士等各级官员,他们管理着国家经济和文化政策。
四、现代化的中国20世纪初,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处于一个变革时期,由于各种各样的外部和内部原因,使得中国社会试图寻求一种新的范式来应对中西部的矛盾。
总之,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是中国学习历史的重要阶段之一。
学生应该全面理解每个知识点,理解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它们应用于现实中的情景当中。
掌握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的正确和全面的方法,同时也可能影响他们未来的决策,让他们成为更好的公民。
最新八下历史复习基础知识5 冀教版
八下历史复习基础知识5 冀教版第十九课春潮再起(一)邓小平视察南方1、视察南方:年1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南方。
、、和上海等地留下了他的足迹。
2、南方谈话(主要内容):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是否有利于,是否有利于,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已,关键是发展。
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一手抓。
3、意义:科学地总结了中共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的宣言书。
的高潮再次在中国大地上涌起。
(二)国有企业改革1、背景: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由此,我国的和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进一少转换国有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
3、重大成就:经进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出现了像等一批在市场竞争中经济效益连年提高的先进典型。
(三)时代的旗帜1、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首次使用这个概念。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大会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相结合所产生的历史性理论成果,它围绕、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3、意义: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我国和继续前进的光辉旗帜,中国人民将高擎着这面旗帜,迈向新的征程。
问答题:1、判断该个成功的标准是什么?2、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是什么?第二十课变革中的社会(一)、就业制度变迁1.背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采取的是“”“”的就业政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就业制度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
2.改革过程:1980年,中共中央提出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相结合的方针。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复习提纲
第1课大战前夜的较量1、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中共代表人民的利益提出通过和平途径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企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以内战方式使中国回到抗战前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的老状态里。
(和平建国VS内战独裁)★2、蒋介石为何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主要原因);害怕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给中国共产党。
★3、中共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避免内战(主要目的);并通过谈判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教育广大人民。
4、叙述重庆谈判的时间、中共代表、结果、争论焦点、意义。
★时间:1945.8;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结果:签订《双十协定》,迫使蒋介石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争论焦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
意义:迫使蒋介石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他一旦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权,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通过谈判和谈判期间的各项活动,共产党在国统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团结教育了人民。
**5、中共在谈判中所表现出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体现在哪里?原则性:坚持要求国民党当局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灵活性:在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下,主动让出八个根据地(不论是原则性还是灵活性都体现出中共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6、最能表现中共和平诚意的是什么?在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下,主动让出八个根据地,表现出了中共和平诚意(此外,在谈判地点和人选上作出让步也可看出中共的和谈诚意。
)。
★7、叙述内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实质。
时间:1946.6;标志: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实质: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8、美帝国主义为什么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意图将中国纳入其殖民统治之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大战前夜的较量1、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中共代表人民的利益提出通过和平途径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企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以内战方式使中国回到抗战前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的老状态里。
(和平建国VS内战独裁)★2、蒋介石为何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主要原因);害怕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3.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给中国共产党。
★3、中共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避免内战(主要目的);并通过谈判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教育广大人民。
4、叙述重庆谈判的时间、中共代表、结果、争论焦点、意义。
★时间:1945.8;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结果:签订《双十协定》,迫使蒋介石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争论焦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
意义:迫使蒋介石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他一旦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权,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通过谈判和谈判期间的各项活动,共产党在国统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团结教育了人民。
**5、中共在谈判中所表现出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体现在哪里?原则性:坚持要求国民党当局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灵活性:在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下,主动让出八个根据地(不论是原则性还是灵活性都体现出中共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6、最能表现中共和平诚意的是什么?在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下,主动让出八个根据地,表现出了中共和平诚意(此外,在谈判地点和人选上作出让步也可看出中共的和谈诚意。
)。
★7、叙述内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实质。
时间:1946.6;标志: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实质: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8、美帝国主义为什么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意图将中国纳入其殖民统治之下。
二战后,“扶蒋反共”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9、中共粉碎敌人全面进攻的原则、作战方法、战略方针。
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作战方法:集中兵力打运动战;战略方针: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第2课转入战略进攻★1、叙述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区的时间、对象。
时间:1947.3;对象:陕甘宁(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2、中共中央为何主动放弃延安?敌我力量悬殊,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是集中优势兵力、运动战和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因此为保存实力、避敌主力主动放弃延安。
*3、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依据有哪些?a、地理位置优越;b、延安是红色革命的中心。
群众基础好;c、留在陕北,在战略上可以以较少兵力吸引和歼灭敌人大量主力部队,支援其他战场;d、直接指挥西北野战军作战;e、鼓舞全国人民胜利的信心。
4、述西北野战军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主要事迹(指挥、重要战役)。
★指挥:彭德怀;★主力:西北野战军;用时:5个月;歼敌:2万余人;★战术:蘑菇战术。
★主要战役:青化砭、蟠龙镇、羊马河、沙家店。
★5、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间、指挥、主力、意义。
时间:1947.6-8;指挥:刘伯承、邓小平;主力: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意义:a、迫使将军回援,支援了陕北、山东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b将战争引向国统区,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局;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6、全国性战略进攻开始的标志是千里跃进大别山。
第3课战略大决战*1、战略决战为何首先从东北开始?A、兵力对比:人民解放军兵力占优势,是全国五大战场中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唯一战场;B、敌我态势: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士气低落,是战是守举棋不定;解放军根据地广阔,东北军装备良好,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C、东北物资:东北的工业相对发达,物质力量雄厚;D、战略意义:避免敌人主力会合;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没有后顾之忧,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
★2、淮海战役是围绕徐州作为中心城市展开的。
**3、“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4、为什么要和平解放北平?A.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B.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坏;C.不战而屈敌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5、平津战役“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是在什么基础上制定的?又是如何实现的?基础:完成了对张家口、北平、天津的分割包围,截断了国民党的退路;实现过程:先打两头的张家口、天津,而后和平解放北平。
★6、傅作义的最大贡献是使历史文化名城免遭战火。
7、三大战役的战略意义何在?略,见9题表。
8、和平解放的城市:长春、北京。
★9、三大战役的时间、指挥、主力、特点、主要战役、歼敌数量、意★1、叙述渡江战役的目的、时间、指挥、战线、结果。
目的:尽快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统治,消灭长江以南国民党军队;时间:1949.4.21;指挥:邓小平;战线: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结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23。
★2、解放南京意味着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覆灭。
(渡江战役的意义)★3、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要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为了干净彻底的消灭敌人,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4、向全国进军的结果如何?1949.9 除西南中南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5、全国解放战争大规模作战行动结束的时间:1950.6**6、人民解放战争为何三年多就以弱胜强取得了胜利?a、中共中央军事思想的正确指挥是快速取得胜利的关键(主要原因);b、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是夺取胜利的重要条件;c、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是人心所向,符合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援助是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根本原因)!第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参加者。
★时间地点:1949.9,北平。
参加者: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民族和海外华侨的代表。
2、《共同纲领》的内容、职能。
内容:★a.规定了国家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b.规定了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c.规定了国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各级政权实行民主集中制。
★职能:临时宪法(代宪法)。
3、政治协商会议的其他内容、会议作用。
其他内容:a.确定国都-北京,国旗-五星红旗,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公元纪年法;b.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周恩来、陈毅等56人;c. 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会议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充分准备。
4、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内容。
一致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a. 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饱受外来侵略和奴役的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b.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历史纪元。
6、西藏和平解放的有利条件、时间、标志、意义。
有利条件:昌都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时间:1951年;★标志: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意义: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基本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
★7、开国大典:时间,主要过程(了解),知道28响礼炮代表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历程。
第6课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1、抗美援朝原因、目的、指挥者、主力、起止时间、结束标志、意义。
原因:A、美国出兵朝鲜,轰炸我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我国家安全;B、美国派海军第七舰队到中国台湾海峡,干涉我国内政;C、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目的:捍卫民族独立,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和平——保家卫国。
★指挥:彭德怀;主力:中国人民志愿军;起止时间:1950.10-1953.7;结束标志: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意义:a、抗美援朝的胜利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b、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c、捍卫了中国的民族独立和自身的安全与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中国的经济恢复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中国人民志愿军因为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被国内人民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黄继光、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
★3、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正式成立,海军包括北海、东海、南海三支舰队。
★4、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成立不久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并以英勇无畏、敢打敢拼取得辉煌战绩。
5、土地改革开始的时间和标志、结束时间、政策、内容、意义、目的。
★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结束的时间: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结束;政策:分批推进;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历史意义: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推翻了封建剥削制度;但是直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才消灭了剥削制度);农民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目的: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土地制度及不合理。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6、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7、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原则、意义。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建国之初,中央人民政府为巩固新中国而进行了哪些斗争?(五项)第7课新中国外交的起步★1、新中国自成立第一天,就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提出过程:a.1953.12,★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印度代表团是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1954.6,周恩来应邀访问印缅两国,并同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准则;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影响。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